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量分析(精品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量分析(精品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質量分析(精品多篇)

四年級語文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篇一

一、測試的基本情況

本學年回民國小四年級有2個教學班。參考人數為94人,參考率是100%。學生的分數段(90——100)33人;(80——89)40人;(70——79)14人;(60——69)5人;(60)以下的2人。

學生語文考試總分為7985;人評84.95;及格率97.8%;優秀率77.7%;綜合指數為0.869。

二、試卷命題分析

本次試卷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對本冊的要求,也體現了襄州區的“二五五”及“六推六讓”的教學理念。整個試題既面向了全體學生,又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將語文與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試卷主要從拼音、字、詞、句和段的閲讀與寫作等方面,全面考查了學生一學期以來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基本能力狀況;考查了學生的生活常識與語基相結合的能力和初步的閲讀積累與習作的能力

此外,試題的命題難易適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三、學生答卷情況分析

(一)積累與展示

這一大題共28分,學生應得2632分,學生實得2162分。

a、學生得分的原因

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掌握的比較紮實。如

(1)看拼音寫詞語,學生掌握紮實,做起來得心應手,做錯的少;

(2)在加點的字正確讀音下畫橫線,學生對常用的多音字掌握的比較好,失分現象少見;

(3)照樣子連一連學生對課文中的文學常識記的牢,故沒有失分想現象。

(4)按原文填空,完成練習。由於學生對本冊的古詩詞、歇後語、日積月累的內容學的紮實再加上覆習時又多次強調,這體學生做的很好。

b、學生失分的原因

部分學生對筆畫多一點的字容易寫錯;對不常見的字的讀音把握不住,如“蝕”;對近義詞的辨析能力差;個別學生對課文的背誦還記的不是很牢。

(二)實踐與運用

這一大題共19分,學生應得1786分,學生實得1436分。

a、學生得分的原因

這一大題的(2)結合語言環境,根據括號裏的意思在橫線上寫四字詞語(3)照樣子寫句子(4)體會句子的感情這幾個環節學生掌握的還是好的。從這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學生的記憶、理解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可以看出學生的基本功訓練紮實。同時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外生活中的現象、問題注意了觀察,並能熟練運用。

b、學生失分的原因

(1)找出每組詞語是正確的在( )裏打“√”。很有一部分學生失分,原因是學生對易混淆的字把握不準照成的其餘幾題有少量失分也是錯別字的原因。

(三)快樂閲讀

這一大題共23分,學生應得2162分,學生實得1974分。

a、學生得分的原因

這部分包括兩部分的內容,一是課內閲讀,二是課外閲讀,從卷面上看學生以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學生知道要帶着問題去閲讀、思考、分析和感悟,這充分説明了“二五五”及“六推六讓”的教學理念,在導學中不可估量的作用。

b、學生失分的原因

雖然學生以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但是有時學生對某些問題是明心不明口,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表達意思不全面等。

(四)輕鬆作文

這一大題共30分,學生應得282分,學生實得2313分。

a、學生得分的原因

這次習作要求學生寫《第一次xxx》。從作文來看,學生能認真審題,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選擇的內容比較廣泛,用詞準確,語言通順流暢,字跡工整。

b、學生失分的原因

個別學生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有錯字、別字現象;文章不夠生動、感人。

四、改進的辦法及措施

1、綜合能力薄弱。

由於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範,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核的內容不僅涉及拼音、詞義、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核學生對短文內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於我在導學中注重教材的系統的導學。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歸類、整理及對新舊知識前後滲透的訓練相對較少,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的能力,失分較多。有各別學生審題能力差,有的不讀題亂答一氣,有的沒能真正領會句子含義,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2、生學的太“規範”。

從學生答卷可以看出我們的學生學的太“規範”,如:閲讀中的根據上下文內容理解詞語的意思,有的學生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根本沒有認真的去讀短文,憑自己的感覺,想當然的回答。

3、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閲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在導學過程中,應加強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受之以漁”的重要作用。

4、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後的導學中,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

5、要樹立大語文觀,拓展思維。

樹立大語文觀,立足於課內,延伸於課外,注重課內外知識點交融滲透,融會貫通。

四年級下冊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二

一、數據分析

本班參加期會考試52人,總分4478分,平均分86.12,優分率44.23%。期中90分以上23人,80—89分19人70—79分8人,60---69分的1人,不及格馮燦34,為了查漏補缺現將考試進行如下分析:

二、試卷分析

這次考試四年級語文分為基礎知識、閲讀和習作。閲讀又分為: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試卷量、難易適中,題型結合本冊1至4單元課文及單元練習中的知識點,如三國演義有關知識點,有改擬人句、反問句、修改病句、多音字選擇等題型,考察比較全面。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單元練習中要求積累的成語、必備的古詩,雖然學生會寫,會默寫。但由於理解不到位,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生就不會靈活運用,導致這些題目失分很嚴重。

因此,我們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改進教學方法,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讀、背、寫,在平時詞語積累,古詩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並指導學生靈活運用。

2、學生閲讀興趣不濃,閲讀面狹窄。班上大部分學生自己選擇課外讀物就是些偵探小説,漫畫等。雖然老師也推薦了一些課外讀物,但學生閲讀也是走馬觀花,過目即忘。學生沒有用心接觸閲讀大量的語言材料,也就談不上積累運用,如在閲讀短文中,要求寫“慷慨”的近義詞,全對只有12人。

語文教學,關鍵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閲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在平時語文教學中,開闢時間引導學生看各類書籍 。

3、閲讀分析能力偏低,大部分學生霧裏看花、不求甚解,拿起筆就做,從而答題不着邊際。一方面由於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析,缺少了學生的閲讀感悟,或片面地追求朗讀指導而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與理解。從而導致了不少學生缺乏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與概括能力,缺乏分析與理解的能力。

針對學生的閲讀分析存在問題。在平時的閲讀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靜心讀文,用心感悟。語文課要充分做到讀悟結合,積累語言,激發情感,體味文本。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引領,讓學生多讀、善讀、愛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讀出獨特的閲讀思考。

4、知識點的學法指導不到位。如閲讀短文中填關聯詞,學生沒有弄清分句的關係,腦子中想起什麼關聯詞就填上去,結果牛頭不對馬嘴。

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法指導,使學生在第一時間能領悟知識點掌握的要點。

5、作文審題不清,作文要求寫一件事,一些學生寫兩件事。選材沒新意、描寫不具體。

這暴露出平時習作教學不實。一是習作的指導不到位。簡單地將習作要求作一分析,然後就讓學生自己去組織材料動筆寫作,缺少指導的過程,或指導如蜻蜓點水,達不到實效。二是重批不重評。對學生的習作,每篇都能認真細緻地進行批改,但卻忽略了評講的重要過程,這也是學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記日記的習慣,積累一定的第一手寫作資料和語言資料,做好前期的寫作功課。其次,在指導寫作中,要求學生説真話、實話,不説假話,空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並加強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寫作技巧的訓練。最重要的一點,重視作後評講 。好的文章好在哪兒,不好的文章又差在哪兒,怎樣才能把這部分甚至是這句話寫好。要引導學生在評議中取長補短,學習寫作的技巧與方法

6、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認真審題、認真答題、認真復看等習慣。因此,平時語文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四年級下冊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三

期會考試結束了,望着學生的成績,我只有苦笑,沒想到學生考得如此糟糕。看來自己對他們估計過高了,以後的路該怎樣走下去,心裏越發沒底了。

一、考試成績分析

人數:3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6分,4人不及格。

二、答題情況分析

基礎知識錯誤率太高。第一大題中的1題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有些學生或是粗心漏做,或是拼音基礎差選錯而導致失分。3題是對“毀”和“肅”的考察,但學生對其部首筆順筆畫知識掌握也非常不好,嚴重失分。4題對“書猶藥也”及意思記得不牢,5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失分在識記不牢和錯別字上。

閲讀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知識應用情況的,分課內和課外兩篇,但是答題情況太糟糕。課內閲讀的考察好多是老師多次強調過的知識可是學生記不住。當然課外閲讀就更不會做了。

作文要求學生寫班裏的淘氣包,但大部分同學描寫不夠具體或不生動,三言兩語,文章空洞無物,語句不通順。平日的積累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教師要加強指導。

三、看法和建議

對於本次考試,試題內容大部分源於教材,基礎知識全面,考核的知識點比較多,試題比較靈活,實用性強。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通過試卷反映出學生語文基礎薄弱,語文素養積澱不厚,教師要採用積極有效的方法,改變這不利的局面。

1、夯實基礎。

創新的同時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教材,鑽研教材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保證。課前要準確全面的理解教材內容,瞭解學生需要,真正提高課堂的實效性。特別是對於學困生,一定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加強訓練,讓他們逐步提高成績。

2、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從基礎的講讀入手,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本上的基礎上,再對文本展開多樣化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和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學生就不至於對於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3、加強對作文的評改、指導。

對於學生的作文評改的指導落到實處,使學生的作文評改水平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尤其多照顧中差學生,在寫作文時,讓學生有內容的時候,也還要強調讓學生寫好字,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總之,要讓這個班學生成績有所提高,還是得從基礎抓起。

四年級下冊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四

半個學期過去了,時光太匆匆。在這半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課程標準,抓好教學常規工作,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第十一週,我校進行了中期考試,從試題來看,這次語文期會考試的考題內容不多,但靈活性題目較多。它注重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其中把句子補充完整,根據短文內容回答問題的題目學生錯的較多。這次考試還不夠理想,全班38人,及格34人,及格率為89.47%;優秀23人,優秀率為60.538%;本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最高分94分,最低分為24.5分。其中4個不及格的學生中,一個成績為24.5分,其他三個均為三十幾分。為了能從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對前半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回顧總結及反思:

一、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四年的學習強化與教育指導,四年級的絕大部分同學各項行為習慣已形成,大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形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氛圍。但仍有部分學生因基礎差,與班級隊伍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通過後半學期的努力能儘量縮小差距,使班級總體成績上一個新台階。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重知識遷移重課內外結合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有意讓學生將課外學到的詞語遷移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行展示、交流,這是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重要方法。也會大大激發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養成隨時積累的好習慣!讓學生閲讀大量的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為此我還特意和學生上了一堂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愛閲讀、會閲讀,在閲讀中豐富知識。

四、今後努力方向。

1、認真備課。

在教學中,以備課為主,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以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益,從而達到以熟讀感悟、探究討論、專題活動等新型學習方式,

取代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備課時,還要仔細分析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形,做好“剪裁”的準備。要估計到學生的思維會因此怎樣“發散”,對哪些回答應及時“剪去”,哪些回答則既有利於達到原定目標,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應及時鼓勵他們展開,以真正實現“活動促發展”。

2、注重學生的學習。

(1)、預習。

注重預習習慣對培養學生閲讀能力,提高閲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預習中,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初讀課文時,要讀通、讀順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可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詞句,尋找出不理解之處,進行質疑,甚至可以提出對知識本身進行的懷疑、研究,這就能使學生產生查閲的動力,爭論的慾望,獲勝的信心。在預習中,學生的質疑就能營造新的學習氛圍,為課堂上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2)、認真閲讀、積累詞句。

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説尤為重要。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説是無話可説,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於閲讀和積累。我們每一個人,單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瞭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唯一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

書,逸於作文”,這都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有了良好的閲讀、積累習慣,作文對老師和孩子不再會是一件頭疼事。

3、激發興趣,樹立自信心。

閲讀理解一直讓許多老師和學生頭疼的題型,要突破它,首先要讓學生找回學習的信心,這就需要靠激勵評價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讚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採用“讀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要根據學生朗讀實際水平評價,“讀得有感情,把詩人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語音很準確,並且沒有漏字。”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要採用鼓勵、引導、點撥、開竅。在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可採用“敢於積極發表意見,但思路要換一換”,“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分貢獻,另一半,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來的。”教師的評價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後進生主動發言,而且在發言的質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動,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根據孩子們的不同,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儘量讓每個孩子更進一步,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y55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