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小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原文、知識點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原文、知識點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原文、知識點及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海底世界》 篇一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中午進餐的時候有位幼兒捧着碗裏的湯,走過來問:“老師!湯裏有一些像水珠一樣的東西漂起來,那是什麼?”話剛説完,立即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都仔細看着自己碗裏的湯紛紛議論起來。我發現幼兒對此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及時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設計了《隱身的海底世界》,讓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目標

1、用不同的材料畫出不同的動物特徵。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排水畫”作畫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自主探索,哪些材料不能讓《海底世界》現身,初步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2、難點:用白色的油畫棒和白色的蠟燭在白色的畫紙上作畫。

活動準備

1、水粉顏料、調色盤、排筆。

2、白色油畫棒、白蠟燭、白粉筆、畫紙。

3、擦手毛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發現隱身的《海底世界》。

1、以變魔術的方式導入活動,引發幼兒的興趣。

2、通過用水粉顏料刷出隱藏在白色畫紙上的海底小動物,感知生存在海底小動物的基本特徵。

3、小結:

師:《海底世界》現身了,你們覺得神奇嗎?我告訴你們這其中的奧妙。我就是選這些材料裏的一種畫了各種魚和海藻等,再用顏料刷出來。

二、自主探索,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1、介紹作畫材料,提出作畫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3、小結“油水分離“的現象。

師:小朋友剛才嘗試的作品,哪些材料能讓《海底世界》現身?哪些才料不能讓它現身?

三、運用油性材料進行創作

1、提出第二次作畫要求。

2、幼兒再次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3、小結。

四、評價作品。

把作品展示出來,幼兒互相欣賞、討論。

教學反思

1、孩子們的眼睛充滿了新奇和渴望,在這次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他們在快樂的活動中掌握了新知識。

2、有了充足的作畫材料,我大膽的授放給孩子,直接進入創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們發現原來利用一些不一樣的材料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更容易引發孩子的討論,自主探索。孩子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需要什麼,需要那些材料,怎麼做。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第一次作畫時,孩子思索怎樣才能看清楚自己在白色畫紙裏的作品,並且有什麼方法可以用水粉以最快的速度刷出畫紙上的作品等。創作過程中凸顯出的技能技巧問題不容忽視。

3、幼兒在第二次作畫的環節中,我根據孩子的情況關注個別差異,讓幼兒獲得恰當的幫助,有助於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

今後改進的方向: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應該過份強調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在於過程。以積極評價為主,讓人人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海底世界》 篇二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瞭解海底世界生物的多樣性。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故事情節,發展創造力。

3、學習續編故事,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海洋動物圖片。

2、有關海底世界的影片或錄像。

3、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海洋動物圖片,請幼兒猜猜這些動物在哪裏生活。

2、讓幼兒欣賞有關海底世界的影片或錄像,向幼兒提問:

3、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什麼動物?

4、這些動物的外形、顏色是什麼樣的?

5、除了動物外,你還看到了什麼?

6、播放音樂,請幼兒幻想身在海底世界,聽着老師的描述,作出與情節相適宜的動作:

我們現在乘船出海了(晃動身體),大家穿上潛水衣,戴上潛水鏡和氧氣筒,出發啦!(做出跳船的動作)。好多美麗的小魚在前面遊啊遊,快去追上它們。小朋友,這裏有美麗的珊瑚,那裏有海龜,還有一羣小蝦。鯊魚(可請一位幼兒扮演鯊魚)來了,我們快快遊(加快動作)。鯊魚走了,大家可以慢慢遊(減慢動作)……

7、鼓勵幼兒一起創編故事內容,加入不同類型的海洋動物。

8、活動完成後,請幼兒回憶故事中曾提到的海洋動物。

活動評價

1、能説出一些海洋動物的名稱。

2、能續編故事。

3、能根據故事情節做適宜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海底世界》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級美術下冊第六課。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類的'母親。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深藍色的海水裏生長着花紋漂亮、形狀各種各樣的魚類,同時還生長着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生命活力和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將被人們進一步的認識與開發利用。

本課以此為內容題材,分別以對稱剪刻、動手製作和繪畫的三種表現形式來實施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感受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從而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之間的差異以及表現時方式方法的不同,並在創作表現的基礎上促發兒童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像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只有瞭解學生才能上好課。平時我多與學生交談,瞭解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把資料畫成掛圖、幻燈片展示給學生,開闊學生視野,引發學生的創作激情,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創作衝動。針對國小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等特點,上課時我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聽、看、説、動的愉快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中,找感覺、畫感受,開拓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設計理念

通過多途徑和多方法讓學生充分了解對稱形的特徵、魚的各種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強感性認識,調動他們的好奇心理和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體驗到美術課的樂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並能剪、做、畫各式各樣的魚。

2、過程與方法: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和保護生態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課通過動手製作、遊戲活動、繪畫表現等三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表現魚的多種形態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難點:讓學生通過剪刻、製作、繪畫的學習活動,引導啟發學生大膽想像,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海底世界美好未來的豐富的想像。

六、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備好工具及材料,教師備好一個魚缸、若干金魚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活動一、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走進海底世界》。走進美麗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直接誘發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很快融入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二、觀察魚,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1、教師將放有魚的魚缸放在“視平展示台”上,讓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魚,引導學生認識、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提問:

(1)你觀察到的魚兒是什麼樣子的呢?

(2)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頭、身體、尾、鰭。)

(3)魚的形狀和色彩有什麼特點?

2、出示單獨的各種魚圖片欣賞。仔細對比地觀察圖片,説説哪些對稱?哪些不對稱?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實際出發,使活動的目的明確,有層次性、漸進性,活動的難易程度等都隨着學生體驗的獲得而發生變化。]

三、吟兒歌,學畫金魚,形成技能。

1、教師邊吟唱技法兒歌,邊演示作畫步驟,讓學生在兒歌聲中欣賞畫金魚的

過程。(兒歌:畫金魚重情趣,首先一筆定身體。側峯三筆畫大尾,一對眼泡長腦際。勾上彎彎小嘴巴,淡墨畫弧鼓肚皮。最後添上兩小腿,畫出金魚做遊戲。)

2、學生齊讀技法兒歌多遍,在老師的指導下邊吟唱兒歌邊學畫魚。

3、師小結。

[設計意圖:兒歌簡短押韻,節奏鮮明,易記易唱,有遊戲性和趣味性,適合低年級學生集體誦讀、吟唱。在兒歌中同時滲透教學內容,與整體教學過程有機地結合。]

四、學對稱,剪的方法,加深認識。

1、剪紙魚。師演示步驟(折、畫、剪)提問:為什麼要先折再剪?

2、學生自由回答。

3、師小結: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對稱的魚形。

4、學生嘗試練:運用對稱和不對稱的方法各剪刻一個魚形紋樣。教師輔導。

[設計意圖:通過演示,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發現中感悟,化靜為動,學作合一。]

五、玩“魚”戲水遊戲,培養集體、環保意識。

1、播放課件,製作手擺魚步驟:對摺、畫魚形、剪魚形、粘合裝飾。(注意:剪

出的魚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時魚尾不能粘合。)

2、學生小組合作製作。

3、通過學生製作的手擺魚作品,播放優美樂曲,讓學生以“搖頭、擺手、划水、彎腰”為基本動作,再聯想魚的遊動,創作出“魚”戲水的新姿。師生同樂,營造一個海底大家庭的氛圍,增強學生的愛心。

[設計意圖:情境再現,加深了學生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為學生的自由創意表達提供契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第二課時(活動三)

一、回顧導入

1、播放前課所學內容,欣賞各種魚的圖片。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從視、聽等多種感官去刺激學生,激發學習興趣與思考。]

二、激發想象——你説我説

1、

2、

3、欣賞圖片後提問:大膽想象一下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學生互相討論,舉手發言。師小結:同學們的想象很大膽、很具體,就像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浮現

在我們的眼前。海底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

神祕而美麗的海底世界吧!

[設計意圖:課堂活動主要是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合作活動,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

三、技法傳授——走進海底世界

1、

2、

〖〗

3、播放課件:神祕而美麗的海底世界。學生欣賞,談感受。師小結。(海底世界是神祕而美麗的,我們在作畫時要大膽地加入自

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現出來。

[設計意圖:創設有學生“構建而非複製”的活動情境,賦予學生創新的責任,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

四、欣賞評析——學生作品(課本里面)

五、自由創作——學生髮揮想象

1、學生創作表現。出示要求:發揮自己的想象,畫一幅表現海底景觀的想象畫。

2、教師巡迴輔導。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創作、發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六、評價拓展——展評優秀學生作品

1、展評優秀學生作品,讓學生互相評價。(評出“海洋之星”)

2、師小結:同學們,海底世界是神祕而美麗的,但人類對它們的瞭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們要有建設和開發大海洋的雄心壯志。

[設計意圖:採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賞別人的作品,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能力]。

教學反思:

《海底世界》這課以魚為題材,讓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魚類,通過創設情境——觀察記憶——動物製作——遊戲活動——創造表現——評價交流的教學活動來引發思維,培養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並且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個發言,捕捉教育契機,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好引導和疏通,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不斷跳躍,火花不斷閃現,整個課堂洋溢出鮮活的生命力。

在教學中,首先我通過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瞭解海底世界神祕色彩的面貌和各種各樣的魚類,又結合觀察魚缸裏的魚,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及調動他們的好奇心理和學習主動性,從而引導學生認識瞭解魚的基本形狀及特徵。接着藉助圖片,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讓他們欣賞範作並探討製作方法,並讓學生快樂地遊戲,營造一個海底大家庭的氛圍,增強學生的愛心,同時也給孩子們以美的薰陶、美的享受。動態的課堂常常生成出學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數學生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積極主動參與、各抒己見,通過自評、互評及師評,評選出“海洋之星”。在這過程中,他們充分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組合作的愉快。最後,我及時捕捉教育機會,相機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操。整節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成長髮展的“生命過程”,具有生命的活力與情趣。

點評:

1、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因地制宜,適宜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科特點。結合本地實際,抓住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美術學科特點,確定美術課堂教學目標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處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藝術教育也相對滯後,人們對於課程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再根據低年級國小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因此,在確立教學目標、把握學科知識點時,要注意把興趣、動機、情感意志、人格個性等隱性的目標,作為重要內容顯現出來。也就是要適當降低知識和技能的難度,提升興趣,個性品質、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等諸多因素。從而,通過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塑造學生豐富和完善的個性,培養創造精神,體驗活動的樂趣,以積極、健康的態度面對生活。

2、講究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個性化的教學就不可能有獨特的教學風格。作為一名國小美術教師,要站在兒童的世界看問題、思考問題,因此我選擇了“遊戲”型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觀察記憶——動物製作——遊戲活動——創造表現——評價交流的思維軌跡開展教學活動,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感受知識技能,大膽動手嘗試,討論點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獲取知識,積極參與創造。

3、注重課堂教學中知識延伸的必要性。

《美術課程標準》突出了美術課在“形成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方面的作用,強調美術課應“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使美術課堂教學泛化到學生當前和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課中,我通過知識延伸讓學生了解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類的母親,對我們非常重要,應該保護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魚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海底世界》 篇四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運用捏、壓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獎作品粘貼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各式裝有藍色水的礦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樣品、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自制作品,引導幼兒感受瓶貼畫的特殊樣式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創設情境)

師:那就要認真觀察哦,看誰是最棒的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嘛?那現在我們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險咧,往這邊看

①教師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麼?是用什麼做的?

這樣把作品貼在瓶子上與我們平時直接擺放在泥工板上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發現瓶貼畫是圍繞瓶壁製作的,很具立體感,讓人覺得魚兒似乎真的在遊動)—幼兒説居多

②引導幼兒觀察瓶貼畫的構圖特點

老師轉動瓶子,説:仔細看看,瓶子上的魚的位置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發現由於魚兒位置高低起伏的變化,使畫面更富層次感)

2、師幼共同探索瓶貼畫的製作方法,並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經驗

師:小朋友們,探險歷程即將開始嘍,你在平時看到的海底世界裏面還有什麼呢?想不想試一試,看誰的海底世界最豐富最有趣呢?

①幼兒初步嘗試進行泥貼製作,並探究泥貼的方法

師:現在請每一位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用橡皮泥製作一條魚貼在瓶子上,看看怎樣才能牢固地貼上去(幼兒思考空間)

②討論:你用了什麼方法能牢固地貼上去?

③引導幼兒,海底世界,除了魚還有什麼?開動小腦筋的時刻到了!看誰反應最快。遷移到在瓶貼製作中,除了表現魚還可以表現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兒製作瓶貼畫,教師指導

①每三人小組合作完成2到3個作品,注意整體佈局

②提醒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表現魚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變化

③提醒幼兒在瓶子的下半部分製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豐富畫面的內容

(指導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教他們捏比較簡單的魚,或可以讓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樣品不可固定幼兒思維,儘可能給幼兒展示空間)

4、欣賞和評價

展示每一組作品,幼兒欣賞,老師用相機拍攝,可以將幼兒的作品擺放在教室(賞識教育很重要)

師:海底世界,因為小朋友的到來和參與,讓這次探險變得越來越有趣生動,小朋友,開不開心!

(結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活動反思:

《海底世界》這個活動我發現幼兒興趣非常高,而且很快樂,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我對整個活動進行以下反思。

選擇的內容引起幼兒的興趣。海底世界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海底世界圖展示了海底的各種生物,形象而且豐富,神祕的海底世界給孩子們帶來無限遐想,讓他們畫海底世界實際上給了他們自由創作的機會,所以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作畫的材料新穎,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這次活動讓幼兒在紙盒上畫《海底世界》,畫時紙盒是拆來了平面的,畫好後把紙盒再拼好,立體效果很好,幼兒感受從平面到立體的神奇變化,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整個活動時間的分配不夠合理,導入部分花費了很長時間,海底世界圖生動形象,幼兒都能看出來,不用一個幼兒只説一樣。在幼兒嘗試示範好後,老師在裝飾上再示範又花了很久,幼兒作畫時比較緊湊,有些幼兒來不及,色塊不明顯。而且在作畫前要求提的不夠明確。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海底世界》 篇五

活動目標:

1、觀察魚的外形特徵,運用橡皮泥表現不同造型的魚的特點。

2、能運用團、搓、捏、壓、墩的技能製作身體不同形狀的小魚,嘗試運用多種方式給小魚裝飾花紋。

3、通過製作小魚,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產生喜歡海洋動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

能用團、捏、壓、墩的技能製作不同形狀身體的小魚。

活動難點:

能用多種方式給小魚裝飾花紋。

1、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配合幫助幼兒認識瞭解海底世界裏的海洋動物,重點了解海底世界裏各種各樣的魚的外形特徵。

2、教具準備:泥工板人手一份、多色太空泥、泥塑刀、剪刀、貝殼。

3、課件準備:海底世界課件、製作步驟圖、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海底世界小魚課件,激發幼兒興趣。

1、提問:“小朋友們知道海底世界嗎?”激發幼兒對海洋動物的喜愛。

2、提問:“小魚長什麼樣?”引導幼兒瞭解小魚的外形特點。

3、小結:海底世界裏的小魚種類很多,它們長着會擺動的尾巴和魚鰭,身上還有漂亮的花紋呢。

二、出示泥工小魚,瞭解小魚的外形特徵,激發製作的興趣。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海底世界裏的小魚準備參加選美比賽,

快來看一看。這些小魚長得什麼樣子?”激發幼兒觀察泥工小魚的興趣。

2、提問:“這些小魚是什麼樣子的?小魚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身體上有什麼樣的花紋?”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泥工小魚的特點。

三、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製作海底世界裏的小魚。

1、提問:“怎樣做一條海底世界裏的小魚呢?”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觀察製作步驟和方法。

2、提問:“三角形身體的小魚是怎樣做出來的?”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小魚的塑形方法。

3、教師用兒歌示範講解制作的難點

兒歌:團呀團呀團成球,手掌輕輕壓一壓,一根手指當尺子,兩根手指當鑷子,夾住彩泥碰一碰,變成三角魚身體。

4。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魚身體的花紋可以用不同的工具進行裝飾。

提問:“小魚身上都有什麼樣的花紋?是怎樣製作的?”豐富幼兒製作經驗。

四、幼兒製作小魚,體驗泥工製作帶來的樂趣。

1、導語:“小朋友想不想來試一試?你想做什麼形狀的小魚參加選美比賽?裝飾上什麼樣的花紋會更好看?”

2、幼兒動手製作(播放背景音樂)。

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製作不同形狀身體的小魚。

(2)指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給小魚裝飾花紋。

五、展示講評作品,激發幼兒對小魚的喜愛

1、交流討論:“誰的小魚做好了,快把小魚帶過來,和小夥伴説一説

你的小魚是什麼形狀的?哪裏漂亮?讓你的小魚交交朋友!”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交流製作的小魚。

2、請個別幼兒交流設計的小魚

“什麼樣的小魚可以參加選美比賽呢?小魚身體的形狀要多種多樣,身體上的顏色、花紋要與眾不同。誰想來説一説?請幼兒發現講述小魚的美,引導幼兒體驗製作的樂趣。”

課後反思

海底世界裏有豐富多樣的海洋動物,孩子們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魚,從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活動開始,我設計請幼兒欣賞“海底世界小魚”讓幼兒瞭解小魚的外形特徵,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之後通過實物激趣法讓幼兒看一看、説一説用泥工製作好的小魚,引導幼兒講述泥工小魚的特點,更清楚的瞭解泥工的可塑性以及花紋裝飾帶來的美,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

在學習製作的環節中,我遵循幼兒學習的發展規律,讓幼兒觀察在前,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理解小魚製作的步驟圖,由於三角形身體的小魚製作方法對於幼兒來説有一定難度,所以我以朗朗上口的兒歌配以步驟分解圖的形式展現三角形魚的塑形方法,幫助幼兒掌握塑形的難點。

在幼兒製作的環節中,通過創設的情景“小魚選美比賽”,引導幼兒想一想可以製作什麼形狀身體的小魚,裝飾上怎樣的花紋會與眾不同,通過製作體驗法配以歡快的音樂推進幼兒泥塑製作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

分享交流環節中,為了推進幼兒之間的社會性交往,我設計讓幼兒帶着自己製作好的小魚交朋友,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欣賞、充分表達的機會,此外,我還將幼兒作品當中的閃光點進行了歸納、總結,讓幼兒在泥工製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

但是,活動仍存在不足之處,在製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指導能力較強的幼兒設計更有創意有規律的花紋。

《海底世界》整節活動的設計遵循了美術教學的規律,引導幼兒從“賞”美開始,過程中感受美、表達美,最後表現美,萌發了幼兒對美的薰陶以及對海洋動物的喜愛之情。

國小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知識點 篇六

一、生字組詞

寧níng(寧靜、寧日、安寧、雞犬不寧)

官guān(器官、五官、做官、一官半職)

汪wāng(汪洋、汪汪、姓汪、一汪水)

險xiǎn(探險、危險、保險、險阻)

參shēn(人蔘、海蔘、洋蔘、黨蔘)

攻gōng(攻勢、攻擊、攻打、以守為攻)

推tuī(推車、推薦、推廣、推辭)

迅xùn(迅速、迅捷、迅疾、魯迅)

速sù(快速、速度、迅速、速戰速決)

退tuì(後退、退步、退化、進退)

鐵tiě(鋼鐵、鐵路、鐵鍬、鐵觀音)

二、多音字

寧níng(寧靜)nìng(寧可)

參cān(參加)cēn(參差)shēn(人蔘)

三、近義詞

依然——仍然 寧靜——安靜 閃爍——閃耀

危險——兇險 攻擊——攻打 突然——忽然

迅速——快速 差異——差別 清楚——清晰

稀有——稀少 奇異——奇妙

四、反義詞

寧靜——熱鬧 黑暗——明亮 危險——安全

迅速——緩慢 後退——前進 清楚——模糊

豐富——貧乏 稀有——常見

波濤澎湃——風平浪靜

五、理解詞語

波濤澎湃:波濤奔騰衝擊,形容聲勢浩大。

打鼾:熟睡時發出粗重呼吸聲。

竊竊私語:指背地裏小聲説話。

藴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

儲量:(自然資源)儲藏量。

單細胞:生物可以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

海藻:生長在海洋中的藻類、如海帶、紫菜、石花菜、龍鬚菜等。

六、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提出問題——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第二部分(2-6):具體講述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豐富的物產。

第三部分(7):總結全文,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七、句子解析

1、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開篇以設問的形式出現,以引起對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關注,造成懸念,激發讀者興趣、深思起突出、強調的作用。

2、當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波濤澎湃”和“寧靜”看出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反襯出海底的寧靜,説明了海很深。

3、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

這句話運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表達的更準確、真實地寫出了大海的深度。

4、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

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是為了激發興趣,更是為了襯托出海底的寧靜。

5、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

“竊竊私語”用詞準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海底動物非常多。

6、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遊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

用打比方、列數字、做比較的方法説明這種魚的速度很快。

7、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

寫出了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也説明了種類也多種多樣。

八、問題歸納

1、第二自然段寫了海底很寧靜,第三自然段又寫有許多聲音,這不互相矛盾嗎?為什麼?

不矛盾。因為一方面以聲襯景更顯海底的寧靜,另一方面是因為動物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太小了,無法打破海底的寧靜。

2、第2、3自然段在寫法上與第4、5、6自然段有什麼關聯?

第2、3自然段側重介紹海底景色奇異,第4-6自然段分別從動物、植物、礦物三方面介紹海底豐富的物產。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內容雖各有側重,但又是互相聯繫,密不可分的。在景色奇異中包含着物產豐富;在豐富的物產中也能看到奇異的景色。如:黑暗中有許多光點閃動,這就意味着海底有許多魚;寧靜中的各種聲音,是各種動物在竊竊私語。可見海底奇異景象的形成和豐富的物產是分不開的。同樣,豐富的物產也顯示出景象的奇異,如:各種動物的不同活動方式、海底植物的多種色彩、海藻的大小懸殊等等,都使人有新奇之感。

3、作者在介紹海底的動物、植物、礦藏時分別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在介紹海底的動物、植物時用了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説明方法;在介紹海底的礦藏時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的説明方法。關注部編語文學習。

九、課文主題

這是一篇科普性説明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海底的明暗度、聲音、動物、植物和礦藏這幾方面介紹了海底的有關知識,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國小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原文 篇七

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當海面上波濤洶湧的時候,海底依然是寧靜的。那麼,海底是否一點兒聲音沒有呢?也不是。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嚕……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發出警報。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海蔘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梭子魚每小時能遊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遊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它們的形態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來説,從藉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單細胞硅藻、甲藻,到長達幾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種。

海底有山峯,也有峽谷。這裏富含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q77k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