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大綱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大綱

前言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大綱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生命與靈魂,貫穿了學校發展的過去與未來,是學校歷史與現實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社會形象的闡釋,它對學校發展具有價值引導、觀念整合、情感激勵、制度規範、行為矯正等作用,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傳遞給師生一種有形而莊重的正能量,能在無形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要求。

根據縣教育局有關校園文化建設的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在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經過充分醖釀、討論、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泰伯九年制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方案,以“挖掘善文化內涵”為推進,以“善”為主題,以“形成學校精神和文化”為最終目的,確立“以善文化精神為主線,創建特色學校、教育名校”的發展目標。

泰伯九年制學校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提出以“善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方優秀文化、校園文化的三位一體,推動學校與時俱進地發展,更好地育人培才,推動地方教育事業的大發展。

一、概況與展望

(一)南城縣泰伯學校位於建昌鎮城區東北西臨盱江北大道,是城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公立學校。學校佔地面積約101畝,總建築面積約2.9萬平方米,總投資1.78億元。校名為紀念北宋著名教育家李覯(字泰伯)先生而得名。

李覯,字泰伯,北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在建昌府郡盱江邊創辦了盱江書院,名播朝野,慕名求學者常有數百人,為“盱江一時儒宗”,人稱“盱江先生”。歷代郡學大成殿都繪有李覯畫像,以其為風範,激勵後人。

2019年9月,南城縣泰伯學校正式投入使用。

泰伯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備,有普通教學樓5幢,綜合樓1幢。走進校園,連廊畫宇,亭台樓閣,於徽派江南畫風中融入國際學校設計元素,於現代學校中明晰江南文化格調,精緻古樸,典雅自然,大氣沉穩。校園內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佈局合理,草木茵茵,動靜明確,錯落有致。有普通教室80間、專用教室28間、社團專用教室20間,餐廳、報告廳、圖書館、保健室、心理健康輔導室、廣播站齊全。有恢弘的藝術拓展中心,大氣的科學創客中心,寬大的室內籃球場,高標準的塑膠運動場。

泰伯學校名師眾多,團隊精良。現有教職員工139人,學生3473人,江西省特級教師2名,省、市、縣 “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三十多名。

傳承泰伯,學脈綿延。學校在“傳承泰伯”辦學理念的引領下,以“立德樹人”為指向,着眼“禮善天下 ”的辦學宗旨,以“善”作底色,以“禮”立品格,以“愛”潤童心,致力於學生終生髮展,培養有教養、有學識、有格局、有韌性的向上、向善、向美少年;成就“心態開放,思路開闊,氣度豁達”的學術型教師;帶動“主動學習,民主對話,有效協作”的幸福家長。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穩步開局的南城縣泰伯學校,依託富有教育情懷、向上向善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泰伯學校會在南城這一片沃土,做出精彩的教育業績。

(二)泰伯九年制學校未來校園文化的展望

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泰伯九年制學校發展潛力巨大,資源優勢明顯。學校各項硬件設施建設到位使我校的辦學條件是空前的,必將大大提升我校的辦學水準。

在各項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學校辦學條件日趨優化的大好形勢下,學校面臨着幾個需要處理好的問題:

第一,如何確立學校未來發展目標。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尤其是各項軟硬件設施逐步得到改善;在既有基礎上,如何通過挖掘和弘揚校園文化,實現辦學條件與辦學特色齊頭並進,實現兩手抓,兩手硬的辦學效應,進一步助推學校發展。

第二,如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創新。

在學校推動善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如何引導學校師生去自覺地瞭解、學習善文化,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理解,自覺推動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第三,如何建設學校特色育人文化。

面對國內教育同質化較強的現狀,如何結合泰伯九年制學校所處的特定地域環境,結合善文化,發掘地方優良傳統,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之路,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第四,如何營造學校教育核心精神。

如何把李覯善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學校校風、學風、教風、校訓之中,這是學校全體師生共同的責任,我們正在全校範圍內開展 “如何通過挖掘‘善’文化,在學生中進一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學校精神”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二、校園善文化建設總體規劃

教育哲學:立善教育

辦學理念:立人以善成善以教

校 訓:積善成德弘毅致遠

校風:見賢思齊擇善而行

學風: 廣習博見至善至美

教風:博學厚德善教至上

立善教育的實踐維度:

l真善德育

l智善課堂

l兼善課程

l崇善校園

l美善教師

l至善管理

五樓樓名:知善 行善 樂善 揚善 至善

四園園名:愛心園”、“孝心園”、“誠心園”、“信心園

弘善廊:

對聯1,

弘文尚德無聲畫;善水名山有韻詩。

對聯2,

錦地花天鄒魯厚;盱江學脈讀研香。

校 徽:

元素一,泰伯樓主體建築,代表傳承李覯,文脈綿延。

元素二,2019年啟用,這是歷史時刻,永載校史。

元素三,B如水(盱江水,上善若水),寓意泰伯學校薪火相承、絃歌不輟;又如橋(萬年橋,點明學校地址),人字形橋樑連接你我、攜手前行,茁壯成長。又似展開的書,形如鳥的雙翼,寓意泰伯人永遠飛翔在知識的世界,自強不息,精進不止。

元素四,彩虹,寓意學校是一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學校,學生將在這裏譜寫人生精彩華章。

青藍與白顏色是主色料,徽派建築的典雅江南風。

(二)建設目標

泰伯九年制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以“挖掘善文化內涵”為主題,確定“善”為本,以“形成學校精神和文化”為最終目的,確立“以善文化精神為主線,創建特色學校、教育名校”的發展目標。

善文化建設三大階段的總目標為:

1.近期目標

(1)成立學校“善文化研究”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善文化”特色創建進行實施和細化,負責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方案,負責在管理、資金、課程、人員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2)藝術作品的初步佈置,在校園走廊、教室、辦公室等多種場所佈置的藝術作品中,逐漸體現“善文化”身影,體現學校“善文化”特色。

(3)以“善”為載體,以“善文化”為核心主題,探索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善文化”詩歌大賽、“觀善”作文賽、“頌善”演講賽、“善文化”繪畫比賽、“善文化”手抄報等,開展系列“善文化”主題活動。同時通過櫥窗展示、版面展示、“善韻之聲”校園廣播等方式,對學校善文化活動進行宣傳,選擇部分學生作品進行校園環境佈置。

2.中期目標

(1)加強“李覯教育理念”文化研究,探索“善”文化內涵,形成“善”文化理論,結合南城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和李覯教育理念的精髓,打造泰伯學校“李覯文化研究中心”,讓更多人瞭解李覯、瞭解其教育思想。依託學校“善文化”特色,構建學校校本課程體系,形成學校特色。

(2)在“善文化”校本課程開發與主題活動的基礎上,嘗試與開展探究性學習。可行項目有:善與生活、善子歷史、善子生態考察、善子與詩歌、善與民族文化等探究性活動。

(3)利用學校網站,建立善文化專題網站,對善文化活動進行宣傳和展示。

(4)爭取舉辦以善文化為主題的拓展型課程教學展示活動。

(5)力爭舉辦第一屆學校“善文化藝術節”。

(6)規劃並建成校園“善文化長廊”。

(7)繼續在校園環境佈置上體現“善文化”特色,爭創市級校園文化“特色項目”。

3.遠期目標

(1)成功舉辦“善文化藝術節”,建成校園“校史博物館”雛形。

(2)通過系列活動和研究,學校“善文化”活動的開展逐步規範並制度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以善文件精神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在“善文化”中提煉出與學校校風、學風、教風相融合的內涵,使之完全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融為一體,成為體現學校教育教學思想的靈魂。

(3)學校特色在縣、市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爭創市級“特色學校”。

(三)實施措施

1、講好泰伯之故事

目前有三個縣還在為李覯爭執不休,有的説他是資溪人,有的説是黎川人,有的説是南城人。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但不管怎麼樣。大家都是為了當地的文化建設而關注。黎川建有風月亭,資溪建有泰伯公園,南城建有盱江書院。就我縣來説,對李覯思想深入挖掘與傳承還遠遠不足。這裏講一個故事。周邊幾個學生到校園來玩,看到這個雕像,上面寫着李覯石雕簡介,盡然沒有一個同學認得這個“覯”字,這是對先賢的大不敬啊。剛好石雕有刻錯的內容,現改為這塊介紹。“盱江先生”更加符合學校人物的介紹,更能説明他是我們南城人。要快速解讀李覯,我們可以從這三個人對他的評價説起。第一位就是仁宗皇帝趙禎。他説“江南人士,推以為冠”。李覯,五歲識字,十歲能文,12歲寫的文章就聞名鄉野,28歲寫了一部著作《明堂定製圖序》,當時名震朝野,朝廷官員都佩服的五體投地。目前有《李覯文集》37卷留世。能寫!第二位就是范仲淹。范仲淹北宋名丞,軍事家,文學家,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他比李覯大20歲,屬忘年之交。他説:著書立言,有孟軻、揚雄之風義。李覯也象其他讀書人一樣,想通過科舉,登上仕途,幹一番事業。但是,他在科舉仕進的道路上卻一再受挫,未能如願,自歎“生處僻遐,不自進孰進哉!為此,他經常去拜訪官員,如范仲淹等。並常有書信來往。後經范仲淹多次推薦,到40歲才任太學助教、直講,相當於八品官員。權同管勾太學,相當於副七品官員啦。只是那一年就生病去世了。可以説李覯的一生,是困苦的一生,積極進取的一生,雖能修身齊家,卻沒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志願。他的政見雖被范仲淹的慶曆新政採納,但也以失敗而告終。會教!第三位,那就是1922年,現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偶讀《直講李先生集》,寫下《李覯------一個不成得君行道的王安石》一文,才讓這個在大浪淘沙中被湮沒900多年的李覯,進入學者們的視野。他説“李覯是北宋的一個大思想家,他的大膽,他的見識,他的條理,在北宋學者中,幾乎沒有一個對手。李覯是江西學派的一個重要代表,是王安石的先導,是兩宋哲學的一個開山大師”。他把李覯,王安石,曾鞏相提並論。王安石、曾鞏都比李覯小十多歲,據説曾鞏還是李覯的高足,王安石舉行的西寧變法,有許多都採納了李覯的政論。李覯的一個高足,叫做鄧潤普的直接參與了王安石的變法。所以胡的説法是正確的。由此,近代以來,有許多的學者都在研究李覯。到目前為止,有6部研究李覯的著作,其中一部還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作家羅伽祿寫的。濟民!

縱觀李覯的一生,其貢獻有二,一是有37卷的《盱江先生全集》,其二是創辦盱江書院,弟子不下千人。旗下有高足,曾鞏,鄧潤璞等。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先賢者得底藴。李覯是南城文化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

2、挖掘文化之理念

泰伯學校從其誕生之時就飽蘸芬芳人文風韻,傳承和發掘是泰伯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走進鄉賢,傳承千年文脈,開啟智慧,作育時代英才。

【原文】立人以善,成善以教。教而不善邪,是堯舜之民,鄙夫矣;不教而善邪,是桀紂之民,可封矣。移風俗,斂賢才,未有不由此道也。

【大意】:立人以向善為本,用教育來培養善良的品德。經教育而不具有善良的品德,即使是堯舜時的人,仍是鄙陋淺薄的人; 不經教育而具有善良品德,即使是桀紂時的人,也是可以賜封的有德之士。改善風俗習慣,收聚賢良人才,沒有不通過這種方法的。

“立人以善,成善以教”這是學校秉承的辦學理念,我們初步確定以“善”文化作為學校的主題文化,以此為出發點,歸宿點。實施善的課程,開展立善教育。塑造善政幹部,打造至善教師,構建智善課堂,培養美善學生,建設揚善校園。這五步曲中,美善學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日前,我們在學校視角文化建設已經設計好了校徽,並對五棟教學樓命名,分別為,知善樓,行善樓,樂善樓,揚善樓,至善樓。樓宇之間的活動區命名為,愛心園(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孝心園(百善孝為先),誠心園(誠是禮的核心境界),信心園{自信是成功的保證}。通過四心教育來建構學生的善心。

校訓:積善成德弘毅致遠 。

進門左三:【原文】: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師者,所以制民命,其可以非其人哉?古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為民立師也。【大意】:這句話的意思是向善的根本在於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於老師,李覯非常重視教育,他提出把教育提到“建國治民”的首要地位。古代教學,家裏辦學有“塾”,黨裏辦學有“庠”,遂裏辦學有“序”,國都辦學有“學”,老師在育人向善中起到的是主導作用。

教風:博學厚德善教至上

進門左四:【原文】:性不能自賢,必有習也;事不能自知,必有見也。習之是,而見之廣,君子所以有成。

【大意】:僅靠自身的本性還不能達到聖賢的境界,要想成為聖賢之人,就必須學習,而且要把所學付之於行動、廣聞博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有所成。

學風:廣習博見至善至美

3、設想課程之願景

理念文化是學校的種子。學校課程建設是學校的土壤。只有將學校文化融入於課程發展的土壤中,學校文化之才能生根、發芽,學校才有蓬勃生命力。

在秉承李覯立善教育理念下,學校為滿足學生需求,打算除基於標準課程外,實施“善文化”課程,讓每一個泰伯人享受繽紛多彩的生活。

一、名片課程(特色)各處室牽頭負責。

1、善德課程:貫穿於學校德育教育全體系。

具體操作分三步:

尋善根,追溯中國傳統文化善德根基,從中國古代《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德育範本中尋找與善德有關的內容進行吟誦,引導學生崇德向善。

學善人,講自己的“善德故事”

做善事,學雷鋒。

2、夢想科技課程:創客教育中心夢想科技,主要以DIY作品,車模、航模、機器人,3D打印,機械加工、編程為主要實踐內容,實現人人編程,個個創客。

3、李覯教育思想研究課程

實景再現李覯生平,收集李覯文集,及當代人研究李覯的成果,李覯教育思想研究是學校文化發力的基礎。

4、生存課程:攘括安全教育與心理諮詢中心。相關內容納入課程中,培養其樂觀向上、健康活潑的心態和生活習慣。開設自理自護、緊急救護、野外求生、災難避險等內容的教學。及有針對性地進行烹飪技巧、外出技能、同伴交往、安全遊戲等方面的內容。

5、閲讀課程 書香校園的保證

國學館,繪本館,泰伯閲讀吧,讀書飄流活動 親子閲讀區,專家閲讀指導,讀書交流會,朗誦會等

6、大朋友課程名師工作室及家長學校,陪伴成長,教學相長,設立泰伯名家講壇。

二、精品課程(社團活動)修養課程,教師個人負責。

四樓走廊,內設相關工作室。棋藝茶藝紙藝區。

五樓走廊,為室內花木養植區。手工遺風,以花木、書法、國畫等項目為主要內容,落實在學生社團中;

六樓走廊,音樂工坊,以民族樂隊,西洋樂隊,合唱教學,舞蹈等為主要內容;六樓走廊樂隊練習區。

室內體育錧及運動場。魅力體育,以武術、田徑、籃球、排球、健美操等項目的實施為主要內容。

足球場:酷吧足球,此課程要素:每週一節足球文化短課、每月一次的足球技能比賽,每學期一次的班際足球聯賽,每年一次的足球文化節。室內設工作室。

三、成長課程 學部負責 運動場主席台處

開學禮季:以“開學典禮周”的實施為主要途徑,讓每一次典禮成為學生一生美好、難忘的記憶;

週一有約:以每週一的“國旗下展示”為主要平台,圍繞24字核心價值觀,挖掘善德內涵,確定主題,班級輪流,人人展示,寓教於此,寓愛於此;

愛在教室:以富有個性、師生設計、共同實施的教室佈置為主要途徑,每學期一次,在設計與實施中實現課程價值;

節節有愛:以重要節日的教育為載體,把教育融入到別具一格的活動中去,以體現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真諦。母親節、父親節:獻給母親的詩,詩歌朗誦大賽;植樹節: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種樹、認領小樹;清明節:紅領巾尋根記,跟着清明走讀家鄉,書寫穿越時空的卡片(與家長一起緬懷先烈行動);中秋節:創意月餅大賽,融進思鄉情融進愛國情;婦女節:我和媽媽的閨蜜一小時,我和爸爸的祕密;

畢業花季:以學生畢業為契機,舉行一場別樹一幟的畢業典禮,在學生的一生中留下難忘的印象,為其生命的成長劃上一道燦爛的色彩;

學在路上:以“人文遊學、校外拓展、志願活動”為三大載體,開展研學行走課程,體驗式育人,豐滿孩子的心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wrm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