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國中數學論文多篇

國中數學論文多篇

國中數學論文多篇

國中數學論文 篇一

關注現代數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能使學生真正瞭解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使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愉悦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社會。

淺談國中數學教學,確保課堂高效率。

摘要:面對現代化教學的條件,以及學生各方面的條件改變,我們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求知能力,求知興趣,求知方式各有各色。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生活到數學的認識過程,將所學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數學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數學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這要求我們老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方式以及條件。儘量讓課堂更加活躍,儘量向課堂要高效率

關鍵詞:活躍 高效率 教學

正文:在面對現代教學的條件,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數學多年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數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便能順利地建立數學概念,把握數學定義、定理和規律。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

例如:在我們學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這是一節很簡單也很容易接受的課程,但是也是以後在計算過程中容易錯的。我們可以在上這堂課的時候最好能夠活躍情操,向課堂要效率。我曾記得我是這樣和學生上的課。我感覺課堂效率很好,也很受學生的歡迎。我在引入加法法則的時候,“A+B”我把A看作自己的爸爸,把B看作自己的媽媽。假設你爸媽是同一個姓,那你生下來是不是取相同的姓(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假設你爸媽不同姓,那你和誰姓呢?那你就跟那個權力大的姓。都合爸爸姓(異號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把較大的減去較小的)這樣把我們的數學與實踐生活中的實例結合。學生上課效果也很不錯。同樣的,學生記這個也容易。這樣的課堂效果很不錯,學生的學習氣氛也很不錯了,當然效率很高。

其次,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國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説,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但是,敢“放”並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例如:我們求多邊形內角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那麼四邊形的內角和,你知道嗎?

活動一:探究四邊形內角和。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與研討,並彙總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個角的度數,然後把四個角加起來,發現內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兩個三角形紙板拼在一起構成四邊形,發現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來,教師在方法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作輔助線的方法,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把一個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

師:你知道五邊形的內角和嗎?六邊形呢?十邊形呢?你是怎樣得到的?

活動二:探究五邊形、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再分組討論。

關注:(1)學生能否類比四邊形的方式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能否採用不同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後進行交流(五邊形的內角和)

方法1: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3個180的和是540。

方法2:從五邊形內部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五個三角形,然後用5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周角360。結果得540。

方法3:從五邊形一邊上任意一點出發把五邊形分成四個三角形,然後用4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平角180,結果得540。

方法4: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然後用180加上360,結果得540。

師:你真聰明!做到了學以致用。

交流後,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演示並驗證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邊形的內角和之後,同學們又認真地討論起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類比四邊形、五邊形的討論方法最終得出,六邊形內角和是720,十邊形內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養創新

師: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知道多邊形內角和嗎?

活動三: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思考:(1)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係?

(2)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係?

(3)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係?

學生結合思考題進行討論,並把討論後的結果進行交流。

發現1: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的和。

發現2: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

發現3: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係。

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多讓學生自己去探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找出規律。

再次,數學實驗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動手認真的去做,去嘗試,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數學實驗,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繫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的條件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例如,將一三角形的硬紙片剪拼成一個矩形,使這個矩形的面積與原三角形硬紙片的面積相等,學生運用硬紙片剪剪、拼拼,充分地進行動手、合作,發現有多種剪拼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拋一枚硬幣的實驗研究概率時就需要學生合作,一個學生反覆拋一枚硬幣,另一個學生記下每次拋硬幣的結果,在大量實驗下,得到一組數據,利用這組數據定性的去分析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通過實驗可以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數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數學與現實生活上連接起來。讓課堂更加活躍。要高效率的課堂。

國中數學論文 篇二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問題串教學的趣味性,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增加問題串的趣味性,要結合學生自身特色不斷創新問題,通過設置趣味性的話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講“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大家知道聖誕老人吧,聖誕老人頭上戴的帽子是什麼形狀,有什麼特點呢?這個帽子很特別吧,那麼讓你製作,你會製造出一個類似的帽子嗎?結合自己的製作經歷,提出對圓錐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能夠深深地被問題所吸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被調動起來,學生在學習圓錐的過程中也將能夠更積極、更主動.

二、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性,有步驟地提出問題

國中數學知識都是具有一定層次性的,教材中的難點問題,如果教師直接講解學生會很難理解.即便是理解了,在以後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還是不會做,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把握住知識點的層次性.在應用問題串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知識的層次性,對於數學難點要有層次、有步驟地來向學生提問.把握住知識的層次性是做好國中數學問題串教學的關鍵.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這一點.例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時,對於該知識點,教師要根據一元二次方程本身的特性來設置提問:一是向學生提出兩個方程x2+6x+5=0和x2+8x-9=0.讓學生來解這兩個方程.二是在解答了兩個問題之後再向學生提問,這兩個方程中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與方程係數之間有何關係.三是再舉兩個例子來讓學生解決.解決之後再觀察兩根之和,兩根之積同方程係數的關係.之後是要學生觀察ax2+bx+c=0,這個方程中兩根之和,兩根之積同方程係數之間的關係並從中總結出規律.最後就是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把上述規律表示出來,通過這樣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中兩根與方程係數之間的關係.

三、問題設置應該更加生活化

國中數學本身是一個非常抽象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地是進行理論教學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也不可能深刻掌握所學知識.因而在問題串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巧妙地設置問題,這樣就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將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問題串把日常生活實際同知識連接起來,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既有利於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夠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在講“數據在我們周圍”時,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的實際案例來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請把期末考試中數學成績在80分以上的同學統計出來,之後再根據統計結果來計算所統計學生在全班學生中所佔比重,並用統計圖表示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既有助於增加對全班同學的瞭解,又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統計能力.

四、問題串要具有探索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問題串的設置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問題串具有探索性,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問題串的探索性,問題串要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調動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性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問題,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採取專門措施來合理引導學生拓展思維能力.

五、結語

總之,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國中數學教育面臨着全新環境.國中數學教育要想適應實際形勢發展的需要,就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要積極應用問題串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問題串教學方法是一種專業的教學方法.本文以蘇科版教學實際案例為例,詳細分析了問題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第一位的,在教學中要重視問題串的層次性、生活性以及探索性,合理把握這三種特性是做好國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國中數學論文 篇三

摘 要: 如今的新課程教育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試點併發揚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起輔助的教學模式,對於國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來説,以課堂教學為基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現象力和思維能力,是為了適應與時俱進的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如今的中國正在大力提倡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而作為全國眾多一線國中教師的一員,我們更應該充分的體察學生的學習動態,充分了解到學生們的主觀學習方式,並適時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培養良好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堅強的學習意志,進而加強學生在國中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認為,對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曾強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重要分支,也是在目前國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

關鍵詞: 中學; 數學教學 ; 自主學習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條件下,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和非智力因素,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就要去必須加強國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獨立、主動、自控性的提升。自主學習的理解不應該只是強調學習自己主動去學習,這是最淺顯的看法,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學生在過程中自我創新、自我發展和實現。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本文將探討教師如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個性,發展創新自主學習。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現目前教育背景下,新課標與傳統教學觀念不同的點是它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更加科學更加實用。新課標更加強調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自主創新的精神。這便要求教師也要對自己和學生在新課標課改過程中重新定位,充分地貫徹新課標的課改精神,教學方式也要做相應的轉變,課堂教學重在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新課改過程中雖然看似只是作為新課改的直接實施者,其實更深入的理解應該是教師應該制定與新課改想符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海泛舟,那教師應該充當領航者和燈塔。我們作為教師應該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和自身教學經驗,並積極探究所謂“探究式學習”的主要意圖,才能更好地觀測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分析不同學習水平和層次的學生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才是貫徹了探究式學習的理念,才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數學即生活”

在數學教學中,因為數學可以來源於生活又是服務於我們生活的,所以教師可以從學生們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經驗開始,創設案例情景,提出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啟發學生將數學思維運用到生活的數學問題中,使生活和數學緊密聯繫,用數學知識對生活現象進行思考和解釋,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的話對於引起學生探究興趣是非常有效的。比如,這樣來設計一個問題: 怎樣測量一棵樹的高度? 在剛剛學習了相似三角形函數知識後,讓學生針對各種不同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測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還可能想到老師可能都沒有想到的問題,例如: 樹高的話可以考慮勾股定理; 樹不高可以採用竹竿; 天氣好可以用影子和樹高的關係; 沒有太陽沒有影子; 或者影子被房頂擋了。當然過程中也可能會跑題,需要教師來協調氛圍和引導思維。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想盡方法也就達到了自主學習和創新的目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係、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數的計算等等方法。學生通過探究式的學習實踐,在其中體驗、經歷、感受,逐漸形成並喜愛上積極的、自主的、生動的實踐性學習方式,有效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客服實際困難,按照自己的辦法來設計方案,過程中不僅對所學知識更加熟練,還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數學的能力便得到提高了。

三、充分運用開放性問題的教學

不管是哪種教學方式,包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從實際經驗總結的。因此,在教學工程中,我們一定要去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想盡辦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體會學習,感悟學習,發現學習。不管“1 +3 =3 +1”這種簡單的問題,還是測量樹高這種生活上的問題,只有讓學生自主自發地有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思維才能衝出禁錮,各種創新思維和奇思妙想才能突破牢籠。在我講授等腰三角形性質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每人做一張半透明的等腰三角形紙片,把紙片對摺,於是兩腰就重合在一起了,問學生看到了什麼現象? 儘可能多地寫出自己的結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和交流寫出瞭如下結論:

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2、BD = CD ,即 AD 為底邊上的中線。

3、∠B = ∠C。

4、∠BAD = ∠CAD ,即 AD 為頂角平分線。

5、∠AD B = ∠AD C = 90°,即 AD 為底邊上的高。

四、培養國中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要使學生生成自主學習的理念和自主探索的動力,主要源於對新問題的發現,提出和解決。提出發現的問題是基礎,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問題都有各自的見解,一旦學生提出的問題值得深究,教師對學神的鼓勵是十分重要的,這樣不僅是學生有勇氣去提出問題,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學生; 當然如果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教學主線大徑相庭,更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引回正題,使學生有更加深刻映像。鼓勵式教學對於國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起着極大的輔助作用,只要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我們就不能輕易地否定。在這基礎上教師還應多多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課後的作業研究以及多生活的觀察,逐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結語

陶行知先生説過: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可以通過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發現尋找來反向論證課堂中的教學思維和方法,同時在整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前後呼應,在課堂中解決問題之後課下再進行反思總結,使學生在反覆的總結和回顧當中加深印象,以便以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的發散,進而提升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桂芳。 國小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 [D]。 西南大學,20xx.

[2] 顏章業。 提升國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數學學案導學策略研究 [D]。 四川師範大學,20xx.

國中數學論文 篇四

一、在國中數學課堂開展自學輔導的優點

(一)開展自學輔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

在國中階段,數學是一門令許多學生感到頭疼的科目,不少學生曾反映,自己在課堂上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思路和教師的講課進度。國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一些數學課程內容的思維跳躍度較大,而許多學生在上課之前沒有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因此在聽課時就很難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開展自學輔導,可以讓學生提前瞭解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對知識有了初步瞭解後,再去聽教師的課堂講解,就能很快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

(二)開展自學輔導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過去的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總是習慣於採用固定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講述“三角形餘弦定理”這章內容時,教師總是習慣於先將三角形餘弦定理的內容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背下來,然後為學生講述定理的含義,接着給學生分析例題,最後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後練習。如果教師總是在一開始就將學習內容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很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採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先自己閲讀餘弦定理,然後畫一個三角形來思考餘弦和正弦之間的關係,可以提高學生從定理中提取知識信息的能力,掌握自學的竅門。

(三)自學輔導能夠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一門偏重於運用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的學科。為了培養學生的這兩項能力,許多教師總是習慣於將每個數學問題的完整推理過程告訴學生,並將解題過程中的每個要點鉅細無遺地分析給學生聽。但不少教師在實踐中發現,採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取得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師的講解雖然十分詳細,但卻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如果學生不能獨立思考,就不可能養成推理能力。在自學輔導教學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可以擁有很多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機會,在學生思考問題的《www.》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從旁輔導,適時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幫助學生對問題展開探究。

二、將自學輔導應用於國中數學課堂的實踐方法

(一)在預習時通過自學輔導,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問題

教師可以在每節課下課之前,提前告訴學生下一節課要講的內容,讓學生先閲讀教材內容,在腦海中對這節知識有個大體印象,並將預習過程中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詢問教師。同時,學生在進行預習時,還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尋找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料,作為預習的輔助,幫助自己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例如,教師在講到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平面直角座標系”這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知識點內容進行預習。在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為學生提供一些啟示,幫助學生思考問題。如果有學生無法理解座標點的概念,教師給出適當的提示,讓學生想想座標圖上的網格像什麼,一些學生會想到,這些網格很像地球上的經緯線、一些學生會想到圍棋棋盤上的目。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將班級上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來提高自學能力。例如,教師在講到七年級上冊的“二元一次方程式”時,可以創設這樣一個問題:假如現在共有藍色和紫色的禮物盒25個,禮物盒中總共裝了66件禮物,在紫色的盒子中裝着2件禮物,在藍色的盒子中裝着4件禮物,請問藍色和紫色的禮物盒分別有幾個?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有些複雜,但事實上這個題目是十分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在講到這個問題時,教師應該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展開討論,嘗試自己尋找建立方程式的方法。經過討論,學生商量出,將藍色和紫色盒子的個數設為x和y,則有方程4x+2y=66,x+y=25,將兩個方程聯合起來就能算出x=8,y=17。然後教師可以讓學生想想怎樣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

(三)在下課後通過自主複習,鞏固學過的數學知識

古語云:“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就是指,複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領悟出新的知識,達到自學的目的。因此,國中數學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複習的好習慣。例如,教師在講完“三角形的內角和”這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回顧和複習,並嘗試在不瞭解外角和定理的情況下,運用內角和定理來推測外角和。又如,教師在講到“全等三角形判定”時,可以先詳細地給學生講述“SSS”(三邊全等)和“SAS”(兩邊及夾角相等)為什麼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並囑咐學生在下課後自己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複習,在複習時嘗試分析“ASA”(兩角及公共邊相等)為什麼可以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複習是鞏固數學知識的最佳方式,在自主複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回想起舊知識,還能嘗試對新知識進行推理。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國中數學課堂開展自學輔導,可以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抽象思維對數學問題展開思考,並運用自己的方法探究數學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性思維,還能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並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為高中階段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數學論文 篇五

隨着時代進步,教育理念改革的提出,怎樣有效提高國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成為每個人心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個問題。其中,提高老師教學課堂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就是問題導學法。運用導學法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學生自覺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中充分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提高國中數學課堂的效率。

在運用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引導性的作用,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另外,教師應該合理的運用這一方法,讓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去分析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善於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一、現階段的問題導學法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隨着素質教育化的不斷改革,教師要摒棄老舊式的教學理念,學習創新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其特有的課堂魅力提高學生對國中數學知識的興趣,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提高課堂效率,還能促進問題導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充分運用。但是,有些教師並沒有摒棄老舊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只是一味的給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以至於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枯燥乏味,不願意學習數學知識。教師依然佔據主體,掌控課堂,讓學生被動學習,不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不但不利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不能使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合理應用。因此,教師們要認真瞭解現階段數學導學法在國中數學課堂的應用,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中多運用問題導學法。

二、問題導學法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提高導入問題的質量。教師在選擇課堂導入問題的時候,要選擇跟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而且要能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問題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進一步提高問題的難度,這樣學生會更好的學習教學內容。例如:在對七年級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提出能夠分層次的問題,先提出簡單的問題,再在此基礎上增加難度,幫助學生分析問題,這樣做不但可以增強課堂效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教師要想更好的運用問題導學法,就要把怎樣通過引導讓學生積極分析思考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先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問題,就可以先讓學生提前預習,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有個大概的認知。另一方面,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跟之前提到的問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思考,然後進一步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3、做好課堂提問。在運用問題導學法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課堂提問的內容,使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感興趣,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進行多樣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新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在對七年級“平面直角座標系”進行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具體的圖像,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觀察提出一些問題,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法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做遊戲中輕鬆學習數學知識。

4、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通過問題導入法課堂教學後,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進行鞏固訓練,一般就會通過讓學生完成課後習題的方法進行考核。因此,老師要佈置一些跟教學知識點相關的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對所學內容進行練習和鞏固。另外,經過分析學生的解答,可以瞭解到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然後針對學生沒有很好掌握的地方,再次進行詳細講解,提升國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5、因人施教,重視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是不同的,但是,這不是説要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而是説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重視每一個學生,不能只注重學習好的學生,也要把學習基礎差的同學放在重點。所以,在課堂上要找好問題的切入點,不同學生不同要求。起點比較低的教學,能夠讓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可以讓學生更輕鬆的學到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經過上邊的綜合分析,問題導學法在國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認真學習並應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僅能改變老舊式的教學模式,讓國中數學課堂的效率更高,還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國中數學論文 篇六

一、複習目標的建立,為學子選取正確的方向

在對二次函數的大綱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依照往年大綱對複習內容進行對比,觀察大綱中二次函數的變化。教師要對新加入的二次函數複習內容進行重視,增加該部分教學的重視程度;要對往年二次考試重點進行全面複習和訓練,保證學生能夠完全掌握上述內容。

二、複習環節的細化,為學子鋪平成功的道路

正確的複習方向可以像蠟燭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完善的複習內容可以像船舶載着學生乘風遠航。在複習內容細化的過程中,教師要依照考試大綱內容,制定階段性複習計劃,形成四部分環節。

第一環節:基礎知識系統複習。教師要對國中教學的各項脈絡進行全面瞭解,依照各項基礎知識形成系統複習體系,全面複習各項基礎知識,打下紮實的數學知識基礎。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的體系,一道數學題中可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識點。因此,教師要在第一環節複習的過程中對各項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統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近年來的會考題逐漸加大了對基礎知識的考核比例,全卷的基礎知識覆蓋較廣、各項知識較為簡單。只有把握好上述基礎知識,在基礎上不丟分,才能夠保證學生在會考會考取優異的成績。

第二環節:教學難點的細緻複習。在該部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會考考試卷的特點,選取題目較為新穎、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教師要依照會考中的專題內容形成考試系統,對一章節內容進行復習。要依照會考發展方向,搜尋相關專題,形成系統的專項練習資料。該環節題目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要以會考常見問題為核心,以開放型或圖形變化型為輔助進行日常訓練。

第三環節:綜合訓練環節的構建。綜合訓練作為當前會考教學的核心,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在該部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大會考模擬練習,讓學生認識到各種會考題型,熟練會考題型。教師要讓學生在大量的模擬練習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解題技巧,保證學生能夠在實際訓練中增強對會考題型的熟練度,在腦海中形成印象。

第四環節:回味練習,平整心態。在考試的一週前,教師要讓學生對上述三環節的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對上述三個環節中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復習,掃除學習中的盲點。教師要讓學生對錯題和易錯題進行清掃,練習以往的會考真題,迴歸到新課標會考試題內容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心態進行調整,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會考,不要給自身過大的壓力,防止學生會考失利。

三、複習技能的培養,為學子打開夢想的大門

(一)知識梳理能力的培養

知識梳理能力是提升學生複習效果的關鍵。良好的知識梳理能力能夠有效減少學生的複習量,做到重點突出,難易分明,有效提升各項複習的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單元內容進行劃分,讓學生對自身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形成系統學習體系。

(二)嚴密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能力是保證學生能夠正確解題的前提。在該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題目的各項內容抽絲剝繭,全面瞭解題目中的信息,依照上述信息解出習題。學生在會考的過程中由於審題不清造成解題失誤的現象數不勝數,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嚴密審題能力對會考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自覺提升自身審題能力。教師要強調會考中審題的易錯點、難度,確保學生認識到題目中的“陷阱”。例如,在對二次方程題目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重視到二次方程中“非負根”“不小於零”等內容進行重視,要確保學生能夠對上述中的隱含條件進行提取,降低出現的答案遺漏現象。

(三)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在培養的過程中要注意:

(1)超脱具體,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深入思考,依照具體情形,進行研究拓展,瞭解題目的本質及規律。教師要確保學生在審題完成後構建解題框架,形成大概解題思路,由上述內容出發,在思維中制定解題方案,完成數學思考。

(2)縱橫聯繫,引導學生形成發散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全面思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剝繭抽絲,找出解題的突破點。

四、總結

國中總複習的效果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會考成績,教師一定要做好複習內容的規劃及設置,讓學生能夠充分複習會考知識內容。教師要對複習層次進行明確,層層深入、層層遞進,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複習能力,為學生插上理想的翅膀,讓學生在會考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ez8n5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