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美術説課稿多篇

美術説課稿多篇

美術説課稿多篇

美術説課稿 篇一

國小美術《亮眼睛》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國小二年級美術教材的內容,是一節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現課。兒童對於眼睛很熟悉,但平時並不會很積極、有意的觀察和了解,本課則是要讓學生深入的來了解觀察眼睛的特點,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並瞭解自然界中動物各種各樣的眼睛,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課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對於眼睛的一些科學知識,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瞭解,但教學重點在於對眼睛的形狀、特徵、色彩、內涵等美術方面的刻畫。

本課的目標可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重瞭解、研究表達人類的眼睛,第二課時則進一步瞭解動物的眼睛。在這裏我將以第一課時作為我的説課內容。二、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瞭解人類眼睛的特徵,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對眼睛的形狀、顏色、特徵和神態的刻畫。

教學難點:用不同方法來表達亮眼睛以及表達眼睛的情感意義。三、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於眼睛,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對同學、老師眼睛進行觀察、討論和研究,從而發現身邊世界的精彩和神奇,並通過欣賞課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圖片,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和組織學生自己學習、自主發現,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培養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四、學法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自控能力差,要讓他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課中我設想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討論、研究出眼睛的不同形狀和特點,讓學生的每一次觀察,都有收穫,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讓學生在發現過程中再進行一次次的小練習,使學生的發現得到鞏固和形象表現。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運用了多次的觀察、比較、總結、創作環節,幫助學生學會觀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畫,從而使學生能更為大膽自由的進行表現。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我設計以猜謎的形式導入:“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小朋友們一般都能很快猜出謎底——眼睛。這樣立即引起了他們對眼睛的注意。然後我讓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沒有眼睛,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小朋友們會説是痛苦傷心的。由此來教育小朋友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的眼睛保持明亮,並導入新課。

(二)新授: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小鏡子,細心觀察一下:眼睛有那些部分組成?小朋友們會説有眼珠、睫毛等。由此我出示眼睛的結構圖片,小結眼睛的基本構造,使學生對眼睛的結構形成簡單但正確的認識。

接下來,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眼睛是怎麼看見事物的呢?這樣提問目的'是要引發學生的好奇和思考,然後,我以“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説的”來簡單的講解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並用課件出示眼睛成像原理的圖片,使孩子們能更加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互相觀察同學的眼睛,説説有什麼不同之處,(這樣互相觀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圖片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更貼近生活)學生會發現眼睛有大小的不同,形狀的不同等,這時用課件出示圖片,使學生們進一步瞭解眼睛形狀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的人眼睛有着更多的不同。

在初步瞭解了眼睛的結構、外形、色彩後,我出示幾幅簡潔的範作,請學生用同樣簡潔的方法畫一畫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眼睛。這個小練習的目的是鞏固之前學習的眼睛的構造和外形特點。進行作品展評的時候,評價重點在於表現的眼睛是否結構正確、特點突出。

(三)深入

我神祕的告訴小朋友們:“你知道嗎,眼睛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發生許多變化哦”,學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調動起來,這時課件出示各種表情圖片,“看看,他們的眼睛發生了什麼變化?”學生立即恍然大悟,原來是在不同表情下人的眼睛會發生變化。接下來再詳細的分析幾種表情下的眼睛變化。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設計了一個成語表演遊戲,出示如“眉開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圓睜”“虎視眈眈”等成語,請學生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注意觀察表演者眼睛發生的變化。接下來,再請學生畫一畫不同表情的眼睛,並進行展示評價。

(四)欣賞構思

在畫過有表情的眼睛以後,請學生欣賞《錯誤的鏡子》《爸爸很辛苦》以及用橡皮泥製作、彩紙剪貼、電腦繪畫、廢舊材料組合的一些關於眼睛的美術作品,使學生了解更多表現眼睛的方法和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構思,思考自己打算畫一個怎樣有趣、獨特的眼睛,想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等。並請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

(五)作業評價

學生進行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現,可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的想像,創作內容上可以新穎、多樣、別具一格,並提醒學生可以將前兩次作業的內容融合進現在的創作。

作業展評時,為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把問的權利和評的權利都交給學生,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創作意圖、對別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

(六)總結

最後,教師進行課堂總結,並請小朋友們課後收集有關動物眼睛的圖片和資料,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美術説課稿 篇二

一、基本理念:

在素質教育新思想的指導下,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在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美術素養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的發展進行的合理評價。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決定了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三原色 紅、黃、藍;(教學中的重點)在遊戲中瞭解三原色的知識,觀察兩個原色調色之後產生的色彩變化,説出由兩個三原色調出後的第三個顏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同時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看一看、説一説、畫一畫、想一想、吹一吹、折一折,體驗三原色的神奇。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説教材

接下來説一説教材:《魔幻的顏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三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課中的內容。它既是學生今後能否獨立畫好水粉畫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又能影響學生對水粉畫的興趣。

三、説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決定學生的學習過程,我主要採用了遊戲法(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遊戲中,既有個別學生的參與,又有全體學生的參與,灌注了全體學生參與的重要性。)演示法(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轉化為學生的感性經驗。)

四、説學習方法

在教學方法的牽引下,採用了探究式學習方法。(學生在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之後,探究式混合顏色,得出調色規律,有助於學生的紮實記憶。)合作式學習(通過多種思維的碰撞,使小組、全班的同學都獲得多種變“魔術”的方法。)

五、説教學手段

在課堂上運用電腦、實物投影儀、教學演示材料等教具,水粉顏料、水粉筆、調色盤等學具,學生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到色彩的巧妙變化。進入到教學的主要過程中。

六、説教學過程

首先,大約要用2~3分鐘時間來組織教學、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欣賞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如雨後的彩虹,五顏六色的花朵,豐富多彩的衣服,讓學生體會顏色可以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然後欣賞米羅的《夏日》,感受畫家是怎樣用顏色來表現生活的。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色彩進行關注,產生興趣。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初步感知紅、黃、藍是其它任何顏色所調配不出來的,稱為原色。

教師出示色卡:紅、黃、藍,引出三原色——引出課題《魔幻的顏色》(板書)

接下來自然進入到——講授新課這個階段,約需要14~16分鐘時間。教師(以遊戲的形式)將盛有紅、黃、藍水粉色的三個玻璃杯,兩兩混合,進行演示實驗。“同學們,你們猜一猜,他會變成什麼顏色?”教師邊實驗邊講解,“請注意,如果我加入的水比例變化了,顏色又會有什麼變化?”引導學生先“看一看”進行調色活動,啟發學生仔細觀察原色調和後顏色發生的變化。這就引導學生通過遊戲感受顏色的變化:兩種原色相調和產生了橙、綠、紫三種顏色。

然後教師通過“畫一畫”用實物投影儀演示顏色在紙上流動產生的魔幻變化,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通過“想一想”思考“還可以用什麼方法產生魔幻的色彩?” 學生演示其它的方法(讓學生到講台上)“除了教師演示的方法之外你還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顏色在紙面上發生變化?”學生通過“畫一畫”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調色時顏色在紙面上發生的變化。(其他的學生和講台上的學生共同練習,教師將有創意的學生請到講台上示範,並及時、適時的評價學生,鼓勵他們繼續思考,從而,提高其創新能力。)展示生活用品,引導學生將色彩運用到生活中,提出練習要求:下面就請你用手中的原色也來自己試着變變魔術好嗎?將學生所學的書本知識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醒學生注意:你在調色時,顏色和水的比例變化和你在顏色變化中所感受到的新的收穫和發現,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學生會發現蠟筆、水彩、水粉的不同,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者就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同年齡特徵的學生進行知識的碰撞,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播放鋼琴曲,給學生提供一種想象的氛圍。)

學生練習之後,進入到作品創作中,教師巡迴指導,大約用13~16分鐘。在巡迴指導中,教師要發現在創作過程中有特點的作品;發現學生作品中色彩流動和變化生動的作品;發現學生有創意的作品。與此同時,播放音樂,刺激學生的腦細胞,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

最後,進行師生評價,大約用4~5分鐘時間。學生將手中的小星星貼到滿意的作品上,(使全班學生都可以有機會欣賞繪畫作品,評價別人作品的優點。)

教師進行課堂小結。這節課,同學們創作這些作品的顏色豐富多彩,都是由三種顏色調配出來的,它們是紅、黃、藍,這三種顏色不但可以調出許許多多顏色,還可以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大膽的運用我們學過的色彩知識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豐富多彩,好嗎?(鼓勵學生,形成一種師生的共鳴。)請同學們收拾好東西,檢查自己的地面有無垃圾,做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在進行美術教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美術的説課稿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課作為國中整個美術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美術的分類,以及學習美術的意義,由此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重點:

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讓學生了解美術的種類,認識美術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理由:審美應是一種主動地行為,因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有具備了一雙審美的眼睛,才能會看和主動。)

(三)難點

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美術的概念和認識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理由:由於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的制約,對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難度。)

(四)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麼是美術,第二部分説明美術的分類,第三部分是學習美術的意義。

二、教法:

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為主,所以我採用了講授法、對於相關的作品採用小組討論法。

三、學法:

本課從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入手,運用學生討論、欣賞為主,教師點撥為輔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在欣賞、討論、憧憬中愉快地度過四十五分鐘。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課堂討論——你認為什麼是美術?(3—5分鐘)

學生四人一組展開討論。教師指名讓學生以舉例的方式,説出自己的見解。①大部分同學只能説出畫畫是美術,個別同學可能會説出建築設計、雕塑設計、服裝設計、陶瓷設計等是美術,教師首先肯定他們的説法。②緊接着教師引導從早晨一起牀開始説起。

教師:牀——傢俱美術、被面——染織美術、衣服——服裝美術、牙膏、牙刷、梳子、臉盆、盤子、筷子等——工藝美術、自行車——工業美術、教室——建築美術、室內裝修——環藝設計。

學生:尺子、書包、小盒、頭花、手錶、鞋子、冰箱、電視、書法、攝影等,這些都是美術。

結論:大家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美術。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美術的世界(5—8分鐘)

教師重點講解並出示幻燈片(本環節以教師引線,學生舉例,教師補充説明為主)。

1.美術的含義(教師口述內容並重點解釋)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齊白石的《荷花蝌蚪圖》等中國畫作品和蒙克的《吶喊》等油畫作品。

提出問題:完成這幾幅作品的材料是什麼?

學生活動:帶着問題觀察展示的作品,踴躍的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大家對美術作品的這些認識,都涉及到了美術定義的問題。

2、美術的分類(15—20分鐘)。

基本內容:美術包括:①繪畫:東方繪畫[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日本畫等]、西方繪畫(水彩、水粉、油畫、素描等)②雕塑:圓雕(完全立體的可以四面欣賞的一種雕塑)、浮雕(半立體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種雕塑)。⑧工藝美術:傳統手工藝(象牙雕、玉雕、金銀首飾等)、工業美術(電視、洗衣機、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業美術(裝潢、廣告、櫥窗等)。④建築:公用建築(學校、商場、體育館、公園等)、民用建築(居民樓、四合院、農舍等)、紀念性建築(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堂等)。另外書法、攝影、篆刻等也屬於美術範疇。

繪畫和雕塑屬觀賞性藝術(滿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藝美術和建築屬於實用性藝術(滿足物質生活需要同時也可滿足人們審美的需要)同樣具有觀賞價值。

教師活動:(1)、分別展示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書法、攝影、篆刻的圖片。

(2)、提出問題:這些美術作品有什麼不同?(提示:造型的、材料等)

(3)、學生回答,總結有關理論和觀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探究問題,回答提問。

(設計理由:在欣賞圖片中,逐步訓練學生區分不同美術形式的能力。)

3、美術的作用。(7—10分鐘)

總體而言,美術作品的作用包括教育作用、認識作用、審美作用。

教師活動:(1)出示幻燈片

提出問題:A、各個圖片分別給大傢什麼信息?(老師給予引導。)

B、大家為什麼要學習美術呢?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勤于思考、勇於回答問題。

(能力拓展:讓學生開動腦筋,列舉自己生活中所發現和存在的美術元素,訓練主動思維的習慣)

4、課堂回顧:(2分鐘)

這節課,大家學習了美術的概念、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以及美術的作用等,使大家從宏觀上認識了美術的基本知識,為大家今後進一步學習相關的知識打下了基礎。

5、課堂小結:(3分鐘)由此可見,大家的生活離不開美術。當你需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時,是不是需要有人來設計?當你走進飯店吃飯時,需要不需要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呢?當你住在一間低矮的平房裏,你想不想住進一座舒適美觀的大樓呢?當你住在家離學校較遠,你想不想騎一輛既好看又輕鬆的自行車呢?但是,這一切都需要有人來設計。而未來的設計者就在你們中間,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美術爭取當一名美術設計師,把大家未來的生活創造得更美好。

小班美術活動説課稿 篇四

一、説教材: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是培養和引導幼兒對追求美,感受美,探求美,創造美的教育活動,小班美術教育目標要求中提出;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大膽的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並樂於與同伴交流。能説出紅,黃,綠,橙等幾種基本的顏色,學會辨別和感受直線,曲線,折線及各種線條的變化,《彩色的線條》是小班的一節藝術課,通過對兩種不同線條的觀察,比較,體會線條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藝術活動中線條的美的過程中,讓幼兒在玩中認識波浪線和螺旋線,在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的操作嘗試中,表達自己對線條的情感,並且大膽話出各種線條。因為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畫畫的,所以我我選擇了這節課。

二、説設計思路:

《彩色的線條》是小班的一節藝術課,藝術活動“彩色的線條”是一個任何年齡階段都可以嘗試的教學活動,然而針對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結合《綱要》“通過藝術活動激活興趣,發揮藝術活動的愉悦功能”,我把活動重點落在“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變出美麗的線條”,在“變”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同時,活動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使幼兒逐漸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幫助幼兒積累必要的色彩知識。

三、説活動目標:

1、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出發,逐漸認識“紅、黃、藍”三原色。其實從一個學期下來看,大部分幼兒對這三原色已經有較好的認識,為了以後奠下更好的基礎,進一步強化。

2、讓幼兒認識波浪線,螺旋線,並能大膽繪畫出這兩種線條。

四、活動的重、難點在於:

幫助幼兒自主、有序的操作各色毛線和綵帶。

針對此難點,我將注重材料種類與量的把握,並根據操作的難易程度考慮環節的先後順序、材料的合理擺放等。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主、有序的活動氛圍,愉悦幼兒的情感、豐富幼兒的知識。

五、活動準備:

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毛線,紅,黃,綠三色的綵帶,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範,黑筆和畫紙。,黑板,課本等。六、活動過程

1、説學法:

讓幼兒分組玩擺放毛線的遊戲,將毛線擺放成各種不相同的線條。此時幼兒會顯得比較興奮,接下來通過個別幼兒的嘗試,讓全體幼兒初步感知線條與紅、黃、藍三種色的毛線變化。在玩的時候讓幼兒自己大膽創設各種玩法為了讓使幼兒更有興趣。

2、教師示範跳綵帶舞,幼兒先觀察。將幼兒分組,跟音樂自由跳綵帶舞。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線條的變化和不同。

3、説學法:

前面的其實都是為下面的做鋪墊。活動重點落在“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各種不同的材料變出美麗的線條”,在“變”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充分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先提要求然後讓幼兒分組展開嘗試。這個過程中,可能很多幼兒會比較盲目,這個時候就要我更多的引導。針對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嘗試上也就有不同的選擇和範圍。同時邊嘗試邊讓幼兒和好夥伴產生交流。淺移默化的培養。

出示範畫[彩色的線條]並作簡單的講解和説明。

創造表現

1、幼兒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自己畫出波浪線。螺旋線。

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作品欣賞是每個美術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展示幼兒的大好時機。這個環節中主要的就是以欣賞作品為前提,教師引導為主軸,幼兒講述作畫想法及交流內心的感受,幫助幼兒肯定自己、欣賞同伴為最終目的,讓幼兒自由發言。討論。當然這也是提高幼兒語言能力,增進師幼情感的好時機。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美術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七年級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為木散為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為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後知識聯繫: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説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為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着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為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為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 桌面整理” 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 花瓶與人頭” 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 人” 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為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説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導入和中間講解 (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 桌面” 上即整潔、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迴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佈置,再結合教室的佈局,最後引申到課桌以及傢俱的製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同時板書:木散為器 帛裁成衣 (5分鐘)教師講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割與構成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説説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

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

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請學生先自己來説説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

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

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美術説課稿 篇六

大家好!我是東風43國小的翁朦,很榮幸我能參加此次的説課比賽。今日我説課的資料是國小美術五年級第十冊第六課的資料《喜怒哀樂》。

針對教材資料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把本節課設計成美術造型表現課。接下來,我將分別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及説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來説課。

一、説教材教材分析:

《喜怒哀樂》這一課要應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十分豐富活躍的時期,結合這一學齡特點,教材要求讓學生了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樣表達方式,經過觀察與寫生,掌握基本的人物頭像造型。本課是一節集欣賞性、表演性、創造性、樂趣性於一體的美術課,根據教材要求,本課為一個課時教學。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樣表達方式。

技能目標:經過寫生,掌握基本的人物頭像造型。

情感目標:理解不一樣表情下不一樣的經歷,發展學生敏鋭的觀察力、表現力、創造力。

本課的重、難點:分析五官的微妙變化所產生不一樣的表情。結合表情特徵,大膽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肖像畫。

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離不開必須的教學方法,我説課的第二板塊就是教法。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課堂中的我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遊戲教學法:

(2)示範指導法

(3)引導欣賞法

以上的方法主要使學生獲得學習興趣和成就感,讓他們進取投入學習之中。

三、説學法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我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問題討論法

2、自主學習法

我時刻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引導學生進取互動,讓他們充分體會創作的歡樂。

四、説教學過程

(如果説研究教法、學法是教學的前提,那麼我認為合理優化地組織教學過程便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親近學生,遊戲導入。(本環節用時3分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以遊戲的形式簡便進入課題,我出示一幅趣味的故事畫。一隻雞蛋打碎了,旁邊的四隻雞蛋看到這一現象露出4種不一樣的表情。學生觀察故事畫,提出兩個問題:旁觀雞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表情?猜一猜誰才是這隻碎雞蛋的好朋友?經過學生一翻討論,得出了答案。並藉此機會引出人物四大表情:笑、哭、怒、愁。

(設計意圖:使用遊戲激趣法,用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導入課題。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此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很快認識到產生的表情和心境有關。)

2、解析圖例、總結規律。(本環節用時6分鐘)

這一環節,我首先給大家出了一道連線題。讓學生把出示的人物表情照片和對應的簡筆畫表情連起來。學生很快就把對應的表情連起來了。而在簡筆畫人物表情中五官變化的比較十分清晰。使用問題討論法,讓學生根據簡筆畫中出現的五官特徵,討論總結出畫表情的口訣。學生邊讀口訣邊親身體驗做出喜怒哀愁四種表情,同桌之間相互觀察。

(經過本環節的設計,降低了總結五官變化規律的難度,培養學生進取主動的開動腦筋,讓學生敢於説出自我的見解和猜想。由學生合作、討論交流、構成共識、而得出的結論更能被熟記和領悟,從而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

3、遊戲測試、鞏固知識(本環節用時2分鐘)

這一環節中,我例舉了產生微妙變化的眉毛、嘴巴、眼睛等單獨的五官,讓學生先討論後猜,這是哪一種表情中的五官。

(設計意圖:使教師對學生掌握五官表情的情景進行檢測和反饋,為後一步的教學奠定基礎。)

4、欣賞名畫、感受意境(本環節用時7分鐘)

本環節,我準備了4副具有代表性的大師作品。首先為大家講解這幅肖像畫當代的歷史背景,讓學生自我感受畫面主人為何有這種神情。然後大家暢所欲言發表感慨,再繼而讓學生討論分析作品中五官變化和規律。讓他們更深刻的體會大師作畫的意圖和情境。這一階段是作為本堂課情感昇華的部分。

(設計意圖:經過引導學生對大師作品的欣賞,讓學生由情入景,深切的感受到畫面的心境與意境,進一步昇華了學生的情感。為學生創作時大膽抒發心境奠下基礎。)

5、步驟示範、技法總結(本環節用時5分鐘)

示範前,我先抒發自我的心境,講述今日發生了許多讓我感到開心的事,能夠用一個“樂”字來概括。我忍不住想把“樂”畫出來。在黑板上示範自畫像。邊示範邊提醒學生作畫能夠將五官適度誇張,結合表情口訣。以及用線的粗細、疏密、深淺虛實等,並留出一個五官“嘴巴”,請一位學生上講台根據我的表情添加。

(設計意圖:經過示範指導法,讓學生更清楚更有效的掌握作畫的步驟,留空示範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產生合作意識,與教師建立親密關係。也為他們後續無拘無束的作畫做好鋪墊。)

6、大膽創作、巡迴指導(10分鐘)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階段。

在積累了必須的美術技法和情境之後,學生的表現慾望已經很強烈了。這時我給學生自主創作的機會。以鏡子中的自我為模特,畫一幅生動的肖像畫。也能夠畫你的同學、父母、教師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表情。

(作業設計意圖:這一階段是對自主學習的體現。讓學生對自我抒發心境後五官的微妙變化產生了興趣。讓他們畫出具有表情特徵的自我,是很趣味的一件事。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也間接教育學生用心觀察生活。)

在巡迴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明白想要表達的心境,但由於拘泥於技法,又害怕把自我畫的不像,導致人物表現的很緊、構圖不飽滿、表情不誇張生動這些問題。於是我立刻當堂挑出一位學生的作品,這幅作品線條畫的不夠流暢、也不是很像自我,但將人物表情表現的很誇張,笑的時候顴骨和下巴也會跟着變形,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徵,大膽的畫出了自我的感受,我抓住機會大力的表揚這幅作品。這時很多同學不再糾結於畫像不像,都放開手筆,大膽的去創作,隨心所欲的去表達自我的心境。以至於來後出又現很多生動的作業。

7、展示作品、自評互評。(本環節用時5分鐘)

對作品的評價這一環節我尤為重視,我設置了兩個環節:1、學生自評,給自我作業寫上評語或評分,為大家講述這張心境背後的故事。2、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猜畫面所表達的是什麼表情,也能夠從美術技法,如線條、構圖這些方面去評價(這樣設計評價方式的目的是讓學生之間加深瞭解、增進感情。)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景,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本事、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8、課堂小結,擴展延伸。(本環節用時2分鐘)

本節課是以線描述生的方式畫人物表情。但其實色彩也能表達人物的心境,比如為開心的人物肖像加上暖色調的背景,更能襯托畫面的喜感。為哀愁着的人物背景加上冷色灰色調,更能襯托人物的悲愁感受。

然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提議同學們回家為自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畫一張肖像,併為畫面填上適合的色彩。

最終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對大家説: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祝願大家笑口常開!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課堂。學生回味無窮。

五、教學反思:

本課的目的是經過教學讓學生了解人的表情變化及規律,並用繪畫表現人物的不一樣神態。我從兩方面入手,人物表情神態中最突出的就是眉毛、眼睛和嘴巴,只要讓學生抓住這三個器官在產生不一樣表情時的變化,就能準確的描繪出人物表情,以此突破本課的重點。

然後引導學生欣賞大師的繪畫作品,順水推舟,繼而發展到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明白我們也是未來的大師,增強他們作畫信心。在此基礎上,我再做示範突__決本課的難點。我認為這也是本堂課的亮點所在。

本堂課也存在着些不足:學生的作業代表了一節課的學習成果,我對作業的點評應當從美術技法層面昇華到情感表達層面,讓他們大膽聯想抒發看到作業後的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到達知識與思想的雙豐收。

美術新課標指出:教學不僅僅關注美術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本節課經過合作探討,實現了創新意識、思維、本事的培養,實現了知識與本事的同步提高。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共同體驗表情樂趣的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到知識,在玩兒中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

我的説課完畢!

美術説課稿 篇七

葫蘆娃説課稿

一、説教材

《葫蘆娃》是三年級藝術教材上冊最後一個單元《童話王國》中的最後一課,分析教本與教參,上面的要求很簡單,第一要求學生能感受和體驗動畫片中葫蘆娃熱愛生命、團結勇敢、不怕挫折、不懼邪惡的頑強精神。第二就是製作頭飾,進行戲劇表演。教本上也沒有太多關於美術方面的內容,只有幾張小朋友的照片和一張中國畫。在教參中點到葫蘆娃七種顏色,然而利用三原色紅、黃、藍調出橙、綠、青、紫四種顏色,我覺得作為美術課這一點很重要。至於學生作業,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只做一個頭飾似乎是簡單了點。因此,我教材要求和學生特點,對教學目標進行了調整。

二、説教學目標

1、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認識。

2、通過欣賞各種民間葫蘆工藝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民間藝術的豐富多樣性。

3、以葫蘆為雛形,利用彩泥工具用拼接和裝飾的方法創作一個葫蘆藝術品。

4、能感受和體驗動畫片體現的熱愛生命、團結勇敢、不怕挫折、不懼邪惡的頑強精神。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1、根據紅、黃、藍三原色調出橙、綠、青、紫。

2、通過想像,創作葫蘆藝術品。

難點:1、用黃色與藍色調出青色與綠的區別。

2、團結協作創造富有想像力的作品。

四、説教法學法

在整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中,我沒有把上述目標零碎地、機械地展開,而是把“葫蘆娃”的故事情境貫之課尾,我主要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有趣的各種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潛移默化地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説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大部分

1、七彩的葫蘆娃(葫蘆娃的色彩)

2、團結的葫蘆娃(葫蘆娃的精神)

3、神奇的寶葫蘆(欣賞和創作)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解決色彩問題。我設計了“請葫蘆”的遊戲來進行調色練習,設計此情景是把枯燥的調色練習生動化,情趣化,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投入學習。加上課件學生學得就更加直觀形象了,第一個難點也在這裏得以功破,橙色、紫色很容易調,青色學生有點弄不清,有這樣一句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從表面意思理解,青色肯定是出於藍色,那調出青色與綠色的區別在哪呢?我分別在青葫蘆和綠葫蘆上面用一點黃和兩點藍,兩點黃和一點藍出示,學生一看就可得知,調色過程中,黃色多加點就是綠色了,藍色多加點就是青色了。

最後用自編的兒歌來結束第一部分教學。

“我是色彩小主人, 紅橙黃綠青藍紫, 七種色彩任我調!”

讓學生先在心裏想一想葫蘆娃的故事,感受團結勇敢、不怕邪惡的力量。然後我節取了三小段原影片,有“七心合一”和“七色葫蘆山”,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再次感受這其中的情感。隨後我進行總結,讓他們想一想在自己身邊有沒有團結起來解決困難的事,學生就講了,有運動會上團結拔河的小朋友,勞動中不怕困難啊等。在講述中學生體會到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就是欣賞與創作了。

首先,我用Flash一個神奇的寶葫蘆,光彩四射,學生很想知道里面是什麼,這就調動了學生欣賞作品的積極主動性了。寶葫蘆慢慢的打開,為我們帶來了一段美妙的音樂,這就是葫蘆絲演奏出來的,學生了解了葫蘆可以做成工藝品。

其次,欣賞了這麼多大量的工藝品,也是為解決第二個難點作輔助的,有了參照想像會更豐富。

在學生創作時,我沒有用《葫蘆娃》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考慮音樂課學生會一直唱,都太熟了,也許會動力不夠強,我選擇了一首《眾人划槳開大船》,“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這些歌詞都是很振奮人心的。學生在這樣的音樂中會更有創意。隨後全班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葫蘆展板上,班級就成了一個美麗的葫蘆世界。此時我為他們總結到,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就會創造出許多美麗的東西,只要我們一條心,再大的因難也不怕。課的結束我送上五個大字“團結力量大!”在評價過程中,我採用了自評和組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體驗到製作成功的樂趣,成為課堂的主人。

最後,在課堂中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學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帶來的樂趣,是我每一節課的目標,為着這個目標我在不斷努力!我在這堂課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函待改進。

評:

首先,我覺得王丹鳳老師這節課是很成功的,她給我的感覺就是:輕鬆。整堂課下來 ,我始終沉浸在這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我覺得王丹鳳老師自身的素質、基本功非常紮實,她的教態比較的自然,講課的聲調很能吸引住學生注意力。不論從備課,還是從教具準備來看,王丹鳳老師她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她能夠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並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感受利用各種材料來製作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學習製作方法,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在課堂上。王丹鳳老師以她特有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學生樂於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我覺得王丹鳳老師有一點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讓學生採用“互助互動”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只注重整體而忽略了學生個人感受,使個別學生剛顯得比較緊張,不敢發言。同時在捏一捏的活動中可以多花點時間,讓學生有多點思考的時間。這樣有利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善於思考的能力。總之,這節課很成功,上的很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vl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