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品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品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品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梳理基礎知識,掌握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2、培養學生閲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識記文中的文言現象。

2、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參考

語文教學參考書 鼎尖教案

授課方法

點撥法,鞏固法

教學輔助手段

多 媒 體

專用教室

教學過程設計

二次備課

二、教學過程:

閲讀下文,完成7~11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7、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 越國以鄙遠 越國:國名 B. 若不闕秦 闕:虧損,削弱

C. 唯君圖之 圖:考慮,謀劃 D. 不知 知:同“智”

8、對燭之武勸説秦伯退兵,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

①晉國貪得無厭,時時圖謀擴張領土。

②晉國經常背信棄義,不足依賴,秦不應與之共事。

③晉楚兩國有相互勾結以排擠秦國之勢。

④秦晉滅鄭,有利於晉,不利於秦。

⑤鄭國朝秦暮楚必將亡國,只有跟隨秦國,鄭國才有出路。

⑥秦鄭交好,有利於秦,不利於晉。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⑥

9、燭之武的話中表現外交辭令中婉曲表達方式的是( )

A.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B.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C.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D.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三、課堂小結

10、燭之武勸説秦伯退師的理由,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 秦軍欲越過晉國並看不起遠方的鄭國,這實際上是很困難的事。

B. 相鄰的晉國實力雄厚了,實際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鄭國對秦也是會有好處的。

C. 秦對晉侯有過恩賜,但晉侯回國後就違背承諾,並迅速築牆防守。

D. 如讓晉佔領了鄭,那麼他們還要擴張勢力,勢必危及秦的安全,這種損秦肥晉的做法,實不足取

11、見導學案

【翻譯略】

【解析】

7、A解析:越過晉國。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個謙詞,“執事”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10、A解析:文中沒有“看不起”的意思。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二

【設計説明】

1、指導思想:

⑴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要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並且應當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所以,在新課程指導下的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掌握恰到好處的語文知識。

⑵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和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倡目標的多元性、方法的靈活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強調課堂應該是開放的、生成性的課堂。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設疑、答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對文本的解讀與知識的落實。

2、主要特點:

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將老師的“教”轉化為“導”,通過情境引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積極探究,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之間形成積極互動的'局面,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產生活躍的心理狀態和興奮的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作為文言文教學,加強誦讀是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設計注重誦讀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閲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為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説藝術。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説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複述故事情節:

讓學生根據圖片提示覆述課文情節(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順序如下)

三、研習課文

第一步,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聽清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針對疑難,四人一組,分組討論。

第二步,精度課文,質疑探究,解決疑難字詞。

1、小組內質疑,組內自行解答。

2、組長質疑,學生或教師解答。

3、教師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質疑重點落在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並注重向課外遷移。)

重點實詞: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

重點虛詞:之、以

重點句式:

⑴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瞭解《左傳》→熟悉背景→疏通課文→掌握字詞句→瞭解結構美→欣賞遊説藝術→人物形象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二、關於《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三、相關資料

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四、背景資料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説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五、疏通課文,掌握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課文情節

1、錄音朗讀,學生聽讀,教師示範朗讀,學生自由讀。通過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引導學生感知課文的情節及燭之武的説辭藝術。

2、學生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先自己疏通文意,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句子,批註有疑問的內容,然後師生共同解疑,歸納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現象。

六。總結字詞句

重點字詞

1、夜縋而出:(名詞作狀語)

2、敢以煩執事:(表謙敬的副詞)(對對方的敬稱)

3、越國以鄙遠:(以……為邊邑,意動用法。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方的國家)

4、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麼)

5、朝濟而夕設版焉:(於此。兼詞)

6、既東封鄭:(名作狀)(使……成為邊邑,使動用法)

7、夫晉,何厭之有:(句首發語詞)(賓語前置)

8、闕秦以利晉:(使……削減,使……得利,使動用法)

9、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來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否定副詞)(那個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還也:表示商量語氣、還是

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範南。 軍:駐軍,名詞作動詞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損害,形詞作動詞

3、且貳於楚也。貳:從屬二主,數詞作動詞

4、既東封鄭。封:以……為邊界

5、夜縋而出。夜:在夜裏,連夜名詞作狀語

6、與鄭人盟。盟:結盟,名詞作動詞

句式:

1、何厭之有?譯:有什麼滿足呢?(賓語前置)

2、以其無理於晉。(介詞結構後置)

3、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

通假字

1、失其所與,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説,與鄭人盟。説:悦,高興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供,供給、提供

4無能為也已。已:矣

5。何厭之有。厭:饜,滿足

6。焉用亡鄭而陪鄰。陪:倍,增加

古今異義:

1、行李之往來。行李:出使的人

2、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詞多義

如果,連詞,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你,代詞,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動詞,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明智。失其所與,不知

才能,名詞,今老矣,無能為也。

能夠,動詞,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

陳説,動詞,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

雜説,名詞,故為之説,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通“悦“秦伯説

推脱,動詞,不辭勞苦

告別,動詞,停數日,辭去。

推辭,動詞,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邊遠的地方,名詞,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邊境,名詞,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淺陋,鄙俗,形容詞,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到,動詞,輟耕之壟上

他們,代詞,子犯請擊之

的助,詞,是寡人之過也

結構助詞,無意義,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七、佈置作業。

賞析本文結構美;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再次熟悉課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第2段:臨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賞析本文結構美

1、提問學生,檢查賞析情況。(每組派一個代表,以論文的形式,發表看法)

2、集體討論,教師歸納學生的看法,並補充。

(一)兩起兩收的對稱美

縱覽全篇,首先會感到行文佈局謀篇的對稱美。全文共計五個自然段,根據事件進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二自然段為第一層(略寫),第三自然段為第二層(詳寫),四五自然段為第三層(略寫),整體呈現“二一二”的結構佈局。第一自然段寫“攻”:秦晉聯合,大軍圍鄭,來勢洶洶,鋭不可擋;鄭國岌岌可危,朝夕難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國難當頭,命懸一線,鄭國君臣驚慌失措,一籌莫展,燭之武臨危受命,勇赴國難。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矛盾衝突的雙方入手,寫“攻”述“守”,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中間一段是全文主腦部分,詳敍燭之武遊説秦伯、離間秦晉,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娓娓道來,步步進逼,説得秦伯心悦誠服,從而改弦易轍。末尾兩段分別從秦晉雙方落筆,先寫秦方背晉盟鄭,班師回朝;再寫晉方審時度勢,因孤立無援只好撤兵後退。前面是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結尾是秦晉背約,秦鄭結盟而孤立晉國。兩段起,兩段收,首尾簡潔,中間飽滿,呼應對稱,精警圓美。

(二)不露痕跡這對應美

全文的情節結構可以説是裏應外合,前呼後應,一線貫穿,層次井然,敍事張馳有度,圓美雋逸。首段埋設伏線,伏線有二,一是圍鄭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二是兩軍陣列態勢:“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從原因上講,秦晉圍鄭,以晉為主,秦為輔,且與秦無關,秦國完全沒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晉國。這就為燭之武的巧言離間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為鄭人化敵為友,爭取秦國準備了先決條件。而秦晉駐軍分列兩處,缺乏周密部署和統一指揮,這既為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和秦鄭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鄭國的計劃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鋪陳,文章自然地進入主幹部分,“説辭為一篇之主”,這段説辭分四層展開。首先,指出“亡鄭”只能“陪鄰”,即擴張晉的勢力範圍,而於秦無益,因為秦鄭之間隔着一個晉國,即使滅了鄭,秦國也不可能跨越晉國而將鄭國納入自己的版圖。這種態勢,一經點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麼,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層便反説,指明若舍鄭不攻,秦國向東發展,反而有了一個補給軍糧的通道,於秦無害而實惠,這一點對地處偏僻西隅而又時時也在圖謀向東擴展的秦國來説,無疑極具誘惑力,自然也易於為秦君所接受。但作為説客,燭之武不能不估計到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晉獨佔鄭的同時,許秦以割讓晉國西部部分土地作為交換條件,以換取秦國的支持,因此,第三層便引晉背秦約為例,説明晉背信棄義,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徹底破除秦對傳統盟國晉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説得十分明確了,但燭之武猶嫌不足,再推進一層,指出亡鄭的結果不只是“陪鄰”,更主要的是,晉國強大以後,貪慾更大,向東亡鄭之後,勢必向西擴張,因而“闕秦”便勢所必然。四層意思,三層言害,一層言利,語語在理,句句動心,尤其是説晉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勢必闕秦兩層,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為之震動,有拔雲見日之感了。

燭之武的遊説終於收到地預期的效果,“秦伯説(悦),與鄭人盟。”不只如此,還留下將士為鄭鎮守,以防備晉軍入侵,自己則率軍回國。晉人見秦人背約,大勢已去。儘管心中憤憤然,但多方權衡之後,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開篇的兩處伏筆,實際上成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事態的發展,燭之武的説辭,乃至最後的結局,無一不為這伏筆所牽制。文章正是在這種若隱若現的伏線貫穿下,將事件記敍得跌宕起伏,扣人心絃,針密線合,天衣無縫。

(三)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燭之武退秦師》除去主體説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敍事,儘管文字簡潔,可是情節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絃。總體來説,其情節結構可以概括為“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開篇寫秦晉聯合,攻城佔地,直逼鄭都,大有來勢兇猛,鋭不可擋之勢,鄭國勢單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讀者自然會為鄭國命懸一線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寫佚之狐慧眼識英雄,關鍵時刻薦舉燭之武出使秦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燭之武是一個可以解民於水火,救國於倒懸的亂世奇才。“必”,一定,勢必之意,説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對其智慧才幹的堅信不疑。讀到這裏,我們又感覺到鄭國安危繫於一人,萬民生死繫於一行的些許希望(揚)。這是一抑一揚。

燭之武應召進見鄭君,卻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當於弼馬温之類的官職),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騷滿腹,自責自怨。他是臨陣退卻還是義無反顧?讀者不禁又為他,更為鄭國的命運擔心(抑),及至鄭伯反躬自省、自責致歉進而曉喻大義、點明利害時,這份誠懇自責,這番透徹分析給燭之武以極大的思想觸動,他終於顧全大局,勇擔重任,我們心神為之一震,鄭國或許有救(揚)?這是二抑二揚。

文章結尾寫子犯建議晉文公擊秦,在這個秦背晉約援助鄭國的敏感時刻,這種原本就不牢實的盟國關係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潛在危險。讀之令人心神倍感緊張,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抑),可是晉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斷果斷地拒絕了子犯的建議,並最終撤軍後退,這又讓我們心神舒緩,緊張化輕鬆(揚)。這是三抑三揚。

綜上所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敍事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張馳有度,曲折多變,這也是其情節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背誦課文。(每小組提問一兩個學生)

四、佈置賞析作業:本文的遊説藝術,人物形象的歸納。

第三課時

一、欣賞本文的語言藝術:燭之武的遊説藝術。

1、讓學生先挑出燭之武的語言,並説明他在什麼情況下説出何話。

2、分組討論,每組各出一人,總結他們的看法。

3、教師歸納,並補充。

“晉侯、秦伯圍鄭”,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説辭,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巧妙的遊説藝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於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作為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説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後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説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為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鄭亡後的情況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説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鋭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遊説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後,隻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係。如果説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麼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係,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燭之武遊説的成功還取決於語言的得體。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本是求人,卻能夠不卑不亢,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重心長,迫使對方就範。可謂是有理有利有節有體,從而出色完成了遊説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文內容。

《燭之武退秦師》記敍的是秦、晉聯合圍攻鄭國時的一個故事。小小的鄭國被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包圍,可以説是危在旦夕。緊急關頭,勇於自責的鄭文公採納了慧眼識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議,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説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燭之武,雖然因為此前鄭文公有眼不識泰山埋沒人才而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不記前嫌。以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毅然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説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晉的聯盟。秦伯不但不再圍鄭,還與鄭人結盟,消除了鄭國的危機。

2、人物形象歸納

(1)、燭之武: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三、探究學習。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樂還是狐狸)

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説這是個伯樂。

不可否認,佚之狐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是他發現並舉薦了燭之武這匹千里馬給鄭伯,從而挽救了鄭國覆亡的命運。不可否認,佚之狐是一個胸藏韜略,臨危不懼,遇事冷靜,能謀善斷,高瞻遠矚的傑出之士;他對天下形勢洞若觀火。“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寥寥數語,足見其不同凡響。

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據史料記載,説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明確: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説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説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四

一、導入

孫子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看來“三寸不爛之舌”在亂世中發揮着極大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重新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感受這千古不朽的語言的魅力。

二、感知課文,快速歸納文章結構。

(一)閲讀訓練

1、本文選自《 》。它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

的 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 所作,與《 》《 》合稱為“春秋三傳”。

在這個步驟插入講解: 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二)文章結構

2、本文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是:

① ;② ;③ ;④

3、説退秦師的理由:

① ;② ;③ ;

三、考點解析

文言文閲讀在高職考試中分值有15分,5個小題,而且考點也是基本固定,在選文上基本以人物傳記類為主。在選項的設置上,很多的選項都來自我們學過的課文,體現了語段出自課外,考點來自課內的特點,所以我們在複習時,要立足課內,延伸課外。

四、鞏固訓練

(一) 詞類活用

⒈下列句子不同類的一項是( )

①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駐軍,駐紮)②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③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④與鄭人盟(訂了盟約;建立同盟)⑤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在東邊;在西邊)⑥臣之壯也(壯年)⑦唯君圖之(計劃,考慮)

⑧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地方)⑨君亦無所害(害處)

A. B. C. D.

倒裝句

⒈下列句式不同類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

B.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 同上)

C.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 同上)

D.何厭之有(有何厭── 賓語前置)

(三)通假字

⒈對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且貳於楚也

B.共其乏困

C.秦伯説,與鄭人盟

D.失其所與,不知

(四)閲讀訓練

⒈對下列句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晉軍函陵(軍:軍隊) B貳於楚也(貳:從屬二主)

C是寡人之過也(是:這) D亡鄭以陪鄰(陪:增加)

⒊下列“其”字意義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 D )

A君知其難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還也

4、下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

B秦伯説,與鄭人盟: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簽訂了盟約

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您曾經接受晉國的恩惠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您能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五,課外訓練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於廷,示天下與小人羣也。”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①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今臣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於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戰國策·燕一》)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天下不信人 信: B.傷臣於王者 傷:

C. 燕王不館 館:安排住宿 D.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王以萬乘下之 ②以其無禮於晉

B.①臣東周之鄙人 ②臣之壯

C.①傷臣於王者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D.①今臣為足下使 ②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3、翻譯下列句子:

(1)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於王者。

附錄:《燭之武退秦師》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出兵圍攻鄭國,因它對晉國無禮,而且在與晉國交好的同時,又私下對晉國的敵人楚國表示友好。晉軍駐在函陵,秦軍駐在汜南。

鄭國大夫佚之狐對鄭文公説:“國家很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國的國君,秦國的軍隊必定撤退。”鄭文公聽從了他的話。燭之武辭謝説:“我在壯年的時候,還比不上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啊!”鄭文公説:“我不能早早用你,今日情急而求你,這是我的罪過啊。然而,鄭國滅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他。

深夜,燭之武用繩子吊出城牆。他見到秦穆公説:“秦國與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明白自己將會滅亡。如果滅亡了鄭國而有利於您,怎麼敢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跨越晉國,把秦國的邊界置於遠方,您也知道這有多大困難。怎麼可以用滅亡鄭國來擴大鄰國的疆土呢?鄰國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饒恕了鄭國,並且把它做為東邊大道上的主人,那麼秦國使節來往時,我們就可以供給他所缺的東西,您並沒有損失什麼。況且您曾被晉君賜予過了,他答應把焦、瑕兩地給您。可是,晉王早晨渡過河去,晚上就築城來防備您,這是您所知道的吧。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呢?它既然能把鄭國當成自己東邊的國境,那就會肆意擴大他西邊的國境。如果不損害秦國,又將從何而去取呢?損害秦國來壯大晉國,就請您認真想想吧。”

秦穆公很高興,便與鄭國訂立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揚孫守衞那裏,自己就回去了。晉國大夫子犯請晉文公追擊秦軍,晉文公説:“不行。沒有那人的力量,我今天也到不了這一地位。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後傷害他,這是不仁義;失去了自己所結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亂去改變已有的協調,這並不是威風。我還是回去吧。”於是,也離開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説、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二、關於《左傳》

教師補充: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三、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縋(zhuì) 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敍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四、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

1、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

2、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次子夷吾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3、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4、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長子)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5、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6、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五、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閲讀課文。

2.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文章。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進對課文理解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提問:請同學們翻譯下列句子,並簡述與其相關的史實。

(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應譯為: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以其無禮於晉”則指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且貳於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城濮之戰,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盟之事。

(2)應譯為: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防禦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擁立夷吾為晉惠公之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則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後又反悔之事。

(3)應譯為: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這句話則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幫助重耳成為晉國國君之事。

二、指導朗讀,理清思路,簡析文意

1、檢查朗讀情況,採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2、教師作朗讀常規指導:文言文朗讀應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3、放錄音(提醒學生要認真聽)

4、齊讀(速度較現代文要慢,句讀要清)

5、指導學生誦讀、理解

第一自然段誦讀指導: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誦讀指導: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 誦讀指導: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燭之武“夜縋而出”,隻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説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採用的是以退為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為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為成功的説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着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提問,在此段中,燭之武是如何説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説秦君,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第四自然段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以晉文公再風雲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小結: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忠於轉危為安。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質疑,對課文中難以理解的詞句解難。

2、歸納“若、説、辭、鄙、微、之”的義項。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①提問: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用簡練的語言加以評價。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②集體背誦全文。

二、歸納基礎知識

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 (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説》)

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 (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 (例:“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 國勢衰微。

③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如果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説”“辭”見課後第三題。

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之”的意義和用法見課後第三題。

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説 (説,通“悦”)

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國勢嚴峻 秦晉圍鄭

中心人物 臨危授命 棄積怨擔國憂

亡鄭有利於晉

燭之武 説服秦伯 借秦立場

存鄭無害於秦 離隙秦晉

鄭秦結盟

大功告成

晉師撤離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六

定位《燭之武退秦師》是高中文言文的第一,選自《左傳》,語言淺顯,內容生動有趣,情節波瀾起伏,幅較短。語文實踐、探究主要讓學生理解和分析燭之武善於抓住對方的心理、委婉曲折、層層深入的説辯藝術以及文章跌宕起伏的情節。

本單元四課文均屬先秦歷史散文,寫人記事生動形象,都表現了人物的論辯才能,學習本單元,除了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識和先秦歷史散文的特點外,要着重瞭解燭之武、文種、鄒忌、觸龍的説辯藝術。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高中文言文學習開好頭。

切入

1,你知道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打鄭國嗎?

讓學生課前閲讀《課本》中的《重耳之亡》,瞭解“秦晉之好”和“城濮之戰”的故事,以及《左傳》的有關知識。課堂先由學生或教師講述“秦晉之好”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2, 讀完這文章後,你覺得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賞?

從文章出發,體會所表現的人物的語言藝術和閃耀出的智慧。還可以問學生: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師的?他能夠説服秦伯退師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探究

1, 晉國為什麼要聯秦攻鄭,即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出場的?

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針對此句教師先補充簡易的秦晉鄭楚四國形勢圖和戰爭的原因:秦晉圍鄭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另外,秦國也要爭奪霸權,秦晉聯合也就成為必然了。

誘導學生思考本段的內容和上面的問題:

點撥: A 1 戰爭形勢:“晉侯、秦伯圍鄭”,兩大國圍一小國———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B 1 圍鄭原因:“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兩事與晉利害相關,和秦利害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C 1 駐軍位置:“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

2,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

讓學生帶着問題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後分析探究。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對燭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極力推薦,可是,當鄭伯準備使燭之武見秦君時,卻遭到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鮮明地流露出年輕時未被重用而產生的牢騷與不滿。而鄭伯則表現得大度寬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臨危受命。

3,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師的?

本段的重點在“説”,先讓學生自讀、討論,找出相關的句子,理解內容,再探究説辭的思路和藝術。

説辯內容:

(1)“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鋭氣。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因為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

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

這樣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説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説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君當然要權衡利弊了。

(4)“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君之所知也”,在經過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説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

(5)“夫晉何厭之有”至“唯君圖之”,從歷史説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駐守。燭之武終於説退秦師。

説辯思路:

(1)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説服秦伯可能。

(2)説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的信心。

(3)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4)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5)從歷史説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

説辯藝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4, 這時,你覺得文中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賞?

體會所表現的人物的語言藝術和閃耀出的智慧。燭之武的説辭僅百餘字,語言精練,含義豐富。他站在秦的立場上,替秦分析圍鄭的利弊,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層層深入,句句擊中要害,打動秦伯,使秦國最終“退師”,保全了鄭國。整個説辭充分表現了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另外,晉文公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並沒有感情衝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日後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鄭伯先屈尊自責,動之以情;後以國家大義警之,曉之以理。既表現了秦伯大度寬容,又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在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力薦燭之武,也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知人善諫。這些無不閃耀着古人的智慧光芒,都是值得我們欣賞和學習的。

5,就伊拉克問題,讓學生假定自己是伊拉克、德國、法國、俄羅斯、美國任意一國的大使,去遊説另一國家。

着重讓學生掌握説辯藝術,學習古人的智慧。説辯也要學會知己知彼,以退為進,利誘對方,推知心理,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層層推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方引證,推測未來,闡明利害等。

拓展

閲讀下面文言文,與課文作比較,進一步瞭解《左傳》中人物的説 辯藝術。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牛馬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於陘。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於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 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 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

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左傳·齊桓公伐楚》)

①齊管仲是從哪幾個方面替齊國攻打楚國找藉口的?楚國使者是如何應對的?②齊侯是如何恃強威脅楚國的?屈完又是怎樣應對的?③四個人物的語言各有什麼特點?

點撥:管仲先借周召康公賦予齊的權力和先君擁有的勢力範圍,認為可以攻打;再直接指出楚國有兩大錯誤,認為應該攻打。管仲振振有辭,咄咄逼人。楚國使者委婉迂迴,針鋒相對。齊侯既虛情假意,又炫耀武力,恃強威脅。屈完先指斥齊侯,再不甘示弱給以回擊。

實踐要點

1,明晰辯辭思路,分析説辯藝術:讓學生分別帶着問題邊讀邊思邊議邊問,不可面面俱到地串講課

文,主要讓學生比較雙方問答的側重點、角度、思路,揣摩語言的深層含義,把握語言特點,不必追求統一結論。

2 ,智慧借鑑:對於文中的人物,要讓學生站在欣賞的角度去學習,不論國家、派別、地位,只要是智慧,對我們有用,就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因此,有必要對文中每位人物加以思考和探討。

(陝西/劉康民)

《燭之武退秦師》微型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86z5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