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生態考察報告多篇

生態考察報告多篇

生態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澳大利亞生態環境建設考察報告

澳大利亞生態環境建設考察報告(馮海發 謝義亞)

澳大利亞是一個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國家,政府和國民的生態環境意識都很強,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亞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特點

1.政府主導。澳大利亞生態環境建設屬於典型的政府主導型模式。

健全的機構體系為澳大利亞政府主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奠定了基礎。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設立政府環保部門的國家之一。早在1970年,維多利亞州就成立了環境保護局。目前,澳大利亞在聯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三個層次都設有專門的環保機構。聯邦政府設有環境與遺產部。州一級的環保機構較為複雜。以維多利亞州為例,政府設立了自然資源與環境廳,下設環境保護局、自然資源局和生態再循環局。

充足的人力和資金投入為澳大利亞政府主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了條件。澳大利亞聯邦環境與遺產部有500名工作人員,各州環境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來,澳大利亞每年的環境保護投資都超過85億美元,約佔gdp的1.6%。維多利亞州環保局每年的經費預算為32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來源於州政府撥款,一部分來源於排污收費。

統管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發展規劃和實際運行是澳大利亞政府主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具體表現。澳大利亞實行聯邦制,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主要通過協商和合作方式來實現國家環境發展規劃,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則主要採取直接干預方式使州環境規劃得以實施。各級政府都直接主導相應層次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的實際運行,絕大部分環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參與完成。

因地制宜,分區管理,是澳大利亞政府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做法。根據資源生態環境特徵,澳大利亞把國土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因區施策。維多利亞州把全州分為4個區域,州環保局在每個區域都設立一個辦事處。昆士蘭州把全州劃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3個地區,州環保局內設的地區辦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區辦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亞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立法和執法工作。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環境保護法律的國家之一。早在1970年,維多利亞州就制定和頒佈了“環境保護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

70)。目前,澳大利亞已經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在聯邦層次,環境保護立法已有50多個,有綜合立法,如“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持法”;也有專項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園法”;還有20多個行政法規,如“清潔空氣法規”、“輻射控制法規”等。在州層次,各州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法律法規都多達百餘個。

澳大利亞環保法律法規的條款很細,可操作性很強。維多利亞州的“環保收費法規”,條款多達百餘條,從收費的種類、標準、單位、計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許量、交費流程、費用減免等,都規定得十分詳細。僅垃圾填埋就按照廢物種類和數量列出了16個層次的收費水平,每個層次收取若干個“費單位”。“費單位”的個數,由垃圾填埋成本確定。每個“費單位”的具體金額,由當年物價水平確定。這樣的規定,可操作性很強,避免了執法的隨意性,減少了執法過程中的摩擦。

澳大利亞環保執法十分嚴格,體現了法律法規的嚴肅性。在澳大利亞,不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機構,只要違反了環保法律法規,都要受到嚴肅查處。在著名的大堡礁綠島公園,遊客不許帶走任何自然物體(包括貝殼),違者處以高額罰款。在昆士蘭州北部地區,有倆人曾因砍伐20多棵樹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維多利亞州,環保局每年都要向法院起訴40—50起損害環境的案件。今年澳大利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方終年滴雨未下,許多城市都出台了嚴厲的節水措施,在時間上嚴格限制洗車、澆草坪等耗水性活動,任何人違反,都要受到處罰。

為了確保環保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澳大利亞各州都組建了“環保警察”(sepp)。環保警察隸屬環保局領導,是環保局的一個內設機構。環保警察的人數不少,維多利亞州就有120名,佔環保局總人數的1/3,該州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多數具有當環保警察的經歷。環保警察身着統一制服,佩帶鮮明臂章,專司環境執法工作,具有很大權威。

3.綜合協調。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重視環保工作的綜合協調,一方面協調有關部門的行動,另一方面協調社會公眾的行動。

協調環保有關部門的行動,是澳大利亞政府綜合協調環保工作的基本層次。在澳大利亞,三級政府都有好幾個部門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事務,為了避免推諉,減少摩擦,各級政府通過法律和跨部門機構來協調。在維多利亞州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廳,由廳長辦公室對下屬的環保局、自然資源局和生態再循環局進行協調。

協調公眾的環境行為,是澳大利亞政府綜合協調環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眾場合尤其是旅遊勝地,導遊都要向遊客介紹政府的環保規定,提醒遊客嚴格執行,做到“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下;除了雜物,什麼都不帶走”。在著名的企鵝島,政府規定在觀看企鵝歸巢時,不許大聲喧譁、使用閃光燈照相,數以千計的遊客在持續兩、三小時的觀看中,無人違反規定。

把環保事業融入發展之中,是澳大利亞政府綜合協調生態環境建設的成功經驗。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濕地建設。澳大利亞把濕地建設與水源淨化結合起來,與候鳥繁棲地的培育結合起來,與房地產開發結合起來。墨爾本市水利部門與房地產開發商在該市遠郊的一個地方聯合建造人工濕地,使當地的環境顯著改善,房地產價格上升了10倍,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4.全民參與。發動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澳大利亞政府推進環保事業的基本做法之一。

澳大利亞政府十分重視通過宣傳教育示範的方式,引導國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堪培拉“無垃圾城市”計劃的推進,就是建立在廣大居民積極參與的基礎上的。它的目標,是在不再填埋垃圾,實現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計劃實施的每一個階段,政府有關機構都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和講座等形式,告訴居民應該如何做。環保部門還開辦了“無垃圾城市”計劃教育中心,為居民免費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識和技術,引導廣大居民自覺參加到這項計劃中來。

鼓勵企業參與環保產業的開發,是澳大利亞政府發動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成功做法。澳大利亞政府對從事環保事業的企業在税收、設施等方面給以優惠,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環保產業。堪培拉市有70—80家企業從事垃圾收集、分類和填埋工作,每年創造1000多萬美元的產值。政府還與商業企業合作,推出了“生態商業”計劃,鼓勵商業企業減少水、電、汽等資源的使用。

澳大利亞政府還十分注重公民對環境法律制定的參與,激勵公民關心環境,為全民參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廣闊空間。澳大利亞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的制定,採取全民參與的方式,面向社會招標,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競標,由中標者負責起草,法律法規草案散發廣大公民,廣泛徵求意見。這樣做,既提高了公民對環保事業的參與度,拉近了公民與法律和政府的距離,增強了公民遵法守法的自覺性,又保證了法律法規條款的完善和對現實生活的貼近。

廣大居民具有很強的生態環境意識,以實際行動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居民自覺參與植樹、清理垃圾、拯救動物等活動。居民房屋前後的花園和草坪,都按政府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和要求,由居民負責栽植和管護。全民的廣泛參與,真正實現了國民環境行為與政府環境導向的統一。

二、澳大利亞政府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基本職能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職能不盡相同,既明確分工,又密切協作。

l、聯邦政府的職能。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生態環境建設職能主要定位在國家利益層次。

聯邦政府承擔的生態環保職能包括:國際環保公約談判及簽定,國內環保法規制定,外海水域管理,跨州環保事務協調,少數重要生態區域的直接管理,重要環保科學技術的研究及推廣,與州政府在環保方面的聯合行動等。為了完成上述職能,聯邦政府設立了環境與遺產部,內設11個司局,即戰略發展司、政策協調司、許可及立法司、環境質量司、科學監測司、海洋及水利司、南極司、國家公園司、自然遺產司、人文遺產司、氣象局;另外,還設有一些其他專門機構,如大堡礁海洋公園事務辦公室、全國温室辦公室、全國海洋辦公室、悉尼港事務辦公室等。

2、州政府的職能。各州政府承擔着政府主要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職責。

歷史上,澳大利亞各州總督直接向英國女皇負責,各州的獨立性很強。澳大利亞建國之初,環境問題尚未顯現,國家憲法中未能提及聯邦政府的環保責任,環保主要是州政府的職責。

州政府的生態環保職能十分寬泛,主要包括:環保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環境標準的制定和監督執行,環保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大氣、水、土壤、近海的環境監測和管理,生態植被的保護和建設,野生動物和自然人文遺產的保護,國家公園的建設和管理,資源及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企業環境許可證的發放和監督,污染綜合治理,環保執法,環保宣傳和環保教育,與聯邦政府的聯合行動等。

3、地方政府的職能。澳大利亞的地方政府,是指州政府之下的基層政府。

按照澳大利亞憲法,地方政府的權力是由州政府賦予的,因而地方政府的環保行為要受州政府的指導和干預,要在州政府的環保計劃框架內進行。

地方政府所承擔的生態環境建設職能較少,主要是:垃圾清理和管理,噪音等影響環境因素的控制,住户發展對環境影響的控制,社區環境摩擦的協調,在州政府發展計劃框架下制定和執行社區環保規劃等。

4、政府之間的合作。由於各州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為了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職能,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以及州政府與州政府之間展開了密切合作。

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合作的一個積極成果,是1992年達成的“澳大利亞(聯邦和州)政府間環境協議”。該協議明確提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將以合作和協商的原則處理面臨的環境問題,規定了各級政府在制定環境政策和法規時必須遵循的原則,並對具體的環境議題制定了一系列協作行動計劃。根據該協議,澳大利亞成立了由聯邦環境與遺產部部長任主席、各州總理代表(負責資源或環境的各州部長)為成員的“國家環境保護理事會”。該理事會可以審議和通過全國性的環境標準,理事會成員2/3多數表決通過的文件或決議將自動成為各州的法規予以實施。

州政府之間的合作形式更加靈活,合作內容也更加寬泛。有以法律為基礎的正式合作,也有資源或環境部門之間交流經驗、交換意見、共享信息、共同開發環保技術等方面的非正式合作。

政府之間的有效合作,既強化了各自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職能,又增強了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行動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在分工的基礎上形成了合力,確保了政府生態環保職能的順利履行和生態環保目標的實現。

三、加強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幾點建議

澳大利亞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做法,對我們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黨的十六大報告已將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內容。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任務非常艱鉅。我們一定要增強環境憂患意識,借鑑國外的成功經驗,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1.確立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澳大利亞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做得好,一條重要經驗是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堅持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在著名旅遊城市凱恩斯,一發展商申請在風景區建造7.5公里長的空中索道,市政府要求其不得毀壞熱帶雨林,發展商不得不用直升飛機運送建築材料,修建索道支架。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往往成為一對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基本點是牢固確立環境優先的現代發展理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資源節約型的國民經濟體系,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和協調管理機制。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經濟增長,都不能以眼前發展去損害長遠利益,更不能用局部發展去損害全局利益,決不能走“先開發、後保護,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2.加強生態環保法制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具有長遠性、戰略性、全局性的特點,需要建立長期穩定起作用的法律保障機制。我國已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對推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環境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情況仍不同程度存在。加強生態環境法制建設,十分必要。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消除在生態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規條款。通過修改法律法規,增強可操作性。再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規。任何單位和個人,只要違法,都應按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同時,要加強環境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最後,應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參與環境法律法規建設。環境法律法規正式頒佈前,應向全社會公佈草案,廣泛徵求意見。

3.加強政府生態環保職能。各級政府應就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基本職能進行合理明確的分工,中央政府的環保職能應主要定位在國家利益層次,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的具體責任,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環境職能情況的監督和考核。要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為全面加強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職能創造條件。應逐步改變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分工過於分散的局面,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管理機構。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點地區,應打破行政區劃,按照自然區劃建立有權威的機構。國家財政應適當增加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預算,增加環境事業基本建設投入,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

4.強化全民環境意識。公民的環境意識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的重要基礎,應該把環境教育納入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工作的軌道。環境意識的培育要從娃娃抓起,應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持久的生態環境教育,逐步把生態環境知識列為中國小的一門課程。加強環保宣傳和示範工作,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愛護環境、建設環境、保護環境的氛圍。強化環境制約措施,用法律法規嚴格約束每個人的環境行為,以此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責任。

【第2篇】關於羅布泊生態考察報告

一、羅布泊活動的簡略介紹

羅布泊,處於崑崙山與天山之間的塔里木盆地,四周山地上所形成的河流,給予羅布泊以鮮活的生命,湖泊就是這樣在盆地的窪處,找其歸宿,而不能遠流海洋,所以塔里木成為全封閉性內陸盆地。發源於周圍高山的內陸河流,每至夏日冰雪消融,匯成一股股奔騰咆哮的急流,傾瀉而下,形成盆地一片片像念珠似的綠洲地帶。漢時西域36國,其實就是一個個小而封閉的綠洲,羅布泊和樓蘭就是這綠洲中的一塊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一般認為,沙漠中的沃土,就是適宜人生存的綠洲,如若有穩定的水源可供植物生長或人類聚集繁衍的地理區域,如果説,天然綠洲是伴隨上新世末至第四紀更新世後青藏高原強烈抬升,致使大面積沙漠的形成和擴張所提供乾旱的氣候條件而出現的。天然綠洲的形成應在晚更新世,距今約十萬年左右。人工綠洲的出現,則與人類活動相適應,大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伴隨着原始澆灌農業而出現的,距今約30xx年。

天山南北地區,約距今三四千年前綠洲農業出現,公元前後塔里木盆地的澆灌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這種農牧結合的綠洲經濟與遊牧經濟相比,相對穩定,但綠洲農業受水資源的制約,不可能連成一片,各綠洲之間大都隔以遼闊的戈壁沙漠,形成各自孤立封閉的社會單位,阻礙了相互之間的聯繫。在絲綢之路沒有暢通之前,綠洲經濟的這種封閉性、孤立同樣不利於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一個和外部世界隔絕的地區,發展速度是不可能迅速的。

早先的古城樓蘭,內外城郭都有着充足的水道流經,是典型的古代綠洲農業社會,在羅布泊和樓蘭文明發展的初期階段,人類的生產力還未能達到控制與征服自然先進程度,當時的人們,對自然還處在一個順其力量,為滿足自我生存需要的發展階段。如若沒有古代絲綢之路從這裏路過,可能,今天的羅布泊仍然是水波盪漾着輕舟,樓蘭城郭中仍舊倒影出綠樹的影子,東西文明相遇的進程改變了這裏的一切,這個古代的農業綠洲,也被融入到東西文明交流的大通道之間,在西漢前後,這個歷史上東西方的商路,各種宗教的傳播之路,重要的軍事要道,過多的人口湧入這個地區,造成了環境重負不可承受之重,生態資源迅速的消耗,一個綠洲農業可能僅僅維持一個本地人口生活需要,但卻遭遇了或承擔了東西方文明相遇歷史責任。可以説,歷史曾經選擇了羅布泊和樓蘭作為東西方文明通道,絕非是偶然的,它屬於陸地大發現一個必經之路,當人們還沒有發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古代絲綢之路就是人類一個重要通道,這羅布泊和樓蘭被歷史選擇的必然,也是它必然遭遇環境重負的根本原因。

二、為什麼選擇羅布泊進行環保考察?

把羅布泊放在一個遠古時代的自然史演變進程歷史去看待,就是從環境史與生態思想角度切入這個話題,因為這個綠洲的消失,這個湖泊的消失,曾經伴隨着諸多文明的消亡。它們都發生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歷史的發展之中。除去了自然史演變之外,羅布泊的消亡——究竟與人為因素有多大關係?這是我們生態考察主要問題之一。我們在當代生態文明背景下重新思考羅布泊,是想告訴當代的人們,遠在科學技術並未能發展起來的時代,人類過度利用自然環境,過度消耗自然資源,也同樣會帶給整個文明的毀滅與破壞,如歷史上有名的雅瑪文明、吳哥文明,復活節島上的文明,它們如同樓蘭一樣,都在環境被迅速破壞之後,在自然中消亡了。考察羅布泊之後,從環境史與生態思想從中得到了新的啟蒙與教育,生態災難與環境破壞的問題,由來已久,並非僅僅是表現為近、現代工業文明發展與科技進步結果,環境與生態對於人類生存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尤其是當代全球環境危機四伏,從羅布泊的個案研究中,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相似情景正在重複的發生,人類對環境與生態的改變與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如若按照一般區域性經濟發展需求來看,羅布泊僅僅為樓蘭文明提供自然環境需求資源是非常充足的,它根本不會發生什麼生態災難。但是,由於東西方文明古代絲綢之路從這裏經過,就會給羅布泊和樓蘭帶來致命的環境重負,一個長期封閉的綠洲農業社會,如若沒有被東西方古代絲綢之路經達過,它們可能今天還一直存在那裏,然而,問題在於,羅布泊和樓蘭註定了要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擔當重任,它們註定要在生態環境脆弱歷史上書寫下生態災難的一頁。因為連年戰爭與饑荒,大量的屯田、屯兵、屯墾徹底讓城郭中水道消失了,砍伐了周圍的森林,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化,成為鹽鹼地,不僅不能供給當地居住者的需求,再也難供給過路的人們。當時的樓蘭要衝,那些提水背糧,送迎使者,負擔沉重,難以應付,其他綠洲城國,供應往來人員的糧食及牲畜飼料亦力不從心,深以為苦。塔里木盆地南緣土地沙漠化問題,遠古以來一直存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長期戰亂,到唐初沙漠南侵,確已造成嚴重危害。而塔里木河上移水系的變動,克里雅河的東移,則是造成樓蘭古城的廢棄,綠洲被沙漠湮沒的主要原因;唐宋以降海上航運發展,終於取代了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第3篇】白水江環境生態組考察報告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隴南武都、文縣,屬於温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山巒河谷交錯,動物、植物種類多樣。為了解這一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和人類利用資源的狀況,考察期間,我們在白馬河保護站和大熊貓馴養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領下,走進山林和村寨,瞭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並獲得了初步的印象。通過幾天的考察,這片山區的美麗和哀愁、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衝突,在我們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考察時間:7月26---8月3日

考察地點:甘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白馬河保護站

1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三個自然保護區之一。與另外兩個--陝西佛坪和四川卧龍相比,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面積大(相當於6.4個佛坪,比卧龍大23671公頃)轄區內社區多(轄文縣的11個鄉鎮和武都的4個鄉),人口密度大。保護區把工作重點放在社區共管上,為扶貧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1 白水江保護區自然條件概況

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南端,東經104o16ˊ-105o27ˊ,北緯32o16ˊ-33o15ˊ,主體部分位於白龍江以南的甘川兩省界山——岷山山系的東端,摩天嶺北坡,西南與四川省的九寨溝縣、平武縣相鄰,東南與四川省的青川縣接壤,總面積為223671公頃。其中碧口保護站還包括摩天嶺南坡的青川河源區的李子壩,紅土河保護站位於白龍江北岸的支流小團魚河流域,屬西秦嶺山地。

保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大部分海拔1500-3100米,山澗河谷深陷,相對高差1000-2500米,最高峯海拔4072米。在氣候帶上位於亞熱帶北緣,氣候温暖濕潤,雨量充沛,為甘肅省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

該地區地處暖温帶和亞熱帶的交匯處,中國地貌的二、三級階梯界線處,地質構造古老,植物具有古老性、過渡性、垂直地帶性明顯的特點。區內共有高等植物197科,2165種,19亞種,主要為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及針闊混交林。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共有珍稀瀕危植物38科60屬67種及變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5科5屬6種,即珙桐、光葉珙桐、水杉、銀杏、香果樹、南方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13科、19屬、19種;三級保護植物18科、22屬、25種;甘肅省重點保護植物13科、17屬、17種,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資源僅1屬5種。

區內共有脊椎動物485種,隸屬32目98科273屬,佔甘肅省脊椎動物總數的65.45%。獸類77種,鳥類275種,魚類68種,兩棲爬行類65種,昆蟲類2138種,蜘蛛195種。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51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熊貓(約佔全國數量的十分之一)、金絲猴、羚牛、豹等10種,二級保護的42種,其中:獸類16種、鳥類24種,兩棲類2種。

1.2 白水江保護區社區狀況概況

自然保護區1978年成立,轄文縣、武都兩個縣的15個鄉鎮157個行政村,27837户,112338人。實驗區459個自然村,13203户,56083人,緩衝區、核心區無人居住。

由此保護區分為了農業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兩大部分,其中農業生態系統主要分佈在實驗區,河谷地帶海拔較低處。而高海拔地帶氣候高寒,人類難以長期定居、耕作,屬於單純的森林生態系統。兩個生態系統在交界面上不斷進行着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

1.3 白馬河保護站概況

白馬河保護站位於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西端,保護站所屬範圍內包含鐵樓鄉的李子壩、寨科橋、草河壩、鐵樓等16個村,有包括漢、藏、回三個民族的居民約10286人,其中生活在緩衝區邊緣的有85人。

2 森林生態系統

2.1 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的基本情況對比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現有核心區97329公頃,佔保護區總面積的43.51%;緩衝區26032公頃,佔11.64%;實驗區100310公頃,佔44.85%。從面積上我們可以看出緩衝區所佔的比例十分小,這是因為保護區成立於1978年, 按當時國內的劃分方法分為核心區和實驗區,實驗區內包括村莊、農田等,允許人類活動,核心區在保護區成立前曾作為林場,原始森林一度遭到破壞。後來,由於保護區的規劃管理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保護區被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三個區,緩衝區內只允許少量的人類活動(如旅遊),不允許有常住居民。這樣一來,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只有狹長的一線,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核心區與實驗區直接相連的情況,給核心區的保護和管理帶來了一些問題。

2.2植被調查方法和結果

2.2.1植被調查方法:

為了解森林生態系統中植被和其他野生資源的狀況,我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調查:

1)樣方法。喬木層取20m×20m的樣方,灌木層取5m×5m的樣方,草本層取1m×1m的樣方,喬木記錄種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積、胸徑,草本記錄種名、高度、蓋度、多度。在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各選取了兩個生境不同的樣地進行調查,但由於某些客觀原因,核心區和實驗區各有一個樣方的資料遺失,因此這兩個樣地現在僅有一些定性的觀察記錄。

2)綜合路線調查,直觀、定性或半定量地瞭解植被狀況以及相關的土壤、地貌、地表徑流狀況。

2.2.2植被調查結果

1)核心區植被狀況

地點:大熊貓馴養中心一工段

微地形:坡底,平緩

經度:104.29828°e

坡度:5°

緯度:32.91122°n

坡向: 西北

海拔:2685m

羣落類型:次生牛皮樺林

備註: 70年代以前是採伐林場

樣地1 大熊貓馴養中心1工段牛皮樺林樣方生境

樣地1曾經是採伐林場,樣方內可見直徑大於80釐米的伐樁2個。在建立保護區之後保護狀況良好,喬木層鬱閉度達到70%,喬木共91棵,7種喬木,其中牛皮樺為喬木層優勢種,多度為53.9。灌木層共5種植物。林下環境陰暗潮濕,草本層多樣性指數為2.51。

核心區內調查的另一個樣方(數據遺失)是原始林,喬木層鬱閉度50%,種數為6,但植株數遠遠小於樣地1。其所在地的坡度、坡向和樣地1非常相似,也處於河谷附近,但海拔稍低,在2200米左右,可以觀察到兩個樣地由垂直地帶性造成的物種的差別。

2)緩衝區植被狀況

地點:草河壩下溝

微地形:坡底

經度:104.42493°e

坡度:40°

緯度:32.87788°n

坡向:東北

海拔:海拔1845m

羣落類型:野核桃灌叢

備註:樣地中伐樁 9 個

樣地2 草河壩下溝野核桃灌叢樣方生境(緩衝區)

地點:

微地形:坡中部

經度:104.47961°e

坡度:20°

緯度:32.89306°n

坡向:東北

海拔:m

羣落類型:落葉闊葉林

樣地3 甘家溝蘆韭坪坡落葉闊葉林樣地(緩衝區)

3)實驗區植被情況

地點:草河壩下溝

微地形:坡中部

經度:104.42303°e

坡度:30°

緯度:32.88810°n

坡向:東北

海拔:1693m

羣落類型:野核桃灌叢

備註:有居民在樣地附近挖藥;樣方中伐樁7個,死樹3棵。

樣地4 草河壩下溝野核桃灌叢樣方生境(實驗區)

2.3分析與討論:保護區植被與人類影響的關係

1)採藥和採伐活動使植物多樣性降低

對比樣地2(緩衝區)和樣地4(實驗區),發現二者的生境條件和植被類型相似,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起氣温的顯著差異;坡度大,土層薄,植物養分不足是兩地的共同特點。二者受人類活動影響都很嚴重,我們在從社區到樣地的行進過程中幾次看到有人揹着藥材或薪柴下山,樣地2、4裏面伐樁分別有7個、9個,喬木層種類和個體數均很少。兩地也都大量放養牲畜(牛,在社區邊緣還有黃羊),它們對植物的影響在於對林地邊緣草本植物和幼樹的踐踏。

兩個樣地的整體區別是細微的,只是位於緩衝區的樣地2離社區更遠,山高坡陡,社區居民砍柴等活動的強度稍小,因此樣地2上層植物狀況比樣地4稍好。

在高寒潮濕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熱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長的主要制約因素,往往出現喬木層、灌木層生長情況和草本層相反的現象。喬木生長狀況差的樣地4的草本層生長良好,多樣性指數為2.72,而樣地2草本層多樣性指數為2.03。

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較

在保護區核心區,我們協助保護區工作人員分別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樣地1)進行了樣方調查。原始林喬木層物種數為6,次生林喬木層物種數為7,僅從物種豐富度來考慮,是次生林物種較為豐富。

該次生林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糙皮樺在喬木層中所佔比例非常大,是絕對的建羣種。第二,次生林中喬木胸徑明顯偏小而植株密度大,樣地內植株數量是原始林樣地的3-4倍。擇伐後次生林的喬木層多樣性比原生林高,這與connell等人提出的中度干擾假説相符。

3)人工造林成功的森林內部多樣性低

建立保護區前,核心區的某些地區是人工林場,人工營林的樹種為華北落葉松,喬木層為落葉松純林,存在着小蠹等病蟲害的威脅。

4)退耕還林林地的植被多樣性

人工營林的一般步驟是皆伐喬木,隨後清除林內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種植喬木後必須連續撫育3年,清理次生灌木,使喬木生長不受灌木的妨礙。退耕還林不需要進行皆伐,但清灌仍是必須的。但在白水江,通過入户訪談我們得知,當地居民種植華北落葉松後並不進行任何管理;而我們在退耕的林地看到,種植了3年的華北落葉松生長情況很差,被大量的蕨類植物所淹沒,離預期的生態效應有很大差距。耕作—退耕還林—疏於管理的後果是使坡頂的植被退化成次生灌叢或草地。

2.4 對大熊貓保護和馴養狀況的瞭解

從保護生物學來看,大熊貓既是關鍵種、稀有種,又是傘護種。把保護大熊貓當作重點,意義不僅在於保護“國寶”,更在於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的功能。

秦嶺南坡中山夷平面上有5個植被茂密的“山島”,摩天嶺就是其中最靠西的一個。大熊貓就在這種列島狀、具有殘遺性的環境中棲息。

在對保護區管理局的專家進行訪談時我們得知,卧龍、唐家河等保護區多年來旅遊開發強度大,對大熊貓的生存造成了干擾,而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至今還處於試探階段,但大熊貓的保護頗見成效,野外大熊貓的數量呈增加趨勢。目前,保護區野外的大熊貓遇到危險都是送至文縣的保護區管理局救治。保護區希望能夠在技術條件成熟後,在離大熊貓棲息地最近的邱家壩大熊貓馴養中心進行救治。但建立所謂馴養中心的意義僅在於救助,靠加強人工馴養來增加大熊貓數量而不支援其野外種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 農業生態系統

在我們考察的白馬河保護站,社區、農田主要分佈在靠近河谷的地區,公路也依河而建。一方面,雖然按照保護區的相關法律,保護區內不允許進行農業生產,但白水江在70年代是採伐林場,眾多人口的生存壓力下,農業開發是人們不得已的選擇。另一方面,河兩側的山地高寒、土地貧瘠、土層薄,一旦進行人工種植必然水土流失嚴重,人類無法長期在那種環境中生存,只能在河谷地帶久居。

3.1 農田生態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所限制,自然保護區內交通不便,封閉性強,人類活動的基本目的仍停留在温飽自足階段,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第二三產業嚴重滯後。這也造成了當地人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無暇考慮生態的因素,從而有一些不得已的違背生態保護的行為,可以説這是白水江三農問題的一個主要特點。農業生產以糧為主,畜牧業、林果業、漁業長期處於從屬地位,是一種靠天吃飯的生產方式。

(1)主要種植農作物

白水江所處的地區是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地區,濕潤多雨,土壤微酸性,雖然當地水資源豐富,但卻多在深山大溝之中難以利用,水澆地只佔全部耕地的2%。由此決定了當地的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這也可以從當地的飲食結構得到驗證:主要以小麥面和玉米麪為主,大米食用很少;此外種植了一些蕎麥、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在海拔較高的地區,還種有一些耐貧瘠的花椒;在自家的院前院後也種植有一些果樹但主要是自己食用。

從上述的資料來看,當地的農業仍然是以滿足當地人基本温飽問題為目的的,即使有一些果樹或者經濟作物,也很少有深加工的商品化生產。在入户調查中,當地人也想過農產品加工的方法來擺脱貧困的現狀,但阻礙他們這樣做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便的交通,當地仍沒有一條柏油馬路,晴天時已是難以通行,雨天時則是完全不能行走,有時還會出現泥石流;二是資金的匱乏,當地農民手中沒有餘款,當地政府的投資也是杯水車薪。這樣一種狀況導致了外來投資不願進,當地產品運不出。對生態影響較小的商品農業無法實現。

(2)農田地形與合理套種

出於生存的本能,當地人民不得不大量的開荒來滿足越來越多的新增人口的糧食需要。調查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在青山上有一片一片的荒地,即是耕種着或耕種後廢棄不用的土地,農田和草地代替了灌木叢,水土保持的功效幾乎完全喪失。

山地的坡度大多都在30度左右,是基本上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形,開墾的土地在雨水的沖刷下,有機質基本上都被淋失了;缺乏喬木的保護,農作物也經常被大風吹倒,造成糧食減產。當地人為了防止這樣的現象發生,也採取了一些生態保護措施:在農田周圍種上果樹或向日葵,這些高大或根系發達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水土流失,但根本消除這種現象的方法還是發展當地的二三產業或商品化農業,從而使當地人擺脱靠天吃飯的困境,最終使耕地變回林地。

農田採用了一定的雜種、套種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如在瓜田旁邊養蜂。這樣做既可以增加收入,同時也是一種生態農業的嘗試。這是當地居民自發的行為,如果能夠有科技和資金的支持,相信在當地開展生態農業還是可行的。

3.2 對社區垃圾問題的思考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保護區內的垃圾問題漸漸暴露出來。由於社區一般都在白水江的中上游,而且污染源距離水源都很近,這勢必會對下游水體造成影響。

在白水江考察時期,我們社區調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社區的污染問題。 僅在白水江的中上游的寨科橋地區。經過我們的觀察和統計,離水源不足十米的範圍內垃圾堆、廁所、牲畜圈等大小不一的污染源25個。

其中尤為讓我們擔心的是在水源附近散落着大量的廢舊電池,而且很大一部分已被腐蝕。據資料顯示:一節廢電池就是一顆'炸彈',有人這樣形容廢電池的'殺傷力'。據測定, 一顆鈕釦電池產生的有害物質,可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 一生的用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並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我國是電池生產消費大國,電池的年產量高達140億節,消費約100億節,約佔世界總量的1/3。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假設每年每人用6節電池,那麼這些電池可以污染46800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中國全年徑流總量的1.73倍;也可使7800平方千米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320億節廢舊電池被丟棄,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觸目驚心!

據我們的瞭解,下游文縣以及其他縣的飲用水均是取自白水江,所以污染問題是應該被當地政府所考慮的。

下面就上述幾個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社區內的垃圾應採取集中處理,在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設置相應的垃圾堆放處。

所述幾個社區均是處於白水江的上游,由於他們的基礎設施不完備,無法處理垃圾,所以應將收集的垃圾運往文縣,由市政局或城建局來統一處理。

當地有ggf的投資項目,可以在下一個項目中提出有關垃圾處理的議題,在社區內試行垃圾分類回收。從垃圾成分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廚餘垃圾以及人畜糞便佔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考慮做堆肥,從而減少垃圾量,也可以消除廢棄物對水質的影響。此外,建議發展回收產業,由專門的人員負責上門收購村民家中的有買賣價值的廢品。

先從孩子身上抓起,培養他們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用小孩的行為影響其家長,或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4 森林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共存與衝突

人口眾多的現狀,對於保護區內的各個利益羣體來説都是巨大的挑戰,傳統的單純的保護無法維持下去,我們必須更多地瞭解森林、社區兩大系統相互作用的情況,才有可能理解社區、政府參與對於自然保護的作用,從而提出更好的建議。

4.1森林對社區居民的影響

在考察的區域中原始森林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可概括為“出”與 “入”兩種關係。在由森林與人構成的二元系統中,兩個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歸納如下:

原始森林的輸出包括對水資源的影響,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對農業質量的影響和對當地生產方式文化的影響。原始森林對水資源的影響可分為水質和水量兩個方面。原始森林對整個白馬河流域地表水流量和地下水的採補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於區內年降水量大,時間分佈集中,有雨季之説。因此原始森林對地表水的季節分配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保證了白馬河的穩定水流。由於森林生態系統的有效淨化,白馬河水質良好。同時從直觀的感受來説,區內空氣質量很好.

原始森林對當地氣候條件、水資料狀況和空氣質量的影響是間接作用於當地居民的。而原始森林對農田生態和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及其特有的文化的影響則表現得更加直接一些。由於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林緣人與外界交流的不便,一方面這種阻隔不利於他們接受外界信息;但另一方面這也保證了當地風土人情的“純度”,這些就是原始森林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4.2 退耕還林狀況

我們從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三個村子(李子壩村、寨科橋村、草河壩村)的入户訪談得到了一個普遍被村民認可的消息:該地區從02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初期退一畝地補貼300斤糧食,20元錢,後期補貼糧食的政策取消了,改為退一畝地補貼230元,該政策持續時間為八年。從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是,退耕的林地全部用於種華北落葉松,不允許砍伐,樹種全部由國家免費提供由村民種植。

保護區農民普遍存在着對於自己生活現狀麻木,對於生活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的問題。他們對當八年退耕還林的補貼結束後將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境地從來沒有過清醒的認識。當我們在入户訪談牽扯到這個問題時,村民們普遍認為國家會對他們的生活有另外的安排,有的甚至認為八年後直接把退耕還林的那些土地上的樹木砍了直接種上糧食就可以了。由此進一步假設,當他們的這一想法得到實現時,直接受到威脅的肯定是保護區中的珍稀物種。到那時才來考慮問題恐怕已經太晚了。當問題被激化,要尋求解決辦法就更加困難了。

另外,由於缺乏撫育、種植的樹種單一,退耕還林的效果存在一些問題,這在第2部分中已經詳述。

4.3社區居民對森林資源的利用

當地居民對原始森林的影響主要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之前,當地居民的想法基本上停留在簡單的“靠山吃山”的水平,對森林採取了無規劃、無節制的採伐、採集和開荒,尤其是在保護區建立之初,當地居民與保護管理局的矛盾主要體現在“靠山吃山”的思想和保護工作之間。而第二個階段,隨着法律法規的相繼出台以及良好的宣傳效果,當地居民逐漸改變了對待森林的態度和方式,已開始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更好的利用森林資源,雖然保護區內原始森林仍面臨很多問題,但保護區管理部門進行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對當地社區的良性發展功不可沒。

4.3.1採藥、採伐狀況與當地人的生活

白水江森林覆蓋率高,植物物種豐富且多珍稀藥材,而當地的糧食作物普遍產量較低,因此當地村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的觀念。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當地人的生活都與上山採集珍稀藥材、砍伐樹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的變遷也反映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取得收入的經濟結構以及對環境生態的關注程度的變化。

1)歷史狀況

從歷史來看,在白水江地區成為自然保護區以前,當地的採藥、砍伐狀況是極其嚴重的,幾乎對當地的森林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我們在核心區裏看到了很多大片的光禿禿的地(上面只有單一矮小的植物),與周圍植物生長茂密且種類豐富的森林非常的不協調,大熊貓馴養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多年前附近居民為了尋求更大的經濟利益,曾在這裏毀林開荒種植藥材,直到該地成為核心區才停止開荒種植,而我們所見的地至少已經經過了五年的恢復,狀況還是很糟糕。

總之,白水江地區在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前無政策約束、無人員管理的情況下,當地人基本上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自己的經濟利益,對植被的破壞毫無節制,而且這些破壞帶來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後果,有些破壞甚至無法恢復。

2)現狀

通過訪談我們瞭解到近幾年當地人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種植經濟作物、採集藥材、退耕還林的補助,雖然這與歷史上村民們主要靠採集藥材、砍伐樹木獲得經濟來源相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採集藥材的收入仍然在總收入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由於退耕還林的補助以及種植經濟作物的收入有限,遠遠不夠一個家庭的正常支出,所以在我們訪談的這幾個村子中,每户人家都普遍存在採摘細辛、女兒紅、重樓等好幾種藥材倒賣作為生活收入的現象,不排除還有采摘其它更為珍貴的藥材的可能。對於這種情況,村民的心態是覺得采藥換取經濟收入是理所當然,考慮到保護區農民生活的實際情況,工作人員也對這個現象視而不見。我們在核心區進山考察時依然可以看到地上植物被採後清晰的痕跡,在山中也幾次碰到進山採藥的村民。

建立自然保護區後,當地人民對樹木的砍伐明顯好轉,但由於當地的人去世後還是土葬的習俗,還是存在偷伐樹木用作棺木的情況。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由於社會、經濟的原因,保護區的人民對森林中藥材、樹木的依賴並不能消除,並且從意識上也沒有轉變過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使當地人民不再因採藥、採伐破壞生態環境,關鍵是幫助他們尋求有效的脱貧致富道路。

4.3.2 社區居民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保護區林緣社區的居民由於歷史遺留的原因,生活水平低下,大多數只能維持温飽水平,“靠山吃山”,捕獵、砍木材、挖藥等成為他們維持生計的主要途徑。狩獵是對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威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個別種類如林麝等在保護區瀕於滅絕。

狩獵現象全區範圍內都有,曾經是居民的重要生產活動,回顧性調查顯示此類收入曾佔家庭總收入的1/4,有的甚至佔1/3。捕獵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政策未落實、管理機構巡護力量薄弱、裝備落後、相鄰區協調不夠、跨省區偵破及查處案件難度大等。

《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內禁止狩獵,禁獵和收繳獵槍使得野生動物經常出沒於村莊附近,踐踏、取食莊稼,威脅農業生產,甚至傷害人畜。據調查,95.45%的被調查農户種植的莊稼遭受過野生動物的破壞。1996年以來,全區共發生野生動物傷人案26起,傷害牲畜案51起,農林作物的損失累計達968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四條規定:“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但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無力補償,社區居民認為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理應由保護區給予補償,經常到保護區管理居索要賠償。保護區管理局無此項經費,社區居民對此不滿,極大地挫傷了他們保護自然資源的積極性。

在我們的入户調查中,居民普遍反映,野豬的泛濫是他們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由於缺少狼、豹等食肉動物;加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限制,居民的獵槍已全部上繳,野豬的幼仔可以平安的長大,在外部環境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生物按照“j曲線”無限制增長。可以利用生態學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保護營養級比野豬高的狼、豹,來控制野豬的數量,恢復該地區的生態平衡。

我國法律對野生動物損害有比較原則性的規定,只補償其直接收入,不補償間接收入;我們在實際的調查中卻瞭解到,即使是由於熊,野豬的取食造成的農作物減產,政府的補償金也很難到位。處於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壓力下的農民,很可能喪失保護動物的積極性。這種不足,容易造成農民羣體心理失衡,直接造成了農民不顧法律,鋌而走險進入山林中砍伐珍貴樹木和採集珍貴藥材,以低廉的價格倒賣出去,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保護,在當地民俗民風和科學教育的影響下,保護區保護野生動物的壓力也會驟減。

我們認為這種沒有補償的狀況是保護區工作無法做好的癥結所在。在人的温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談論環保是不現實並且殘忍的,所以保護區工作人員對當地居民砍伐、採藥等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情況下追究任何一方的責任都是沒有意義的。

5 結論和建議

綜合各方面的調查,我們主要看到了以下幾個問題:

(1)該地區生物多樣性高,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但自然條件不適合傳統意義上的農業。

(2)社區居民多年來生活高度依賴森林資源,建立保護區後向純農轉化不徹底。

(3)保護區內人口眾多、生活貧困,保護部門職能無法充分體現,維繫生存是保護區管理部門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

(4)交通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道路修建面臨的問題實質上是保護區的保護職能和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白水江地區人口眾多,把這樣一個地區劃為保護區也許並不是非常適宜。不過從探討保護和生存的關係來説,白水江對其它保護區的管理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在外國也許可以把大面積的無人的荒野劃為保護區進行“絕對保護”,但這種簡單的方式並不適合中國,在土地緊缺的情況下,必須充分考慮社區居民、政府、ngo的作用,探索“參與式保護”。

有人曾經建議將保護區實驗區的一部分劃出保護範圍,歸還給當地居民,但要簽訂協議,保證其發展的可持續性;也有人建議進行生態移民。以上兩條確實是徹底解決“保護-生存”矛盾的方案,但政策更迭對當地人的生計和保護雙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是在目前的權利格局下,力求找到更好地協調保護和當地人生存(而非發展)之間關係的方式。

以下是我們對保護區的建議:

依據國家法規儘快落實對野獸破壞農作物的補償,尤其是對直接損失的補償,避免羣體心理失衡現象的發生。

建議保護站增強和當地社區居民、鄉土精英之間的有效交流,為他們提供更多表達自己意願的途徑,重視鄉土知識在保護中發揮的作用。

希望生態林樹種多樣化,造林過程中要加強撫育。

推廣節能灶等技術以節約薪柴。

社區垃圾進行集中和初步分類,有機垃圾在當地再利用,可回收垃圾和其它難降解垃圾運至縣城進行回收處理。

希望保護區注意旅遊和交通規劃以保護為重,不要修建穿過原始森林的公路,保護該地區生境珍貴的完整性。

保護區工作者與村幹部應該更好地幫助村民改變目前糧食低產的現狀,鼓勵農民在種植小麥、玉米、土豆的基礎上種植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組織科技下鄉,改變該區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產量低的現狀。

【第4篇】赴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節水農業培訓考察報告

赴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節水農業培訓考察報告

一、概況

經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中國人才交流協會組織,由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及湖南、重慶、廣東、陝西等省(市)、州、縣從事農業管理、科研、推廣等方面19位專家、領導組成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節水農業培訓團,於2002年8月28日至9月17日赴美國加州(californiastate)、德州(texasstate)、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d.c.)等地進行了培訓考察。

培訓團分別聽取了er博士、terryovalle博士、lesdvidoff博士、ulat博士、劉建潮教授、陸國先教授等所作的關於加州水資源利用及節水農業、可持續農業發展戰略、德州農業投入品(農藥)的登記管理、美國農業及其政府的農業政策、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地位與作用等專題講座,系統地瞭解了美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節水農業的基本情況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特別是美國政府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所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培訓團還考察了加州大學davis分校、德州農工大學及其試驗站、德州fortbend縣農業合作推廣站及家庭農場、美國pac生物技術公司等,參觀了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中心、加州水利廳、德州農業廳等部門和單位。

在美期間,培訓團按照培訓計劃,採取室內培訓與實地考察、授課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順利完成了各項培訓任務。所有團員能遵守外事紀律,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學員之間團結協作,互幫互助。通過培訓,大家認為,雖培訓時間很短,但學到了不少知識,這些知識又能在自己工作崗中位應用,對今後工作有很大幫助,總體收穫很大。

二、主要收穫

(一)美國十分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工作,強調依法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美國自從早期移民開墾土地,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破壞以後,就着手對防治土壤侵蝕、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方法、技術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並通過立法,重視和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1953年首次頒佈了《水土保持法》,對土地開墾、耕作、工礦建設等帶來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做了相應的規定,由於形勢發展,新的問題出現,後又作了多次的修訂,同時,其他法律法規,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也作了規定。如1936年頒佈的《防洪法》、1937年《標準土壤保持地區法》、1939年《農業撥款法》、1954年《農業保護和防洪法》、1956年《水土保持與國內分配法》、1962年《食物與農業法》、1969年《自然資源保護法》、1973年《公共法》、1976年《國有森林保護法》、《露天採礦植被恢復法》、1977年《水土資源保護法》、《清潔水法》等等。

另外,各州、縣還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地方立法,完善聯邦法律法規。這樣美國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法律法規體系,不僅明確了政府機構和公民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權利、義務和職責,而且有效地保證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第5篇】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報告

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報告

應瑞士、德國農業部的邀請,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剛副司長為團長,部國際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上海市農委、山東省農業廳等單位組成的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一行6人,於2001年8月19日至9月3日對瑞士和德國的生態農業進行了考察。考察團在當地農業官員的陪同下,先後考察了有關生態農業科研、教育、生產、加工、流通等60多個單位,並與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的官員進行了交流。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瑞士是一箇中立國家,國土面積4.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佔25%,牧場佔25%,森林佔25%,高山、湖泊、河流佔25%。總人口約700萬,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古羅馬語4個語區。勞動力384萬人,其中從事農業的佔4.7%,工業佔26.0%,服務業佔69.3%。1999年gdp3770億瑞郎,其中農業40億瑞郎,佔1.1%。瑞士有7.8萬個農業生產單位,其中5.5萬個純農業生產單位,每個農場平均種植面積18公頃。目前生態農場已發展到5000多個,包括種植、養殖等,有機農產品的面積佔8%左右,有機農產品比例居世界各國之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萬公頃,森林1039萬公頃,草場560萬公頃。人口810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占1.5%。農業人口人均佔用耕地10公頃。德國的生態農業興起於二十世紀

六、七十年代,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德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機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目前德國共註冊生態農場8400多家,面積40多萬公頃,佔農用土地面積的2.5%,有機農產品產量約佔總產量的2%。

二、瑞士、德國農業的主要特點

(一)改革促進了瑞士農業特別是生態農業的發展。1992年,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針對農業發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長過快、國內農產品市場佔有率下降、農業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面臨加入wto等問題,頒佈了第7個農業發展報告,決定對農業進行重大改革。政府制定了四項改革目標,即增強瑞士農業的市場競爭力;放開農產品市場;建立更有效的生產結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革分兩步推進,第一步從1992年開始,主要是把價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分開,減少政府定價的範圍,同時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進行機構改革。第二步從1995年開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農業直接支付制度。通過改革取得了五大成果,即農民收入趨於穩定;政府取消了農產品保護價;政府對生產的干預減少;政府支出趨於穩定;有效地履行了國際組織的義務和承諾。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直接支付有關,而直接支付最核心的標準是生態農業。直接支付包括一般直接支付和生態直接支付,一般直接支付必須達到以下六條標準,①養畜要給生畜創照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如豬舍要有獨立的進食間、睡覺間和活動間,我們形象地稱其為“三居室”。②種植業必須進行平衡施肥。③要有相當比例的生態補償。④必須實行定期輪作休耕。⑤必須進行土壤保護。⑥選擇、定量、科學施用農藥。生態支付必須農民自願,選擇生產有機產品,並達到有機產品的標準,才能得到。生態支付的標準要高於一般支付。德國也同樣實施了生態農業的激勵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農民的環保意識極強。92年以前,瑞士農產品自給率很低,92年之後,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大幅度增加農業投入,積極扶持優勢產業的發展,如畜牧業及其加工業,尤其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使瑞士農產品的自給率大幅度提高。在制定政策和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環境問題,通過農業改革,增加生態農業的補貼數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自給率,而且促進了環境的改善。國民的環境意識很強,發展生態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自覺行動。我們所到之處農民普遍反映,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發展生態農業,才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在我們考察的30多個農户中,已經進行有機農業種植的,多數表示要進一步擴大規模,而沒有達到有機農業標準的,也要採取措施爭取儘快達到有機農業標準。同時,消費者也非常認同有機食品,儘管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價格比一般食品高30%以上,但銷路仍然很好,而且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消費羣體,並不斷壯大。我們看到有的消費者寧願驅車近百公里專程到有機農場去購買有機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德國政府對生態農業也有較高的補貼。

(三)政府十分重視農業職業教育,有高度發達和健全的農民教育和培訓諮詢機構。瑞士的農民教育分工比較明確。農業教育分三個層次,即高等教育、專業職業技術教育和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這些任務由不同的機構承擔。瑞士有兩個聯邦技術學院,主要負責農業高等人才教育和基礎研究;有六個研究站(實用技術學院),主要負責實用技術研究;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實用技術培訓學校,主要負責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不管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技術學校,都有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高等教育注重基礎理論,職業學校側重實際操作。如葡萄釀酒專業,有葡萄園、小型釀酒廠及各種化驗檢測設備,並配有各種世界名牌葡萄酒供學生品嚐、鑑別。瑞士的教育十分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凡是在生產中需要的技能學校都教,學生學到的東西在實踐中能直接應用。如農業實用技術學院規定,招收的學員必須具有兩年農場工作經驗,並經技能考試合格者方可入學。教學內容除了品種和栽培技術外,還有農機修理、農機駕駛、木工製作等。在瑞士要從事農業生產必須拿到培訓學校的畢業證書。

(四)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各種服務組織比較發達。瑞士的農業產業化分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較大的農場都有自己的加工企業,如乳奶製品加工廠、果汁廠、氣調庫、蔬菜加工保鮮等,農產品要經過加工後才能出售,有的加工企業除了加工自己的產品外,還帶動周圍比較小的農户來發展生產。如我們這次參觀的bischfszell食品加工廠,該廠生產1134種產品,年產量17萬噸,產值4億瑞郎,其生產原料由周圍60公里內的農户提供,從而帶動了當地蔬菜生產的發展。同時,企業為農户提供種子等各種服務,規定農產品質量標準,按訂單收購,對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實行分類加工和銷售。二是市場帶動型。瑞士的農產品市場有連鎖店、批發市場和小型農貿市場,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零售渠道。我們參觀的migros超市是瑞士兩個最大的超市之一,其年零售額在150億瑞郎以上,佔社會總零售額的40%左右。瑞士成立了全國農產品銷售協會,各地區設有分會,會員由生產者、銷售者參加,定期召開會議,協商近期農產品價格並公開發布,生產者可以根據其發佈的價格來確定生產。瑞士和德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都有明顯的標識,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分開銷售。三是合作社(行業協會)。據我們在德國波登湖地區考察,該地區有兩個蔬菜、水果協會(mabowlz),當地農民都是協會會員,協會的資金由農民按產值的2%上交,協會為農民提供物資、技術、信息和銷售服務,年終有利潤再返還給農民。當地的蔬菜、水果90%是由農業合作社銷售的。

(五)政策法規健全,措施落實到位。瑞士、德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對環境保護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如為治理冬季農田施用廄肥引起硝酸鹽的淋溶而導致地下水污染,德國於1989年正式立法,禁止農民於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1月15日在農田施用廄肥。為了保障土壤養分平衡,提高地力,防治病蟲害,瑞士規定農場必須實行定期輪作,奶牛每年在室外的活動時間必須在50天以上,豬舍必須具備“三居室”等。同時在政府補貼上向生態農業傾斜。如2000年度德國農業部的財政預算為110.2億馬克,其中用於生態農業和提高產品質量方面佔總經費的66%。農民生產有機產品(bioland等),政府每公頃補貼1000馬克,生產綜合防治產品政府每公頃補貼300馬克。瑞士、德國政府注重法規的制定,更注重法規的監督實施。如瑞士政府委託聯邦試驗站對波登湖的水質進行定期監測,通過水質的變化了解環境狀況。對農場每年至少進行5次檢測,兩次全面檢測,三次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收穫和體會

在為期兩週的考察過程中,我們結合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現狀,與瑞士、德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主要的收穫和體會有:

(一)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生產進入新階段後的必然選擇,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發展農業不能只重視經濟效益,還要重視農業的生態功能。農業產地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產品產量、質量和食物安全,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關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成效巨大,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農業環境形勢相當嚴峻,農業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面臨即將加入wto的形勢,亟待改善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當看到,我國現在的狀況與瑞士、德國20年前相似,我們應該汲取“發展-污染-治理-發展”的教訓,本着對子孫後代生存和發展負責的精神,從戰略的高度提高對農業環境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第6篇】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文/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2001級黃雁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南部的荒涼之地劃出一塊實施他的偉大理論的舞台——經濟特區。隨後沿海地區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然而,其他地區因為條件較差或者還沒開發,大部分地方仍然是落後的農村,亟待發展。中國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理想,農村發展是其中一項首要的任務。中國農村要發展,當中存在很多困難,例如:龐大的人口、教育水平低、土地短缺、環境退化、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污染和疲弱的經濟等問題,這些困難在生態脆弱的地區猶為突出。有學者認為解決的方法是有系統地發展具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所謂生態農業建設,就是將農村看成一個'社會-經濟-環境'的複合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利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及系統工程學方法進行農業規劃、設計和管理。在一個總體規劃協調的原則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因地制宜的規劃和組織實施,以發展農業為出發點,實行農林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並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建立物質、能量高效利用,經濟發展,技術發達,體制合理,管理先進,社會文明,自然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農村。通過生態農業建設,在解決温飽和脱貧致富的同時,避免經濟與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波折,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尋求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以取得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生態農業建設較一般的農業系統有以下的優勢:①通過建立合乎生態原則的生產系統,對能源、資源和勞動力作出優化、有效和有力的運用,從而發展農業。一方面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另一方面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②通過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規劃系統,使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超越環境的承載能力,保護環境不致退化、自然資源也不會消耗過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③當農村發展起來,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自然得到改善,達到扶貧滅貧的目的。

因此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生態農業建設,先後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八十年代初,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出現惡化趨勢,農業部提出了建設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並組織和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點示範。1993年,在總結全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農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財政部、林業局(原林業部)、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等七個部委,訂立了'立足示範、着眼推廣,注重基礎、講求效益'為農村發展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自1993 至1997 年的4 年間,國務院共組織協調有關省、市和自治區進行了51個生態農業試點的建設工作,試點面積達120000km2,佔中國國土面積約1.25%.針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問題,力爭通過改造坡耕地,推廣壠溝栽培等技術,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產穩產農田。同時,大力推廣'糧農-林果-草牧'型生態農業模式,發展了一大批農牧型、農果型生態户;推廣農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農藥化肥等技術。通過實施'沃土計劃',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於25度以上的陡坡地實行有計劃的退耕還林還草,推廣草灌喬結合,提高植被覆蓋率。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李鵬委員長、朱鎔基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農業'重要批示以後,國家計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並實施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生態農業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1998年,農業部在三峽庫區啟動了'三峽庫區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建設項目',把生態農業建設與三峽移民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生態農業成為三峽庫區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徑。據對35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的不完全統計,通過近五年建設,糧食總產年均增長8.42%,總產值年均增長7.9%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4%。同時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護,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與1990年相比,示範縣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49%,土壤沙化面積減少了21%,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和持續發展的後勁,環境效益十分顯著。在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中,湧現出一批成功的典型。

生態農業建設在我國推行得紅紅火火的,作為環境專業的學生,我們有必要親身到農村去實地考察一下生態農業建設在農村的實施的實際情況和實際困難,於是在的春節,我們到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鄭集鎮何駱村作了為期兩個星期的考察,主要觀察了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

但現時對鄉鎮級生態農業建設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方法,而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人工複合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經濟-社會3個性質完全不同的系統共同構造而成的。我們不能武斷地就説農村裏的生態農業做得很好,或者很差。根據生態農業系統的特徵和屬性,我將影響生態農業建設和發展的因子歸結為三個子系統,即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並將生態系統劃分為資源保護利用、廢物綜合利用、生態保育和污染防治四個亞子系統,選定了一些容易得到、易操作的、能兼顧生態、經濟、社會3大效益,反映實際生態環境的方面來總結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雖然有些方面沒有宏觀的數據,但是通過實地考察,與農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訪談,可以瞭解到當地經濟,社會,和自然的情況。

先對這個村的所在地宜城市(縣級市)和鄭集鎮作一個簡介: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整個地勢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屬鄂中丘陵區,其地形分為三種類型:東部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積為431.1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0.4%;中部和西北部為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面積為1622.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76.8%;漢水兩岸為沖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積為5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8%.地貌組成大致為四山一水五分田。氣候温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間,年日照1800至2100小時,年平均氣温15至16°c,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境內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307.5萬畝,其中水域42.53萬畝,山林(草)地112.31萬畝,耕地及其它152.66萬畝,分別佔土地總面積的13.83%、36.52%、49.64%.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3億立方米,過境客水年平均徑流量為400至450億立方米;水能儲藏量達12540千瓦;地下水儲藏面積達1003平方公里,總儲水量約21.81億立方米。生物種類1190種,其中植物類910種,動物類280種。1995年森林覆蓋率為42%. 而楚國故都-鄭集,東臨漢江,南倚蠻河,總面積211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鄭集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利發達,適宜種植各類作物。全鎮13萬畝良田和5萬畝優質灘塗,現已建成15000畝優質油桃基地、70萬隻養鴨基地、1500 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0000畝以麥冬為主的藥材基地。何駱村有5500人左右,9個小組。處於漢江西邊,地形以平原為主,以種植棉花、小麥、白菜、襄陽白蘿蔔、冬瓜為主,同時發展養殖業、林業等。

下面是何駱村的具體情況:經濟情況:主要從農民的收入,主要農產品,林業、養殖業的發展這幾方面調查。

一、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從訪問鄭集鎮的人大主席餘老師得到的資料知:鄭集鎮裏的人均gdp為2000元人民幣,而我們的考察目標何駱村在這個鎮上屬於中上水平。為了得到更切身的數據,我們具體調查了一典型農户的收入。

李雲波家裏有六口人,家庭結構為他和妻子,還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女兒,二個女兒在上學。一個在讀國小,一個在讀國中。家裏共有十三畝地,以種植冬瓜、白菜、棉花、蘿蔔、油菜、小麥為主,另外還種一些雜糧。農村的老人一般都由自己兒女贍養,而孩子年幼,教育費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所以這家農户的兩個勞動力都會盡力勞動以獲得最大的收入,而不會因為懶惰造成貧困。他家是純農業農户,沒有養殖業或其他非農業的收入,所以這家農户的收入對於本地的種植業發展水平很有代表性。

李雲波家2003年主要收入一覽表

銷售經濟作物的現金收穫:

三畝地的冬瓜:產量為三萬九千斤,售後獲得¥2800

三畝地的白菜:產量為三萬六千斤,售後獲得¥3600

一畝多地的襄陽白蘿蔔:售後獲得¥400

七畝棉花(其中三畝被淹):售後獲得¥2500

政府對被淹農田的補貼:¥38×3=¥114

現金一共:¥9414

實物收穫:

種小麥2畝,每畝的收成是500斤(因為要與棉花套種,所以要留出空白的,一畝地只能種一半,其餘五畝地空着,種小麥所獲還比不上種子和化肥的錢,所以種的夠吃即可),沒有售賣折現金¥500

種黃豆和玉米等雜糧3畝地所收穫的根據市場價格,折現金¥300

養了兩頭豬:養了一年每頭約200斤,售出一頭¥650.假設都售出,則收入為¥1300

實物收入一共:¥2100

總收入為:¥11514

農業的支出:

土地税:97*13=126

種子:棉花+白菜+冬瓜+蘿蔔+黃豆+玉米+小麥=¥5 00

農藥:¥200

化肥:¥1000

豬苗:一頭¥170,一頭¥180,合計¥350

買糠餵豬:¥700

總支出為¥40

純收入:¥7503

所以李雲波家的人均純收入為¥1250.50,人均毛收入為:¥1923.50

如果按照李家的毛收入來説,它跟鄭集人大主席餘老師給我們的數據還是比較吻合的,但如果是從農民的純收入來説,則還有一段距離了,且我們把他們家的實物收入都算進去了,這應該是他們家的可以算的最大收入,前年還蓋了新房子,所以在何駱村不算是貧困户,應當屬於中等水平,從這家人的收入可以反映出該村的2003年的人均純收入在¥1250左右。

而2003年國家調查的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為2622元,城鎮居民為8500元。如果只把李雲波家的人均收入和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這兩個數相比,何駱村的農業收入還沒有達到國家人均收入水平的一半,更不用説與城鎮居民相比了。

除了從收入看,我們還可以參考他們的日常支出和結餘,看出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

他們的日常支出為:

服裝費:每人¥100,共¥600元

柴米油鹽等生活費:¥500

婚禮等送禮:¥300-400元(這個費用其實地按照每年親戚所辦的喜筵而變化)

電費:0.508/度電,農田一般不用灌溉,灌溉用電沒有交錢。而且沒有空調等電器,晚上睡覺也早,所以用電不多。¥300

教育:¥1400-1500

醫療:¥200-300

水費:¥50

拖拉機的折舊費和維修費:¥200+¥200=¥400

柴油費:¥250

生活支出為:¥4150

所以結餘為:¥3353

所以這家的農民一年不停地辛勤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最後這塊土地給他們的只是不到四千塊錢的結餘。而且這些不全是現金收入,但種子、化肥、農藥和日常生活的支出則全都是現金。如果除去實物收入,剩下來的現金就只有¥1253.雖然農民現在不用擔心温飽問題,但是手裏還是沒有多少餘錢。如果家裏的女兒成績好,堅持讀書一直讀到大學,那即使有能力考上收費較低的重點大學,每年都必須交納至少5000塊錢的學費和住宿費,還裏面還沒有算上越來越高的生活費和書費。四年的結餘才能交上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另一方面,若全家都健健康康沒有大的病痛還好,如果某個成員得了稍微嚴重一點的病,例如急性闌尾炎,做一個小手術加上住院就是3000塊多。

治病是頭等大事,不能省,不能拖。若真是上面的兩種情況的話還真要砸鍋賣鐵才能上學看病?上學是改變作為農民的命運的一條最直接的道路,醫療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但是現在這兩項的收費都越來越高,還成為了我國的十大暴利行業之二。試問這樣下去收入如此微薄的農民,還有上學和治病的能力嗎?這不是在變相剝奪他們的權利嗎?怪不得村裏的年輕人寧願出去到擁擠的城市裏過着受老闆氣、朝不保夕的勞工生活,也不願意留在農村裏,一句話'種地賺不了錢'。

二、主要農產品何駱村的農田主要是旱田,以前曾經種過水稻,但收成不怎麼好。前幾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就不再種水稻了,現在它的主要農產品有棉花、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冬小麥。另外還種植少量黃豆、玉米、黃瓜、西紅柿等自己吃用的蔬菜和糧食。由於冬小麥價格過於便宜,種植後售賣入不敷出,所以冬小麥主要用於自己換麪粉做主食而不作為經濟作物。黃豆用於做豆腐、玉米用於為家禽和牲畜。黃瓜、芹菜、西紅柿等做菜,農民一般自給自足,很少到市場買菜。農田除了用於種植這些農產品外,還有用於育樹苗。

湖北是全國的產棉基地之一,約佔全國總產棉量8%.在何駱村中產的棉花被稱為'無三絲棉花',也就是説'沒有塑料絲,沒有頭髮絲,沒有鐵絲'.這是政府根據國家農業部門的規定而設立的,據它的宣傳資料——也就是進村公路旁的一塊廣告牌子,這種棉花無論是在摘收的過程還是在入包的過程,都有一套標準方法來預防三絲,例如,摘棉花的後要戴上髮套,防止頭髮絲掉到棉花裏,只能用棉布包來打包新棉等,因此棉花的異質纖維少,質量高。但是從我們對農民作的訪問得知,所謂的'無三絲棉花'只是虛有其名,沒有農民按照它寫的標準去做,收棉花時也沒有人注意棉花的打包是否是用棉布袋。來收棉花的人很多,根本不分等級,一概統一價錢,論重量來給錢,小販收了就賣給大販子。

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都有來自大城市,例如廣東的深圳、廣州、北京等,的商人來收購,基本不用擔心銷路。何駱村的無霜期長,可達240天,所以如果農民以種蔬菜為主,由於蘿蔔,白菜和冬瓜的生長期都不太長,只需100天左右,蘿蔔和白菜可以在春天、冬天或秋天種植,而冬瓜就是以在夏天種植,所以採用這三種蔬菜輪種,土地就可以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利用,且不會因為只種一種蔬菜而導致土壤某種元素嚴重缺乏而影響產量。如果種棉花的話,由於棉花的生長期長,接近200天,就只能在冬季的時候種植冬小麥或油菜,實行這種套種,產量也不錯。在何駱村種蔬菜是近五六年興起的,所以主要還是以冬小麥和棉花套種或油菜和棉花套種為主。

至於所育的樹苗,品種主要是從加拿大引進的速生白楊,其銷售面向本地和附近的城市。樹苗生長速度快,易存活,樹枝插到土地上,一年便可以成苗,而且打理簡單,只需要定期打藥和除草就行。跟種蔬菜和棉花比起來,農活真的較少很多。根據樹苗的大小,每棵樹苗的價錢在0.5-1.3元之間,平均每棵一塊錢。

一畝地可以培育一萬多棵左右,所以出去少量的農藥費和土地税費,每年每畝可剩餘幾千塊錢。因為加拿大緊緊的速生白楊生長速度快,一年可以有6公分的生長量,這時現知道的樹種中絕不僅有的。一棵數十幾年就可以成材,每棵的價值為2000元左右,也就是説平均每年可增值130元。農民所要投資只是一點樹苗錢和挖樹洞栽上所付出的勞動的以及土地。如果種上一百棵樹,那每年就有一萬多的收入,所以農民現在都樂意種這種樹,屋前屋後的空地都不放過,一些水杉等當地的鄉土樹種由於不值錢,就被砍伐改種上這種白楊樹,估計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民看清這種可獲得豐厚利潤的長期投資,何駱村的加拿大白楊樹會越來越多。但是樹種的單一化,也決定了生態系統的不穩定,一旦發生大規模的蟲害,農民就會遭受重大損失,現時他們的抗蟲方法只是在樹幹上塗上白灰水。農民和當地的幹部似乎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政府還十分鼓勵農民種這種樹。

除了種植業和林業,還有養殖業,主要是養鴨子。由於這裏地處漢江平原,地下水位高,池塘多,所以適宜養殖鴨子,一直以來這裏都盛產松花蛋和鹹鴨蛋還有鹽水鴨。2002年前都是各自銷售,鴨蛋一般在每隻¥0.10-¥0.20.自從2002年6月鄭集鎮上建立了楚都鴨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皮蛋和鹹鴨蛋、板鴨的加工,據稱該公司年產皮蛋、鹹蛋可達一億枚、板鴨50萬隻)後,大大增加了對鴨蛋和鴨子的需求,2003年的鴨蛋漲到每隻¥0.38.養鴨大户一般會與公司簽訂收購合同,這樣既可以保障養鴨户的銷路及價格,也保證了鴨業公司對鴨蛋和鹽水鴨的需求。

養鴨子主要採用水庫圈養和鴨棚飼養,白天在漢江邊放養或在比較大的池塘邊放養,晚上鴨子回到鴨棚休息產蛋。在養鴨的同時,也可以在漢江或池塘裏養魚,主要是紅魚和黑魚。而養魚和養鴨產生的糞便一般會沉澱在池塘裏的底泥裏,底泥變得肥沃。池塘的水也因此變得富營養,可以利用它灌溉農田。是一種不錯的三維立體養殖。但是池塘的水只能供應周邊少量農田,所以這種養殖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

生態方面資源保護與利用

三、基本農田鄭集鎮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5616.5公頃。而鄭集鎮有10萬人。那就是説每人的基本農田是0.84畝地。而如果以每個農民分得的農田作為基本農田的話,在何駱村裏每人的基本農田就是一畝3分。

四、農田灌溉由於何駱村地處漢江平原,水資源豐富。漢江在枯水期何駱村的水位有51米,一般常年水位為52.66米,汛期高峯水位達59.31米(1960年9月8日,宜城水文資源記載),平原海拔高51-59.1米之間。雖然水位有時高於洲灘平原海拔高程,但漢江大地和各種院壩圍堤之內土地不受淹,且屬於活水,被淹農田半個月左右就退水。退水後,與你還抬高地勢,增加肥力,洲灘地下水位大都在1-1.5米左右。少數灘地,地下水位略高。水位隨着季節變化,一般冬春地下水位1.5米左右,夏季在1米左右。所以農田水分充足,且種的都是棉花、小麥、油菜等耐旱作物,即使種的是蘿蔔、白菜、冬瓜不灌溉也能生長,當然灌溉了長勢會好一點,但部分農民負擔不起買抽水機和灌溉的電費,所以在何駱村,稍微富一點的農民會在農田裏打一個井用地下水灌溉,比較困難一點的就讓作物自由生長。地勢較高的旱地主要依靠附近的三道口水庫,三道河水庫存水量達2億多立方米,可以滿足長期灌溉且水位較高,除了一些地勢較高的農田需要抽水機外,其它的依靠重力就可以,所以在本村的農業灌溉中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和浪費的問題。

廢物綜合利用

五、畜禽糞便處理剛才已經提過,這裏的鴨糞沉澱到池塘裏形成肥沃的底泥,有的農民用這些底泥來鋪在塑料膜上培育水稻秧苗。而牛糞和豬糞就與稻草混在一起腐熟做農家肥。由於農田長年累月用於耕作,肥力下降,土地板結是個不可抗拒的事實。如果不是農家肥,棉花長到半米高就不長了,白菜也結不了包,所以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農家肥。至於家裏的人糞,農民也直接澆在自家食用的菜地裏作有機農肥。所以這些在城市裏讓環保人士費盡腦筋去解決的難題,在這裏很自然的就解決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當然這裏沒有説,城市要照搬這種解決方法,但可以作為參考。

六、秸稈綜合利用在這裏七八月摘完棉花後,就會把所有剩下的棉花杆全部拔出來,曬乾,搭成一個個柴垛放在自家房子附近的空地上,當柴火燒。而稻草就會用來喂牛,並和油菜野、牛糞、豬糞等腐熟作為農作物健康生長不可缺少農家肥。賣白菜時被扒下來的外層的老菜葉,農民會收集起來拿回家餵豬或餵雞、鴨。在這裏一切從農田裏出來的都是資源,農民都把它們好好利用上了。

七、林草覆蓋何駱村的樹木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剛進何駱村是那條村村通柏油路兩旁整整齊齊的筆直的直指藍天的楊樹。楊樹鬱鬱葱葱的,走在路上,眼前只剩一線天。由於何駱村沒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我也不能胡編一個概率來矇騙大家。這裏就提供上宜城的森林資源分佈情況吧!宜城市森林資源分佈不均,主要在河東、河西的丘陵地區,以板橋、劉水、劉猴鎮為最多,中部港的只有少量的經濟林分佈,漢江平原主要是以意楊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和護岸林。所以何駱村主要樹木是速生豐產的意楊也就是從加拿大引進的大葉楊,從我們直接觀察中還發現有楓楊、旱柳、榆樹、泡桐類、水杉、池杉、法桐、楸樹、臭椿、白玉蘭、桂花等,主要經濟書中有油桐、油桃、杏等。但除了速生的加拿大白楊外,其他的樹種已經不多見,零零散散的。鄉土樹種不能像加拿大白楊那樣為農民帶來如此豐厚的收入,在現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唯gdp論的社會中,無論是農民還是當地政府都會鼓勵農民改種速生樹種。他們也無可避免地被人們淘汰,而不是被大自然淘汰。或許下次再來的時候,除了白楊就再也找不到別的樹種了。這裏草地不多,農田上都種着作物,但在村裏的小路和家庭院子,就沒有草覆蓋,只是光禿禿的黃土,大風一吹,塵土飛揚。為什麼不在院子裏種草呢?那樣既可以減少沙土來源,又可以讓空氣更清新。一問之下,原來是因為草地惹蚊子和小昆蟲,夏天的時候蚊子會到處叮人,擾人清夢,而且會傳染疾病。這樣一來,環境就變得不適宜人生活了。看問題還真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看。除了考慮覆蓋率,還得考慮環境是否適合人居住,畢竟這是人的居住區,是人的活動中心。而且對於農民來説,樹木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城裏享受不了的新鮮空氣。

生態保育

八、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湖北向來是中國重點產棉省之一,棉田面積約佔中國10%,產量佔全國11~15%,其總產與單產均居中國前列。棉田85%以上集中於江漢平原、鄂東和鄂北3棉區,以江漢棉區最重要,產量最多,商品率最高。何駱村屬於江漢棉區的一部分,當然也離不開蟲害啦。該地區的主要蟲害為紅鈴蟲、棉蚜、玉米螟和棉花葉蟎,近幾年棉鈴蟲嚴重發生。一般的治理措施是採用種植抗蟲棉籽和噴灑農藥。但是否採用抗蟲棉籽和使用何種農藥是由農民自己決定的,何駱村沒有當家主導品種,湖北通過審定的棉籽有20多種,還有未經審定的劣質棉籽在一些小的種子站裏售賣,對於棉籽和農藥的信息一般來自當地的種子站,有些種子站為了多盈利,濫推亂引未經審定的棉籽,都會影響農民的棉花質量。棉蚜、棉鈴蟲等棉花害蟲對殺蟲劑的抗性近年來上升較快,許多以往防效較高的農藥如菊酯類溴氰菊酯和殺滅菊酯等對棉蚜、棉鈴蟲的防治效果明顯降低,對大齡幼蟲基本無效,嚴重防礙了棉花害蟲的防治工作。比較貧困的農民即使知道使用抗蟲棉可以增加產量,但由於在作物收穫前沒有富餘的錢,只好繼續使用普通棉籽,這樣也加重了當地的蟲害。

九、無公害農產品據鄭集鎮的宣傳資料該鎮有1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但詢問農户,他們説當地沒有專門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在村裏產的基本上都對外稱為無公害蔬菜,蔬菜在農藥使用方面的監督主要靠來收購的商人監督,如果商人在地上或者其他途徑知道他們使用了高度性的農藥,一般就不會收購他們的蔬菜。

所以在當地還沒有很嚴格的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和認證。無公害農產品也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

污染防治

十、飲用水衞生何駱村處於漢江中游地區,水質達到二類水,沿江沒有大型污染源,本地飲用水主要是地下水,農民在自家庭院打井汲水使用,所以飲用水都達到衞生要求,而且水甘甜。回到天津後就喝不慣這裏鹹鹹的一股氯水味的自來水。等到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之後,天津也可以喝上這樣的上等水了。

一、生活垃圾的處理雖然農村不像城市那樣每天製造的難降解白色垃圾那麼多,但是它也存在垃圾的處理問題。垃圾一般會堆積在池塘邊或垃圾堆裏,主要是塑料袋。在垃圾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焚燒掉。剩餘的食物用於餵豬和家禽。在這裏焚燒垃圾對當地環境影響不大。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當地的池塘邊發現有一堆過期的農藥被人一起在那裏,沒人管理。雖然農藥已經過期,對害蟲失效,但是這麼大量的農藥堆積在一起,對人的健康還是有害的。

在目前,農村還沒有人或部門去管理這方面的事情,也沒有引起當地農民的注意。

社會

二、人口自然增長率何駱村2003年年初的總人數是5536人,年末是53 48人,出生:31人,死亡34人,遷出36人,遷入2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5‰,家裏孩子一般是一個,即使生的是女孩,也沒有什麼不高興的,就算還有指標也會自願放棄,他們覺得現在養一個孩子不容易,要供書教學,還要蓋房結婚等,每一件都是花大錢的事情,加上很多年輕夫婦都到外地打工,觀念越來越開放,由此可見何駱村的計劃生育做得很好,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淡薄。這與政府的宣傳是離不開的。在路上的牆壁上就有不少'女兒也是傳後人'等宣傳語。

三、義務教育保證率由於現在農民收入不高,手上餘錢不多,教育費用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大,學費也在不停的漲,家庭負擔越來越重。成績較好的,還不必因為分數不足而交建校費或其他資助費用以換取入學機會,只需交一些雜費;讀書不好的,要想繼續讀書,這些費用就不能省啦,成績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農村的國小教學質量由於經費問題本來就比不上城裏,要考上好的高中競爭很激烈,所以很多孩子很早就放棄了讀書。輟學的孩子當中很多父母早就外出打工,沒有時間關心他們,所以成績都不怎麼好。那些留在農村的家長見到孩子成績不好,無心學習,也無可奈何,覺得反正靠讀書找出路的機會不大,即使繼續強迫讀下去也是一種虧本的投資,在農村賺點錢不容易,以後還要考慮孩子的房子和婚姻問題,所以也不怎麼反對。未成年的小孩,在等待身份證出去打工的期間,無所事事,於是就學會了大人們平時主要的娛樂活動——賭博和吸煙。

一、二歲的孩子就像個老賭徒似的三五成羣聚在一起搓麻將,口裏還叼着一根煙。看了真讓人心寒!所以何駱村的義務教育保證率不高,大概只有85%.人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那裏最高的發展水平。義務教育是最基本的。

從上面13方面來看,何駱村的農民在生存方面壓力不大,但是農村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農田灌溉、禽畜糞便處理、秸稈的綜合利用、飲用水衞生、人口壓力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而在農藥、種子、化肥的使用、義務教育、垃圾的處理、林草的覆蓋上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改革後,國家漸漸放寬對農民生產的束縛,已經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好處是能讓農民自由地生產具有市場價值的產物,從而有效地增加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然而,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立足,取決於生產者對市場的瞭解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只靠農民自己的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哪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的來生產。經過幾年的損失經驗,農民也增加了一點市場的觀念,大體瞭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的,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但大多數時候,他們依然選擇去生產去年價格好的,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使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前年就因為太多人一擁而上種冬瓜,冬瓜即使拉到城裏都沒有人要。即使不一窩蜂去種東西,農民自己也沒法確定該種什麼,在這個選擇上,同樣是盲目的。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這就需要政府作出宏觀的規劃。其次,何駱村的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很難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藉着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國家的投入不足,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5% 或以上。對種子的銷售監督不足,導致農民經常買到偽劣產品。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説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國家應該在這兩方面多做努力。

生態農業是一個宏觀的農業,不是單個農户就可以辦好的事情,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特別是縣級政府的決策。'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藉着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羣體,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因地制宜,設計優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和縣級決策者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温飽和改善生活。縣裏政府官員是最關心的是那個能讓他們在短暫的任期能飛黃騰達的一時高漲的gdp,因此,農民和決策者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建立升遷必須的驕人政績。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應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現在何駱村的農田就只能靠農家肥來增加土地肥力。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終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這種經濟發展是沒有持續性的。廣東的一些農村現在正蓬勃發展工業,農民的收入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過上了跟小城鎮一般的生活,但是曾經清澈的小河,曾經鬱鬱葱葱的山丘,曾經孕育了許多青蛙、養育了村裏的人們的農田都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再也沒法游泳的臭水溝,被挖泥機挖得遍體鱗傷的黃泥山,和不斷的製造廢水、廢氣、廢物的工廠。相反來説,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着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當然樹種的結構應當本土樹種為主較好),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佈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項目和短期效益項目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温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項目,但在實施這些項目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項目,實行優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縣級決策者的環境意識也不強,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義務教育和環境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着教育,令農民和決策者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

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通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和決策者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持一些具長期效益的項目。當這些項目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持這些項目並貫徹下去。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税費改革後,政府與農民的關係比以前要疏遠了很多,農民對於政府已經失去信心,只願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政府呢?眼睛也只盯着那個gdp,每天想的就是怎樣招商引資,只要有大商人投資大資金進來就提供大量的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政策往往受損的就是自然環境。為了能吸引商人,不惜放寬對水的處理、廢氣的處理等的標準。

我覺得在建立示範區的時候可以找比較貧困的農民合作,這樣既可以扶貧,也可以讓其他農民看到效果,從而增加政府在農民心中的信任度。

資金短缺是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或者還沒有起步,財政未能獨立,且現在實行税費改革後,縣級政府手上可以用的資金就更少了,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持。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項目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循環,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項目,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衞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如鄭集鎮裏出現的'巨森蘋果'政績工程,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優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藉着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農業,鄭集鴨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較好的例子;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鹹菜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更廣闊的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藉着當地楚皇城遺址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項目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通過制定條例和規定,激活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説,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項目,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瞭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説,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何駱村已經基本解決了温飽問題,隨着人民生活改善,當他們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是最重要的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説,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何駱村仍然落後,存在着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説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多,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

沿海的農村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這種快速發展是以環境作為代價的,例如珠江地區,20年前它還是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農村,現在當地的人都因為工業的發展而過上了小城鎮一般的生活,生活便利,但是以前清澈的河水,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浙江地區的魚米之鄉也日漸消失,我不希望何駱村也重複他們的老路。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項目。在最近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希望何駱村能參照現有的成果,發展成為一個既具有農村的優美景色,又具有城鎮的方便生活的人類生活的理想地方。

【第7篇】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範文

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範文

xx年11月,為學習和借鑑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以及發展畜牧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四川省外專局聯合組織的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培訓團一行14人,在南非比勒陀尼亞、約翰內斯堡、開普頓等地,就草地生態、人工種草、土壤肥料、牧草與飼料的生產和貯藏,放牧與農牧場管理、礦碴治理等內容進行了教學培訓,對安格盧(anglo)礦業公司礦渣植被恢復區,比勒陀尼亞大學試驗農牧場、開普頓家庭牧場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現報告如下:

1

南非基本概況

南非位於非洲的最南端,面積122.7萬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萬人,西南部臨大西洋,東南部臨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為兩洋交匯處,地形地貌西部幾乎是沙漠,中部和東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為主,山丘較少見。海拔高度從沿海的幾米上升到內陸的3000多米,氣候特點則是從開普半島的地中海式氣候變化到誇祖魯海岸的亞熱帶氣候,但在東北部內陸則是草原氣候。日照充足但變化較大,全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但時空分佈差異較大。全國農耕地佔10%左右,可灌溉地區佔5%。乾旱、半乾旱地區佔85%,濕潤地區佔15%。

南非的牧草生長受雨量條件的制約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畜牧業以草原畜牧業為主。分佈大致是:東部主要是肉牛、奶牛、豬、家禽等優良品種及雜交種,是畜牧業最集中的地區;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適宜飼養當地的品種;西南部幾乎是沙漠,主要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南部沿海地帶主要飼養良種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種植業主要是玉米、高粱、向日葵、土豆和小麥,也種植蔬菜、葡萄等。南非以礦產聞名,金礦貯量佔全世界的51%,鑽石和寶石貯量相當豐富,居世界第3位。鈾礦貯量居世界第一。交通發達,全國已形成較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高速公路人均佔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從國民經濟結構看,南非以礦產為主的重工業佔國民經濟的50%以上,畜牧業佔30%左右,種植業、釀酒、旅遊及其他產業約佔20%。

2

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的主要特點

通過培訓和學習,感受到南非草地生態保護和“三化”草地治理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作法和經驗可供我們借鑑。

2.1

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把草地建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南非的自然條件並不算得天獨厚,草地和森林資源不算豐富,缺水十分嚴重。但是,南非從城市到公路,從機關、工廠、學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圍生態植被良好,青草、綠樹、鮮花是他們的主旋律,形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由綠色植物覆蓋的世界。長期以來,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環境立法和執法已實施多年,政府對農牧業生產的投資並不多,但不惜投巨資用於環境保護,大力提倡種草和植樹,並對生態環境保護有嚴格的規定。對採礦企業,在開礦之前必須要有恢復生態植被的規劃,政府才發營業執照;如果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及時恢復生態植被,政府則立即吊銷營業執照,關閉採礦企業。城市和公路建設注意保護原有植被,同時規劃了足量的草坪建植和樹木種植面積。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南非在乾旱、半乾旱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建立規模較大的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政府規定造紙廠必須先植樹,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後,才允許伐樹用來造紙。從而形成先造後用、造用結合的良性循環。在南非種草和植樹,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2.2

礦產企業以種草為主要途徑,恢復礦渣生態植被

南非是礦產大國,如果管理不當,亂採濫挖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礦業公司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勞工健康、人身安全三方面工作,把恢復礦渣生態植被作為己任,實行一邊開採一邊進行植被恢復。根據礦渣上層回填土層的高度,種植不同的植物恢復礦渣植被。回填土層高度在60cm以上,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30~60cm種植一般農作物,低於30cm就種植牧草。礦產企業幾乎用種植牧草來恢復礦渣植被。我們到安格盧(angio)煤礦公司實地學習,瞭解到該公司為提高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科技含量,與比勒陀尼亞大學合作,解決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技術問題。

2.3

發展人工種草,實行圍欄輪牧休牧

南非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成為發展草地畜牧業的最大制約因素。畜牧業主要靠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來解決牲畜的飼料來源。因此,家庭牧場都十分重視利用雨季開展人工種草,尤其是在東部和沿海畜牧業比較集中地區的奶牛場和肉牛肥育場,幾乎靠人工種草發展畜牧業。種草面積視飼養規模而定,以栽培禾本科牧草為主或禾本科與豆科牧草混播,選擇耐旱、產草量高、草質較優的品種,在牧草生長季節進行放牧利用;雨季結束後牧草因乾旱缺水而乾枯,其枯草的營養價值仍較高,也可在旱季(或冬季)放牧利用,但大多數牧場都在雨季剛結束時割草調製青乾草。家庭農牧場在種植牧草的同時,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作為枯草季節飼草料的主要來源。種植飼草料,實行機械化播種、收割和管理。人工種草,既發展了畜牧業,又恢復了草地植被。

與此同時,牧場主十分重視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大力推廣草地鋼絲圍欄技術,實行劃區輪牧。在當地的春季,牧場主利用雨水和光熱條件相對較好的季節,實行休牧,讓草地有休養之機,使草地得到可持續利用。

2.4

提高牲畜質量,實行草畜平衡

南非把減少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既作為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關健措施,又作為保護好草原的重要手段。除北部地區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飼養當地的山羊品種外,其餘地區都飼養良種畜和雜交種。肉牛品種主要是安格斯、夏洛來、海福特及其與本地牛的雜交種,奶牛品種以黑白花品種為主;南非是波爾山羊的原產地,山羊品種主要是波爾山羊;綿羊品種主要有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和dorper肉用綿羊。國家十分重視家畜良種的培育和推廣,設立了國家和民間的良種公牛精液中心,專門向全國各地的奶牛場、肉牛肥育場提供優良種畜精液。全國基本形成了國家的、民間的良種精液中心到生產場的良種繁育推廣網絡體系,牧場主通過限制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的措施來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並根據草地的生產能力來確定牲畜的飼養量,實行草畜平衡,既能避免破壞草原,有效保護草原,又能實現長久的經濟效益,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範文由提供!

2.5

滅治草原蝗蟲,治理蟲害草地

南非蝗蟲對草原的破壞十分嚴重,在蝗蟲危害區域每平方公里有蝗蟲4000~8000萬隻,3400只蝗蟲一天的採食量相當於1只羊的採食量(1.5kg乾草),全國蝗蟲每天要損害6000t牧草。南非政府對治理草原蝗蟲十分重視,建立了蝗蟲預警制度,要求發現蝗蟲必須立即上報,每年政府投資3000~5000萬蘭特專項用於滅治草原蝗蟲。滅治方法主要是在草原專家的指導下,一般在蝗蟲的產卵季節農牧民噴撒化學藥劑滅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

實行科學飼養管理,注重科研與生產結合

南非的草地畜牧業是以家庭牧場為基本生產單位,牧場主一般都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農牧和生物技術科研、教學的專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農牧場,實行科學養殖,其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也較高。牧場主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實行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注重投入、產出和效益。

南非國家設立了農牧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農牧高新技術研究;地方設立了農牧科研所或站,主要研究農(牧)場的實用技術;大專院校也設立了專門從事農牧科學研究的機構和實驗基地,大多數從事基礎研究。農牧科研單位的人員工資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經費由公司或農場主提供,公司或農牧場主根據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關健性技術難題,與有關科研所和大專院校簽訂協議,出資進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應用於出資者,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避免了科研與生產的脱節,這一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anglo礦業公司的礦渣植被恢復,就是該公司出資由比勒陀尼亞大學進行試驗研究,在礦渣上種植牧草和農作物均獲得成功,並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

3

幾點建議

通過20多天在南非的培訓和學習,很受啟發。結合四川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進一步抓好“三化”草原治理,恢復草原生態植被

我省草原位於長江黃河上游和源頭,草原面積3.13億畝(合2087萬公頃),佔全省幅員面積的43%。近30年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草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到xx年,全省有沙化、鼠蟲害、其它退化草原面積達16010萬畝(合1067.33萬公頃),並集中分佈在川西北牧區,這是我省草原保護建設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借鑑南非恢復草地植被的經驗,切實抓好我省“三化”草地治理工作。積極開展沙化草地治理的科學研究,推廣沙化草地治理的實用技術,恢復沙化草地植被;繼續採取生物、化學、物理、保護天敵等綜合措施,治理草原鼠蟲害;大力推廣補播、除雜、施肥等草地改良技術,治理好一般退化草地。特別是在川西北牧區,因採金、挖礦毀壞草原植被的現象很突出。借鑑南非恢復礦渣草地植被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切實抓好礦產企業的草地植被恢復。

3.2

建立草畜平衡等三項草原保護制度,合理利用草原

一是以鄉為單位劃定基本草原保護範圍,樹立標誌,並公告保護,建立基本草原保護制度。二是根據草地資源狀況和草原承載量,合理確定牲畜發展數量,防止超載過牧,建立草畜平衡制度。並通過加強技術服務和市場引導,加快畜羣週轉,優化畜羣結構,提高牧畜質量,使傳統型的數量畜牧業向質量型的效益畜牧業轉變。三是繼續採取有力措施,堅定不移地實行好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視其退化程度分別進行禁牧、休牧,建立禁牧、休牧和輪牧制度。

3.3

加強草原基本建設,提高草地生產能力

草原建設,是抓好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和推進畜牧業發展的根本措施,是解決好我省草原所有問題的關健。多方籌集草原建設資金,加大草原基本建設的力度。重點抓好圍欄改良草地、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牲畜棚圈以及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高草原生產力,緩解畜草矛盾,逐步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實行科學養畜,既發展畜牧業經濟,又保護草原生態。

3.4

依法加強草原管理,加大草原執法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草原法》,完善草原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州、縣草原監理機構,加強草原執法隊伍建設,增強執法手段,加大草原執法和監督管理力度,鞏固草原保護與建設成果。做到依法管草、依法護草、依法治草,使我省草原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3.5

重視草原研究和實用技術推廣,提高草原保護建設的科技含量

【第8篇】關於貴州和內蒙古生態博物館考察報告

可以看出,中國博物館學會按照戰略意圖行事,考慮了(世界)幾代生態博物館,回顧和評價了生態博物館發展經歷,按照博物館的成長趨勢,擴大了國際合作。這是中國方面的一個明顯特點。

從大的方面看,中國表現出了根據幾個生態博物館的經驗,具有擴展建立國家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潛力。這一現象和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建立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過程相似(例如法國、日本、意大利、波蘭、瑞典、巴西和墨西哥)。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給予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和當地領導層以權利,允許他們在形成生態博物館的相互聯絡中發揮作為參與者的作用。對於這一點,緊迫的是伴隨着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建設(這通常是學者和政府權力機構的任務),緊緊依靠各地生態博物館的合作。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沒有強有力和勝任的地方生態博物館領導,將會影響生態博物館的有效發展。

現有的中國生態博物館中的信息中心是好的,既“臨近”又“遙遠”。“臨近”是指生態博物館有一個展示中心,介紹有關項目、地區和當地居民的信息。“遙遠”,是指七個生態博物館指南(中英文)介紹了地區和居民情況,但不幸的是,對於外國人來説,要想了解當地政府(關於交通、住房、教育、農業和手工藝)和當地居民的聯繫很難。可能的情況是,將整個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項目的信息資料上網,這將使中外學者和七個生態博物館獲益,這將可能成為相互瞭解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去參觀中國生態博物館仍然有一些問題。比如旅遊路線問題可能還沒有給予優先地位(缺少旅遊設施,當地居民的收益潛力很低)。但是,儘管這幾個生態博物館位置遙遠,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可以作為附近區域本民族的參照點。這些生態博物館的潛能已經超越了保護自身的遺產,而是為周邊類似村寨保護遺產樹立了榜樣。除了生態博物館自身,成百萬少數民族通過參觀這些生態博物館,會認識到自己遺產的重要性。

梭戛生態博物館

強勢: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有了供水設施),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大量居民參與保持當地遺產,依然保持此區域的生活特點;具有區域和當地居民的雄厚的獨特性。

弱點:大多數古老的記憶和傳統得到了保存,最難的問題是保存過去和連接現在(更進一步説,是“原真性”和“展示”);自治的生態博物館領導在當地政治因素面前軟弱無力(這是由於以前形成的後果)。

問題:誰從老房子中搬到了新房子中,是否現在居住於村寨的居民會在將來遷出?苗族居民是否需要金錢經濟?比如,他們是否能夠發展商業活動(例如紡織和刺繡)?苗族居民是否從生態博物館中有收益?生態博物館是否依賴居民自己可以發展?生態博物館是否影響了他們的發展(舉例來説,獲得更好的居住條件)?對於整個苗族來説,此生態博物館是否能作為參照點,其他苗族人是否參觀此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怎樣和地區發展計劃相聯繫(例如,對景觀和環境較小影響的條件下,是否可以作為非苗族人修復歷史房屋的榜樣)?

鎮山生態博物館

強勢:從經濟條件看,生態博物館有收益(具有旅遊飯館和商店);已經意識到房屋的修復要保持地區建築風格;一些青年人(可能是專家)參與了生態博物館項目。

弱點:可能生態博物館獲益分配不均勻(有些青年人不理睬現存生態博物館)。

問題:關於現在營業的商店和飯館,是否由當地居民經營?還是這些活動依賴於地方商人?

敖倫蘇木生態博物館

強勢:15户村民參與了生態博物館管理,具有潛力參與和連續;地方民族博物館(明年將在百靈廟城建成開館)的工作人員將指導新的生態博物館的工作;參觀途徑是特殊的(小批參觀者乘坐大篷車),對文化景觀影響較小;內蒙古民族風情看上去很豐富,具有獨特性。

弱點:當多數人住入了新房子,老的生活習俗將很難保存(例如帳篷中的生活)。

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潛力

組織村民管理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供水是中國博物館學會和政府給予的禮物,是否日後他們將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加強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和本民族的聯繫,為本民族羣眾樹立一個榜樣;生態博物館活動要緊密聯繫當地發展計劃;建立中國生態博物館間的內部聯繫網絡,相互交流學習(在論壇期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相互聯繫);將生態博物館地方產品推向市場,通過記憶工程和現在的活動,允許居民創新,籌集資金;建立網站(由村民和中國博物館學會共同管理),進行現有生態博物館的流動展覽,作為相互聯繫的工具。

【第9篇】關於貴州和內蒙古生態博物館的考察報告

關於貴州和內蒙古生態博物館的考察報告

意大利社會和經濟研究所教授 毛裏齊奧.馬吉(maurizio maggi)

對中國生態博物館總的印象

可以看出,中國博物館學會按照戰略意圖行事,考慮了(世界)幾代生態博物館,回顧和評價了生態博物館發展經歷,按照博物館的成長趨勢,擴大了國際合作。這是中國方面的一個明顯特點。

從大的方面看,中國表現出了根據幾個生態博物館的經驗,具有擴展建立國家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潛力。這一現象和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建立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過程相似(例如法國、日本、意大利、波蘭、瑞典、巴西和墨西哥)。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給予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和當地領導層以權利,允許他們在形成生態博物館的相互聯絡中發揮作為參與者的作用。對於這一點,緊迫的是伴隨着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的建設(這通常是學者和政府權力機構的任務),緊緊依靠各地生態博物館的合作。建立一個生態博物館聯繫網絡,沒有強有力和勝任的地方生態博物館領導,將會影響生態博物館的有效發展。

現有的中國生態博物館中的信息中心是好的,既“臨近”又“遙遠”。“臨近”是指生態博物館有一個展示中心,介紹有關項目、地區和當地居民的信息。“遙遠”,是指七個生態博物館指南(中英文)介紹了地區和居民情況,但不幸的是,對於外國人來説,要想了解當地政府(關於交通、住房、教育、農業和手工藝)和當地居民的聯繫很難。可能的情況是,將整個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項目的信息資料上網,這將使中外學者和七個生態博物館獲益,這將可能成為相互瞭解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去參觀中國生態博物館仍然有一些問題。比如旅遊路線問題可能還沒有給予優先地位(缺少旅遊設施,當地居民的收益潛力很低)。但是,儘管這幾個生態博物館位置遙遠,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可以作為附近區域本民族的參照點。這些生態博物館的潛能已經超越了保護自身的遺產,而是為周邊類似村寨保護遺產樹立了榜樣。除了生態博物館自身,成百萬少數民族通過參觀這些生態博物館,會認識到自己遺產的重要性。

梭戛生態博物館

強勢:生態博物館的建立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有了供水設施),取得了居民的信任;大量居民參與保持當地遺產,依然保持此區域的生活特點;具有區域和當地居民的雄厚的獨特性。

弱點:大多數古老的記憶和傳統得到了保存,最難的問題是保存過去和連接現在(更進一步説,是“原真性”和“展示”);自治的生態博物館領導在當地政治因素面前軟弱無力(這是由於以前形成的後果)。

問題:誰從老房子中搬到了新房子中,是否現在居住於村寨的居民會在將來遷出?苗族居民是否需要金錢經濟?比如,他們是否能夠發展商業活動(例如紡織和刺繡)?苗族居民是否從生態博物館中有收益?生態博物館是否依賴居民自己可以發展?生態博物館是否影響了他們的發展(舉例來説,獲得更好的居住條件)?對於整個苗族來説,此生態博物館是否能作為參照點,其他苗族人是否參觀此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怎樣和地區發展計劃相聯繫(例如,對景觀和環境較小影響的條件下,是否可以作為非苗族人修復歷史房屋的榜樣)?

鎮山生態博物館

強勢:從經濟條件看,生態博物館有收益(具有旅遊飯館和商店);已經意識到房屋的修復要保持地區建築風格;一些青年人(可能是專家)參與了生態博物館項目。

弱點:可能生態博物館獲益分配不均勻(有些青年人不理睬現存生態博物館)。

問題:關於現在營業的商店和飯館,是否由當地居民經營?還是這些活動依賴於地方商人?

敖倫蘇木生態博物館

強勢:15户村民參與了生態博物館管理,具有潛力參與和連續;地方民族博物館(明年將在百靈廟城建成開館)的工作人員將指導新的生態博物館的工作;參觀途徑是特殊的(小批參觀者乘坐大篷車),對文化景觀影響較小;內蒙古民族風情看上去很豐富,具有獨特性。

弱點:當多數人住入了新房子,老的生活習俗將很難保存(例如帳篷中的生活)。

中國生態博物館發展的潛力

組織村民管理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供水是中國博物館學會和政府給予的禮物,是否日後他們將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加強每一個生態博物館和本民族的聯繫,為本民族羣眾樹立一個榜樣;生態博物館活動要緊密聯繫當地發展計劃;建立中國生態博物館間的內部聯繫網絡,相互交流學習(在論壇期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相互聯繫);將生態博物館地方產品推向市場,通過記憶工程和現在的活動,允許居民創新,籌集資金;建立網站(由村民和中國博物館學會共同管理),進行現有生態博物館的流動展覽,作為相互聯繫的工具。(張晉平譯)

【第10篇】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0700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新聞摘要:

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考察報告

南非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培訓團

(四川省草原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41)

2003年11月,為學習和借鑑草原生態恢復與“三化”草地治理以及發展畜牧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四川省外專局聯合組織的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培訓團一行14人,在南非比勒陀尼亞、約翰內斯堡、開普頓等地,就草地生態、人工種草、土壤肥料、牧草與飼料的生產和貯藏,放牧與農牧場管理、礦碴治理等內容進行了教學培訓,對安格盧(anglo)礦業公司礦渣植被恢復區,比勒陀尼亞大學試驗農牧場、開普頓家庭牧場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現報告如下:

1 南非基本概況

南非位於非洲的最南端,面積122.7萬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萬人,西南部臨大西洋,東南部臨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為兩洋交匯處,地形地貌西部幾乎是沙漠,中部和東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為主,山丘較少見。海拔高度從沿海的幾米上升到內陸的3000多米,氣候特點則是從開普半島的地中海式氣候變化到誇祖魯海岸的亞熱帶氣候,但在東北部內陸則是草原氣候。日照充足但變化較大,全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但時空分佈差異較大。全國農耕地佔10%左右,可灌溉地區佔5%。乾旱、半乾旱地區佔85%,濕潤地區佔15%。

南非的牧草生長受雨量條件的制約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畜牧業以草原畜牧業為主。分佈大致是:東部主要是肉牛、奶牛、豬、家禽等優良品種及雜交種,是畜牧業最集中的地區;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適宜飼養當地的品種;西南部幾乎是沙漠,主要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南部沿海地帶主要飼養良種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種植業主要是玉米、高粱、向日葵、土豆和小麥,也種植蔬菜、葡萄等。南非以礦產聞名,金礦貯量佔全世界的51%,鑽石和寶石貯量相當豐富,居世界第3位。鈾礦貯量居世界第一。交通發達,全國已形成較完整的交通運輸網絡,高速公路人均佔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從國民經濟結構看,南非以礦產為主的重工業佔國民經濟的50%以上,畜牧業佔30%左右,種植業、釀酒、旅遊及其他產業約佔20%。

2 草地生態恢復和“三化”草地治理的主要特點

通過培訓和學習,感受到南非草地生態保護和“三化”草地治理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作法和經驗可供我們借鑑。

2.1 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把草地建設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南非的自然條件並不算得天獨厚,草地和森林資源不算豐富,缺水十分嚴重。但是,南非從城市到公路,從機關、工廠、學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圍生態植被良好,青草、綠樹、鮮花是他們的主旋律,形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由綠色植物覆蓋的世界。長期以來,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環境立法和執法已實施多年,政府對農牧業生產的投資並不多,但不惜投巨資用於環境保護,大力提倡種草和植樹,並對生態環境保護有嚴格的規定。對採礦企業,在開礦之前必須要有恢復生態植被的規劃,政府才發營業執照;如果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及時恢復生態植被,政府則立即吊銷營業執照,關閉採礦企業。城市和公路建設注意保護原有植被,同時規劃了足量的草坪建植和樹木種植面積。為了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南非在乾旱、半乾旱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建立規模較大的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政府規定造紙廠必須先植樹,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後,才允許伐樹用來造紙。從而形成先造後用、造用結合的良性循環。在南非種草和植樹,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2.2 礦產企業以種草為主要途徑,恢復礦渣生態植被 南非是礦產大國,如果管理不當,亂採濫挖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礦業公司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勞工健康、人身安全三方面工作,把恢復礦渣生態植被作為己任,實行一邊開採一邊進行植被恢復。根據礦渣上層回填土層的高度,種植不同的植物恢復礦渣植被。回填土層高度在60cm以上,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30~60cm種植一般農作物,低於30cm就種植牧草。礦產企業幾乎用種植牧草來恢復礦渣植被。我們到安格盧(angio)煤礦公司實地學習,瞭解到該公司為提高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科技含量,與比勒陀尼亞大學合作,解決礦渣草地植被恢復的技術問題。

2.3 發展人工種草,實行圍欄輪牧休牧 南非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成為發展草地畜牧業的最大制約因素。畜牧業主要靠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來解決牲畜的飼料來源。因此,家庭牧場都十分重視利用雨季開展人工種草,尤其是在東部和沿海畜牧業比較集中地區的奶牛場和肉牛肥育場,幾乎靠人工種草發展畜牧業。種草面積視飼養規模而定,以栽培禾本科牧草為主或禾本科與豆科牧草混播,選擇耐旱、產草量高、草質較優的品種,在牧草生長季節進行放牧利用;雨季結束後牧草因乾旱缺水而乾枯,其枯草的營養價值仍較高,也可在旱季(或冬季)放牧利用,但大多數牧場都在雨季剛結束時割草調製青乾草。家庭農牧場在種植牧草的同時,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作為枯草季節飼草料的主要來源。種植飼草料,實行機械化播種、收割和管理。人工種草,既發展了畜牧業,又恢復了草地植被。

與此同時,牧場主十分重視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大力推廣草地鋼絲圍欄技術,實行劃區輪牧。在當地的春季,牧場主利用雨水和光熱條件相對較好的季節,實行休牧,讓草地有休養之機,使草地得到可持續利用。

2.4 提高牲畜質量,實行草畜平衡 南非把減少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既作為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關健措施,又作為保護好草原的重要手段。除北部地區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飼養當地的山羊品種外,其餘地區都飼養良種畜和雜交種。肉牛品種主要是安格斯、夏洛來、海福特及其與本地牛的雜交種,奶牛品種以黑白花品種為主;南非是波爾山羊的原產地,山羊品種主要是波爾山羊;綿羊品種主要有飼養美利奴細毛羊和dorper肉用綿羊。國家十分重視家畜良種的培育和推廣,設立了國家和民間的良種公牛精液中心,專門向全國各地的奶牛場、肉牛肥育場提供優良種畜精液。全國基本形成了國家的、民間的良種精液中心到生產場的良種繁育推廣網絡體系,牧場主通過限制牲畜數量、提高牲畜質量的措施來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並根據草地的生產能力來確定牲畜的飼養量,實行草畜平衡,既能避免破壞草原,有效保護草原,又能實現長久的經濟效益,推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5 滅治草原蝗蟲,治理蟲害草地 南非蝗蟲對草原的破壞十分嚴重,在蝗蟲危害區域每平方公里有蝗蟲4000~8000萬隻,3400只蝗蟲一天的採食量相當於1只羊的採食量(1.5kg乾草),全國蝗蟲每天要損害6000t牧草。南非政府對治理草原蝗蟲十分重視,建立了蝗蟲預警制度,要求發現蝗蟲必須立即上報,每年政府投資3000~5000萬蘭特專項用於滅治草原蝗蟲。滅治方法主要是在草原專家的指導下,一般在蝗蟲的產卵季節農牧民噴撒化學藥劑滅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 實行科學飼養管理,注重科研與生產結合 南非的草地畜牧業是以家庭牧場為基本生產單位,牧場主一般都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農牧和生物技術科研、教學的專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農牧場,實行科學養殖,其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也較高。牧場主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實行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注重投入、產出和效益。

南非國家設立了農牧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農牧高新技術研究;地方設立了農牧科研所或站,主要研究農(牧)場的實用技術;大專院校也設立了專門從事農牧科學研究的機構和實驗基地,大多數從事基礎研究。農牧科研單位的人員工資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經費由公司或農場主提供,公司或農牧場主根據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關健性技術難題,與有關科研所和大專院校簽訂協議,出資進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應用於出資者,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從而避免了科研與生產的脱節,這一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anglo礦業公司的礦渣植被恢復,就是該公司出資由比勒陀尼亞大學進行試驗研究,在礦渣上種植牧草和農作物均獲得成功,並在全國進行大面積推廣。

3 幾點建議

通過20多天在南非的培訓和學習,很受啟發。結合四川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進一步抓好“三化”草原治理,恢復草原生態植被 我省草原位於長江黃河上游和源頭,草原面積3.13億畝(合2087萬公頃),佔全省幅員面積的43%。近30年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草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到2002年,全省有沙化、鼠蟲害、其它退化草原面積達16010萬畝(合1067.33萬公頃),並集中分佈在川西北牧區,這是我省草原保護建設工作中最突出的問題。借鑑南非恢復草地植被的經驗,切實抓好我省“三化”草地治理工作。積極開展沙化草地治理的科學研究,推廣沙化草地治理的實用技術,恢復沙化草地植被;繼續採取生物、化學、物理、保護天敵等綜合措施,治理草原鼠蟲害;大力推廣補播、除雜、施肥等草地改良技術,治理好一般退化草地。特別是在川西北牧區,因採金、挖礦毀壞草原植被的現象很突出。借鑑南非恢復礦渣草地植被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切實抓好礦產企業的草地植被恢復。

3.2 建立草畜平衡等三項草原保護制度,合理利用草原 一是以鄉為單位劃定基本草原保護範圍,樹立標誌,並公告保護,建立基本草原保護制度。二是根據草地資源狀況和草原承載量,合理確定牲畜發展數量,防止超載過牧,建立草畜平衡制度。並通過加強技術服務和市場引導,加快畜羣週轉,優化畜羣結構,提高牧畜質量,使傳統型的數量畜牧業向質量型的效益畜牧業轉變。三是繼續採取有力措施,堅定不移地實行好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視其退化程度分別進行禁牧、休牧,建立禁牧、休牧和輪牧制度。

3.3 加強草原基本建設,提高草地生產能力 草原建設,是抓好草原生態環境建設和推進畜牧業發展的根本措施,是解決好我省草原所有問題的關健。多方籌集草原建設資金,加大草原基本建設的力度。重點抓好圍欄改良草地、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牲畜棚圈以及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高草原生產力,緩解畜草矛盾,逐步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實行科學養畜,既發展畜牧業經濟,又保護草原生態。

3.4 依法加強草原管理,加大草原執法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草原法》,完善草原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州、縣草原監理機構,加強草原執法隊伍建設,增強執法手段,加大草原執法和監督管理力度,鞏固草原保護與建設成果。做到依法管草、依法護草、依法治草,使我省草原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3.5 重視草原研究和實用技術推廣,提高草原保護建設的科技含量 南非十分重視農牧科學研究,在牧草育種栽培、草地生態保護、家畜良種培育等方面有較高水平,並取得了一批很有影響的成果,為草地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我省要進一步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草原科技隊伍,加強草原的科學技術研究,大力推廣實用技術,提高草保護建設的科技含量。■-[《四川畜牧獸醫》第7期]

【第11篇】西北地區生態培訓考察報告

西北地區生態培訓考察報告

為了解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現狀和發展,促進交流與合作,由貴州省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組織,以全省環境保護職能部門及各環保企業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環境標誌產品認證企業,iso14000認證企業主管領導,“綠色學校”負責人及可持續發展的各類大中型企業領導為成員的訪問考察團一行19人,於2003年9月16日至25日對西北地區的新疆、甘肅等地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環境保護宣教工作和“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考察學習,本人有幸參與了此次考察活動。考察團所到之處,受到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的熱情接待,聽取了有關領導、專家的講座和情況介紹,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實地考察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如何解決能源的狀況、風力發電站和防沙治沙情況。通過考察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受到了啟發,學到了有用的經驗,順利完成了培訓考察任務。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赴西北培訓考察團留影

一、西北兩省、區自然環境概況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歐亞大陸中部,我國西北邊陲,國土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東北與蒙古,西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鄰,邊界線長達5600公里,是我國邊界線最長的省區。到2000年底,全區人口約1700多萬。氣候環境是大氣乾旱和水資源不足。由於新疆遠離海洋,地形為三山夾兩盆,高山環繞,所以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氣候乾旱。

新疆現已發現122種礦產。其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鈹、白雲母、鈉硝石、陶土、蛇紋巖等。全疆地表水年徑流量約884億立方米,地下水可採量252億立方米,冰川面積2.4萬平方公里,儲水量25800多億立方米。日照時間長,年均2600 ~ 3400小時。

2、甘肅省地處中國西部內陸,黃河上游,東接陝西,東北與寧夏毗鄰,西連青海,新疆,北鄰內蒙古,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海拔:1000-3000米,土地總面積45.5萬平方公里,現有耕地353萬公頃,人均2.17畝,草原1664萬公頃,森林426萬公頃,木材積蓄量2億立方米。另外還有宜農荒地100萬公頃,宜林荒地666萬公頃,宜牧草山草坡467萬公頃。

甘肅省生態環境惡劣,水資源嚴重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這裏每年黃河泥沙超過5億噸,佔黃河流域年輸沙量的三分之一。

與新疆環境宣教中心合影

二、西北兩省、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㈠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績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綠洲面積由解放初的1.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7.07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由當初的1800多萬畝擴大到5700萬畝。全區已有4個地(州)、60個縣(市)、農墾128個團場實現了農田林網化,其中25個縣(市)實現了平原綠化,使85%的農田得到了林網的有效保護;和田縣因治沙業績突出,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環境保護500佳”。新疆的森林覆蓋率已從1998年的1.68%提高到目前的2.1%,綠洲森林覆蓋率由10.75%提高到了14.95%。全區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2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025。23萬公頃,約佔自治區總面積的6。17%。

2、甘肅省生態環境建設進展良好,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祁連山水源涵養林工程、長防長治工程、“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風沙生態環境整治工程、生態縣建設綜合治理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工程和蘭州市南北兩山綠化工程九大工程。甘肅已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4.4 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原 1600 萬公頃,人工造林 3.8 萬公頃,人工種草 2 萬公頃,從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促進了農林牧業的全面發展。乾旱少雨是甘肅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經過多年努力,甘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 294 座,水庫總容量 21 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機電提灌工程 7460 多處,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 120 萬公頃。甘肅中部的乾旱山區,成功實施了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決了中部 113 萬人、119 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甘肅省已完成退耕還林還草 87.95 萬畝,佔國家下達試點任務的 97.7%,完成造林 177.12 萬畝,佔年計劃的 90.9%。

㈡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1、新疆生態環境質量不高,生態系統脆弱,系統抗逆性較差,抵禦生態環境災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主要表現在:

⑴ 新疆綠洲面積不斷拓展的同時,沙漠化面積仍以每年 168.8平方公里的但局部地區植被仍在減少,速度擴展,綠洲內耕地次生鹽漬化面積以每年 0.7 萬公頃的速度增加。

⑵ 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發使綠洲內大氣降塵居高不下,災害性天氣對綠洲的侵蝕和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1997 年,新疆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50.5 億元,1998 年為 59.18 億元,1999 年為 64.44 億元,分別佔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 3.7%、4.35% 和 5%。

⑶ 礦產開發對土地植被的破壞和對水環境的污染使開發後地貌無法恢復,恢復面積只佔破壞面積的 4.5%,而治理面積僅佔恢復面積的 12.6%。自 20 世紀 70 年代末新疆推廣農膜技術以來,農膜覆蓋面積 1999 年達到 133.3 萬公頃,用膜量達到 8.4 萬噸,殘留率按 24% 計算,一年殘留 2.02 萬噸。

⑷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使許多河流下游水量鋭減,甚至斷流,塔里木河下游斷流河道已達 320 公里,其它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縮短。

⑸ 植物資源中甘草面積目前正以每年 2.4 萬公頃的速度被破壞,雪蓮、貝母、肉蓯蓉等藥用植物資源的儲量迅速減少,特有的野生動物數量和種類也在鋭減,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⑹ 新疆森林覆蓋率雖逐年增加,但局部地區植被仍在減少,塔里木盆地的胡楊林面積減少到 54%,準噶爾盆地的荒漠梭梭林面積減少了 69%。

2、甘肅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類型複雜多樣,但長期以來,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作用的影響,所面臨的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災、沙塵暴等生態環境問題十分嚴峻。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仍然是環境保護部門和環境保護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⑴ 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積37.9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土地面積的83.49 %,每年輸入江河的泥沙量6.44億噸。

⑵ 沙漠化仍在發展,土地鹽漬化蔓延,沙塵暴威脅進一步加大。全省沙漠化面積約14.29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31.47%。全省5000萬畝耕地中,有1000萬畝面臨沙漠化威脅,鹽鹼地面積已達10.7萬公頃,成為灌區農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⑶ 天然林保護任務艱鉅,植被覆蓋率增長緩慢。由於過度開發,人為破壞,以及自然退化,天然植被覆蓋率低下,森林覆蓋率9.37%,比全國平均森林覆蓋率16.55 %低7個百分點。

⑷ 草原超載過牧,大部分草場趨於退化。全省草原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36.62 %,為全國5大牧區之一,目前受到嚴重退化、沙化和鹽鹼化這“三化”的威脅,90 % 以上出現了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的達到33%。

⑸ 生物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由於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和環境污染,使野生物種的棲息地面積不斷縮小和遭受破壞,加上一些地方濫捕、濫獵、濫採屢禁不止,導致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減少,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

⑹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由於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失調,導致資源浪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鄉鎮企業“三廢”污染防治進展緩慢,化肥、農藥、地膜及畜禽養殖等面源污染範圍擴大,危害嚴重。

與甘肅環保局交流經驗

三、兩省、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㈠ 新疆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1、強化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圍繞開發建設的各項工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等多種手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深入進行、環境區情教育,不斷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各族人民羣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加強領導,建立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按照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轄區生態環境質量負責的要求,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落到實處。層層推進各級政府任期和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區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建設和管理、資源開發項目的管理等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納入責任狀。

3、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自治區及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都負有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責任。在自治區實施大開發的過程中,各有關部門都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4、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在開發建設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各級法律法規,堅決禁止和取締各種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非法開發建設活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5、分類指導,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分區推進。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緊緊圍繞重點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制定保護規劃,實行分類指導,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分區推進,以此帶動和推進全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6、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保障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支持能力。

7、增加生態保護投入,完善環境經濟政策。要遵循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同步發展的方針,切實增加生態環境保護投入,逐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投入的比重。

8、積極開展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堅持經濟與技術合作並重,積極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和生態環境管理經驗,推動我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全面發展。

㈡甘肅省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⑴大力實施節約、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的各項措施。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堅持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三水齊抓,大中小工程並舉,廣泛動員農民羣眾興修小型水利,鼓勵農民以多種方式建設和經營小型水利設施,實行多種經濟成份辦水利。大力推廣節水和工業、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提高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的重複利用率。

⑵ 抓好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按照“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方針,在保護好現有林草植被資源的基礎上,積極恢復擴大面積,把生態建設同調整農業結構、扶貧開發、發展地方經濟結合起來,通過政策激勵、機制創新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建設,實現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要抓好天保工程和治沙止漠工程。

⑶ 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充分利用調整產業結構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更多地採用高新技術發展環保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

⑷ 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依法對水、基本農田、礦產、森林、草地等重點自然資源進行強制性保護。

⑸ 生態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工作,以順應自然規律和量力而行為原則,做到了適地適樹適草,有水有樹,樹隨水走,先易後難,先近後遠。

⑹ 在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精神的同時,修訂並完成《甘肅省生態環境功能區劃》,開展了黑河上中游和黃河瑪曲兩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的建設試點工作,加強了對鄉鎮企業和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對自然保護區貫徹《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執行情況和秸杆禁燒、嚴禁採集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麻黃草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有效地遏制了違法行為的發生。

嘉峪關

四、環境保護宣教和“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情況

1、新疆自治區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六·五”世界環境日和與環保相關的紀念日開展形式各異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注重與新聞單位和外界的合作,開展警示教育和法規宣傳,努力擴大宣傳範圍;加強環保宣傳教育網站建設,充分利用網頁進行宣傳;結合地方特點,深入開展中國小生環境教育活動,確定了烏魯木齊市實驗中學為參加全球開展中國小環境學習與觀察計劃的備選學校;二是做好環保技術人員再教育和環保幹部崗位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環保人員素質。近年來,共承辦各類環境管理培訓班20期,受教育及培訓人數過千人;三是充分發揮《中國環境報》新疆記者站的龍頭作用,努力拓寬宣傳渠道;四是認真做好環保產業協會工作,推動自治區環保產業的持續發展。

2、2002年,甘肅環境保護局會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制定下發了《甘肅省2001年—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召開首次全省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會議, “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開展了以“兩會”(首次全省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首屆西部綠色環保成果、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兩週”(省城環境監護周,全省百萬中國小生警示教育環境監護周)“四綠”(蘭州市綠色文明商場創建活動,綠色文明在雄關,綠色旅遊在天水,綠色文化在慶陽)活動為重點的系列宣傳活動。全省各級環保部門開展環保法律法規諮詢宣傳和知識普及活動700餘次,各種宣傳媒體專題欄目播發環保類新聞稿件1200餘篇(條),500萬人直接受到環境教育。甘肅省環境保護類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成立掛牌,有300餘人參加培訓。學校環境教育得到加強,有兩所中學被評為全國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

天山

五、幾點體會

為期十天的培訓考察給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較深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1、本省與西北地區同屬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地區,在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有共同和不同的方面,但應進一步加強交流和合作,取長補短,共同促進雙方的發展和進步。

2、對於西北地區而言,本省的生態環境狀況相對較好,但不應滿足現狀,要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搞好規劃,增加投入,紮紮實實搞好工作。

3、生態建設是永恆的主題。目前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斷流、湖泊枯竭趨勢日益加重。因此,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實施西部開發的根本所在,我們要站在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後代的高度,實施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堅持治理和保護並重。

4、生態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要根據當地的水土氣候條件,當退則退,宜林則林,宜草則草,要有長遠考慮,要有統籌規劃,切不可一陣風,搞形式主義。同時,要有科學的態度,不蠻幹、不盲從,要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通過科技進步來推動生態建設,包括育種、選苗、節水、治沙等等,各個環節、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離不開講求科學的精神。

5、水是制約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變化的關鍵因素,節約與高效化利用水資源和合理規劃經濟發展與水資源開發,堅持“資源節約型”發展方向,是解決西北乾旱區流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水資源開發中,也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應以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為優先的原則,以求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應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口,以水定發展規模”的原則,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流域是一個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聯繫的生態系統的觀點,統籌協調上、中、下游用水關係,農、林、牧、生態與工礦、城市用水關係,地表水與地下水聯合開發的關係,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高效利用。

2003年10月10日

【第12篇】白雲山生態旅遊考察報告

白雲山生態旅遊考察報告

廣東實驗中學 馮哲 凌敏捷 朱瑋泉 吳尚端 祁禾 劉智昆 盧荻

(指導老師:劉敏)

何為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是指在被保護的自然生態系統中,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融合區域內人文、社會景觀為對象的郊野性旅遊,旅遊者通過與自然的接近,達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態功能的好處,產生迴歸自然的意境,從而自覺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一種科學、高雅、文明的旅遊方式。生態旅遊既是大自然向人類顯示自身無窮奧妙的一種形式,也是人類保護自然的一種積極舉措。為此,開展生態旅遊,既是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觀賞質量提高的需要,也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需要。

一.白雲山發展生態旅遊的優勢

(一) 白雲山自然條件優勢

1.植被種類多,數量大,覆蓋率高

1999年初,廣州市政府完成了林木改造面積達24400多畝,約佔整個白雲山林區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新種各種優良闊葉樹60多個品種,達122萬株,形成新的生態風景林。白雲山還有5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如鵝掌楸、上沿香、降香黃檀、油杉、大葉竹柏等。

2.優良的氣候環境

通過植物蒸發,源源不斷地把水分輸送到空氣中,增加了大氣的相對濕度,又降低絕對温度,使人感到舒適。

3.良好的空氣質量

植物能吸附大氣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和有害氣體,還能通過光合作用向外界放出我們所需要的氧氣,而且放出的氧氣量比其它地區大得多,從而使白雲山成為“天然氧吧”,以上這些使白雲山成為廣州市空氣指數、生態環境最好的一方“淨土”。

4.寧靜的環境

廣州像許多大城市一樣都有噪聲污染,而樹木和草坪就有減弱噪聲的作用。白雲山是由喬木、灌木和草本共同構成的多層次林帶,這樣吸音效果更好。

5.優質的水源

白雲山眾多樹木涵養了充足的水源,而在巖層之間,流動於白雲山體內的地下水,匯聚成泉,水質皆優。

(二)白雲山非自然條件優勢

1.交通便利,設施齊全

從市區到白雲山,方便得很,許多車都能直達白雲山。在白雲山的山頂公園,商店、食肆一應俱全,山下也有各種商店。上山的路經過整修,已經煥然一新,十分好走。

2.管理嚴密,服務周到

離白雲山不遠處就是白雲山管理局,便於管理。

3.龐大的市場

在假期,許多市民都有上白雲山的習慣,以消除平時工作的壓力,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而且,從外省來的遊客也不忘來白雲山遊玩一番。這就給白雲山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

4.政府支持,政策優勢

國家旅遊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倡導,並確定1999年旅遊的主題為“生態環境游”,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勢必對我國生態旅遊事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白雲山生態旅遊的現狀

(一)以觀光休憩為主的生態旅遊

這種旅遊方式消費比較低,能充分滿足人的安逸感、活力感、舒適感,因此深得中老年人的喜愛。

1.風光旅遊

風光旅遊是一種欣賞自然風光的觀光旅遊,這種旅遊項目往往設計在一些舉世聞名的奇異自然風光地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盡顯人文生態美之地,利用交通工具或步行,沿指定路線進行旅遊活動。白雲山既有寬闊的柏油路,又有供人行走的林間小道。沿途風景秀麗,各具特色的涼亭不下十個,使人心曠神怡。

2.觀鳥旅遊

白雲山上的鳴春穀風景區是國內最大、東南亞第二的天然鳥籠。鳴春谷佔地5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區、珍稀鳥觀賞區、鳥表演區等部分。籠區內以水禽,涉禽和多種飛鳥為主,其中有珍貴的孔雀、天鵝、白鷳、白鶴、錦雞、鴛鴦等名鳥共40多種,5000餘隻。

3.度假旅遊

在空氣清新、風光獨特、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的地方,可闢建度假區。這種度假區在滿足旅客度假需求的基礎上注重保護,一般選有特色的娛樂項目,讓遊客在週末和假日能融入自然、休息療養、消除疲勞。白雲山的山莊旅舍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它以平房為房舍,富有鄉村風味。1998年,在保留山莊原有風格的基礎上,經裝修改造後,山莊旅舍已煥然一新,豪華餐廳、中西餐廳、咖啡廳、會議廳、網球場等一應俱全,已成為會議、休閒度假的最佳選擇。

(二) 與其它旅遊結合而成的生態旅遊

這是一處具有強烈現代感的旅遊新亮點,也是第一家在風景區內,將綠色生態旅遊、體育休閒旅遊、極限運動等項目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運動中心。來到白雲山的遊客,既可用蹦極跳考驗自己的膽量,也可在綠意融融的草場上滑草。這類活動極受年輕人喜愛。

1.蹦極跳

白雲山高空蹦極,採用美國系統和設備,確保蹦極裝備、彈跳操作“雙保險”。在自然環境上,它又與青山、綠水、藍天融為一體,是國內環境最優美、最接近自然的蹦極點。它的高度為42米,人跳下去將以50-60公里/小時的時速自由落下,在幾乎到達地面時,固定在人身上的彈性橡皮繩,會把人拉回空中,反彈大約4-5次,彈跳過程接近五分鐘——這是參加者一生中最恐怖、最驚險、最刺激、最難忘而不可思議的五分鐘。

2.白雲滑道

白雲滑道是白雲山的一個新型娛樂項目,集綠色生態、體育休閒旅遊於一體。旅遊滑道又稱旱地雪橇,起源於歐洲。白雲滑道全長1400米,乘“雪橇”順滑道從山頂直下,穿梭於林木花草之中,既愜意,又刺激。“雪橇”設有剎車手制動系統,保證行車安全。這項運動也很受年輕人喜愛。

3.白雲索道

白雲索道是我國第一條完全由國內自行設計、施工的單線循環、雙鉗口開合式抱索器的旅遊觀光纜車,有80個客箱,每個乘坐6人,最大速度每秒3米,每小時單向運量1200人次,是目前國內客運能力最大的旅遊索道。白雲索道建於1986年,下站設於白雲山南麓,上站設在山頂公園。乘坐纜車既可以看到各個風景點,也可以遠眺羊城,無限風光盡收眼底。這項活動老少皆宜,受各年齡層人士的歡迎。

三.白雲山的發展趨勢

(一)前景

白雲山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高。將成為嶺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的風景名勝遊覽區。將環境、社會、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13篇】赤峯市大規模生態建設考察報告

赤峯市大規模生態建設考察報告

水資源調配與國土整治課題組

'西有榆林,東有赤峯',説的是全國生態建設的兩個最成功的典型。在全國沙化面積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續擴大的形勢下,赤峯市經過20年的努力,在一個局部扭轉了'沙進人退'的頹勢,實現了'人進沙退',以每年治理150萬畝的速度,向沙漠化反攻。

赤峯市九萬平方公里,從國土面積上説,是全國的1%,也是世界最大的'市'。赤峯南有燕山,北有大興安嶺,西有渾善達克沙漠和貢格爾草原,東有科爾沁沙地。燕山山脈與大興安嶺的最高峯都在赤峯,西遼河也發源於赤峯(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赤峯境內山區、丘陵、草原、沙漠、湖泊一應俱全;赤峯大規模生態治理的經驗,具有特殊的典型意義。

一、大規模生態治理的三種組織形式

赤峯市得以每年大規模治理生態150萬畝,靠的是三種主要組織形式:

(一)大規模的羣眾集中會戰

生態建設的典型各地都有,參觀學習、示範的效果不錯,很有教育意義。但是,大多形不成氣候,不能在國土整治層面上,比較完整的改變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宏觀圖景。赤峯不同,不僅公路兩旁綠樹成蔭,而且,就是走到比較偏遠的鄉間小路,山地丘陵也批上了綠裝,水平溝、魚鱗坑一直挖到山頂。譬如,赤峯大規模生態建設的標杆縣 - 敖漢旗,國土面積1245萬畝,有林面積518萬畝,佔國土面積的41.6%,在整體上改變了過去荒山禿嶺的圖景。敖漢旗57.6萬人,人均人工林面積9畝,居全國第一。經過多年的努力,敖漢旗的生態環境起了變化。與70年代相比,敖漢旗無霜期平均延長了五天,八級以上的大風減少了22次/年,水土流失從5000~15000噸/平方公里下降到2200~2500噸/平方公里。取得這樣驕人的成就,靠的是20年持續不斷的羣眾性大會戰。

高強度的行政手段組織會戰

赤峯羣眾性大會戰的強度是極高的,一年三次,春天、夏天和秋天各一次,植樹造林種草整地修水利,幾乎所有農閒時間都在會戰。調研中一般的説法是,平均一個勞力一年50~60個工,高的要超過100個工。譬如,赤峯著名的六道嶺,全村210户912口人,1995年一年投工5.5萬。敖漢旗全勞力占人口的38%,按此比例計算,平均每個全勞力出工159天! 如次這般的會戰,行政性組織的強度,恐怕超過'農業學大寨'時期。會戰的任務是以鄉為單位落實到村、到户。你不來會戰,可以。一個魚鱗坑6元錢。在石質山上,一般一個勞力一天可以挖7~8個魚鱗坑。換言之,你一天不來,繳40~50元。而當地僱工價格一天才15元。6元錢一個魚鱗坑,明顯帶有懲罰性質。倘若一年100個工的會戰任務,算下來,不參加的要罰款4000~5000元。1998年,敖漢旗農村人均年收入才1360元。這筆罰款誰出得起?

從'一平二調'到誰種誰有

這樣高強度的行政組織會戰,是從70年代末公社化體制延續下來的,一直到今天。行政手段的組織形式不僅沒有變,甚至'變本加厲'。之所以能夠如此,而且有效,就是因為會戰的內容從過去的'一平二調'轉化為'誰種誰有'。60~70年代,農村生活苦不堪言,主要是'一平二調'基礎上的種種會戰。幹多幹少一個樣,還要被強迫着幹。現在的會戰,行政手段歸行政手段,種下的樹是誰種誰有,清清楚楚。

成片開發,統一管護

然而,種下的樹,能不能有,不光靠政策。在乾旱、半乾旱的農牧混合經營地區,植樹造林是'三分種,七分管'。一家一户可以植樹,卻無法管護。你能説這山上你一家、或幾家種了一些樹,整架山別人就不能放牧了?就算是承包了荒山荒坡,別人的羊真啃了樹,頂多是民事糾紛打官司,還不知村長或鄉長向着誰哩。

赤峯大會戰,經常以鄉為單位,漫山遍野齊出動,一個山頭一個山頭治理。從山下到山頂,全部種上樹之後,馬上封山,由村、鄉行政管護。只要有羊啃了山上的樹,拉了就走,根本沒二話。而這山上的樹,根據誰種誰有的政策,是分別屬於千家萬户的。一方面,千家萬户誰也不願被罰- 到這山上放羊,也許正好啃了自己的樹呢;另一方面,千家萬户都有一定的積極性關心這片林子 - 有羊進入,馬上通知村或鄉行政。

成活率與小老樹

'三分種,七分管',管護上去了,植樹造林的成活率自然高。另一方面,從70年代末'三北防護林'體系建立以來,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北方各種條件的一整套植樹造林技術已經成熟。敖漢旗植樹,成活率達85%以上,成為赤峯的驕傲。

80年代以前種樹,種的人不好好種,管的人不好好管,加上苗木技術不成熟,往往成活率低;長出來的也是'小老樹'。譬如,敖漢旗518萬畝有林地中,竟有100多萬畝需要改造的'小老樹'。如今,在一整套成熟技術的基礎上,全旗統一規劃,什麼地方、什麼時節、用什麼方法、種什麼樹;旗裏10個國有林場18處苗圃3000畝育苗面積按規劃保證高質量苗木;然後,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全體動用,統一行動大會戰;會戰後封山,統一管護。

過去,敖漢旗燃料、材料、肥料三料短缺,秸稈、牛糞是羣眾生活的燃料,不能還田。如今,樹活了,長高了,撇樹杈就夠燒了,秸稈、牛糞都可以還田了。實現了'林多、草多、畜多、肥多、糧多、錢多'的良性循環。 到1999年,敖漢旗518萬畝人工林地,77萬畝國有,200萬畝集體,餘240萬畝都是誰種誰有。旗裏還計劃在改造'小老樹'的同時,把200萬畝集體林地全部變成誰種誰有。如今,全旗活立木513萬立方米,人均9立方米;價值14億元,人均2700元;1998年,全旗林業產值1.4億元,人均243元。老百姓親眼見到了利益,行政性手段實施會戰的組織成本就自然降低。

行政組織的羣眾會戰是赤峯大規模生態建設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包產到户、分散經營以來,一些地方農村基層組織處於半癱瘓狀態。赤峯市卻能夠長時期持續動用行政手段,組織高強度的羣眾性會戰,靠的是地方領導改變生存環境的決心, 靠的是誰種誰有、利益明確的政策,靠的是科學規劃、統一管護所保證的植樹成活率。誰種誰有的政策、成熟造林技術的規劃和指導、行政組織手段的充分運用,三位一體,長期堅持不懈的艱苦奮鬥,終於使赤峯生態持續惡化的頹勢看到了根本扭轉的希望。赤峯'三位一體'的會戰經驗,在全面開發大西北的進程中,值得認真總結和推廣。

(二)個體經營的治沙生態經濟圈

大規模集中的羣眾會戰,主要是在荒山、荒坡、荒地、荒灘大面積植樹造林。與此相對應的小規模生態建設組織形式是個體經營的治沙生態經濟圈,即以户為單位,圈出一塊沙地,平均30~50畝,打一口井或引一些水,造林種草,封沙固沙,種地養畜,生存繁衍。

翁牛特旗的蒙古族牧民唐八十,就是這種生態經濟圈的一個典型。 1995年,唐八十承包了1800畝沙丘,三年時間投資三萬元。唐八十家地處科爾沁沙地,原來都是流動沙丘,其中有10米左右的高大沙丘;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原來的沙漠林草覆蓋率已達80%以上,流動沙丘完全被固定住了。唐八十一家在這塊治理好的沙漠上,養了400只羊、50頭牛、10匹馬。如今,僅間伐木材和山楂果品等林業收入,一年達一萬多元。

唐八十原是村支部書記。書記治沙致富,起到榜樣作用。全村90%的農牧户都跟着承包了沙地。如今,翁牛特旗在推廣治沙生態經濟圈模式,全旗沙地承包已達五萬多畝。

(三)現代公司成片開發

1999年8月,我們曾經在寧夏訪問了銀廣夏集團,目睹了六萬畝沙地、幾千萬元投資的集約化成片開發。現代公司成片開發,應當成為西部大開發進程中的主要組織形式之一。

股份公司成片開發

1998年,翁牛特旗林業局出面組建股份制的響水沙地治理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原旗水利局副局長任公司總經理,註冊資本2800萬元,成立響水沙地林牧農複合生態經濟系統工程,圈沙地42萬畝全面開發治理。22家法人以錢、地、勞、實物入股。開發地所在鄉,以土地和開發投勞形式入股,林場以苗木入股。貨幣股1200萬元,1997~2000年計劃投資1100萬元,大規模開發。

這樣公司的規劃、組織、技術和開發實力,遠非個體農户可比。經過兩年的努力,在42萬畝沙漠的範圍裏,已經完成人工造林2.6萬畝,飛播造林種草30萬畝,修公路80公里,水壩和引水的渠首工程已經完成。公路兩側55個沙丘已經被人工草沙障固定住了,公司已經開始水稻、葡萄、西瓜、蔬菜以及養鴨等經營性生產。

國有林場集資入股

公司開發的另一種形式是集資入股國有林場,植樹造林。1994年,科什科騰旗為解決國有林場資金不足,展開集資入股,每畝林投資15元(以後改成20元),主要是購買苗木等,由林場負責植樹和管護。種下的林地,個人與林場按65/35分成。按1994年價格計算,30年以後砍伐時,每畝產值4300元,算下來的收益是銀行存款利息的3.8倍。實際上20年以後,林地開始間伐,投資就可以分紅。

帳算清楚了,羣眾、首先是國有林場職工積極投入。1996年,集資入股75萬元,造林五萬畝,佔全旗造林面積的20%。 1997~98年,全旗社會、個體集資入股國有林場兩百多萬元,造林12萬畝。

(四)三種組織形式的組合應用

參照我們在河西、寧夏得到的認識,從赤峯現有的經驗看,在人口相對密集、勞動力比較充裕的貧困地區,有組織的羣眾性會戰,是植樹造林種草,重新規劃和整治國土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在距離居民點較近的沙地,治沙生態經濟圈建設值得大力推廣。科爾沁、毛烏素、庫布齊、烏蘭布和等沙漠,四周乃至腹地居民點相對稠密,可以通過現代公司成片開發與治沙生態經濟圈相結合的方式,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裏,得到根本性治理,把生態惡化的惡性循環扭轉成為生產、生活、生態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 對於腹地人煙稀少的騰格里、巴丹吉林等大沙漠,可以考慮從沙漠邊緣、人口相對稠密的地區着手,將大規模羣眾會戰、生態經濟圈與現代公司成片開發組合起來,聯合運用。用會戰和成片開發的形式植樹造林,固沙防風,首先創造生產、生活的框架條件;然後,千家萬户的生態經濟圈填充其間。這也是甘肅張掖的作法。

赤峯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有決心、有恆心,充分利用現有技術資源和組織資源,生態惡化的長期頹勢是完全可以逆轉的。

二、傳統牧業衰落與草原生態惡化

在赤峯調研中我們發現,牧民收入持續下降和牧民中嚴重的兩極分化,正在加劇超載過牧→草場退化的惡性循環,是我國草原生態進一步大規模惡化的危險徵兆。

(一)60%以上的牧民成為扶貧對象

牧民比農民富,是多年的經驗。最近,由於農區畜牧業的興起,如山東、安徽農區秸稈養牛等,畜牧產品價格下降,赤峯農牧民收入發生明顯逆轉,牧民收入開始逐年低於農民。

表-1:赤峯市農牧民人均年純收入(元)

1995 1996 1997 1998

農民 1100 1398 1619 1835

牧民 1212 1131 1431 1455

平均 1108 1377 1604 1805

資料來源:《赤峯統計年鑑-1999》,第40頁。

傳統放牧,出欄率低,不符合現代餐飲和食品業的需要。這是對傳統牧業具有根本意義的重大挑戰。譬如,1998年年末的大畜出欄率,九個旗、縣分別僅為5.4~30.8%,六個旗、縣在20%以下;小畜出欄率分別為22.0~63.1%,除了敖漢旗和巴林左旗,統統低於50%。換言之,赤峯出產的羊肉多為兩歲以上的老羊,牛肉多為五年以上的老牛。國務院扶貧辦公室在烏丹建了一個遠大屠宰加工廠,一直沒有正式開工。沒有銷路是主要原因;最近,工廠馬上就要籤牛肉出口以色列的合同。但是,本地能夠收購的老牛,不符合出口要求。

農區畜牧多為工廠化、集約化的分工舍飼,按育羔、架子畜、催肥等不同階段分工飼養,配置不同種類的飼料,出欄率高,肉嫩皮薄。 傳統放牧,大大小小一羣一塊兒出動,一樣的草場,吃多少算多少,自然出欄率低,肉老皮厚。

牧民收入下降,勢必加劇牧區本來已經十分嚴重的兩極分化。包產到户在農區是土地到户,人少地多,只要有地就有飯吃,就有生活的最低保證。包產到户在牧區是牧場與牲畜到户。只有牧場,沒有牲畜,無以生存。冬天一場大雪,春天一場瘟疫,夏天一場大旱,都可以使邊遠地區個體牧户的牲畜成羣死亡,造成大批無畜户或少畜户,造成大批雖有牧場卻難以靠牧業為生的牧民。到1997年,赤峯牧區70%的牲畜歸15%的富牧户所有,無畜户高達10%以上。18萬純牧民中,60%以上成了扶貧對象。1998年,抽樣調查40户牧户,28户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 無畜户只好出租牧場,每畝每年1.50~2.00元;然後自己給有畜户打工放牧。無畜户沒有足夠的牲畜,肉不夠吃,只有開荒種糧;要想發展、翻身,只有增加牲畜。

【第14篇】崇明生態考察報告

崇明生態考察報告

5月23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和學生會研究生分會的部分同學來到了崇明縣前衞村,考察這一遠近馳名的生態農業村。在前衞村,同學們先後參觀了當地的野生動物馴養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生態濕地公園、生態循環鏈示範區等等,對崇明的生態環境進行了初步的考查,並通過當地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對其生態資源、生態政策、和生態規劃等有了一定的認識。

1.崇明概述

崇明島是中國第三大島,位於萬里長江入海口,三面環江,一面臨海。東瀕浩瀚東海,南與上海市寶山區、浦東新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西接滾滾長江,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形似'春蠶'。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崇明島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7°51’15'的位置上,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温和濕潤,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淨,空氣清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由泥沙淤積成的河口沙島,崇明與其它旅遊勝地有着顯著的差異。這裏沒有名山大川,缺少歷史古蹟,文化底藴相對不足。但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島上未經人工斧鑿的自然風光,形成了土淨、水淨、空氣淨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再加上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對崇明生態環境超前意識的保護和建設,逐步形成了區域和功能的兩大定位:即中南部文化旅遊區(崇明學宮、壽安寺、金鰲山等),中北部休閒度假區(森森公園,前衞生態村等),東部的候鳥保護區和西部的明珠湖水上娛樂區。崇明現有的生態環境也決定了崇明今後旅遊業的發展,將要走生態旅遊發展之路。

2.生態資源

這裏水潔土淨,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一隻只螃蟹悠閒地從洞中爬出來覓食;浩翰的長江養育了各種水產,魚肥蟹壯;純潔的土地種植出了各種無污染蔬菜、瓜果;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它由長江裏的泥沙不斷淤積而成,總面積45萬畝,現在還在以每年150米(大約13畝)的速度不斷向外延伸。3萬公頃灘塗也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野生鳥類樂園,春秋兩季時這裏羣鳥飛舞、天鵝遊曳,被列保護之列的珍稀候鳥就有130多種,邊境鳥類數量達100萬左右。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在東灘越冬數量曾達3000至3500只,還有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的過境棲息候鳥總數達

二、三百萬。其中有白額雁、綠鷺、中白鷺、黑臉琵鷺、赤腹鷹等

一、二類保護鳥類。

3.生態政策

自1998年成立以來,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就一直處於多頭管理紛雜的尷尬境地。2003年5月,上海市政府頒佈實施了《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實行通行證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或從事影響鳥類活動的經營活動。但由於當地的漁政部門、水務部門都有權頒發證件,允許漁民在保護區內捕撈、開發和作業,因此保護區內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從未得到有效控制和統一管理。

在部門利益的驅動下,東灘的生態環境嚴重退化,與10年前相比,鳥類的種羣數量、駐留時間和活動範圍都呈鋭減趨勢。為貫徹執行管理辦法,今年4月,保護區管理處曾多次找到崇明縣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所前哨堤防站,請他們中止與個體户簽訂的牛舢板承包協議。

據悉,崇明正在全力打造全島“一環二區三帶四園”的森林生態網絡系統,爭取到,全島森林面積達到660平方公里,構築集引、排、供、蓄、灌、景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型河網水系,加緊建設崇明新城污水處理廠,爭取崇明越江通道早日開工建設,除配合越江通道建設滬崇送電主路外,加快建設由南通至崇明的220千伏第二回路,以解決崇明電力瓶頸問題,為生態島總體規劃實施打下基礎。

崇明生態島將具備四大功能,其中“森林花園”是立島基礎,將通過大面積植樹造林,大規模整治水系、保護濕地,建成高標準的以森林、水系、濕地、田園風光為主體的森林花園島;“生態居住”功能即通過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將崇明基本建成示範性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產業轉型、生態文化培育的生態居住島;“旅遊度假”功能是崇明生態島的產業特色,將通過引進一系列世界級的主題樂園項目,建設大型的公共高爾夫城等户外運動場所,發展森林型度假療休養基地,培育成以假日休閒、運動娛樂、森林療養和高檔居住為主體的國際性旅遊度假區;而“科技研發”功能是崇明生態島的理想境界,將通過吸引國內外大企業總部或研發中心落户崇明,吸引有關教育機構在崇明創辦教育科技園區,吸引各類主題展覽會落户崇明。

4.生態規劃

隨着底滬崇蘇越江通道的通車和中國沿海大通道崇明島橋地位的確立, 21世紀初的崇明將憑藉特殊的島嶼格局、近便的理想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廣闊的土地資源四大優勢,在上海城市整體佈局中發揮後發效應,成為上海21世紀初期選擇的戰略重點地區之一。如何處理好崇明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至關重要,應當明確的幾點是:

第一,堅持走一條跨越傳統工業化的生態型現代化的發展之路,處理好崇明開發與上海發展這一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堅持用世界眼光進行高起點規劃,尋求後發居上的跨越式之路,依託大項目,謀求大發展。

第二,堅持兩個留足,即留足濕地、河湖、森林等自然生態涵養空間,留足適宜未來國內各類大型項目布點的多種選址空間,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近期開發和長遠規劃的關係。從生態文明的高度,站高一點、看遠一點,以世紀的尺度進行“山河重整”,以留足的理念騰出高起點發展的空間,形成一個能適應上海未來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化島域規劃框架。

第三,堅持“三個集中”,在現代生態產業培育中推進城鄉融合,有效解決農村、農民和農業問題,處理好生態發展與社會富裕的關係。結合崇明大開發的契機,堅持城鄉統籌,推動充分就業,努力使崇明成為上海推進三個集中、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先行區和改革試點區。

崇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正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注目和青睞。如何充分利用環境這一資源優勢積極開拓崇明的旅遊業,促進崇明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東海之濱一顆璀燦的明珠?人們在思索着,實踐着,更在不懈地奮鬥着。

崇明島生態農業與環境保護現狀調查報告

為了解崇明島的現狀和生態農業的先進經驗,以及羣眾中的環境意識,我們進行了此次關於崇明島生態農業與環境保護現狀的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於5月23日在崇明縣前衞生態農業村進行。主要方式為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對象為前衞村當地村民及遊客,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達100%,有效卷率為100%。

1、被調查人羣情況

被調查人員中,18歲以下未成年人16人,佔16%;18-35歲之間的青年人44人,佔44%;35-55歲的中年人25人,佔25%;55歲以上的老年人15人,佔15%。男性54人,女性46人,分別佔54%和46%。本地人78人,外地遊客22人,分別佔78%和22%。調查人羣基本涵蓋了各個年齡層次,可以充分反映公眾對這一問題的態度和認識現狀。

2、對崇明環境質量現狀的調查

被調查人羣中,18%的人認為崇明地區的環境質量很好,37%的人認為環境質量較好,35%的人認為環境質量一般,還有10%的人認為環境質量較差。同時,54%的人認為崇明附近的長江水質較好或很好,只有12%的人為附近的長江水質差。從總體來説,居民對於崇明的環境質量現狀,還是比較滿意的,認為崇明的環境質量,尤其是相對於市區來説,是比較好的。

3、對目前崇明地區環境污染問題的認識

對於崇明附近長江水質的污染問題,大多數人(80%)都認為這是由於長江下游地區,尤其是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大規模工業排污造成的,並希望這些地區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切實做好污染的防治工作。

對崇明縣內的污染,44%的人認為是由於本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造成的,30%的人認為是由於長江水質污染帶來的不利影響,還有26%的人為是由於工業污染造成的,這一問題上面分歧比較大,從調查情況來看,尚不能確定崇明縣境內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4、對崇明縣生態農業開展情況的調查

大部分人都認為崇明縣的生態農業開展的比較好,在這一領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並取得的很大的成效,希望能夠繼續積極的開展下去。但也有部分人對目前的情況提出了批評,認為當前政府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旅遊業上面,放棄了在農業方面的探索,此外,大量的耕地被用來植樹造林也招致了部分農民的反感,認為這只是為了騙取國家的林業補助。

5、對崇明縣產業發展的調查

絕大多數被調查者(95%)都認為崇明縣不應該發展污染嚴重的重工業,而是應該以生態農業、旅遊業為主,建設成一個以農業生態和休閒度假為主的島嶼。同時應該大力開發崇明縣內的各種土特產資源,如黃金瓜、白扁豆等等,適當發展農業加工貿易。

6、簡要總結

崇明縣的環境質量現狀總體來説是比較不錯的,尤其是相對於市區來説,這就給它開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崇明發展經濟的一個優勢,也是當前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但在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保護好當地的環境、生態,我們注意到,崇明縣目前還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污水直接排放產生的污染問題值得重視。此外,對於長江水質污染的問題也應該予以考慮重視。

生態農業是目前崇明大力宣傳的一個熱點,但實際中如何實現農業的生態化,如何利用生態的手段促進農業的發展,可能地方政府並沒有多少具體的措施,就我們考察、調查的情況來看,生態農業可能更多的是一個旅遊的口號,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這方面的工作對於農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希望政府能夠真正的做好生態農業的建設,促進農業的發展。

對於崇明縣的未來發展,更據調查和實地考察的情況來看,我們建議還是以生態農業和旅遊業為主,並輔以農產品加工業。

有人比喻崇明地區是上海附近的“最後一塊處女地”,這充分反映了崇明的環境現狀,但如果我們不能居安思危,從現在開始就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防患於未然,也許這塊“處女地”的日子也不會長久了。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黨支部

5月30日

充滿現代氣息的前衞生態農業村

深入農家進行關於崇明生態農業的問卷調查

被大力推廣的現代化的經濟林

富有特色的野生動物養殖基地

【第15篇】白水江環境生態組考察報告範文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隴南武都、文縣,屬於温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山巒河谷交錯,動物、植物種類多樣。為了解這一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和人類利用資源的狀況,考察期間,我們在白馬河保護站和大熊貓馴養中心的工作人員帶領下,走進山林和村寨,瞭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問題,並獲得了初步的印象。通過幾天的考察,這片山區的美麗和哀愁、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衝突,在我們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考察時間:7月26---8月3日

考察地點:甘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白馬河保護站

1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基本情況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三個自然保護區之一。與另外兩個--陝西佛坪和四川卧龍相比,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面積大(相當於6.4個佛坪,比卧龍大23671公頃)轄區內社區多(轄文縣的11個鄉鎮和武都的4個鄉),人口密度大。保護區把工作重點放在社區共管上,為扶貧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1 白水江保護區自然條件概況

1.2 白水江保護區社區狀況概況

由此保護區分為了農業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兩大部分,其中農業生態系統主要分佈在實驗區,河谷地帶海拔較低處。而高海拔地帶氣候高寒,人類難以長期定居、耕作,屬於單純的森林生態系統。兩個生態系統在交界面上不斷進行着多種多樣的相互作用。

1.3 白馬河保護站概況

2 森林生態系統

2.1 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的基本情況對比

2.2植被調查方法和結果

2.2.1植被調查方法:

為了解森林生態系統中植被和其他野生資源的狀況,我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調查:

1)樣方法。喬木層取20m×20m的樣方,灌木層取5m×5m的樣方,草本層取1m×1m的樣方,喬木記錄種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積、胸徑,草本記錄種名、高度、蓋度、多度。在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各選取了兩個生境不同的樣地進行調查,但由於某些客觀原因,核心區和實驗區各有一個樣方的資料遺失,因此這兩個樣地現在僅有一些定性的觀察記錄。

2)綜合路線調查,直觀、定性或半定量地瞭解植被狀況以及相關的土壤、地貌、地表徑流狀況。

2.2.2植被調查結果

1)核心區植被狀況

地點:大熊貓馴養中心一工段

微地形:坡底,平緩

坡度:<5°

坡向: 西北

海拔:2685m

羣落類型:次生牛皮樺林

備註: 70年代以前是採伐林場

樣地1 大熊貓馴養中心1工段牛皮樺林樣方生境

2)緩衝區植被狀況

地點:草河壩下溝

微地形:坡底

坡度:40°

緯度:32.87788°n

坡向:東北

海拔:海拔1845m

羣落類型:野核桃灌叢

備註:樣地中伐樁 9 個

樣地2 草河壩下溝野核桃灌叢樣方生境(緩衝區)

地點:

微地形:坡中部

經度:104.47961°e

坡度:20°

緯度:32.89306°n

坡向:東北

海拔:2020m

羣落類型:落葉闊葉林

樣地3 甘家溝蘆韭坪坡落葉闊葉林樣地(緩衝區)

3)實驗區植被情況

地點:草河壩下溝

微地形:坡中部

坡度:30°

緯度:32.88810°n

坡向:東北

海拔:1693m

羣落類型:野核桃灌叢

備註:有居民在樣地附近挖藥;樣方中伐樁7個,死樹3棵。

樣地4 草河壩下溝野核桃灌叢樣方生境(實驗區)

2.3分析與討論:保護區植被與人類影響的關係

1)採藥和採伐活動使植物多樣性降低

對比樣地2(緩衝區)和樣地4(實驗區),發現二者的生境條件和植被類型相似,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起氣温的顯著差異;坡度大,土層薄,植物養分不足是兩地的共同特點。二者受人類活動影響都很嚴重,我們在從社區到樣地的行進過程中幾次看到有人揹着藥材或薪柴下山,樣地2、4裏面伐樁分別有7個、9個,喬木層種類和個體數均很少。兩地也都大量放養牲畜(牛,在社區邊緣還有黃羊),它們對植物的影響在於對林地邊緣草本植物和幼樹的踐踏。

兩個樣地的整體區別是細微的,只是位於緩衝區的樣地2離社區更遠,山高坡陡,社區居民砍柴等活動的強度稍小,因此樣地2上層植物狀況比樣地4稍好。

在高寒潮濕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熱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長的主要制約因素,往往出現喬木層、灌木層生長情況和草本層相反的現象。喬木生長狀況差的樣地4的草本層生長良好,多樣性指數為2.72,而樣地2草本層多樣性指數為2.03。

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較

在保護區核心區,我們協助保護區工作人員分別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樣地1)進行了樣方調查。原始林喬木層物種數為6,次生林喬木層物種數為7,僅從物種豐富度來考慮,是次生林物種較為豐富。

該次生林具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糙皮樺在喬木層中所佔比例非常大,是絕對的建羣種。第二,次生林中喬木胸徑明顯偏小而植株密度大,樣地內植株數量是原始林樣地的3-4倍。擇伐後次生林的喬木層多樣性比原生林高,這與connell等人提出的中度干擾假説相符。

3)人工造林成功的森林內部多樣性低

建立保護區前,核心區的某些地區是人工林場,人工營林的樹種為華北落葉松,喬木層為落葉松純林,存在着小蠹等病蟲害的威脅。

4)退耕還林林地的植被多樣性

人工營林的一般步驟是皆伐喬木,隨後清除林內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種植喬木後必須連續撫育3年,清理次生灌木,使喬木生長不受灌木的妨礙。退耕還林不需要進行皆伐,但清灌仍是必須的。但在白水江,通過入户訪談我們得知,當地居民種植華北落葉松後並不進行任何管理;而我們在退耕的林地看到,種植了3年的華北落葉松生長情況很差,被大量的蕨類植物所淹沒,離預期的生態效應有很大差距。耕作—退耕還林—疏於管理的後果是使坡頂的植被退化成次生灌叢或草地。

2.4 對大熊貓保護和馴養狀況的瞭解

從保護生物學來看,大熊貓既是關鍵種、稀有種,又是傘護種。把保護大熊貓當作重點,意義不僅在於保護“國寶”,更在於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的功能。

秦嶺南坡中山夷平面上有5個植被茂密的“山島”,摩天嶺就是其中最靠西的一個。大熊貓就在這種列島狀、具有殘遺性的環境中棲息。

在對保護區管理局的專家進行訪談時我們得知,卧龍、唐家河等保護區多年來旅遊開發強度大,對大熊貓的生存造成了干擾,而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至今還處於試探階段,但大熊貓的保護頗見成效,野外大熊貓的數量呈增加趨勢。目前,保護區野外的大熊貓遇到危險都是送至文縣的保護區管理局救治。保護區希望能夠在技術條件成熟後,在離大熊貓棲息地最近的邱家壩大熊貓馴養中心進行救治。但建立所謂馴養中心的意義僅在於救助,靠加強人工馴養來增加大熊貓數量而不支援其野外種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 農業生態系統

在我們考察的白馬河保護站,社區、農田主要分佈在靠近河谷的地區,公路也依河而建。一方面,雖然按照保護區的相關法律,保護區內不允許進行農業生產,但白水江在70年代是採伐林場,眾多人口的生存壓力下,農業開發是人們不得已的選擇。另一方面,河兩側的山地高寒、土地貧瘠、土層薄,一旦進行人工種植必然水土流失嚴重,人類無法長期在那種環境中生存,只能在河谷地帶久居。

3.1 農田生態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所限制,自然保護區內交通不便,封閉性強,人類活動的基本目的仍停留在温飽自足階段,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第二三產業嚴重滯後。這也造成了當地人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無暇考慮生態的因素,從而有一些不得已的違背生態保護的行為,可以説這是白水江三農問題的一個主要特點。農業生產以糧為主,畜牧業、林果業、漁業長期處於從屬地位,是一種靠天吃飯的生產方式。

(1)主要種植農作物

白水江所處的地區是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地區,濕潤多雨,土壤微酸性,雖然當地水資源豐富,但卻多在深山大溝之中難以利用,水澆地只佔全部耕地的2%。由此決定了當地的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這也可以從當地的飲食結構得到驗證:主要以小麥面和玉米麪為主,大米食用很少;此外種植了一些蕎麥、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在海拔較高的地區,還種有一些耐貧瘠的花椒;在自家的院前院後也種植有一些果樹但主要是自己食用。

從上述的資料來看,當地的農業仍然是以滿足當地人基本温飽問題為目的的,即使有一些果樹或者經濟作物,也很少有深加工的商品化生產。在入户調查中,當地人也想過農產品加工的方法來擺脱貧困的現狀,但阻礙他們這樣做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便的交通,當地仍沒有一條柏油馬路,晴天時已是難以通行,雨天時則是完全不能行走,有時還會出現泥石流;二是資金的匱乏,當地農民手中沒有餘款,當地政府的投資也是杯水車薪。這樣一種狀況導致了外來投資不願進,當地產品運不出。對生態影響較小的商品農業無法實現。

(2)農田地形與合理套種

出於生存的本能,當地人民不得不大量的開荒來滿足越來越多的新增人口的糧食需要。調查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在青山上有一片一片的荒地,即是耕種着或耕種後廢棄不用的土地,農田和草地代替了灌木叢,水土保持的功效幾乎完全喪失。

山地的坡度大多都在30度左右,是基本上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地形,開墾的土地在雨水的沖刷下,有機質基本上都被淋失了;缺乏喬木的保護,農作物也經常被大風吹倒,造成糧食減產。當地人為了防止這樣的現象發生,也採取了一些生態保護措施:在農田周圍種上果樹或向日葵,這些高大或根系發達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水土流失,但根本消除這種現象的方法還是發展當地的二三產業或商品化農業,從而使當地人擺脱靠天吃飯的困境,最終使耕地變回林地。

農田採用了一定的雜種、套種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如在瓜田旁邊養蜂。這樣做既可以增加收入,同時也是一種生態農業的嘗試。這是當地居民自發的行為,如果能夠有科技和資金的支持,相信在當地開展生態農業還是可行的。

3.2 對社區垃圾問題的思考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保護區內的垃圾問題漸漸暴露出來。由於社區一般都在白水江的中上游,而且污染源距離水源都很近,這勢必會對下游水體造成影響。

在白水江考察時期,我們社區調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社區的污染問題。 僅在白水江的中上游的寨科橋地區。經過我們的觀察和統計,離水源不足十米的範圍內垃圾堆、廁所、牲畜圈等大小不一的污染源25個。 經過對污染物的分析我們發現它的成分如下:

據我們的瞭解,下游文縣以及其他縣的飲用水均是取自白水江,所以污染問題是應該被當地政府所考慮的。

下面就上述幾個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社區內的垃圾應採取集中處理,在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設置相應的垃圾堆放處。

所述幾個社區均是處於白水江的上游,由於他們的基礎設施不完備,無法處理垃圾,所以應將收集的垃圾運往文縣,由市政局或城建局來統一處理。

當地有ggf的投資項目,可以在下一個項目中提出有關垃圾處理的議題,在社區內試行垃圾分類回收。從垃圾成分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廚餘垃圾以及人畜糞便佔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考慮做堆肥,從而減少垃圾量,也可以消除廢棄物對水質的影響。此外,建議發展回收產業,由專門的人員負責上門收購村民家中的有買賣價值的廢品。

先從孩子身上抓起,培養他們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用小孩的行為影響其家長,或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4 森林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共存與衝突

人口眾多的現狀,對於保護區內的各個利益羣體來説都是巨大的挑戰,傳統的單純的保護無法維持下去,我們必須更多地瞭解森林、社區兩大系統相互作用的情況,才有可能理解社區、政府參與對於自然保護的作用,從而提出更好的建議。

4.1森林對社區居民的影響

在考察的區域中原始森林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可概括為“出”與 “入”兩種關係。在由森林與人構成的二元系統中,兩個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歸納如下:

原始森林的輸出包括對水資源的影響,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對農業質量的影響和對當地生產方式文化的影響。原始森林對水資源的影響可分為水質和水量兩個方面。原始森林對整個白馬河流域地表水流量和地下水的採補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於區內年降水量大,時間分佈集中,有雨季之説。因此原始森林對地表水的季節分配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保證了白馬河的穩定水流。由於森林生態系統的有效淨化,白馬河水質良好。同時從直觀的感受來説,區內空氣質量很好.

原始森林對當地氣候條件、水資料狀況和空氣質量的影響是間接作用於當地居民的。而原始森林對農田生態和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及其特有的文化的影響則表現得更加直接一些。由於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林緣人與外界交流的不便,一方面這種阻隔不利於他們接受外界信息;但另一方面這也保證了當地風土人情的“純度”,這些就是原始森林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4.2 退耕還林狀況

我們從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三個村子(李子壩村、寨科橋村、草河壩村)的入户訪談得到了一個普遍被村民認可的消息:該地區從xx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初期退一畝地補貼300斤糧食,20元錢,後期補貼糧食的政策取消了,改為退一畝地補貼230元,該政策持續時間為八年。從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是,退耕的林地全部用於種華北落葉松,不允許砍伐,樹種全部由國家免費提供由村民種植。

保護區農民普遍存在着對於自己生活現狀麻木,對於生活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的問題。他們對當八年退耕還林的補貼結束後將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境地從來沒有過清醒的認識。當我們在入户訪談牽扯到這個問題時,村民們普遍認為國家會對他們的生活有另外的安排,有的甚至認為八年後直接把退耕還林的那些土地上的樹木砍了直接種上糧食就可以了。由此進一步假設,當他們的這一想法得到實現時,直接受到威脅的肯定是保護區中的珍稀物種。到那時才來考慮問題恐怕已經太晚了。當問題被激化,要尋求解決辦法就更加困難了。

另外,由於缺乏撫育、種植的樹種單一,退耕還林的效果存在一些問題,這在第2部分中已經詳述。

4.3社區居民對森林資源的利用

當地居民對原始森林的影響主要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之前,當地居民的想法基本上停留在簡單的“靠山吃山”的水平,對森林採取了無規劃、無節制的採伐、採集和開荒,尤其是在保護區建立之初,當地居民與保護管理局的矛盾主要體現在“靠山吃山”的思想和保護工作之間。而第二個階段,隨着法律法規的相繼出台以及良好的宣傳效果,當地居民逐漸改變了對待森林的態度和方式,已開始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更好的利用森林資源,雖然保護區內原始森林仍面臨很多問題,但保護區管理部門進行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對當地社區的良性發展功不可沒。

4.3.1採藥、採伐狀況與當地人的生活

白水江森林覆蓋率高,植物物種豐富且多珍稀藥材,而當地的糧食作物普遍產量較低,因此當地村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的觀念。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當地人的生活都與上山採集珍稀藥材、砍伐樹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的變遷也反映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取得收入的經濟結構以及對環境生態的關注程度的變化。

1)歷史狀況

從歷史來看,在白水江地區成為自然保護區以前,當地的採藥、砍伐狀況是極其嚴重的,幾乎對當地的森林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我們在核心區裏看到了很多大片的光禿禿的地(上面只有單一矮小的植物),與周圍植物生長茂密且種類豐富的森林非常的不協調,大熊貓馴養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多年前附近居民為了尋求更大的經濟利益,曾在這裏毀林開荒種植藥材,直到該地成為核心區才停止開荒種植,而我們所見的地至少已經經過了五年的恢復,狀況還是很糟糕。

總之,白水江地區在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前無政策約束、無人員管理的情況下,當地人基本上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自己的經濟利益,對植被的破壞毫無節制,而且這些破壞帶來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後果,有些破壞甚至無法恢復。

2)現狀

通過訪談我們瞭解到近幾年當地人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種植經濟作物、採集藥材、退耕還林的補助,雖然這與歷史上村民們主要靠採集藥材、砍伐樹木獲得經濟來源相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採集藥材的收入仍然在總收入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由於退耕還林的補助以及種植經濟作物的收入有限,遠遠不夠一個家庭的正常支出,所以在我們訪談的這幾個村子中,每户人家都普遍存在採摘細辛、女兒紅、重樓等好幾種藥材倒賣作為生活收入的現象,不排除還有采摘其它更為珍貴的藥材的可能。對於這種情況,村民的心態是覺得采藥換取經濟收入是理所當然,考慮到保護區農民生活的實際情況,工作人員也對這個現象視而不見。我們在核心區進山考察時依然可以看到地上植物被採後清晰的痕跡,在山中也幾次碰到進山採藥的村民。

建立自然保護區後,當地人民對樹木的砍伐明顯好轉,但由於當地的人去世後還是土葬的習俗,還是存在偷伐樹木用作棺木的情況。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由於社會、經濟的原因,保護區的人民對森林中藥材、樹木的依賴並不能消除,並且從意識上也沒有轉變過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使當地人民不再因採藥、採伐破壞生態環境,關鍵是幫助他們尋求有效的脱貧致富道路。

4.3.2 社區居民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保護區林緣社區的居民由於歷史遺留的原因,生活水平低下,大多數只能維持温飽水平,“靠山吃山”,捕獵、砍木材、挖藥等成為他們維持生計的主要途徑。狩獵是對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威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個別種類如林麝等在保護區瀕於滅絕。

狩獵現象全區範圍內都有,曾經是居民的重要生產活動,回顧性調查顯示此類收入曾佔家庭總收入的1/4,有的甚至佔1/3。捕獵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政策未落實、管理機構巡護力量薄弱、裝備落後、相鄰區協調不夠、跨省區偵破及查處案件難度大等。

在我們的入户調查中,居民普遍反映,野豬的泛濫是他們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由於缺少狼、豹等食肉動物;加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限制,居民的獵槍已全部上繳,野豬的幼仔可以平安的長大,在外部環境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生物按照“j曲線”無限制增長。可以利用生態學原理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保護營養級比野豬高的狼、豹,來控制野豬的數量,恢復該地區的生態平衡。

我國法律對野生動物損害有比較原則性的規定,只補償其直接收入,不補償間接收入;我們在實際的調查中卻瞭解到,即使是由於熊,野豬的取食造成的農作物減產,政府的補償金也很難到位。處於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壓力下的農民,很可能喪失保護動物的積極性。這種不足,容易造成農民羣體心理失衡,直接造成了農民不顧法律,鋌而走險進入山林中砍伐珍貴樹木和採集珍貴藥材,以低廉的價格倒賣出去,以維持基本生活。而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保護,在當地民俗民風和科學教育的影響下,保護區保護野生動物的壓力也會驟減。

我們認為這種沒有補償的狀況是保護區工作無法做好的癥結所在。在人的温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談論環保是不現實並且殘忍的,所以保護區工作人員對當地居民砍伐、採藥等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情況下追究任何一方的責任都是沒有意義的。

5 結論和建議

綜合各方面的調查,我們主要看到了以下幾個問題:

(1)該地區生物多樣性高,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但自然條件不適合傳統意義上的農業。

(2)社區居民多年來生活高度依賴森林資源,建立保護區後向純農轉化不徹底。

(3)保護區內人口眾多、生活貧困,保護部門職能無法充分體現,維繫生存是保護區管理部門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

(4)交通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道路修建面臨的問題實質上是保護區的保護職能和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白水江地區人口眾多,把這樣一個地區劃為保護區也許並不是非常適宜。不過從探討保護和生存的關係來説,白水江對其它保護區的管理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在外國也許可以把大面積的無人的荒野劃為保護區進行“絕對保護”,但這種簡單的方式並不適合中國,在土地緊缺的情況下,必須充分考慮社區居民、政府、ngo的作用,探索“參與式保護”。

有人曾經建議將保護區實驗區的一部分劃出保護範圍,歸還給當地居民,但要簽訂協議,保證其發展的可持續性;也有人建議進行生態移民。以上兩條確實是徹底解決“保護-生存”矛盾的方案,但政策更迭對當地人的生計和保護雙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是在目前的權利格局下,力求找到更好地協調保護和當地人生存(而非發展)之間關係的方式。

以下是我們對保護區的建議:

依據國家法規儘快落實對野獸破壞農作物的補償,尤其是對直接損失的補償,避免羣體心理失衡現象的發生。

建議保護站增強和當地社區居民、鄉土精英之間的有效交流,為他們提供更多表達自己意願的途徑,重視鄉土知識在保護中發揮的作用。

希望生態林樹種多樣化,造林過程中要加強撫育。

推廣節能灶等技術以節約薪柴。

社區垃圾進行集中和初步分類,有機垃圾在當地再利用,可回收垃圾和其它難降解垃圾運至縣城進行回收處理。

希望保護區注意旅遊和交通規劃以保護為重,不要修建穿過原始森林的公路,保護該地區生境珍貴的完整性。

保護區工作者與村幹部應該更好地幫助村民改變目前糧食低產的現狀,鼓勵農民在種植小麥、玉米、土豆的基礎上種植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組織科技下鄉,改變該區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產量低的現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ovq3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