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阿西莫夫短文多篇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阿西莫夫短文多篇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阿西莫夫短文多篇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説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説明方法、語言特色。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閲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教學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説明的事理,説明的順序、方法。

教學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曾以900~1200屬之眾“統治”地球達一億七千萬年之久,後來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麼滅絕的,至今仍然是科學的一個謎。本文是解決此謎的一個觀點,同學們讀後與自己已知的別的觀點進行比較,看哪種觀點更讓人信服。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着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説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討論明確:

1、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着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

“撞擊説”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説”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作者意在説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中,作者為什麼選擇“撞擊説”而否認“火山説”?

討論明確:

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

作者對前蘇聯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的極為緻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百萬年。(列數字説明)

在一些地方已經發現了斯石英,而且有證據顯示這些地區曾經受到過巨大隕石的撞擊。(舉例子説明)

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現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舉例子説明)

由以上兩例,作者認為斯石英也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

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作者認為,地殼深處的斯石英可以通過火山噴發被攜帶到地表。然而,噴發温度極高,巖石會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化為普通的二氧化硅。

(四)總結、擴展

1、同學們拿出自己蒐集的有關恐龍及恐龍滅絕的資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種學説自己最感興趣,同時説明自己感興趣的原因(那種學説成立的科學依據)。

2、科學發現本身是一種科學成果。而對科學發現的研究還會產生系列科學成果,甚至是跨學科、跨領域的,同學們對此進行研討、分析。

3、《恐龍無處不有》和《被壓扁的沙子》兩文所寫內容及所採用説明順序的相關處。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提前一週佈置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可以從書本、報刊、電腦等中查找,做好記錄。

2、教師可製作課件。

二、課堂學習

1、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引入“恐龍”這一話題。

2、導讀《被壓扁的沙子》

①出示導讀話題:

文章提出的兩種觀點是什麼?

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作者是怎樣證明其中的一種看法是正確的? 作者的結論是什麼?

②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探究,形成結論。

指名回答上述話題,師生共同形成如下結論,多媒體展示:

觀點:“撞擊説”和“火山説”。

説明方式:提出兩種看法,證明其中一種看法是正確的。

説明依據: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性質。

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③教師小結:文章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

3、自讀《恐龍無處不在》

①教師進行學法指導:

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眼光閲讀分析説明文的寫作思路,是一種較好的學習方法。

②學生學法實踐:

用上述學法自學課文《恐龍無處不在》;指名彙報學習成果,師生共同評價。

三、語言實踐活動

1、活動話題:我眼中的恐龍活動要求:依據課前蒐集到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你所知道的恐龍及相關的話題。

2、活動話題:我來到了恐龍時代活動要求:合理想象,展現你的創意。

學生活動,師生共同評價。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篇三

一、主題思想

恐龍是古爬行動動物,種類繁多,體型各異,小的體長不到一米,大的體長數十米,重達四五十噸。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們在地球上的陸地或沼澤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稱霸一時。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滅絕了,成為生物的謎案。這兩篇短文,一篇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説;一篇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課文所選兩篇就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文章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啟示: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有新的發現;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各自的發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啟發,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緊密相連”表現在哪裏?有哪些事實能證明它們是互相“產生影響”的?然後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氣候不適應恐龍的生活,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引出板塊構造理論,説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得出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件,為板塊構造理論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證明的結論。

《被壓扁的沙子》起筆提出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新觀點--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人們對這一曾經主宰過地球的生靈突然滅絕的興趣、並且説明科學家們研究的目的在於“多地瞭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然後從地質學發現的證據上論證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

三、段落結構

《恐龍無處不在》的段落結構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説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説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説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説明內容,結束全文。

《被壓扁的沙子》的段落結構全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問題,目前存在的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説”和“火山説”。第2和第3自然段先後舉了兩個例子提出了關於“撞擊説”和“火山説”這兩種觀點。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支持“撞擊説”。這部分分四層。

第一層(第5、6自然段),説明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我們以後也許還會遇到這種情況,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

第二層(第7至第10自然段),説明1961年一位蘇聯科學家發現了“斯石英”,並且介紹了它的性質,為下文佐證“撞擊説”奠定了基礎。

第三層(第11至第13自然段),説明斯石英不僅可以在實驗室製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過它們只出現在沙子被強烈擠壓的地方。由此推斷撞擊是可以產生斯石英的。事實也證明,火山噴發是不會產生斯石英的,從而進一步佐證了“撞擊説”。

第四層(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過亞里桑那大學的約翰F麥克霍恩和幾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巖層的例子,進一步證明“在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從而得出“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的結論。

四、説明順序 作者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

五、説明方法 要理解這兩篇短文,還要注意作者運用的引人入勝的説明方法。首先是舉例子。在文章中,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説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衝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説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説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説法嚴謹。

其次是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區別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説明方法,這裏不一一分述。

六、嚴密準確的語言

“在一個科學領域作出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中的“肯定”一詞,又如“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中的“最終也許”和“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次‘大絕滅’”中的“毫無疑問”等都能體現語言的嚴密和準確。

七、比較閲讀教學建議

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但由於作者採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通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閲讀,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重在通過閲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説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瞭解不同領域裏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並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瞭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推理探究自然奧祕的科學思維方法。 過程與方法:

默讀,圈點勾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慾望和創新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兩篇文章各自的説明內容,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時質疑、思考、實證的科學態度,瞭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在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時,兩篇文章卻從不同角度説明問題、介紹相關知識的創作思路。

2、提取關鍵信息並按要求表達。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不建議做過多的形式上的花哨處理,建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閲讀文本,理解文章的説明內容和科學精神。另外,這兩篇短文在原文中編排在一起,內容上也有一定關聯,説明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參照閲讀。建議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通過圈點勾畫靜心讀文,同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關鍵處和難點教師要給予及時點撥。結束本課的課文學習後,教師可以適度給一些與此有關的現今的研究成果等,進行適度的擴展,目的還是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實證的力量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恐龍的突然滅絕成為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為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體現的就是與此有關的兩則短文,下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提出這兩篇課文共同關注的問題──恐龍滅絕,聚焦在這個視野後,可以自然地引出對這兩篇文章的學習。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兩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龍滅絕”,速讀兩文,請談談你得到哪些與此有關的知識? 恐龍大概在公元6500萬年以前滅絕; 恐龍滅絕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

2、這兩篇文章雖然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是它們要説明的主要問題完全不同。請用簡練的語言説説兩篇文章主要説明的問題分別是什麼?

第一篇:通過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説明“大陸漂移學説”,進而説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第二篇: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設計意圖】對兩篇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解作者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課的目的。它們不僅都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而且探究的內容都和恐龍滅絕有關係,但同時兩篇文章説明的內容卻又截然不同。

(三)分篇學習,深入分析解讀文本 1.恐龍無處不在。

(1)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個例子是如何説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的?

明確: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不可能在南極地區生存,也不可能越過大洋到另一塊大陸上,所以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恐龍無處不在”正説明2.25億年前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形成時,早期恐龍已經開始出現並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大約2億年前泛大陸逐漸分裂,此時每一個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經過了大約1億年的變遷,南極的氣候逐漸變冷,慢慢不適宜生物生存,動植物種類數量大量減少,恐龍最終滅絕了。 南極洲發現化石是生物領域的新發現,但最終卻不僅證實了“恐龍遍佈世界各地”,無處不在,更可以説明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地質活動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閲讀文本,提取主要信息,進一步弄清文章説明的內容,同時訓練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要點,有條理地進行表述。

(2)科學家經過思考、分析得出跨領域的新知,對此你有什麼感悟? 【設計意圖】體會科學研究的精神及方法。 2.被壓扁的沙子。

(1)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兩種對立的理論,它們分別是什麼? 明確:兩種對立理論是“撞擊説”和“火山説”。即“因為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和“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的重要內容。

(2)為什麼“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證據來驗證這兩種理論”?(請用不超過20個字來表述)

明確:這不僅是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是因為人類將來再遇到大災難時可以儘可能多地瞭解其影響並採取相應應急措施。

【設計意圖】訓練提取並概括信息的能力,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要難一些,不能像上一問題僅靠簡單的摘抄即可,還需要自己刪減、壓縮或調整原文語句表述的次序。 (3)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指什麼?文章為什麼以此為題? 明確:“被壓扁的沙子”指“斯石英”。以此為題,首先,因為“斯石英”是本文説明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活動。據此,因為年齡為6500萬年(也就是大致恐龍滅絕年代)的巖層中發現了“斯石英”,所以才得出本文的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其次,“被壓扁的沙子”這種表述比較生動、有趣,作為題目更容易引起讀者閲讀興趣。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

(四)小結

學過這兩篇文章後請你從科學知識、科學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語文能力這幾方面總結一下學習本文的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總結、回顧,以後每篇説明文可以按這個方法自己進行總結反思。“語文能力”教師可以解釋一下,本文主要側重在“提取、概括信息方法”的總結。

(五)佈置作業

請組織好語言,以第二篇文章中“斯石英”為例,對第一篇文章“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進行説明。

【設計意圖】作者通過“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來説明恐龍的死因,其實也可以用此來説明“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結論。通過這個環節不僅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更好地體會舉例子這種説明方法的作用,其目的是可以把要説明的知識介紹得清楚明白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篇五

精彩開篇詞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身體表面覆蓋着鱗片;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温暖的三疊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教學目標

1、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説”“火山説”“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2.瞭解説明的內容,理清説明的順序,學習作者善於聯繫的思維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4、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鋭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説,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恐龍無處不在》

一、新課導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如果你看過,我想你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撼。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呢?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祕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説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

二、自學指導

(一)——預習與交流 1.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遺骸(hái) 蟾蜍(chánchú) 褶(zhě)皺 劫(jié)難 追溯(sù)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巖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説,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兒破綻。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説明方法。

(1)地球上的冰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列數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舉例子)

(3)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打比方)

4、作者鏈接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蘇聯彼得羅維奇小鎮,3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自小喜歡讀科幻小説,18歲那年,就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説《偷乘飛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機器人三原則”,1942年開始創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獲雨果獎),1972年科幻小説《神仙們自由》獲當年雨果獎和星雲獎。他發表的科幻小説和科普作品已達300部,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小説家泰斗。

三、自學指導

(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説明對象是否就是恐龍呢?

【交流點撥】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2、“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交流點撥】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説成立。

3、“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説法由何而來?

【交流點撥】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二)文本探究

1、這篇短文説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按什麼順序説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交流點撥】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温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着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持“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

作者在這裏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説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2、課文的説明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交流點撥】(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道理正如課文第1段所説:“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來説明自己的觀點,行文嚴謹。

3、怎樣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關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句話?

【交流點撥】從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得出恐龍曾遍佈世界這一結論也許並不困難,二者之間的聯繫也容易讓人理解,但是,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與地質學説有什麼關係,一般讀者很難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是在科學家的眼裏,它們卻有內在的關聯。課文就是從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論證“板塊構造”理論,恐龍化石成了支持“板塊構造”的有力證據。作者在文章開頭的這兩句議論,並非浮泛之論,而是有其確鑿的根據。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善於聯繫,在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中尋找內在聯繫,這是思維創新的重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只要我們留心,也常常會領悟到這一道理;如果具備了這樣的思維品質,我們也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4、“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説要重要得多。”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交流點撥】這一句話在文中不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其思維觸角已經伸向另一領域。正是把恐龍化石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的思考,才使作者進一步追問:“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接着作者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説明了“恐龍實際上並不適應寒冷的氣候”,這樣又把本來的疑團推進了一步: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對本文所要闡明的中心議題正面作答。由此可見,思維方式和提問方式常常是解決問題的先導。這對我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都應有所啟迪。

(三)語言品析

1、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強著稱。你能找出文中語言表達平實而又生動的句子嗎?

【交流點撥】(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補充説明文字。[來源:學_科_網Z_X_X_K]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通過看地圖證明南極與非洲的相離,更使人信服,補充説明了大陸漂移學説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

(2)課文中多處使用了設問句。這樣既將中心內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讀者感到非常親切,如面對面交流。①“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生存呢?”引出恐龍如何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②“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引出板塊構造理論。

(3)採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形象又明白如話。①如:“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説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位置。②又如:“板塊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非常形象可感。

2、本文的語言準確嚴謹,説話極有分寸。試説説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説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交流點撥】“確實”是副詞,有“的確”“實在”之意,表示情況完全符合實際。在此句中,肯定了恐龍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事實。

四、拓展延伸 以本文為例,説説科學家們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哪些創造性的思維。

【交流點撥】(1)聯想、想象。由南極恐龍化石聯想到恐龍的遷移,由生物界的恐龍遷移想象到地質界的板塊漂移,使問題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2)科學假設、推理。發現問題後,根據已有的理論進行大膽的設想(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的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的遷移),然後進行科學地推理(“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開”),進而證實所提出的假設。

(3)多角度思考問題。對於同一個問題——南極為什麼會出現恐龍化石,從生物學和地質學多方面進行思考,把各學科豐富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在開闊的視野中綜合思考問題,於是在科學研究中出現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觀鳥”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jyl4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