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夜月譯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夜月譯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夜月譯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夜月譯文及賞析 篇一

春山夜月

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台深翠微。

譯文

春天的山中有着太多的美好事物,賞玩到入夜了都忘記了歸去。掬起一捧水來,天上月就落人在手中,就如手捧一輪月;擷幾枝野豔山花,馥郁的香氣便溢滿衣衫。興致高昂,哪管路遠路近呢,想要離去卻憐惜那楚楚的花草。翹首南望,夜風送來了陣陣鐘聲;遠處的樓台忽隱忽現在一片青翠的山色之中。

賞析

世所稱好詩者,或有奇思,或具佳構,或出語不俗,或所見精微。佔其一者已勝,況“四美”皆具。良史,飄逸遜於太白;沉鬱輸與少陵;然藉此詩堪可與“仙”“聖”一角。

何年不春?何處無春?春者,景明也,賞心也,勝事亦多也。鉅細不捐,是為宂雜,取捨乏當也。良史,雖非唐詩之大家,卻深諳於詩家之此道。不寫天朗月明,不描花態柳情,不書鳥之幽鳴,不敍竹之青葱,非功力未到,乃無獨步之俗見,棄之也。只擷趣事兩幀——“掬水”,因水之柔,不意,卻恰似將溪中之月影,撈入手,燦然矣,陶然矣,此不言其為真情趣言何也?“弄花”,因花之嬌,孰料,離去時衣衫暗香仍濃,醉矣,美矣,此不言其真趣味又當言何也?介甫所言極是:“動人春色不須多。”由此“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終成享譽當世醉倒後人之千古絕唱,乃不誇之言也。

夜月譯文及賞析 篇二

《普天樂·垂虹夜月》

元代:徐再思

玉華寒,冰壺凍。雲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台遠近,乾坤錶裏,江漢西東。

《普天樂·垂虹夜月》譯文

月光清寒,好象盛冰的玉壺那樣皎潔明淨。天上的明月出沒在雲間,地上的長橋如蒼龍橫卧水面。美酒一樽,瑤琴三弄。吸引仙女凌波而來,憑依着闌干任天風拂面。放眼望去遠遠近近的樓台殿閣,天地遼闊,江水浩瀚無邊。

《普天樂·垂虹夜月》註釋

中呂:宮調名。

普天樂:曲牌名。又名《黃梅雨》。南北曲皆有此曲牌。北曲屬中呂宮,南曲屬正宮;句法也各不同。

本篇為作者《吳江八景》之一。吳江:在今江蘇省。古吳江泛指吳淞江流域,大致包括蘇州、太湖和長江下游一帶。垂虹:指吳江上的垂虹橋。橋有七十二洞,俗稱長橋。因橋形若虹,故名。今已不存。

玉華:指月亮的光華。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潔白。這裏是形容月色。

玉兔:月亮。傳説月中有白兔,故稱。

蒼龍:形容垂虹橋如長龍卧波。

凌波:形容女性步履輕盈。曹植《洛神賦》曾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描繪洛水女神。

《普天樂·垂虹夜月》賞析

這首寫景的小令情致幽深,氣勢浩大,頗值得玩味。

起筆直寫月光,與題目相照應,“玉華寒,冰壺凍”,垂虹橋上的月色皎潔明淨,清寒得如同盛滿冰水的壺。開頭兩句以“冰壺”來比喻月色,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月色的皎潔清亮。“雲間玉兔,水面蒼龍”,月光的清輝灑滿大地,抬頭仰望天空,看到的是一輪明月在雲間遊走;低頭遠望大地,看到垂虹橋如長龍一般盤踞在吳江上。相傳,生活在月中的嫦娥有一隻玉兔,此處用“玉兔”代指明月,將明月在雲間出沒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將垂虹橋比作“水面蒼龍”,則將垂虹橋盤踞水上,似要騰空而起的雄偉氣勢寫盡。

時隱時現的明月和有騰空之勢的垂虹橋共同構成了一幅迷離夢幻的圖畫。接着,詩人將視線由景物轉到人身上。在月色朦朧的垂虹橋上,遊人雅興大發,“酒一樽,琴三弄”,飲酒弄琴,不亦樂乎。

江天壯闊,月色朦朧,遊人把酒望月,已至微醺,如此良辰美景,詩人彷彿看到水邊的仙女踏着凌波微步,款款而來,倚在欄杆上任憑天風吹拂着面頰,“嗅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曹植曾在《洛神賦》中説洛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飄然而至。此處的“凌波仙人”指的自然就是洛神。此處引入“洛神”這一形象除了為月夜的垂虹橋披上一層神祕夢幻的面紗之外,也更加凸顯出了月色之美和琴音之妙,迷人的景色和音樂甚至將仙女都吸引來了。“天風”二字除了形象地寫出了風的宜人之外,也使整個環境顯得更加神祕縹緲。“仙人”和“天風”給予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平添了整支曲子的意藴。

面對遼闊的江天,詩人神清氣爽,思緒紛飛。站在垂虹橋上,任微風輕輕吹拂着身體,憑欄遠望,目之所及,只見“樓台遠近,乾坤錶裏,江漢西東”,遠處近處燈光搖曳,盡是樓台殿閣,江天一色,煙波浩渺,天地分外遼闊,浩瀚的江水從面前奔湧而過。末尾三句以大筆肆意潑墨,描繪出一幅天地壯闊、浩瀚無涯的雄偉畫面。此處雖用筆粗放,但是感情卻深邃沉摯,天地無涯人卻終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限制。結尾似戛然而止,語雖盡而意未絕,引人深思。

《普天樂·垂虹夜月》創作背景

徐再思夜臨垂虹橋,憑欄而立,看着清寒的月光,浩瀚的江水,不禁心生慨歎,作這支小令。

《普天樂·垂虹夜月》作者介紹

徐再思引(1320年前後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雲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雲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後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夜月譯文及賞析 篇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譯文

窗外是滿月,明鏡裏也是滿月!

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割刮!

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

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樣潔白,

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宮中的兔兒,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閒地數着新生的白毛。

賞析

“轉蓬”比喻輾轉流離,遠離家鄉,好像飄零的蓬草

“行地遠”是指離家越來越遠

直:正在,正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的意思是,看着那月宮中的兔兒,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閒地數着新生 的白毛。

秋毫的意思是鳥類秋天生出的羽毛,在此比喻月宮白兔的兔毛。

手法:象徵,對比

夜月譯文及賞析 篇四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月夜/夜月》

月夜/夜月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月夜/夜月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裏。北斗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註釋

⑴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裏。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

⑷闌干:這裏指橫斜的樣子。

⑸南鬥: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月夜/夜月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着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歎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説明詩人有着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説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説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説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詩中説“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着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着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藴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於説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託,於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33p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