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作出簡單的預測。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分析、預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驗經歷收集、數據、用統計圖表呈現出來,並分析數據的全過程。

2看懂統計圖表,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準備:

草稿紙

這次實踐活動安排的是一個小實驗,體現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繫。這一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用統計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長的規律。可以提前一週佈置給學生做這個小實驗,並提出實驗的要求,如温度、濕度適當,堅持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記錄等。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同時在教室佈置一處實驗角,由專人負責。沒有黃豆用綠豆代替也可以的。實驗7天后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這裏應該注意,要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如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去請教家長、老師,也可以自己查閲書本。讓學生從小就體驗實驗的過程,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二、出示要求:

(1)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後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

(2)待黃豆發芽後,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並記錄。

(3)填入下表,並製成統計圖。

三、佈置任務。

1自己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有問題可以及時向老師或家長請教。

2我們一週後,看看你的統計圖。

可以與同伴説一説,從這個圖中你看到了哪些變化?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後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

生:春天。

師:是啊,陽春三月,這麼好的天氣,你們最想幹什麼呢?

生:春遊、植樹……

師:我們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級正準備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春遊呢!

課件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同學們快來看看,他們現在在哪兒?

生:河邊。

師:遇到了什麼問題?

生:他們想要過河。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過河》(板書課題)

二、新課傳授

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中可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説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現在請同學們動動腦,想一想,幫助笑笑他們解決問題。

學生動手列式:29+25=54(人)54÷9=6(條)

師:如果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列成綜合算式,誰來試一試?

學:29+28÷9

師:這樣列式行不行呢?為什麼?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彙報結果:這樣列式不行,因為這算式是把女生人數去除以9,而不是用總人數去除以9。

師:那我們該怎麼辦?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表示這部分應該先算呢?學生探究:實物台上展示——用小括號(29+25)÷9

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板書)

那麼這個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麼讀呢?

師範讀,學生跟讀

師:相信同學們知道了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麼算,請快速準確的在書上寫出來。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條)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幫助笑笑他們解決了”過河“問題,現在坐着6條船來到了河岸,這時,來了幾隻小動物,他們想考笑笑他們,你們願意參加嗎?

課件出示:

1、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説出運算順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誰判斷的最準確。

(1)(10+3)×5與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3)81減去6乘6的積,列式為(81-6)×6。

3、比一比,誰算的又對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應用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笑笑班級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圖)他們在這玩得可開心了,臨走時,笑笑想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去,於是他來到森林特產店。(出示購物圖)野菜4元,木耳5元,葉帖畫3元,竹筍2元,根雕6元,枴杖7元。

笑笑買了些什麼?

生:她想買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師:淘氣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買三袋。

師:那他們要付多少錢呢?請你們幫忙算一算。

學生計算後展示不同計算方法

四、歸納

師:同學們,今天有什麼收穫?

生:認識了小括號。

生:幫助笑笑解決了問題

生:知道了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

師:其實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以後的生活中去!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課本第39-40頁的例題、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個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通過交流、比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三個數連加的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談話:老師今天要考你們一年級的知識,有沒有信心?

1.口算。8+5+16+7+39+8+26+5+39+7+37+8+6

2.找出最快最好的辦法,口算出每個三角形上數的總和。

439

557581

問: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的研究怎樣筆算三個數的連加。(板書:連加)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一、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

1)你打算怎樣列式?(指名説)教師板書:85+143+126

2)同桌説一説,你準備怎樣算?(同桌説,再獨立計算)指名説如何計算。

3)再想想還有其他方法嗎?生小組討論。

4)指名説:還可以只列一個豎式:85

143

+126

354

5)你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四人小組説一説。讓學生體會到“只列一個豎式”比較簡便。

2.教學試一試:四、五、六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怎樣列式?(指名説)

178+194+236

178

194

+236

□□□

個位上先加哪兩個數比較方便?十位上呢?同桌討論。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幾十,要向前一位進幾。(學生自己完成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獨立計算。提示:想做全對嗎?那要特別認真、細心地計算哦!

53279586

316402117

+125+311+208

做完了想知道對不對怎麼辦?(要驗算)一般用再算一次的方法驗算。

2)同桌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

3)指名彙報,集體核對。

3.想想做做第3題

1)指名説圖意。

2)三個班一共植樹多少棵?怎樣列式

3)學生獨立計算。

4)彙報核對。

5.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獲得了什麼?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操作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與分享的愉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淘氣家裏來客人啦,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淘氣分一分蘋果好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學內容,將問題形象化,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距離。】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蘋果”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

從這幅圖當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按份數分,每份有幾個

(1)佈置任務活動

任務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圓圈代替蘋果,將蘋果公平的分給客人。

(2)學生活動,畫一畫

學生在算術本上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反饋交流

方法一:1個1個分,分了4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二:2個2個分,分了2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三: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3、按每份4個分,求份數

(1)問題情境

可是這些客人都吃飽了才過來,大家又不想浪費,打算把這些蘋果帶到福利院中去送給老爺爺老奶奶。

(2)分析數學關係

蘋果總共有12個,每4個裝一袋,需要幾個袋子?

(3)學生活動,分一分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交流反饋

每4個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説明要3個袋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和運用數學語言表達平均分的過程、結果來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比較,發現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每份4個。

(2)不同點:

①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個。

②總共12個蘋果,每份4個,可以分3份。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境,使學生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為以後的除法做鋪墊。】

(三)鞏固與練習

1、小兔子搬蘿蔔

2、圈一圈,填一填

(四)總結提升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藉助分物活動,回顧並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瞭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教具:

課件。

學生學具:

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大屏幕出示 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説一説,小組彙報

A組、利用數數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麼?

5、結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在左側寫除數,商要和被除數的各位對齊。強調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説一説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説一説。

7、試一試: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師強調書寫豎式的順序,完成第2頁填一填,説一説

182= 639=

三、學中做

1、元宵節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過節,他們分別帶來了很多好東西,我們去幫他們分一分吧。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説一説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裏最大能填幾?

3()<25

8()<36

7()<29

()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疑

同學們對本節課的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 648= 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寫除數,商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並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繫起來。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試商方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質疑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不足:這節課上得不夠生動、活潑。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發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活動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脱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3、能夠運用連減的有關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運白菜”的情境。

教學重難點:

學會正確運用豎式或脱式進行連減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故事導入,同學們,學校的食堂很快就要開伙了,二(1)班的小朋友準備到農場去了解一下蔬菜的情況,小朋友們想不想一塊兒去看看?課件展示:菜場的美麗圖片,最後場景定格在白菜地,小朋友們問農民伯伯:“伯伯,你們今天賣了多少白菜啊?”農民伯伯説:“我們早上才摘了850棵白菜,運走了兩車,一車運了288棵,另一車運了256棵。”

師:二(1)班的同學被難住了,同學們想幫助他們嗎?

2、板書:運白菜

二、互動解疑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看了剛才菜場的情況,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説一説從圖中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

2、結合剛才我們發現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一共運走了多少棵?”“運用了第一車後,還剩多少棵?”“運走兩車後,還剩多少棵?”

3、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前兩個問題,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4、板書算式。

(1)第一車運走以後,還剩多少棵?

(2)兩車一共運走多少棵?

三、啟思導疑

從以上解決問題所用的兩種方法中,你發現了什麼?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找回多少棵,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應用連減法,第二種方法是“先加後減法”方法不同,運算順序也不同。

四、實踐運用

1、練一練。

(1)1000-207-168

(2)436―179―36

(3)456-278-132

(4)930-(80+480)

(5)368-(168+127)

(6)1000-185-145

2、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1)368+235

(2)712-284

(3)94+438

3、小軍的爸爸是一位出租汽車司機,星期一出車時,里程錶的讀數是35千米,每天收車時,小軍都記錄了當時里程錶讀數,共記錄了五天。(單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62410745745928

(1)星期三和星期四的里程錶上的讀數為什麼是相同的?

(2)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最多?

(3)五天共行駛了多少千米?

五、總結評價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有何收穫?請同學們相互交流。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教材第3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和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將下面口訣補充完整。

四( )三十六( )九六十三八九( )

2、計算下面各題,並説説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24÷8= 28÷4=

師: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彙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説説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麼問題)

三、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例2。

1、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有3行氣球,每行9個)

2、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3x9=27或9x3=27。

4、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一共有27個氣球,那麼你能看圖列出2個除法算式嗎?

5、學生獨立思考並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組探究算法,説説你們各自的想法。

總結:我們在計算除法算式時,看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

四、鞏固練習

1、以開火車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3題,看誰先採到蘑菇,並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訣。

4、完成教材練習八第6題。直接用除法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拓展提升

1、( 2 )x9=( 18 )(答案不唯一)

2、( 27 )÷( 3 )=9(答案不唯一)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一句乘法口訣一般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七、作業佈置

教材練習八第8、9題。

板書設計: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藉助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經驗幫助學生學習新知。

不足之處:這節課因為有上節課的基礎,要把充分的探究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

教學建議:多做一些相應的練習,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掛圖。

學具:製作方向板的紙板。

課時1

教學過程

切入舉偶

出示課件,談話引入。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熊現在站在哪裏?(學校)

那麼,在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哪些建築呢?

大家真聰明,你能填出下面四個建築物的準確方向嗎?

體育館在學校的()面,商店在學校的()面。

醫院在學校的()面,郵局在學校的()面。

對話平台

玩中學

1.説一説。

通過看圖,初步瞭解大致方向。

(1)同學們説得真不錯,請仔細觀察,在學校的周圍還有哪些建築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説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這些建築物又在學校的那個方向呢?請你仔細想一想。

2.議一議。通過議一議及親身體驗,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1)説一説。

你是怎樣想的,在小組內説一説。

(2)議一議。

誰説得對?為什麼?

(3)教師。

在學生議一議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明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進一步明確八個方向。

用你手中的學具製作方向板。

學中做

1.試一試。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認八個方向。

2.坐在座位上,説一説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那位同學。

3.練一練。

完成書中練一練。

板書設計

辨認方向

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認識。經過這節課的教學也為今後進一步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其他特點以及研究其他平面圖形的特點打基礎。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的過程。因此,教材一開始就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後,教材創設兩個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數一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徵。接着,安排課堂活動鞏固學生對特徵的認識,進一步建構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空間觀念。最後,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開放性、挑戰性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對主體學習過程的體驗,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協作學習的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個性化、觀察力、探索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動手探索的能力,可以藉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來判斷直角、鋭角、鈍角,也可以藉助尺子來度量圖形各條邊的長度,這些能力都為學生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外,二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佔優勢,喜好動手操作,對於色彩鮮豔、動感強烈的事物易感興趣。本節課設計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説一説等活動,其中既有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又有協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手腦並用,既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又體驗出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所以本節課我設計學法為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多觀察、多討論、多探究、多協作、多操作,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探索協作學習法和操作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夠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在觀察圖形、總結歸納圖形特徵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推拉等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體驗、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通過“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動,瞭解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

通過“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動,瞭解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聯繫。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十

一、教材分析:

《辨認方向》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四冊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第一節的內容,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是在學生已經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本上進行教學的。能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參與、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基於以上認識,按照新課標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一理念,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1、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餘七個方向。

2、會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難點: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

三、説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以學生活動為主導取向的“活動建構式”教學方式。學生通過一系列既聯繫生活實際又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建構新知,讓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一個過程展示。在教學中,我採用動態的、多元的評價方式。如:激勵性的語言,獎小星星 等。

四、教學準備:

掛圖 方向板

五、教學流程

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遊戲導入 引發興趣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遊戲,讓學生做和老師相反的動作,比如老師説,我説東向東轉,學生就説,我説西向西轉。這樣的設計,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國小生喜歡的遊戲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聚集動力。

第二環節:實踐探究 激趣解疑

1、老師用微機出示教材主題圖,先請學生説一説:看平面圖的方法,然後同桌交流:以學校為中心,郵局、商店、醫院、體育館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2、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圖書館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學生的説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説,圖書館在學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説,圖書館在學校的西面。教師可以藉機提出疑慮:“圖書館又不會走,怎麼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在那兒呢?圖書館到底在學校的哪個方向?你們好好想一想,想好後和同桌説一説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髮現:圖書館在學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間的位置,並鼓勵學生自己給西、北之間的方向起名字,從而瞭解到生活中的西北方向。

3、接着,老師請學生交流動物園、少年宮、電影院的所在方向,引導學生髮現:東南、東北、西南等方向。

以上教學活動中“看平面圖辨認方向”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自己找學校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場所,既複習了已有的方向知識,又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老師讓學生觀察圖書館、動物園、少年宮、電影院的方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給新認識的方向起名字,讓學生親身經歷了認識生活中客觀事物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注重了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第三環節:聯繫生活 玩中強化

1、在這一環節中,老師組織學生製作方向板,並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方向,然後把找到的方向和同桌説一説,指一指,再交流一下教室的各個方向有什麼。最後,讓學生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情況跟全班交流。

2、在學生基本瞭解教室的方向後,教師組織學生玩《反應快》的遊戲,如:向東南點點頭,向西北招招手,引導學生髮現:東南和西北相對,東北和西南相對等。

3、教材P21有一幅《中國地圖》,在觀看中國地圖時讓學生了解家鄉安徽省在祖國的方向並完成這一頁的練習。

4、在練習之後,再組織同桌玩《小交警》的遊戲,並讓學生説説鶴崗的各個方向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和建築。

以上教學從靜態的大環境中分成相對集中的同桌之間相互學習,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學生彼此合作、交流,形成“動態的集體力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由學生愛玩、愛動、喜歡遊戲的特點,設計了《小交警》的活動是實際方向的練習,集趣味、能力於一體,達到玩中學,玩中練的目的。藉助數學語言表達和交流教室的空間方位,體驗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內在價值。

第四環節:動手操作 促進內化

在這一環節中,請學生當小設計師幫小區搞設計。老師讓學生把課前發的場館圖片拿出來,自己擺一擺,説一説每個場館分別在小區的哪個方向。

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方向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課上的學習很不夠,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多實踐,多應用,才能掌握。

第五環節:師生整理 體驗收穫

在這一環節中,主要讓學生談兩點:

1、談收穫,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學會了什麼。

2、讓學生自我評價,比如,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這樣,既注重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又關注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

六、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教學,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這一課改理念,數學知識一旦讓學生體會到它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上在師生、生生、師生與文本的交往中參與教學全過程,最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有效地實現了本節課所要追求的教育價值。

2、經歷學習過程比只要結果要精彩的多

上課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親身參與學習過程。在活動中我發掘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學習新知的成功與快樂。

另外,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方向板辨認教室裏的方向時,有的學生手裏的方向板隨着身體的轉動而轉動,如果在教學時我給學生做一做示範或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使用方向板的方法,就不會出現學生身體動,手中方向板也在動,不能找準方向的問題。看來教師導的作用也不能忽視,而且要引導的恰到好處。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真切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實際意義,也更深切的領悟到了新課程“師生共同發展”的內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g4ml6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