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優選10篇

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優選10篇

【導語】

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優選10篇

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優選10篇 由本站會員“季風”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2: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3: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4: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5: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6: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7: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8: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9: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篇10: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正文】

篇1: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幼兒園觀察記錄: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觀察目的: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快快的把飯菜吃完。

觀察環境:活動室

觀察實錄:午餐時間到了,多數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準備用餐了,可是天天還在那磨磨蹭蹭的一向沒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我提醒了幾次之後最終搬好小椅子了,結果又在廁所磨蹭了不出來。等她坐好位置上開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經幾大口吃下去了。我兜了一圈之後發現天天的飯菜幾乎沒有動,詢問情景:天天,為什麼不吃飯呀天天回答:我不喜歡吃洋葱。

分析:

天天是個比較挑食的孩子,經常會剩很多飯菜,怎樣勸説都沒用,最終還是倒掉。今日又遇到了不喜歡吃的洋葱,所以一開始就磨磨蹭蹭的不願意搬小椅子。很多幼兒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歡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長明白孩子不喜歡吃的家裏就不做這個菜,這樣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吃這個菜了。

措施:

首先,我們每一天開飯前組織幼兒猜猜今日吃什麼用猜菜名的方法營造了良好的餐前氣氛,增進了幼兒的食慾,願意歡樂進餐。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而對於小班幼兒,成人給予他們的鼓勵應當是生動活潑並且是幼兒能直接感知的。其次,模仿是小班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經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飲食習慣。所以我們在進餐習慣培養中經常將鼓勵與樹立榜樣相結合,如“寶寶的牙齒真有勁兒,一口飯一口菜,放在嘴裏一齊嚼,飯菜的味道會更好”;“xxx小朋友吃飯可專心了,安安靜靜吃飯腸胃最舒服”;“xxx小朋友的小碗裏真乾淨,一點食物都沒剩,看看誰能比他還棒”如此等等。教師只要表揚了某個小朋友,立即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紛紛模仿這個小朋友的良好行為。

篇2: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大班觀察記錄: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觀察資料:

楠楠搬着她的小椅子向她的座位上走去,安安靜靜的坐下後小眼睛開始左右觀望,時不時的還和旁邊的小夥伴竊竊私語幾句,顯得格外簡便。當教師把飯盛在碗裏時,我發現她有現金賬,接下來進餐時她的速度異常慢,有時還把嘴裏的飯塞得很滿很滿,叫着叫着就吐了出來,感覺她在特困難的進行着吃飯的事情。

分析:

楠楠是個很温柔,膽小的小女孩,瘦瘦的,不怎樣愛表達自我的情緒,還比較挑食,做任何事都不緊不慢的,但自尊心還特強。

措施:

1、鼓勵幼兒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以表揚、獎勵的方式激發幼兒的進餐興趣。

2、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忙有改變飲食上的缺點,但教育過程中注意對幼兒的態度與語言不要過硬、過嚴,以防傷及到幼兒的心理,那樣會使幼兒對進餐或飲食產生排斥與不滿。

3、請班上幼兒充當“小教師”,來討論飲食上的事情。比如:吃青菜有什麼好處?什麼飯好吃?等等,來幫忙幼兒減少挑食的情景。

4、可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引導幼兒在保質保量的進餐後,能夠去做自我想做的事情,從而提高幼兒進餐的速度。

篇3: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後面還有多篇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大班進餐時個案記錄

下個星期就輪到我們班的小朋友當升旗手了,為了激勵小朋友,我就向他們説了一些當升旗手的驕傲與自豪,並鼓勵他們為當升旗手而努力。第二天一回來,胡淑韓的媽媽就跟我説,胡淑韓想當升旗手,要我選她,剛好胡淑韓也在那裏站着。

分析、措施與效果:

胡淑韓一向以來,幾乎都沒有惹教師生過氣,無論是上課還是遊戲,無論是晨鍛還是午睡都表現很出色。她又很好強,想了的東西就必須會努力去爭取。於是我就看着胡淑韓説:“是這樣嗎?淑韓?”她有些害臊地點點頭。“升旗手不僅僅上課很認真(幼教smtxjs.),愛思考,會幫教師收拾玩具,並且吃飯速度快,不挑食,你能做到嗎?”她又點了點頭。“那教師就要看看了,如果你能做到的話,教師就選你當升旗手了。”果然,之後幾天她吃飯的速度更快了,平時不吃的菜也能嘗試着吃了。

篇4: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挑食的小語

觀察實錄:[由本站網友投稿]

有一天,我們吃大雜燴,王馨語小朋友拿到碗,先開始發呆,然後在教師的督促下開始吃飯。只看見她用調羹幾粒米幾粒米的吃,在一堆菜中尋找米飯,慢吞吞地吃。她看教師走了,她立刻將碗裏菜一點一點地挑到桌子的盤子裏。過了一會,她輕輕地跟教師説:“教師我不吃這些的,我要吃白飯”,我於是就想方設法哄着她吃,她一到嘴裏又吐出來,之後我去裝了米飯,我看到她端着米飯,很快就吃完了,可是餐盤裏的菜一點都不動,她看到我走到她的面前,就説:“教師,我吃完了,我還要飯。”我説:“你的菜怎樣沒有吃?”她説:“我不愛吃菜。”

案例診斷:

1.挑食、偏食的習慣表此刻孩子身上,可是職責卻在父母。任何一種習慣都不是一時養成的,它與家庭的飲食結構、家長處理孩子進食的態度以及家長自身的挑食、偏食行為有着密切的關係。王馨語小朋友,就是由於家裏的爺爺對她十分的寵愛,要什麼給什麼。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吃得很慢,一頓飯一般要一個小時。對於自我不喜歡吃的菜,她常常挑出來,並且在家喜歡吃麪包、餅乾等零食,這樣營養會很不平衡的。孩子挑食帶來的直接問題是營養不平衡,人類是雜食動物,單一的飲食結構必然會帶來營養不平衡,造成孩子營養不良或過剩的疾病。

2.家長過於寵愛孩子,對於她的挑食行為未做過多矯正,不愛吃的食物允許她不吃,一味的遷就,讓她習慣成自然。父母工作忙,沒有太多精力顧及孩子,導致了她挑食,吃飯慢的習慣。

教育措施:

1.家園配合,引導家長本身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本事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在經過與孩子的爺爺,媽媽交談後,我把我的計劃告訴了她們,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讓家長在家中用消退法配合對孩子進行矯正,不能遷就孩子,到達家園同步,教育一致,從而取得好的效果。

2.經過故事,明白各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挑食會讓身體會差、個子長不高,還會影響智力的發展,是不好的,鼓勵幼兒不挑食,每餐按時吃完,並做到一靜三光。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小語的進餐情景。

孩子肚子不餓當然吃不下飯,若只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試着促進孩子的食慾,如:增加她的活動量,她的肚子真正感到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可適當減少孩子的飯、菜量,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再逐漸增加食物量。

4.創設簡便愉快的進餐環境

在孩子進餐時,加入一些簡便、活潑的語氣,讓吃飯不再只是吃飯而已,將吃飯時刻與方式變成趣味的事情,並督促孩子誰先吃完誰當小教師,來管理別的孩子,這樣也能激發孩子吃飯的慾望。在用餐前能夠讓孩子聽聽歡快的歌曲,營造簡便愉快的氣氛。

5.同伴的進取示範

孩子都喜歡模仿同伴的行為,能夠藉助故事、電視、圖書等引導幼兒學習榜樣,能到達好效果。有時孩子不願嘗試某種食物是因為對其不熟悉、不瞭解。比如家裏平時就不吃胡蘿蔔,孩子在幼兒園吃時大多會排斥。所以,家裏平時的飯菜應當相對多樣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教師可請同伴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嚐,激發孩子進食的興趣和願望。

6.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挑食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改掉的,這需要具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家長應堅持鼓勵和引導,逐漸培養孩子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

篇5: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又迎來了小班的新朋友。點點是其中一個,來園時她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哭鬧不止,還能在教師的陪伴下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就在我們都認為這個小丫頭能較快的適應入園的生活時,她卻哭鬧起來,原因是她不願意在幼兒園吃飯。點點看到餐桌上的飯菜瞬間就大聲哭鬧起來:“我不想吃飯”,“我要回家”,“我要外婆”。為了安撫她的情緒,教師就坐在她的身旁喂她吃飯,沒想孩子卻哭鬧得更厲害了,説什麼也不肯吃。

傍晚她媽媽來接她,經過交流我們得知孩子在家挑食現象十分嚴重,平時所有的肉類、魚蝦都不吃,只吃蔬菜。家裏為了能讓她吃飯,所有的菜都是按照孩子的口味來做。進入幼兒園後家長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幫忙孩子改掉這個挑食的毛病。

第二天中午,我特意讓保育員給她多加蔬菜,少放了肉類。沒想到她看到了少許的肉末就開始抹眼淚。教師剛給她餵了一小口,她就全部吐出來了。為了能讓她吃飯,幾位教師一到吃飯的時間就想方設法地勸導她,甚至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飯,可是成效甚微。

行為產生原因分析及策略:

我們過分的關心,強化了她的厭食情緒。另外,在進餐護理中,我們採取的方法往往是餵飯、勸解的方法,讓孩子把飯菜都吃完,並沒有細心地觀察孩子是怎樣吃的,缺乏對挑食孩子情緒上的認同與理解。我們決定從安撫幼兒情緒、創設進餐環境等入手激發幼兒的進餐情緒,並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篇6: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讓幼兒愉快的進餐

觀察對象:傑傑

觀察時間:2014年12月6日

觀察環境:教室

觀察目的:讓幼兒愉快的進餐

觀察實錄:我班傑傑在學習各方面都還不錯,但吃飯讓人費神,問題表此刻對食物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吃飯時不但吃的慢,還經常邊吃邊玩,把飯菜含在嘴裏,不嚥下去,別的小朋友兩碗都吃完了,他還在吃第一碗,這讓教師很着急。

觀察分析:幼兒在家都是獨生子,爺爺奶奶都比較溺愛,養成了在家吃放要喂的壞習慣,並且經常吃零食多,吃飯少。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培養孩子吃飯的良好習慣

2,與孩子交流,讓幼兒明白吃飯多才能長得高,長得快

篇7: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關於一幼兒“進餐習慣逐漸養成“的觀察記錄發佈時間:2014年07月20日21:19:28觀察方式:個案觀察觀察對象:馬兆啟小朋友(中一班)

觀察週期:根據馬兆啟小朋友進餐習慣逐漸養成的具體情景,循序漸進的對幼兒進行觀察,大概一個星期左右。

第一階段:

時間:2005年9月12日

行為記錄:

今日,教師把飯分好了,小朋友開始吃飯。馬兆啟小朋友,歪歪扭扭的坐在板凳上,一隻手拿着勺子把兒的最頂端,不停的左右來回晃勺子。過了一會兒,他開始將餐盤有菜的一邊轉向自我,用勺子舀起一根菜放到嘴裏,之後用另一隻手抓起幾粒米飯放入嘴中。他嘗試着用勺子挖米飯,可是怎樣也挖不起來,他用另一隻手拿起米飯放在勺子裏,然後放入嘴中。然後(幼兒教育js.),他開始用勺子不停的插米飯,發出“噹噹”的聲音。玩了一會兒,他開始撿菜湯裏的西紅柿,把西紅柿的皮剝下來放在桌子上,然後用手將剝好的一塊西紅柿放入嘴中,再用勺子舀起一點湯,把湯勺舉高,仰起頭放入嘴中。他拿起一塊火腿,用牙齒順着火腿的邊咬了一圈,然後,把火腿放在盤子上,就將勺子把兒叉到火腿上,拿着勺子圍着火腿的邊吃起來。吃完了火腿,他把勺子放進嘴裏,用牙齒咬住勺子,再用手敲着勺子把兒玩。玩了一會兒,他開始把勺子把兒放在盤子邊上,把勺子當成蹺蹺板一樣玩。過了一會兒,他用手拿起米飯放進嘴裏。一粒米飯漏在手指上,他之後用嘴咬住手指上的米粒。之後,他就把米粒一粒一粒放在手指上,在用嘴去吃米飯粒。過了會兒它開始東張西望,和旁邊的小朋友竊竊私語起來,不時的露出微笑,之後他將他的米飯放到旁邊

小朋友的盤子裏。而旁邊的小朋友劉凱偉不高興了,將米飯用手抓住扔到馬兆啟小朋友的盤子裏,馬兆啟又扔回去,劉凱偉扔回來,兩個人鬧起來,不是竊笑着。這是大部分小朋友已經吃完了,要去飯後散步了,可是馬兆啟小朋友的飯還剩下很多。

分析記錄:

從兒童生理、心理髮育的過程來看,孩子在一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動,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獨立願望,他們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學會走路的同時,他們開始想學着吃飯,並且要自我拿着湯匙吃,不願得到大人的幫忙。一般説來,發育正常的孩子都能夠在兩歲左右學會吃飯,這是他們應當具備的生存本事。從上頭的觀察看來,馬兆啟小朋友今年已經四歲了,已經具備吃飯的本事,馬兆啟沒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和用勺子的技能。根據這一情景我瞭解了他的父母。從中我瞭解到:由於動作協調性較差,剛開始學着吃飯時,常搞得湯汁四濺,飯粒滿身。這時父母過於急躁,缺乏耐心,還擔心孩子自我吃不飽,便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馬兆啟的媽媽此刻還在喂孩子吃飯,並且他吃飯的時候很調皮,吃一會兒玩一會兒,大人追在屁股後面喂。家長還反映每次從幼兒園回家後像俄瘋了一樣拿起什麼吃什麼。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不良的進餐習慣。

採取措施:

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培養馬兆啟小朋友的進餐習慣。

第一,教師和父母要告訴孩子,吃飯就是吃飯,要規規矩矩地坐在飯桌前,定時定量,不要讓孩子養成一邊吃飯一邊玩的習慣。家長不要回家後立刻給幼兒加餐,這樣幾次過後,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新認識:不好好吃飯就意味着捱餓,自然就會按時在幼兒園吃飯了。這個方法聽着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

第二,教師和父母正確認識孩子吃飯的問題,不必過於心急,教給幼兒正確是用勺子的方法。

第三,就餐氣氛要簡便愉悦,吃飯前教師和父母能夠和幼兒談論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營養,喚起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第四,教師和父母平時也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好好吃飯,長得更快,變得更聰明”之類的觀點。教師也設計一些關於進餐好習慣的遊戲和課程。如果孩子成功地自我吃了飯,飯後父母能夠陪他玩一會兒作為獎賞,讓他產生關於吃飯的歡樂的記憶,以後對吃飯就不會排斥了。

第二階段:

時間:2005年9月14日

觀察實錄:

今日,我們吃的是麪條。馬兆啟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麪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麪條。我這是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説:“我們要使勁吃飯,回家可沒有以前那麼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後,他説:“媽媽説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説:“對!我們馬兆啟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麪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麪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向盯着我的勺子什麼時候往他嘴裏放。餵了幾口他説:“我要自我吃。”我便表揚了他(幼兒教育js.),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麪條就吃完了。拿着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説:“教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並且要求他以後爭取在家裏也這樣。他點點頭,十分高興,不時拿着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

從今日觀察的情景看來,馬兆啟小朋友在家裏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並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我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着依靠性,這與他長期由父母餵養要必須關係。可是在今日教師的餵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並且主動要求自我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提高。當教師表揚他時候,他十分高興,説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忙,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採取措施:

繼續採取第一階段的措施方法,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掌握馬兆啟小朋友在家的吃飯情景。獎勵對他很有幫忙,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第三階段:

時間:2005年9月16日

觀察實錄:

今日,我們吃的是排骨米飯和豆腐。馬兆啟小朋友分到飯開始吃起來,他先拿起勺子挖了一口米飯放入嘴中,盯着盤子不停的咀嚼着。之後拿起一塊排骨咬了起來,他的牙齒不太好,咬了一下肉沒有咬下來,他又使勁咬了一口,肉被咬了下來,他用手把肉放到嘴裏咀嚼起來。就這樣吃完了兩塊排骨,他將骨頭放在嘴裏漱了漱放在盤子的一邊,開始吃米飯和豆腐。他把豆腐一塊一塊撿到米飯上,然後把米飯和豆腐同時放在勺子上,再放入嘴中。就這樣他把飯全吃完了,剛要去放餐盤,他又折回自我的位上把殘留在餐盤上的幾個米粒吃完,然後,他把餐盤放下,來到我的跟前很高興地説:“教師我把飯全吃完了!”我及時給他鼓勵:“你真棒!將來必須能長的又高又大(幼教smtxjs.),來教師抱抱。”説完我抱起他,他在我懷裏笑了。

小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馬兆啟小朋友已經基本養成了自我吃飯的好習慣,並且吃飯的時候會使用勺子,進餐比較專注,不再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在與家長的交流中,馬兆啟小朋友回家後不再加餐,並且也不用大人餵了。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進取配合教師的工作,引導孩子構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忙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篇8: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不喜歡吃飯的幼兒

,再去看陳辰,雖然還是那個帶點羞澀、內向的漂亮小姑娘,可是她已經改變了許多許多,再也不用吃媽媽拿的醬瓜,再也沒有坐到前面的小桌子旁,而是坐在了小夥伴中間,和他們一樣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偶爾會有一些不愛吃的我們也不會勉強她吃完),並且速度也加快了!

看到陳辰這麼大的變化,我們都為她感到由衷地高興,她媽媽也笑着對我們説:“多謝教師,這個大難題總算是解決了!”

到了上午吃餐點,陳辰又開始淚汪汪了,我們就對她説:“你是不是不想吃啊?那就不要吃了,但今日一天都不能吃任何東西了哦。”陳辰點點頭。到了午飯時間,大家吃得都很開心,僅有她愁眉苦臉的。“陳辰你坐到旁邊看着其他小朋友吃飯吧”心想:看着別人吃也許會有點食慾的。沒想到的是陳辰顯得十分的開心,一點都沒有想吃的念頭。起牀以後,我們問她:“陳辰,你肚子餓嗎?”陳辰説:“有點餓”問她要不要吃個包子(幼教smtxjs.),她還是搖搖頭。還真是頑固啊!離園時她媽媽來接她,我們反映了這個情景,並讓她媽媽回家以後無論陳辰有多餓都不能給她吃零食只能吃飯(據她媽媽説主要在家零食吃得太多飲料喝得太多造成的)。晚上不放心就打電話過去問情景,她媽媽説陳辰吃飯還是吃了一個多小時,根本沒有異常饞的感覺。

這一天來的經歷,讓我們教師憂心忡忡,始終覺得這個辦法不是太適宜,對孩子來説太殘忍,不讓吃要餓壞的!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這個辦法!

我們從陳辰的心理狀況來分析:可能是她對新環境還不能夠適應,也可能她看到別的小朋友吃飯速度很快怕自我跟不上以至於產生畏懼的心理,也有可能我們教師太關注她了,讓她越是關注越是緊張。於是我們就採取表面上對她不關心,暗地裏悄悄地觀察,飯菜配合着她媽媽拿來的醬瓜讓她慢慢吃,速度跟不上的時候還讓陳辰坐到前面的小桌子旁和我們教師一齊吃飯,邊吃邊和她隨意的聊天。經過幾天這樣的嘗試,陳辰漸漸吃得比以前多了,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燦爛了,更沒有出現嘔吐的現象了。

今日已經是開學後的第八週了

篇9: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午餐前安靜發佈時間:2015年06月10日08:18:57現場實錄:吃飯前,孩子們洗手的洗手,談話的談話,打鬧的打鬧,整個活動室亂哄哄的。僅有海濤一個人安靜的坐在座位上。我的一聲指令“休息”絲毫不起作用。於是我走過去抱了一下海濤,並説:“海濤動作最快,表現最好,我來抱抱她。”孩子們嘩的一下全安靜下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我。見狀,我又表揚了多名幼兒,就這樣,十分鐘過去了,教室裏還是那樣的安靜。在教師沒有厲聲呵斥的情景下,孩子們很安靜,受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分析與措施

應對今日鬧哄哄的教室,我沒向以往那樣厲聲呵斥,而是換了一種方式“擁抱”確受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使整個活動室瞬間得到了安靜。

原以為即將升入大班的孩子自控本事會有所增強但今日的事讓我感到不管孩子的歲數多大,他們都渴望與教師親近。偶爾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會內比語言更能讓他們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更能加深孩子和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

篇10: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不吃蔬菜

觀察時間:2010.12.8

觀察地點:教師

觀察幼兒:嘉和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的用餐情景,培養幼兒愛吃蔬菜、不挑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實錄:

中飯時間到了,孩子們自然地吃起來,一個個就像小惡狼,吃得香噴噴,我們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可是有些小朋友卻不愛吃蔬菜,只是喝湯吃葷菜,於是我們二位教師發動我們渾身的解數,不停地講解吃蔬菜的好處,並且不斷地鼓勵他們,效果還不錯,大部分都吃光了。僅有嘉和一個人就是不吃蔬菜,而葷菜是吃個不停,米飯喝個精光,怎樣哄也不管用。

案例分析:

此刻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不定時定量,而家長們在孩子吃方面片面追求高營養,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構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中班幼兒理解力還較差、膽子小,就像嘉和小朋友。所以,如果一味的説教,易導致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些幼兒還會故意違背。所以,我採取了故事、遊戲與説教結合的形式,使幼兒初步瞭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方法及挑食的壞處。為了讓幼兒在進餐時更自覺,我讓他們互相競爭、互相學習,激發和提高進取性,能天天愉快地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

措施:

1、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

孩子天生就對餐前的準備工作感興趣,我們能夠利用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分碗勺,甚至在家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拿佐料等,應對自我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很開胃。

2、避免進食前的劇烈運動

3、製造進餐時的和諧氛圍

不管是什麼原因,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慾。我們應善於營造就餐時的歡樂氣氛,使孩子心境愉快,樂於進食。

4、給孩子進取的暗示

吃飯時,我們要表現出對食物極大的興趣,能夠邊吃邊贊:“真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孩子得到進取的暗示後會主動地模仿。

5、為孩子樹立效仿的榜樣

孩子最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讚,能夠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稱讚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進取地效仿。

【小編簡評】

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 優選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幼兒園進餐活動觀察記錄範文。

【網友評價】

欲揚先抑的手法很到位。

標籤: 進餐 幼兒園 優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vjj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