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6篇)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6篇《角的認識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角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篇1:“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單元主題圖“校園早晨”,引導:校園的早晨不僅美麗,而且還藏着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圖中許多物體表面有角,你能找到嗎?

2.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的三角板、剪刀、時鐘等實物中找角。

3.(課件閃爍)三角板、剪刀、時鐘上以及伸開兩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角。導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學生接觸過生活中很多廣泛意義上的角,對角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上課伊始,教師藉助單元主題圖創設情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有角,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找角、指角。

(1)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例1實物圖:剪刀、插有吸管的可樂罐、水龍頭。師: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你能從這些物體中找到角嗎?

(2)學生從例1的圖中找角,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這些物體中所隱藏着的三個不同方向的角。

(3)學生從身邊和生活中找角、指角,同桌相互交流。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引導學生談談對角的感受,説説角的組成部分。

(2)讓學生自學課本第39頁,思考: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3)引導學生指出例1中各角的頂點和邊。

3.判斷角、數角。

①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下面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4.折角、變角。

(1)用圓形紙片折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用圓紙片折出一個角。

②讓幾個學生展示所折出的大小不同的角,並介紹該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2)用繩子變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繩子,同桌兩人合作,用手中的一根繩子拉出一個角。

②全班學生聽教師口令把拉出的角變大或變小。

③小組討論,在變角的遊戲中,你有什麼新發現?學生彙報。

5.比較角的大小。

(1)從剛才的變角遊戲中找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並説説比較的方法。

(2)比較兩個大小相等、兩邊長度不同的角。

①多媒體出示兩個大小相等但兩邊長短不同的角。

②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比較的方法,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比較課本中第42頁第三題中兩個角的大小。

③學生彙報比較方法和結果,並演示比較的過程。

④多媒體演示兩個角動態重疊的過程,證實兩個角大小相等。

6.體驗畫角。

(1)教師示範畫角,學生觀察後説説畫角的步驟。

(2)學生動手畫兩個大小、方向不同的角。

(3)讓學生展示所畫的角,師生點評欣賞。

(4)引導學生小結畫角的方法。

(5)多媒體直觀演示畫角的完整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先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從剪刀、吸管、水龍頭等實物中找角,通過課件演示,直觀地展現角的抽象過程,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對數學意義上的角的研究。接着,讓學生從身邊的實物中找角、指角並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進一步體驗到角就在身邊,感受到角的特徵。然後,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瞭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在折角、變角的動手操作中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從中感悟到: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係,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最後,運用觀察、模仿、思考、操作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

三、創新設計,拓展提升

1.多媒體出示:由角組成的美麗的圖形。

2.學生觀察欣賞圖形,説説觀察後的發現。

3.學生自由創新設計:用角創作圖案。

4.展示學生作品,全班欣賞交流,分享創作成果。

【設計意圖】學生在認識角、瞭解角、會畫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用角來設計作品。這是一個拓展提升練習,既可以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又能放飛學生的思維,彰顯自由發展的個性,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想火花。

篇2: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 2 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並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國小生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於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教材根據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摺疊、拼擺、測量、製作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和直角。

單元課時安排:約 2 課時

第 15 課時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 P38、39 、例 1 、例 2 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教學準備:

情景圖,剪刀、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 、出示主題圖:小朋友請你 觀察這幅圖,你瞭解到哪些信息?説給同桌聽。

學生觀察圖,交流信息。

2 、教師用線標出球場的角。再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全班交流。

3 、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 設計意圖 ] :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讓學生感受到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引發學生認識的興趣。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 、認識角。

( 1 )、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説説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

( 2 )、同桌交流。

( 3 )、全班彙報。教師畫出角。問:你能給角的各部分取個名稱嗎?

在學生給角取的名稱中歸納得出角的名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 4 )、你能從我們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並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並指出角的頂點與邊。

2 、製作角。

( 1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個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制作出一個角?

學生獨立思考製作角。

( 2 )、把你製作的角在小組內展示,並説説你是怎樣做的。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小組內展示角,交流製作過程。

( 3 )、全班交流。誰來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製作的角,並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 4 )、教師演示將角的兩條邊叉開、收攏。問:你發現了什麼?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

3 、畫角。

( 1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也製作了角,現在我們來畫角。你認為角該怎麼畫?

( 2 )、教師示範畫角,並説明: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 2 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 3 )、學生練習畫角。

請小朋友在練習本上畫角,畫好後與同桌説説你是怎麼畫的,畫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總結畫角的方法。

[ 設計意圖 ]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數學中所要研究的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製作角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程度有關係,而與角的邊的長短無關。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 P40 頁的 1、2 、題。

2、創作畫。教師出示用角創作的畫,問: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你們能用角創作出這樣美麗的圖案嗎?試試看。

3、學生創作畫。

[ 設計意圖 ] :練習融趣味性、創造性於一體。學生在練習、創作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大膽的想象,在活動中體會並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以後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知識。

教學反思:

第 16 課時 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 P40、41 ,例 3 、例 4 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認識並會判斷直角。

教學難點:

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活動角)這是什麼圖形?

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教師演示轉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

這種角就是直角。

[ 設計意圖 ] :通過舊知的複習引發學生認識直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 3 。

( 1 )、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現的這種角説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學生小組交流發現。

彙報發現。

( 2 )、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

( 3 )、你能製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製作,做好後在小組內交流認識你製作的直角。

學生思考製作直角的方法並製作,在小組內交流認識直角。

( 4 )、教師指名彙報製作直角的方法。並根據學生的彙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摺,再沿着摺痕對摺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2、教學例 4

( 1 )、你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 2 )、學生彙報,並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現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學生觀察三角板並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 3 )、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學生分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並彙報。

3、畫直角

( 1 )、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幹什麼?

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然後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畫好後給小組的同學説説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

( 2 )、指名板演畫直角並説説畫法。

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

[ 設計意圖 ] :通過對學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觀察,以及製作直角等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直角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直角的理解。讓學生判斷直角、畫直角等小組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直角,會正確判斷直角。並通過複習角的畫法引發學生思考直角的畫法及得出畫法、正確畫直角。

三、學習效果測評

1、完成第 41 頁的做一做第 1 題。

你能找出我們身邊的直角嗎?找到並驗證後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分小組尋找直角並交流。

2、完成第 41 頁的做一做第 2 題。

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彙報並要求説出是怎樣畫的。

學生獨立畫直角並思考是如何畫的。並彙報説明畫法。

[ 設計意圖 ]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

篇3: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角。2、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3、知道角有大小,理解與角的大小有關的因素。

【學習重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畫角。

2、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能辨認角。

【學習難點】初步學會用尺畫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具學具】大三角板、學具袋(三角板、絨線繩、剪刀、圖釘、摺扇、硬紙條)。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4幅建築物的圖片)找出與其它三幅圖不一樣的地方,並説出理由揭示課題。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2、明確目標:

(1)、認識角

(2)、學習畫角

(3)、比較角的大小

3、效果預期:

二、民主導學

1. 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議一議生活中角的特點。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指一指:圖形中角的頂點和邊。

在角上標出來。

3. 判一判:下列圖形是不是角。

是角的畫對號,不是角的畫錯號。

4.數一數:給定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5、畫一畫:按要求畫角

(1)、給一條射線,畫一個角。

(2)、給一個頂點畫一個角

6、唱一唱: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後畫邊。

7、擺一擺:

(1) 從學具袋中尋找材料,看誰最快擺出一個角。

(2) 同桌合作,把你們準備好的絨線變成一個角。

8、開合折扇或自制的活動角

觀察:角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越大角越大。

9、補充歌謠:要知我的大和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三、檢測導結:

1、檢測目標:課本練習八第一、第二題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角

2、小組檢查完成情況。

3、反饋檢測結果。

四、課後拓展:

課後觀察一下,你還見過哪些地方有角,聽説過哪裏有角,然後把它們寫下來,題目就叫《我是一個小小角》

篇4: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在教研基地活動中,我進行了冀教版二年級上冊56~58頁《角的認識》一課的教學展示。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圍繞着這樣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情境創設:

師:我們先來看一幅圖(出示圖)這幅圖上有許多我們認識的圖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擺出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擺完後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擺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幾根小棒?(全班彙報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長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擺成了一個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菱形;

生5:我用兩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角;

……

隨學生的彙報,教師把用兩根小棒擺成的圖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針對教材呈現的用四根、三根、兩根小棒進行再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個十字路口的情景圖,圖中藴含了很多圖形,讓學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小棒擺出來,這個開放情境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圖形,同時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師:剛才經過大家的認真觀察、積極動腦,我們擺出了許多圖形。其中像這樣用兩根小棒擺出的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圖形角。哪個是角呢?角就是這兩根小棒相夾的部分。請大家也像這幾位同學這樣用兩根小棒擺成一個角。拼完後,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勢告訴老師。

(揭示角、擺角、指角、用手勢比劃角,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為下面進一步認識角打下了基礎。)

二、探究與體驗

師:剛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個可以活動的角,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兩條硬紙板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學生操作)

師:把你做的角舉起來,同學們做的都不錯!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和你同桌説一説。

生彙報:

生1: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生2: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發現兩條紙板的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

……

(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麼?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符合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通過同桌交流,發現並進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移動一條硬紙板都可以形成哪些角呢?請大家舉起來(找幾人回答)同桌互相比較一下誰得角大?誰的角小?

師:總結,也就是説可以形成這幾種類型的角(電腦出示實物圖)如果把這幾種角畫下來是這樣的(電腦出示角)這就是角,我們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你發現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彙報。

師:我們把這兩條直線叫角的兩條邊(出示)這個點叫角的頂點。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積極動腦認真操作我們認識了角,並製作了一個活動角,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摺紙的遊戲好不好?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彩紙折一個角,折完後,同桌互相説一説哪是角的邊,哪是角的頂點?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遊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安排用彩紙折角的遊戲,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角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地方有角,誰來説一説你在哪見過角?(指名説)

(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數學知識擴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生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從教室中找出了許多角,並能筆畫出哪是角,雖然找出了許多角,但學生仍有語言未盡的感覺。)

師:大家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個角?

教師示範,學生認真觀察説一説應怎樣畫,請大家打開書58頁,自己試着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角,畫完後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邊和頂點。

三、實踐與應用

1、出示教材58頁2題。同桌互相説一説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麼?

2、問題討論”欄目,哪些圖形裏有角,哪些圖形裏沒有角?説明理由。

課上完了,回想《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於學生對角的認識生活經驗不多,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根據學生實際和新課標精神,創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感覺本節課體現了以下幾點:

篇5: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數學思考和創新意識。

3.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互助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並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具準備

課件、三角板、五角星、剪刀、紙扇、釘子板、皮筋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尺)把你的三角尺拿出來,你能找一找它身上的角嗎?再用手摸一摸哪裏有角。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課件顯示:鐘面、剪刀、長方形、五角星。

談話:它們都是角的好朋友,從自己帶來的這些物體中能找出它們身上的角嗎?再摸一摸。

在課件上把這些物體的其他部分隱去,留下角的輪廓。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角有一樣的地方嗎,根據學生的敍述寫上角各部分的名稱。

追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設計意圖:通過“看”、“找”、“摸”的活動,體會角在面上,並藉助課件幫助學生體驗角的抽象過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做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做一個角嗎?(每個小組都有多種可做角的材料。)

用你喜歡的方法做一個角,感覺你做的角與同桌做的角大小怎樣?展示一下你做的角。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做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得到的?

(2)課件演示例3鐘面圖(7時、3時、2時、7時20分)。談話: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有沒有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3)生活中,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課件演示(3時、7時20分)鐘面,小朋友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的?(可能有學生用課本介紹的方法,也前能通過數分針與時針之間有多少小格來比較。)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和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 “想想做做”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課件展示“想想做做”第1題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課件展示“想想做做”第2題,圖中各有幾個角,説給同桌聽。

3.“想想做做”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課件展示題目。小組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1)動手拉扇子、合攏剪子。説説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2)給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啟發學生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情況。

[設計意圖: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起學生的興趣。]

四、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課後反思

1.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相聯繫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有興趣。《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也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我通過設計“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教學中我能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使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多種感官協同作用。本節課設計的“找”、“摸”、“説”、“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這一環節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貫徹執行新課標的理念與目標並非易事。本節課我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關注不夠,這方面,今後還應作更多的思考,並嘗試更好的方法。

篇6: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一第一課時(課本73-74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機繁忙的作業景象。觀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機器,興奮地交談。擬藉此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剷車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麼樣的角”的問題,引入對角的知識的系統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的大小關係。

2、在觀察、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角的知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自覺運用角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

教學難點:認識平角、周角並會畫平角、周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角、直尺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1、師:(課件)仔細觀察信息窗,你發現了什麼?

(將發現集中到: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生1:畫面上有4台挖掘機和一輛大卡車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發現挖掘機上有角。

生4:剷鬥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

2、師:誰能用手指指一指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哪位同學願意到台上來指出角來,大家看仔細,看看有哪些發現?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師:要指一個角,正確的方法是從頂點開始,分別指出兩條邊。(動作説明)

生再次指角。

(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從頂點出發,先指出一條邊,再指出另一條邊)

師:同學們發現了這麼多角,你們真了不起!

3、剷鬥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的各種角分別是什麼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師: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下面我們運用我們製作的活動角研究一下。

師提要求:

(1)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2)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

(3)小組同學説一説,你得到的是什麼角。(小組交流):

生:學生自主研究,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操作,並隨時指導。)

師:哪組的同學願意上台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轉動的角?

生1:我通過轉動得到了一個鋭角

生2:我得到了一個鈍角

生3:我得到了一個平平的角

……

2、,並且教師選擇學生畫的有代表性類型的角實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貼在黑板上

3、彙報交流、分類

看黑板上的角,認識它們的名稱。(老師指,學生進行辨認)

生1:直角

生2:鈍角

生3:鋭角

生4:平角

這麼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學生動手操作)

説説你是怎麼分的?為什麼?

生1我把直角分為一類

生2:我把鋭角分為一類,

生3:我把鈍角分為一類。

……

4、認識平角。

(1)質疑:

方案一:學生畫出平角

師:剛才有位同學畫出了這樣一個圖形(指着學生畫的平角)這個角是誰畫的?

生回答

師:你是怎麼得到的這個圖形?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轉動,轉到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師:“這是角嗎?為什麼?”(質疑辯論)

生1:是,因為他仍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我認為不是角,因這裏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是一條直線。

師:有的同學説是,有的同學説不是,請問同學們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1: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2: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

方案二(預設):學生作品中沒有出現,教師演示,面向提出疑問“這是角嗎?為什麼?”

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釋這個圖形也是角

(2)畫平角

師:那麼平角怎麼畫呢?自己試着畫一下

生動手試着畫角。

(規範畫法,示範平角的畫法,學生跟着一塊畫)

師:先畫頂點,再畫一條邊,然後再畫另外一條邊,這樣就可以了嗎?

生1:感覺像一條直線。

……

師:想一個辦法,能使它看起來更像平角?(學生疑惑的表情告訴老師“他們沒能相出辦法”)

還記得剛才我們是用什麼辦法得到的平角嗎?

生1:轉動的辦法

師:看來只有在圖中把旋轉表示出來,看起來才更像是平角。那麼,用什麼符號來表示旋轉呢?

生1:箭頭

……

師:一般情況下,在角的兩條邊之間畫一條“弧線”來表示旋轉所成的角。你們修改一下吧!

生:動手修改。

5、認識周角。

師:我們輕鬆一下,一起來做個遊戲:

(1)老師先説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鋭角!直角!鈍角!

(2)老師轉動活動角,你們説出它的名稱。開始!

問:轉動一週,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麼?(質疑辯論)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現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形成的,而且是旋轉了一週,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我認為不是,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裏只有一條射線,所以不是角。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一起用活動角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週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

畫周角

師:好,跟着老師畫周角。(示範周角的畫法,並提醒學生,用弧線表示旋轉。)你能自己再畫一個嗎?

生自己畫

6、小結(用課件):今天我們見到了以前學過的鋭角、直角、鈍角,又認識了兩種新的角——平角和周角。你都認識他們了嗎?他們都有哪些特點?

生彙報:生1: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

生2: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練習:課件出示課本77頁自主練習1

(二)角的表示方法(把定義放前面小結,畫法與前面重複)

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生思考,創造符號(兩生上台板演)

師: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三)探索三種角的關係

師: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活動角研究一下。(小組彙報):

師: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你們發現了什麼結論?

生1:我們發現: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還是平角的2倍

師:同意嗎?(學生都點頭同意,師板書)

三、迴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剷鬥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課件播放,學生回答:直角、鋭角、鈍角、平角)

2、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角,比如在鐘錶中就有角的學問(出示課件,看鐘表中分針和時針所成的夾角)

生彙報交流

3. 師:在生活中你還在哪見到過角?

生1:三角板上有鋭角和直角

生2:我的直尺展開就是一個平角,中間是頂點

……

師:你們説的都非常好,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存在着角。

請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畫面:國旗、鐘錶、剪刀、房屋等等)

看到生活中這麼多的角,你想説什麼?

生1:角有很多用處

生2:生活離不開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

四、回顧整理

師: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穫?

生1:我認識了平角和周角

生2:我會畫平角和周角了

……

師:同學説的真好!是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角,書包裏、教室裏、家裏、校園裏、上學的路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角,角的世界豐富多彩,角的知識奧妙無窮,今後我們將會了解更多關於角的知識,今天的課上到這兒,下課!

篇7: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8~39頁

【教材分析】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本節內容位於第三章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對圖形圖像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加在第二章100以內的加減法和第四章乘法的初步認識之間可以有效地緩衝計算所帶來的枯燥與單調。學習了角的初步認識,可以使學生先對幾何圖形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以後學習更加複雜的圖形做鋪墊。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雖處於初級階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於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佔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二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教師上課組織課堂紀律並不難,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2.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角的特徵,並能正確判斷角。

難點:畫角。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情境導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究

↓ ↓

探究新知→認識角,會用直尺畫角

↓ ↓

鞏固應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 ↓

課堂小結→總結學到的知識和方法

【情境導入】

(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才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題圖)這些同學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裏拿着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是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探究新知】

1.在主題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學生説)學生説到一個,課件演示一個,教師跟着複述一遍,並及時表揚。

2.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的角,真了不起。

看,老師帶來了三件物品,它們身上有角嗎?(出示例1的圖畫)

等學生觀察後,把剪刀、鐘錶、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問: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的:(課件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①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一個角。

②師(再指課件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出兩名學生)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3)判斷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課件出示課本第43頁的第1題)

學生先判斷再説理由。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誤。

(5)師:你們看,下面幾個圖形裏也有角,快跟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出示課本第43頁第3題,同桌互相指着看看,再指名學生説一説)

(6)找生活中的角。

①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裏,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裏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②請學生説説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裏有這麼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説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3.操作、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摺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説一説,還不知道的學生輕輕地打開課本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②學生折角,教師巡視指導。

③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師(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請摺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2)做活動角。

①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的活動角?用老師發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生做)

②展示兩學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麼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重疊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裏面,這説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之間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篇8: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鋭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鋭角和鈍角的特點。

②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③使學生通過看、説、畫、分、互問、互答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

④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來認識鋭角和鈍角。

難點:分辨鋭角和鈍角,它們都是有無數個

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 活動角 作業紙 三角尺

二、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複習鋪墊。

①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師:你們喜歡去遊樂園玩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這裏面藏着哪些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看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們?

師:同學們看得真仔細,誰來指出這些角藏在哪?

師:同學們太棒了,找到了這麼多角(課件顯示,去掉背景圖後的大小不同的角)他們長得一樣嗎?你能根據他們的特點分分類嗎?

2、給“角“分類。

(1)要求:先獨立思考,你按什麼標準分類?想想還可以怎麼分?分好後與同桌説説你是怎麼分的?

(2)學生彙報分類方法,師標出鋭角和鈍角的特點。

師:同學們説得挺好,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師邊講解邊標示出鋭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鋭角和鈍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

誰能説説鋭角長什麼樣子?鈍角呢?

3、用手勢表示角(直角、鋭角、鈍角)

(1)師:同學們説的多好啊!為了確定同學們對新朋友的認識,我們來動手做做。來,願意的伸出2食指,師做生學,先做一直角(你怎麼證明你做的是直角),再把它變到鋭角,告訴大家它的邊是怎麼變的?

生:我是把兩條邊往裏靠近,就變成鋭角了。

(2)他説的和你們做的是一樣的嗎?(生答:一樣)再把它變回直角,這回就要把兩邊分開,回到了直角。如果再分開呢?會變成鈍角。叫一生説變化過程。

4、找角

①找圖片中的鋭角和鈍角

師:大家都認識鋭角和鈍角了,做角也已經難不倒我們,那麼你能從這裏找到角嗎?(課件展示:毛衣“V”字領、跳高架、雙面梯、路燈、剪刀……)

學生指出鋭角和鈍角藏在哪裏。並用手勢表示出來。

②找身邊的角。

師:我們在圖片中能找到鋭角和鈍角,那麼在我們的身邊能不能找到它們倆呢?各小組同學找一找,互相説一説(小組內交流)。

學生彙報:紅領巾,校徽,等上面都有角。來看看老師找的角,好嗎?你有什麼發現?(課件展示:籃球架,屋子,欄杆,自行車)

5.畫一畫

鋭角和鈍角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到處都有,説明他們的用處很大。接下來我們也來畫角,只要你喜歡的角,都可以。動手吧,看誰畫角技術最好,動作又快。

彙報畫的是什麼角,並説説你的想法?同桌互説。

6、折一折、摸一摸

(1)師折一個角,讓學生閉着眼睛摸,説出角的名稱,並説想法。

(2)同桌互相折角、摸角、猜角。

7、神奇的活動角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手中的活動角擺出鋭角和鈍角嗎?引出有無數個鋭角、鈍角。師報學生做角舉高。

7.全課總結:

安靜地想一想: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是怎樣學的?

(2)師總結:分一分(認識了鋭角和鈍角)

做一做(體會直角、鋭角、鈍角之間的關係)

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鋭角、鈍角是無處不在的)

畫一畫(深入瞭解鋭角、鈍角的特點)

變一變(體驗鋭角和鈍角是有無數個的)

數學知識就藏在我們身邊,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就一定能找到它,不信你就去生活中找一找吧,下節課告訴老師你的收穫。

篇9: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

教學重點:認識角,會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認識直角、鋭角、鈍角。

教學難點:瞭解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規則紙、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

2、生:三角板。

3、師:為什麼它叫三角板?

4、生:因為它有三個角。

5、師:你能指出這三個角在哪裏嗎?

6、師:角是什麼樣的圖形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它。

板書課題: 角的初步認識

二、從生活中感知角:

1、師:角是一種平面圖形,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角,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能發現它們。(師出示課件第一張:你能指出這些物體上的角嗎?生説一處,標一處。)

2、師:你還在哪見過角?

3、師:你們都是會觀察的孩子,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們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4、師:現在老師把它們從實際生活中請出來和大家見面,好不好?(課件演示第二張:把圖片上的角脱離下來)

三、初步感知角:

(一)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師:你們能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

2、生觀察,自由發言。

3、師:書中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課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稱。)

4、師追問:角是由幾部分組成的?(生:三部分,一個頂點兩條邊)

5、師:這個角的`大家庭裏又來了一些自稱是角的朋友,你們看看!(課件演示第四張:判斷: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畫角:

1、師:想畫一個角嗎?請你們自學P87畫角的方法。

2、師:分幾步畫一個角?(生:分三步)

3、師:你説,老師畫。(師在黑板上畫)

4、師:畫角時要注意,頂點不要太大,邊要畫直,不要出頭。

5、師:請你們自己在紙上畫一個角。

6、師展示學生畫的角,找問題。

(三)角的讀法和寫法。

1、師利用板書中的角講讀法和寫法。

2、師:選擇你喜歡的標註方法,標註一下自己的角。

四、認識直角、鈍角和鋭角。

(一)比較角的大小:

1、師:我們還回過頭來觀察這些角,除了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它們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演示課件第五張)

2、生:邊有長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師:那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我們選擇其中的三個來比一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生觀察比較(師用課件操作反饋)。

(2)師:你們用的是觀察法。

4、(課件演示:一紅一藍兩個角)你們觀察一下,這兩個角誰大誰小?(生觀察可能出現的結果:藍角大,因為藍角邊長)

5、師:到底哪個大呢?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係呢?等我們探討完這個問題,再來比較這兩個角(請你拿出你們做的活動角,一條邊不動,轉動另一條邊。)思考一下!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6、生活動、思考、交流。(課件演示結果: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7、師:現在請你比較紅角和藍角的大小。(師課件演示:兩個角一樣大)

(二)分類:

1、認識直角。

(1)我們還回到生活中這些角,有一種角長得很規矩,很特殊,是什麼角?(生:直角)

(2)師:你們能把直角挑出來嗎?

(3)師:生活中你在哪裏還見過直角?

2、分類。

(1)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角分一下類,分類是一種學習方法,通過分類,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不同角的特點。

(2)師:直角為一類,其它的角與直角比,分為兩類,你會分嗎?

(3)生:獨立分類。(師演示課件:依據學生的回答拖動角進行分類)

(4)課件演示結果:鋭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5)師:如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三類角,怎樣排?

(6)師:請你們觀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麼角?

(7)師:又來了一些角的朋友,請你挑一挑。(課件演示)

(8)(課件演示一個近似於直角的角)師:請你判斷這個角是直角嗎?(生自由發言)當你用眼觀察,無法準確判斷這個角是不是直角時,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來量一量。(課件演示)

3、做直角。

(1)師:現在你們桌子上都有一張不規則紙,你能折出直角嗎?(生折交流)

(2)師:你們是這樣折的嗎?(課件演示)

4、找直角(課件演示)。

(1)在平面圖形中找。

(2)在鐘面上找。

五、欣賞角。

課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六、小結。

(一)你有什麼收穫?

(二)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應該能發現,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它們又廣泛地應用在生活中。

篇10:《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角。2、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3、知道角有大小,理解與角的大小有關的因素。

【學習重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畫角。

2、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能辨認角。

【學習難點】初步學會用尺畫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具學具】大三角板、學具袋(三角板、絨線繩、剪刀、圖釘、摺扇、硬紙條)。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4幅建築物的圖片)找出與其它三幅圖不一樣的地方,並説出理由揭示課題。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2、明確目標:

(1)、認識角

(2)、學習畫角

(3)、比較角的大小

3、效果預期:

二、民主導學

1.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議一議生活中角的特點。

2、指一指:圖形中角的頂點和邊。

3.判一判:下列圖形是不是角。

4.數一數:給定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5、畫一畫:按要求畫角

(1)、給一條射線,畫一個角。

(2)、給一個頂點畫一個角

6、唱一唱: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後畫邊。

7、擺一擺:

(1)從學具袋中尋找材料,看誰最快擺出一個角。

(2)同桌合作,把你們準備好的絨線變成一個角。

8、開合折扇或自制的活動角

觀察:角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越大角越大。

9、補充歌謠:要知我的大和小,只看張口不看邊。

三、檢測導結:

1、檢測目標

2、小組檢查完成情況。

3、反饋檢測結果。

四、課後拓展:

課後觀察一下,你還見過哪些地方有角,聽説過哪裏有角,然後把它們寫下來,題目就叫《我是一個小小角》

篇11:《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圍繞着這樣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情境創設:

師:我們先來看一幅圖(出示圖)這幅圖上有許多我們認識的圖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擺出來(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擺完後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擺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幾根小棒?(全班彙報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長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擺成了一個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菱形;

生5:我用兩根小棒擺成了一個角;

隨學生的彙報,教師把用兩根小棒擺成的圖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針對教材呈現的用四根、三根、兩根小棒進行再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個十字路口的情景圖,圖中藴含了很多圖形,讓學仔細觀察圖,把你發現的圖形用小棒擺出來,這個開放情境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新的挑戰,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發現圖形,同時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師:剛才經過大家的認真觀察、積極動腦,我們擺出了許多圖形。其中像這樣用兩根小棒擺出的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圖形角。哪個是角呢?角就是這兩根小棒相夾的部分。請大家也像這幾位同學這樣用兩根小棒擺成一個角。拼完後,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勢告訴老師。

(揭示角、擺角、指角、用手勢比劃角,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了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為下面進一步認識角打下了基礎。)

二、探究與體驗

師:剛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個可以活動的角,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兩條硬紙板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學生操作)

師:把你做的角舉起來,同學們做的都不錯!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和你同桌説一説。

生彙報:

生1: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生2:我發現移動一條硬紙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發現兩條紙板的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

(移動角的一條邊你發現了什麼?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符合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通過同桌交流,發現並進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移動一條硬紙板都可以形成哪些角呢?請大家舉起來(找幾人回答)同桌互相比較一下誰得角大?誰的角小?

師:總結,也就是説可以形成這幾種類型的角(電腦出示實物圖)如果把這幾種角畫下來是這樣的(電腦出示角)這就是角,我們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你發現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彙報。

師:我們把這兩條直線叫角的兩條邊(出示)這個點叫角的頂點。

師:剛才通過大家的積極動腦認真操作我們認識了角,並製作了一個活動角,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摺紙的遊戲好不好?請大家用準備好的彩紙折一個角,折完後,同桌互相説一説哪是角的邊,哪是角的頂點?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遊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安排用彩紙折角的遊戲,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明確角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地方有角,誰來説一説你在哪見過角?(指名説)

(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數學知識擴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生情緒一下子調動了起來,從教室中找出了許多角,並能筆畫出哪是角,雖然找出了許多角,但學生仍有語言未盡的.感覺。)

師:大家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畫一個角?

教師示範,學生認真觀察説一説應怎樣畫,請大家打開書58頁,自己試着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角,畫完後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邊和頂點。

三、實踐與應用

1、出示教材58頁2題。同桌互相説一説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麼?

2、問題討論”欄目,哪些圖形裏有角,哪些圖形裏沒有角?説明理由。

篇12:《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38~39頁

【教材分析】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本節內容位於第三章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對圖形圖像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加在第二章100以內的加減法和第四章乘法的初步認識之間可以有效地緩衝計算所帶來的枯燥與單調。學習了角的初步認識,可以使學生先對幾何圖形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以後學習更加複雜的圖形做鋪墊。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雖處於初級階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於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佔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二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教師上課組織課堂紀律並不難,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2.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角的特徵,並能正確判斷角。

難點:畫角。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情境導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探究

↓↓

探究新知→認識角,會用直尺畫角

↓↓

鞏固應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

課堂小結→總結學到的知識和方法

【情境導入】

(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才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題圖)這些同學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裏拿着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是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探究新知】

1.在主題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學生説)學生説到一個,課件演示一個,教師跟着複述一遍,並及時表揚。

2.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的角,真了不起。

看,老師帶來了三件物品,它們身上有角嗎?(出示例1的圖畫)

等學生觀察後,把剪刀、鐘錶、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問: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的:(課件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①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一個角。

②師(再指課件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出兩名學生)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3)判斷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

學生先判斷再説理由。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誤。

(5)師:你們看,下面幾個圖形裏也有角,快跟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出示課本第43頁第3題,同桌互相指着看看,再指名學生説一説)

(6)找生活中的角。

①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裏,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裏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②請學生説説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裏有這麼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説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3.操作、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摺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説一説,還不知道的學生輕輕地打開課本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②學生折角,教師巡視指導。

③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師(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請摺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2)做活動角。

①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你們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的活動角?用老師發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生做)

②展示兩學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麼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重疊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裏面,這説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之間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篇13:《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一第一課時(課本73-74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機繁忙的作業景象。觀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機器,興奮地交談。擬藉此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剷車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麼樣的角”的問題,引入對角的知識的系統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的大小關係。

2、在觀察、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角的知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自覺運用角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

教學難點:認識平角、周角並會畫平角、周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角、直尺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1、師:(課件)仔細觀察信息窗,你發現了什麼?

(將發現集中到: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生1:畫面上有4台挖掘機和一輛大卡車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發現挖掘機上有角。

生4:剷鬥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2、師:誰能用手指指一指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哪位同學願意到台上來指出角來,大家看仔細,看看有哪些發現?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師:要指一個角,正確的方法是從頂點開始,分別指出兩條邊。(動作説明)

生再次指角。

(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從頂點出發,先指出一條邊,再指出另一條邊)

師:同學們發現了這麼多角,你們真了不起!

3、剷鬥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的各種角分別是什麼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師: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下面我們運用我們製作的活動角研究一下。

師提要求:

(1)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

(2)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

(3)小組同學説一説,你得到的是什麼角。(小組交流):

生:學生自主研究,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操作,並隨時指導。)

師:哪組的同學願意上台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轉動的角?

生1:我通過轉動得到了一個鋭角

生2:我得到了一個鈍角

生3:我得到了一個平平的角

2、並且教師選擇學生畫的有代表性類型的角實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貼在黑板上

3、彙報交流、分類

看黑板上的角,認識它們的名稱。(老師指,學生進行辨認)

生1:直角

生2:鈍角

生3:鋭角

生4:平角

這麼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學生動手操作)

説説你是怎麼分的?為什麼?

生1:我把直角分為一類

生2:我把鋭角分為一類

生3:我把鈍角分為一類。

篇14:《角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物品中找角、認識角、認識量角器和測量角的過程。

2、認識角,會讀、寫角;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角,會讀、寫角;會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

教學難點:

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演示動畫“角的認識”。

2、師: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朋友——角。

二、引導探究。

1、初步認識角。

(1)演示課件“角的認識”。

(2)板書:“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3)繼續演示課件“角的認識”,演示角各部分名稱和讀、寫法。

(4)引導學生利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小釘子擺角。

2、聯繫實際,深入感知。

(1)提問:聯繫實際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啟發學生用紙折出或剪出一個角。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頂點和邊,感受角,教師選擇有代表的角貼在黑板上展示。

3、討論嘗試,比較大小。

(1)出示教材上的兩個角,提出活動要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索比較兩個角大小的方法。

(2)交流學生比較的方法。

4、認識量角器。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圖片。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半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和內外圓刻度。

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並估算角的度數。

(教師: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準確,還要通過測量。)

5、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40頁。

(2)由學生彙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儘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瞭解學生掌握情況。

6、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角的測量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要測量的角的上面,角的頂點要與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角的一條邊要與量角器的0。刻度線重合,角的另一條邊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數(外圈從左向右讀,內圈從右向左讀)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由學生試着測量,教師注意檢查、指導學生的測量方法。

2、練一練。

第1題,測量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數,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再交流。使學生知道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數。

第2題,如果學生測量時有困難,可以指導學生先將角的兩條邊延長後再測量。

第3題,讓學生按要求折一折,測量後再交流。

第3題,先找出不同的鋭角、直角、鈍角,再測量它們的度數。

第4題,先觀察、討論每相鄰兩個角有什麼關係,再利用平角是180°計算各角的度數。

四、質疑總結。

1、這節課都學會了什麼?(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角可分為五大類

直、平、周角最特殊,鋭角小於九十度,鈍角介於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答。

篇15:《角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角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圓形的手工紙、一根毛線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

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鍵。在本節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嚐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談話: 在數學王國裏住着一羣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可開心啦!其中就數“角”娃娃最調皮了,這不,在圖形娃娃們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角”娃娃躲到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體上來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角”娃娃,並與“角”交朋友,好嗎?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生活與新知的.鏈結點,即圖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時間感知,自主建構

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 從實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體畫面)調皮的角娃娃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誰來説説,你從哪裏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並指一指。

(2)抽象角

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並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麼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麼感覺?(直直的)

(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麼嗎?它們就藏在數學書的第68頁裏面,趕快去找一找吧。

(3)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到抽象出角、認識角的各部分,這個環節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厚實的感性經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兒童思維特點,同時藴含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大數學觀。]

(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説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着説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

(1)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

(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

[教學設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後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製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嘗試操作,實踐體驗

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兩根小棒、兩根硬紙條、一段毛線、一張圓形的紙),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需要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或者身邊的物體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哪一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組合作,教師巡視)(2)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

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也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你能使這個角變大些或者變小些嗎?(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樣使角變大些?變小些?

(4)從這裏我們可以發現,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因此,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教學設想:“聽過了,便忘記了,看過了,便記住了,做過了,真正掌握了”,通過親自操作,學生獲得了自己去探索數學的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小組為單位做角、展示角,讓學生參與了合作與交流的活動,在交流中學生認識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初步體驗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 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裏有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2)自主探究,誘發思考

問:剩下的這兩個角誰大呢?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

(4)你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較出角的大小嗎?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麼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設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學生上台交流自己的辦法,不僅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教師和同學的肯定,使自身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綜合應用, 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皮,現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3題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引導思考,根據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看到小朋友這麼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着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

[設計意圖]

1、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在教學開始,用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產生探究的慾望。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也充滿了活力。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教師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調合作下初步認識角。其次,注重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

篇16:《角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和無關,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2、讓學生經歷從實物中認識角,辨析角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發展符號感及空間觀念。

3、在生活情境中認識角,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探索角的活動中體驗成功。

教學重點:

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

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朋友,想不想見一見?

生:想。

師:請看大屏幕,你認識它們嗎?

生自由回答。

師: 最後一個叫三角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擺一個三角形嗎?

生擺三角形

師:現在請你拿掉一個小棒,現在你還認識它嗎?

它的名字叫角,今天老師將領着大家一起去認識它。

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找角,指角,感受角

1、學生在生活中找角,指角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角的身影也是處處都存在的。你能從你身邊找到角嗎?給你的同桌指一指。

生互相指角。

2、師示範指角

師:看大家這麼有興趣,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看我是怎麼指給你看的(師示範指角)。

指名學生指角,有錯及時糾正。

師:剛才大家都在身邊找到了角,老師這裏有些漂亮的圖片,你能從中找到角嗎?(課件出示,從中找角)

3、摸角,感受角

師:看完這些角,同學們原不願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學生拿出三角板

老師拿出三角板領學生感受角,讓學生説感受。

三、學角

1、師示範畫角

師:下面同學們説着,老師畫一個角好嗎?

我們畫角的時候要先畫一個點,再沿着這個點畫一條線,這條線是怎樣的?

生:直的

師:然後再沿着這個點畫一條直直的線。這兩條線都是怎樣的.?

生:直直的

師:在看看這個點呢?

生自由回答。

2、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及記法

師:角的各部分還有自己的名字。

這個尖尖的點就叫做角的頂點(板書頂點)

這兩條直直的線就叫做角的兩條邊(板書邊)

那麼怎樣來標記這個角呢?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弧線把兩邊連起來,再寫上數字1

記作: 讀作:角1

師:這裏只有一個角,我呢用數字1來標記,同學們還可以給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數字2、3等,還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組成呢?

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

小結: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四、運用新知,辨別角,數角。

1、練習,判斷是不是角

師:現在我們對角的瞭解越來越多了,下面請大家當一次孫悟空,練一練你的火眼金睛,到造角工廠去打假,看你能不能判斷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課件出示相關練習題。(投影出示,讓學生到前面指出頂點和邊)

2、練習,在圖形中數角

師:剛才大家可真厲害,從造角工廠出來,好客的小猴子要請大家到他家做客,但他卻忘記了門的密碼,你能幫它嗎?

課件出示習題,數圖形中角的個數。學生拿自己練習題到前面展示。最終揭示密碼是圖中角的個數。

五、比角的大小,探究與角的大小相關的因素。

1、玩角,發現角有大小

師:進了小猴家,看看它送你了什麼玩具?

生從抽屜裏拿出活動角

師:它的名字叫活動角,大家玩一玩,看看角有什麼變化。

生:可以變大,還可以變小

師:這説明角是有大小的。那麼怎樣可以把角變大變小呢?引導學生説出把兩邊往外拉就會變大,往裏合就會變小。也就是兩邊開口大角就大,開口小角就小。

2、遊戲變角,比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變角遊戲

師做一個活動角,要求學生變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要求學生放進抽屜,師喊123齊拿出。找出大小差別大的角讓學生辨認,能直觀看出大小。

師做一個活動角,要求一名學生變出比自己大或小的角。

之後請一名學生上台做一個和老師一樣大的角。

師: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角是不是一樣大呢?

生自由回答。

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小結:把頂點和一條邊對齊來比較。

生生活動,分工:左邊學生出示角,右邊同學變一個和他一樣大的角。

3、探究與角大小的相關因素

師:我們玩的這麼高興,有兩個夥伴也來了,瞧,是誰呀?

課件出示: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是邊長不一樣的角(1、2)。

師:你認為哪個角大?

生可能會説邊較長的角大。

師:我們要用事實説話呀。怎樣才能知道是不是一樣大呢?

生:比一比。

課件演示比角,最終結果一樣大。

師:那為什麼剛才會有人認為1大呢?

生:因為它的角邊很長

師:那麼現在看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關係沒?是不是邊長了角就大,邊短了角就小?

生:不是

師:事實已經證明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是沒有關係的,那和什麼有關呢?角的大小主要是看什麼呢?

課件出示:角的大小和 有關,和 無關。

六:總結回顧

同學們,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麼呢?

標籤: 教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v9d5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