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育敍事(熱門56篇)

教育敍事(熱門5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6篇《教育敍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敍事》相關的範文。

教育敍事(熱門56篇)

篇一:教育敍事

教育敍事_作文

兒子有三天沒有上學了,因為腸胃不舒服,連續一個多月沒有正常上過學。但他還是堅持去打乒乓球。

兒子委屈地哭了,因為在打乒乓球時同學們在譏諷兒子裝病。還恐嚇兒子將被老師開除學校。我知道,在兒子的世界裏,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於是在沒有辦法處理時,兒子選擇了哭泣,以表示對未來的恐怖和擔憂。

我知道此時兒子需要幫助,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時都會遇到的事情。經過調查清楚,我親自送兒子去學校。面對威脅兒子的三個小孩子,我沒有辦法生氣,我甚至想弄明白,他們是處於什麼樣的目的去惡意編造謊言。但後來我知道這應該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見學習委員對兒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動,道歉完畢後,還問了一句:“我們還可以做好朋友嗎?”我內心一動,是啊,這麼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是好朋友看重的這份情誼。我看到兒子鬆弛的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説:“沒關係,就當沒發生過”我心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將來面對的事情比這複雜得多。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因為兒子也在一天天長大。我希望兒子能從這次事情中得到啟示和鍛鍊。

在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師的職業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教出成績優異的孩子,更應該注重孩子品質的塑造。

兒子有三天沒有上學了,因為腸胃不舒服,連續一個多月沒有正常上過學。但他還是堅持去打乒乓球。

兒子委屈地哭了,因為在打乒乓球時同學們在譏諷兒子裝病。還恐嚇兒子將被老師開除學校。我知道,在兒子的世界裏,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於是在沒有辦法處理時,兒子選擇了哭泣,以表示對未來的恐怖和擔憂。

我知道此時兒子需要幫助,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時都會遇到的事情。經過調查清楚,我親自送兒子去學校。面對威脅兒子的三個小孩子,我沒有辦法生氣,我甚至想弄明白,他們是處於什麼樣的目的.去惡意編造謊言。但後來我知道這應該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見學習委員對兒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動,道歉完畢後,還問了一句:“我們還可以做好朋友嗎?”我內心一動,是啊,這麼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是好朋友看重的這份情誼。我看到兒子鬆弛的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説:“沒關係,就當沒發生過”我心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將來面對的事情比這複雜得多。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因為兒子也在一天天長大。我希望兒子能從這次事情中得到啟示和鍛鍊。

在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師的職業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教出成績優異的孩子,更應該注重孩子品質的塑造。

篇二:教育敍事

一次送課下鄉,班主任説班上“刺兒頭”多,如果搞什麼合作交流,一定會有幾個學生講怪話,大鬧天宮,可能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甚至讓老師不好收場,還是慎用新課改理念的好。

當新課改理念碰到“刺兒頭”,會怎樣呢?

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比金錢更重要》。課堂圍繞“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展開。其中“留紙條”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品質。當學到“我環顧四周,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這一部分時,我要學生默讀,再輕聲讀,設想當時“我”所處的環境,感悟我“留紙條”時的內心世界。

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喃喃細語,有幾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舉手要求發言。顯然,學生被“我”留下的“紙條”感動了。文本優美的文字加上我動情的課堂語言,已經讓學生受到了“誠信至上”精神薰陶。

我因勢利導,準備進入下一環節。一個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經病,留什麼紙條!怎麼不開溜?”

啊!“刺兒頭”果然如期而至。

“説説為什麼?”我面帶微笑,心裏卻在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神不知鬼不覺地開溜了,怎麼都不會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詫異了!

“我聽爸爸講過,”另一個聲音在補充,“當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時,就可以違法辦事,不然就會吃虧折本。我爸爸就經常一邊交點小罰款,一邊賺大錢,滋潤着呢!如果課文中的‘我’及時開溜,一分錢成本都不要。留下紙條就難説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人不是有神經病,就是隻曉得‘大貓從大門進,小貓只能從小門進’的書呆子。”

呵!“刺兒頭”還真是老道。我望着一雙雙期待的目光,額上不覺汗涔涔的――怎麼辦?

壓,學生口服心不服,與“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相悖;繞,“送課下鄉”的指導性蕩然無存,顏面何在?而且,溜與留,正是課文的核心問題,是語文對學生價值觀引領的關鍵。除了疏導,除了直面,別無他法。

生成遠比預設更挑戰教師的智慧。我靈機一動,問:“你們覺得書中的‘我’有神經病嗎?‘我’為什麼不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學生説:“不行的,路燈上有攝像頭,逃不掉的。”

“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損壞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賠。雖然沒人看見,但是天看見了,地看見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見了”。小小年紀,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讓人背後罵幾句真不值得。”一個高個學生一字一句説開了,“不如誠實一點,良心才會坦然。從後面的課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誠信,就會受到稱讚,就會感到快樂。”教室裏響起了掌聲。

我回頭問首先發言的“刺兒頭”:“你還覺得作者有神經病嗎?”

“嘿嘿!沒有。如果溜掉了,以後遇見被撞的人就會不好意思。就是沒遇見,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主動承認了,良心就坦然了,還多了個朋友,多好!”

我説:“是啊!與人相處,誠信是金。有時,儘管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誠信的人肯定會選擇守法,選擇誠信,因為它能讓人處世問心無愧,活得有尊嚴,有魅力,活得更瀟灑!”

篇三:教育敍事

摘要:敍事教育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已經被逐漸應用在各個領域中,近年來在護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主要介紹了敍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學程序,以及在學校教育和臨牀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總結了敍事教育對我國護理學未來發展的啟示,以期能為敍事教育在護理行業更好的開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敍事教育;護理教育;應用現狀

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護理教育事業改革的步伐。不管是在學校中傳統的授課方式,還是在臨牀中傳統的帶教方式,教給護生都是死板的書本知識和臨牀技能。然而在倡導人文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敍事教育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帶給老師和學生不一樣的教學體驗,使所學內容更加深入人心,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敍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1993年由美國護理教育學家Diekelman首次將此方法引入護理教育領域[1],如今已經廣泛應用在護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125所醫學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將敍事教育作為必修課程[2],可見敍事教育早已在國外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本文通過對敍事教育在我國護理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希望這一新的護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護理學者注意並加以應用,推動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敍事教育的內涵

敍事,指的是敍事者向他人講述某種經歷或故事[3]。敍事教育是一種建立在現象學、解釋學、女權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理論框架基礎之上的教學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過對敍事資料進行解釋,討論分析來達到描述經驗,解釋特定現象的目的,讓學習者有更深刻的學習體驗和領悟[4]。敍事教育應用在護理學科中,可具體解釋為是以研究為基礎,解釋、分析和重構護生、教師和臨牀護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經歷,幫助學生進行評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學素養,以達到深層次教育目的,讓師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領悟的一種教學方法[5]。

2敍事教育的教學素材

敍事教育素材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我國大部分敍事素材都是從國外借鑑,缺乏原創性,目前正處於開發和整理的階段。敍事素材包括各種文學作品,例如小説、散文、詩歌、傳記,也包括影視作品、照片等形式[6]。通過閲讀這些文學素材,可以引發師生強烈的情感觸動,起到良好的價值信念引導作用。楊曉霖[7]將國外敍事素材大致分為疾病敍事作品、關於醫生負面形象的敍事作品、描述治病歷程的散文小説、患者對疾病痛苦的敍述以及一些傳遞醫療知識的疾病素材。我國護理學者高晨晨[8]根據人的生命週期構建、開發了敍事護理素材,共收錄了故事、影視和圖片素材107件,並與兒童護理學,成人護理學和老年護理學等課程相匹配,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此外臨牀護理工作中也有着豐富的敍事素材,我們要善於發現和總結,將身邊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9]。

3敍事教育的教學程序

目前國內尚無具體標準化的敍事教育方案,護理學者們一直在努力探索適合我國文化背景、適用於護理學科的教學程序。國外學者McDrury等[10]運用講故事這一形式,提出了反思性學習模式,高晨晨課題組[11]在此研究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敍事護理教學程序,獲得了廣泛認可。具體內容如下:

3.1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在課前選擇好適合教學主題的素材,提供課程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蒐集相關內容,並回憶與自己有關的人生經歷和故事。根據這些素材,教師可以在這些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進而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3.2引出素材主題,創造真實或者類似真實的護理情境

教師通過引導語引出問題,適時通過言語渲染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狀態。通過播放圖片視頻、欣賞文學作品或講故事等方式呈現素材,並且可讓同學對特定情況進行角色扮演,創造出類似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驗。

3.3師生討論,表達觀點

通過不同方式呈現出素材以後,教師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陳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各抒己見,自由辯論,老師也可適時參與討論。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可以深化他們已有的認識,促使新思維的產生。

3.4分享感悟,自我反思

在學生思考討論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身實際經歷與教學主題相結合,自我反思,分享每個人的所思所悟。

3.5付諸實踐

教師要利用臨牀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將在敍事教育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在真實的臨牀護理工作中。

4敍事教育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4.1在學校課堂中的應用

國內將敍事教育運用於學校教學課程目前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於海容等[12]針對護理人文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構建了敍事護理學課程知識體系,包括緒論、關注、隱喻、同理、反思、迴應、情緒管理7大模塊,共22項教學內容,豐富了護理人文課程體系,為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做出了新的貢獻。賀利平等[13]在基礎護理學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敍事教育方法,教學干預後,接受敍事教育護生的人文關懷品質有了明顯提高。董永澤等[14]在443名護理專業大專生的護士人文修養課程中採用敍事護理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呈現敍事素材並讓學生進行敍事角色扮演。課程結束後,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教會他們學會感恩生命與敬畏生命,增強了護理人文關懷意識。楊運秀[15]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20xx級高職護理專業的護理倫理學教學中打破傳統教學方案,嘗試應用敍事教學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用實踐證明該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自覺遵守倫理規範,有助於學生良好人文道德品質的形成。李雨昕等[16]根據護理學導論教學內容,設計教師敍事和學生敍事,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營造敍事教學氛圍和師生互動,最後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敍事教學的滿意度高達95.1%。

4.2在臨牀教學中的應用

敍事教育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臨牀帶教中,幫助學生積累臨牀經驗和教訓,提高護理工作興趣和護生的'綜合素質。在本科護理實習生臨牀教學中要求護生觀看和閲讀有關電影或文學作品、鼓勵護生與病人交流和撰寫反思日記,三週後進行考核評價,這種敍事教學方式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和臨牀技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入敍事教育法,對進入手術室實習的護理本科生施行敍事教育策略,根據實習的不同階段向護生講述相應的臨牀敍事素材,培養了實習生的關愛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5敍事教育對我國護理學發展的啟示

5.1培養護理人員的敍事能力,幫助護患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在臨牀工作中,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更容易發現患者的精神變化和需求。護患之間發生矛盾,有時候正是由於護士未能夠很好地理解和迴應患者。如果能培養護士的敍事能力,讓護士和患者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交流讓護士及時發現患者的需求和困難,不斷反思自己的護理行為,那麼將極大促進護患關係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培養護生和臨牀護士的敍事能力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國內尚未針對此問題制定標準化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相關研究者加大研究力度,早日構建培養護理人員敍事能力的教學模式。

5.2彌補不足,創建符合我國文化和護理學科特點的敍事教育方式

敍事教育在我國的開展才剛剛起步,敍事素材不夠廣泛和新鮮,缺乏創造力,主要依託於西方藝術作品。在以往的開展的護理敍事教育中,教師多借鑑國外的文學作品,由於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學生有時並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素材的深刻意義,從而導致教學目的無法達成。因此今後我們應結合我國文化和護理學科特點,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護理敍事素材資源庫。此外護理敍事教育師資建設和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完善[23],這就需要護理研究者汲取國外經驗,創建符合我國社會需求的師資隊伍和質量評價工具.

參考文獻

[2]楊曉霖.美國敍事醫學課程對我國醫學人文精神迴歸的啟示[J].西北醫學教育,20xx,19(2):219-221,226.

[4]郭瑜潔,姜安麗.敍事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誌,20xx,26(1):25-26.

[5]高晨晨,姜安麗.敍事教育在護理人文關懷教育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誌,20xx,30(11):31-33.

[6]於海容,姜安麗.國外敍事醫學教育發展及其對護理學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誌,20xx,49(1):83-86.

[7]楊曉霖.醫學與敍事的互補:完善當代醫學的重要課題[J].醫學與哲學,20xx,33(6B):12-14.

[8]高晨晨,姜安麗.人文關懷敍事護理素材的開發與製作[J].解放軍護理雜誌,20xx,31(7):15-18.

[9]嶽慧娟,段思柳,劉芳娥.敍事護理教學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xx,24(13):53-56.

[11]高晨晨,姜安麗.敍事護理教學系統的設計及開發[J].中華護理雜誌,20xx,50(2):209-212.

[12]於海容,姜安麗.敍事護理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華護理雜誌,20xx,51(7):832-835.

[13]賀利平,周芸.敍事教育在培養護理本科生人文關懷品質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xx,12(9):157-159.

[14]董永澤,楊青敏,邱智超.敍事護理教學在護士人文修養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xx,13(9):675-679.

[15]楊運秀.敍事教學法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xx(12):93.

[16]李雨昕,羅珊,楊茜.運用敍事教育對提高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的觀察與探討[J].教育現代化,20xx,4(25):284-285.

篇四:教育敍事

一、敍事教育應用於護理教學中的開展形式

1.1給別人講故事的形式開展:我們經常會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這就好像是我國以前很多的成語典故一樣,通過一個淺顯的故事,從而揭露深刻的道理,敍事教育也是如此,其中一種主要的開展方式就是通過給別人講故事的形式從而開展護理教育,比如對於老年人的護理課程開展過程中,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使得學生對於老年有一個準確的理解,首先必須具備關愛老人的思想,這對學生以後的工作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啟發,從而在故事背後真正含義的理解過程中,懂得關懷和愛,這對於在護理教育課程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具有很好的醫德。

1.2 看電影、欣賞文藝作品等形式開展:在國外的護理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曾經在xx年就有教育者利用電影等文學方式來進行敍事教育課程中的老年護理課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新穎有趣,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也讓學生們能夠深刻地理解什麼是愛和關懷。通過播放有關於老年人相關類型的電影,學生通過這樣的電影,能夠老年患者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能夠切實地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從而做好在以後的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護理管理。

1.3自我日記的記錄:通過每天自我的一個反省,能夠達到了一個很好的理性思考的過程,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每天的一個學習和工作進行準確的記錄,從而每天對自己的日記進行查看,發現問題,從而進行改進,對於其中有利的影響,進行經驗的積累,在反省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護理水平。

二、 敍事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2.1加深了護理教學體驗:敍事教育方式,通過一種比較有趣的教學方式進行護理教育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從理論被動的教學轉變為靈活的教學方式,逐漸地從只注重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不斷地轉移,將敍事教育方式不斷地應用護理教育過程中,從而有效地了提高了學生對於醫療護理工作的瞭解,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實踐演練,不斷地接觸到了真正地醫療護理工作,積累了工作經驗,也明白了自己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也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很大的影響。

2.2培養了學生的醫護觀念和思想品德提高:敍事教育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得抽象的道德和規範融合到了護理教學過程中,解釋了護理人員必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粱厚啊的醫護品德,樹立了良好的護理形象,通過在故事中,從淺顯的故事內容中獲取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觀念進行理解和吸收,培養了學生的醫護觀念和思想品德提高,逐漸地影響自己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2.3 敍事教育很好地對抽象概念進行了準確的描述和理解:在敍事教學方式的開展過程中,使得護理人員明白首先對患者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護理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那麼要想做到對患者的瞭解,就必須對患者的生活情況、性格等進行了解,在瞭解的過程中,就需要和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明白其內心真實的感受,實現心和心之間的溝通。通過敍事教育的開展,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將各種各樣的內涵傳達給了學生,使得學生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抽象情感的真諦,好地對抽象概念進行了準確的描述和理解,從而不斷地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更加地理解患者,幫助患者做好護理。

三、結束語

敍事教學方式具有護理專業特色,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從而開展敍事教育在護理教學過程中的良好運用,使得學生對抽象的情感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把握,更加地懂得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注重對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理解患者,關心患者,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敍事教育過程中,通過運用合理的敍事教學方式,緊密地結合我國當前對於護理人員的護理要求,不斷地促進我國護理水平的提高,培養更多專業的護理高素質人才。

篇五:教育敍事

“教育的力量,其實就是一種傳承的力量。”這是我在此次xx之行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話。是的,我們的教育之所以能夠延續,能夠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國之少年,正是通過這種傳承。我們的老師將其所有傳授給我們,而我們又將傾盡所學授予我們的學生,再不久的將來,他們也將會把手中這支教育火炬傳遞給未來的學生。這是一種不滅的教育之火,也是永不停歇的教育征程。我們的教師需要進步,需要學習,在知識信息高速發展更替的今天,如果一名教師不學習,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教學理念,那麼他蹉跎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耽誤了無數渴求知識的孩子。通過這幾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我們現今教育需要的老師,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老師,才是教育合格的傳承者。以下我就結合兩位專家的指導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悟:

一、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會給你一個奇蹟

在過去,我一直都以如何上課學生才能掌握一節課的知識點作為主要的教學關注點,從來沒有考慮過所謂的課堂效率是否高效,是否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自己總是常常困惑於為什麼常常需要投入比預期課堂投入更多的時間,是學生能力的問題嗎,還是自己沒有教授清晰。然而,當我聆聽了蔣xx老師關於建構高效課堂的講座後,我才明白,其實以往我對於學生技能掌握用時過多的煩惱根源就在於沒有創造一個高效的課堂。而如何去成就一個高效的課堂主要還是在於老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方面。正如開頭提到的,我們需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首先我們要提升自己的高度,才能更好的讀懂學生,瞭解什麼才是學生有興趣的,引發學生的思維;才能通過真正的讀懂教材,精簡知識點,以小見大的啟發學生的思維;接着在讀懂教材的基礎上,運用教法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一個真正的高效課堂,應當是以學生學為中心,以快樂作為學習的根本和內在動力。

而一節美術課,如何發展學生的思維和通過培養學生間接思維的運用以提高課堂學生學習效率是當前我可以着手嘗試的問題。在培訓回來後的這幾天,在課堂上我就嘗試着運用了培養間接思維的方法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美術課。首先,我通過讓四年級的孩子們回憶在去xx之前我給他們上的一節線條表現課《猜猜我是誰》,通過再次練習頭髮的線條表現,讓他們回憶起線條的表現要點是什麼;接着我出示了《飛天》這課中人物的外輪廓和真實的衣服,讓孩子們通過之前對於線條的理解,去分析同樣的線條放在飛天的衣服該如何去表現,孩子們通過間接思維的聯繫,很快的就找出了正確的方法,之後我又出示了幾組需要用線條表現的物品,如馬的鬃毛、窗簾的線條,孩子們都很快的找到了其中的規律。這過程中,通過孩子們調動自己的前知識經驗,運用間接思維解決了許多平時再課堂中我需要不斷強調講解的問題。將理論落實後,我才真正的意識到,平時我在課堂中真的太小看我們的孩子了,不放手,孩子就永遠不會長大,他們的許多思維就得不到真正的訓練。就如同一個孩子,你總是不給他嘗試自己吃飯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對吃放也就失去了興趣,正如我們的孩子;一年級時對美術總是充滿着無數的熱情,有着天馬行空的想象,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讓他們自己畫自己想畫的東西,也有能力把自己的想象畫滿整張畫紙。然而隨着年歲漸長,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在畫畫這件事上越來越怯手怯腳了,不敢放開膽子去畫,如果讓他們自己畫不限制主題,他們就唯恐避之不及。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孩子的思維力和創造力,除了兒童視覺發展需求的客觀原因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是我們緊抓的手讓孩子慢慢忘記了飛翔的能力。

我想,從此刻起我要學着做一個好老師,正如薛xx老師所説的:做一個好老師,輕鬆一輩子。我要開始學着將課堂交給我的學生,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會還我一個奇蹟。

二、 建構知識系統,改變教學方法

如果説薛xx老師的教學理念為我打開了重新觀察學生的視覺之窗的話,那麼劉xx老師則是為我打開了教學新思路的大門。還記得劉xx老師在講課時,通過簡單的畫了一個課程思路的表格,清晰的為我們展示了一節課的主要組成:啟動、建構、鞏固、運用、總結。之後通過幾個簡單的小數除法的教法為我們演示瞭如何調動我們的前知識經驗來進行教學,接着又使用一個光是如何射入的知識點再次為我們演示了一節課應該如何去操作,五個關鍵步驟是如何根據不同課型和知識點分佈是自己的位置的。通過劉xx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我突然發現,原來教學真的有那麼多學問可以分析可以操作。當天晚上,回到宿舍時我與同時兩人將之前我上的一節公開課《猜猜我是誰》運用劉xx老師的方法進行分析,許久之後我才真正發現了自己這節課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裏。當時,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我試上過幾次,無論怎樣精簡知識點,講解重難點,但在實際操作時總是有孩子犯了和之前一樣的錯誤,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我在講解環節出了差錯,後來我才發現我是在建構前知識經驗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是採用提前一節課讓孩子們通過自己觀察前座同學的頭髮,在完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繪畫,接着在下次上課時通過對比同學們之間畫的頭髮來自己發現頭髮線條的規律。在這次培訓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樣的教學設計沒有什麼問題,既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又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但通過劉xx老師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剖析後,我才發現我真正的問題正是出在這個前知識經驗的建構上。劉老師在課上曾提出,為什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老師反覆強調正確的做法和答案,但許多孩子在做同樣題目時卻總是犯同樣的錯誤,這不是孩子們故意這麼做,而是孩子的前知識經驗再搗鬼。錯誤的前知識經驗佔據了大腦中正確知識應該佔有的位置,導致正確的知識進不去,錯誤的知識不斷重演。所以我們在為孩子建構正確的新知識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們錯誤的前知識經驗斬斷,讓他為正確的新知識經驗騰出位置,同時通過不斷反覆鞏固新知識在腦中的位置,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問題。而,再次反觀我的這節課,其實如何表現頭髮的線條,按理來説對孩子應該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經驗,不應該存在前知識經驗的干擾,而孩子們會一直出現錯誤的畫法,問題追根究底就是出現在了我的教學設計上面。我讓孩子們自己作畫時,其實就是在無形之中給孩子建構了一個錯誤的前知識經驗,因為我當時並沒有馬上為孩子指出這是錯誤的方法,使孩子們在無形之中將這個錯誤的前知識存儲在了大腦之中,然後通過幾天的營養,錯誤的前知識經驗也在腦中生根發芽,這時我才開始建構正確的新知識經驗,這無形中就增加孩子們對正確新知識認知的困難。同時,我在建構新知識沒有讓孩子們徹底的與錯誤的舊知識做一個分離,沒有將它從腦中拔去,這也就直接導致之後作業中出現的重複錯誤的問題。

那麼如果讓我重新設計這節課的話,我會做一個小調整。也就是將學生嘗試繪畫這個環節放在課前10分鐘的小練習裏,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有自己發現問題的機會,又能夠及時避免錯誤前知識經驗的產生。當然這知識我初步的構想,具體實踐我將在新的班級重新試試看,來驗證我的理解是否出現差錯。

也許,今天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對教學來説只是如同浩瀚沙海中一粒渺小的沙子,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我們這些小沙終有一天也都夠匯聚成一個小小的沙丘,而我們這些小沙丘也終將與無數沙丘共同匯聚成未來教育的無垠沙漠。

篇六:教育敍事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從教二十餘載。在這二十餘年裏,是學生帶給我無限的歡樂,我熱愛他們,感激他們,是他們的歡樂與真摯、問題與好奇、成長與提高,讓我體驗到了我的職業的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帶來的歡樂!茫茫宇宙,短暫人生,滄海一粟,彈指一揮。慨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卻總是笑顏與鮮花為伴,從容與陽光同行。

然而一名教師要想所有的學生對你都多一份親近、敬愛與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躬下身來主動去親近每一位孩子的心靈,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的:“如果教育學期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學生,那麼就必須首先也從一切方面瞭解學生。”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多年來為人師表,在講壇上不斷地上演着自我的教育教學故事,許多都已隨着時的流逝而漸漸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樹根一樣深深地紮在了我的心上。雖不曾驚天動地,但仍歷歷在目。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本着這一原則,我從教開始,在課堂上以嚴厲著稱,上課從不露笑容,所以學生十分怕我。有一天,我所教班級的語文教師給我看了一篇學生作文,文中提到了我上的一節課,孩子在作文中説了一句話:“我最終看到數學教師笑了,他笑起來其實很帥。”孩子的作文讓我回憶起他所説的這節課。當時是一位上課遲到了,按照我對遲到的規定,他能夠給學生講一個笑話或者長一首歌以示道歉。而這個五音不全的遲到的學生,不知什麼原因他選擇了唱歌。因為本身唱歌就跑調,再加上有些害怕,當他開始顫顫巍巍唱歌時,我和其他學生立刻被他唱得暈頭轉向找不到北,根本不明白他唱得是什麼。可是學生們怕我批評課堂亂,因而大家都極力忍住不笑。唱了幾句以後,這個學生越唱越不害怕,並且發現我們被他唱暈之後,索性放聲高歌起來。學生們再也忍不住了,樂得東倒西歪,我最終也沒能忍住,笑了。等他唱完之後,我對他説:“期望你下次換個場合讓我們欣賞你的歌聲。”這個學生也當眾表示以後不會再遲到。正式上課後,這節課一向是在簡便、愉悦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並且教學效果十分好。

篇七:教育敍事

一次送課下鄉,班主任説班上“刺兒頭”多,如果搞什麼合作交流,一定會有幾個學生講怪話,大鬧天宮,可能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甚至讓老師不好收場,還是慎用新課改理念的好。

當新課改理念碰到“刺兒頭”,會怎樣呢?

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比金錢更重要》。課堂圍繞“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展開。其中“留紙條”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品質。當學到“我環顧四周,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這一部分時,我要學生默讀,再輕聲讀,設想當時“我”所處的環境,感悟我“留紙條”時的內心世界。

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喃喃細語,有幾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舉手要求發言。顯然,學生被“我”留下的“紙條”感動了。文本優美的文字加上我動情的課堂語言,已經讓學生受到了“誠信至上”精神薰陶。

我因勢利導,準備進入下一環節。一個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經病,留什麼紙條!怎麼不開溜?”

啊!“刺兒頭”果然如期而至。

“説説為什麼?”我面帶微笑,心裏卻在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神不知鬼不覺地開溜了,怎麼都不會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詫異了!

“我聽爸爸講過,”另一個聲音在補充,“當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時,就可以違法辦事,不然就會吃虧折本。我爸爸就經常一邊交點小罰款,一邊賺大錢,滋潤着呢!如果課文中的‘我’及時開溜,一分錢成本都不要。留下紙條就難説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人不是有神經病,就是隻曉得‘大貓從大門進,小貓只能從小門進’的書呆子。”

呵!“刺兒頭”還真是老道。我望着一雙雙期待的目光,額上不覺汗涔涔的——怎麼辦?

壓,學生口服心不服,與“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相悖;繞,“送課下鄉”的指導性蕩然無存,顏面何在?而且,溜與留,正是課文的核心問題,是語文對學生價值觀引領的關鍵。除了疏導,除了直面,別無他法。

生成遠比預設更挑戰教師的智慧。我靈機一動,問:“你們覺得書中的‘我’有神經病嗎?‘我’為什麼不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學生説:“不行的,路燈上有攝像頭,逃不掉的。”

“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損壞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賠。雖然沒人看見,但是天看見了,地看見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見了”。小小年紀,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讓人背後罵幾句真不值得。”一個高個學生一字一句説開了,“不如誠實一點,良心才會坦然。從後面的課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誠信,就會受到稱讚,就會感到快樂。”教室裏響起了掌聲。

我回頭問首先發言的“刺兒頭”:“你還覺得作者有神經病嗎?”

“嘿嘿!沒有。如果溜掉了,以後遇見被撞的人就會不好意思。就是沒遇見,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主動承認了,良心就坦然了,還多了個朋友,多好!”

我説:“是啊!與人相處,誠信是金。有時,儘管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誠信的人肯定會選擇守法,選擇誠信,因為它能讓人處世問心無愧,活得有尊嚴,有魅力,活得更瀟灑!”

反思:當學生的思維與常規相左,旁逸斜出時,如果採取“壓”“繞”的方式處理,學生的創新火花就會胎死腹中。培養創新性人才,課堂氣氛應該儘量寬鬆,學生心態應該儘量輕鬆,不“跪”着學習,不“仰視”教師,不頂禮膜拜“經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現的可能。多元社會,導致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別看學生在課堂上唯唯諾諾,而內心世界卻如萬花筒一樣紛繁,教師不能小覷消極的處世觀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如何處理,考驗着教師的智慧和耐心。順着學生,自己也信口雌黃抨擊社會,是主動放棄了教師的`引領作用;避實就虛,讓學生信馬由韁,亂侃一氣,更是不負責任誤人子弟。因勢利導,既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學生,又把真善美的種子播種在學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篇八:教育敍事

語文課上的問題主觀性都是比較強的,答案並非唯一。教師不能用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而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獨立思考,要求他們不人云亦云,不唯書本、唯老師,敢於發表獨到的見解,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學生就能掙脱標準答案的束縛,展開想象的翅膀,閃現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創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詩詞賞析課上,同學們賞析柳宗元的《江雪》,一個同學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麼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不是在釣魚又是在幹什麼呢?教室內鴉雀無聲,學生開始了深思。一分鐘之後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説:“老人感到十分孤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説:“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萬里江山,粉粧玉砌,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還有的説:“這位老人看起來很清高。”詩人那種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跡不正隱含其中嗎?最後一個學生説:“他在釣一個春天。”是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在經受重重打擊之後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來嗎?學生的詮釋獨具慧眼,精彩至極。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於提出自己發現或設計的問題,其思維更具挑戰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閲讀《皇帝的新裝》,有個學生説,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來寫的,我也設計了一個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創新能力。問題是:皇帝最後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出於皇帝的尊嚴,還不好承認。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麼高明的辦法來治服騙子?(這只是一個假設,並不是這篇文章的繼續,學生討論交流)幾分鐘之後,有同學發言,我有一個辦法:先以賞賜這兩個騙子為由,把他們招進宮。然後宣讀聖旨:“皇帝為了答謝兩位織師,又特意請人設計了一套衣服,這件衣服也有一個特點,就是誠實的人穿上這種衣服用鑽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會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覺,特舒服。請馬上為兩位織師更衣。”兩個騙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鑽刻刀刻花的過程中受盡折磨……還有同學説,我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騙子招進宮後,皇帝以衣服輕飄為由,讓兩個騙子在衣服上鑲上寶玉,如果三柱香後鑲不上,就要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騙子自然被治服。同學們聽了這高明的辦法,立刻總結出了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這裏學生的思維源於教材而不拘於教材,其創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展,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人人發展”的理念,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提供“人人蔘與”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師在學生求異思維過程中善於推波助瀾,往往能掀起辯論的高潮。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辯論中才能不斷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氣氛,寬鬆和諧的氛圍,創造討論爭辯的環境,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對於同學的看法、課文劇的編排、老師的見解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敢於否定,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

篇九: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老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接着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老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內容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老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只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進步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更多相關文章分享閲讀:

1、幼兒教師教育敍事故事:我們和河豚約會

2、教育敍事故事案例三則

3、國小教育敍事故事

4、幼兒園教育敍事案例

5、幼兒園教育敍事範文【優秀篇】

6、國中教育敍事範文精選

我們的目光都被這張紙片吸引了。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紙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螢火蟲的模樣,它被學生賦予了生命,化身為了光明的使者。

這是一張幸福的紙片!如果沒有孩子們對語言的揣摩,沒有孩子們對文字的玩味,它或許已和其他廢紙一道,靜靜躺在某個陰暗角落裏,等待着掃地出門變成垃圾的結局。

而現在,她變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裏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學生們的慧心。

掌聲中,“向日葵”的隊員意猶未盡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來的點評就像他們的隊

篇十:教育敍事

週五走進教室,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緊盯着我,一個個紅紅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們等着我評價他們的小製作。儘管有心理準備,看到學生擺在課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種失落感。紅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圓半癟的小泥球……一個個裂紋遍佈,醜陋、粗糙、單調、呆板……

因為要上口語交際課“我的小製作”,我根據本地紅土多的條件,提前一週佈置下了用粘土做小製作的活動。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時間。

儘管我臉上保持着習慣性的微笑,心中卻打鼓:這樣的手工如何描述呢?這些孩子又能説出什麼樣的話來。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夠完成作業,然後先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説説製作過程,説説自己的想法,聽聽別人的説法,交流一下製作心得……

立刻,班裏熱鬧起來。大家七嘴八舌,談笑風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悶:這個告訴怎麼找到的紅土,那個講請誰幫了忙,這個説開始水澆多了團不成形狀,那個説越摔覺得泥越有粘勁兒,做小花的告訴怎麼掐的花瓣,做小雞的介紹頭是怎麼按在身子上的……

小組交流的熱烈讓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讓我驚喜不已。有的説,找粘土不費勁,我們家裏團煤球時剩下好多呢!不過,我嫌表層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説,我團泥球團了好多,要多大團多大,滾起來一點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説我做了小母雞,我知道我二叔家有兩隻,便到他家裏照着做,開始怎麼也不能把雞頭按在身子上,還是二叔告訴我用小棍給連上的。

……

一節課,孩子們説的意猶未盡,我聽得如醉如痴。

原來,只要我們給了孩子們創造的機會,孩子就能心靈手巧;只要我們給了孩子表達的自由,孩子就能暢所欲言;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嘗不是最精緻的美麗!

篇十一:教育敍事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語美整合課”——語文、美術一堂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口語交際”是看圖講故事——説好“話”的前提是讀懂“畫”,其後有一“畫畫寫寫(繪製連環畫)”練習;美術第13課是“故事畫”——畫出美畫的前提是講出故事,繪製連環畫是其拓展項。教學內容與要求的同向讓我們想到了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橫向穿插教學:備課是在兩科老師的商討下完成的,活動是在兩科老師的交叉引導下進行的。

整堂課分講故事畫圖、看圖講故事、畫圖寫故事三環節:

第一步,語 文老師引導示範“如何講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術老師特意點明其中包含的“繪畫要素”:時間與場景、心情與表情等的緊密聯繫——這也正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點。

第二步:小組內自由講故事,美術老師為各組拍照——為引導學生“從身邊講起、畫起”準備現場資料;語文老師觀察、指導各位同學的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達方式。

第三步:投影顯示“現場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我就是故事與圖畫的主人公”。語文、美術老師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指導圖畫的描述、繪畫方法,同一個觀察點,不同的視角就會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腦海中,對同一情景的“三視影像”又會彼此互動,感觸點的增多自會讓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讓語言表達更加深情真摯,讓圖畫繪描更加真切生動。而且,這一特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一會兒感到語文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又感到美術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兒在與“同學”一起向老師提問、請教,一會兒又與“同學”一起反駁老師、表述自己的正確理解——行動的勇氣就來自身邊那位特別的“同學”,這不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求的自然、真實的“師生一體化”學習氛圍嗎?

第四步:迴歸課本。自讀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圖”,自由講述後想象、續編,利用所學描述、繪畫方法進行表演、作畫,並將二者融為一體——製作連環畫。

三課時的教學內容(美二語一)兩課時完成了——連課下作業都搬上了課堂!二位老師的交叉引導,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於放寬自己的思維領域、提高自己的表達勇氣,讓語文“口語交際”與美術“故事畫”的學習都取得了超標教學效果。

反思: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體分析作文訓練同國小各科教學的關係時,認為作文訓練同閲讀、美術、音樂、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建立橫向聯繫,科任教師協助指導,讓各科為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條件,使這些訓練服務於各學科,能達到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語交際是作文的雛形,教學過程中更應時時考慮橫向穿插。它既能讓老師的引導全面到位,又能使學生的思考與練習點滴不漏、擴及千里。

篇十二: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老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接着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老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內容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老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只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進步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篇十三:教育敍事

兩科一堂學

今日,我們上了一堂“語美整合課”——語文、美術一堂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口語交際”是看圖講故事——説好“話”的前提是讀懂“畫”,其後有一“畫畫寫寫(繪製連環畫)”練習;美術第13課是“故事畫”——畫出美畫的前提是講出故事,繪製連環畫是其拓展項。教學資料與要求的同向讓我們想到了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橫向穿插教學:備課是在兩科教師的商討下完成的,活動是在兩科教師的交叉引導下進行的。

整堂課分講故事畫圖、看圖講故事、畫圖寫故事三環節:

第一步,語文教師引導示範“如何講述自我的生活小故事”;美術教師特意點明其中包含的“繪畫要素”:時間與場景、心境與表情等的緊密聯繫——這也正是提高語言表達本事的關鍵點。

第二步:小組內自由講故事,美術教師為各組拍照——為引導學生“從身邊講起、畫起”準備現場資料;語文教師觀察、指導各位同學的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達方式。

第三步:投影顯示“現場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我就是故事與圖畫的主人公”。語文、美術教師各自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指導圖畫的描述、繪畫方法,同一個觀察點,不一樣的視角就會有不一樣的“投影”;同一腦海中,對同一情景的“三視影像”又會彼此互動,感觸點的增多自會讓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讓語言表達更加深情真摯,讓圖畫繪描更加真切生動。並且,這一異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一會兒感到語文教師是自我的“同學”,一會又感到美術教師是自我的“同學”;一會兒在與“同學”一齊向教師提問、請教,一會兒又與“同學”一齊反駁教師、表述自我的正確理解——行動的勇氣就來自身邊那位異常的“同學”,這不正是我們一向在尋求的自然、真實的“師生一體化”學習氛圍嗎

第四步:迴歸課本。自讀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圖”,自由講述後想象、續編,利用所學描述、繪畫方法進行表演、作畫,並將二者融為一體——製作連環畫。

三課時的教學資料(美二語一)兩課時完成了——連課下作業都搬上了課堂!二位教師的交叉引導,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自我的主人身份,敢於放寬自我的思維領域、提高自我的表達勇氣,讓語文“口語交際”與美術“故事畫”的學習都取得了超標教學效果。

反思: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體分析作文訓練同國小各科教學的關係時,認為作文訓練同閲讀、美術、音樂、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建立橫向聯繫,科任教師協助指導,讓各科為學生表達本事的提高供給條件,使這些訓練服務於各學科,能到達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語交際是作文的雛形,教學過程中更應時時研究橫向穿插。它既能讓教師的引導全面到位,又能使學生的思考與練習點滴不漏、擴及千里。

篇十四:教育敍事

用心感動,用心教育

在一次考試時,我正站在教師的前面注視着同學們,只見同學們都在認真地答題,教室裏靜悄悄的。突然,從後天傳來了桌椅的碰撞聲,順着聲音望去,原先是聶鑫同學邊答題便晃動着桌椅,我大聲喝道:“這是考試,不要太隨便!”誰知他卻滿不在乎,我短時火冒三丈,怕影響全班同學,耐着性子沒有理他。誰知他竟變本加厲,竟拿出書來抄。於是,我走上前去搶他的卷子,可他不但不給,反把卷子揉成一團。這是我一把將他從椅子上拽起來。把他推到了門外。以後,沒到我的課,他不是一言不發,就是在那愣神,和我有了距離。一天,平常格外活潑的聶鑫同學“打蔫了”,我很奇怪,一打聽,原先是他沒有帶飯,又沒帶錢。我趕緊拿出錢給她買來了飯,勸他吃。雖然他當時沒説話,我也感覺到他的眼睛在注視着我並且眼圈紅紅的。第二天,聶鑫同學主動走到了我跟前説:“教師,我錯了”。然後就把頭低下了。從此,孩子又恢復了以前的活潑,在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只要用心去教育學生,感動學生,我們就會和諧相處,到達教育的目的。

篇十五:教育敍事

我和我的螞蟻團隊

在班級管理中,真是有許許多多的學問。教學是常備常新,班級管理也是如此。開學初,我在思考:這個學期怎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更貼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課間,天氣十分的沉悶像是立刻要下雨的樣貌,我漫步在操場的花壇旁無意間我發現很多的螞蟻在羣眾搬運一個遠遠大過它們身體幾十倍的食物。當時我深深的被這羣團結力量如此強大的螞蟻感動了。哎,有了,前幾天還在苦思冥想的管理問題有了眉目了。我高興得像個孩子不停的説:我們五年三班不正需要這種螞蟻精神嗎?螞蟻是團結的象徵,是力量的象徵。37個同學37只螞蟻。對,號召全體同學學習螞蟻精神,時刻記住團結就是力量。手拉手共同提高是我們不變的信念。時刻記住憧憬未來做好時代的主人是我們肩負的職責。站在我旁邊的學生見我自言自語的説就我問:“李教師,你有什麼了?”教師有了使我們班成為優秀班羣眾了的法寶了。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照射到“教師和羣眾的光芒”。我決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螞蟻團隊。我想出了這個值得嘗試的“打造螞蟻團隊”方法。也就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螞蟻團隊,每個小團隊以“小螞蟻”的圖案粘貼。它的寓意在於,每個同學都是班級裏的一隻小螞蟻,由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完善成一個大的螞蟻團隊。,班羣眾就是由這樣的“小螞蟻團隊”才能組合成團結向上的班羣眾。平時在團隊中開展競賽,使同學們互相幫忙,共同提高。

課上我懷着忐忑的情緒和孩子們説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不到十分鐘的功夫,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就自由組成了。每個團隊的名字也從孩子們精靈般的小腦袋瓜裏產生了。分別是:向日葵,成功,陽光,釘子,超越,愛心,。帶着同學們完美期望的一個個“小螞蟻團隊”產生了。怎樣才能有效發揮它的作用呢?又是我要思考的問題。為了使競爭真正成為動力,而不造成傷害,我結合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創意讓每個“小螞蟻團隊”爭奪金,銀,銅牌。採取每週一評。為了讓孩子們在學習,紀律,站隊,健康,環保,做人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也就從這幾方面進行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讓學生在比,學,趕,幫,超中得到發展和鍛鍊。開始實施了,早自習,中午,課間有了明顯的轉變,學生們自覺的遵守紀律,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在本團隊的提示和幫忙下也很快投入了學習狀態。最令我驚喜的是在一次語文課上訓練學生朗讀的時候,每次朗讀總是被那幾個樂於朗讀和用心發言的學生“壟斷”。為了使更多的同學得到朗讀訓練,這天這次課文又是略讀課文,於是,我想試試這些“小螞蟻團隊”的“功利”如何?所以,我採用以“小螞蟻團隊”為學習小組,進行朗讀訓練。彙報開始了,讓我沒想到的是,班級裏學習用心性高的同學

多的小組裏,他們的朗讀不但聲音洪亮有感情,更讓教師欣喜的是,有潛力的同學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什麼地方齊讀,怎樣分配分主角讀,什麼地方加上孩子們幼稚可愛發自內心的動作。連一向發言聲音很小聲的李鵬宇也挺起胸脯大聲朗誦起來,作為教師的我看見了,真是喜在心裏。接下來,我還發現了幾個平時在班級表現平平的學生,在這樣的小組互相協作,競爭下學生的用心性充分被調動起來了,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平時表現用心的同學發揮了自我的聰明才智,學習吃力的同學的潛能也充分的被挖掘出來。我暗自慶幸這些“小螞蟻團隊”的神奇。

在高興時我時刻沒有忘記思考。我和孩子們我的螞蟻團隊動腦創造班歌“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每一天總有這首嘹亮的歌聲從我們教室傳出。螞蟻是我們同學確定的班標。班幹們每一天都能領着全班同學唱幾次。並且教全班同學怎樣去做。就拿學校一年一次的跳繩比賽來説吧。班幹們自我又是祕密開會,又是找教師徵求意見。最終以圍繞班標“一隻螞蟻力量小,37只螞蟻力量大。”在班級組織了一次跳繩動員大會。同學們掀起了大練跳繩的熱潮。課間、中午、體活課上都會隨處看到同學們練習跳繩的場面。並且每個項目都由班幹分工組織指導。他們人人都為項目忙得不亦樂乎。團結一致的努力無庸質疑。最終我們五年三班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許多的第一名。只見教室裏傳出一陣陣讓人羨慕的歡呼聲。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欣喜接踵而來,在學校舉行的趣味運動會期間,同學們以“小螞蟻團隊”為組合進行訓練,兩人三足,抱球接力等運動項目,訓練效果十分好,有的學生兩個人從家走到學校也是兩人三足,就這樣練習着走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為之歡呼雀躍,我更是在一旁高興其變!

在班級開展的環保主題的活動中“小螞蟻團隊”的競爭更是發揮了它們神奇的作用,同學們來到城市街道撿廢紙,易拉罐,塑料瓶、煙頭等。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的現象,深刻的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小螞蟻”們爭先恐後,爭着做環保小衞士。這時的孩子們真是可愛,無論平時如何讓教師生氣,此刻教師眼前的是那樣值得我關愛的學生。

九月是我效一年一屆藝術節,學生們以“小螞蟻團隊”自由組合,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一個個小螞蟻團隊都在收穫成功的果實。看着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我的才藝,同學們和我又從中發現了學生們的提高與特長,學生的表演雖然稚嫩,卻昭示着成長的訊息。成長的過程是如此的歡樂,如此讓人感到幸福。

這次嘗試的收效是顯著的,我在反思:以前都是教師給小組起名字,學生喜歡不喜歡都強加上去,此刻學生自我起了自我喜歡的名字,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許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但它神奇的效果令人欣喜,一個個小螞蟻在爭光添彩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班同學,大家的幹勁更足了。每一個“小螞蟻團隊”匯成了歡笑的大螞蟻團隊,你追我趕向前奔跑着,這樣的班羣眾是向上的,有凝聚力的。是的,也許班級管理不是要花力氣而是要花心思,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篇十六:教育敍事

國小語文教師教育敍事

用心思考用愛感悟作為一名非班主任教師,在平時的上課中,課堂紀律的管理便成為了一件着實令我頭疼的事情。應對課堂上幾個調皮的學生,真的是有種不明白該如何下手的感覺。以至於雜亂的課堂已經嚴重影響到教學計劃的進行。於是我漸漸的開始思考如何想辦法改變這樣的現狀。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不斷的嘗試不一樣的教育方法,運用不一樣的管理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逐步摸索,我越來越發現表揚的作用要遠遠的大於批評的作用!應對課堂上調皮搗亂的學生,“河東獅吼”的方法無濟於事,怎樣才能讓他們安靜並且懂得學習,這成為我一段時間研究的主要問題。之後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河東獅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個班級中有幾個個性不遵守紀律的小男孩,他們上課愛做小動作,成為了教師們整天抱怨的對象。我的課堂中,他們也是依舊我行我素,教師的批評教育已經對他們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課時,我像往常一樣讓他們在課前羣眾背誦所學資料,而他們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動作,為了不讓他們影響到其他的同學們,我能夠的站到了他們的身邊,其中一個調皮的學生沒有帶課本,於是我便將我的課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時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齊朗讀,這個過程我發現他有試圖跟讀,但因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無法跟上同學們的節奏,但我卻明白此時的他已經盡力。於是在誦讀結束後,

我在班上點名表揚了他,也許是教師給他的表揚太少的緣故,當我表揚他時我從他的眼神中發現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儘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興的。同時我讓他選取了一部他喜歡的動畫片答應播放作為了對他努力表現的獎勵,並且我讓全班同學更是給了他一個鼓勵的掌聲。這樣之後,一整節課,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認真聽講!這節課讓我真的很感動!從這節課之後,我開始找機會表揚他,他的每一點提高我都會進行肯定,在課堂上我也總是給他展示的機會,幾次課下來,他已經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壞毛病,並且是我的課堂上最認真聽講的學生,當我説讓全班同學讓他學習時,班級裏的同學們更是情不自禁的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個學生的轉變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原先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愛的表揚,都需要別人對他的肯定,也許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揚,就可能融化他那顆冰冷的內心!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那一點點優點,並用無微不至的聖潔的師愛呵護着他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而那一點點不曾被撲滅的光,總有一天會灑成滿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陽,照亮這個我們深愛着的人世啊!

哪個班沒有理解潛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這些孩子在學習上不能和同齡的孩子同步,行動也不如別人敏捷,他們受到了夥伴們的冷落和挖苦。他們成了班級中的灰色人羣,有些孩子還相當自卑。這是一羣更需要愛的孩子,如何看待他們呢。我對這些孩子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你是教師眼中最可愛的孩子”。這句平實的話,就像一縷陽光,温暖着孩子的心,傳遞着歡樂、慈愛,讓孩子感覺是生活在大家的關愛中,更加地熱愛班級這個羣眾,更加地充滿了學習的信心,讓他們體味到了健康用心的生活態度。

讓我們虔誠地把故事牢記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都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一樣。

篇十七:教育敍事

粗糙的美麗

週五走進教室,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緊盯着我,一個個紅紅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們等着我評價他們的小製作。儘管有心理準備,看到學生擺在課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種失落感。紅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圓半癟的小泥球……一個個裂紋遍佈,醜陋、粗糙、單調、呆板……

因為要上口語交際課“我的小製作”,我根據本地紅土多的條件,提前一週佈置下了用粘土做小製作的活動。今日,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時間。

儘管我臉上堅持着習慣性的微笑,心中卻打鼓:這樣的手工如何描述呢這些孩子又能説出什麼樣的話來。但我明白,我不能以我自我的標準去評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夠完成作業,然後先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説説製作過程,説説自我的想法,聽聽別人的説法,交流一下製作心得……

立刻,班裏熱鬧起來。大家七嘴八舌,談笑風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悶:這個告訴怎樣找到的.紅土,那個講請誰幫了忙,這個説開始水澆多了團不成形狀,那個説越摔覺得泥越有粘勁兒,做小花的告訴怎樣掐的花瓣,做小雞的介紹頭是怎樣按在身子上的……

小組交流的熱烈讓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讓我驚喜不已。有的説,找粘土不費勁,我們家裏團煤球時剩下好多呢!可是,我嫌表層的泥土不粘,自我深挖了一些;有的説,我團泥球團了好多,要多大團多大,滾起來一點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説我做了小母雞,我明白我二叔家有兩隻,便到他家裏照着做,開始怎樣也不能把雞頭按在身子上,還是二叔告訴我用小棍給連上的。

……

一節課,孩子們説的意猶未盡,我聽得如醉如痴。

原先,只要我們給了孩子們創造的機會,孩子就能心靈手巧;只要我們給了孩子表達的自由,孩子就能暢所欲言;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嘗不是最精緻的美麗!

篇十八:教育敍事

低年段的教學從一開始我就比較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理解潛力。個性是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要善於用農民工子女能理解的方式和語速來講課,一步步很紮實。所以,永遠不要被幾個優秀學生的表現迷惑,充分思考到全體學生的理解潛力,用能使最差學生明白的話和語速來授課,才是明智之舉。

象瞭解自我的右手一樣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後安排你的教學。一個班幾十人,程度差別很大,但會有個平均植和共弱點,前者告訴你學生學習的狀況,也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學水平高低;後者則是你選取教學方式的依據。例如:期會考試後,我發現班裏學生拼音鞏固都不是很好,同時形近字、同音字也難以準確區分,相反,寫話部分卻表現出了他們靈活的思維潛力,所以,考後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的加強拼音和生字教學,而訓練學生寫説的教學相應的就減少了。

讓學生在讀文中學會抓重點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乃至運用。雖然大綱中的低年級教學重點在生字詞,老教師們也認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萬別把這作為放下讓學生解詞的理由,否則吃虧的只能是學生和自我。藉助字典中的解釋來解詞是比較傻的一種辦法,除非碰上諸如“地質”一類很抽象很專業的詞語,否則千萬別指望字典中的餓解釋能幫忙二年級的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更別提記住和運用了。解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的情境、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其次能夠造句、找同義詞等。

朗讀教學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與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鳴,切忌告訴學生或讓學生説出就應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這一段,只要把重點詞語理解到位,學生讀懂了,再加上你的一點巧妙點撥和活力感染,自然會水到渠成。

閲讀教學中的問題設置要以能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標,不要問一些一眼就弱智問題。教學中,課本上能看到答案的問題不問,與課文毫無關聯的問題不問,有重複嫌疑的問題不問;相反,能作為引起下文的問題要問,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問,能激發學生探討興趣的問題要問。這樣班裏的農民工子女成績很優秀。

篇十九:教育敍事

本學期,我接手了一個令我頭痛的班級:60人的大班;上課愛搗亂、鬨堂、和教師頂嘴;下課打架,破壞公物;作業不交,練習不做;教室裏滿地紙屑;開班會我都插不上嘴……不管我如何想招“懲罰”他們,都沒有一點好轉。兩個星期下來,我簡直快發瘋了!思索許久,我想,既然懲罰不起作用,那我何不給他一點“甜頭”嚐嚐。於是,我開始實施我的計劃。

第一步,我在網上購了一套批改作業用的卡通印章(這在我們那裏是買不到的)。改作業時,我給他們蓋上了“請改正”“你真棒”“讀書認真”“書寫整齊”“加油”“善於思考”等印章。第一次作業發下來,班上就像開了鍋:“耶,我得到了你真棒”“我得到了表揚”“我得到了……”沒得到表揚的顯然顯得很失落,對那些卡通印章羨慕極了。第二天的作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字寫得漂亮了,準確率高了,交的也及時了。第三天我剛到校,就有一幫學生堵在門口問我“作業改了沒有”“蓋章了嗎”“給我蓋的啥章”作業發下去之後,得到表揚的同學,高興的一天都合不攏嘴,一下課就瞅着自我的作業傻笑。作業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這第一顆“甜棗子”讓學生甜到了心裏。

這棗子吃多了,也不甜了。我開始實施第二步計劃。我又買了一些彩色的“鑽石”(這東西3元一張,每張260顆,特好看),得到10個以上表揚印章的給發一顆鑽石,此後累積,每再得到5個就發一顆,超過25個就得到2顆。很多學生為了多得到印章,就推薦我每一天佈置2次作業,有幾天上級來檢查,忙的沒佈置作業,全班一片呼聲“必須要補上”。看到這情形,我真有點沾沾自喜。

作業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接下來我計劃整整紀律和衞生了。第三步,我實行紀律衞生評比活動。各組滿分一百分,由小組長進行監督,由班長把關,哪個組衞生、紀律被舉報一次各扣5分,一週下來,哪組分數最低,哪組打掃清潔區,並且中午打飯時排在最終,而分數最高的那組,組長獎勵2顆鑽石,組員獎勵一顆。活動方案一公佈,大家一下課就掃自我的桌底,組長除了上廁所,就是監督組上的衞生。一週下來,班上的衞生特好,幾乎見不到地上有紙片,課堂上也很少有人亂嚷嚷了,下課也很少有人打鬧,只要有人稍微一鬧,組長或其他人就會提醒他“下個周你一個人打掃衞生哦”“下週打飯排最終哦”,打鬧的人趕緊就此罷手。

這一步,學生明白了,只要自我“乖”,就會有“甜棗子”吃的。對班上幾個個性愛搗亂的學生,如姚博旭,我告訴他,只要一天沒人打他的小報告,我就給他獎勵2顆鑽石,他可樂意了,保證絕不再搗亂,的確,他搗亂的次數越來越少,每週都能領到兩三次獎勵,此刻基本上不搗亂了。當然,我沒有那麼多獎品,此刻規定,他一週不搗亂才發獎。

當然,同樣的甜頭吃多了就不甜了,所以我時時變化着方式,比如發小貼畫,讓表現好的幫我在作業上蓋章(學生可喜歡了,覺得自我權力好大哦)等等。

這個班的學生,開始就像是沒有渠的水,亂流,可此刻,因為我給了他們一點甜頭,他們正一步步的順着我挖的渠前進。期望他們能在我的渠裏流得更歡更遠。

篇二十: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教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之後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教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終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資料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教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僅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團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提高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我們的目光都被這張紙片吸引了。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紙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螢火蟲的模樣,它被學生賦予了生命,化身為了光明的使者。

這是一張幸福的紙片!如果沒有孩子們對語言的揣摩,沒有孩子們對文字的玩味,它或許已和其他廢紙一道,靜靜躺在某個陰暗角落裏,等待着掃地出門變成垃圾的結局。

而此刻,她變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裏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學生們的慧心。

掌聲中,“向日葵”的隊員意猶未盡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來的點評就像他們的隊。

篇二十一:教育敍事

作為一名國小教育工作者,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令人稱羨的待遇。然而,我卻努力在自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尋找生命的價值。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聯繫緊密,它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對學生而言,學好語文尤為重要,因為語文是百科之母。

為了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我絞盡腦汁,想千方設百計。我個人認為,要想學好語文多讀書,多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語文學好了就會帶動其他學科,多年的工作教學積累了點點滴滴。我認為擴大學生閲讀量,不僅僅要讓學生對閲讀有興趣,並且還要採取多種形式,為學生課外閲讀帶給條件。

一、我想先談談校內閲讀。

我覺得首先要保證學生每一天有1小時以上的閲讀時間,在校閲讀課外讀物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像我們學校就開設了專門的閲讀課,進行集中閲讀課外讀物,時間大約在20——30分鐘。我們學校的學生還能夠隨時利用課間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閲圖書,因為圖書架內的圖書眾多,學生能夠選取自我喜歡的圖書進行閲讀。

第二我還經常帶領孩子們去學校圖書室、閲覽室閲讀,學生們都十分喜歡。學校還為每一位學生辦理了借書證,允許學生隨時外借圖書。這樣,學生除了在校進行統一的閲讀外,還能夠隨時隨地把圖書室的書籍帶回家裏進行閲讀。第三就是在班級建立圖書角(櫃),每1—2周更換一次圖書。像我們班級的讀書角命名為“歡樂讀書屋”,每一名學生把自我喜歡的書送到讀書角,大家利用這個平台互相交換,看過後再歸還到圖書角。這樣一來,班級59個人,大家的資源就能夠共享,再進行讀書交流活動時,孩子們的熱情也十分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分享也是一種歡樂。

第四是我校還定期開展“師生閲讀”活動,教師把自我喜歡的書與學生們一齊分享,把自我的讀書筆記給學生看,這樣一來,學生們的讀書熱情就會高漲,課下時間還能夠和教師在一齊交流讀書心得,這樣的活動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再來談談課外閲讀。

其實“語文就是社會”。語文課本里有着包羅萬象、廣闊豐富的有關社會、歷史、地理、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但基於國小生的知識經驗與水平,他們對課文資料的有些背景性知識根本不瞭解,對課文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觀缺乏感性經驗,所以有必要利用豐富便捷的網絡資源進行拓展性閲讀。學生從網絡上能夠查找到更多的知識,對課文會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除此之外,我認為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長能夠和孩子採取“親子閲讀”的形式,家長能夠和孩子讀一本書,低年級的家長能夠嘗試和孩子分主角朗讀,高年級的家長能夠選取與孩子一齊閲讀,家長看成人的書籍,孩子看自我的書籍,讓家長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建設書香家庭,我相信,有了這樣的家庭氛圍,學生的閲讀量必須會更加豐富。再有,我還經常透過“校訊通”推薦孩子和家長在雙休日時,多去逛書店,讓學生養成在書店看書的好習慣,書店內的書籍豐富,學生選取的面又較廣,讀書的氛圍也十分安靜。

我相信,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定會豐富孩子們的課餘文化生活,讓書籍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篇二十二:教育敍事

記得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完生字,我讓學生拿出筆來,看看課文中寫了哪幾種景物把它們找出來,在下頭畫上小圓圈。我在教室裏巡視,發現有的學生不知畫什麼,有的畫出一整句話。我叫大家暫停,對他們説:“課文中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樹。”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梨樹”然後在下頭畫上小圓圈。這下,同學們懂了,快速地畫出了“蘋果”、“稻海”、“高粱”。“把這些景物在圖上找出來,標上小紅旗好不好啊”我提出了第二個要求。這個任務同學們都愛完成,很快就畫完了,看着圖,讓他們感覺秋天真得像幅畫。第三個要求提出來了:“同學們讀書,看到‘掛起’這個詞了沒有梨樹後面是掛着,蘋果、稻海、高粱後面都是什麼詞呢能不能用曲線畫出來呢”“能——”學生們興高采烈。畫完了,我緊跟着追問:“梨樹上掛起了什麼”“燈籠——”“在燈籠下頭也畫上曲線,後面的同學們自我就能找出來,我看誰找得快,別忘了畫上小曲線啊!”看着一隻只小手在書上認真地畫着,我説不出地高興。“同學們畫得真好,下頭簡單簡單,做個小遊戲。教師説一個詞,你們接一個詞好嗎遊戲開始了。掛起——”“燈籠——”“露出——”“臉頰——”“真好,此刻這樣,男同學

説前邊的,女同學説後邊的。”一聲聲稚嫩、欣喜的童音歡快地飛出教室。緊之後第四個要求出台了:“我有兩個句子,大家比一比,看那個好,記着要告訴大家你的想法啊。聽好了:梨樹上掛起金黃的燈籠。梨樹上掛起燈籠。兩句哪句好”又是張競文舉起了手,他慢條斯理地説:“是第一句好,金黃的是顏色,有了顏色就告訴了我們梨是黃的,我們就像看見了黃色的梨掛在樹上。”“真好,掌聲鼓勵!”“那你們把‘金黃的’這樣的詞找出來畫上括號好嗎”“又做遊戲了!詞語搭配開始——,金黃的——”“燈籠!”“紅紅的”“臉頰!”我高興地和同學們一齊“玩”着,意猶未盡地説:“多美的句子啊,越讀越愛讀,我們深情地讀一讀吧!”又一串帶着讚美情感的讀書聲飛出窗外

這篇課文的處理我是根據新課標中“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為基點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情緒去對待,當學生的情緒與美的文字構成共鳴的時候,學生的朗讀還用指導嗎那種發自內心的讚美之情不是教師範讀引出來的,也不是教師強調讀出感情逼出來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為一體時的情不自禁地宣泄。這種朗讀的意境是我這些年來一向追求探索的。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我收穫到了成功。這樣的閲讀興趣盎然孩子們能不喜歡嗎時間長了,孩子們自然會愛上閲讀。

篇二十三:教育敍事

兩種“本能”

——我的三則教育故事

當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時,簡單地批評或處罰,這是每個教師都無師自通的,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但我們常常發現,這種“本能”收效甚微,學生很快“舊疾復發”,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嘗試剋制自我批評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讀書筆記

小李剛從農民工子弟國小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讀書筆記”,發現他只是隨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跡很潦草,一看就明白他厭惡寫作文。

其實在開學第一節作文課上,我已經詳細地介紹了怎樣寫“讀書筆記”,並強調了書寫要工整,沒想到小李還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氣。本想立刻把他叫過來好好訓導一番,然而,在我仔細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關於朋友的文章之後,一個想法闖人我的腦海,讓我改變了主意。

那天午時的語文課,我先讓學生們説説自我對於“朋友”的理解,學生們的發言很進取.等好多學生都説了自我的想法後,我説:“剛才這些同學對‘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我的體驗和理解。教師那裏有一篇寫‘朋友’的文章,此刻念給大家聽,看看和你們的想法有什麼不一樣。”緊之後,我開始聲情並茂地朗讀起來:“除了親人,恐怕僅有朋友這個詞能夠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切了。有了朋友就遠離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歡樂,有了朋友也就擁有了好心境。朋友,是你能夠尋找幫忙、訴説煩惱的人,也是需要你幫忙、排憂的人。悲痛的時候,困難的時候,成功的時候,他都在場,這就是朋發!好朋友,能夠説心裏話,彼此關心,相互勉勵,共同提高,有時吵吵鬧鬧,卻從不傷感情……當我讀完時,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説:“教師,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練地寫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

明慧也説:“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怎樣交朋友,怎樣對待朋友。

“教師,您是從哪裏找到這篇文章的呢?”小靜好奇地問,“我也想摘錄!很多學生激動地搭話:“教師,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教師就告訴你們吧,文章不是我摘錄的,”我微笑着説,“而是——小李摘錄的,教師在那裏也要感激他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好文章!既然大家這麼喜歡,那就讓負責黑板報的同學把它抄寫在黑板報上,方便大家閲讀摘錄!”説着,我用讚許的目光看着小李,學生們露出了羨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向處在興奮之中,從他那既高興而又有些羞澀的表清裏,能夠讀出他被教師表揚、被大家接納的歡樂。

課後,我把小李叫到辦公室説:“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嗎?這樣方便出黑板報的同學抄寫……”小李二話沒説,滿口答應。

第二天一到學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給了我。我接過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紙上,從那一筆一劃中能夠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則故事: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來的人請大師當眾表演。大師來到一座山前坐了下來。眾人等了一會兒,卻見大師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後,大師告訴眾人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大師微微一笑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可是來,我就過去”。

一天午時,課代表小王一臉沮喪地來到辦公室,抱怨説:“教師,好多人都不交作業。”“不交作業?”我陷入了沉思:發火是沒用的,頂多好幾天,然後依然如舊。既然“山可是來”,那“我就過去吧”。

自習課的時候,我拿着紅筆走進了教室,按順序給學生面批作業。見狀.其他學生紛紛拿出自我的作業本,擺在課桌上。那些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見我“地毯式”批改作業,一個都不放過,也都飛速地寫起作業來。一節課下來,一向俯身講解的我腰痠背疼,但心境卻十分舒暢。長時間以來,由於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主動問問題的習慣,而教師又不能及時輔導,致使作業本上的錯誤依舊。而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學生的作業,還“新賬舊賬一齊算”,學生們原有的一些學習困惑都得到了滿意解答。

這之後,他們不但作業上交進取了,並且學生們主動問問題的也多了。

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這學期我發現一個怪現象:小張平時語文課表現異常好,古文默寫次次滿分,可期末考試成績勉強及格。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在默寫時特意留心小王並在班裏展開調查,最終發現原先小王平時默寫時作弊,有時寫在桌子上,有時小抄夾在指縫裏……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小張這樣的學生以前我也曾遇到過,可是他表現得更激烈些。他是一個十分要強的學生,虛榮心十分強。因為他是班幹部,在同學中有必須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覺地將自我的目標定得很高,要求處處給同學做表率;但同時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淺、自欺欺人,幻想不勞而獲。按照心理學原理,其實他這樣做,恰恰説明他心虛,是不自信的表現。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會直接在班裏不點名將事情描述一番,然後全班一齊分析原因,指出這種“掩耳盜鈴”行為的危害,促使當事者改正,並且要求大家一齊監督。另外一種稍微緩和些的做法就是將其叫到辦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張個性張揚、崇拜英雄、自認為是班裏“最有男子漢氣概”的,喜歡説大話,是典型的“順毛驢”,只喜歡聽表揚,越表揚越來勁。我冷靜觀察他一週,他似乎意識到什麼了,刻意表現得很好。既然這樣.我決定暫且不揭穿他,先讓他“假裝”。裝的過程就是好習慣養成的過程——“裝”習慣了,也就成真的了。這樣會幫忙他真正強大起來。

為此,我在班會上總結期會考試時,提到有些同學在大考中心理過於緊張導致成績不夢想並有意識地提到小張:“小張同學平時的語文成績是咱班的‘一哥’,這次考試‘馬失前蹄’,可是我們大家都相信他的實力。”聽到我這番話,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僅僅是小張,數十雙眼睛裏滿是驚詫。放學以後,我又特意找到小張,拍拍他的肩膀:“小張,壓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實力和潛能,你平時默寫全都會,這次是太緊張了。看來你要好好調整一下心態,要記住:你是咱們班的學習風向標,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看好你,不要讓我失望啊!”這個倔強的男孩都快哭了……我明白,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卻給他注入了催化劑,我的“善解人意”會使他沒有退路。

我的這種做法極大地滿足了小張的心理需求,不但幫其掩飾了過失、挽回了面子,並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何發?只能拼命學習,充實自我,以到達真正的提高。他之後在週記裏寫道:“我不敢停下來,也沒有時間停下來.我是‘過河卒子,只能進不能退’,否則等於承認我不但學習不行,並且品質很差,我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僅有使自我真正強大起來才能彌補以前的過失。語文教師鋪天蓋地的表揚,班主任滿滿的期望,同學們質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懶惰、浮躁、虛榮。我拼了!”

接下來讓我更得意的是,所有教師都驚訝於小張的表現,他不但踏踏實實地學習,並且為人誠實大度,作業工整認真,上課表現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試一舉躍到班級前十。如今,他穩穩地位於班級前十,已成長為一個更加理性、沉穩、健康的陽光男孩。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每個孩子內心都有“想好”的願望,這也是他們的“本能”,只可是常常被懶惰等負面因素所矇蔽。擦亮他們蒙塵的眼睛,激發他們“想好”的“本能”,才是我們教師應當做的事情。我們批評的“本能”只會壓抑他們“想好”的“本能”,只會使他們的眼睛越來越黯淡。

兩種“本能”其實也就是兩種角度,一個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個是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説到底,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更是情感的。當教師真正關愛學生,用心、用情,從不一樣的視角去解讀和對待學生,自然就會主動地剋制自我的“本能”,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本能”,創生出更多和諧完美的音符。

篇二十四:教育敍事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既是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班級“將領”的管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這句話闡明瞭教育的真諦: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這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到達這一境界,要求班主任的思想觀念首先改變。班主任不能做學生的保姆,要成為學生的“參謀”,在學習,工作,生活上對學生加以指導,為學生出謀劃策,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設計者。班主任應對的是有夢想,有感情,有着各種興趣愛好的生命羣體。班主任平常一句鼓勵的話,往往會成為一個學生一生追求的目標。一番入情入理的個別談話,也許能改變多年不化的“頑石”。然而,做為八年級的班主任,不僅僅承擔着繁重的教學工作,並且還肩負着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可用之才的重任,真可謂任重而道遠。下頭我談談我任班主任的一些粗淺心得,與大家共同探討。首先,我覺得做為班主任應當扮演的三種“主角”。

一·演好“鼓動師”主角。

再過一年,學生就面臨人生第一個十字路口的選擇,而大多學生顯的很茫然。為此,我及時捕捉往年會考的一些實例和未來一年的會考將會是怎樣的形式,給學生撒播夢想的種子。工作從細處開始,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幫忙他們確立奮鬥目標,樹立自信心;用讚賞的目光去看他們,肯定他們,鼓勵他們的鬥志。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動的經常性。班主任要學會觀察,善於發現,當學生情緒低落時要鼓動,給學生以自信;當學生春風得意時還要鼓動,給他們擺正前進的方向;每次考試前要鼓動,增加他們的士氣;考試分析後要鼓動,給他們以力量。要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不一樣層次,多方面鼓動,使他們思想進取,學習進取。

2.鼓動要講究方法。

班主任要有預見性,要科學管理班團體,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對學生思想分析透徹,八年級時學生的育苗期,對成績好的來説,則是生活在緊張,充實和快節奏中,他們在行動上則表現為配合教師,進取向上,而對於中等學生來説則有必須的迷惘,等待,他們表現為“蓄而不發”,“逆來順受”。對喜歡的教師,喜歡的學科認真肯幹,而對於不喜歡的教師,學科則持抵制態度。相對很差的學生則體現出絕望和度日如年,在他們身上更多的則表現為違反紀律,與教師牴觸。針對這種情景班主任在工作時根據不一樣的學生,採用不一樣的方法,從不一樣的角度,用不一樣的方式,有預見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化害為利。平時我給學生大道理也講,小道理也講,眼前的也講,將來的更要講,講夢想也不排除現實。我把調整學生心態做為我工作的中心。

二·扮演好“心裏醫生”的主角

八年級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性情極不穩定,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性,所以,我要據情因勢利導,做好“心理醫生”,幫忙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學生健康地生活成長。

要教育學生辯證認識生活與人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生活學習乃至以後的工作中應對逆境和挫折要敢於競爭,敢於挑戰,勇敢地迎接風浪的考驗。

要幫忙學生認識自我,給自我定位。

既不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也不悲觀失望,自卑自賤,相信自我的潛能,以後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成績固然重要,但絕非人生的終極點,即便失敗了,從頭再來,明天的太陽會依然燦爛。

要教會學生自我調解,自我糾正。

我們都明白會學習,會生活的人往往是懂得會調整的人。在繁重的學習之餘,也要學會享受生活,飯如何才能吃得有營養,覺如何才能睡得更足,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對於學生卻影響極大。

三·扮演好“和諧員”的主角。

首先,協調好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係。我要求學生合理分配各科的學習時間,不偏科,尊重每一位科任教師。為了班級的整體性,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其實我們班的科任教師已經參與了我們的班級管理,因為他們明確自我的職責。僅有人人蔘與,人人管理,才能使這個班級欣欣向榮。

其次,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營造一種同舟共濟的氛圍。僅有這樣,教師才能教得高興,學生才能學得盡興。我平時要求學生尊重教師認真聽講,經過“愛教師“的活動,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讓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融洽的氛圍中完成。最終,協調好家校之間的關係。

一個班團體的很多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家長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家長不瞭解自我孩子的實際水平,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這不利於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對學生的學情要全面掌握,使家長真正瞭解自我的孩子,並主動接納,使家庭成為考生最穩定最温暖的港灣。其次,做為班主任,工作更為複雜,更為艱辛,同時又極富有創造性。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我們更多繁而細的投入,更講究巧而妙的方式方法。

總之,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職責心,上進心和使命感。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

篇二十五:教育敍事

“北偏東”與“東偏北”

暑假過後,我新接了一個班:六年級(3)班。我擔任他們的班主任及數學教師。上任後,瞭解情景的教師和我聊到了這個班的特殊之處。這個班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調換如同割韭菜,那是一茬接一茬。三年級班主任(語文教師)生產,學校找了一個代課教師。到了四年級班主任換了。五年級班主任和數學教師又換了,不幸的是剛換的數學教師生病開刀,找了一個實習教師代課。結果在期末的數學檢測中,這個班的數學成績低於同年級平均分13分。到我這兒,班主任又是一新的。瞭解到這些情景,我覺得這個班主任不好當。更讓我擔心的是他們的數學成績要想盡快提高不容易。

果然,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不良習慣可謂“百花齊放”: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隨便講話,不愛發言,看網絡小説……不勝枚舉。我和家長溝通時,有的家長表現出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滿意,火急火燎地要給孩子找補習班,一個勁地問我哪兒的補習班好。還有一些家長早在幾年前就讓孩子在外面上了補習班。可是家長們只知上補習班有利,卻不關注其弊。弊是教材上的資料有的補習班的教師提前教過了,書上的練習也做過了,甚至我這兒相同的單元測試卷都提前做過了,表面看成績自然迅速提高。家長短時間內看到了學習效果,花錢買到了放心。而學生呢,自以為書上的資料學過了,聽懂了,課堂上聽的進取性也就慢慢的喪失了。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課堂是最好的學習陣地,沒有了興趣,課還怎樣上下去呢?學習效果又怎樣能得到提高呢?

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確定位置》的第一課時《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時,我深刻感受到學生課堂上不聽帶來的意外。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確定位置》的第一課時是《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教材出示的是一幅輪船航行的情境圖。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説一説燈塔1和燈塔2分別在輪船的什麼方向,然後,問學生“東北方向和西北方向還能夠怎樣説,你明白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學表示方向的新的方位詞“北偏東”方向和“北偏西”方向。之後讓學生感受到“北偏東”方向是一個很大的區域,我順勢在圖上點出燈塔A。問學生“燈塔1和燈塔A都在輪船的北偏東方向,他們不一樣在什麼地方?”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偏離正北的角度不一樣,要與相應的角度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準確地表示燈塔1的方向。然後讓學生量一量燈塔1偏離正北的角度,根據學生量的情景,讓學生説一説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我自認為經過讓學生觀察、比較、思考、動手量一量偏離的角度、説一説操作方法、再進行鍼對性的鞏固練習,絕大多數學生是能夠掌握這一知識點的。

然而一看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我大吃一驚。有七八個學生,並且還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竟然把“北偏東30°方向”寫成“東偏北30°方向”“北偏西45°方向”寫成“西偏北45°方向。”“這是什麼學生啊?這樣的學生還能教啦?上課簡直是不聽?也不明白此刻的學生上課時頭腦裏到底想的是什麼?”我一邊向同事訴苦,一邊心裏那個氣啊!在學生的錯題旁我重重地畫上了鮮紅的“×”,並在旁邊寫上了醒目的兩個字“訂正”。我想這回得讓他們明白啥叫“觸目驚心”。

本子一發下去,就有同學來找我理論了。

“教師,我這題怎樣錯了”瞧!錯了,還這麼理直氣壯!唉!無語!

“怎樣錯了,應當是北偏東30°方向啊,你寫反了!上課不認真聽!”我沒好氣地説。

“輔導班的教師講‘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

“是啊,輔導班的教師講的。”其餘學生大聲附和。

“輔導班的教師是這樣教的?”我滿臉疑惑的望着他們。

“是啊,沒錯。”他們使勁的點頭,怕我不相信。

在學生的七言八語聲中,我沉默着,思考着,沒有發表意見。

“好!那你們先去吧。”

看來,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自我這個新班主任的威信,同時又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我立刻跑到班上宣佈:下一節課,數學辯論賽。

“啊?”大家都很驚奇。

我在黑板上寫上了辯題“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

辯題一出,我就站在旁邊看熱鬧了。班級中同學們的立場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反方,他們認為這一題是錯的。“錯!錯!……”他們叫。第二種,正方,他們認為這一題是對的。“對!對!……”他們也叫。因為輔導班的教師就是這樣教的,他們也毫不示弱。第三種,既不是正方也不是反方,他們是左看看,右看看,不明白是對還是錯。

我宣佈:正方辯題: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王夢雨同學代表正方,請支持她的同學坐到一齊。反方:北偏東30°方向不是東偏北30°方向。李樂同學代表反方,請支持他的同學坐到一齊。給每個組五分鐘時間準備。

辯論開始。

正方先説。

正方:我認為這一題是對的,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我們輔導班的教師就是這麼説的。

反方:我認為這一題是錯的。北偏東不能説成東偏北。

正方:北偏東反過來説不就是東偏北嗎?

反方:北偏東是從北往東偏,東偏北是從東往北偏。

正方:這有什麼區別嗎?我們認為是一樣的。正方這時有點強詞奪理。

反方:不對。用量角器量的時候方向不一樣。

正方:怎樣不一樣?

反方:零刻度線對得不一樣。

正方:怎樣對得不一樣?你説呀?説不出來了吧。

反方同學這時有點着急,不明白如何用語言表述自我的想法。

我悄悄地來到反方,跟反方的隊員嘀咕了幾句。

反方:那你來畫呀?

正方:畫就畫。

正方的核心人物王夢雨上場了。

反方:你先畫北偏東30°方向。

反方:你的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對着誰?

正方:對着正北,從北向東畫30°。

反方:你再畫東偏北30°方向,你的零刻度線對着誰?

正方拿着量角器有些猶豫不決。

反方:你總得從東往北偏吧,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得對着正東的那條線吧。

這時的正方覺得反方説得有道理。

於是正方拿着量角器畫出了東偏北30°。

圖畫出來了,事實勝於雄辯。

“看!兩幅圖不一樣,不一樣……”這時反方同學叫着一齊站起來了。

正方:咦,好像是不一樣。王夢雨開始遲疑了。

這時我聽到有人在悄悄議論:“咦,兩個方向是不一樣。”“真是錯的……”“輔導班的教師教錯了?”

這時,反方同學氣焰高漲,“我們贏了,北偏東30°方向不是東偏北30°方向。耶……”

再看這時的正方,如鬥敗的公雞。

見勢我稍加引導:“其實,我們應當感激正方同學,他們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其實呀,這題只要略作改動就對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頭又議論開了。

我們班的數學領軍人物沈欣舉起了手。

“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60°方向。”

“你們説對嗎?”

……

最終,我做了辯論小結。

“今日的辯論很成功。我們應當感激反方同學讓大家真正理解了‘北偏東30°方向’。同時,我們也應當感激正方同學,沒有他們,我們對北偏東30°方向沒有這麼深刻的認識,也不可能更進一步認識到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60°方向。同學們,你們説對嗎?”

“對。”這時候,我看到正方同學來精神了,一個個坐得筆直,睜大兩眼,認真地看着我。

經歷了這件事之後,我發現我們班同學悄悄地在變化。當我走進教室時,課堂明顯比以前安靜了。同學們説話能舉手了,發言的同學也多了。有的同學管不住自我的時候,只要我用眼睛盯着他、或輕輕地走到他身邊,示意他聽課,他們能夠立刻改正錯誤。我很欣慰。

篇二十六:教育敍事

時間過得真快,下個星期就要期會考試了,教師們忙透了,都在要課,給學生講解題目,看着同事們忙的不亦樂乎,作為一個數學教師的我,也想這樣,要點課給孩子們“補補”。可是每當我要走到班級門口對孩子説要課的時候,就想起了上學期期末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上學期的期末,那天星期五,學期的最終一天,下個星期一就期末考試了,我們的複習已經差不多了,説實在的那幾天的複習我已經是筋疲力盡了,並且作為數學教師都是教兩個班級,什麼資料都是講兩遍,身體的能量幾乎已經發揮到了極限。臨近午時,我自我把整本書的資料又看了一遍,發現還有幾個地方要再講一講,這是幾個學生異常容易錯的地方,不講我必須放心不下。可是這時候是午時,已經沒有我的課了,怎樣辦要課吧,行!就這麼定了,我看了看課程表,好傢伙,四(2)班是綜合實踐課,我和綜合實踐的教師關係還不錯,她應當會支持我,把課給我的,並且四(2)班的學生比較的老實,不會有什麼意見。再看看四(1)班,是電腦課,我有點猶豫了,學生十分喜歡電腦,四(1)班的孩子還是比較有思想的,要課可能會有意見,那這節課該不該要呢這時候我心裏再想想,立刻就要考試了,還是要吧,期望學生能考得好一點,學生應當能理解的,我自我這樣認為,就下了決心,兩個班級都要午時最終一節課,然後把兩個班級的學生叫到大禮堂,這樣不就能夠兩個班級一齊聽了午時第二節課一下課,我就站在了四(2)班的門口,讓他們帶書帶筆盒,去大禮堂,剛宣佈完,班級裏的有個角落傳來了一片“啊!——”的聲音,我明白孩子不願意了

,當時我的態度很堅決,就當沒有聽見,反正今日我肯定是要上這最終一節課的。四(2)班講完,我又迅速的跑到四(1)班,這時的四(1)班還沒有下課,語文教師還在十分投入地講着題目。好不容易等到語文教師結束了,我迫不及待地説,“上完廁所後,帶着鉛筆盒和數學書去大禮堂”,“教師幹什麼啊”,學生一個勁地問為什麼,我沒有回答,好像就是我做錯了什麼,我心裏想,到了大禮堂再説吧,到了你就沒什麼想法了吧,去了就行。兩個班的學生通知完了我就早早的來到了大禮堂,開燈,開窗,開電腦,這時候有學生漸漸地進來了,我安排他們坐好,還有同學沒來,我就等他們一會吧。這時我發現四(1)班級的幾個男生圍在大禮堂的門口,在説着什麼,於是我就走出去看看他們在幹什麼。還沒到門口我就聽見有幾個男生,在頭昂昂地説着什麼。

“……”

“這節課真的上數學啊”

“數學教師要的課哎!”

“不上計算機拉”

“就會要我們最喜歡的課!”

“……”

聽到那裏我有點聽不下去了,心裏一團怒火衝了出去,誰這麼大膽子,竟敢如此説話,我出去一看原先是C同學和Z同學,好啊,這幾個小子平時就會藉着小聰明,和教師討價還價的。一看我走了出來,有幾個同學走開了,可是有幾個同學站在原地沒有動,這時,我説:“你們以為教師願意講啊,還不是為了你們好,明天就考試了”

“可是這是我們最喜歡的信息課啊!”

“教師最會要我們的課了。”

這時響起了一個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

“教師最壞了!”

“陳XX哭了!”

“教師,陳XX哭了!”

“這是最終一節課了啊!”

“……”

天啦,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時的我幾乎成了罪人,不甘心的我又問了一句:

“你們真的很想上電腦課嗎”

“是的。”

“下星期一(來)一上課就考試拉。”

“我們就是要上電腦課!”

我無語了。

為了一節副課,孩子和我吵成這樣,哭聲一片,我不累嗎這幾天的上課,要課,批改不完的作業,那天我還累有點發燒,嗓子疼的要拿着杯子講話,我不苦嗎每一天早上七點多一點就來到了學校,午時要到天黑才回去,就這樣學生還不明白珍惜,當時我就覺的腦子一陣眩暈,眼淚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景,刷的一下子掉下來了,走吧,走吧。

我把手一搖,咬了咬牙,説了一句

“走,全都走,去上信息課吧”

“真的哦”

歡呼聲一片。

彷彿我已經捆了他們很久很久,看着孩子們,活潑亂跳,遠去的背景,我彷彿聽見了自我心碎的聲音,心疼的要命。這時候我又聽見一個聲音——

“教師哭了!”

“快看,教師也會哭!”

“我們去上課吧!”

“教師我們上數學課吧!”

“哦,教師哭了”

我趕忙離開,悄悄的把眼淚擦去。

天啦,教師也是人啊,孩子們委屈的時候會哭,難道教師不會嗎教師也有悲痛,難過的權利啊。我已經不是剛剛上班的那個小女孩了,怎樣還會被幾個小鬼給氣哭呢,真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難道是我錯了嗎

那天我真的是十分的生氣,那節課下課後我問了那個帶頭鬧的同學。

“你上了信息課開心嗎”

“不開心。”

“為什麼”

“因為有的想上數學課的人沒有上到。”

夠了,我已經不再想和他們説話了,孩子明白我是為他們好就行了。

期末考試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很爭氣,兩個班級的成績遠遠的超過了其他的班級。可是那段時間我的心裏一向很是難過。因為最終一天的要課風波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一向沒能抹去。

此刻想想其實孩子有什麼錯呢我們不是一向都在説,不佔用孩子的副課時間,不增加孩子的額外負擔嗎孩子們也真是天真,感情也不會掩藏,不會偽裝,怎樣想就怎樣説了,想哭就哭了。對於教師,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神,神能夠不吃飯,不睡覺,不上廁所,更不會掉眼淚!其實,此刻的我想對我的孩子們説,教師也是人,也有感情。教師的天空也會下雨,掉眼淚。

時間又停在了臨近期會考試那裏,我該不該向副課要點時間呢想要。可是心裏還是有點害怕,怕看到孩子們失望的眼光。怕自我的天空再下雨。

可是今日的一件事,讓我心裏又充滿了陽光。

上午的第二節的數學課我們寫了很多的作業,到了下課還有個別幾個同學沒有寫完,要是在平時,我必須讓孩子自我找時間寫完再來給我批改,可是(應)因為要考試了,孩子沒寫完我的心裏很生氣,一點都不明白急,於是就發火對他們説,今日寫不完,第三節的體育課就不準上,孩子們沒有回答只是低頭默默的寫着,上課鈴聲響了,還是有個別的學生沒有寫完,我心裏也矛盾了,留還是不留看着孩子們一個個期盼的目光,我又想到這段時間孩子好苦,語文數學“輪番上陣”,下課都不能好好玩一玩,要是我自我的孩子,或者我自我是個孩子,必須心疼死了,或是氣死了,算了,給他們活動活動吧,於是我就假裝説了句,教師看在你們的表現不錯的份上,給你們去上體育課吧。但下課必須要找時間把作業寫完。

“噢!——”

“教師你真好!”

“教師,我必須會把作業……”

孩子就是孩子,這些本來就是他們自我的時光啊,慚愧,就給我們孩子留點童年的完美時光吧。看看這些孩子的一張張笑臉,如此燦爛,我的心裏如釋重負,心裏暗暗發誓,再也不佔用孩子的時間,把童年還給孩子,我要和孩子們交朋友,讓孩子們明白,是你們讓教師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也是你們讓教師的生活充滿陽光。

篇二十七:教育敍事

耐心等待,守候花開的幸福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會開的花,或遲或早,或長或短;或迎風招展,瀟瀟灑灑;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們用愛去呵護。尤其是孩子犯錯誤時,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愛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縷陽光温暖他們,化一絲春風愛撫他們,就必須會聽到世界上最美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案例描述

1.跳繩風波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後,我正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門突然被推開了,只見吳夢已哭成了小淚人,“怎樣啦?誰欺負你的,快告訴教師。”她悲痛地哭着説:“我今日剛帶來的跳繩不見了,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幫我買的……”我忙問:“是什麼樣兒的?什麼時候不見的?”和她同來的同桌連聲説:“她的跳繩可漂亮了,還是帶計數器的,早上第四節體育課時,我和她還在一齊比賽的。可中午到校後,就不見了。”“你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啦,會不會帶回家了啊?”“沒有,我放學時就把它放在了抽屜裏,我想午時來的時候再跳。”

那我們快去班裏找找,説不定放在角落裏沒發現呢?於是,我來到教室發動全班孩子,對大家説:“你們見過吳夢那根漂亮的跳繩嗎?”同學們都嘰嘰喳喳地説見過。“吳夢想把跳繩借給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繩放在哪兒了,你們能幫忙找找嗎?”全班孩子一齊找遍了教室的每個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沒找到。看來不得不承認:是有人喜歡上了這根跳繩,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謀劃策

怎樣辦?望着一張張天真可愛的小臉蛋,我實在找不出懷疑的對象。還是等等吧!興許跳繩能自我出現呢!回到辦公室,其他教師幫忙出謀劃策:“你一個一個地仔細觀察,也可讓孩子互相觀察,發現異常情景向你報告。”“找一面他們未見過的鏡子,能夠美其名曰‘魔鏡’,讓全班孩子都來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與這根跳繩有關係。”“你乾脆告訴孩子們教室裏有監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擔憂:這些主意也許會有效,可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必須的壓力:互相揭發會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鏡”,利用監控會讓“借跳繩”的孩子心懷恐懼而不願上學。

3.靈犀一閃

思考再三,這些辦法都不太夢想。怎樣辦?總不能讓這事不了了之吧。事發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的班主任日記《心靈寫詩》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進心靈,用“悄悄話”的方式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我想要是教師和孩子之間説悄悄話,是不是能夠拉近我和孩子的距離?如果孩子都把我當朋友,跟我説實話,那麼,“借跳繩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雖然這麼想,可心裏還是沒底:先試試這種方法,看看能否奏效。於是,我立即在班裏舉行了一個“朋友,我想告訴你一個祕密”的講悄悄話活動。我對大家説:“小朋友,教師就是你們的大朋友,今日我這位大朋友想和你們做一個講悄悄話的遊戲,願意嗎?”教室裏一下炸開了鍋,“太好了,我想和教師交朋友……”這羣頑皮的孩子忍不住歡呼起來。我藉機鼓勵道:“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教師也會,如果大朋友做錯了事,此刻明白錯了,很想改正錯誤,你們會原諒我嗎?”“會!”“我也會”……孩子們回答得很真誠。眼看時機成熟,我趕緊揭示遊戲主題——“知錯就改”,並宣佈遊戲要求:“下頭我們就找自我要好的朋友,向他訴説壓在你心裏的祕密。傾聽祕密的朋友要做到:幫忙他保守祕密,提醒他改正錯誤!悄悄話遊戲開始!”

一年級的孩子,心靈是那麼天真、純潔。話音剛落,一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就離開了自我的座位,走向好朋友,開始輕聲細語起來。看着小朋友一個一個從自我的身邊走過,感覺有點失落:孩子能把他們的祕密告訴我嗎?畢竟我是他們的教師!萬一沒有孩子來找我,丟失的跳繩怎樣辦?還能找得回來嗎?我的心中充滿憂慮。這時,性格活潑開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的身邊,“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對嗎?”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説:“大朋友,我告訴你一個祕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響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來!”我趁勢引導:“朋友,你必須明白該怎樣做吧!”他立刻就把橡皮還給同桌,還對李響深深鞠了一個躬,説:“對不起!”我本以為他會讓我為他保守祕密,沒想到孩子能當場認錯,我情不自禁地為他豎起大拇指。不一會兒,又有許多孩子來承認自我犯過的一些小錯誤,他們都得到了我的表揚。“真是勇敢的孩子,記住,這只是我們倆的祕密!”

4.等待花開

“丁零零”下課了,可還是沒有任何有關跳繩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這個遊戲堅持下去,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學,我正在教室關門窗,一個平日裏性格內向的孩子曉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書包。“要不要教師幫忙?”她低着頭,不説話,我走到她身邊,她紅着臉低聲説:“毛教師,我也要告訴你一個祕密,吳夢的跳繩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訴別人,行嗎?”我心裏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經過漫長而又短暫的三天等待,“借跳繩事件”最終能夠結案。“知錯敢於承認,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那你準備怎樣辦呢?”“我不敢自我還給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繩放在教師講台的抽屜裏,我幫你還。可是,以後借東西時,必須要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好嗎?”她使勁地點點頭,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我們之所以會犯錯,就是因為過重的功利心讓我們等不到花兒開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經歷完成長的過程;就是因為浮躁的態度讓我們少了一種寬容的胸懷,少了一雙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過頭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回味這一切的時候,卻發現那微笑的瞬間,我品嚐到了教育的喜悦。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給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並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種進取主動的無聲呼喚,是一種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錯,就是上帝也會原諒”,更何況是孩子眼中神聖的教師我們怎樣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種愛——一種需要愛心與信心的愛。很多時候,孩子的豁然開朗、頓悟清醒,也許就在我們耐心等待的一剎那之後。對於曉菁的這份等待,是我對她犯錯的寬容,更是對她自尊的呵護。正是這份等待讓她在愧疚之後能夠平靜而從容地抬起頭……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別樣的幸福。

其實,一個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是一個過程,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孩子。對於有些孩子來説,成長的過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放慢愛的腳步,用我們的真誠、寬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學會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開。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而等待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穫。種子會慢慢地發芽,花兒會悄悄地開放,我會靜靜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澆灌學校沃土中的每一種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鮮花爭奇鬥豔、每一棵小草勃發生機。我將用我的等待引領每一個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讓我們一齊耐心等待,傾聽花開的聲音,守候花開的幸福……

篇二十八:教育敍事

別讓“意外”攪了“教學”的局

案例背景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進行精心預設。而實際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不斷交往互動的場所,是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羣體之間的知識、個性、情感不斷碰撞、整合、調適的場所。所以,課堂總是處於一種流變生成狀態。即使教師預設再完美也難以預想到課堂教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地調整自我的行為,根據自我對課堂上各種信息的綜合把握,及時做出確定,採取得當的措施。所以如何有效、巧妙地解決這些生成性的問題,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生成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物理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由於實驗器材的匱乏,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就時常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一方面給我的的實驗教學帶來了的挑戰,另一方面也成為課堂中鮮活的教學資源,給我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節課,我拎着滿滿一盒子實驗儀器匆匆從實驗室趕向九年級(1)班的教室,還沒進班,就聽到裏面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做實驗,哈哈……”“看,那是什麼?”“咦,那不是吸鐵石嗎!”……剛進入班級就聽到下頭學生七嘴八舌的談論着。

“大家安靜,在開始上課前我先強調幾點,首先,從今日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第十六章電磁場的學習了,這一章資料相比較較抽象,學習起來有必須難度,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教師特意準備了很多實驗。”講到那裏,班上頓時又是一片掌聲。“第二”,我繼續説道,“大家也明白我們是農村中學,實驗器材比較匱乏,所以請大家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遵守實驗規則,愛護實驗器材,有問題請及時舉手。”説完,還是生怕實驗過程過於混亂,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又補充道:“還有,如果有同學不按實驗規則,隨便破壞實驗器材是需要照價賠償的。”

説完,我就正式進入了磁場一章的教學。由於是第一課時,所以本節課主要的任務是帶領大家認識磁體以及經過實驗研究磁體的一些性質及特點。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讓課代表將磁體,大頭針等實驗器材分發到各個小組,讓學生自我按照課本要求進行探究。班上頓時熱鬧了起來。

“請大家按照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我又提高分貝在班上強調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聲,班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眼神頓時盯着一個人——小丁同學!

“怎樣回事?”我第一時間質問道。

“教師,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為兩段的條形磁體,小丁委屈的説道。

“沒用了!”“要賠錢囉!”“剛好裂成兩半,一半一個磁極!”下頭的同學開始討論了起來。

當時的我十分生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正準備好好訓斥小丁一頓時,我忽然想起了《中國教育報》上的一篇《請平移到我那裏來》的文章,講得就是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課堂上發生的一件突發事件。“這不正是一個相似的事件嗎?如果我當眾訓斥了小丁,對小丁的傷害會有多大?以後他還會用心去實驗嗎?如果學生因為怕損壞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實驗,辛苦準備的實驗還有什麼作用?”想到那裏我就之後大家的議論聲反問了一句:“這個條形磁鐵還有用嗎?”

“肯定沒用了。”小胡確定的説道。作為學習委員的他思維一向比較敏捷。

“為什麼呢?”我繼續反問道。

“我們剛剛學過,一個磁鐵應當有兩個磁極,此刻這個條形磁鐵裂為兩半,一半紅一半藍,每一半僅有一個磁極,所以肯定沒有用了,除非用膠水把兩半連接起來,才能重新成為一個磁鐵。”小胡不無得意的説道。

“我也同意”“肯定沒用了”……下頭聲援小胡的不在少數。

“真是這樣的嗎?剛好教師那裏還有幾塊斷裂的磁體,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説明問題吧”我順勢引導。

頓時,下頭又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剛才在下頭一向聲援小胡的班長小王突然站起來説道:“教師,斷裂的一半還是有兩個磁極,你看。”説着,舉起手中的半塊磁體,只見兩端各掛了長長一串大頭針。其他小組見狀,也都紛紛拿起手中的半塊磁體試驗起來。

“原先沒有壞啊!”“此刻是一塊磁體變成兩塊了啊!”下頭又開始議論起來。

見狀,我順勢開玩笑的説道:“看樣貌小丁非但沒有破壞我們的磁體,還給我們多創造出一個磁體啊!可是我們此刻的磁體是剛好夠用,同學們可別再創造出那麼多新小磁體了。”這時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只見下頭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愛因斯坦也説:“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學習缺乏主觀進取性和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同時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容易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原先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並且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本事和創造本事。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藉助實驗更容易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進取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例如:“慣性”一節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車,木板傾倒”的實驗;“大氣壓強”一節中“覆杯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以實驗設備不足、實驗現象不明顯、時間不允許等等各種理由藉口剝奪了學生實驗的權利,但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在我們剝奪學生實驗權利的同時也一併帶走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渴望。直到此刻,當我拎着實驗器材走進教室,學生為實驗而鼓掌興奮的場景依然讓我難以忘卻。

2.以人為本,從細微處關注學生的發展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説:“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以人為本”就是這種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每一個學生為本。這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需要全體教師加以落實的要求。“以人為本”還需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實驗過程中,專心於實驗探究的小丁一時疏忽不細心損壞了一塊條形磁鐵,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愣住了,並本能地想道歉。這個時候,他已經認識到問題,還有些擔心。雖然之前我多次強調實驗紀律,可是當時如果我對他嚴厲訓斥一頓,殺雞駭猴,也能讓大家在今後的實驗過程中更為注重實驗紀律和實驗器材的保護。可是,對於小丁學生來説,不僅僅傷害其自尊,同時也挫傷了其實驗的進取性,不利於他的成長與發展。受到《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這篇文章的啟發,我當時靈機一動,順勢引導,用讓學生出乎意料的方法處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處理,既保護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額外的達成了下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以每一個學生為本不容易,不僅僅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巧妙的教育方法,從小事着手,從意外開始,從細微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3.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題,提高教學效率

鍾啟泉教授曾説:“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雖然打破了我的預設,但卻帶給我額外的驚喜,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讓我順勢達成了超出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中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問題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課前精心的預設是課堂精彩生成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於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我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所以要重視預設。

其次,由於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所以再精心的課前預設也無法預知全部的課堂生成。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可是隻要我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靈活應對,有時意外的“生成”也許反而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所以,僅有將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進行有機融合,即彈性“預設”,善待“生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活力,課堂才能鮮活。

篇二十九:教育敍事

如何讓每個成員都參與課堂,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體驗到學習的歡樂和做人的尊嚴呢我在評價機制上動腦筋,不僅僅採用將全員參與作為評價小組的重要指標、提高幅度大的成員為小組雙倍加分等方法,還利用溝通平台(每個班級門外牆壁上一塊由各任課教師書寫,用來公示班級優秀小組和提高學生的小黑板)來放大他們的成功,讓各班師生一整天都能見證他們的光榮.還別説,這種做法真讓我收穫着因學生提高而帶來的欣喜和幸福呢.

課上,分配好朗讀的展示任務後,各組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當我走到四組巡視時候,正好組長勸説組員馮世陽,“你讀倒數第二段吧”,“我能行嗎”馮施洋細心翼翼地説,拒絕的語氣裏卻分明又是熱烈的期待.我明白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讀卻又怕讀不好,影響小組……我連忙俯身輕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説:“我看你們組長有眼力,他能讀好,你們説呢”“是的,你要是不讀,咱們就少一個人次分呢.”同學們鼓勵道.

展示時間到,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第四組馮世陽的時候,同學們詫異第四組怎樣能讓他單獨亮相呢!因為馮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膽小、説話吞吞吐吐的同學.那一刻,屋子裏更是格外寧靜,寧靜裏還帶着緊張.他開始讀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他想起他以往怎樣被人迫害和譏笑過……”他的聲音裏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個別地方還有些不連貫,但在這個文段的朗讀中竟然讓人感覺到是激動和難忘的回味,當他坐下,片刻的寧靜後是一片雷鳴的掌聲.“給第四組加2分,因為他們組員提高大!”我説,“你們的掌聲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對吧.”“對!”全班同學大聲地喊道.當我把加分寫在黑板的小組評價欄裏後,我看到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正如他所讀的文段裏的話一樣,“他感到太幸福了”.

為小組加分的願望,讓他超越了自我,勇敢地站起來;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日趨提高,讓這樣的醜小鴨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溝通平台,點亮每一個名字

課後,當我來到走廊在溝通平台上寫評語的時候,圍過來的同學説,“教師,寫馮施洋!教師,寫馮施洋!”我笑了,同學們多可愛呀,他們懷着一顆好的心和我一樣為同學的提高而品嚐到了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的歡樂,他們都在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溝通平台上寫下有力的幾個大字:“我為馮施洋本節課的表現而驕傲,我為第四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我的名字,讓每一個名字都閃光,每一陣風吹過,都是一片幸福的顫抖.傾心於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巧用團隊評價和溝通平台讓我聽見學生成長的拔節之聲,收穫着幫忙學生成功的歡樂.

篇三十:教育敍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舞台劇,無疑是現階段我們學校的“主旋律”。

一月份,包括我在內的十幾名教師到南京市話劇團理解了為期五天的培訓,對台詞、表演等相關知識有了比較初步的認識。

三月份,挑選小演員。我們班就有三位,一位是主角演員,另外兩位是舞蹈。

緊之後,每週六排練。

除了學校重點打造的一台舞台劇外,每個班級還要準備一出。

今日午時,我利用班會課時間,帶着孩子們分主角朗讀。熟悉劇本後,我把孩子們分為A、B兩組,分別在兩組中挑選小演員,同時排練,競爭。

小涵異常進取,平時讀課文都結結巴巴的他,説起台詞來可流利了,語氣還挺有味道的。

週五午時連續三節課都是我上,也就能夠靈活安排。第二節課完成《補充習題》並批改,第三節課才能夠出去上體鍛課,並排練劇本。

小涵愛走神,動作慢。這不,正在做題,寫着寫着,又走神了。

“如果作業完不成的同學,就參加不了舞台劇的排練,那麼教師只能換小演員了哦!”我提醒孩子們。

只見小涵瞪圓了眼睛,長大了嘴巴,恍然大悟,然後開始奮筆疾書,趣味極了。

有些孩子看似對什麼都不太在乎,其實,是我們沒有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找到了興趣這位教師,孩子就進取多了!

篇三十一:教育敍事

心的方向就是幸福的方向

一個教師給他的學生們講了個故事:

有一位昆蟲學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齊在公園裏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腳步,好像聽到了什麼。

“怎樣啦?”他的商人朋友問他。

昆蟲學家驚喜地叫了起來:“聽到了嗎?一隻蟋蟀的鳴叫,並且絕對是一隻上品的大蟋蟀。”

商人朋友很費勁地側着耳朵聽了好久,無可奈何地回答:“我什麼也沒聽到!”

“你等着。”昆蟲學家一邊説,一邊向附近的樹林小跑了過去。

不久,他便找到了一隻大個頭的蟋蟀,回來告訴他的朋友:“看見沒有?一隻白牙紫金大翅蟋蟀,這可是一隻大將級的蟋蟀喲!怎樣樣,我沒有聽錯吧?”

“是的,您沒有聽錯。”商人莫名其妙地問昆蟲學家:“您不僅僅聽出了蟋蟀的鳴叫,並且聽出了蟋蟀的品種—可您是怎樣聽出來的呢?”

昆蟲學家回答:“個頭大的蟋蟀叫聲緩慢,有時幾個小時就叫兩三聲。小蟋蟀叫聲頻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紅色、黃色等各種顏色的蟋蟀叫聲都各不相同,比如,黃蟋蟀的鳴叫聲裏帶有金屬聲。所有鳴叫聲僅有極其細微,甚至言語難以形容的差別,你必須用心才能分辨得出來。”

他們一邊説,一邊離開了公園,走在馬路邊熱鬧的人行道上。忽然,商人也停住了腳步,彎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幣。而昆蟲學家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着,絲毫沒有聽見硬幣的落地之聲。

“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呢?”盧教師問。

大家都在思考,沒有人回答。

等了一會兒,盧教師自我給出了答案:“昆蟲學家的心在蟲子們那裏,所以他聽得見蟋蟀的鳴叫。商人的心在錢那裏,所以,他聽得見硬幣的響聲。

這個故事説明,你的心在哪裏,你的幸福就在哪裏。你的心所指的方向才是幸福的方向,幸福需要用心去澆灌。

篇三十二:教育敍事

微笑是教師給學生最好的禮物

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微笑的風采,包含着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激發想像和啟迪智慧的力。在順境中,微笑是對成功的嘉獎。在逆境中,微笑是對創傷的理療。而當教師當久了,嚴肅慣了,整天板着一副學究式的、長者的冷麪孔,似乎忘記了微笑了,或者在學生面前不會笑了。可是我們的學生卻無時不在期盼着教師的笑臉。

每一天早晨聽着學生喊“教師早”時,總是點點頭,或是回一聲“早”,習慣了也覺得很正常、很自然。可那一天讓我感覺卻不一樣,我正在操場上跳繩,鍛鍊身體,這時一位五年級的女生跳跳蹦蹦地過來,衝着我甜甜地喊了一聲:“教師,您跳繩呢!我能夠和你一齊跳繩嗎?我們體育教師讓我們練習跳繩,説讓我參加街道的跳繩比賽。”還恭恭敬敬地敬了個隊禮,一臉的渴求。“好哇!一齊來跳吧,我正缺少了伴兒呢”我直起腰朝她笑了笑。“教師,你笑得真好看!”“哦?真的嗎?”“是呀!”她嘿嘿嘿地邊笑去取跳繩了,笑聲甜潤歡樂。

微笑,就是微微的笑,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不是傻笑,更不是大笑,有時微笑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肯定與鼓勵。微笑不單單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感情。

以前,我給學生上的是微機課,由於不是自我的本行,感覺發揮不出來,上課時自我都很緊張,也是邊學習邊授課,總是放鬆不下來。這學期,我和領導申請還教我喜歡的語文課,我想法設法增加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嘗試着用飽滿的活力演繹着每一節課,我很關注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一次課上,在評議同學朗讀時,我嘗試讓一位從來不發言的學生評議一位同學的一個簡單錯誤。“劉俊寶,你來説,好嗎?”一聽我叫這名字,很多學生都把目光投向他,期待能聽到他的發言。微機課上,我每次叫到他,他都不敢站起來,還縮着脖子低着頭,象受驚的小鳥,連眼皮都不敢抬一下。這學期我教他語文課,他算大膽了許多,以往站起來幾次,但都不説話。今日不明白他肯説嗎?我在擔心、在等待,很多學生在期待中幾乎憋不住了。這時,只見劉俊寶慢悠悠地、毫無聲息地站了起來,然後又是慢吞吞地説:“我明白的,他是漏了一個字。”帶着很靦腆的笑臉,速度比一般學生髮言慢了兩拍,聲音不是很響亮,並且又有點結巴。這樣的發言讓其他學生確實感覺很滑稽,他們又很驚訝,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笑容,有人還小聲地嘀咕:他聽的真認真啊!這麼點錯誤都聽出來了,掌聲一下子響起來了。我笑了,是由衷的。不知哪一位學生説了一聲:“

看,教師也笑了!下次我也認真聽,我也要教師對我笑。教師,行不行?”“好,只要你們用心學習,贏得教師的笑還不容易。”我開心地笑着説。同學們都笑了,教學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着,那節課我上的簡便,學生們注意力集中,師生配合的絕妙,讓我久久不能往懷,我在教學日記中寫道:你今日給了學生一個微笑,學生給了你一節完美的課堂,記住這個微笑,讓它延續下去。

微笑是最好的禮物,它價值豐盛,卻不費一文錢。它不會使贈送的人變得拮据,卻使收受的人變得富有。它發生於分秒之間,卻能被永生不忘。沒有人因富足而不需要它,也沒有人因貧窮而不受它的好處。它為家庭帶來歡樂,為事業培育關愛,也在朋友間互通情誼。它使勞累者獲得休息,使沮喪者重獲光。

放學時,往往為幾個還沒有訂正完作業的學生而怒氣沖天,常常能在最終幾分鐘裏查出幾個“頑固分子”。今日又是星期五,放學後教師立刻要有教師活動的,沒時間輔導學生了。可偏偏這時查出一名學生,明明作業還沒有做完,本子還在書包裏,卻明目張膽地説“已經交了”。我的火氣不打一處來,氣沖沖地瞪着正在排隊的這個學生,仍下一句話:“回去必須要做好,明天交來!”無可奈何地讓他排隊回家。這時,在隊伍的前頭,一個清脆的聲音喊到:“教師!”我不明白是什麼事情,忙回過頭去,看到一張很滑稽可笑的鬼臉,“教師!笑一個嘛!我回去和他一齊寫作業,我替他保證,明天必須把做好的作業交給你檢查,祝教師週末過得歡樂。”被他這麼一逗,我一下子簡便了許多。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不缺少笑的資本,微笑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的樂趣,微笑能使我們解除隔閡,微笑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微笑給人以信心。然而,生活也有許多煩惱和痛苦,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擾着我們,有時,實在是笑不出來,實在沒什麼可笑。可是,學生是天真的,他們不期望教師是兇巴巴的,他們不願意看到教師整天板着臉孔訓斥他們。當我們用微笑應對學生時,能給予學生寬鬆愉悦的心境,使他們感到親切、温暖,能增強他們自信心。微笑或許是架起師生情感橋樑的紐帶,活躍的課堂氣氛的創設少不了微笑的潤滑劑。“忍一下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給學生一次機會,送他們一個微笑,忍讓處世,微笑工作,服務行業提倡“微笑服務”,教育教學工作難道不應當學一學微笑教育的藝術嗎?把微笑作為一個禮物送給你的學生吧。

篇三十三:教育敍事

一瓶冰糖梨水引發的思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如何幫忙孩子成長,如何幫忙孩子改正錯誤,如何讓孩子正確處理問題,勇於承擔職責,是需要教師進行思考和培養的。

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首先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把學生看做完整的個體,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獨立、自尊、關心和撫慰,以“無錯原則”理解他們的行為。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瞭解學生的特點,相信他們的本事,把心理調適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結合起來,幫忙他們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彼此到達心靈上的溝通。

如何運用情感教育幫忙學生渡過“難關”呢,看看下頭這個小故事吧。

十月中旬的某一天,第四節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我快步來到四年級1班準備上課。推開門進到教室,就看到一羣學生圍着一位女同學在七嘴八舌的説着什麼。女孩一邊哭着,一邊走上來,我先勸慰“別哭,慢慢説。”女同學流着眼淚向我講述了事情的原由。她一早帶來的冰糖梨水也不知被誰喝去了三分之二,還好這件事出此刻第三節課,大多數同學都下樓上活動課去了。我輕聲安慰她:“咱們先上課,下課教師幫忙你解決,好吧。”下課後我把第三節課沒有上體育課的三位同學請到了辦公室,他們都向我表白自我沒有喝,其中有兩位同學偷偷對我説:“是宋同學乾的,以前他就偷喝過這位女同學的水。”宋同學,不就是那個有名的淘氣包嗎?我把宋同學找來,直截了當問他:“這水是你喝的嗎?”他説不是。我又問:“這水如果是你喝的,你覺得教師冤枉你了嗎?”他回答:“沒有。”我苦笑地對他説:“你到底喝沒喝?”他還堅持説沒喝。看着他好像無辜的眼神,在我看着他的時候,他的眼神中似乎在躲避着什麼,是害怕、是懷疑,我更堅定了自我的確定。轉念一想,再逼問下去也不會有好的效果,不如換個方式。“宋,教師一向都很喜歡你,也想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如果喝了別人的水,必須是口渴了,不管怎樣教師都願意和你做朋友。”

宋同學眼中的目光柔和了許多,但對於喝水一事他一言不發。“你看這樣行不行,不管是不是你喝的,教師買一瓶水都由你還給女同學。”他聽後怔怔地看着我。很快,我拿着冰糖雪梨水回來了,“回班吧,就説是你買的水送給女同學”。宋拿着冰糖雪梨,站了很久。“快回去吧。”我催促着。“教師,我錯了,水是我喝的”。宋的眼淚流了下來,之後他告訴我不肯承認的原因是怕家長回家打他。

經過這個小事,所帶給我的啟示:

巴特爾指出:“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象……”

僅有懷着一顆寬容的心,才會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瞭解這一次次拿東西背後的真正誘因,才能夠對症下藥。其次要用一雙敏鋭的眼睛去捕捉事件中微妙的變化。我們處理此類事件,必須要十分敏感。有時候周圍同學的一些竊竊私語,或者是當事人的一個小動作,都要捕捉。同時,我們在處理事件中還要敏鋭的調整處理事件的方法。一旦發現方法不合理,就要立刻轉變方法。

學生的心理問題恰似不服氣的一團烈火,經過批評、讓他難堪的方式來教育,只能讓這內心的火燃燒的更猛烈。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情感教育熄滅他這不該燃燒的心火,讓他敢於擔當職責,順利地渡過每一次難關。

篇三十四:教育敍事

國小數學教育敍事

教師要有一顆年輕的心,湧動着青春的活力。當然幸福並不永遠表現出簡便自在的人生,幸福便是一種由內而外流淌出來的甘霖,有豐富的人生內涵而又有無盡的生命回味。

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在作為謀生手段的基礎上,就應努力再把它變成事業,尋求價值和夢想,尋求到歡樂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

要想幸福首先要你的學生喜歡你,學生喜歡你是孩子們學習好你帶的這門功課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時,最重要的是要心中有愛、愛生如子,並且體此刻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每一個環節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是歡樂的、愉悦的、進而歡樂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作為人民教師我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不讓學生做的,自我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我首先做到。”我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我,在教學中不斷影響學生的心靈。做到以情感人、以禮育人、以身示人、以德服人、以能教人,真心實意地為學生着想,使學生與我彼此相互的信任。在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很多事情難忘忘記,其中最難忘的那是發生在幾年的一件事。那年我帶畢業班的數學課,這天我進行單元檢測,在教室裏,我沒有什麼事情,就要求最右排的學生交基礎訓練。我讓組長幫我打開基礎訓練,突然在一本書裏面掉出來一張紙條。我揀了起來,上頭寫着:XXX:51392010我一生就愛你一個!我本來打算課後再處理這件事情,沒想到幾個調皮的學生看見了。他們問:“教師,上頭寫了什麼呀?”這時,其他同學都把目光投向了我,問:“教師,上頭寫了什麼呀?”

“沒什麼。”我説。

“我明白,是要傳遞的情書”一個調皮的男生脱口而出,“教師,念念看。”

“好,那我就念給你們聽。”我把紙條慢慢地展開了,我就一本正經地念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隨後,我就把紙條折了起來,把它放入口袋裏。旁邊一個男生問:“教師,就這個?”

“當然了。”我鄭重地告訴他,“學習不就是這樣嗎。”

我朝她那裏看了看,發現她的臉一向紅到了脖子。我又之後説:“繼續認真做題。”

第二天中午,她來到我的辦公室裏,低着頭紅着臉不敢説話。我説:“在你們這個年齡段,男女同學之間相互有好感,這十分正常。因為你們的年齡到了青春的發育期,可是你們畢竟還是孩子,此刻的任務是學習,健康歡樂的成長,我不告訴你的家長,也不告訴其他教師,可是期望你今後好好的學習,提高自我的功課成績。因為你們今後的路還很長,你明白嗎?”

她點了點頭,眼裏噙着淚花.

最終,那位女同學十分用功的學習,在她畢業考試時數學成績是班級前3名。記的有位教育學家以往説過:“儘可能深入瞭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確實,經過陳陳的事例,我深深感到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麼重要。精神是行為的支撐。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多從精神上關心孩子,教化孩子,那麼對孩子行為上的過錯,我們也會多一份理解,對孩子的迷惑行為我們也能夠找準標本兼治的對策。

我認為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心態。“幸福的家庭都是類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説得就是這個道理。我是做教育的,我的工作理念是:“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篇三十五:教育敍事

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

早在教學之前,學生們大多已經預習過“平移和旋轉”這部分的知識了,因為這部分知識真的很趣味。課堂上,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着一個個問題,諸如: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物體的運動是旋轉?你能用手勢表示平移和旋轉嗎?……他們舉起的小手,都快伸到我鼻子下頭了(細節描述,反襯作用)。這時,我發現一個平時很愛動的學生一反常態,很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他低着頭,雙手放在課桌裏,身體一動不動。以我的經驗,他,肯定有問題!

我一向盯着他,突然收住較高的聲調。本來很熱鬧的課堂一下子安靜了,很多學生舉着手,眼睛順着我注視的方向,都向他行“注目禮”。他也發現課堂上的聲音發生了變化,抬起頭,一下子看到那麼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愣住了。

“幹什麼呢?”我問。

“沒幹什麼。”他一邊回答,一邊迅速把雙手向抽屜裏一伸,把身子靠向課桌。原本簡便的課堂氛圍,變得有些緊張了。學生們都盯着我,想看我怎樣“處理”他。

“把手裏的東西拿出來,我想看看。”我的語氣緩和了一些,不太想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來處理瑣事。他把雙手伸出來。我一看,他的左手裏趴着一個小磁鐵。

我本來想説:“請你把它放到講台上。”但一轉念,這樣的處理方式似乎太過平常了,對他本人、對其他學生、對上課的資料都沒有幫忙。其實這也是一個生成的問題,為什麼不運用這個生成的資源呢?

我面向全班,拋出了一個炸彈似的問題:“如果我請他把磁鐵放到講台上,他要進行哪些運動?”這下炸了鍋,學生們哈哈大笑,邊笑邊自我做動作,看看從起立到行走再轉身,要做哪些動作。經過討論,大家都覺得他想到講台上來,只要不轉身,上半身是平移。回去轉身的時候是旋轉。我的情緒也隨着學生們的討論“熱”了起來,順着他們的回答,説:“那就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吧!”課堂轉入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下課後,學生們還沉浸在剛剛的插曲中,耳邊還能聽到學生不斷用“平移”、“旋轉”造句,他們已經把這兩個概念熟練地運用到了他們的活動中。

篇三十六:國小教師教育敍事

這是我在校本研修指導中收集的國小教師的教育日誌,從中你不難發現教師們的情懷與愛心在悄悄地流淌着。在隨着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課堂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課堂外的角色也在變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就象人的手心手背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僅僅在課堂上,對所有學生日常生活的幫助,特別是對後進生與智障學生的關愛,更能體現教師愛的力量的偉大。教師的一個微笑,教師的一個體諒,都會令我們的孩子激動不已,感激涕零。反過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與聽從,也會隨着這些事件的發生數量的增多發生質的變化,在國小生的心目中沒有什麼可以取代她的老師的地位。從下面兩位教師的教育案例中,你會發現教師的專業情意就是在這樣的故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盧俊玲:歌聲因你而起

新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天早晨,早早到校的我驚奇地發現:我班的韓淨愉同學已在班級負責的清潔區認認真真地掃地了,而其他值日的同學都 還沒來。當時,我真的很感動。

晨讀時,我把自己看到的一幕講給了全班學生聽。看到大家都向她投去了讚許的目光,我又想到:何不把今天早上上課前要唱的歌曲送給韓淨愉同學,作為對她的'獎賞呢?於是我讓韓淨愉同學點歌。她十分靦碘,不好意思地説:“我喜歡《種太陽》。”頓時,嘹亮的歌聲在教室裏響起--全班同學都站起來為她歌唱,向她拍手鼓掌。歌曲完畢,我又動情地對韓淨愉説:“願我們的淨愉同學永遠像太陽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此刻,淨愉的臉上掛滿了燦爛的微笑。

從此,我班有了一條不成文的班規:每天晨讀課上,大家都把最美的歌聲送給那些前一天或當天表現好的同學,既讓他們體驗到付出的快樂,也促使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班的班風越來越好,我的班主任工作也越做越輕鬆了。

王鬆甫:給她一本好書

開學,發新書了,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激動之情溢於臉上。我按順序豎行分發。不巧,真的不巧,到最後一豎行時發現了一本有毛病的書(倒裝、錯裝、沒裁齊)。怎麼辦?只管發吧,誰知學生也發現了,挑三揀四,留下那本壞書給了趙焱林(最後一名學生)。我走過去,把書整了整,但仍然有問題,就去辦公室想調換一本。“沒有了,一本不多。”衞平説。

我就重回教室,把那本書給了趙焱林,説:“先用着,不要寫名字,隨後就調。”她無奈地點了點頭,沒説什麼,只“嗯”了一聲。

説起趙焱林,老師都知道,她從小腦子受過刺激,有毛病,忘性特好,歷次測試沒上過兩位數,即使偶爾得了兩位數,也在20以下。有人説:“不給她算了,反正也學不到什麼。”我就想,她是一個學生,有權利接受教育,老師怎能不發給她書呢?如果不發給她,不是給她打擊了嗎?心靈不受到傷害嗎?老師的愛心,哪兒去了?“給她一本好書!”我決定。

當我第二次回到辦公室,衞平説是剛才查錯了,多了幾本。我拿起一本好書走向教室,把剛才的壞書收回,給了她一本好書。只見她望着我,滿臉笑容。

對,老師要真的像父母,關愛每一個孩子,哪怕是差生,有疾病的孩子,就像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一樣,讓她們感到學校的温暖,也生髮愛心,更好地做人、生活。

篇三十七:國小教師教育敍事

14年前,還帶有稚氣的我滿懷一腔熱情與希望踏上三尺講台,開始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職業生涯。我愛所從事的事業,更愛我的學生!回顧12年來走過的教育之路,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的職業生活簡單而又平凡。但在這平平淡淡中,我認真地過每一天,靜靜地享受温暖的陽光、享受清爽的夜風、享受花兒的芬芳、享受桃李滿天下的自豪與快樂……我的心容易感動,容易滿足——這都是因為我品嚐到了教育帶給我的幸福的滋味!

感受幸福,因為工作並快樂着!現在做教育工作,帶有巨大的精神壓力:社會發展的苛求,家長熱切的期盼……讓我們的勞動既細膩又嚴謹。所以一談起工作,很多老師總認為工作不那麼愜意輕鬆、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了……有些人還產生了厭惡的念頭,感到工作的乏味。

當您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反覆覆的工作所禁錮時;當您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攪得心煩意亂時……請您靜下心來記住這樣一句話:“工作並快樂着!”。那麼厭惡的念頭就會隨風而去;樂觀、積極、熱忱的心理,才是吸收快樂和幸福的磁石!

我覺得在工作中幸福無處不在。教師的幸福是一種體驗、是一種精神享受——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學藝術,是一種幸福;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種幸福;得到同行、家長、學生的認可與接納,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們認認真真、工工整整書寫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們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們充滿謝意的臉上……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也充滿了矛盾和挑戰。但是,矛盾卻能激發靈感,挑戰卻能鼓勵激情。只要我們以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工作,那麼我們就會從工作中體驗到無限的快樂!

如果您的工作任務繁重,這説明領導對你信任,能者多勞,就是加班加點也不覺得累,被器重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不是一種幸福嗎?我每天至少上4-5節英語課,同事問我:上那麼多的課難道你不累嗎?説實話怎麼能不累呢?但是每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會快樂起來,忘記了疲累!我喜歡上課,喜歡面對孩子們那一張張渴求知識的笑臉!

工作,使我快樂!有時,當我悶悶不樂的時候,當疲勞與失落緊緊環繞我的時候……這時身邊學生們的一聲:“(英語)老師好!”立刻就會把我的煩悶驅散,為人師的幸福快樂充盈在心中……無論您在工作中碰到何種境遇,都要以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工作。人最不應該缺少的就是熱情,應該像熱愛戀人一樣熱愛工作、關愛孩子。工作是歷練自己的心智、提高生活適應力的最好方法。對工作充滿人情、熱情、歡情的人,工作便成為生活中一個十分愉快的部分。

那就讓我們在平淡中的工作中,找尋真正的人生快樂、感受工作所帶來的幸福吧!我高興——我是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

篇三十八:國小生教育敍事

從教數十年來,面對的學生多種多樣,但是有一類學生,在我的從教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那就是學困生。過去,我對學困生的理解和認識很膚淺,甚至對這樣的學生棄之不顧,如今,我對這類學生有了新的認識,他們主要是基礎差,不願思考,不願多花功夫,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致成績差距越來越大,學習越來越困難,沒有學習積極性,這樣惡性循環而造成。但無論如何這些孩子的本性並不壞,如果因此放棄了他們,我內心中會隱隱的有些自責,所以如何轉化這類學生,經過多年的潛心琢磨,我總結了一些心得,在這裏與大家共勉。

五年前,我教過一個叫_x的孩子,以前由於學習成績不好,他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歧視和家長的訓斥,因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和老師、同學及家長之間人為的形成隔閡和對立。所以當我多次要求他重做作業,並在他作業本上寫下“希望你認真書寫作業!”時,他根本就沒當回事,依然是老樣子。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希望得到掌聲受到表揚的,尤其是孩子。作為老師應找機會多鼓勵孩子。但不能一味的表揚孩子,那樣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有針對性的表揚才會產生有效效應。每個孩子都各有自己的長處,老師應具有一雙洞察秋毫的眼睛,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要把閃光點作為突破口入手,為孩子營造了一種受賞識、被關注的環境。當我當着同學的面請_x幫忙時,他覺得老師信任他,他的自尊心得到了認可。當_x把自己的名字一筆一劃工工整整的寫下來時,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和老師的讚賞,一絲微笑掠過他的臉龐,看得出他從同學的鼓勵與老師的肯定中建立了自我認同感,增強了大膽表現的自信。真正的自信來自於對自身能力的感受。在激發孩子樹立自信的同時,要給孩子樹立夠得着的目標,使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當_x把字寫工整了,再要求他認真做題,積極思考。由目標到成功再到目標,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樣,針對孩子的實際水平適當降低標準去要求他,往往會得到超出意想的收穫。它會讓孩子從不難獲得的成功體驗中獲得自信,並爭取更大的進步。

通過和_x這樣的一段經歷,是我深刻的認識到,用讚賞和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在現代教育中,我們應該針對孩子們成長的特點,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有目的,有針對的適時的給予鼓勵是十分必要的。

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昨天的習慣成就了今天的你,今天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通過和_x的接觸,我覺得_x絕非智力差的學生,可他一直以來在班上就是個學習態度差、成績落後的後進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的學習習慣差導致基礎差。基礎差和學習習慣差是相輔相成,正因為學習習慣差才沒打下良好基礎,也因為基礎差至使他對學習沒興趣,就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從那次約定_x認真的書寫作業後,他就有着明顯的進步。因為他的作業書寫認真,説明他在寫作業時,是用心的,是專注的,那麼作業所能達到的效果就會比不認真好。像以前他的作業非常潦草,説明他寫作業時,是漫不經心的,是三心二意的,那樣的作業就算做得再多,也沒有什麼益處。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光需要其自身的不斷努力,更需要老師的幫助。孩子有了進步應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感到他的一言一行都時刻被老師關注着,每一點進步都能受到老師的重視。從而就會有意識的自覺的堅持下來,不會半途而廢,好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漸漸變成一種習慣了,就能伴隨他左右,影響他的一生。

我和_x的故事,很平常,也很普通,也許是每一位從教的老師都會遇到的情況,但是如何對待這樣的孩子,不得不讓人深思,通過這樣的一件小事,我希望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產生共鳴,讓我們多關注一下學困生,也許你的不經意的一句鼓勵,和一段不經意的話語就會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的命運。

篇三十九:青年教師教育敍事短篇

教師會必須要給家長講清楚:

1、儘量多表揚孩子,輕易不要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長大。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提高,不要因為考試失誤而責備學生。

3、多瞭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必須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要談心,要溝通,但決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不能在別人面前説孩子的缺點,堅決不能給孩子下結論。

5、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待人接物、學會關心、學會尊重別人、學會負責。

6、必須要給孩子做表率,經常與學校溝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知識、尊重社會,學會尊重、學會關心能夠作為高一德育培養的目標的主要目標!

篇四十:國小生教育敍事

6月24日,驕陽似火,是大學聯考分數公佈的日子。我不由得想起曾經教過且今年參加大學聯考的一名學生,他的家庭貧困,上國小時曾是我班上的一名學困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他,才知道他考上了北關中學。這讓我很激動,也很欣慰。這個孩子再一次走進了我的視線……

記得那時我剛上班不久,帶着年少時的期盼,懷着一腔熱情,我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崗位。走進了山區的一所國小——_x鎮中心學校。滿腔熱情,我用愛,關懷着這裏的孩子。學校安排我臨時擔任四年級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在與他們的相處中,我感受到了大山裏孩子的淳樸、善良,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一些單親孩子的孤獨和無助。

楊陽(化名)家住在距離學校大概二三十里的地方,是我們班寄宿生中較遠的一名學生,平時回家需要走3—4小時的山路,每個週五放學回家,他總是最後一個打來電話報平安的孩子,但沒有一次漏打過。記得春夏交替之時,大多孩子已經脱下了毛衣、毛褲,可楊陽還穿着厚厚的毛衣、毛褲。我有些奇怪,無意間在辦公室談起了這個孩子,我才瞭解到這個孩子沒有媽媽,家裏只剩下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照料自己和姐姐,他爸爸為了家中的生計在西安打工,家裏條件很差。那時的他有些靦腆,説上幾句話都會臉紅耳赤,頭總是低着,好像犯了什麼錯似的。也很少和同學交流。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無助和孤獨。決定幫幫他,得讓他走出心中的陰霾。我讓他擔任組長,檢查同學的作業;特意安排班長多叫他出去玩;在日記中和他交流。開導他,鼓勵他,慢慢這着孩子變了……

那一次,在我對住校生進行返校檢查時,發現楊陽發高燒。於是,我趕緊和同事帶他去醫院就診。醫生説要打點滴,我轉過臉,去看他,只見他眉頭擰成疙瘩,低着頭……沉默了一會兒,小聲地問了我:“老師,得多錢?”我知道他又是為錢而為難。我平靜地説:“25元,雖然貴點,但治病快,明天就可以上課。”他點了點頭。醫生拿來點滴,他伸出手,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眼裏流露出懼怕和無助。我説:“楊陽呀!你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能幫爸爸照顧爺爺奶奶,自己還能掙錢貼補家用。很勇敢,生個小病算什麼!”醫生插好針便離開了,病房裏只剩下我和同事陪着他。無意中我發現他的眼角積滿了淚水,順着眼角流到了耳朵,我沒有説什麼,只是輕輕地擦去他的淚水,我問他疼嗎?他搖搖頭。

後來,在一次偶然相遇閒談時,他問我:“胡老師,還記得你帶我去看病,我躺在病牀上流淚的場景嗎?”我笑笑,説道:“怎能忘了,那眼淚老師現在還記憶猶新。”他説:“你知道我為什麼流淚嗎?那是因為,我在您那第一次感受到除了家人,外人也這麼關心我,我也備受關懷,我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也許就是那一次,改變了一個學困生的命運,孩子發奮讀書,一路披荊斬棘,考上了北關中學,今日大學聯考分數公佈,我想對他説:“其實你已經是人生的贏家,你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作為你的老師,我為你驕傲。不管以後的路多麼坎坷,老師都希望你能堅強面對!相信你的人生會絢麗多彩!”

因為這孩子他心中的寒冰已化……

作為教師,我們要面對很多學生,他們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或者不幸,我們就應該去幫助他們勇敢面對,作好孩子一生中具有影響力的同路人。有位教育學家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我們的教育中,也許只是一杯熱水、幾句問候,換來得卻是孩子對你的信任,正如馮驥才所説“信賴往往創造最美好的境界。”

篇四十一:《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教學目標:

1、能理解並積累7個詞語;説出主要內容。

2、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3、在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 感受作者童年時候的莽撞,懂得這莽撞源於天真、無知。

教學重點: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的語句。

教學難點:

懂得童年的莽撞源於天真、無知。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師:由於我們的幼稚,一些小小的冒失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傷害,然而當我們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們心中充溢着的卻是美好和甜蜜。

1、介紹馬蜂知識。

2、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 捅馬蜂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前、中、後)

課文主要描寫了作者小時侯冒失地捅馬蜂窩,結果被馬蜂蟄傷的一段經歷。

過渡:“捅馬蜂窩”這件事不僅我想做,連奶奶也要做,為什麼?哪裏可以找到?(在爺爺和奶奶的對話中可以找到。)

2、 分角色朗讀對話。(第一節到第三節)

交流問題:1、2

3、瀏覽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自由讀文4-6小節,

(2)能不能用你的讀來告訴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你聽出作者的什麼心情?

(3)老師適時板書:渴望、“有趣”、“難以抑制” “遲疑”、“膽怯”“ 驚呆”“生怕”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這麼多心情的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的“渴望”

4、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再讀讀。

5、馬蜂窩什麼樣子?讀文填空:“這裏,( )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

過渡:對,有好奇心,才會有無限樂趣。正是由於好奇心,才有了“捅馬蜂窩”的故事發生。

6、體會朗讀

過渡:但最終好奇心戰勝一切。這一捅可壞了,出大事了,什麼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驚呆有關的句子”

三、研讀課文

(一)自讀自悟,品味含義。

(二)理解:不顧一切

1、不顧什麼?(一切指什麼?為什麼?)

2、連命都不要了,為什麼呀?

3、書上還有表達它“不顧一切”意思的詞語,自己找一找。

4、讀這句話,想一想,我們要讀出什麼語氣?

5、什麼樣的氣勢與架勢?

6、這是一隻( )的馬蜂。

作者由於強烈的好奇,引發了一個衝動,結果被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傷好了,他驚恐稍定,這時,他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害怕與後悔)

篇四十二:《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於天真無邪。

2、在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基礎上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掌握“我”捅馬蜂窩前後的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家

師:今天,老師要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我國作家——馮驥才。

媒體出示:馮驥才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後到天津市書畫杜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餘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天津市文化局創作評論室,後轉入作協天津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説《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説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説集《雕花煙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説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電影文學劇本《神燈》,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以及《馮驥才中短篇小説集》、《馮驥才小説集》、《馮驥才選集》等。短篇小説《雕花煙斗》,中篇小説《啊!》、《神鞭》,分獲全國優秀短篇、優秀中篇小説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緻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藴,咀嚼人生的況味。

二、初知課文

1、板書課題

師:作家馮驥才童年時候也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一看課題,我們就知道課文寫了作家小時候捅馬蜂窩的事情。

2、默讀課文

邊讀邊思:

①課文那幾節寫了捅馬蜂窩的經過?

②捅馬蜂窩前、捅馬蜂窩時、捅馬蜂窩後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劃出有關的句子

三、討論交流

1、學習1~3節

體驗朗讀爺爺、奶奶的話。

奶奶:怨恨爺爺:無奈

2、學習4~6節

篇四十三:《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1)那都有趣!

(2)當我被這個淘氣的慾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後院的校門口。

(交流板書:興奮、)

篇四十四:《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1)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後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

(2)這復仇者不顧一切而拼死的氣勢是我驚呆了。

(交流板書:遲疑、驚呆、狼狽)

篇四十五:《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1)我生病也沒有過這麼長的時間,以至消腫後的幾天裏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後院的小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着我呢!(交流板書:害怕、後悔)

朗讀感悟

(反覆朗讀,體驗感悟)

四、總結課文

師:學了課文,你覺得童年時的馮冀才是個怎樣的孩子?

1、其實,我們也和作家一樣,由於自己的年少無知,幹了不少傻事,吃了不少虧。但是,那無知與莽撞源於天真無邪,才是我們的童年更加值得追憶!

2、練筆:

師:讓我們和作家一起回到他的童年,你想和馮驥才説點什麼呢?請同學們拿出筆,和作家親切的密語幾句。

3、學生寫作,教師巡視後交流。

五、感悟寫作方法

師:大家都喜歡童年時期的馮驥才,那麼,他的文學作品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找出相關的句子加以説明。

範例:他的作品語言很幽默。

比如:後院裏最壯觀的要屬爺爺屋檐下的馬蜂窩了。壯觀一般形容氣勢很大景物,這裏用來形容馬蜂窩,比較誇張,很幽默。

學生自己討論。

六、拓展閲讀

查資料:馮驥才的其他小説作品。

篇四十六:《捅馬蜂窩》教育敍事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積累詞語表中的詞語。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3、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品味語言。

4、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於天真無邪。

重點難點:

1、學習字詞,積累詞語表中的詞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品味語言,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於天真無邪。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短語“捅馬蜂窩”。比如:我把媽媽用1000多元錢買的化粧品拿去擦了,這下可捅馬蜂窩了。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惹麻煩了)捅馬蜂窩就是惹麻煩了,惹麻煩還可以用捅馬蜂窩來形容,那麼究竟是惹多大麻煩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捅馬蜂窩》一課。

1、出示課題: _2 捅馬蜂窩 齊讀課題。

2、出示馬蜂圖及簡介:

馬蜂:學名胡蜂,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色橫紋,尾部有毒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

3、這篇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這件事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板書:前、中、後)

4、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呢?請用“因為……所以……結果……”的句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因為屋檐下的馬蜂窩給生活帶來了不便,出於好奇,所以“我”偷偷捅了馬蜂窩,結果被馬蜂蟄得發燒,七八天後才漸漸痊癒。)

二、分析對話,引出故事。

1、 分角色朗讀對話。

出示

“真該死,屋子連透透氣兒也不能,哪天請人來把這馬蜂窩捅下來!”奶奶總為這個馬蜂窩生氣。

“捅不得,捅不得。”爺爺連連搖手,“要蟄死人的!”

2、馬蜂真的該死嗎?你贊成奶奶的看法還是贊成爺爺的看法?為什麼?

3、“我”無意中聽到這段對話,心理產生怎樣的反應?找出相應的語句。

出示:我站在一旁,心裏卻湧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板書:渴望 有趣

4、隨着事件的發展,作者的情感有了什麼變化呢?翻開書,自由讀文,劃出描寫作者感情的句子。

5、能不能用你的讀來告訴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你聽出作者什麼心情?劃一劃關鍵詞語。

老師適時板書:難以抑制 遲疑 膽怯 驚呆 生怕

三、分析情線,體會作者的天真無邪。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了這麼多心情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的“渴望”

1、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再讀讀。

我站在一旁,心裏卻湧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2、馬蜂窩什麼樣子?請讀讀課文第一節填空。

出示: 後院裏( )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

3、想一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淘氣、好奇)

對,有好奇心,才會有無限樂趣。正是由於好奇心,才有了“捅馬蜂窩”的故事發生。

4、體會朗讀

5、在捅之前,小作者有沒有害怕或是別的什麼心理?(遲疑、膽怯)

過渡:但最終好奇心戰勝一切。這一捅可壞了,出大事了,什麼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之相關的句子。

我一回頭,只見一隻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

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鬥機。

(1)指名讀。

(2)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馬蜂?為什麼?

從這隻馬蜂的動作,寫出了它不顧一切的氣勢,從“決心相撞”寫出了馬蜂拼死一搏的決心。

(3)想一想,這句話要讀出什麼語氣?

6、作者由於強烈的好奇,引發了一個衝動,結果被馬蜂蜇了。事隔多日,他的傷好了,心情怎樣呢?

(1)出示:我生病也沒有過這麼長的時間,以致消腫後的幾天裏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後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着我。 (害怕)

(2)齊讀,體會作者的害怕心理及童趣。

四、歸納小結,瞭解寫作方法

1、小結:從捅馬蜂窩到挨蜂蜇,時間不長,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令人驚心動魄。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平時觀察細緻,靠的是準確生動地用一些表示動作、行為、情態的詞語,靠的是細節描寫這一表達方法。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並學習一些細節描寫的方法。

2、有感情朗讀第5小節。

篇四十七:生命教育敍事

説真心話,當我寫下這個題目時,我的心在顫抖。暮然回首,1989年,當時尚不滿19歲的我告別xx師範專科學院,懷揣着忐忑、憧憬和堅毅走進了國中語文的課堂,歲月飄忽,我曾一往情深在三尺講台激情耕耘八年,也曾欣然品味辛勤付出後的甘甜,但也曾滿懷不捨告別杏壇十多年,十年磨一劍,爐火更純清,而我卻整整缺失了十多年,當從內地來到深圳再次躊躇滿志重返三尺講壇時,我發現,自己已經被重重地拍在了“沙灘”上,然而正因為對語文有情,正因為對課堂有愛,既然選擇了前方,又何必論成敗,一往無前、風雨兼程才是我應有的語文教學情懷。

很喜歡儒雅語文的創始人王崧舟説過的一段話“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堅固支撐。豐厚的文化底藴支撐起語文教師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撐起語文教師的靈性,宏闊的課程事業支撐起語文教師的活性,遠大的職業境界支撐起語文教師的詩性。”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葉瀾教授也説過:“課堂教學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以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學生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語文大師們的話,在為我指明專業發展方向的同時,也讓我茅塞頓開,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人性、靈性、活性和詩性”的課堂,應該是有生命的課堂,我不敢妄談自己具有什麼教學風格,只想在這裏傾訴一下自己一直以來的語文教學追求,那就是着力打造生命的課堂,把開發生命的潛能、拓展智慧的力量、認識生命的價值、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作為自己語文教學永恆的價值追求。

那麼何為生命的課堂呢?我以為生命課堂既是教師生命活力的展現,也是學生生命活力的激發,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課堂為陣地,以師生共同的生命活動與生命交往為基礎,以師生的共同發展和生命價值弘揚為目標,開展人與人之間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智慧、文化、審美以及生活等交流活動的課堂教學。構建生命課堂,生命性應當是課堂的本質屬性,是教學的基點、依託與目標。生命課堂由智慧的課堂、文化的課堂、審美的課堂、生活的課堂所構成。

智慧的課堂

生命課堂首先是靈動智慧的課堂,是課前預設與動態生成的課堂,是引發學生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成長的課堂。我們知道我們的語文課堂的核心是人,學生是再發現知識的生命體,教師是再創造知識的生命體,課程是承載知識的生命體。課堂教學,就是激發這學生、教師、課程三個生命體各自的智慧,相互作用並共同發展的智慧融合過程,是生命智慧的提升過程,是生命價值的體現過程,這是教育的本質之所在,讓教育迴歸人的本質,增長生命智慧的教學就是語文課堂返璞歸真的根本途徑。智慧的語文課堂包含巧妙處理教材的智慧、課堂導入的智慧、精心設計問題的智慧、精確點評的智慧等。

難忘2011年4月19日,當時創校僅8個月的坪山實驗學校有幸邀請到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語文“板塊式教學思路”的創造者餘映潮老師蒞臨我校開展教學視導,餘映潮老師一上午連聽了四節語文課----我校温益凡老師執教的《口技》、姜京老師執教的《畫家與牧童》、洪軍老師執教的《凡卡》以及我執教的《安塞腰鼓》。因為當時我擔任學校教導主任,具體負責組織此次活動,要考慮安排的事項很多,但是想到能夠如此近距離地在大師面前挑戰自我、錘鍊自我,我還是毅然服從學校行政會的安排,親自上課。下午,面向坪山區全體國中語文老師,餘映潮老師對四節課進行點評,餘映潮先生肯定亮點、指出不足、提供方案,娓娓道來、有理有據、細緻入微,盡顯了餘映潮老師對語文教師的關愛、對語文教學的摯愛。餘映潮老師認為温益凡老師的教學思路清晰,個人沉穩、平靜,有條有理駕馭課堂教學進程,但下一步應避免碎問碎答,餘映潮老師對姜京老師得體到位的語言教學給予肯定,但同時也指出年輕的教師,在教學思路的勾勒上要注意“切分”兩字;餘映潮老師認為洪軍老師注重對學生學法指導,講究教學技巧,但今後要注意體現文體教學特色。餘映潮老師指出我執教的《安塞腰鼓》很好地設置了教學情景,課堂內容整合清晰,是一篇深得語文設計奧妙的課,但應進一步形成重要的教學技巧:選點精讀;在後來的專題講座中,餘映潮老師感慨頗深地指出“語文教師的第一功夫是讀出課文的味道,這種功夫的歷練伴隨着我們一生的語文教學,教學思路清晰是所有語文教師教學設計水平的第一反映,提問精粹實在是所有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第一反映,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習得語言、積累知識、訓練能力。如果教學之中不能深入文本,這些任務都可能難以完成;閲讀教學的創意之中必須考慮能力訓練;藝術的教學設計給課堂教學增智、增美、增趣、增力;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經受磨練,得以成長”。現在想想,當時我的課之所以能得到較高評價,正是因為我深入研讀了《安塞腰鼓》,把握了文本的核心價值,從學生閲讀的原點走進文本,較為巧妙地處理了文本;在導入時,採用了視頻導入法,創設情境,讓學生、教師和文本間迅速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教學設計時,整個教學以“讀”串聯,由淺入深設置了五個板塊,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在鏗鏘的鼓點中、在宏大的場景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追求,因此才較好地彰顯出本節課堂“煥發人性光芒,點燃智慧明燈”的特點。在這裏我要特別強調,對於語文老師來説,引導學生個性閲讀文本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充滿智慧的。古人有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同一個文本,不同的人因為知識結構、視野認識、情感體驗不同,從中咀嚼的營養也不同,正所謂:一輪皓月當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文化的課堂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深悉:語文是折射中華文明的一滴水珠,應該從這誰注重,讓學生體悟到中華文明的博大與精深,於己打好人生的底色,於國傳承民族的精神。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文化的課堂生是命課堂最基本的特徵之一。文化教育具有“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的價值。知啟於識的積累,慧源於文化的積澱。

文化的課堂就是一種創造高品位語文教學藝術文化的課堂。它是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形成併為師生所自覺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課堂精神,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行為等的總和。文化的課堂就是將課堂變為學生心靈對話、情感交流的舞台,變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奇蹟、開發潛能的園地;它是學生走向未來的一段旅程、是師生生活中一段具有生命意義、煥發生命活力的人生體驗的經歷;文化的課堂就是將課堂學變為學生愉悦成長和充滿陽光的地方,能喚醒學生生命的意識、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炬;它向每一顆心靈敞開温暖的懷抱,讓師生舒展靈性的空間;它用知識激活思維,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用智慧啟迪智慧,讓生命的質量不斷得到提升。我以為文化課堂的建構包括了:高雅的精神風貌、祥和的心理狀態、嚴謹的思維方式、高尚的價值追求等基本要素。

2011年,我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讓對話在語文課堂中自由飛揚》,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要讓教學過程成為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過程,讓對話在語文課堂中自由飛揚。而對話主要有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自我對話。”在論文中我敍述了自己執教《皇帝的新裝》時的一個片段,在一連串的課堂提問與小組合作學習之後,學生對於故事中人物的分析已漸近尾聲——那種傳統的結果即將得出。我問:“這則故事中,我們最該學習的是誰?”原本以為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孩子”,誰曾料想,回答的聲音竟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孩子”與“騙子”,而且所佔人數還不相上下。我着實吃了一驚,轉而欣喜萬分,心想:“這不剛好順水推舟嘛。”於是故意問:“怎麼辦,現在你們出現了不同意見,該聽誰的呢?”這下課堂炸開了鍋,“我們對,聽我們的”這樣的嚷嚷聲此起彼伏。“好,我們來個即興辯論賽,看誰的理由充分。找理由,從故事中找理由。”我的話還沒説完,一隻隻手都已高高地舉起,有的索性站了起來。讓學生自由地發言,從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直抒胸臆的勇氣與膽量,奠定了語文課堂自由的基調,刺激了學生語文課堂上的隨機應變能力、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正是因為平等的對話,使學生在對話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體現自我,成長為具有能動性、創造性,富有對話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現代人。一直以來我一直在着力營造“以人為本,和諧互動”語文課堂文化,一直期待自己的語文課堂能具有“高雅的精神風貌、祥和的心理狀態、嚴謹的思維方式和高尚的價值追求”。

審美的課堂

美是人類的永恆主題,是人的本性和存在方式。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的:“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能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靈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一直以來,我以為, 審美的課堂是生命課堂最基本的特徵之一。

審美作為生命的最高需要,是生命超越與昇華的見證,它通過對最直接的生命活動——審美活動的開展,直達生命的本源,可從根本上對生命存在加以影響和引導,使生命中的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夠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趨動。有人説,“教育是一首詩,可以是田園詩,可以是古體詩,也可以是抒情詩,有各種各樣的情調和內涵。”那麼,語文學科因其自身特點, 是最具審美性的學科之一。語文課堂更應是一首詩,語文的本色是詩意,語文的活力是詩意,語文的靈魂和生命是詩意,語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詩意,語文課堂作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從來都是詩意的、美麗的,學生正應該通過這些具體而生動的語文學習活動來獲得“美的薰陶”“詩情的感染”和“詩心的鍛造”。那麼,如何才能構建審美的課堂呢?我以為可以通過“精讀佳作以發現美、設置情景以體驗美、品讀語言以感受美、恰當方式表達美”等環節來完成。

記得一次我和我的學生一起進行課外閲讀賞析,當時我們一起賞析的是《陸地上的船長》,在閲讀之前我告訴學生“魯迅先生認為:悲劇就是要以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的悲憤感來感動讀者、觀眾的心,激發他們強烈的愛憎情。謝志強的《陸地上的船長》就是一部典型悲劇性的小説,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同時又讓人扼腕歎息。這是一種崇高美,也是一種悲壯美。”我要求我的學生 “精讀佳作以發現美”。有人説孩子是最善於發現美的。通過一番師生共同精讀,我的學生讓我頗為欣慰。他們認為《陸地上的船長》一文,至少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標題矛盾生趣。文章的題目就如一個人的名字,總是寄託着作者(父母)的某種期望;題目又如文章的眼睛,我們常説眼睛是心靈之窗,一篇好的文章,我們總能從題目中讀到許多的信息。一篇優秀的作品,首先必須具備優秀的題目。本文的題目“陸地上的船長”,就是矛盾生趣。陸地本無水,無水自然無船,無船何須寫船長?陸地上的船長有什麼好寫的?可是作者匠心獨具,從獨特的角度刻畫了船長這個形象。這個標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引人入勝。二是人物個性鮮明。小説塑造了一個執着於理想、忠於職守的失敗者形象——瘋子船長。船長熱愛自己的事業一如熱愛自己的生命。你看“太陽剛剛升起,他便站在曬穀場上??喊:起錨,出航! ” 他“穿着整齊的制服,很威武,很氣派”??這些神態、語言和外貌描寫,無不體現了船長對自己職業的喜愛。船長愛船勝過愛自己。當船艙進水,水泵被淹時,船長有條不紊嫻熟地指揮着大家搶救船隻。可是一切無濟於事,大家只好紛紛棄船而逃,但是船長卻選擇了和沉船在一起。船長的職責就是要和航船在一起,這是瘋子船長執着的信念和追求!職責和信念都沒有了,生命不過是一個空殼!可憐、可敬的船長啊,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職責的全部內涵。面對無法抗拒的災難,不會有人去苛責船長,可是職責和熱愛折磨着船長——他瘋了,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和職責而瘋狂!這是何等的敬業精神!在船長瘋態行為的背後,我們認識了一個偉大而崇高的靈魂!讀到了一個悲劇英雄的情懷!三是主題深刻雋永。小説震撼人心,更是令人深思。世俗總是以成敗論英雄,我們習慣於把鮮花送給成功者。這種功利主義的氣息瀰漫於我們的生活中。可是現實並不是每一個執着於理想的人都能獲得成功和鮮花。如何看待這些理想之船觸礁的執着不幸者?小説給了我們深思和啟示:當很多人以嘲諷和憐憫的眼光來看待這位瘋船長時,文中的“我”卻懷着崇敬和同情。這是“我”的內心呼喚,也是作者的吶喊——給執着奮鬥的失敗者以應有的尊敬和理解,他們也是英雄!英雄成其為英雄不是因為某件事情的成功,而是因為其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小説着意從另一個角度給我們詮釋了英雄的含義。今天我之所以詳細的記載了我的學生髮現的“美”,是因為此時此刻我依然為這些孩子而心潮澎湃。

生活的課堂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 、“為生活而教育”。他強調“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率上説是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由此表明,生活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教育只有和生活結合才能成為教育。

學生的學校生活主要在課堂,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也是學生生活的園地。課堂教學既是師生的教學活動過程,也是師生充滿靈感、充滿激情並充滿理想的生活過程。為學生創設合適的精神生活空間,是學生髮展的內在要求;關注學生生活世界,擴展學生精神生活空間,讓學生體驗現實,感悟生活的真諦,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實驗中,新課標明確提出了“迴歸生活”的教學理念,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因此,讓語文課堂迴歸生活世界,迴歸學生的生活是勢在必行。

建構生活的課堂就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重塑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體系,讓師生的互動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對生活的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產生勃勃的生機和充滿交往的樂趣;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徹底的開放,使書本世界向生活世界迴歸。使教學在開放的過程中,顯示人的創造和自由發展,關注人在課堂生活中的生長以及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從而激發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將教學目的、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的生活。它包括了規範生活課堂的內容、豐富生活課堂的形式、增加課堂生活的元素等內容。

記得在和學生學完《香菱學詩》後,我問學生在《紅樓夢》中,你喜歡哪個人物,不想很多學生回答是“王熙鳳”,我問他們為什麼喜歡,他們説喜歡王熙鳳的“辣”,下一節課正好是寫作課,我要就學生用自己的筆描寫“鳳辣子”的形象,然而學生競表現不佳,在失望之餘,我分析了原因,儘管鳳辣子以“辣”出名,但畢竟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已在與生活的脱節中成了一朵枯萎的花——毫無所用!於是,我想不寫鳳姐了,寫一寫熟悉的人吧。畢竟學生還是有些生活的經歷的。着力點依舊是“辣”要求學生“在你熟悉的人裏面,你覺得誰最辣?學習曹雪芹,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服飾等,寫幾句話來表現他(她)的辣。”

情況似乎好了一點。

“鬧哄哄的教室,因老師的出現頓時鴉雀無聲。只見老師眉毛緊鎖,盯着我們的眼神如電,讓我們心驚膽戰。”

“媽媽跟鳳姐有得一拼,罵起人來聲如洪鐘,發起火來兇如豹子。”“我的同桌也挺‘辣’的,深邃的眼神有無限的智慧,緊縮的眉毛似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思路好像是寬了,筆下之言也有了並不空洞之意。但細看,老師令人恐怖,媽媽兇如惡煞,同伴目空一切,這表象的“辣”非但沒有了色香味,且歪曲了“辣”的深刻內涵啊!展開想去,學生習作中存在的“負面”傾向,絕不是一個個象,或者牢騷滿腹,或者憑空想象,究其根源,是缺乏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指引,缺少對生活細膩深入的觀察。而這種傾向,往往又容易麻痺在所謂“真實”的假象中。這需要師者及時的提醒、點醒、撥正!再細細想想,莫説“鳳辣子”的形象百年難遇,就是學生的生活裏真有類似的人,也是一個需要仰視才能得其神韻的人物形象,與學生的生活、思維還是相去甚遠,寫起來自然不真切。課堂還是要有生活的源頭活水。設計再三修改:

寫一寫你熟悉的某個人。只抓住一個方面來寫,比如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通過你的描寫表現他的特點。

就如折翼的鳥兒重新插上了翅膀,學生的思維頓時翱翔在了廣闊的天地:

瞧瞧我班的小“辣子”:圓眼睛,雙眼皮,瓜子臉,紅嘴脣。身材嬌小,步履輕盈。笑聲就是她的名片。安靜的午休,大家正靜默看書,遠處出來一陣清脆的“咯咯咯”的聲音——這就是小“辣子”發生的信號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與鳳辣子比起來,是毫不遜色啊!

我的弟弟魯歌,我稱之為“格魯派”,意思就是“格外的粗魯”。這不,家裏的兩隻貓在搶魚吃了,“格魯派”一見,馬上跨步上前,左手一伸,居然加入了“搶食”的隊伍。只見他手腳並用,踢開這隻貓,擋住那隻貓,把那條魚牢牢地握在手中。我想:難道他也想吃魚?不料,這“格魯派”卻把那條髒兮兮的魚硬生生分成兩截,分別扔到兩隻貓前面!

老師的話音剛説完,只見“何急躁”就急不可耐地大吼一聲:“我來!”如平地一聲雷,把大家的眼睛齊刷刷地吸引到他身上。瞧,他“撐”地一下站起來,紅撲撲的臉上掛着滿滿的自信,圓溜溜的眼睛放着智慧的光芒。老師似乎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嘴巴一張,放鞭炮似得把課文讀了一遍。老師微笑地看着他,輕輕地説一聲:“我的要求是——背誦。”話音剛落,“何急躁”還沒合攏的嘴又張大成了圓形,那滿意的笑容慢慢凝結成滑稽的“?”。“啊!背誦啊,我可不會!”頓時,全班笑成一片。

這一次的描寫,人物的形象是生活的,形象的描寫是立體的,立體的文字是有温度的、可觸摸的、活靈活現的。學生的心靈如鴿子在飛翔,情感如小溪在歌唱,思維如火苗正興旺,人性如旋律般飛揚。一個小小的改動,竟能有如此的成效,讓我始料不及——只不過離生活近一點,卻打開了一方豐盈的世界。語文與生活的相通交融,真正觸及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在生活的牽針引線中,語言在與思維的聚合中碰撞出巨大的能量,激發出燦爛的智慧火花。難怪葉聖陶説,生活如同泉眼,語文如同溪水。惟有泉眼豐盈而不枯竭,溪水才會自然而活潑地流個不停。我領悟了:語文課堂,一定還學生一口生活的泉眼。

用了整整五個小時寫下以上的文字,我竟沒有回首重讀的勇氣,此時我才深深感受到何為底氣不足,但正如有人所言:一位老師鍾情於自己的事業,他會全身心投入。矢志於語文教學和改革的人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汲取先進的教學理論,博採眾家之長,他一定會形成自己語文教學的鮮明主張,他一定會構建具有獨特個性的教學風格,他一定會藉助這種風格把語文教學演繹得豐富多彩、富有韻味,他一定會以自己的語文教學個性魅力把孩子們引進語文的殿堂,並在這個殿堂裏登堂入室,漸入佳境。我期待有一天我有勇氣喃喃自語:我的教學風格是生命的課堂。

篇四十八:生命教育敍事

“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但現實中我們並不真正瞭解人!教育的原點是愛!在分析教師職業為什麼要求愛學生的基礎之上,由愛生責任,加之信任和敬畏心對責任感的強化,最終提出教育=愛+責任。“生命來之不易”、“敬畏生命,讓愛先行”這洋的説法就是在詮釋教育的真諦。

我、你、每一個生命都是那麼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卻以近千億分之一的機率降生了,幾十年後又必將匆匆地離去??”。雖然學過一些生理知識,但從未對生命的來源進行過如此細緻的思考,這種列舉數字的説明方法道出了生命的誕生和成長多麼神奇和不易!這麼小的偶然性和機率一下子攫住了我的心,深深地被折服了!是呀,每個人的出生到成長,要經受住多少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考驗,每條鮮活的生命真是來之不易!真的是不得不令我們對生命而產生一種敬畏、慶幸和感歎。

因為生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不但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我們作為教師,就必須呵護比我們幼小的孩子——學生,用我們的愛去關心着每一位同學。“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教師必須要愛學生!”這擲地有聲的話語,令我想起了往事,讓我感到慚愧和不安。

記得我剛工作時,我的脾氣特別不好,上課時總希望課堂安安靜靜。我班一個男生,卻總是在我課上隨便説話,衞生和紀律也不好,我經常批評他,甚至還要對他揮舞拳頭。課上講課有時就因為批評完他,然後就影響後面的教學,一節課就這樣在老師的生氣中,學生的提心吊膽中結束了,所以上班的前幾年裏,我的脾氣都很不好。後來十餘年過去了,我又遇到那個被我罵,被我奚落的學生,而他卻全無芥蒂的,喊我高老師,和我聊這十幾年的遭遇,並且因為當時的“錯誤”向我道歉。我當時就很慚愧,我當時也想説對不起,但當那三個字到嘴邊時,我卻感覺那三個字好像塞住了我的喉嚨。而感動卻瞬間填滿了我的心。所以從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我再也沒有打過學生。我改變自己的接人待物,改變對待差生的態度,在學生的錯誤面前,先給自己情緒冷卻的時間。給周圍的學生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笑臉。

學困生,在智商和情商方面都很低,我不會與別人一樣來要求他們,要求也降低很多。多給他們一些關愛,讓她多參加集體活動,我想這會對他們今後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我一定善待我所接觸的每一個學生,永遠愛他們

“學生家長把自家的孩子交給了教師——託付的不僅是孩子的一生,也是兩口子晚年的生活質量乃至家庭、家族的希望;黨和國家把明天社會的公民交給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擔當。”哪個家庭不重視自己的孩子,為人師者,必須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因為愛是教育的原點,只有這樣,才能因愛而生責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好家長和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快樂健康、綻放異彩!讓我們敬畏生命 ,讓師愛温暖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篇四十九:生命教育敍事

有人説: “你不能延長生命,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我想要大聲説:“我雖然不能選擇誰做我的學生,但是我可以選擇讓我的學生更幸福的學習;我雖然不能選擇我們教室的位置,但是我可以選擇讓我們的教室充滿活力;我雖然不能選擇我們的課本,但是我可以選擇讓我的學生更加有意義的學習,讓我們長嶺鎮中心國小三(一)的六十個孩子的生命更加幸福、完美!”

朱永新倡導“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如一縷春風吹遍大地,連我們這偏遠的鄉鎮國小也沐浴春日的温暖。2013年,周校長在學校進行新教育實驗,我們就如跨上了一輛幸福列車,我與我們班的六十名旅客,追求理想,駛向幸福的遠方。 第一站 晨誦---擁抱晨曦,向着黎明

晨誦,給孩子的想象插上飛翔的翅膀。用優美的詩歌,師生美妙的誦讀,開啟一天快樂的學習之旅。晨誦是我們師生共同穿越詩歌,享受生命,開啟新的一天的洗禮儀式。每天早上,我與六十名孩子們,一起朗誦,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互相激勵。誦讀金子美玲、金波的兒童詩,感受孩童的純真;生日送詩,這首簡單的小詩對於過生日的他來説,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禮物。三年級後,我們制定晨誦朗讀計劃,班裏選出兩名領讀員,每天早上按時領讀晨誦。

第二站 班級文化佈置---徇麗多彩

教室是我們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學校每個學期都要組織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我們這幸福列車的旅客們,為建設和諧、温暖的班級積極出力。李子彤從家裏端來了漂亮的文竹,範鳳翔拿來爺爺的書法作品,淘氣可愛的荊雪超搬來了一盆可愛的金魚。我們在這看着不斷生長的綠植,看着自由自在游泳的金魚,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信心展示台張貼優秀作文、優秀書法作品、優秀手抄報,每週更換一次,這六十位旅客為爭先成為優秀旅客,爭先在我們的信心展示台亮相。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教室文化,既有益於我們的健康,還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留住孩子們的腳步,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

第三站 校本課程---百花齊放

每週三的下午,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了。周校長決定每週三的下午開展校本課程。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特色課程。看,兵乓球場上的孩子們打得多起勁,個個成了高手。操場上一羣女生正在進行踢毽子比賽哦!噓,看這羣孩子正在張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剪紙。我們接着走到了朗誦指導的教室,一羣小演説家們在雋老師的指導下正在慷慨激昂地朗誦。呦,大廳那,一羣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們正在翩翩起舞。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真正地激發學生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特長。

第四站 創建班級主題帖

我在新教育論壇上創建了班級主題帖,記錄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我們平時活動的內容、圖片都上傳到我們的主題帖上。一邊是為了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認真完成教學任務,一邊是為了堅持寫課後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也爭取把自己的教育隨筆,讀書心得,教學感悟上傳到“教育在線”主題帖上。我還抽時間閲讀別的班級帖子,汲取營養。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同時,又及時給他們回帖,進行了交流,共同努力,共鑄輝煌。

第五站 在閲讀中成長

“沒有閲讀就沒有個人心靈的成長,就沒有人的精神發育。”朱永新認為,人的精神發育最重要的載體就是閲讀書籍。因為人的智慧、思想沒有辦法從父母那裏通過基因來拷貝、遺傳。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相貌和基因無法改變,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過閲讀而蓬勃葱蘢,氣象萬千!學習新教育,建設“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少年”,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鑑於鄉鎮學校圖書存量的不足,我們自己出力建設班級圖書角,每位同學拿出自己的一本兩本課外書,這就會有近一百本的書,簡易的圖書角就建成了。同學們寫好借閲記錄,徜徉在書的海洋,吸取閲讀的力量。在學校裏的“書香少年”評比中,李子彤、範鳳翔同學榮獲“書香少年”,我們班榮獲“書香班級”第一名。

第六站 讀書交流會---喚醒成長的種子

你有沒有想過全班同學都手捧一本課外書,共讀一個故事的情景?朱永新在發佈會上表示,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與密碼。如果沒有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學生與學生,就可能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我們倡導親子、班級共讀,通過共讀一本書,共寫心靈真誠的話語,實現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同學之間乃至教師和家長之間真正的共同生活。我們開展“新書推介課”,向同學們介紹一本新書,在接下來的幾周來,大家同看一本書,我們在讀書交流會上,共同探討自己的這個故事的理解和體會。還記得大家一起讀《小豬唏哩呼嚕》,同學們爭先恐後讀出自己喜歡的故事的情景。大家不僅獲得了知識,還學會了分享。

圍繞生命教育,我們還開展了“拒絕零食,珍愛生命”、“地震演練”、“防空演練”等系列活動, 這六十位旅客不斷學習,不斷收穫。幸福的列車不斷前行,經過一站站,六十位旅客一邊學習,一邊快樂,一邊成長。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認為一位只有有幸福感的老師才能帶出一羣幸福的孩子,一位熱愛生命的老師才能帶出一羣身心健康的孩子。在收穫一個個精彩的日子的同時,是新教育給了我最強烈的幸福感,我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工作着,我和我的那羣旅客們在幸福的列車上,不斷駛向遠方。最後,借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這首小詩,希望我們的明天更加幸福,更加明亮!

向着明亮那方

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葉子

也要向着日光灑下的方向。

灌木叢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燒焦了翅膀,

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

夜裏的飛蟲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着陽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會的孩子們啊。

篇五十:生命教育敍事

一個令人難以忘記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汶川7.1級大地震讓全國人民遭受了一次生命的撞擊,對於每一個成年人來説,生命可貴的主題再一次盪漾在我們的心田,對於孩子們來説,在生命的沙灘上也受到了海浪的輕微拍擊,似乎對“生命”這個深奧的話題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讓人永遠不願回憶的日子——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國小生兇殺案讓全國人民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對於每一個成年人來説,憎恨、憤怒、惋惜再一次湧上心頭,對於孩子們來説,無辜的眼神、無防備的舉動、無力的肢體,對“生命”的話題給予了無言的對答??

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四年級下冊18課《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的介入就像一場及時雨,嘩嘩嘩地澆灌在孩子們的身上。作為一個園丁,作為孩子心靈的澆灌者,就要開墾出適宜的水渠,讓涓涓細流,一點一點,一滴一滴流進孩子們的心田,滋潤孩子們心中“生命”那棵小樹苗,讓它慢慢長大。

課堂伊始,我利用大屏幕展示了嬰兒剛出生時的相片,並在安靜的課堂上空響起了學生熟悉而久違的嬰兒出生時的啼哭聲,有的同學笑了,那笑聲似乎在想象自己出生時的哭聲和樣子。是的,這就是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聲啼哭,這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第一聲呼喚!嬰兒的啼哭引發了孩子對生命的思考,這一聲啼哭,帶給了孩子們感官上的刺激,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使課堂上“未成曲調先有情”,為文章的學習,生命的感悟鋪墊了濃烈的情感基調。

課文中那一個個小小的生命——飛蛾的掙扎,牆角磚縫中冒出的一截小瓜苗是那樣的頑強,大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直觀的動態畫面給予了孩子們視覺上的衝擊,心靈上的震撼。一次又一次充滿激情地朗讀,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不僅享受到了閲讀帶來的愉悦,同時也在每個人的心中唱響了對生命的讚歌。“如果我就是這株小瓜苗,會想: ”恰逢其時的小練筆讓孩子們有了想象的空間,有了自由的發揮,在時而悠揚時而高亢的音樂聲中,孩子們才思泉湧,有感而發。大家從學習的課堂走向了小瓜苗的內心,從抽象的意識情感走向了真真切切的生命經歷。

隨後而來的是喇叭中傳出的一聲聲沉穩而規律的心跳聲——咚、咚、咚??響徹在課堂上,喇叭的輕微抖動似乎能震破我們的心臟。當孩子們把手放在心口上,觸摸着自己有力的心跳,傾聽着耳旁的心跳聲,再一次感受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讓我們認真地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讓我們鄭重地告訴同桌──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全體起立!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場所有的老師──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三遍針對不同對象的朗讀,讓孩子們對自己的生命有了更進一步的感悟。

一次比一次響亮的聲音在教室裏迴盪,一次比一次深刻的領悟在孩子們的心田流淌: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要保護好自己。涓涓細流,水到渠成,孩子們心中的“生命樹苗”悄悄地發出了新芽。

杏林子——一位台灣了不起的作家,大屏幕上出示了她的生平事蹟,她的堅強,她的努力,她的成功,讓孩子們震驚。“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這句杏林子在被掙扎求生的飛蛾感動,被頑強生長的小瓜子感動,被自己的心臟那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感動後的深切感悟也深深烙在了孩子們的心裏。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我對課堂內容進行了一個課外拓展,屏幕上出現了有關生命的許多網頁鏈接,讓孩子們自由點擊,自由選擇,自由閲讀。其中內容包含有張海迪的《絕頂》、艾利克斯·希爾的《天藍色的彼岸》、喬斯坦·賈德的《橙色女孩》小説的梗概介紹;有配樂詩歌《熱愛生命 珍惜生命》欣賞;有音樂名曲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英雄》《田園》欣賞;有殘奧會運動員簡介??從人物小説到生活事例,從配樂詩歌到名曲欣賞,打破了學科界限,讓孩子們在多學科的綜合薰陶下,感悟生命的意義。孩子們準確的點擊,專注的眼神,如飢似渴地讀着,聽着,心中的“生命樹苗”悄然長出了嫩枝!

一篇課文的學習結束了,一個深奧話題的解讀展開了。在我們身邊,生命的脆弱時而發生,生命的浪費時而出現,在我們感歎知識文化技能不可缺少的同時,更應該重視生命話題的教育,重視孩子對生命的感悟。一個人如果從小能認識生命的可貴,進而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那他肯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不正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嗎?

篇五十一:淺談教育敍事研究

教育敍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敍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敍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一、什麼是教育敍事研究?

教育敍事研究是研究者以敍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寫教育敍事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全程監控、分析、調整的過程,是更徹底的自我反思、自我培訓學習的過程,其目的是為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研究。它是教師立足教育實踐,尋求主動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是一種促進教師羣體共同專業發展的有效機制。

二、教育敍事研究中的案例應當具備什麼特點?

第一,真實性。案例必須是真實的,必須是師生共同經歷的一段過程,虛構的故事不能作為教育敍事展開研究。

第二,故事性。案例應當有人物、有事件、有情節,存在一定的教育、教學衝突和問題情景,鮮活有趣,有較強的可讀性。從這個意義上説,教育敍事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教學記敍文,而不是教育、教學論文或者是闡述教育、教學設計的説明文。

第三,啟發性。案例應當有一個主題或主線把故事串聯起來,不能漫無邊際。這個主題應當能夠給人以啟發,能夠引人深思。

第四,研究性。案例中應當有作者的反思性研究。這種反思性研究以畫龍點睛的方式,簡要闡述自己經歷這個故事之後的理性感悟、體驗和獨特的認識。

三、教育敍事研究應當怎樣展開?

1.學會積累,養成寫教育、教學日記,教育、教學隨筆的習慣。

只要我們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只要我們與有着豐富情感和敏感心靈的孩子打交道,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肯定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把這些零星的、散亂的教育、教學事件隨時記錄下來,那麼許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藴蓄在其中。

2.學會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日記,教育、教學隨筆中所記載的故事,並不是都有意義,我們應當定期整理,善於從中發現有價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當然,我們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育、教學故事,許多失敗的教育、教學故事可能同樣具有反思的價值,能給人以更多的啟迪。

3.學會寫作。一則教育敍事研究一般包括兩個部分:案例和反思。案例佔的篇幅較大,反思佔的篇幅較小。教育敍事寫作和記敍文有許多共同之處:有人物、有時間、有地點、有事件,這些要素構成一定情節;敍述情節要特別注意形象生動。和記敍文的寫作不同的是,教育敍事中要加入反思,反思的篇幅雖然小,但卻是教育敍事研究的重點,它的作用是畫龍點睛:以精練的語言揭示故事中藴涵着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的一點,引申開來,深入挖掘。

四、教育敍事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1.研究教師的教育思想

2.研究教師的教育活動

3.研究教師的教育對象

五、教育敍事研究對於教師有什麼意義?教育敍事研究是最適宜老師個人操作的一種研究方法。傳統意義上的教育研究,從理性出發,到實踐中為教育理論找例子;教育敍事研究是從感性出發,從實踐中提煉教育、教學觀點。顯然,後者更適宜於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要求每一位教師應當既是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又是研究者,教育敍事研究無疑就成了老師們介入新課程研究的最佳途徑。同時,教育敍事研究也是老師們提升自身素質的最好載體。老師們工作十分繁忙,要藉助於系統的理論研究來提升自我困難很多,而要想跨入教育敍事研究的大門,門檻就要低得多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教育、教學故事,每個人都可以講述教育、教學故事,拿起筆來,隨時記錄發生在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故事並進行反思性研究,長期堅持,日積月累,既能夠昇華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又能夠改進日常教育、教學,同時還會促使寫作水平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一段時間積累下來,一個個動人的或引人深思的案例不但生動記錄自己發展、成長的軌跡,而且會讓心靈中充滿了成就感、成功感!這樣,我們也就做到了與學生共同成長,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篇五十二:學前班教育敍事

心理學家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識字教學是學前班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孩子剛開始拿筆寫字,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學前班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把識字教學滲透到遊戲活動中,會讓學生在玩中感受到識字的快樂。比如:摘蘋果,開火車,找朋友等等一個小小的遊戲,在孩子們看來這是奇妙有趣的,他們會樂此不疲的認、讀。 沒多久,我發現學前班學生識字存在着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現象。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

由於學前幫孩子來自不同幼兒園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個別的學生認識的字比較多,但有的學生可以説還是一片空白.之前我也採用過積極鼓勵、輔導,卻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因為我根本也輔導不過來。後來我想:何不將認識字較快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資源呢?讓他們成為我最有利的教學小幫手?誰學的快,筆順記得又準,就可以當小老師。

想到了就去做。這樣,在識字教學中,小組成員就可以一對一優差互補,共同進步,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筆順寫得對,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心,也讓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同時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字記得也比以前紮實多了。

“小老師”是我現在教學中採用最多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學習過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寫給大家看。對於確實讀得好、寫的準,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幾個生字後,就積極地找到老師,前來應聘“小老師”教認讀生字。一時間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教學的路像是二萬五千裏裏長征,等着你克服重重困難,前面是春天;又像是一條荊棘中藏着美麗的花朵的路,等着你去發現,收穫更多的鮮花。因此,要努力的歷練自己,一邊前行一邊除去道路上那些障礙與荊棘,讓鮮花露出燦爛的笑臉,讓春天時刻存在。怎麼才能克服重重困難,讓前進道路上的荊棘與障礙不傷到孩子也不傷到自己 。這是讓我們每一位教師困惑的問題,也是我們積極探索的問題。教學中需要我們時刻停下腳步,回頭看看,反思中得到啟示,春天就在我們眼前。

篇五十三:高中化學教育敍事

在化學教科書中,都附有一張“元素週期表(英文: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祕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它的發明,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門捷列夫。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按照質子數由小到大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縱行,編制出第一張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隨着科學的發展,元素週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後被填滿。當原子結構的奧祕被發現時,編排依據由相對原子質量改為原子的核電荷數,形成現行的元素週期表。利用週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鎵、鈧、鍺)。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排列.後來又經過多名科學家多年的修訂才形成當代的週期表。

元素週期表中共有118種元素。將元素按照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並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列。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序號,大小恰好等於該元素原子的核內質子數,這個序號稱為原子序數。在週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週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性質有明顯的規律性,科學家們是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週期表有7個週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週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這7個週期又可分成短週期(1、2、3)、長週期(4、5、6)和不完全週期(7)。共有16個族,又分為7個主族(ⅠA-ⅦA),7個副族(ⅠB-ⅦB),一個第Ⅷ族,一個零族。

同一週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週期除外,第二週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元素週期表的意義重大,科學家正是用此來尋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化學元素週期表規律總結

1、原子半徑

(1)除第1週期外,其他週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週期外,同週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3、單質的熔點

(1)同一週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

(1)同一週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5、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鹼性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

6、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週期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強;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單質的氧化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氧離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8、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週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週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最後的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VIII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

根據各週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週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週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週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所以應熟記各週期元素的種數,即2、8、8、18、18、32、32。如:114號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為第七週期,第ⅣA族。

9、稀有氣體元素位置

牢記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2、10、18、36、54、86,通過稀有氣體的位置,為某已知原子序數的元素定位。如:要推知33號元素的位置,因它在18和36之間,所以必在第4週期,由36號往左數,應在ⅤA族。

篇五十四:高中教育敍事

教學引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有着導向、激勵、鋪墊和為即將進行的情感交流、思維活動做好認知與心理準備以及營造教學氛圍的作用。好的教學引入,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在平時的物理教學與聽課中,發現真正符合這些標準,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的教學引入卻不算多,現將自己的所見一二交與同事們交流彙報。

案例一:在《超重與失重》這節課的引入,教師可設計這樣兩個隨堂小實驗:

(1)用一定寬度的紙帶(不能太細也不能太粗,使之恰能承受重錘的重力),拴住一個重錘,讓學生豎直提着並保持靜止,並給學生一個問題:不借助其他器材,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掙斷紙帶?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再讓學生親自實驗一下,就會看到,“迅速向上提升重錘或迅速下降時突然停止,紙帶斷了”,這個能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中,體會到在加速上升或減速下降的過程中重錘對紙帶的拉力超過自身重力,這就是超重現象,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取感性的認識進而展開理性的思考。(2)準備一台體重計(機械指針型的),請一位同學站在體重計上分別呈現靜止、下蹲、起立過程,另一位同頻,展示給全班同學)。先請同學預測再做實驗,結果是靜止時指針保持穩定、下蹲過程先減小再增大,起立過程先增大再減小。學生對示數變化的預測往往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教師可根據實驗體驗進行現象分析、過程分析、本質歸納(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應用拓展,這使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源於有意識的實踐體驗,充分挖掘直接經驗和課堂生成的資源,體現物理教學以人為本,源於生活、走向社會。

2、“思考是從問題和驚訝開始”,驚訝、矛盾是發展的驅動力,教師以錯覺和矛盾的心理為突破口,創設能夠引起強烈反差的真實驚奇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我們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真實、生動的特點,抓住學生的心理反差,出其不意地在學生面前展示一幅嶄新的畫面,創設心理“不和諧”的情景,從而在學生心理千百萬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促使他們主動進入思維狀態,激發學生認識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求異性、創造性。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挖掘素材,捕捉學生的心跡,精心設計實驗,激活互動課堂,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在課堂引入顯得特別有效,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課堂教學的潛能。 案例二:在《自感》這節課的引入,教師可請一位同學進入設計的電路中(學生有點緊張,有點懸念),閉合電鍵(電源是兩節乾電池),該學生沒有感覺(有點放鬆),突然斷開電鍵,學生瞬間有被電擊的感覺(驚訝萬分),並向同學描述自己的感受。這是為什麼呢?斷電反而有電擊的感覺,強烈的肢體語言表明迴路竟有如此高的電壓,這怎麼可能呢?不可能呀!強烈的矛盾衝擊和好奇瀰漫於整個課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興奮極了,此時就是引入新課的最佳切入點,被激活的思維、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最好老師。

3、“猜想比知識更重要”。猜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人們在已有知識的事實基礎上,對未知的事物及規律做出的一種大膽的假設或提出預期的看法。綜觀自然科學的發展史,猜想思維在基礎學科的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並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如:愛因斯坦的量子假説;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説;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説;阿佛加德羅的分子假説;天文學中太陽系起源假説;地理學中的大陸漂移説??偉大的猜想造就了非凡的智慧,掀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學技術革命,使人類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猜想是以一定的科學事實和科學理論為依據,並非胡猜瞎想,同時猜想是一種超前思維,具有一定的猜測性,它的結論是否正確需要通過實踐的驗證才能確定。長期以來,教學中存在着一種過於強調嚴密性、強調邏輯思維能力,忽視猜想思維的傾向,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學習往往從問題、猜想開始,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物理知識出發,讓思維自由馳騁,衝破原有知識圈,強化對重點問題的認識與理解,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也不失為物理課堂教學引入的好方法。

總的説來,課堂引入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一節課的引入正是本節課的知識建構的開始,如何抓住學生的認知需求和規律,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質疑釋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有效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建構,這是從教學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學藝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設計以激活課堂、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篇五十五:教育敍事論文

摘要:教育敍事研究是農村中學班主任教師提升專業素質的一種較容易掌握和入門的研究方式。通過教育敍事研究,幫助他們努力從經驗型、熟練型教師進步為專家型、研究型的教師是十分必要的。現實中,許多班主任寫了很多教育敍事但沒有起到研究的作用,缺少時效性。可以從通過理論學習,引導班主任教師領略教育敍事的真諦;以課堂教學為主線,強化反思,提高教育敍事的實效性;在分析“典型事例”,總結經驗教訓;迴歸教育本義,形成教育合力;拓展教育空間等方面加以研究,以不斷提高教育敍事研究的實效。

關鍵詞:農村中學 教育敍事研究 反思 實效性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許多農村中學的班主任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在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總不免對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促進學校發展服務感到很困惑。他們在完成日常繁重的教學任務過程中對於究竟“要不要通過教育教學研究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如何提升?”往往存在着“心動難有行動”或按政策辦事、被動應付的狀況。許多青年教師對抓學生的學習很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且在教學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由於沒有深層次地挖掘教師潛在的能力,未找到促進教師內涵發展的良策,一些年齡稍大或已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正在逐漸消退求知的慾望,年輕教師許多經驗型的教學策略難以真正適應當代中學生心理髮展的要求,又苦於找不到專業引領的路徑。

班主任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無疑有很多方式和途徑。對於幾乎沒有進行過規範的教育科學研究的農村國中教師來説,教育敍事研究不失為一種較易掌握和入門的研究方式;對當前的農村國中教師而言,參與以教育敍事研究,是促進其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而切實可行的途徑。通過教育敍事,有助於讓班主任教師迴歸課堂、回到自己真實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從實際出發,思考和解決現實的教育問題,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和學校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意義的。因此,立足學校班主任教師現有的教育教學水平,着眼於增強中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意識和能力,通過教育敍事研究,幫助他們努力從經驗型、熟練型教師進步為專家型、研究型的教師是十分必要的。

許多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敍寫教育敍事的活動,要求班主任們都要寫教育敍事,還有一定的獎勵措施,想以撰寫教育敍事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班主任們雖積極踴躍但各自為戰,敍事寫了不少而沒有起到研究的作用,缺少實效性。

怎樣提高教育敍事研究的實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通過理論學習,引導班主任教師領略教育敍事的真諦。可以通過以下三種形式來提高班主任教師們的理論認識:

(一) 全員培訓式學習,瞭解教育敍事是什麼。

以聽專家講座和互動研討為主,讓班主任們明白教育敍事研究的基本含義:教育敍事研究是指以敍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二)年級組研修式學習,弄清教育敍事為什麼。

在全校集中學習的基礎上,安排年級組研修式的學習。要求各年級組消化理解集中講座中學到的內容,並選擇和收集適合自己教研組特點的有關教育敍事目研究的材料,在組內共同學習,結合實際邊學邊議,讓班主任們進一步理解為什麼要進行教育敍事研究。懂得敍事研究的根本特徵在於反思:教師在敍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對問題或事件的認識;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經驗,在反思中修正行動計劃,在反思中探尋事件或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理念和思想。

同時明白教育敍事研究的意義:對教育事件的敍説,能使班主任看到在平時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例行事項,然後把自己遇到什麼問題、怎樣遇到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的整個方式寫出來。這種藉助敍事文學的描寫手法來描述教育問題、進行教育研究的方式,有助於真正使教師成為研究的主體,使教師有話可説,有事可寫。敍述自己生活中的教育故事,也就意味着教師開始以自己的生命經歷為背景去反觀自己和觀察世界,內在地承受着對自己的言行給出合理解釋的思想壓力;促使教師進入沉靜思考的層面,不得不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不得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甚至可能激發出許多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三)個人探索性學習,知道教育敍事怎麼做

要求每位班主任從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學問題出發,考慮自己的研究主題,並選擇相關的材料自學,及時進行交流共享。儘快掌握教育敍事的基本寫法,對自己所遇問題的思考和實踐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初步瞭解教育敍事研究的基本方法,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線,強化反思,提高教育敍事的實效性

教育敍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提升班主任教師的專業素質,專業素質提升的主陣地在課堂,其基礎應該是來自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現實問題。以課堂教學為主線進行實踐是非常必要的。

班主任的教育教學實踐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和解決與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怎樣的關聯?它們以何種方式存在?怎麼尋找?如何解決?在班主任的教育敍事中相應的反思很少。為了解決這些共性的問題,達到研究的目的,我校課題組開展了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統計顯示,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結果除了與課程本身的特點有關外,與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藝術、個性及是否具有與學生溝通的能力等因素息息相關。同時對班主任們教育敍事進行了分析,發現許多教師認為學生之所以犯錯誤、出差錯、有問題,那都是學生自己不學好;“反正我都已經教過他們了”,“該強調的都強調了、該提醒的也提醒了”這類觀念比較普遍(有的教師則強調社會環境等客觀原因),缺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解剖自己的意識。

因此,我們設法引導教師思考“農村國中教育教學中教師感到最困惑、最頭痛的問題是什麼?”“這些問題是應該產生的嗎?原因有哪些?曾經採取過怎樣的措施?哪種更有效?”“國中教師習慣使用的教育教學策略有哪些?效果如何?”等問題,以引起教師對自己已經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理性思考;組織教師有意識地剖析過去的做法,找出其中的問題。

同時,以“反思卡”為載體要求老師自己發現和梳理現實中的問題,要求老師們對自己曾經的做法進行細細的梳理(成功的、失敗的),並客觀、理智、真實地填寫。詳細、實際地寫出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具體事實説明取得的效果,儘量少用或不用概括性的語言,真實地反映自己原始的想法和做法。班主任們坐在一起討論研究,尋找癥結所在。在討論中發現規律: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同類問題是反覆出現的,在不同時間、不同人身上採取的解決策略有所不同。針對自己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斷進行反思研究,上升到理論認識。這樣, 教師們不僅會改變只埋頭苦幹很少顧及思考的不良習慣,提高了對教育教學真諦的認識,而且會養成了一絲不苟的研究態度,梳理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有了初步提高。

三、撰寫課例分析,將反思上升到理論

班主任教育敍事研究需要“反思---實踐---再反思”不斷循環的過程,其中撰寫“課例分析”是一個十分必要的環節。這些“課例分析”不能只是原生態的,只是是教師們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原始記錄;所敍內容還要對教育教學理念的思考。如我校班主任撰寫的《關於我感興趣的教學策略》、《科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策略》、《教給國中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探究發現法教學---讓學生在練習中去:學、悟、創》、《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問題學生行星教學策略》、《一個差生學數學的反思》等教育敍事,對教育理念的思考非常深刻。通過這些案例的撰寫,教師們對敍事研究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他們對課堂教學反思的內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學生的發展是多層面的,班主任教師的工作是多方位的,對教育活動的研究也應該是多角度的。完整的教育活動不應該僅限於課堂教學過程,還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學科教學之外的表現;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班集體中的表現並進行認真的探究。除以上的方法外,班主任教師在教育敍事研究時還應在分析“典型事例”,總結經驗教訓;迴歸教育本義,形成教育合力;拓展教育空間等方面加以研究,以不斷提高教育敍事研究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從自在到自覺——東北山區五名農村教師自主發展的敍事探究 孫穎 東北師範大學 2011-05-01

2國中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敍事研究 劉霞 四川師範大學 2013-05-27

3農村教師培訓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基於農村教師專業成長的視角 秦磊 東北師範大學 2012-05-01

4以自身為資源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蒙詩茜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4-05-01

5國中初任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敍事研究 李莉 陝西師範大學 2013-12-01

6文化理性與教師發展:校本教研中的教師文化自覺 胡方 西南大學 2013-04-08

篇五十六:一年級教育敍事

這次實習,我擔任的是一年級103班的班主任助理。我負責這個班午餐服務和班上的日常事務。我特別喜歡這個班,發自內心的喜歡一年級的小朋友。可愛的小朋友也有調皮的一面,而這個最調皮的是一個叫尹湛翔的男孩。

來班上兩天,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在課堂上不是一般的調皮,一會兒拿別人的東西;一會兒掉過頭去和別人講話;一會兒躲到位子下面??我剛開始真的有點懷疑他是不是有“少兒多動症”。從班主任申老師那裏得知:尹湛翔腦子很靈活,反應也特別快,但是就是太調皮了,很喜歡上課講話。我想這可能是老師把他的位子安排在講台邊上的原因吧!

雖然在我的課堂上他也不怎麼安分,但是我打心眼裏還是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同時也思考着我該怎麼教育他。我想答案就是一個字:愛!他每次在課堂上講話,我就會點他的名,可以説那段時間他被點名的頻率是最高的。第一次點到他的名字,他很驚訝,被震住了!看來記住學生的名字真的很重要!每次點到他名字,他會收斂一下,等一下又管不住自己了。儘管這樣,我從來沒有斥責他,也沒有放棄他。我想:突然讓他習慣上有大的轉變那是不可能的,何況他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努力!

這樣的孩子,在老師的眼裏一定不是他們心中的“乖乖聽話的好孩子”。一旦不聽話,他就會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我想正面鼓勵和肯定可能對他的作用更大。我要求他們練習寫字的時候要認真,一筆一畫寫工整。他寫完就迫不及待地送給我看。我看了一下,他寫的字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便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他聽完笑得很開心,可能他很久沒被表揚了吧!從此,我覺得他和我親近了很多。

有一次,他因為被老師罰站,輪到他吃飯的時候,已經沒什麼菜了。他頓時覺得很委屈,哭着臉躲到教室後面的位子下面不出來。任何一個小朋友拉他、勸他出來,他都不聽,只是不停地重複着説:“我想不吃飯!”班主任有點發火了,大喊道:“尹湛翔快出來吃飯!”他仍然裝作沒聽見。我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説:“尹湛翔原來你在這裏啊!老師剛剛找了你半天沒找到,原來是在和老師玩捉迷藏的遊戲啊!”他停止了哭泣,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但是還是不肯出來。我接着説:“老師一直認為你是個好孩子,也很喜歡你!可你已經被老師發現了,就要出來哦!再不出來的話,就不是好孩子了!”然後,我又把手伸過去,他最後終於願意把手給我。出來後,他不怎麼講話,我帶他到自己的位子吃飯。飯已經叫學生打了一份。我看他碗裏的菜很少,我就把自己的菜分給他一些。他還是一言不發,可我相信他還是能夠感覺到我的愛!

在後面的日子裏,他慢慢地變得認真起來。上課偶爾會講話,但和以前相比,真的進步很大!以前的作業只能得“良”,現在能得“優”。我還發現他很喜歡畫畫。根據他的愛好,我又抽空教他畫畫,他更加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喜歡我。就這樣,我用愛去感化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最好的教育!不要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能夠切切實實感受到你對他的愛。當然,這需要你的時間和耐心。

對於那些特殊的學生,我們要給與特殊的愛,不能輕易放棄。天天批評他或者放在一邊不管不問,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這樣會對幼小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唯有愛才能讓他們又被重視的感覺,唯有愛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唯有愛才能達到教育的真的目的。愛並不是虛擬的文字,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孩子,對待教育!

標籤: 敍事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7o9p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