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江雪》教案精品多篇

《江雪》教案精品多篇

《江雪》教案精品多篇

《江雪》教學設計 篇一

【設計理念】

擴大閲讀量,打造人文課堂。

【設計特色】

在關鍵處提問,觸動學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

2、體會詩人孤獨、苦悶、彷徨而又頑強不屈的精神。

教學重點:意境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課前鋪墊,導入課題。

1、説幾個表示冬天的成語。

2、揭題,並説説詩題《江雪》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瞭解概況。

1、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麼寫的。

2、把課文讀正確(這裏應該進行多種形式的讀,多讀,大面積的檢查。)

3、猜猜課文大概寫了些什麼?(用一個“猜”字能減輕學生的心裏壓力,發言的同學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三、教給方法,自主學習。

1、仔細觀察,今天學的古詩與以往學的在內容的編排上有何不同?

2、板書“註釋”。利用註釋幫助理解古詩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今天就請大家用這種方法自己去學懂古詩。(五年級的課文中第一次對古詩作出註釋,讓學生根據註釋學習古詩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方法。)

3、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四、集體交流,適時點撥。

(一)理解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千山、萬徑”難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萬條路嗎?

2、這裏的“千山、萬徑”並非確數,乃是概述連綿不斷的羣山和許許多多的路。“千”和“萬”在數學上都是很大的數,在文學上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用“千()萬()”説幾個成語?(既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又進行了詞語的積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寫景是為了抒情,抒什麼情?讀讀後兩句。

2、説説這兩句詩的意思。

3、老漁翁獨對寒意襲人的江流,冒着風雪垂釣。你感受到了什麼?

4、這短短的二十個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詩人難言的孤獨。找出表示數量的4個詞。師板書:千萬孤獨。

(三)瞭解背景,體會意境。

1、讀到這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詩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獨自一人在江面上釣魚?)

2、瞭解詩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順宗永貞年間,柳宗元協同王叔文進行積極的政治革新,慘遭失敗。王叔文被殺,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被貶為邊遠地區的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馬案”。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在永州整整度過了十個顛沛流離的春秋。政治上,他處處遭到黑暗腐敗朝廷的打擊、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淪落天涯,杳無音訊。

面對此情此景,詩人寫成了千古絕唱《江雪》。

3、瞭解了這些,你認為老漁翁真的在釣魚嗎?

五、課外延伸。

唐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詩人常常藉助景物真實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立體側面。我們再來欣賞幾首唐詩。

(一)《漁歌子》

1、這首詩是作者厭惡了官場污濁的生活,而寧願過那種“不須歸”的隱居生活。

2、自己根據註釋,讀懂這首詩。

3、背誦古詩。

(二)《楓橋夜泊》

1、根據註釋自己讀讀這首詩。

2、猜猜看,寫這首詩時,作者的心情如何?

3、背誦古詩。

六、總結。

【教後感悟】

優秀的古詩文不僅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瑰寶。之所以綿延數千年而不絕,正是因為她們凝結着作者個人的魅力、氣質、靈魂,是情感的真實流露。因此,在教學古詩時,除了讓學生理解詩文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關注背後的人文因素,這樣,短短的幾十個字,才會有血有肉。

《江雪》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江雪》,並能用自己的話語來説説這首古詩的意思。

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江雪:江上的雪。柳宗元(唐代)學生補充作者的簡介。

二、解釋詞語,説説詩意。

1、千山:周圍的羣山。絕:斷絕

詩意:許多山嶺看不到一隻飛鳥。

2、萬徑:數量很多的道路。蹤:腳印。滅:消滅,消失(沒有了)

詩意:條條道路上都不見人走動留下的腳印。

3、孤舟:孤單單的一條小船。蓑笠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

詩意:孤單單的小船上,有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漁翁。

4、山:寒冷江面上。

詩意:獨自一人冒着滿天飛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四、説古詩,讀古詩,背古詩。

五、聯繫實際,發揮想象

六、整首古詩給人一種什麼感覺?

學生交流(淒冷、孤傲)

七、學生質疑:解決問題

八、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九、作業

古詩《江雪》優秀教案 篇三

設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目的就是放開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這樣從學生學習的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的興趣,令學生利用各種方式加深對詩文的理解,更為學生品味詩句意境及理解後的再創造架起了一座橋,努力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思想。

2、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所以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它是在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後的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由此我採用了讓學生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聽一聽的方法,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再現於學生的心目中。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得有趣,有味,更受到了古文化的薰陶。

3、加強課內外的結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後作業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信息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雪激趣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裏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出示雪景圖)

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儘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像畫面。

3、指生朗讀。

4、説説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一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裏,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2)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麼補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3)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

(1)抽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抽生背誦。

四、課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優秀詩文還有很多。課後同學們從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歡的詩,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

《江雪》教案 篇四

古詩兩首《江雪》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江雪》出自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此詩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慄,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江上雪景。它是通過雪景來讚美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這位“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立足於此,我認為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境,感悟詩情是難點。由於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經驗、理解能力有限,對於感悟詩情較難理解,我根據學習的情況及時出示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感悟詩人堅強不屈的精神,讓課外的學習資料有機地和古詩融為一體,併為學生學習古詩服務。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重點詞句,瞭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詩的意思,想像詩中描寫的畫面。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古詩的意境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學生需要課前蒐集柳宗元的資料和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本課的需要在多媒體教室和學生一起學習,主要運用演示文稿在學習的過程中補充相關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環境——寒冷淒涼

(一)解題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咱們學習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寫的。板書題目是“江雪”什麼意思?(江上的雪景)這一首詩,是古詩中的精品

(二)簡單瞭解詩人。

(三)利用“畫面”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思考:人們常説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讀着讀着,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副畫面?

3.這樣的雪景給你怎樣的感受,你會用哪一個詞來概括?(淒涼、荒涼、冷清、寒冷、寂靜,學生若有“雄偉壯觀”的理解,教師再引導過來)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

(1)“絕”和“滅”,淒涼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沒有飛鳥,沒有行人,沒有聲音,除了漁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

(2)“寒”,是造成淒涼的根本原因——這麼寒冷的天氣,鳥兒無處覓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這麼寒冷的天氣,人們無法勞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4.誰能把“千山萬徑”的寒冷淒涼讀出來。(朗讀指導)

二、心情——孤獨寂寞

過渡:同學們,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人蹤淹沒。在這樣空曠而又淒涼的背景之下,卻有一位漁翁,獨自一人,默默垂釣。

(一)此時此刻,你能感受到漁翁的心情嗎?(孤獨、寂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1.學生自由讀古詩,交流從“孤”、“獨”——孤獨

2.朗讀詩句,感受漁翁內心的孤獨寂寞。

3.漁翁的孤獨寂寞,就是詩人柳宗元內心的孤獨寂寞,漁翁就是詩人的化身,漁翁就是柳宗元的形象代言人,再讀古詩,感受柳宗元內心的孤獨寂寞。

4.孤獨的漁翁成了詩人孤獨心情的寫照,再讀讀詩句,去觸摸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資料補充,體會柳宗元“千萬孤獨”、“絕滅孤獨”的心情。

1.補充李白《獨坐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賞析:李白寫這首詩時,距他離開長安已將近十年。這時的李白對當時社會的弊端已經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清高傲岸的性格使他無法容於現實,於是他的孤獨感越來越強烈,憤世嫉俗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只好向大自然去尋求慰藉,尋覓知音,這首詩表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心情。詩人看着山,山也看着詩人,詩人感受着山的語言,山也默默聆聽着詩人的心聲。人與自然剎那間靈性相通,渾然一體,這是多麼超然的一種境界!

小結:詩人李白在自己孤獨的時候,還找到了自己的知音,那就是敬亭山。詩人看着山,山也看着詩人,詩人感受着山的語言,山也默默地聆聽着詩人的心聲。詩人對敬亭山説“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敬亭山迴應“相看兩不厭,只有李太白(李青蓮)。”而詩人柳宗元卻只能在這寒冷淒涼的世界裏獨自垂釣,獨自一人感受着孤獨的煎熬。讓我們讀古詩《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內心的孤獨寂寞。

2.王士偵《題秋江獨釣圖》。

題秋江獨釣圖

清   王士偵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倫一寸鈎。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賞析:這首詩描寫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一個漁人,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枝釣杆,漁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遙中卻又深藏着幾許蕭瑟,孤寂。其筆下的漁翁不是“獨釣寒江雪”,而是“獨釣一江秋”,有歌有酒,很是瀟灑。漁人釣的是魚?是秋?是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

小結:同樣都在“獨釣”,詩人王士偵釣的是一種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享受的是一種生活的樂趣,讀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而詩人柳宗元卻在這樣鳥絕蹤滅的江面上獨自垂釣,這是一種何等的孤獨與寂寞。讓我們迴歸讀古詩《江雪》,再次感受柳宗元內心不一般的孤獨寂寞。

3.詩人的內心是一般的孤獨寂寞嗎?請把四句詩當中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讀看,你們有沒有新的發現?——千萬孤獨,漁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獨,是“千萬孤獨”, 更是“絕滅孤獨”啊!

4.學生自由讀詩,體會柳宗元內心的那種“千萬孤獨”、“絕滅孤獨”。

三、精神——頑強不屈

(一)讀詩,引導學生質疑。

1.同學們,古詩學到這兒,大家對漁翁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問題要問問他嗎?(鼓勵學生提問,古人説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2.由學生提問引出問題:在這樣一個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日子裏,沒有飛鳥,不見行人,漁翁為什麼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來釣魚呢?

(二)資料補充,感悟柳宗元堅強不屈的精神。

1.引導:對呀!漁翁生活在江邊,難道不知道在這樣的江面上垂釣,釣不到魚嗎?知道了為什麼還在釣呢?他在釣什麼呢?

2.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自由發表意見,教師要及時點撥。

3.補充古詩的寫作背景:柳宗元21歲中進士,當時國家政治腐敗黑暗,柳宗元和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立志改革腐敗的政治,救國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卻遭到皇帝和權臣的反對迫害,被貶到永州,當時的永州非常偏遠,極度貧窮,柳宗元無職無權,無能為力。他想到自己報國的崇高理想不能實現而又無人理解,心裏非常難過,非常悲憤。《江雪》這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寫的。這首詩是他當時所處的寒冷淒涼的環境的真實寫照,是他孤獨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處逆境而堅強不屈精神的再現。

4.同學們,儘管漁翁的心情孤獨寂寞,但是他有沒有被貧困嚇倒?有沒有被寒冷征服?從漁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種什麼精神?(堅強、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堅韌不拔、毫無畏懼、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5.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讀出漁翁頑強不屈的精神。(朗讀指導)

6.背誦古詩,再次感受詩人柳宗元面對重重困難而頑強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漁翁》,感受意象

過渡:同學們,《江雪》這一首詩,不僅意境深遠,而且語言絕妙!是古詩中的精品!被人們稱為是“孤獨者的空谷絕唱”。在這首古詩的學習中,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江雪》這首詩是柳宗元在剛貶到永州創作的第一首詩,後來他又以“漁翁”為題目,寫下了古詩《漁翁》,讓我們讀一讀,去理解柳宗元不同時期的人生感悟。

漁    翁

唐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詩文解釋】

漁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雲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雲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板書設計

江    雪

唐  柳宗元

環境——寒冷淒涼      絕      千

釣?

心情——孤獨寂寞      滅      萬

精神——頑強不屈

《江雪》教案 篇五

【目標預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重點、難點】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入課題

我們曾背誦過許多詩如描寫春天《村居》,描寫秋天《楓橋夜泊》,一首好詩,就藴含着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雪景的詩,看看唐代詩人柳宗元筆下的雪景。出示雪景圖,學生讀題,結合看圖,讀懂“江雪”就是江上雪景。

二。讀詩初步感悟詩意

1.聽老師配樂朗讀,儘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教生字新詞:在古詩中有幾個生字(屏幕出示),跟老師讀一讀。

注意“孤”是“子”字旁。

看,這就是蓑衣,讀(蓑衣),因為蓑衣使用席草編成的,所以蓑是“草字頭”。這就是斗笠,讀(斗笠),因為斗笠是用竹子編的,所以是草字頭。蓑衣和斗笠是古代人遮雨的工具,相當於現在的雨衣、雨帽。再跟老師讀一讀。那蓑笠翁又是什麼意思呢?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古詩,讀準讀通。

4、指導朗讀古詩:指名讀。教師提示:讀古詩節奏也很重要。

教師再次範讀,提示節奏。

指名讀(3~4人),小組讀,齊讀。

三、説詩景,悟詩意,學詩句。

1.古人説過:詩中有畫。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請你細細地讀讀詩,再根據詩討論討論,如果這首詩變成一幅畫,畫上都有些什麼?(教師相機出示字詞解釋,徑是小路,絕:絕跡,鳥飛絕:天空中一隻鳥也沒有。人蹤:人的蹤影)

2.學習“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用遷移法讀懂“千山”、“萬徑”。請同學們回憶《夜宿山寺》中“百尺”的“百”表示什麼意思?這兒的“千”、“萬”與“百”的意思一樣都是指“許多”、“很多”。

2)請同學們觀察圖,在圖上找“鳥”與“人”的蹤影。為什麼沒有?(引出絕和滅)。

3)如果沒有這一絕一滅,會是什麼景象呢?指名讀:千山鳥飛,萬徑人蹤。齊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景象真是。

4)可是詩人筆鋒一轉,一絕一滅就成了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再讀。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5)題目是《江雪》,這兩句詩沒有提到一個雪,其實寫到了雪,為什麼?讀讀詩句,從詩句中找找依據。雪:是什麼樣的雪?這樣大的雪,可以用上什麼詞語來形容?雪是清冷、高潔的,誰來讀,讀出清冷、高潔。齊讀

6)、詩人之用了短短十個字就描寫出了大雪封山的景色,雪下得很,四周的氣温也非常,真是清冷之極。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指導讀詩句:指名讀,一小組讀,兩小組讀,齊讀。

3.學習“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就在這冰天雪地裏,出現了(學生讀後兩句詩)。再讀。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理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在漫天大雪中,在這麼淒冷的環境中,這個蓑笠翁孤舟獨釣,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問他嗎?介紹作者背景

3)此時你能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嗎?(淒涼、冷清、寒冷、寂寞),沒有親人,沒有朋友,自己的一腔抱負又難以實現。看,羣山上覆蓋着皚皚的白雪,江面上也飄滿了雪花,蓑笠翁彷彿就是這白雪世界中的一尊雕像。雪花一片片,輕輕地落下來,彷彿怕驚擾了這位釣魚的老翁。詩人是多麼孤獨啊!帶着這種體會來讀讀這兩句詩。

指名讀,齊讀。

4)柳宗元用四句詩,不光寫出了雪景之清冷,而且表現出了自己心境的孤獨。情景交融,再來讀讀詩,把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四、作業。

1、背誦、默寫《江雪》。

2、請課後查找資料,比較清朝詩人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和《江雪》詩句異同。(從人生境遇和詩意着手)。

五、板書:

江雪

柳宗元

清冷孤獨

【教材簡介】

《江雪》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語文第七單元中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所作,是一篇寫景狀物、抒情的一首詩,描繪了一幅肅穆感人的南國江鄉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慄,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雪景。它的立意是很深遠的。它不是為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讚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通過“獨釣寒江”的老翁,進而歌頌為堅持正義而鬥爭的人們。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

【設計理念】

1.《標準》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力求打破傳統的逐字牽引理解詩義,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2整個教學過程中。領會詩歌的意境是教學的關鍵。教學期間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讓學生用詩意來朗讀古詩,去理解古詩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設計思路】

學習古詩方法十分重要,在這節課中採用先整體感知,解詩題、明詩意,再瞭解詩人的背景,最後水到渠成的去悟詩情。這樣條理比較清晰,由淺入深、由易入難,有利於學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詩。

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標》中對國小古詩文的要求:“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學《江雪》這首詩時,我把理解詩句,感受詩歌豐富的內涵作為教學重點。誦讀詩歌,有助於我們欣賞它的優美意境,領會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藝術薰陶,只有充分地讓學生對詩歌進行感受,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我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每一次讀都有所收穫,如讀準確,讀流利,熟讀或背,讀中理解,讀中體會,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使詩所塑造的形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與作者展一心靈的對話,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江雪》 篇六

一、領悟教材,確立目標。

唐詩,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國古典詩歌藝術的頂峯。學習唐詩,研究唐詩成為我國一千多年來世代相傳的風氣,從未衰落。因此,教好這部分內容,對於繼承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培養少年兒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江雪》出自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此詩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江雪》就是其中一首。

這是一首詩,又像是一幅畫,僅20字描繪出了一幅“寒江垂釣”的畫面。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滿了寒意,令人讀之不寒而慄,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江上雪景。它是通過雪景來讚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這位“迎風抗雪,孤舟獨釣”的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後世許多山水詩不能超過它,人們畫山水畫也多以這首詩為題材,千百年來傳誦不絕。立足於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二是初步瞭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詩的意思,想像詩中描寫的畫面。三是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瞭解古詩意思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境,感悟詩情是難點。由於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經驗、理解能力有限,對於感悟詩情只要學生明白老漁翁不畏嚴寒的精神即可。至於詩人借彼喻己,不必多講,點到為止。今後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對該傷口背景的深入瞭解,自然而然就能體會了。

二、注重學生的發展,選擇教法。

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三、培養學生的能力,指導學法。

在課堂上,設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如説一説,讀一讀,畫一畫。這樣,從學生學習的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的興趣,令學生利用各種方式加深了對詩文的理解,更為學生品味詩句意境及理解後的再創造架起了一座橋。

四、訓練學生思維,優化程序。

本課時教學,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談雪激趣入課題。

採用談話的方式直接導入課題:“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見過在漫天大雪裏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出示雪景圖)簡介柳宗元。這樣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頭腦中接受到“開始上課了的”訊息。開課談雪不僅激趣,而且點題。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古人早就説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朱熹對此也有過精闢的解釋:“大凡讀書,須是熟讀,讀熟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了;須是細嚼嚼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辛,始為知味。”(見《朱子語類》)通過自讀自學、範讀感知意境、朗讀想像等讀的形式,使學生對本詩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和以個人的不同經驗對詩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認識。加之美妙的音樂的幫助使學生更好的進入教材,進入情景,在抒發自己情感的同時,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受到美的薰陶。就古詩學習而言,我注意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大體分為三步:第一,自讀自學詩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師配樂範讀,學生感知詩的意境;第三,學生邊理解邊想象邊朗讀,依據詩句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讀出意境。

1、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2、抽生朗讀。

3、聽老師配樂朗讀,儘可能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4、説説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孔夫子説得好,“學而不思則罔”。若是像小和尚唸經那樣——口到心不到,即使讀上千遍,“其義”也不能“自見”。閲讀活動應十分強調“尋言以明象”。嘴巴讀出來,就要迅速在腦海裏浮現出生動可感的畫面來。閲讀本來就是閲讀主體的個性化行為。學生的閲讀活動,離不開閲讀主體固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學生對於課文中的信息,只有在他的記憶貯存中能夠找到與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組塊以後,才能夠進行匹配與識別。這種匹配與識別的過程,就是大腦中的相似組塊和課文中的信息通過相似運動而相互激活、相互聯繫、相互調製的過程。由於每個學生頭腦裏存儲的相似模塊(即存儲於記憶中的知識與經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其認識與感受也不會是相同的。因此,在課堂上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深入詩文的意境,讓學生對古詩有昇華理解和再創造的空間。在課堂上,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如説一説,讀一讀,畫一畫,這樣,從學生學習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一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麼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

2、抽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⑴播放音樂,抽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小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這冰天雪地裏,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坐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⑵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造性地描述)

⑶你有什麼補充的?

根據學生對詩的理解來作畫,用畫的形式來解釋詩意,既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繪畫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併為學生架設了從直觀思維通向抽象思維的橋樑。

⑴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⑵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⑶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詩的意境,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於詩的意境中。如:配樂範讀,投影打出的畫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

⑴抽生讀。

⑵集體評議。師相機指導讀好停頓、節奏、韻腳。

⑶練讀。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⑷抽生背誦。

(四)擴大容量,注重積累。

《標準》要求“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積累語言材料,其實是感性的語言模塊的整體儲存,這些材料儲存於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也就是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綜合效應,極有利於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課後作業,“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優秀詩文還有很多。課後同學們再找自己喜歡的一兩首他的作品,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一促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説讀寫能力,當然學不好語文。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兩者之間總有着很大的差距。“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正因為有缺憾,才更凸顯追求的價值。要達到預設目標,還懇請在座的各位老師多鼓勵也多建議。讓我們在教育的藍天下攜手共進!

(五)濃縮詩文,展現畫面

板書本着詩文的濃縮與畫面再現。採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呈現畫面。具體設計如下:

《江雪》教學設計 篇七

【設計意圖】

1、三個層面,由表及裏,層層推進;

2、挖掘古詩內涵,透視古詩人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熟讀古詩;

2、體會古詩意境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初步瞭解古詩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環境——寒冷淒涼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咱們學習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寫的,題目是“江雪”——顧名思義,也就是江上雪景。(出示古詩)這一首詩,是古詩中的精品!

咱們先不讀,先把這首詩照字帖書寫在方格紙上,因為書寫一遍,相當於認真地讀了五遍,甚至十遍。寫字有哪些要求呢?十個字:美觀,大方,有一定的速度(兩分鐘之內寫好)。

寫好之後請你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試讀,糾正字音。

2、同學們,這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內涵卻非常豐富,咱們還要通過三次不同的讀,來理解這一首詩。

3、剛才大家讀了這一首詩,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一幅江上雪景嗎?(出示:寒江釣雪圖1)

如果用一個詞來感受這一幅江上雪景的話,你會用哪一個詞?(淒涼、荒涼、冷清、寒冷、寂靜,學生可以有“雄偉壯觀”的理解,教師再引導過來)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1)“絕”和“滅”,淒涼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沒有飛鳥,沒有行人,沒有聲音,除了漁翁,再也沒有別的生命!

(2)如果沒有“絕”和“滅”這兩個字,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熱鬧、繁華,生機勃勃,可是詩人筆鋒一轉,“絕”、“滅”兩個字,使這一切剎那間無影無蹤,變得如此荒涼。

(3)“寒”,是造成淒涼的根本原因——這麼寒冷的天氣,鳥兒無處覓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這麼寒冷的天氣,人們無法勞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4、誰能把“千山萬徑”的寒冷淒涼讀出來。(朗讀指導)

二、心情——孤獨寂寞

1、同學們,千山萬徑,一片雪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在這樣空曠而又淒涼的背景之下,卻有一位漁翁,獨自一人,默默垂釣。(出示:寒江釣雪圖2)

此時,你能感受到漁翁的心情嗎?(孤獨、寂寞)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1)“孤”、“獨”——孤獨

(2)把四句詩當中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讀看,你們有沒有新的發現?——千萬孤獨,漁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獨,是“千萬孤獨”啊!

2、誰能把漁翁的孤獨寂寞讀出來。(朗讀指導)

三、精神——頑強不屈

1、同學們,學到這,大家對漁翁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問題要提嗎?(鼓勵學生提問,古人説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由學生提問引出問題:在這樣一個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日子裏,沒有飛鳥,不見行人,漁翁為什麼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來釣魚呢?(學生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學們説的都很有道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位漁翁生活貧困,為了生存,不得不出來釣魚)

2、同學們,儘管漁翁的心情孤獨寂寞,但是他有沒有被貧困嚇倒?有沒有被寒冷征服?從漁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種什麼精神?(堅強、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堅韌不拔、毫無畏懼、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讀出漁翁頑強不屈的精神。(朗讀指導)

3、同學們,古詩往往都有這麼一個特點,那就是“借景抒情”,借景物來抒發詩人自己內心的感受。這首詩中,漁翁與大自然抗爭的形象正是詩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寫照,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出示)

柳宗元21歲中進士,當時國家政治腐敗黑暗,柳宗元和幾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立志改革腐敗的政治,救國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卻遭到皇帝和權臣的反對迫害,被貶到永州,當時的永州非常偏遠,極度貧窮,柳宗元無職無權,無能為力。他想到自己報國的`崇高理想不能實現而又無人理解,心裏非常難過,非常悲憤。《江雪》這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寫的。這首詩是他當時所處的寒冷淒涼的環境的真實寫照,是他孤獨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處逆境而頑強不屈的精神的再現。

4、全體起立,咱們齊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柳宗元面對重重困難而頑強不屈的精神。

5、同學們,《江雪》這一首詩,不僅意境深遠,而且語言絕妙!是古詩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交口稱讚。(出示)

《江雪》在語言上很有特色:

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出幾對近義詞?幾個“數字”?幾幅“對聯”?

同學們,這首詩中還包含着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出示)

江雪-()-()=()

每一個括號裏填四個字,每一個字都來自這首詩中。最後一個括號中的四個字可作為圖中奇石的名稱。

答案:

江雪-(千山鳥飛)-(萬徑人蹤)=(孤舟獨釣)

江雪-(千山萬徑)-(飛鳥人蹤)=(孤舟獨釣)

【板書設計】

環境——寒冷淒涼

心情——孤獨寂寞

精神——頑強不屈

《江雪》教學設計 篇八

教材簡析:

古詩《雪》節選了4句,作者尤袤抓住子夜雪的兩個特點,將夜雪景色描寫得生動逼真,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江雪》是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的形象,表現了詩人清高、孤傲、凜然不可侵犯的心志,流露出自己不願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設計理念:

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是第1學段古詩教學的重點。因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古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説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3、認識7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會寫11個生字,學會雨字頭、穴字頭。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書寫11個生字。

3、通過誦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每當冬季來臨,我們就會經常看到雪花那輕盈的身影,夜裏漫天飛舞的雪花,有月光的映照下,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南宋詩人尤袤是怎樣讚頌這雪景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實處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指導朗讀,感知詩意。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詩,可以藉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2、同桌互相讀,聽一聽,他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指名讀。

4、這首詩,怎樣讀才能把它讀得更美呢?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啊?(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和重音。)

5、請你像老師這樣讀,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自由練讀,讀中體會。)

6、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三、合作交流,理解詩意。

1、這麼美的詩句,你知道每句詩的意思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互相説説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古詩的意思,整體感知全詩內容。對學生理解困難的詞語重點指導。

3、由文入畫,提升理解。

學生觀察插圖,理解全詩,圖文結合,同桌合作交流,理解全詩內容。

四、感悟詩境。

1、作者尤袤就是用這樣樸實的語言,自然真實地將一幅夜雪圖展現在我們眼前。看到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讚美和喜愛之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2、配樂反覆吟誦,體會詩境。

五、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雪、窗、照”3個字。

3、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南宋詩人尤袤筆下的夜中雪景,然而,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裏釣魚的情景嗎?唐代詩人柳宗元主看到了這樣的景象。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第2首《江雪》。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結合插圖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指名朗讀。

4、説説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境,自主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着説一説;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説。

①配樂,指名用自己的話説詩句描繪的景象: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裏,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②誰還有什麼補充的?(指導對“蓑笠翁”的理解。他身上穿着的是——蓑;頭上戴着的是——笠;整個詞的意思就是——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③與第1首《雪》對比,此時兩位作者的心情感受相同嗎?説説你的理解。

④帶着你的體會再讀一讀(自由練習、指名、齊讀)。

(2)畫。

①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②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③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

(3)讀。

①指名讀。

②集體評議。

師指導朗讀停頓、節奏、韻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③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④背誦。

四、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驚、獨、釣”3個字,特點:左窄右寬。

3、學生按照田字格練習書寫漢字。

《江雪》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色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會學習古詩的方法。

3.會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古詩的方法步驟。

教學過程

一、談雪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飄着鵝毛的大雪嗎?(沒見過)老師也沒見過,咱們南方這個地區很少下雪,更別説下着鵝毛大雪了,不過沒關係,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雪的海洋裏。

同學們,你們走在雪景,你有什麼感受?在飄着鵝毛的大雪裏,有一位老人獨自一人在江上垂釣,你們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吧!跟他交個朋友吧!(出示課題:江雪)

二、初讀課文,正音辨字。

(一)1、齊讀課題。

2、江雪是什麼意思?(江上的雪景,江上的雪景是一番怎樣的景象,請看詩歌內容)

3、練習讀詩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讀準讀通,不懂的字前後桌商量。)

4、抽讀。(生1 讀得不錯,練讀時下功夫了。)(生2 準確、流利,練讀很到位了。)

5、齊讀。

過渡:大家讀得準確、流利,要是能給詩歌畫上節奏讀起來更有韻味了。

(二)1、齊讀(現在老師已經畫好了,請全班同學按老師畫的節奏再來讀一讀。)

2、男女分讀(齊讀很好,分男女生比賽讀,看哪組最棒。)

三、精讀,理解詩句。

過渡:你們真聰明,一學就會,讀得越來越有韻味。一首好詩就是一幅畫,閉上眼睛聽我讀,想象你眼前展現一幅怎樣的畫面。(範讀)

1.學習第一句詩的意思。

(1)聽。第一、二行詩,你的眼前展現了什麼景物?(生答,師簡筆畫板書)“千山”“萬徑”誇張的寫法,指許多山,許多路的意思。

(2).山上有什麼?除了有雪、樹還有動物嗎?(沒有。詩中哪個字表示沒有?(板書:絕)

(3)彎彎曲曲的小路有人走嗎?(沒有。詩中哪個字表示沒有?滅:消失)

(4)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行詩描寫的意思嗎?(抽生1)

2.學習第三、四句詩的意思。

雪圖(呼呼北風)過渡:如此寒冷的雪天,山上積着厚厚的雪,冷得鳥躲起,路上看不到一個人,可在什麼地方有人呢?請默讀讀3、4句,把你看到的景象畫出來。(請一個學生到台上畫)(假如學生畫不出,直接叫生説,老師畫)

從這兩行詩中,你看到了什麼,一位老人,從詩中哪個字可看出是一位?

蓑笠是指什麼?這位老人在船上做什麼?

單個字的意思我們理解了,誰來把這兩句詩描繪的意思連起來説。(同桌互説,抽生説。)

3、同學們表現讓老師很滿意,獎勵大家一起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好不好。

出示打亂的詩意,讓學生猜詩句。

4聰明的孩子,一會就猜出詩句。可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願意幫老師解決嗎?

看黑板上畫的圖,説一説圖上發生的故事?(按從上—下,左——右。順序説)誰來(沒有學生舉手的話,全班一起説)

1、過渡:剛才我們連起來説的就是這首詩的意境。詩境體現的也是詩人的心境,要想了解詩人的心境,就必須穿越千年,走進柳宗元的內心世界。

2、詩人簡介。面對這一切,詩人的內心會是怎樣?詩中哪個字最能體現?(孤字, 找得真準,看來你確實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板:孤、獨)(孤是這課的生字,我們怎樣記住它。孤是會意字,古代寫法左邊是孩子,是指年幼的小兒喪失父母,無依無靠的小兒呱呱啼哭。引申為:孤獨、孤單。)

3、柳宗元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在江上釣魚,假如你就是柳宗元,獨自一人身在這樣的環境裏,你心裏是什麼感覺?

(抽1人。那麼冷,在荒郊野外,靜悄悄的,一個人都沒有,你獨自一人走在那裏,你的心裏會怎樣?“怕”

4、詩人怕了嗎?屈服了嗎?從這你可以看出詩人具有怎樣的精神?(堅強不屈)

詩中那一句體現出不屈服?讀一讀(獨釣寒江雪)

四、小結:

1、指黑板。他是個孤獨的詩人,面對冰天雪地他:堅強不屈面對別人的排擠和流放他:堅強不屈

詩人就是通過這首詩來寄託自己不屈於權貴,孤獨的感情。同學們,我們已經被柳宗元這種不屈的精神感到非常的欽佩,讓我們再來大聲的朗讀這首詩吧!

2、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也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只要大家勇敢面對,一切就會變得更加精彩。

3、你已經和詩人交上朋友你會對他説什麼?

四、識記詩歌。想不想快而牢的識記,詩歌?我們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曲調唱、快板等來記便行。老師把它譜成一首歌,想不想聽。

古詩《江雪》優秀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着什麼?帶着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幹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着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後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後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3、作業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3r4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