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撥一撥,數一數以及數學活動,激發學生讀數,寫數的興趣。

2、通過本節課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書的順序,會數會讀萬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學具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撥一撥、數一數、説一説讀數和寫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二、認一認 撥一撥

看書24頁 瞭解算盤的歷史 結構進一步理解數位順序

三、練一練

1、完成書25頁第2題

(1)同桌合作 一個同學撥,一個同學讀

(2)各自填寫書上的空白

(3)學生完成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 人文精神

(4)學生上台板演。並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做

2、試一試

(1)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説一説對2128的理解

(2)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嗎?

(3)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個表示什麼意思

(4)仿照舉例説一説

3、完成書25頁1題

4、做數學遊戲:誰的第一

(1)學生看圖 説説看到了什麼,得到什麼信息

(2)怎樣算出機靈狗得了多少分

(3)同樣的方法計算淘氣的了多少分

(4)説説誰的第一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隨堂作業

1、從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千零五十

2、從一千零二,一個一個地往回數,數到九百九十六

板書設計:

2128=20xx+100+20+8

計數器表示

方塊表示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教學重點: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誰是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媽媽)每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會陪伴在我們身旁,媽媽那如花的笑臉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三八婦女節剛剛過,你們有沒有送禮物給媽媽啊?(沒有)讓我們也去花店配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絃,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着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情境圖,説説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後指名板書彙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麼計算的,有什麼規律?

同桌互相説説:在一個算式裏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在一個算式裏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麼在一個算式裏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麼算?

3、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説一説有減法又有除法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思考回報:

1、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該怎麼解決

2、在一個算式裏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五、佈置作業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板書設計:

買鮮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84—85頁的例題以及“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來做角。

(2)能力目標: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標: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一些實物或圖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回憶上學期我們認識的圖形有哪些?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歡和我們玩捉迷藏,這節課我們就把他找出來。(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聯繫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師:出示例題圖,小明和小紅他們在忙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幹什麼?(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説,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着我們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裏?(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紙片、鬧鐘)

師:這些物體中都有角,我們把角請下來,好嗎?

師:(電腦説)這些圖形都是角,他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同桌交流交流。 師:現在我們伸出手指畫一畫角,好嗎?

師: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鐘面上的角讓學生上台來指一指。

這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這直直的兩條線叫做角的邊。我們通常會在角上做一個記號,從角的一條邊畫一條弧線畫到角的另一條邊,這就是角的標記。

(二)畫角

現在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畫一個角呢?老師也想畫一個角,誰來給老師指揮一下。

頂點

師:咱們看看黑板也來説説,這尖尖的點是角的?

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角就在這兒)教師比畫。

師:角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誰來説説,全班一起説説好嗎?(教師板書)

(三)搭角

師:同學們想不想搭一個角呢?(四人小組搭角並説説各部分名稱)

師:彙報,搭角時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師:我們現在都認識了角,那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這些圖形到底是不是呢?請小朋友們來當裁判(用手勢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數角

師:翻開書85頁,請同學們做一下第二題。

角其實是平面圖形中的一員,現在請大家數數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請大家先做上角的記號,再填空。

(五)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請大家仔細找一找教室裏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説給同桌聽。

師:你找到角了嗎?

師:看來角真是無處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雙數學的眼睛,還會發現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師:經過努力,我們知道了角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但是我們不僅認識了角還找到了角。下面我們就來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個鐘面圖,讓學生觀察比較大小。

生齊聲説:第一個角最大,第三個角最小。

三、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製作活動角,感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你們能像老師這樣,用硬紙條和圖釘做一個角嗎?注意安全。

(生獨立做角,有困難的,師引導同桌之間互相幫忙) 師: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來的角的頂點和邊嗎?(生指)

師:現在看看你們的本領大不大?聽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較一下誰的大誰的小?你是怎麼比的,請學生上台來演示一下。

生:頂點對齊,一條邊也要對齊在比較大小。

師:廚師一把摺扇和一把剪刀,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變化情況,角是怎樣變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變大慢慢變小。角的大小跟兩條邊的張口大小有關。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動手摺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麼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麼做?

(3)學生思考——動手摺——展示。

四、課堂總結

我們現在已經認識了角,你知道角長什麼樣嗎?如果你是角,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自己?

五、佈置作業

1、剪角,拿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比比誰的角剪法多?

2、延伸:回家後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並指給他們看,好嗎?

六、板書設計

認識角 邊

頂點 邊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2、在合作交流中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和傾聽。

教學重難點

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

二、探索新知

1、瞭解題意

2、分析問題

學生可能會用前面學到的有餘數除法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教材中出現的前兩種方法,這時教師要給予肯定,然後繼續引導學生討論還可以怎樣派車。派車有以下幾種。

一:麪包車/輛 4 小轎車/輛0 餘下的座位數/個 7

二:麪包車/輛 3 小轎車/輛1 餘下的座位數/個 2

三:麪包車/輛 2 小轎車/輛3 餘下的座位數/個 0

四:麪包車/輛 1 小轎車/輛6 餘下的座位數/個 1

五:麪包車/輛 0 小轎車/輛9 餘下的座位數/個 2

教學時,這幾種派車不需要全都出現,如果學生只會用有餘數除法來解決,那麼教師只需將書上的方法向學生介紹一下就可以了。

對於怎樣派車比較合理的討論,只需要讓學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也可能會有學生説花錢越少越合理,這也是對的。這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

對於此類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尋求策略。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設計説明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邏輯推理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為打好這個基礎,本設計注重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體驗推理的過程。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並學會用語言表述推理過程。

1、通過遊戲活動激發興趣,經歷推理過程,理解推理含義。

低年級的學生對遊戲永遠充滿了興趣。首先出示雙胞胎的照片,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猜想,進而引導學生了解要想猜對必須要有提示,體驗所給的提示不同,所猜的結果也不一樣,調動學生猜的興趣和積極性。然後通過猜書活動、填數活動,引導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進行判斷並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推理過程,並初步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即推理就是我們根據已知條件獲得一個結論的方法。

2、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並學會用語言表達推理過程。

在國小階段主要是發展學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由於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基本都是藉助語言表述,因此本設計注重引導他們藉助表格來推理,也可以藉助連線來推理,簡化了推理過程,感受思考問題方式的多樣性和簡潔性。同時培養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説得明。最後在教學中給學生留下一部分空間讓其交流、表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表格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導語:新學期開始,班裏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壯,弟弟叫小壯(課件出示),你能分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為什麼?

(學生自由討論,彙報)

生:我分不清,因為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2、過渡:老師幫你們一下。(課件演示)其中的一個説:“我不是哥哥。”現在你們能分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 説明理由,為什麼作出這樣的判斷。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彙報)

3、揭示課題:剛才同學們根據雙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話,判斷出了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這種推理方法叫排除法。你們能根據老師給出的提示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的思維過程叫推理。其實這樣的推理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非常廣泛,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需要我們根據已知條件來進行推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推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引入,判斷哪個人是哥哥,哪個人是弟弟,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一、教學教材109頁例1。

1、課件出示教材109頁例1,整理信息。

(1)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把整理出的數學信息進行交流。

(2)學生反饋: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説:“我拿的是語文書。” 小麗説:“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問題是小剛拿的是什麼書,小麗拿的是什麼書。

(3)教師提示:剛才的這段話裏包含着一些信息,我們需要把這幾句話整理一下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就是整理信息。

2、探究方法。

(1)教師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小組交流。

(2)指名彙報。

預設

生1:可以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根據條件連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就直接連線,剩下的小麗和小剛就只能連數學書和品德與生活書。小麗説她拿的不是數學書,那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把小剛和數學書連上。最後把小麗和品德與生活書連上。

生2:通過分析,我知道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小麗和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和品德與生活書。小麗説她沒拿數學書,那就是説小麗拿的是品德與生活書,則小剛拿的是數學書。

3、明確思考關鍵。

(1)質疑:為什麼幾位同學敍述自己的思考過程時都從“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開始呢?

(2)學生小組交流,彙報。明確推理應抓住關鍵信息,層層分析,最終推導出結論。

(3)師生共同總結:推理時,一般先找到最關鍵的條件,根據這個條件往往能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推理。實際推理時,方法有很多,邊讀邊思考是推理的一種方法。連線法和列表法能讓我們的推理過程更簡潔、直觀,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推理方法。

二、教學教材110頁例2。

1、課件出示教材110頁例2。

(1)讀題思考,然後説説你知道了什麼信息。

(2)提示:你們首先能確定哪行哪列的數?

(先看哪一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現了三個不同的數,這樣就能確定這個空格應填的數)

A是幾?你是怎麼想的?B是幾?你是怎麼想的?接着該怎麼填?

2、探究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2)指名彙報。

(3)小組派代表上台講解。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總的教學目標

數與代數

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後有時會有餘數,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並能解決生活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遵循先乘除,後加減及先算括號裏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結合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並能結合實際,對萬一內的數進行估計;瞭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萬以內的數的數進行表達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 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範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

藉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定方向,能辨別其餘七個方向,能運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子;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米1分米1毫米;瞭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側一些物體的長度。

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能認識直角、鋭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統計與概率

經歷簡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會讀統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製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一個單位);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並能作出一些簡單的預測。

實踐活動

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除法

單元教學目標

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

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到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分蘋果

教學目標

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並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蘋果實物、盤子、課件。

學具:小圓片。

切入舉偶

談話引入。

星星幼兒園又到分水果的時間了,猜一猜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水果?

看來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別多。不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是水果之王蘋果。

誰來數一數這裏有多少個蘋果?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掌握計算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計數器。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考考你。師説數,生説數的組成。

二、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出示情境圖,松鼠媽媽和小松鼠採松果,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三、解決問題,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媽媽一共採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

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擺小棒、撥計數器等過程,讓學生體會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

練習:32+5=5+74=74+3=

2、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小松鼠比媽媽少採了多少個松果?)

25-4=21(個)

生經歷動動手、動動腦,試着總結出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算理。

練習:38-6=77-3=

四、完成練習,鞏固新知。

1、生獨立完成課本52頁第4題,集體糾錯、訂正。

機動作業:課本第1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暢談本節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

採松果

一共採了多少個松果?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25+4=29(個)25-4=21(個)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 :

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較角的大小。力求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大小的比較。

2、新課的導入。在比較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揭示出鋭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鋭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

3、實踐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現、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實踐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合作的過程會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籌。

4、整個過程體現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體現生活數學、快樂數學。

教學重點:

1、認識鋭角和鈍角,並理解與直角的關係。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摺疊或正確的畫出鋭角和鈍角。

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理解鋭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三角尺,紙張

學具準備:學生三角尺,紙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入課,複習舊知。

1、複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於角的知識。

出示角。根據圖例回答這是一個( 角 )

角是怎麼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

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麼?(直角)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彙報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兩組:一組是移動後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移動後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

3、比較鋭角和鈍角的大小(注意,此處不揭示出兩個角的概念,只當作兩個普通的角出現)。採用藉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較。

1、出示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請大家認真觀察,在這幅圖中,你們能找出角嗎?指一指它在什麼地方?

2、採用回憶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對新知的認識理解。並進行板書。

①、一個是鋭角,一個是鈍角。(板書“鋭角”和“鈍角”)

②、説一説鋭角與直角的關係。(在鋭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小”);在回憶鈍角與直角的關係。(在鈍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大”)

③、按照學過的方法請學生分別在“鋭角”和“鈍角”字樣上方板演兩個直角。

④、根據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筆在一個直角上畫出鋭角,在另一個直角上畫出鈍角。以加深對鋭角和鈍角的理解。

⑤、讀一讀,加深記憶。並在練習本上分別畫一個鋭角和鈍角,教師巡視。

⑥、搶答。教師根據鋭角和鈍角概念的不同説法進行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例:A、鋭角比直角( ) B、比直角大的是( )

三、鞏固實踐階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繫,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1) 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

(2) 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鋭角和一個鈍角。

(3) 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鋭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

2、自由活動:找一找!

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的家。瞧!小海龜的家都是由我們學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鋭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鋭角?哪些角是鈍角?並説出原因。

四、總結,深化階段。

①、小組內講解什麼樣的角是鋭角?什麼樣角是鈍角?

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麼程度時是鋭角,什麼程度時是鈍角,什麼時候又是直角。

五、課堂練習作業p39第1、2、3題,小組校對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九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兩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讓學生猜一猜兩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2)學生彙報自己的猜想,並説説為什麼。

二、主動探究,建立模型

1、數一百零幾

(1)99之後再數1根是多少?100之後再數1根是多少?強調“一百”與“一”之間一定要加1個“零”。

(2)101之後再數1根是多少?看着上圖一起數一數,明確一百零幾中間有1個

“零”。

2、數一百零幾與一百幾十

(1)學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數一數,檢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與“9”合起來,110是100與10合起來,突出101與110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120根是1個100,2個10。(讓學生動手捆1個大捆,2個小捆)

(4)引導學生髮現120就是由1個100和2個10組成的。

3、在計數器上數一百九十幾到二百幾十

(1)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197,讓學生讀一讀,説一説197的組成。

(2)讓學生接着往下數,當數到199到200時,怎樣撥?

①觀察個位,9個一再數1個一是多少個一?(10個一)10個一又是多少?(10個一是1個十)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在個位上撥去10個一,在十位上撥上1個十)

②觀察十位,已有10個十。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在計數器上又怎樣表示?(在十位上撥去10個十,在百位上撥上1個百)

4、類比遷移

(1)突出990與1000。

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990,讓學生讀一讀,説一説990的組成。請學生再撥上10,怎麼撥?怎麼數?

[點評:在操作活動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結合計數單位,突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這個翻坎數。]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後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十位)撥幾個?(1個)1000加10讀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須在“一千”與“一十”之間加1個“零”。

②1010之後再數10怎麼撥?

③從1020再撥到1300怎麼撥?

④從1300撥到1400可以怎樣撥?

⑤同桌互動:使用計數器一十一十地撥,從880撥到1100,一邊撥一邊數。提醒學生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同伴或者老師的幫助。然後抽學生演示,教師重點指導990、1000和一千零幾十的撥法及數法。

(3)突出20xx,20xx。

①1900之後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撥幾個?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後再數10,十位上是多少?(10個一十)十位上怎麼辦?(10個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個一百)百位上怎麼辦?(10個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個一千是二千)

③從20xx到20xx,在計數器上可以怎樣撥?

三、鞏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龍遊戲(教師重點指導“翻坎數”)

(1)一個一個地數,課堂活動第1題。(老師和全班學生接龍)

(2)一十一十地數,課堂活動第2題。(男、女同學接龍)

(3)一百一百地數,課堂活動第3題。(各大組接龍)

(4)一千一千地數,課堂活動第4題。(全班齊數)

2、撥一撥、説一説

(1)先撥3500,再説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先撥4020,再説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先撥6003,再説由()個千和()個一組成。

3、説一説

(1)5400是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4070是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2496是由()組成。

四、課堂小結

你會數萬以內的數嗎?數數時要注意什麼?通過學習你還有什麼收穫?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十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第四冊第68―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會比較角的大小。

學具教具準備:

釘板、皮筋、彩紙、硬紙條、摺扇、剪刀、三角板、鐘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紅和小華相約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給小明作生日禮物。瞧,他們做得多認真啊!(出示主題圖)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細看,這些物品上有沒有我們以前認識過的圖形啊? (鬧鐘的面是圓形、紙工袋的面是長方形……) 這些物品中還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鬧鐘圖) 評:教師創設小明過生日這一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 在觀察各種實物圖形的基礎上 ,教師的一句簡短的問話“這些物品中還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它?”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

二、聯繫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徵

1、認識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兒呢?(拿出剪刀,開、合)剪刀的開口就形成了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角。(電腦閃現) 三角形紙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紙指)三角形的這裏也是一個角。(電腦閃現) 剪刀、三角形紙上都能找到角,那麼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鍾,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電腦閃現) 我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角。(電腦演示從實物中抽象) 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有什麼特點呢?(相交於一點,兩條邊都是直的……)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lk5gq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