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敕勒歌》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敕勒歌》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敕勒歌》原文及譯文新版多篇

譯文 篇一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樸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一般認為是敕勒人創作的民歌。它產生的時期為5世紀中後期。

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公元546年,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説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賞析 篇二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敕勒川,陰山下”,詩歌一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兩句承上面的背景而來,極言畫面之壯闊,天野之恢宏。同時,抓住了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徵,歌者以如椽之筆勾畫了一幅北國風貌圖。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藴涵着詠歎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遊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遊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譯文及註釋 篇三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陰山下,天空彷彿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註釋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③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④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⑤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蒼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⑦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⑧見(xiàn):同“現”,顯露。

譯文 篇四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陰山下,天空彷彿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作者背景 篇五

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這首歌原為鮮卑語,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

註釋 篇六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一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帶稱為敕勒川。

③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④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⑤籠蓋四野(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一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蒼蒼:蒼蒼:青色。蒼,青,天蒼蒼,天藍藍的。

⑦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⑧見(xiàn):同“現”,顯露。

敕勒歌 篇七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註釋>

1、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部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陰山:陰山山脈,起於河套西北,橫貫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3、穹(qióng)廬:遊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幕。

4見(xiàn):同“現”。

<韻譯>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陰山腳下,這裏的天幕象氈帳篷一樣籠罩着遼闊的大地。蒼天浩渺無邊,草原茫茫無際,每當大風兒吹來草兒低伏的時候,放牧的牛羊就顯現出來。

<評析>

這首古代民歌,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陰山下”,説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陰山是綿亙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壯闊雄偉的印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環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蒼蒼,野茫茫”,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

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闊大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着眼,作總體的。靜態的勾畫,沒有什麼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進修,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羣羊羣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羣,西一羣,忽隱忽現,到處都是。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敕勒族人用穹廬――圓頂氈帳來比喻草原的天空,對“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謳歌讚美,這樣的審美情趣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聯繫。穹廬是遊牧異議的活動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們的衣食來源,對於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和命運相關的事物,他們有着極深極厚的感情。所以我們説,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讚美家鄉,讚美生活;我們並且認為,這首民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這裏。

創作背景 篇八

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敕勒歌》就是北齊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通鑑》胡注云:“斛律金出敕勒。”)《樂府解題》説“其歌本鮮卑語,易為齊言”,可知這是一篇翻譯作品。

《敕勒歌》文本最早見錄於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中的第八十六卷《雜歌謠辭》。在史書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壽撰的《北史》卷六《齊本紀》:東魏武定四年(546),東魏權臣高歡率兵十萬從晉陽南向進攻西魏的軍事重鎮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縣西南),折兵七萬,返回晉陽途中,軍中謠傳其中箭將亡,高歡帶病強自設宴面會大臣。為振軍心,他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樂府廣題》雲:“北齊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憤,疾發。周王下令曰:‘高歡鼠子,親犯玉壁,劍弩一發,元兇自斃。’神武聞之,勉坐以安士眾。悉引諸貴,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説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還有人認為是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或認為是高歡所作。而一般認為這是敕勒人民間或集體創作的民歌,產生的時期為五世紀中後期。

《敕勒歌》原文 篇九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簡析 篇十

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遊牧民族的生活。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着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説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羣的牛羊,多麼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裏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餘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

這首詩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宋詩人黃庭堅説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山谷題跋》卷七)。因為作者對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點,不必用力雕飾,藝術效果就很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jv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