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多篇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多篇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多篇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3、學習作者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的景物描寫方法,並運用於練筆中,使景物描寫的能力能夠有所提高。

4、對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以鼓勵為主,但要注意引導的方向性。)

5、在語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6、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學會閲讀文章和欣賞文章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從作者的觀察思維中學習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閲讀和欣賞優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3、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並能夠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運用這兩種修辭方法。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教學設想

多媒體教學,通過賞析該文,學習散文的寫作方法

課型

新授課

預習指導

朗誦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1’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二、作者簡介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着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他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來在英國留學一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任教授。他於1948年去世,享年50歲。他留下來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綠》,這些文章我們在中學裏都會學習到。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春》這篇文章。

三、朗讀16’

1、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領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在讀的過程中有遇到好的詞和句,就用筆把它劃下來,這不僅是我們學會欣賞,提高鑑賞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閲讀課外文章,積累詞彙的一種常見方法。

正音正字:“水漲起來了”的“漲”,“漲”是多音多義字。

散(sǎn)在草叢裏,醖釀(yùnniàng),巢(cháo)

應和(hè),暈(yùn),蓑(suō),水漲(zhǎng),剿(cháo)

迷藏(cáng),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籠(lǒng)着一層(céng)薄(bó)煙

散:散(sǎn)在草叢裏散(sàn)會

四、分析精彩句段

1、從對春天的盼望開始。3’

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想一想,這一段哪裏寫得好?

(1)為什麼要連用兩個“盼望着”,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們在叫喚朋友或者父母親的時候,叫兩聲往往要比叫一聲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讀者的心懸起來了。(盼望着,盼望着什麼?心往上提了一級,沒寫,還是一個盼望着,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級,到底盼望着什麼?東風來了,為什麼東風來了會讓作者如此興奮?答案還沒出來,心又上了一個台階,最後作者才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原來作者是在盼望春天。這就給我們讀者一種渴望讀下去,探究他後面到底寫什麼的願望,從而引起共鳴。)

通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為什麼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彷彿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地向你走來,一種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3)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為什麼我們能體會出這麼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閲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課本P51)

引出第三單元提示,聯繫到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風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筆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們來品味和欣賞。

如何品味和欣賞呢?方法之一就是體會文章中的修辭。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擬人和反覆),通過兩種修辭手法,表現了對春天的盼望,這是文章的總起。此時春天還沒到,只是近了。接下來呢,春天來了,……

2、繪春:接下來呢,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8’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麼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才會去看他穿着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見面為例。)

所以,在這一段裏,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陽。

知識點:一切,説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

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是擬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為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點擊朗潤的山的圖片。)

水漲是因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3)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作用:使句子整齊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還有:“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是,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朱自清《匆匆》)

學生優秀習作:“在上課的時候,日子從讀書聲中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寫作業時,便從舞動的筆尖上過去。每天都重複着這些,沒有什麼改變。”

過渡:這一段是作者在描繪春天中的總寫,他用非常概括的語言勾畫出了春天的整體景觀。那麼接下來作者就要對春天進行仔細地觀察,用他細膩的筆觸去描繪春天的美,為我們展現一幅幅春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3到第7段,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我們展現了幾幅畫,分別以哪一種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你能否為這些畫起一個漂亮的名字?

明確:展現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3、春草圖,請同學朗讀第3段。11’

(1)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草圖的?

明確:

質感:嫩嫩的。寫出小草柔嫩的特點。

顏色:綠綠的。有了綠色就等於有了綠色,這裏同樣也是用綠色來象徵着春天裏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鑽”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鑽不是一下子鑽上來的,而是偷偷的鑽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的長出來的樣子。

“鑽”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

其次,“園子裏,田野裏”,“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佈廣闊,綠滿大地。剛才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

再次,“坐着,躺着,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這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羣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説話一樣,非常親切,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一樣。

(2)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説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這些景象也正映現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託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為例作對比。)

如:葉子,心情好的時候是嫩嫩的,綠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乾的,或者……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時候是軟綿綿的,更好的時候,甚至是散發着陣陣清香。

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硬梆梆的,針刺般的,甚至是惡臭。

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也是我們進行品味和欣賞文章的另一種重要方法。同時這種方法放在我們的作文中也同樣會為我們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優秀習作:

“望着天空,看着白雲,又遠又近,有一種刺眼的感覺。……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陽光照射在路旁的樹上,像被擊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風輕輕吹過,我多想將我現在所有的感覺都寄託在風身上,讓它隨風遠去,隨風消失。呼,一天又過去了。”

評價習作: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當中。

因此,學會在文章中欣賞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學會在作文中運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來運用這個精髓:在接下來的四段中,自己學着欣賞這四幅畫面,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主要抓住兩個點:第一,描寫過程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起到了什麼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屬於情景交融的,有什麼效果?在學習運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認真的閲讀文章,帶着問題去思考。

五、作業

1、背誦第2—7段。

2、掌握字詞及課下註解,準備小測。

3、完成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對課文中生疏字詞的掌握。

2、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方法自己欣賞文章,領會作者思想感情。(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和評價)

3、掌握多種景物描寫的方法,並努力通過聯想和想象充分地運用。

二、教學過程

(一)檢測字詞5’

(二)導入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學習了他描繪下的第一幅畫春草圖,這幅春草圖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背誦一下這一段。

作者並不單純用春草圖來表現春天,他還描寫了春天的花,那麼春天的花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來背誦這一段。

(三)春花圖8’

1、假如現在你手中還握着一架攝像機,按照課文的描寫,你將如何進行拍攝?

明確:從樹上似錦的繁花移到花間喧鬧的蜜蜂,最後移到地上草叢中爛漫的野花。從高到低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是值得我們在在作文時學習的。

2、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美不美?

誰能具體説説朱自清筆下的春花為什麼能夠寫得這麼美?

預計有如下幾種答案:因為朱自清喜愛春花,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識廣博,語言美,在描寫中使用了修辭手法。(引出修辭)

3、這段話共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豔。

(附:用擬入,寫桃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説花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後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1,寫花色的豔麗,不直接説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2,為什麼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沒有直接寫到太陽,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陽光,沒有直接寫到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地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

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為分明,都圍繞着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從中我們是不是能獲得一些對作文很有幫助的啟示呢?——寫文章要圍繞中心寫。在圍繞中心寫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讓文章更加的精彩,讓你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這就非常需要修辭的運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寫到了風,寫到了太陽,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同時他也將這段對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對春風的描寫。現在請全班同學朗讀第5段。

(四)春風圖10’

請一位同學起來背誦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體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而春風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着的東西,作者怎樣去寫呢?

1、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先寫風的温和,再寫風的香氣,後寫風的和悦。

2、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

3、作者從觸覺寫春風,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比喻,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為什麼要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而不比成父親的手,或者其他什麼人的手呢?

明確:母親手的普遍特點是温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廣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寫出了春風的温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着的風形象化了。同時這個比喻也印證了前面古人所講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因為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為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風卻不一樣,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風的感受卻是一致的,像母親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點。

4、才説了,風本來是沒有味道的,這裏哪來的香味?

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嗅覺感受到了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有青草味兒,也有花的香,寫出了春風的香甜和醉人。

5、作者還藉助聽覺寫出了風的和悦,請問他聽到了什麼?

鳥兒“清脆”、“宛轉”的叫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麼動聽的音樂。

6、以上我們看到作者從觸覺、嗅覺和聽覺三個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圖,作者也同樣運用了這三種感覺,還有視覺。從中,我們看到,文章對春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覺和深切地感受分不開的。這裏我們又獲得了一種啟示: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齊開放,使大腦同時通過五條渠道去認識和表現事物。這也是我們經常説的要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的一種途徑。

(五)春雨圖5’

那麼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6段。讀完後思考或者自由討論兩分鐘,讓學生上台填寫表格。(目的是讓學生試着用自學或探討學習的方式欣賞文章。)要説出體現在哪裏。

明確:

順序,由物及人,由近及遠。

修辭,排比,比喻。

特點,細密,輕盈。

(六)迎春圖5’

以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七)贊春4’

請同學朗讀8—10段。説説這三段讚頌了春天的什麼特點: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充滿活力。

(八)活動3’

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為什麼?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個字或詞談談體會。

(九)總結1’

評價同學的談話。從文章中作者體現出來的感情,到從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給讀者的啟示,要求學生能夠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進行作文。

三、作業

1、背誦全文

2、預習並讀熟《古代詩詞五首》

四、板書設計

一、盼春。

盼、來、近(總領全文,開啟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㈡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着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五、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詩意盎然、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授,機械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學生在下面認真地作筆記,儘管學生把筆記寫得密密麻麻,我想,這也無疑是對新教材的一種背叛,是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結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教學本課時將課文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以朗讀為主,用30分鐘聽讀、齊讀、自讀,然後用15分鐘進行了分組朗讀比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同學們不僅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把握了課文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作品的意境當中,細細地涵泳品味,進一步領會了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觀。第二課時,我將品位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採用“讀一讀、議一議、説一説”的方式,讓學生對本課的優美語言有真切的體會。起先20分鐘,老師檢查字詞,介紹作者和背景,然後幫學生理清思路,進行整體感知,尤其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授生以“漁”)。在這個基礎上,品位語言也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佈置同學們圍繞兩個題目(如前)分小組討論5分鐘,讓同學們大膽發掘文章語言精彩之處,尤其是動詞的運用、句式的變化、口語的穿插、修辭的妙用、各種感觀的調動等。除此之外,還要求同學們進行聯想拓展,把課內外所積累的古詩文寫春的名句進行一次大整合。

最後20分鐘,就是這堂課最出彩的地方。同學們踴躍發言,這是出乎我預料的,連平時最膽小、對語文沒有興趣的幾位同學都發了言,教室裏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他們都説出了對課文的自己的理解,正所謂“一千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勿庸置疑,這些回答雖然顯得還有些幼稚或不完善,但是,這畢竟是同學們自己自由探討得來的,比起老師越俎代庖的“灌輸”或許更有效果,更符合現代語文教學觀。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 篇二

一、教學設想:

課本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的情境説出自己的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人生的有益感悟。

二、教材分析:

《春》是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給人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和散文的意境美。

3.反覆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4.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反覆朗讀,體會散文的意境美。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稿(包括朗誦)

以小組為單位,選用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或歌唱、或積累、或繪畫、或朗讀)

教師:1、製作課件、2、準備“早春”短片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1)多媒體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短片後,教師説: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温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之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吟詩作文,揮毫潑墨。

2)學生展示作品

2、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感謝朗讀組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課文朗讀,請同學們先各自朗讀品味,然後每個小組合作朗讀或者對讀。(教師進行必要的朗讀指導)

2.精讀文字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體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讀賞結合美點尋蹤

1)請以小組為單位再讀文章,找出你喜歡的畫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説出你喜歡的理由,並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多媒體展示)

我喜歡,因為:

“以春草圖為例,細緻賞析文章寫景特點和優美語言。

A:美的畫面:我喜歡春草圖:因為這幅畫面寫出了春草的特點,也寫出了愛春的人們在碧綠的春的大地上盡情嬉戲的歡樂情態。

B:好的筆法:我喜歡春草圖,因為在寫春草時運用了點面結合的筆法,既從點上寫出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春草萌芽時的動態及春草的質地美,色彩美,又從面上寫出了“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春草旺盛,生機勃勃的畫面。

C:生動的詞語:我喜歡春草圖中:“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中的“鑽”字,運用擬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2)小組討論:自選其他幾幅圖,從以上三方面精讀課文。

3)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人”活躍在一幅幅畫面中,劃出相關語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並對春天的人做出評價。

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筆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4、再讀課文化體驗

1)多媒體播放《春》配樂配畫朗誦錄音,再讀文字,再次欣賞春天、思考春天,與自然對話,思考自然帶給我們啟示,可以充滿情感地説,也可以富有哲理的説。

春草告訴我:

春花告訴我:

2)結束語: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歡歌,執着前行。(多媒體展示)

七、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必選)

2.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發揮想象,學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雨等圖的寫景方法,將文字第二段簡筆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選其一,進行創造性,補白似的描繪。

八、板書設計

盼春:(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排比:新、美、力)

朱自清《春》優質教學案例 篇三

教學目的:

1、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會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徵描寫的方法。

3、學習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作用。

4、學習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朗讀中揣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①、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徵描繪。

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2)、難點: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每年都要經過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呢?我認為每個季節都有它的好,但春天好像格外的惹人喜愛。那麼請大家結合季節特點,説説春天裏到底有哪些景物讓你喜愛?

讓我們帶着你們的回答來學習朱自清的一篇抒情散文《春》,看看他是否也喜愛你們回答的呢?

二、導讀:

1、朗讀課文,(教師範讀或聽錄音),朗讀過程中請同學在每一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檢查生字、生詞(投影)。

3、本文可以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請説説它們的起訖。

討論並歸納:(1)、盼春:(1~2節)

(2)、繪春:(3~7節)

(3)、贊春:(8~10節)

4、問:這三個部分按什麼樣的思路寫的?

這三部分的順序的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來臨,熱切的盼望她的到來,待到她降臨人間之後,則盡情的欣賞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後以讚美作結,用三個比喻句頌揚春天,深化題旨。

5、第一自然段寫盼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討論歸納: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覆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強烈感情。

(2)、“東風來了,……近了”。把物質當作人來寫,叫擬人,宣告春天到來,表達喜春之情。

6、第二自然段是怎麼寫春天的?

這一段是宏觀勾勒春天,先寫“一切”畫出春天的輪廓,用“朗潤”寫春山光澤,用“漲”寫春水渙渙;有“紅”寫春日暖人,這三個“起來了”照應“剛睡醒”“張開了眼”。

7、這段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擬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8、齊讀第一部分,朗讀中體會盼春的心情。

9、繪春這一部分描繪了幾幅畫面?

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五幅春景圖。

10、教師朗讀春草圖這一段,請學生思考,春草圖中,作者怎樣描繪小草的?

歸納:

(1)、用“偷偷”“鑽”寫春草的情態;

(2)、用“嫩嫩的”寫春草的質地;

(3)、用“綠綠的”寫春草的色澤;

(4)、用“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春草的長勢。

11、問:“偷偷地”“鑽”用得好,説説好在哪兒?

“鑽”既表現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使其不知不覺出現,生動的表明春草的活力。

12、問:寫“春草”為何又寫“坐着、躺着……捉幾回迷藏”?

通過小孩在興致勃勃的嬉戲,側面襯托春草勃發給人的歡樂。

13、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寫了什麼?

寫人在草上的感受,表達喜愛之情。

14、朗讀春花圖,並思考:作者如何描繪春花圖的?

歸納:

(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寫花朵多;

(2)、“紅的像火,……像雪”寫花色豔;

(3)、“花裏帶着甜味兒”寫花味甜;

(4)、“閉了眼……杏兒、梨兒”由眼前的春花聯想到秋實;

(5)、寫蜂鬧蝶舞側面襯托春花的競相開放,萬紫千紅,香味濃郁;

(6)、“野花遍地是”寫野花多;“散在草叢裏……眨呀眨的”不僅寫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繪出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明麗色彩。

15、朗讀“春風圖”。

16、觀察景物必須“五官開放”即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感受景物的特徵。問:“春風圖”從哪些方面寫出春風的特徵?

歸納:

(1)句從觸覺寫出春風的柔和;

(2)句從嗅覺寫出春風的芳香;

(3)(4)句從視覺、聽覺寫出春風的和悦。

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的有聲有味、有情有感。

17、朗讀“春雨圖”。思考:“春雨圖”抓住了春雨的什麼特徵描寫?

(1)、“雨是最尋常的,……三兩天”寫出春雨的經常;

(2)、“像牛毛……密密地斜織着”寫出春雨的細密;

(3)、“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寫出春雨的輕盈;

(4)、“樹葉兒……逼你的眼”寫出春雨的潤物。

18、朗讀“迎春圖”。思考: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

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關呼應。

19、朗讀末尾三段。思考:末尾三段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起什麼作用?

運用比喻,讚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它的“新”、“美”、“力”。

三、小結:

這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回春、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在五幅春景圖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徵,表達美好的感受。文章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對描繪景物特點、抒發感情有突出的作用。

四、作業:

1、課後練習題;

2、抓住文章感情線索及作者的寫作思路,認真閲讀全文,並能熟讀成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d77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