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育敍事(彙總37篇)

教育敍事(彙總3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7篇《教育敍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敍事》相關的範文。

教育敍事(彙總37篇)

篇一:教育敍事

教育敍事_作文

兒子有三天沒有上學了,因為腸胃不舒服,連續一個多月沒有正常上過學。但他還是堅持去打乒乓球。

兒子委屈地哭了,因為在打乒乓球時同學們在譏諷兒子裝病。還恐嚇兒子將被老師開除學校。我知道,在兒子的世界裏,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於是在沒有辦法處理時,兒子選擇了哭泣,以表示對未來的恐怖和擔憂。

我知道此時兒子需要幫助,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時都會遇到的事情。經過調查清楚,我親自送兒子去學校。面對威脅兒子的三個小孩子,我沒有辦法生氣,我甚至想弄明白,他們是處於什麼樣的目的去惡意編造謊言。但後來我知道這應該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見學習委員對兒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動,道歉完畢後,還問了一句:“我們還可以做好朋友嗎?”我內心一動,是啊,這麼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是好朋友看重的這份情誼。我看到兒子鬆弛的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説:“沒關係,就當沒發生過”我心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將來面對的事情比這複雜得多。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因為兒子也在一天天長大。我希望兒子能從這次事情中得到啟示和鍛鍊。

在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師的職業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教出成績優異的孩子,更應該注重孩子品質的塑造。

兒子有三天沒有上學了,因為腸胃不舒服,連續一個多月沒有正常上過學。但他還是堅持去打乒乓球。

兒子委屈地哭了,因為在打乒乓球時同學們在譏諷兒子裝病。還恐嚇兒子將被老師開除學校。我知道,在兒子的世界裏,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於是在沒有辦法處理時,兒子選擇了哭泣,以表示對未來的恐怖和擔憂。

我知道此時兒子需要幫助,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時都會遇到的事情。經過調查清楚,我親自送兒子去學校。面對威脅兒子的三個小孩子,我沒有辦法生氣,我甚至想弄明白,他們是處於什麼樣的目的.去惡意編造謊言。但後來我知道這應該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見學習委員對兒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動,道歉完畢後,還問了一句:“我們還可以做好朋友嗎?”我內心一動,是啊,這麼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是好朋友看重的這份情誼。我看到兒子鬆弛的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説:“沒關係,就當沒發生過”我心理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將來面對的事情比這複雜得多。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因為兒子也在一天天長大。我希望兒子能從這次事情中得到啟示和鍛鍊。

在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師的職業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教出成績優異的孩子,更應該注重孩子品質的塑造。

篇二:教育敍事

一次送課下鄉,班主任説班上“刺兒頭”多,如果搞什麼合作交流,一定會有幾個學生講怪話,大鬧天宮,可能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甚至讓老師不好收場,還是慎用新課改理念的好。

當新課改理念碰到“刺兒頭”,會怎樣呢?

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比金錢更重要》。課堂圍繞“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展開。其中“留紙條”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品質。當學到“我環顧四周,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這一部分時,我要學生默讀,再輕聲讀,設想當時“我”所處的環境,感悟我“留紙條”時的內心世界。

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喃喃細語,有幾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舉手要求發言。顯然,學生被“我”留下的“紙條”感動了。文本優美的文字加上我動情的課堂語言,已經讓學生受到了“誠信至上”精神薰陶。

我因勢利導,準備進入下一環節。一個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經病,留什麼紙條!怎麼不開溜?”

啊!“刺兒頭”果然如期而至。

“説説為什麼?”我面帶微笑,心裏卻在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神不知鬼不覺地開溜了,怎麼都不會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詫異了!

“我聽爸爸講過,”另一個聲音在補充,“當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時,就可以違法辦事,不然就會吃虧折本。我爸爸就經常一邊交點小罰款,一邊賺大錢,滋潤着呢!如果課文中的‘我’及時開溜,一分錢成本都不要。留下紙條就難説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人不是有神經病,就是隻曉得‘大貓從大門進,小貓只能從小門進’的書呆子。”

呵!“刺兒頭”還真是老道。我望着一雙雙期待的目光,額上不覺汗涔涔的――怎麼辦?

壓,學生口服心不服,與“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相悖;繞,“送課下鄉”的指導性蕩然無存,顏面何在?而且,溜與留,正是課文的核心問題,是語文對學生價值觀引領的關鍵。除了疏導,除了直面,別無他法。

生成遠比預設更挑戰教師的智慧。我靈機一動,問:“你們覺得書中的‘我’有神經病嗎?‘我’為什麼不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學生説:“不行的,路燈上有攝像頭,逃不掉的。”

“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損壞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賠。雖然沒人看見,但是天看見了,地看見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見了”。小小年紀,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讓人背後罵幾句真不值得。”一個高個學生一字一句説開了,“不如誠實一點,良心才會坦然。從後面的課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誠信,就會受到稱讚,就會感到快樂。”教室裏響起了掌聲。

我回頭問首先發言的“刺兒頭”:“你還覺得作者有神經病嗎?”

“嘿嘿!沒有。如果溜掉了,以後遇見被撞的人就會不好意思。就是沒遇見,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主動承認了,良心就坦然了,還多了個朋友,多好!”

我説:“是啊!與人相處,誠信是金。有時,儘管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誠信的人肯定會選擇守法,選擇誠信,因為它能讓人處世問心無愧,活得有尊嚴,有魅力,活得更瀟灑!”

篇三:教育敍事

摘要:敍事教育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已經被逐漸應用在各個領域中,近年來在護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主要介紹了敍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學程序,以及在學校教育和臨牀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總結了敍事教育對我國護理學未來發展的啟示,以期能為敍事教育在護理行業更好的開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敍事教育;護理教育;應用現狀

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護理教育事業改革的步伐。不管是在學校中傳統的授課方式,還是在臨牀中傳統的帶教方式,教給護生都是死板的書本知識和臨牀技能。然而在倡導人文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敍事教育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帶給老師和學生不一樣的教學體驗,使所學內容更加深入人心,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敍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1993年由美國護理教育學家Diekelman首次將此方法引入護理教育領域[1],如今已經廣泛應用在護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125所醫學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將敍事教育作為必修課程[2],可見敍事教育早已在國外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本文通過對敍事教育在我國護理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希望這一新的護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護理學者注意並加以應用,推動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敍事教育的內涵

敍事,指的是敍事者向他人講述某種經歷或故事[3]。敍事教育是一種建立在現象學、解釋學、女權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理論框架基礎之上的教學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過對敍事資料進行解釋,討論分析來達到描述經驗,解釋特定現象的目的,讓學習者有更深刻的學習體驗和領悟[4]。敍事教育應用在護理學科中,可具體解釋為是以研究為基礎,解釋、分析和重構護生、教師和臨牀護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經歷,幫助學生進行評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學素養,以達到深層次教育目的,讓師生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領悟的一種教學方法[5]。

2敍事教育的教學素材

敍事教育素材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我國大部分敍事素材都是從國外借鑑,缺乏原創性,目前正處於開發和整理的階段。敍事素材包括各種文學作品,例如小説、散文、詩歌、傳記,也包括影視作品、照片等形式[6]。通過閲讀這些文學素材,可以引發師生強烈的情感觸動,起到良好的價值信念引導作用。楊曉霖[7]將國外敍事素材大致分為疾病敍事作品、關於醫生負面形象的敍事作品、描述治病歷程的散文小説、患者對疾病痛苦的敍述以及一些傳遞醫療知識的疾病素材。我國護理學者高晨晨[8]根據人的生命週期構建、開發了敍事護理素材,共收錄了故事、影視和圖片素材107件,並與兒童護理學,成人護理學和老年護理學等課程相匹配,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此外臨牀護理工作中也有着豐富的敍事素材,我們要善於發現和總結,將身邊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9]。

3敍事教育的教學程序

目前國內尚無具體標準化的敍事教育方案,護理學者們一直在努力探索適合我國文化背景、適用於護理學科的教學程序。國外學者McDrury等[10]運用講故事這一形式,提出了反思性學習模式,高晨晨課題組[11]在此研究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敍事護理教學程序,獲得了廣泛認可。具體內容如下:

3.1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在課前選擇好適合教學主題的素材,提供課程重要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蒐集相關內容,並回憶與自己有關的人生經歷和故事。根據這些素材,教師可以在這些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進而讓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3.2引出素材主題,創造真實或者類似真實的護理情境

教師通過引導語引出問題,適時通過言語渲染課堂的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狀態。通過播放圖片視頻、欣賞文學作品或講故事等方式呈現素材,並且可讓同學對特定情況進行角色扮演,創造出類似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驗。

3.3師生討論,表達觀點

通過不同方式呈現出素材以後,教師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陳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各抒己見,自由辯論,老師也可適時參與討論。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可以深化他們已有的認識,促使新思維的產生。

3.4分享感悟,自我反思

在學生思考討論之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身實際經歷與教學主題相結合,自我反思,分享每個人的所思所悟。

3.5付諸實踐

教師要利用臨牀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將在敍事教育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在真實的臨牀護理工作中。

4敍事教育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4.1在學校課堂中的應用

國內將敍事教育運用於學校教學課程目前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於海容等[12]針對護理人文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構建了敍事護理學課程知識體系,包括緒論、關注、隱喻、同理、反思、迴應、情緒管理7大模塊,共22項教學內容,豐富了護理人文課程體系,為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做出了新的貢獻。賀利平等[13]在基礎護理學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敍事教育方法,教學干預後,接受敍事教育護生的人文關懷品質有了明顯提高。董永澤等[14]在443名護理專業大專生的護士人文修養課程中採用敍事護理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呈現敍事素材並讓學生進行敍事角色扮演。課程結束後,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教會他們學會感恩生命與敬畏生命,增強了護理人文關懷意識。楊運秀[15]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20xx級高職護理專業的護理倫理學教學中打破傳統教學方案,嘗試應用敍事教學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用實踐證明該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自覺遵守倫理規範,有助於學生良好人文道德品質的形成。李雨昕等[16]根據護理學導論教學內容,設計教師敍事和學生敍事,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營造敍事教學氛圍和師生互動,最後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敍事教學的滿意度高達95.1%。

4.2在臨牀教學中的應用

敍事教育方法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臨牀帶教中,幫助學生積累臨牀經驗和教訓,提高護理工作興趣和護生的'綜合素質。在本科護理實習生臨牀教學中要求護生觀看和閲讀有關電影或文學作品、鼓勵護生與病人交流和撰寫反思日記,三週後進行考核評價,這種敍事教學方式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和臨牀技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入敍事教育法,對進入手術室實習的護理本科生施行敍事教育策略,根據實習的不同階段向護生講述相應的臨牀敍事素材,培養了實習生的關愛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5敍事教育對我國護理學發展的啟示

5.1培養護理人員的敍事能力,幫助護患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在臨牀工作中,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更容易發現患者的精神變化和需求。護患之間發生矛盾,有時候正是由於護士未能夠很好地理解和迴應患者。如果能培養護士的敍事能力,讓護士和患者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交流讓護士及時發現患者的需求和困難,不斷反思自己的護理行為,那麼將極大促進護患關係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培養護生和臨牀護士的敍事能力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國內尚未針對此問題制定標準化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相關研究者加大研究力度,早日構建培養護理人員敍事能力的教學模式。

5.2彌補不足,創建符合我國文化和護理學科特點的敍事教育方式

敍事教育在我國的開展才剛剛起步,敍事素材不夠廣泛和新鮮,缺乏創造力,主要依託於西方藝術作品。在以往的開展的護理敍事教育中,教師多借鑑國外的文學作品,由於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學生有時並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素材的深刻意義,從而導致教學目的無法達成。因此今後我們應結合我國文化和護理學科特點,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護理敍事素材資源庫。此外護理敍事教育師資建設和教學評價體系尚不完善[23],這就需要護理研究者汲取國外經驗,創建符合我國社會需求的師資隊伍和質量評價工具.

參考文獻

[2]楊曉霖.美國敍事醫學課程對我國醫學人文精神迴歸的啟示[J].西北醫學教育,20xx,19(2):219-221,226.

[4]郭瑜潔,姜安麗.敍事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誌,20xx,26(1):25-26.

[5]高晨晨,姜安麗.敍事教育在護理人文關懷教育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誌,20xx,30(11):31-33.

[6]於海容,姜安麗.國外敍事醫學教育發展及其對護理學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誌,20xx,49(1):83-86.

[7]楊曉霖.醫學與敍事的互補:完善當代醫學的重要課題[J].醫學與哲學,20xx,33(6B):12-14.

[8]高晨晨,姜安麗.人文關懷敍事護理素材的開發與製作[J].解放軍護理雜誌,20xx,31(7):15-18.

[9]嶽慧娟,段思柳,劉芳娥.敍事護理教學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xx,24(13):53-56.

[11]高晨晨,姜安麗.敍事護理教學系統的設計及開發[J].中華護理雜誌,20xx,50(2):209-212.

[12]於海容,姜安麗.敍事護理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華護理雜誌,20xx,51(7):832-835.

[13]賀利平,周芸.敍事教育在培養護理本科生人文關懷品質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xx,12(9):157-159.

[14]董永澤,楊青敏,邱智超.敍事護理教學在護士人文修養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xx,13(9):675-679.

[15]楊運秀.敍事教學法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xx(12):93.

[16]李雨昕,羅珊,楊茜.運用敍事教育對提高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的觀察與探討[J].教育現代化,20xx,4(25):284-285.

篇四:教育敍事

一、敍事教育應用於護理教學中的開展形式

1.1給別人講故事的形式開展:我們經常會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這就好像是我國以前很多的成語典故一樣,通過一個淺顯的故事,從而揭露深刻的道理,敍事教育也是如此,其中一種主要的開展方式就是通過給別人講故事的形式從而開展護理教育,比如對於老年人的護理課程開展過程中,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使得學生對於老年有一個準確的理解,首先必須具備關愛老人的思想,這對學生以後的工作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啟發,從而在故事背後真正含義的理解過程中,懂得關懷和愛,這對於在護理教育課程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具有很好的醫德。

1.2 看電影、欣賞文藝作品等形式開展:在國外的護理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曾經在xx年就有教育者利用電影等文學方式來進行敍事教育課程中的老年護理課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新穎有趣,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也讓學生們能夠深刻地理解什麼是愛和關懷。通過播放有關於老年人相關類型的電影,學生通過這樣的電影,能夠老年患者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能夠切實地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從而做好在以後的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護理管理。

1.3自我日記的記錄:通過每天自我的一個反省,能夠達到了一個很好的理性思考的過程,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每天的一個學習和工作進行準確的記錄,從而每天對自己的日記進行查看,發現問題,從而進行改進,對於其中有利的影響,進行經驗的積累,在反省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護理水平。

二、 敍事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2.1加深了護理教學體驗:敍事教育方式,通過一種比較有趣的教學方式進行護理教育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從理論被動的教學轉變為靈活的教學方式,逐漸地從只注重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不斷地轉移,將敍事教育方式不斷地應用護理教育過程中,從而有效地了提高了學生對於醫療護理工作的瞭解,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實踐演練,不斷地接觸到了真正地醫療護理工作,積累了工作經驗,也明白了自己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也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很大的影響。

2.2培養了學生的醫護觀念和思想品德提高:敍事教育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方式,使得抽象的道德和規範融合到了護理教學過程中,解釋了護理人員必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粱厚啊的醫護品德,樹立了良好的護理形象,通過在故事中,從淺顯的故事內容中獲取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觀念進行理解和吸收,培養了學生的醫護觀念和思想品德提高,逐漸地影響自己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2.3 敍事教育很好地對抽象概念進行了準確的描述和理解:在敍事教學方式的開展過程中,使得護理人員明白首先對患者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護理工作開展的基礎條件,那麼要想做到對患者的瞭解,就必須對患者的生活情況、性格等進行了解,在瞭解的過程中,就需要和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明白其內心真實的感受,實現心和心之間的溝通。通過敍事教育的開展,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將各種各樣的內涵傳達給了學生,使得學生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抽象情感的真諦,好地對抽象概念進行了準確的描述和理解,從而不斷地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更加地理解患者,幫助患者做好護理。

三、結束語

敍事教學方式具有護理專業特色,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從而開展敍事教育在護理教學過程中的良好運用,使得學生對抽象的情感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把握,更加地懂得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注重對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理解患者,關心患者,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敍事教育過程中,通過運用合理的敍事教學方式,緊密地結合我國當前對於護理人員的護理要求,不斷地促進我國護理水平的提高,培養更多專業的護理高素質人才。

篇五:教育敍事

“教育的力量,其實就是一種傳承的力量。”這是我在此次xx之行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話。是的,我們的教育之所以能夠延續,能夠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國之少年,正是通過這種傳承。我們的老師將其所有傳授給我們,而我們又將傾盡所學授予我們的學生,再不久的將來,他們也將會把手中這支教育火炬傳遞給未來的學生。這是一種不滅的教育之火,也是永不停歇的教育征程。我們的教師需要進步,需要學習,在知識信息高速發展更替的今天,如果一名教師不學習,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教學理念,那麼他蹉跎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耽誤了無數渴求知識的孩子。通過這幾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我們現今教育需要的老師,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老師,才是教育合格的傳承者。以下我就結合兩位專家的指導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悟:

一、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會給你一個奇蹟

在過去,我一直都以如何上課學生才能掌握一節課的知識點作為主要的教學關注點,從來沒有考慮過所謂的課堂效率是否高效,是否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自己總是常常困惑於為什麼常常需要投入比預期課堂投入更多的時間,是學生能力的問題嗎,還是自己沒有教授清晰。然而,當我聆聽了蔣xx老師關於建構高效課堂的講座後,我才明白,其實以往我對於學生技能掌握用時過多的煩惱根源就在於沒有創造一個高效的課堂。而如何去成就一個高效的課堂主要還是在於老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方面。正如開頭提到的,我們需要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首先我們要提升自己的高度,才能更好的讀懂學生,瞭解什麼才是學生有興趣的,引發學生的思維;才能通過真正的讀懂教材,精簡知識點,以小見大的啟發學生的思維;接着在讀懂教材的基礎上,運用教法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一個真正的高效課堂,應當是以學生學為中心,以快樂作為學習的根本和內在動力。

而一節美術課,如何發展學生的思維和通過培養學生間接思維的運用以提高課堂學生學習效率是當前我可以着手嘗試的問題。在培訓回來後的這幾天,在課堂上我就嘗試着運用了培養間接思維的方法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美術課。首先,我通過讓四年級的孩子們回憶在去xx之前我給他們上的一節線條表現課《猜猜我是誰》,通過再次練習頭髮的線條表現,讓他們回憶起線條的表現要點是什麼;接着我出示了《飛天》這課中人物的外輪廓和真實的衣服,讓孩子們通過之前對於線條的理解,去分析同樣的線條放在飛天的衣服該如何去表現,孩子們通過間接思維的聯繫,很快的就找出了正確的方法,之後我又出示了幾組需要用線條表現的物品,如馬的鬃毛、窗簾的線條,孩子們都很快的找到了其中的規律。這過程中,通過孩子們調動自己的前知識經驗,運用間接思維解決了許多平時再課堂中我需要不斷強調講解的問題。將理論落實後,我才真正的意識到,平時我在課堂中真的太小看我們的孩子了,不放手,孩子就永遠不會長大,他們的許多思維就得不到真正的訓練。就如同一個孩子,你總是不給他嘗試自己吃飯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對吃放也就失去了興趣,正如我們的孩子;一年級時對美術總是充滿着無數的熱情,有着天馬行空的想象,他們最喜歡的就是讓他們自己畫自己想畫的東西,也有能力把自己的想象畫滿整張畫紙。然而隨着年歲漸長,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在畫畫這件事上越來越怯手怯腳了,不敢放開膽子去畫,如果讓他們自己畫不限制主題,他們就唯恐避之不及。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孩子的思維力和創造力,除了兒童視覺發展需求的客觀原因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是我們緊抓的手讓孩子慢慢忘記了飛翔的能力。

我想,從此刻起我要學着做一個好老師,正如薛xx老師所説的:做一個好老師,輕鬆一輩子。我要開始學着將課堂交給我的學生,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會還我一個奇蹟。

二、 建構知識系統,改變教學方法

如果説薛xx老師的教學理念為我打開了重新觀察學生的視覺之窗的話,那麼劉xx老師則是為我打開了教學新思路的大門。還記得劉xx老師在講課時,通過簡單的畫了一個課程思路的表格,清晰的為我們展示了一節課的主要組成:啟動、建構、鞏固、運用、總結。之後通過幾個簡單的小數除法的教法為我們演示瞭如何調動我們的前知識經驗來進行教學,接着又使用一個光是如何射入的知識點再次為我們演示了一節課應該如何去操作,五個關鍵步驟是如何根據不同課型和知識點分佈是自己的位置的。通過劉xx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我突然發現,原來教學真的有那麼多學問可以分析可以操作。當天晚上,回到宿舍時我與同時兩人將之前我上的一節公開課《猜猜我是誰》運用劉xx老師的方法進行分析,許久之後我才真正發現了自己這節課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裏。當時,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我試上過幾次,無論怎樣精簡知識點,講解重難點,但在實際操作時總是有孩子犯了和之前一樣的錯誤,我一直以來都以為是我在講解環節出了差錯,後來我才發現我是在建構前知識經驗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是採用提前一節課讓孩子們通過自己觀察前座同學的頭髮,在完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繪畫,接着在下次上課時通過對比同學們之間畫的頭髮來自己發現頭髮線條的規律。在這次培訓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樣的教學設計沒有什麼問題,既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又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但通過劉xx老師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剖析後,我才發現我真正的問題正是出在這個前知識經驗的建構上。劉老師在課上曾提出,為什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老師反覆強調正確的做法和答案,但許多孩子在做同樣題目時卻總是犯同樣的錯誤,這不是孩子們故意這麼做,而是孩子的前知識經驗再搗鬼。錯誤的前知識經驗佔據了大腦中正確知識應該佔有的位置,導致正確的知識進不去,錯誤的知識不斷重演。所以我們在為孩子建構正確的新知識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們錯誤的前知識經驗斬斷,讓他為正確的新知識經驗騰出位置,同時通過不斷反覆鞏固新知識在腦中的位置,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問題。而,再次反觀我的這節課,其實如何表現頭髮的線條,按理來説對孩子應該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經驗,不應該存在前知識經驗的干擾,而孩子們會一直出現錯誤的畫法,問題追根究底就是出現在了我的教學設計上面。我讓孩子們自己作畫時,其實就是在無形之中給孩子建構了一個錯誤的前知識經驗,因為我當時並沒有馬上為孩子指出這是錯誤的方法,使孩子們在無形之中將這個錯誤的前知識存儲在了大腦之中,然後通過幾天的營養,錯誤的前知識經驗也在腦中生根發芽,這時我才開始建構正確的新知識經驗,這無形中就增加孩子們對正確新知識認知的困難。同時,我在建構新知識沒有讓孩子們徹底的與錯誤的舊知識做一個分離,沒有將它從腦中拔去,這也就直接導致之後作業中出現的重複錯誤的問題。

那麼如果讓我重新設計這節課的話,我會做一個小調整。也就是將學生嘗試繪畫這個環節放在課前10分鐘的小練習裏,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有自己發現問題的機會,又能夠及時避免錯誤前知識經驗的產生。當然這知識我初步的構想,具體實踐我將在新的班級重新試試看,來驗證我的理解是否出現差錯。

也許,今天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對教學來説只是如同浩瀚沙海中一粒渺小的沙子,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我們這些小沙終有一天也都夠匯聚成一個小小的沙丘,而我們這些小沙丘也終將與無數沙丘共同匯聚成未來教育的無垠沙漠。

篇六:教育敍事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從教二十餘載。在這二十餘年裏,是學生帶給我無限的歡樂,我熱愛他們,感激他們,是他們的歡樂與真摯、問題與好奇、成長與提高,讓我體驗到了我的職業的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帶來的歡樂!茫茫宇宙,短暫人生,滄海一粟,彈指一揮。慨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卻總是笑顏與鮮花為伴,從容與陽光同行。

然而一名教師要想所有的學生對你都多一份親近、敬愛與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躬下身來主動去親近每一位孩子的心靈,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的:“如果教育學期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學生,那麼就必須首先也從一切方面瞭解學生。”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而歲月卻是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多年來為人師表,在講壇上不斷地上演着自我的教育教學故事,許多都已隨着時的流逝而漸漸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樹根一樣深深地紮在了我的心上。雖不曾驚天動地,但仍歷歷在目。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本着這一原則,我從教開始,在課堂上以嚴厲著稱,上課從不露笑容,所以學生十分怕我。有一天,我所教班級的語文教師給我看了一篇學生作文,文中提到了我上的一節課,孩子在作文中説了一句話:“我最終看到數學教師笑了,他笑起來其實很帥。”孩子的作文讓我回憶起他所説的這節課。當時是一位上課遲到了,按照我對遲到的規定,他能夠給學生講一個笑話或者長一首歌以示道歉。而這個五音不全的遲到的學生,不知什麼原因他選擇了唱歌。因為本身唱歌就跑調,再加上有些害怕,當他開始顫顫巍巍唱歌時,我和其他學生立刻被他唱得暈頭轉向找不到北,根本不明白他唱得是什麼。可是學生們怕我批評課堂亂,因而大家都極力忍住不笑。唱了幾句以後,這個學生越唱越不害怕,並且發現我們被他唱暈之後,索性放聲高歌起來。學生們再也忍不住了,樂得東倒西歪,我最終也沒能忍住,笑了。等他唱完之後,我對他説:“期望你下次換個場合讓我們欣賞你的歌聲。”這個學生也當眾表示以後不會再遲到。正式上課後,這節課一向是在簡便、愉悦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並且教學效果十分好。

篇七:教育敍事

一次送課下鄉,班主任説班上“刺兒頭”多,如果搞什麼合作交流,一定會有幾個學生講怪話,大鬧天宮,可能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甚至讓老師不好收場,還是慎用新課改理念的好。

當新課改理念碰到“刺兒頭”,會怎樣呢?

我上的是四年級上冊語文的一篇課文《比金錢更重要》。課堂圍繞“人和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展開。其中“留紙條”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現“我”的誠實品質。當學到“我環顧四周,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這一部分時,我要學生默讀,再輕聲讀,設想當時“我”所處的環境,感悟我“留紙條”時的內心世界。

課堂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喃喃細語,有幾個學生還情不自禁地舉手要求發言。顯然,學生被“我”留下的“紙條”感動了。文本優美的文字加上我動情的課堂語言,已經讓學生受到了“誠信至上”精神薰陶。

我因勢利導,準備進入下一環節。一個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經病,留什麼紙條!怎麼不開溜?”

啊!“刺兒頭”果然如期而至。

“説説為什麼?”我面帶微笑,心裏卻在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神不知鬼不覺地開溜了,怎麼都不會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詫異了!

“我聽爸爸講過,”另一個聲音在補充,“當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時,就可以違法辦事,不然就會吃虧折本。我爸爸就經常一邊交點小罰款,一邊賺大錢,滋潤着呢!如果課文中的‘我’及時開溜,一分錢成本都不要。留下紙條就難説了。所以,我認為,這個人不是有神經病,就是隻曉得‘大貓從大門進,小貓只能從小門進’的書呆子。”

呵!“刺兒頭”還真是老道。我望着一雙雙期待的目光,額上不覺汗涔涔的——怎麼辦?

壓,學生口服心不服,與“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相悖;繞,“送課下鄉”的指導性蕩然無存,顏面何在?而且,溜與留,正是課文的核心問題,是語文對學生價值觀引領的關鍵。除了疏導,除了直面,別無他法。

生成遠比預設更挑戰教師的智慧。我靈機一動,問:“你們覺得書中的‘我’有神經病嗎?‘我’為什麼不溜?”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學生説:“不行的,路燈上有攝像頭,逃不掉的。”

“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損壞了人家的東西就是要賠。雖然沒人看見,但是天看見了,地看見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見了”。小小年紀,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讓人背後罵幾句真不值得。”一個高個學生一字一句説開了,“不如誠實一點,良心才會坦然。從後面的課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誠信,就會受到稱讚,就會感到快樂。”教室裏響起了掌聲。

我回頭問首先發言的“刺兒頭”:“你還覺得作者有神經病嗎?”

“嘿嘿!沒有。如果溜掉了,以後遇見被撞的人就會不好意思。就是沒遇見,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主動承認了,良心就坦然了,還多了個朋友,多好!”

我説:“是啊!與人相處,誠信是金。有時,儘管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誠信的人肯定會選擇守法,選擇誠信,因為它能讓人處世問心無愧,活得有尊嚴,有魅力,活得更瀟灑!”

反思:當學生的思維與常規相左,旁逸斜出時,如果採取“壓”“繞”的方式處理,學生的創新火花就會胎死腹中。培養創新性人才,課堂氣氛應該儘量寬鬆,學生心態應該儘量輕鬆,不“跪”着學習,不“仰視”教師,不頂禮膜拜“經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現的可能。多元社會,導致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別看學生在課堂上唯唯諾諾,而內心世界卻如萬花筒一樣紛繁,教師不能小覷消極的處世觀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如何處理,考驗着教師的智慧和耐心。順着學生,自己也信口雌黃抨擊社會,是主動放棄了教師的`引領作用;避實就虛,讓學生信馬由韁,亂侃一氣,更是不負責任誤人子弟。因勢利導,既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學生,又把真善美的種子播種在學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篇八:教育敍事

語文課上的問題主觀性都是比較強的,答案並非唯一。教師不能用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而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獨立思考,要求他們不人云亦云,不唯書本、唯老師,敢於發表獨到的見解,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學生就能掙脱標準答案的束縛,展開想象的翅膀,閃現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創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詩詞賞析課上,同學們賞析柳宗元的《江雪》,一個同學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麼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不是在釣魚又是在幹什麼呢?教室內鴉雀無聲,學生開始了深思。一分鐘之後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説:“老人感到十分孤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説:“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萬里江山,粉粧玉砌,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還有的説:“這位老人看起來很清高。”詩人那種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跡不正隱含其中嗎?最後一個學生説:“他在釣一個春天。”是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在經受重重打擊之後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來嗎?學生的詮釋獨具慧眼,精彩至極。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於提出自己發現或設計的問題,其思維更具挑戰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閲讀《皇帝的新裝》,有個學生説,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來寫的,我也設計了一個問題來激發同學們的想象創新能力。問題是:皇帝最後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出於皇帝的尊嚴,還不好承認。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麼高明的辦法來治服騙子?(這只是一個假設,並不是這篇文章的繼續,學生討論交流)幾分鐘之後,有同學發言,我有一個辦法:先以賞賜這兩個騙子為由,把他們招進宮。然後宣讀聖旨:“皇帝為了答謝兩位織師,又特意請人設計了一套衣服,這件衣服也有一個特點,就是誠實的人穿上這種衣服用鑽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會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覺,特舒服。請馬上為兩位織師更衣。”兩個騙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鑽刻刀刻花的過程中受盡折磨……還有同學説,我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騙子招進宮後,皇帝以衣服輕飄為由,讓兩個騙子在衣服上鑲上寶玉,如果三柱香後鑲不上,就要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騙子自然被治服。同學們聽了這高明的辦法,立刻總結出了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這裏學生的思維源於教材而不拘於教材,其創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能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展,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人人發展”的理念,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提供“人人蔘與”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師在學生求異思維過程中善於推波助瀾,往往能掀起辯論的高潮。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辯論中才能不斷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氣氛,寬鬆和諧的氛圍,創造討論爭辯的環境,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對於同學的看法、課文劇的編排、老師的見解要敢於質疑,敢於挑戰,敢於否定,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

篇九: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老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接着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老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內容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老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只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進步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更多相關文章分享閲讀:

1、幼兒教師教育敍事故事:我們和河豚約會

2、教育敍事故事案例三則

3、國小教育敍事故事

4、幼兒園教育敍事案例

5、幼兒園教育敍事範文【優秀篇】

6、國中教育敍事範文精選

我們的目光都被這張紙片吸引了。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紙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螢火蟲的模樣,它被學生賦予了生命,化身為了光明的使者。

這是一張幸福的紙片!如果沒有孩子們對語言的揣摩,沒有孩子們對文字的玩味,它或許已和其他廢紙一道,靜靜躺在某個陰暗角落裏,等待着掃地出門變成垃圾的結局。

而現在,她變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裏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學生們的慧心。

掌聲中,“向日葵”的隊員意猶未盡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來的點評就像他們的隊

篇十:教育敍事

週五走進教室,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緊盯着我,一個個紅紅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們等着我評價他們的小製作。儘管有心理準備,看到學生擺在課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種失落感。紅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圓半癟的小泥球……一個個裂紋遍佈,醜陋、粗糙、單調、呆板……

因為要上口語交際課“我的小製作”,我根據本地紅土多的條件,提前一週佈置下了用粘土做小製作的活動。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時間。

儘管我臉上保持着習慣性的微笑,心中卻打鼓:這樣的手工如何描述呢?這些孩子又能説出什麼樣的話來。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夠完成作業,然後先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説説製作過程,説説自己的想法,聽聽別人的説法,交流一下製作心得……

立刻,班裏熱鬧起來。大家七嘴八舌,談笑風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悶:這個告訴怎麼找到的紅土,那個講請誰幫了忙,這個説開始水澆多了團不成形狀,那個説越摔覺得泥越有粘勁兒,做小花的告訴怎麼掐的花瓣,做小雞的介紹頭是怎麼按在身子上的……

小組交流的熱烈讓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讓我驚喜不已。有的説,找粘土不費勁,我們家裏團煤球時剩下好多呢!不過,我嫌表層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説,我團泥球團了好多,要多大團多大,滾起來一點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説我做了小母雞,我知道我二叔家有兩隻,便到他家裏照着做,開始怎麼也不能把雞頭按在身子上,還是二叔告訴我用小棍給連上的。

……

一節課,孩子們説的意猶未盡,我聽得如醉如痴。

原來,只要我們給了孩子們創造的機會,孩子就能心靈手巧;只要我們給了孩子表達的自由,孩子就能暢所欲言;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嘗不是最精緻的美麗!

篇十一:教育敍事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語美整合課”——語文、美術一堂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口語交際”是看圖講故事——説好“話”的前提是讀懂“畫”,其後有一“畫畫寫寫(繪製連環畫)”練習;美術第13課是“故事畫”——畫出美畫的前提是講出故事,繪製連環畫是其拓展項。教學內容與要求的同向讓我們想到了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橫向穿插教學:備課是在兩科老師的商討下完成的,活動是在兩科老師的交叉引導下進行的。

整堂課分講故事畫圖、看圖講故事、畫圖寫故事三環節:

第一步,語 文老師引導示範“如何講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術老師特意點明其中包含的“繪畫要素”:時間與場景、心情與表情等的緊密聯繫——這也正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點。

第二步:小組內自由講故事,美術老師為各組拍照——為引導學生“從身邊講起、畫起”準備現場資料;語文老師觀察、指導各位同學的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達方式。

第三步:投影顯示“現場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我就是故事與圖畫的主人公”。語文、美術老師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指導圖畫的描述、繪畫方法,同一個觀察點,不同的視角就會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腦海中,對同一情景的“三視影像”又會彼此互動,感觸點的增多自會讓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讓語言表達更加深情真摯,讓圖畫繪描更加真切生動。而且,這一特別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一會兒感到語文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又感到美術老師是自己的“同學”;一會兒在與“同學”一起向老師提問、請教,一會兒又與“同學”一起反駁老師、表述自己的正確理解——行動的勇氣就來自身邊那位特別的“同學”,這不正是我們一直在尋求的自然、真實的“師生一體化”學習氛圍嗎?

第四步:迴歸課本。自讀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圖”,自由講述後想象、續編,利用所學描述、繪畫方法進行表演、作畫,並將二者融為一體——製作連環畫。

三課時的教學內容(美二語一)兩課時完成了——連課下作業都搬上了課堂!二位老師的交叉引導,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於放寬自己的思維領域、提高自己的表達勇氣,讓語文“口語交際”與美術“故事畫”的學習都取得了超標教學效果。

反思: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體分析作文訓練同國小各科教學的關係時,認為作文訓練同閲讀、美術、音樂、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建立橫向聯繫,科任教師協助指導,讓各科為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條件,使這些訓練服務於各學科,能達到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語交際是作文的雛形,教學過程中更應時時考慮橫向穿插。它既能讓老師的引導全面到位,又能使學生的思考與練習點滴不漏、擴及千里。

篇十二: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老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接着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老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內容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老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只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進步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篇十三:教育敍事

兩科一堂學

今日,我們上了一堂“語美整合課”——語文、美術一堂學。

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的“口語交際”是看圖講故事——説好“話”的前提是讀懂“畫”,其後有一“畫畫寫寫(繪製連環畫)”練習;美術第13課是“故事畫”——畫出美畫的前提是講出故事,繪製連環畫是其拓展項。教學資料與要求的同向讓我們想到了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橫向穿插教學:備課是在兩科教師的商討下完成的,活動是在兩科教師的交叉引導下進行的。

整堂課分講故事畫圖、看圖講故事、畫圖寫故事三環節:

第一步,語文教師引導示範“如何講述自我的生活小故事”;美術教師特意點明其中包含的“繪畫要素”:時間與場景、心境與表情等的緊密聯繫——這也正是提高語言表達本事的關鍵點。

第二步:小組內自由講故事,美術教師為各組拍照——為引導學生“從身邊講起、畫起”準備現場資料;語文教師觀察、指導各位同學的表情、語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達方式。

第三步:投影顯示“現場照”,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我就是故事與圖畫的主人公”。語文、美術教師各自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指導圖畫的描述、繪畫方法,同一個觀察點,不一樣的視角就會有不一樣的“投影”;同一腦海中,對同一情景的“三視影像”又會彼此互動,感觸點的增多自會讓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讓語言表達更加深情真摯,讓圖畫繪描更加真切生動。並且,這一異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一會兒感到語文教師是自我的“同學”,一會又感到美術教師是自我的“同學”;一會兒在與“同學”一齊向教師提問、請教,一會兒又與“同學”一齊反駁教師、表述自我的正確理解——行動的勇氣就來自身邊那位異常的“同學”,這不正是我們一向在尋求的自然、真實的“師生一體化”學習氛圍嗎

第四步:迴歸課本。自讀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圖”,自由講述後想象、續編,利用所學描述、繪畫方法進行表演、作畫,並將二者融為一體——製作連環畫。

三課時的教學資料(美二語一)兩課時完成了——連課下作業都搬上了課堂!二位教師的交叉引導,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自我的主人身份,敢於放寬自我的思維領域、提高自我的表達勇氣,讓語文“口語交際”與美術“故事畫”的學習都取得了超標教學效果。

反思: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體分析作文訓練同國小各科教學的關係時,認為作文訓練同閲讀、美術、音樂、數學、綜合實踐等學科建立橫向聯繫,科任教師協助指導,讓各科為學生表達本事的提高供給條件,使這些訓練服務於各學科,能到達互相滲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語交際是作文的雛形,教學過程中更應時時研究橫向穿插。它既能讓教師的引導全面到位,又能使學生的思考與練習點滴不漏、擴及千里。

篇十四:教育敍事

用心感動,用心教育

在一次考試時,我正站在教師的前面注視着同學們,只見同學們都在認真地答題,教室裏靜悄悄的。突然,從後天傳來了桌椅的碰撞聲,順着聲音望去,原先是聶鑫同學邊答題便晃動着桌椅,我大聲喝道:“這是考試,不要太隨便!”誰知他卻滿不在乎,我短時火冒三丈,怕影響全班同學,耐着性子沒有理他。誰知他竟變本加厲,竟拿出書來抄。於是,我走上前去搶他的卷子,可他不但不給,反把卷子揉成一團。這是我一把將他從椅子上拽起來。把他推到了門外。以後,沒到我的課,他不是一言不發,就是在那愣神,和我有了距離。一天,平常格外活潑的聶鑫同學“打蔫了”,我很奇怪,一打聽,原先是他沒有帶飯,又沒帶錢。我趕緊拿出錢給她買來了飯,勸他吃。雖然他當時沒説話,我也感覺到他的眼睛在注視着我並且眼圈紅紅的。第二天,聶鑫同學主動走到了我跟前説:“教師,我錯了”。然後就把頭低下了。從此,孩子又恢復了以前的活潑,在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只要用心去教育學生,感動學生,我們就會和諧相處,到達教育的目的。

篇十五:教育敍事

我和我的螞蟻團隊

在班級管理中,真是有許許多多的學問。教學是常備常新,班級管理也是如此。開學初,我在思考:這個學期怎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更貼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課間,天氣十分的沉悶像是立刻要下雨的樣貌,我漫步在操場的花壇旁無意間我發現很多的螞蟻在羣眾搬運一個遠遠大過它們身體幾十倍的食物。當時我深深的被這羣團結力量如此強大的螞蟻感動了。哎,有了,前幾天還在苦思冥想的管理問題有了眉目了。我高興得像個孩子不停的説:我們五年三班不正需要這種螞蟻精神嗎?螞蟻是團結的象徵,是力量的象徵。37個同學37只螞蟻。對,號召全體同學學習螞蟻精神,時刻記住團結就是力量。手拉手共同提高是我們不變的信念。時刻記住憧憬未來做好時代的主人是我們肩負的職責。站在我旁邊的學生見我自言自語的説就我問:“李教師,你有什麼了?”教師有了使我們班成為優秀班羣眾了的法寶了。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照射到“教師和羣眾的光芒”。我決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螞蟻團隊。我想出了這個值得嘗試的“打造螞蟻團隊”方法。也就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螞蟻團隊,每個小團隊以“小螞蟻”的圖案粘貼。它的寓意在於,每個同學都是班級裏的一隻小螞蟻,由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完善成一個大的螞蟻團隊。,班羣眾就是由這樣的“小螞蟻團隊”才能組合成團結向上的班羣眾。平時在團隊中開展競賽,使同學們互相幫忙,共同提高。

課上我懷着忐忑的情緒和孩子們説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不到十分鐘的功夫,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就自由組成了。每個團隊的名字也從孩子們精靈般的小腦袋瓜裏產生了。分別是:向日葵,成功,陽光,釘子,超越,愛心,。帶着同學們完美期望的一個個“小螞蟻團隊”產生了。怎樣才能有效發揮它的作用呢?又是我要思考的問題。為了使競爭真正成為動力,而不造成傷害,我結合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創意讓每個“小螞蟻團隊”爭奪金,銀,銅牌。採取每週一評。為了讓孩子們在學習,紀律,站隊,健康,環保,做人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也就從這幾方面進行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讓學生在比,學,趕,幫,超中得到發展和鍛鍊。開始實施了,早自習,中午,課間有了明顯的轉變,學生們自覺的遵守紀律,自覺性不強的學生,在本團隊的提示和幫忙下也很快投入了學習狀態。最令我驚喜的是在一次語文課上訓練學生朗讀的時候,每次朗讀總是被那幾個樂於朗讀和用心發言的學生“壟斷”。為了使更多的同學得到朗讀訓練,這天這次課文又是略讀課文,於是,我想試試這些“小螞蟻團隊”的“功利”如何?所以,我採用以“小螞蟻團隊”為學習小組,進行朗讀訓練。彙報開始了,讓我沒想到的是,班級裏學習用心性高的同學

多的小組裏,他們的朗讀不但聲音洪亮有感情,更讓教師欣喜的是,有潛力的同學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什麼地方齊讀,怎樣分配分主角讀,什麼地方加上孩子們幼稚可愛發自內心的動作。連一向發言聲音很小聲的李鵬宇也挺起胸脯大聲朗誦起來,作為教師的我看見了,真是喜在心裏。接下來,我還發現了幾個平時在班級表現平平的學生,在這樣的小組互相協作,競爭下學生的用心性充分被調動起來了,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平時表現用心的同學發揮了自我的聰明才智,學習吃力的同學的潛能也充分的被挖掘出來。我暗自慶幸這些“小螞蟻團隊”的神奇。

在高興時我時刻沒有忘記思考。我和孩子們我的螞蟻團隊動腦創造班歌“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每一天總有這首嘹亮的歌聲從我們教室傳出。螞蟻是我們同學確定的班標。班幹們每一天都能領着全班同學唱幾次。並且教全班同學怎樣去做。就拿學校一年一次的跳繩比賽來説吧。班幹們自我又是祕密開會,又是找教師徵求意見。最終以圍繞班標“一隻螞蟻力量小,37只螞蟻力量大。”在班級組織了一次跳繩動員大會。同學們掀起了大練跳繩的熱潮。課間、中午、體活課上都會隨處看到同學們練習跳繩的場面。並且每個項目都由班幹分工組織指導。他們人人都為項目忙得不亦樂乎。團結一致的努力無庸質疑。最終我們五年三班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許多的第一名。只見教室裏傳出一陣陣讓人羨慕的歡呼聲。

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欣喜接踵而來,在學校舉行的趣味運動會期間,同學們以“小螞蟻團隊”為組合進行訓練,兩人三足,抱球接力等運動項目,訓練效果十分好,有的學生兩個人從家走到學校也是兩人三足,就這樣練習着走來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為之歡呼雀躍,我更是在一旁高興其變!

在班級開展的環保主題的活動中“小螞蟻團隊”的競爭更是發揮了它們神奇的作用,同學們來到城市街道撿廢紙,易拉罐,塑料瓶、煙頭等。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的現象,深刻的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小螞蟻”們爭先恐後,爭着做環保小衞士。這時的孩子們真是可愛,無論平時如何讓教師生氣,此刻教師眼前的是那樣值得我關愛的學生。

九月是我效一年一屆藝術節,學生們以“小螞蟻團隊”自由組合,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一個個小螞蟻團隊都在收穫成功的果實。看着學生們充分展示了自我的才藝,同學們和我又從中發現了學生們的提高與特長,學生的表演雖然稚嫩,卻昭示着成長的訊息。成長的過程是如此的歡樂,如此讓人感到幸福。

這次嘗試的收效是顯著的,我在反思:以前都是教師給小組起名字,學生喜歡不喜歡都強加上去,此刻學生自我起了自我喜歡的名字,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許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但它神奇的效果令人欣喜,一個個小螞蟻在爭光添彩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班同學,大家的幹勁更足了。每一個“小螞蟻團隊”匯成了歡笑的大螞蟻團隊,你追我趕向前奔跑着,這樣的班羣眾是向上的,有凝聚力的。是的,也許班級管理不是要花力氣而是要花心思,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篇十六:教育敍事

國小語文教師教育敍事

用心思考用愛感悟作為一名非班主任教師,在平時的上課中,課堂紀律的管理便成為了一件着實令我頭疼的事情。應對課堂上幾個調皮的學生,真的是有種不明白該如何下手的感覺。以至於雜亂的課堂已經嚴重影響到教學計劃的進行。於是我漸漸的開始思考如何想辦法改變這樣的現狀。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不斷的嘗試不一樣的教育方法,運用不一樣的管理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逐步摸索,我越來越發現表揚的作用要遠遠的大於批評的作用!應對課堂上調皮搗亂的學生,“河東獅吼”的方法無濟於事,怎樣才能讓他們安靜並且懂得學習,這成為我一段時間研究的主要問題。之後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河東獅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個班級中有幾個個性不遵守紀律的小男孩,他們上課愛做小動作,成為了教師們整天抱怨的對象。我的課堂中,他們也是依舊我行我素,教師的批評教育已經對他們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課時,我像往常一樣讓他們在課前羣眾背誦所學資料,而他們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動作,為了不讓他們影響到其他的同學們,我能夠的站到了他們的身邊,其中一個調皮的學生沒有帶課本,於是我便將我的課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時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齊朗讀,這個過程我發現他有試圖跟讀,但因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無法跟上同學們的節奏,但我卻明白此時的他已經盡力。於是在誦讀結束後,

我在班上點名表揚了他,也許是教師給他的表揚太少的緣故,當我表揚他時我從他的眼神中發現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儘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興的。同時我讓他選取了一部他喜歡的動畫片答應播放作為了對他努力表現的獎勵,並且我讓全班同學更是給了他一個鼓勵的掌聲。這樣之後,一整節課,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認真聽講!這節課讓我真的很感動!從這節課之後,我開始找機會表揚他,他的每一點提高我都會進行肯定,在課堂上我也總是給他展示的機會,幾次課下來,他已經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壞毛病,並且是我的課堂上最認真聽講的學生,當我説讓全班同學讓他學習時,班級裏的同學們更是情不自禁的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個學生的轉變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原先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愛的表揚,都需要別人對他的肯定,也許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揚,就可能融化他那顆冰冷的內心!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那一點點優點,並用無微不至的聖潔的師愛呵護着他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而那一點點不曾被撲滅的光,總有一天會灑成滿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陽,照亮這個我們深愛着的人世啊!

哪個班沒有理解潛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這些孩子在學習上不能和同齡的孩子同步,行動也不如別人敏捷,他們受到了夥伴們的冷落和挖苦。他們成了班級中的灰色人羣,有些孩子還相當自卑。這是一羣更需要愛的孩子,如何看待他們呢。我對這些孩子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你是教師眼中最可愛的孩子”。這句平實的話,就像一縷陽光,温暖着孩子的心,傳遞着歡樂、慈愛,讓孩子感覺是生活在大家的關愛中,更加地熱愛班級這個羣眾,更加地充滿了學習的信心,讓他們體味到了健康用心的生活態度。

讓我們虔誠地把故事牢記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都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一樣。

篇十七:教育敍事

粗糙的美麗

週五走進教室,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緊盯着我,一個個紅紅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們等着我評價他們的小製作。儘管有心理準備,看到學生擺在課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種失落感。紅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圓半癟的小泥球……一個個裂紋遍佈,醜陋、粗糙、單調、呆板……

因為要上口語交際課“我的小製作”,我根據本地紅土多的條件,提前一週佈置下了用粘土做小製作的活動。今日,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時間。

儘管我臉上堅持着習慣性的微笑,心中卻打鼓:這樣的手工如何描述呢這些孩子又能説出什麼樣的話來。但我明白,我不能以我自我的標準去評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夠完成作業,然後先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説説製作過程,説説自我的想法,聽聽別人的説法,交流一下製作心得……

立刻,班裏熱鬧起來。大家七嘴八舌,談笑風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悶:這個告訴怎樣找到的.紅土,那個講請誰幫了忙,這個説開始水澆多了團不成形狀,那個説越摔覺得泥越有粘勁兒,做小花的告訴怎樣掐的花瓣,做小雞的介紹頭是怎樣按在身子上的……

小組交流的熱烈讓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讓我驚喜不已。有的説,找粘土不費勁,我們家裏團煤球時剩下好多呢!可是,我嫌表層的泥土不粘,自我深挖了一些;有的説,我團泥球團了好多,要多大團多大,滾起來一點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説我做了小母雞,我明白我二叔家有兩隻,便到他家裏照着做,開始怎樣也不能把雞頭按在身子上,還是二叔告訴我用小棍給連上的。

……

一節課,孩子們説的意猶未盡,我聽得如醉如痴。

原先,只要我們給了孩子們創造的機會,孩子就能心靈手巧;只要我們給了孩子表達的自由,孩子就能暢所欲言;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嘗不是最精緻的美麗!

篇十八:教育敍事

低年段的教學從一開始我就比較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理解潛力。個性是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要善於用農民工子女能理解的方式和語速來講課,一步步很紮實。所以,永遠不要被幾個優秀學生的表現迷惑,充分思考到全體學生的理解潛力,用能使最差學生明白的話和語速來授課,才是明智之舉。

象瞭解自我的右手一樣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後安排你的教學。一個班幾十人,程度差別很大,但會有個平均植和共弱點,前者告訴你學生學習的狀況,也在必須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學水平高低;後者則是你選取教學方式的依據。例如:期會考試後,我發現班裏學生拼音鞏固都不是很好,同時形近字、同音字也難以準確區分,相反,寫話部分卻表現出了他們靈活的思維潛力,所以,考後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的加強拼音和生字教學,而訓練學生寫説的教學相應的就減少了。

讓學生在讀文中學會抓重點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乃至運用。雖然大綱中的低年級教學重點在生字詞,老教師們也認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萬別把這作為放下讓學生解詞的理由,否則吃虧的只能是學生和自我。藉助字典中的解釋來解詞是比較傻的一種辦法,除非碰上諸如“地質”一類很抽象很專業的詞語,否則千萬別指望字典中的餓解釋能幫忙二年級的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更別提記住和運用了。解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的情境、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其次能夠造句、找同義詞等。

朗讀教學要在理解關鍵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與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鳴,切忌告訴學生或讓學生説出就應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這一段,只要把重點詞語理解到位,學生讀懂了,再加上你的一點巧妙點撥和活力感染,自然會水到渠成。

閲讀教學中的問題設置要以能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標,不要問一些一眼就弱智問題。教學中,課本上能看到答案的問題不問,與課文毫無關聯的問題不問,有重複嫌疑的問題不問;相反,能作為引起下文的問題要問,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問,能激發學生探討興趣的問題要問。這樣班裏的農民工子女成績很優秀。

篇十九:教育敍事

本學期,我接手了一個令我頭痛的班級:60人的大班;上課愛搗亂、鬨堂、和教師頂嘴;下課打架,破壞公物;作業不交,練習不做;教室裏滿地紙屑;開班會我都插不上嘴……不管我如何想招“懲罰”他們,都沒有一點好轉。兩個星期下來,我簡直快發瘋了!思索許久,我想,既然懲罰不起作用,那我何不給他一點“甜頭”嚐嚐。於是,我開始實施我的計劃。

第一步,我在網上購了一套批改作業用的卡通印章(這在我們那裏是買不到的)。改作業時,我給他們蓋上了“請改正”“你真棒”“讀書認真”“書寫整齊”“加油”“善於思考”等印章。第一次作業發下來,班上就像開了鍋:“耶,我得到了你真棒”“我得到了表揚”“我得到了……”沒得到表揚的顯然顯得很失落,對那些卡通印章羨慕極了。第二天的作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字寫得漂亮了,準確率高了,交的也及時了。第三天我剛到校,就有一幫學生堵在門口問我“作業改了沒有”“蓋章了嗎”“給我蓋的啥章”作業發下去之後,得到表揚的同學,高興的一天都合不攏嘴,一下課就瞅着自我的作業傻笑。作業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這第一顆“甜棗子”讓學生甜到了心裏。

這棗子吃多了,也不甜了。我開始實施第二步計劃。我又買了一些彩色的“鑽石”(這東西3元一張,每張260顆,特好看),得到10個以上表揚印章的給發一顆鑽石,此後累積,每再得到5個就發一顆,超過25個就得到2顆。很多學生為了多得到印章,就推薦我每一天佈置2次作業,有幾天上級來檢查,忙的沒佈置作業,全班一片呼聲“必須要補上”。看到這情形,我真有點沾沾自喜。

作業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接下來我計劃整整紀律和衞生了。第三步,我實行紀律衞生評比活動。各組滿分一百分,由小組長進行監督,由班長把關,哪個組衞生、紀律被舉報一次各扣5分,一週下來,哪組分數最低,哪組打掃清潔區,並且中午打飯時排在最終,而分數最高的那組,組長獎勵2顆鑽石,組員獎勵一顆。活動方案一公佈,大家一下課就掃自我的桌底,組長除了上廁所,就是監督組上的衞生。一週下來,班上的衞生特好,幾乎見不到地上有紙片,課堂上也很少有人亂嚷嚷了,下課也很少有人打鬧,只要有人稍微一鬧,組長或其他人就會提醒他“下個周你一個人打掃衞生哦”“下週打飯排最終哦”,打鬧的人趕緊就此罷手。

這一步,學生明白了,只要自我“乖”,就會有“甜棗子”吃的。對班上幾個個性愛搗亂的學生,如姚博旭,我告訴他,只要一天沒人打他的小報告,我就給他獎勵2顆鑽石,他可樂意了,保證絕不再搗亂,的確,他搗亂的次數越來越少,每週都能領到兩三次獎勵,此刻基本上不搗亂了。當然,我沒有那麼多獎品,此刻規定,他一週不搗亂才發獎。

當然,同樣的甜頭吃多了就不甜了,所以我時時變化着方式,比如發小貼畫,讓表現好的幫我在作業上蓋章(學生可喜歡了,覺得自我權力好大哦)等等。

這個班的學生,開始就像是沒有渠的水,亂流,可此刻,因為我給了他們一點甜頭,他們正一步步的順着我挖的渠前進。期望他們能在我的渠裏流得更歡更遠。

篇二十:教育敍事

我正在辦公室忙着,一個女孩興沖沖地進來了。

“教師,我們已準備好了。”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興奮地之後自語,“朗讀的時候,我們組要求把班裏的燈全關掉,並且把窗簾全拉上。”

“啊……”我納悶。

“教師再見!別忘了哦。”她的聲音已遠了。

此時,我才如夢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們班朗讀展示課了。

為了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感,引領他們主動地接觸語言文字,思量再三,我決定把每個星期五的最終一節課擠出來作為朗讀展示課。文章資料自選,展示方式自選,展示機會自選——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使我們的朗讀展示課洋溢着青春的熱情。

懷揣着幾分期待,我走進班裏。她看着我,眼神中閃着自信,彷彿在説:教師,您瞧好吧,我們會上演一出好戲!

他們組(組名:向日葵)合作朗讀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顯粗糙的設計,認真專注的演繹。

全班寂寥無聲,僅有他們在忘我地讀着、演着……

李敏的聲音富有質感。旁白在她舒緩有度、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顯得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袁民的朗讀還顯得太緊,未能充分讀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團體,大膽地站上講台,對性格靦腆、語文基礎薄弱的他來説已是長足的提高了。

表揚進行中,組長楊濤左手半舉着一張紙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講台……

我們的目光都被這張紙片吸引了。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紙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螢火蟲的模樣,它被學生賦予了生命,化身為了光明的使者。

這是一張幸福的紙片!如果沒有孩子們對語言的揣摩,沒有孩子們對文字的玩味,它或許已和其他廢紙一道,靜靜躺在某個陰暗角落裏,等待着掃地出門變成垃圾的結局。

而此刻,她變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裏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學生們的慧心。

掌聲中,“向日葵”的隊員意猶未盡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來的點評就像他們的隊。

篇二十一:教育敍事

作為一名國小教育工作者,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令人稱羨的待遇。然而,我卻努力在自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尋找生命的價值。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聯繫緊密,它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對學生而言,學好語文尤為重要,因為語文是百科之母。

為了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我絞盡腦汁,想千方設百計。我個人認為,要想學好語文多讀書,多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語文學好了就會帶動其他學科,多年的工作教學積累了點點滴滴。我認為擴大學生閲讀量,不僅僅要讓學生對閲讀有興趣,並且還要採取多種形式,為學生課外閲讀帶給條件。

一、我想先談談校內閲讀。

我覺得首先要保證學生每一天有1小時以上的閲讀時間,在校閲讀課外讀物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像我們學校就開設了專門的閲讀課,進行集中閲讀課外讀物,時間大約在20——30分鐘。我們學校的學生還能夠隨時利用課間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閲圖書,因為圖書架內的圖書眾多,學生能夠選取自我喜歡的圖書進行閲讀。

第二我還經常帶領孩子們去學校圖書室、閲覽室閲讀,學生們都十分喜歡。學校還為每一位學生辦理了借書證,允許學生隨時外借圖書。這樣,學生除了在校進行統一的閲讀外,還能夠隨時隨地把圖書室的書籍帶回家裏進行閲讀。第三就是在班級建立圖書角(櫃),每1—2周更換一次圖書。像我們班級的讀書角命名為“歡樂讀書屋”,每一名學生把自我喜歡的書送到讀書角,大家利用這個平台互相交換,看過後再歸還到圖書角。這樣一來,班級59個人,大家的資源就能夠共享,再進行讀書交流活動時,孩子們的熱情也十分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分享也是一種歡樂。

第四是我校還定期開展“師生閲讀”活動,教師把自我喜歡的書與學生們一齊分享,把自我的讀書筆記給學生看,這樣一來,學生們的讀書熱情就會高漲,課下時間還能夠和教師在一齊交流讀書心得,這樣的活動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再來談談課外閲讀。

其實“語文就是社會”。語文課本里有着包羅萬象、廣闊豐富的有關社會、歷史、地理、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但基於國小生的知識經驗與水平,他們對課文資料的有些背景性知識根本不瞭解,對課文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觀缺乏感性經驗,所以有必要利用豐富便捷的網絡資源進行拓展性閲讀。學生從網絡上能夠查找到更多的知識,對課文會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除此之外,我認為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長能夠和孩子採取“親子閲讀”的形式,家長能夠和孩子讀一本書,低年級的家長能夠嘗試和孩子分主角朗讀,高年級的家長能夠選取與孩子一齊閲讀,家長看成人的書籍,孩子看自我的書籍,讓家長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建設書香家庭,我相信,有了這樣的家庭氛圍,學生的閲讀量必須會更加豐富。再有,我還經常透過“校訊通”推薦孩子和家長在雙休日時,多去逛書店,讓學生養成在書店看書的好習慣,書店內的書籍豐富,學生選取的面又較廣,讀書的氛圍也十分安靜。

我相信,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定會豐富孩子們的課餘文化生活,讓書籍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篇二十二:教育敍事

記得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完生字,我讓學生拿出筆來,看看課文中寫了哪幾種景物把它們找出來,在下頭畫上小圓圈。我在教室裏巡視,發現有的學生不知畫什麼,有的畫出一整句話。我叫大家暫停,對他們説:“課文中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樹。”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梨樹”然後在下頭畫上小圓圈。這下,同學們懂了,快速地畫出了“蘋果”、“稻海”、“高粱”。“把這些景物在圖上找出來,標上小紅旗好不好啊”我提出了第二個要求。這個任務同學們都愛完成,很快就畫完了,看着圖,讓他們感覺秋天真得像幅畫。第三個要求提出來了:“同學們讀書,看到‘掛起’這個詞了沒有梨樹後面是掛着,蘋果、稻海、高粱後面都是什麼詞呢能不能用曲線畫出來呢”“能——”學生們興高采烈。畫完了,我緊跟着追問:“梨樹上掛起了什麼”“燈籠——”“在燈籠下頭也畫上曲線,後面的同學們自我就能找出來,我看誰找得快,別忘了畫上小曲線啊!”看着一隻只小手在書上認真地畫着,我説不出地高興。“同學們畫得真好,下頭簡單簡單,做個小遊戲。教師説一個詞,你們接一個詞好嗎遊戲開始了。掛起——”“燈籠——”“露出——”“臉頰——”“真好,此刻這樣,男同學

説前邊的,女同學説後邊的。”一聲聲稚嫩、欣喜的童音歡快地飛出教室。緊之後第四個要求出台了:“我有兩個句子,大家比一比,看那個好,記着要告訴大家你的想法啊。聽好了:梨樹上掛起金黃的燈籠。梨樹上掛起燈籠。兩句哪句好”又是張競文舉起了手,他慢條斯理地説:“是第一句好,金黃的是顏色,有了顏色就告訴了我們梨是黃的,我們就像看見了黃色的梨掛在樹上。”“真好,掌聲鼓勵!”“那你們把‘金黃的’這樣的詞找出來畫上括號好嗎”“又做遊戲了!詞語搭配開始——,金黃的——”“燈籠!”“紅紅的”“臉頰!”我高興地和同學們一齊“玩”着,意猶未盡地説:“多美的句子啊,越讀越愛讀,我們深情地讀一讀吧!”又一串帶着讚美情感的讀書聲飛出窗外

這篇課文的處理我是根據新課標中“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為基點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情緒去對待,當學生的情緒與美的文字構成共鳴的時候,學生的朗讀還用指導嗎那種發自內心的讚美之情不是教師範讀引出來的,也不是教師強調讀出感情逼出來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為一體時的情不自禁地宣泄。這種朗讀的意境是我這些年來一向追求探索的。在這個片斷的教學中,我收穫到了成功。這樣的閲讀興趣盎然孩子們能不喜歡嗎時間長了,孩子們自然會愛上閲讀。

篇二十三:教育敍事

兩種“本能”

——我的三則教育故事

當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時,簡單地批評或處罰,這是每個教師都無師自通的,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但我們常常發現,這種“本能”收效甚微,學生很快“舊疾復發”,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嘗試剋制自我批評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讀書筆記

小李剛從農民工子弟國小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讀書筆記”,發現他只是隨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跡很潦草,一看就明白他厭惡寫作文。

其實在開學第一節作文課上,我已經詳細地介紹了怎樣寫“讀書筆記”,並強調了書寫要工整,沒想到小李還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氣。本想立刻把他叫過來好好訓導一番,然而,在我仔細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關於朋友的文章之後,一個想法闖人我的腦海,讓我改變了主意。

那天午時的語文課,我先讓學生們説説自我對於“朋友”的理解,學生們的發言很進取.等好多學生都説了自我的想法後,我説:“剛才這些同學對‘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我的體驗和理解。教師那裏有一篇寫‘朋友’的文章,此刻念給大家聽,看看和你們的想法有什麼不一樣。”緊之後,我開始聲情並茂地朗讀起來:“除了親人,恐怕僅有朋友這個詞能夠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切了。有了朋友就遠離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歡樂,有了朋友也就擁有了好心境。朋友,是你能夠尋找幫忙、訴説煩惱的人,也是需要你幫忙、排憂的人。悲痛的時候,困難的時候,成功的時候,他都在場,這就是朋發!好朋友,能夠説心裏話,彼此關心,相互勉勵,共同提高,有時吵吵鬧鬧,卻從不傷感情……當我讀完時,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説:“教師,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練地寫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

明慧也説:“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怎樣交朋友,怎樣對待朋友。

“教師,您是從哪裏找到這篇文章的呢?”小靜好奇地問,“我也想摘錄!很多學生激動地搭話:“教師,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教師就告訴你們吧,文章不是我摘錄的,”我微笑着説,“而是——小李摘錄的,教師在那裏也要感激他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好文章!既然大家這麼喜歡,那就讓負責黑板報的同學把它抄寫在黑板報上,方便大家閲讀摘錄!”説着,我用讚許的目光看着小李,學生們露出了羨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向處在興奮之中,從他那既高興而又有些羞澀的表清裏,能夠讀出他被教師表揚、被大家接納的歡樂。

課後,我把小李叫到辦公室説:“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嗎?這樣方便出黑板報的同學抄寫……”小李二話沒説,滿口答應。

第二天一到學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給了我。我接過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紙上,從那一筆一劃中能夠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則故事: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來的人請大師當眾表演。大師來到一座山前坐了下來。眾人等了一會兒,卻見大師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後,大師告訴眾人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大師微微一笑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可是來,我就過去”。

一天午時,課代表小王一臉沮喪地來到辦公室,抱怨説:“教師,好多人都不交作業。”“不交作業?”我陷入了沉思:發火是沒用的,頂多好幾天,然後依然如舊。既然“山可是來”,那“我就過去吧”。

自習課的時候,我拿着紅筆走進了教室,按順序給學生面批作業。見狀.其他學生紛紛拿出自我的作業本,擺在課桌上。那些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見我“地毯式”批改作業,一個都不放過,也都飛速地寫起作業來。一節課下來,一向俯身講解的我腰痠背疼,但心境卻十分舒暢。長時間以來,由於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主動問問題的習慣,而教師又不能及時輔導,致使作業本上的錯誤依舊。而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學生的作業,還“新賬舊賬一齊算”,學生們原有的一些學習困惑都得到了滿意解答。

這之後,他們不但作業上交進取了,並且學生們主動問問題的也多了。

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這學期我發現一個怪現象:小張平時語文課表現異常好,古文默寫次次滿分,可期末考試成績勉強及格。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在默寫時特意留心小王並在班裏展開調查,最終發現原先小王平時默寫時作弊,有時寫在桌子上,有時小抄夾在指縫裏……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小張這樣的學生以前我也曾遇到過,可是他表現得更激烈些。他是一個十分要強的學生,虛榮心十分強。因為他是班幹部,在同學中有必須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覺地將自我的目標定得很高,要求處處給同學做表率;但同時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淺、自欺欺人,幻想不勞而獲。按照心理學原理,其實他這樣做,恰恰説明他心虛,是不自信的表現。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會直接在班裏不點名將事情描述一番,然後全班一齊分析原因,指出這種“掩耳盜鈴”行為的危害,促使當事者改正,並且要求大家一齊監督。另外一種稍微緩和些的做法就是將其叫到辦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張個性張揚、崇拜英雄、自認為是班裏“最有男子漢氣概”的,喜歡説大話,是典型的“順毛驢”,只喜歡聽表揚,越表揚越來勁。我冷靜觀察他一週,他似乎意識到什麼了,刻意表現得很好。既然這樣.我決定暫且不揭穿他,先讓他“假裝”。裝的過程就是好習慣養成的過程——“裝”習慣了,也就成真的了。這樣會幫忙他真正強大起來。

為此,我在班會上總結期會考試時,提到有些同學在大考中心理過於緊張導致成績不夢想並有意識地提到小張:“小張同學平時的語文成績是咱班的‘一哥’,這次考試‘馬失前蹄’,可是我們大家都相信他的實力。”聽到我這番話,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僅僅是小張,數十雙眼睛裏滿是驚詫。放學以後,我又特意找到小張,拍拍他的肩膀:“小張,壓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實力和潛能,你平時默寫全都會,這次是太緊張了。看來你要好好調整一下心態,要記住:你是咱們班的學習風向標,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看好你,不要讓我失望啊!”這個倔強的男孩都快哭了……我明白,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卻給他注入了催化劑,我的“善解人意”會使他沒有退路。

我的這種做法極大地滿足了小張的心理需求,不但幫其掩飾了過失、挽回了面子,並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何發?只能拼命學習,充實自我,以到達真正的提高。他之後在週記裏寫道:“我不敢停下來,也沒有時間停下來.我是‘過河卒子,只能進不能退’,否則等於承認我不但學習不行,並且品質很差,我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僅有使自我真正強大起來才能彌補以前的過失。語文教師鋪天蓋地的表揚,班主任滿滿的期望,同學們質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懶惰、浮躁、虛榮。我拼了!”

接下來讓我更得意的是,所有教師都驚訝於小張的表現,他不但踏踏實實地學習,並且為人誠實大度,作業工整認真,上課表現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試一舉躍到班級前十。如今,他穩穩地位於班級前十,已成長為一個更加理性、沉穩、健康的陽光男孩。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每個孩子內心都有“想好”的願望,這也是他們的“本能”,只可是常常被懶惰等負面因素所矇蔽。擦亮他們蒙塵的眼睛,激發他們“想好”的“本能”,才是我們教師應當做的事情。我們批評的“本能”只會壓抑他們“想好”的“本能”,只會使他們的眼睛越來越黯淡。

兩種“本能”其實也就是兩種角度,一個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個是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説到底,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更是情感的。當教師真正關愛學生,用心、用情,從不一樣的視角去解讀和對待學生,自然就會主動地剋制自我的“本能”,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本能”,創生出更多和諧完美的音符。

篇二十四:教育敍事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既是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班級“將領”的管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這句話闡明瞭教育的真諦: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這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到達這一境界,要求班主任的思想觀念首先改變。班主任不能做學生的保姆,要成為學生的“參謀”,在學習,工作,生活上對學生加以指導,為學生出謀劃策,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設計者。班主任應對的是有夢想,有感情,有着各種興趣愛好的生命羣體。班主任平常一句鼓勵的話,往往會成為一個學生一生追求的目標。一番入情入理的個別談話,也許能改變多年不化的“頑石”。然而,做為八年級的班主任,不僅僅承擔着繁重的教學工作,並且還肩負着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可用之才的重任,真可謂任重而道遠。下頭我談談我任班主任的一些粗淺心得,與大家共同探討。首先,我覺得做為班主任應當扮演的三種“主角”。

一·演好“鼓動師”主角。

再過一年,學生就面臨人生第一個十字路口的選擇,而大多學生顯的很茫然。為此,我及時捕捉往年會考的一些實例和未來一年的會考將會是怎樣的形式,給學生撒播夢想的種子。工作從細處開始,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幫忙他們確立奮鬥目標,樹立自信心;用讚賞的目光去看他們,肯定他們,鼓勵他們的鬥志。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動的經常性。班主任要學會觀察,善於發現,當學生情緒低落時要鼓動,給學生以自信;當學生春風得意時還要鼓動,給他們擺正前進的方向;每次考試前要鼓動,增加他們的士氣;考試分析後要鼓動,給他們以力量。要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不一樣層次,多方面鼓動,使他們思想進取,學習進取。

2.鼓動要講究方法。

班主任要有預見性,要科學管理班團體,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對學生思想分析透徹,八年級時學生的育苗期,對成績好的來説,則是生活在緊張,充實和快節奏中,他們在行動上則表現為配合教師,進取向上,而對於中等學生來説則有必須的迷惘,等待,他們表現為“蓄而不發”,“逆來順受”。對喜歡的教師,喜歡的學科認真肯幹,而對於不喜歡的教師,學科則持抵制態度。相對很差的學生則體現出絕望和度日如年,在他們身上更多的則表現為違反紀律,與教師牴觸。針對這種情景班主任在工作時根據不一樣的學生,採用不一樣的方法,從不一樣的角度,用不一樣的方式,有預見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化害為利。平時我給學生大道理也講,小道理也講,眼前的也講,將來的更要講,講夢想也不排除現實。我把調整學生心態做為我工作的中心。

二·扮演好“心裏醫生”的主角

八年級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性情極不穩定,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性,所以,我要據情因勢利導,做好“心理醫生”,幫忙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學生健康地生活成長。

要教育學生辯證認識生活與人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生活學習乃至以後的工作中應對逆境和挫折要敢於競爭,敢於挑戰,勇敢地迎接風浪的考驗。

要幫忙學生認識自我,給自我定位。

既不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也不悲觀失望,自卑自賤,相信自我的潛能,以後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成績固然重要,但絕非人生的終極點,即便失敗了,從頭再來,明天的太陽會依然燦爛。

要教會學生自我調解,自我糾正。

我們都明白會學習,會生活的人往往是懂得會調整的人。在繁重的學習之餘,也要學會享受生活,飯如何才能吃得有營養,覺如何才能睡得更足,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對於學生卻影響極大。

三·扮演好“和諧員”的主角。

首先,協調好各科任教師之間的關係。我要求學生合理分配各科的學習時間,不偏科,尊重每一位科任教師。為了班級的整體性,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其實我們班的科任教師已經參與了我們的班級管理,因為他們明確自我的職責。僅有人人蔘與,人人管理,才能使這個班級欣欣向榮。

其次,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營造一種同舟共濟的氛圍。僅有這樣,教師才能教得高興,學生才能學得盡興。我平時要求學生尊重教師認真聽講,經過“愛教師“的活動,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讓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在融洽的氛圍中完成。最終,協調好家校之間的關係。

一個班團體的很多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家長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家長不瞭解自我孩子的實際水平,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這不利於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對學生的學情要全面掌握,使家長真正瞭解自我的孩子,並主動接納,使家庭成為考生最穩定最温暖的港灣。其次,做為班主任,工作更為複雜,更為艱辛,同時又極富有創造性。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我們更多繁而細的投入,更講究巧而妙的方式方法。

總之,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職責心,上進心和使命感。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方法千差萬別,形式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

篇二十五:教育敍事

“北偏東”與“東偏北”

暑假過後,我新接了一個班:六年級(3)班。我擔任他們的班主任及數學教師。上任後,瞭解情景的教師和我聊到了這個班的特殊之處。這個班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調換如同割韭菜,那是一茬接一茬。三年級班主任(語文教師)生產,學校找了一個代課教師。到了四年級班主任換了。五年級班主任和數學教師又換了,不幸的是剛換的數學教師生病開刀,找了一個實習教師代課。結果在期末的數學檢測中,這個班的數學成績低於同年級平均分13分。到我這兒,班主任又是一新的。瞭解到這些情景,我覺得這個班主任不好當。更讓我擔心的是他們的數學成績要想盡快提高不容易。

果然,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不良習慣可謂“百花齊放”: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隨便講話,不愛發言,看網絡小説……不勝枚舉。我和家長溝通時,有的家長表現出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滿意,火急火燎地要給孩子找補習班,一個勁地問我哪兒的補習班好。還有一些家長早在幾年前就讓孩子在外面上了補習班。可是家長們只知上補習班有利,卻不關注其弊。弊是教材上的資料有的補習班的教師提前教過了,書上的練習也做過了,甚至我這兒相同的單元測試卷都提前做過了,表面看成績自然迅速提高。家長短時間內看到了學習效果,花錢買到了放心。而學生呢,自以為書上的資料學過了,聽懂了,課堂上聽的進取性也就慢慢的喪失了。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課堂是最好的學習陣地,沒有了興趣,課還怎樣上下去呢?學習效果又怎樣能得到提高呢?

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確定位置》的第一課時《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時,我深刻感受到學生課堂上不聽帶來的意外。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確定位置》的第一課時是《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教材出示的是一幅輪船航行的情境圖。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説一説燈塔1和燈塔2分別在輪船的什麼方向,然後,問學生“東北方向和西北方向還能夠怎樣説,你明白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學表示方向的新的方位詞“北偏東”方向和“北偏西”方向。之後讓學生感受到“北偏東”方向是一個很大的區域,我順勢在圖上點出燈塔A。問學生“燈塔1和燈塔A都在輪船的北偏東方向,他們不一樣在什麼地方?”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偏離正北的角度不一樣,要與相應的角度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準確地表示燈塔1的方向。然後讓學生量一量燈塔1偏離正北的角度,根據學生量的情景,讓學生説一説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我自認為經過讓學生觀察、比較、思考、動手量一量偏離的角度、説一説操作方法、再進行鍼對性的鞏固練習,絕大多數學生是能夠掌握這一知識點的。

然而一看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我大吃一驚。有七八個學生,並且還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竟然把“北偏東30°方向”寫成“東偏北30°方向”“北偏西45°方向”寫成“西偏北45°方向。”“這是什麼學生啊?這樣的學生還能教啦?上課簡直是不聽?也不明白此刻的學生上課時頭腦裏到底想的是什麼?”我一邊向同事訴苦,一邊心裏那個氣啊!在學生的錯題旁我重重地畫上了鮮紅的“×”,並在旁邊寫上了醒目的兩個字“訂正”。我想這回得讓他們明白啥叫“觸目驚心”。

本子一發下去,就有同學來找我理論了。

“教師,我這題怎樣錯了”瞧!錯了,還這麼理直氣壯!唉!無語!

“怎樣錯了,應當是北偏東30°方向啊,你寫反了!上課不認真聽!”我沒好氣地説。

“輔導班的教師講‘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

“是啊,輔導班的教師講的。”其餘學生大聲附和。

“輔導班的教師是這樣教的?”我滿臉疑惑的望着他們。

“是啊,沒錯。”他們使勁的點頭,怕我不相信。

在學生的七言八語聲中,我沉默着,思考着,沒有發表意見。

“好!那你們先去吧。”

看來,要想在學生中樹立自我這個新班主任的威信,同時又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我立刻跑到班上宣佈:下一節課,數學辯論賽。

“啊?”大家都很驚奇。

我在黑板上寫上了辯題“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

辯題一出,我就站在旁邊看熱鬧了。班級中同學們的立場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反方,他們認為這一題是錯的。“錯!錯!……”他們叫。第二種,正方,他們認為這一題是對的。“對!對!……”他們也叫。因為輔導班的教師就是這樣教的,他們也毫不示弱。第三種,既不是正方也不是反方,他們是左看看,右看看,不明白是對還是錯。

我宣佈:正方辯題: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王夢雨同學代表正方,請支持她的同學坐到一齊。反方:北偏東30°方向不是東偏北30°方向。李樂同學代表反方,請支持他的同學坐到一齊。給每個組五分鐘時間準備。

辯論開始。

正方先説。

正方:我認為這一題是對的,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30°方向。我們輔導班的教師就是這麼説的。

反方:我認為這一題是錯的。北偏東不能説成東偏北。

正方:北偏東反過來説不就是東偏北嗎?

反方:北偏東是從北往東偏,東偏北是從東往北偏。

正方:這有什麼區別嗎?我們認為是一樣的。正方這時有點強詞奪理。

反方:不對。用量角器量的時候方向不一樣。

正方:怎樣不一樣?

反方:零刻度線對得不一樣。

正方:怎樣對得不一樣?你説呀?説不出來了吧。

反方同學這時有點着急,不明白如何用語言表述自我的想法。

我悄悄地來到反方,跟反方的隊員嘀咕了幾句。

反方:那你來畫呀?

正方:畫就畫。

正方的核心人物王夢雨上場了。

反方:你先畫北偏東30°方向。

反方:你的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對着誰?

正方:對着正北,從北向東畫30°。

反方:你再畫東偏北30°方向,你的零刻度線對着誰?

正方拿着量角器有些猶豫不決。

反方:你總得從東往北偏吧,量角器的零刻度線得對着正東的那條線吧。

這時的正方覺得反方説得有道理。

於是正方拿着量角器畫出了東偏北30°。

圖畫出來了,事實勝於雄辯。

“看!兩幅圖不一樣,不一樣……”這時反方同學叫着一齊站起來了。

正方:咦,好像是不一樣。王夢雨開始遲疑了。

這時我聽到有人在悄悄議論:“咦,兩個方向是不一樣。”“真是錯的……”“輔導班的教師教錯了?”

這時,反方同學氣焰高漲,“我們贏了,北偏東30°方向不是東偏北30°方向。耶……”

再看這時的正方,如鬥敗的公雞。

見勢我稍加引導:“其實,我們應當感激正方同學,他們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其實呀,這題只要略作改動就對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頭又議論開了。

我們班的數學領軍人物沈欣舉起了手。

“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60°方向。”

“你們説對嗎?”

……

最終,我做了辯論小結。

“今日的辯論很成功。我們應當感激反方同學讓大家真正理解了‘北偏東30°方向’。同時,我們也應當感激正方同學,沒有他們,我們對北偏東30°方向沒有這麼深刻的認識,也不可能更進一步認識到北偏東30°方向就是東偏北60°方向。同學們,你們説對嗎?”

“對。”這時候,我看到正方同學來精神了,一個個坐得筆直,睜大兩眼,認真地看着我。

經歷了這件事之後,我發現我們班同學悄悄地在變化。當我走進教室時,課堂明顯比以前安靜了。同學們説話能舉手了,發言的同學也多了。有的同學管不住自我的時候,只要我用眼睛盯着他、或輕輕地走到他身邊,示意他聽課,他們能夠立刻改正錯誤。我很欣慰。

篇二十六:教育敍事

時間過得真快,下個星期就要期會考試了,教師們忙透了,都在要課,給學生講解題目,看着同事們忙的不亦樂乎,作為一個數學教師的我,也想這樣,要點課給孩子們“補補”。可是每當我要走到班級門口對孩子説要課的時候,就想起了上學期期末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上學期的期末,那天星期五,學期的最終一天,下個星期一就期末考試了,我們的複習已經差不多了,説實在的那幾天的複習我已經是筋疲力盡了,並且作為數學教師都是教兩個班級,什麼資料都是講兩遍,身體的能量幾乎已經發揮到了極限。臨近午時,我自我把整本書的資料又看了一遍,發現還有幾個地方要再講一講,這是幾個學生異常容易錯的地方,不講我必須放心不下。可是這時候是午時,已經沒有我的課了,怎樣辦要課吧,行!就這麼定了,我看了看課程表,好傢伙,四(2)班是綜合實踐課,我和綜合實踐的教師關係還不錯,她應當會支持我,把課給我的,並且四(2)班的學生比較的老實,不會有什麼意見。再看看四(1)班,是電腦課,我有點猶豫了,學生十分喜歡電腦,四(1)班的孩子還是比較有思想的,要課可能會有意見,那這節課該不該要呢這時候我心裏再想想,立刻就要考試了,還是要吧,期望學生能考得好一點,學生應當能理解的,我自我這樣認為,就下了決心,兩個班級都要午時最終一節課,然後把兩個班級的學生叫到大禮堂,這樣不就能夠兩個班級一齊聽了午時第二節課一下課,我就站在了四(2)班的門口,讓他們帶書帶筆盒,去大禮堂,剛宣佈完,班級裏的有個角落傳來了一片“啊!——”的聲音,我明白孩子不願意了

,當時我的態度很堅決,就當沒有聽見,反正今日我肯定是要上這最終一節課的。四(2)班講完,我又迅速的跑到四(1)班,這時的四(1)班還沒有下課,語文教師還在十分投入地講着題目。好不容易等到語文教師結束了,我迫不及待地説,“上完廁所後,帶着鉛筆盒和數學書去大禮堂”,“教師幹什麼啊”,學生一個勁地問為什麼,我沒有回答,好像就是我做錯了什麼,我心裏想,到了大禮堂再説吧,到了你就沒什麼想法了吧,去了就行。兩個班的學生通知完了我就早早的來到了大禮堂,開燈,開窗,開電腦,這時候有學生漸漸地進來了,我安排他們坐好,還有同學沒來,我就等他們一會吧。這時我發現四(1)班級的幾個男生圍在大禮堂的門口,在説着什麼,於是我就走出去看看他們在幹什麼。還沒到門口我就聽見有幾個男生,在頭昂昂地説着什麼。

“……”

“這節課真的上數學啊”

“數學教師要的課哎!”

“不上計算機拉”

“就會要我們最喜歡的課!”

“……”

聽到那裏我有點聽不下去了,心裏一團怒火衝了出去,誰這麼大膽子,竟敢如此説話,我出去一看原先是C同學和Z同學,好啊,這幾個小子平時就會藉着小聰明,和教師討價還價的。一看我走了出來,有幾個同學走開了,可是有幾個同學站在原地沒有動,這時,我説:“你們以為教師願意講啊,還不是為了你們好,明天就考試了”

“可是這是我們最喜歡的信息課啊!”

“教師最會要我們的課了。”

這時響起了一個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

“教師最壞了!”

“陳XX哭了!”

“教師,陳XX哭了!”

“這是最終一節課了啊!”

“……”

天啦,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時的我幾乎成了罪人,不甘心的我又問了一句:

“你們真的很想上電腦課嗎”

“是的。”

“下星期一(來)一上課就考試拉。”

“我們就是要上電腦課!”

我無語了。

為了一節副課,孩子和我吵成這樣,哭聲一片,我不累嗎這幾天的上課,要課,批改不完的作業,那天我還累有點發燒,嗓子疼的要拿着杯子講話,我不苦嗎每一天早上七點多一點就來到了學校,午時要到天黑才回去,就這樣學生還不明白珍惜,當時我就覺的腦子一陣眩暈,眼淚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景,刷的一下子掉下來了,走吧,走吧。

我把手一搖,咬了咬牙,説了一句

“走,全都走,去上信息課吧”

“真的哦”

歡呼聲一片。

彷彿我已經捆了他們很久很久,看着孩子們,活潑亂跳,遠去的背景,我彷彿聽見了自我心碎的聲音,心疼的要命。這時候我又聽見一個聲音——

“教師哭了!”

“快看,教師也會哭!”

“我們去上課吧!”

“教師我們上數學課吧!”

“哦,教師哭了”

我趕忙離開,悄悄的把眼淚擦去。

天啦,教師也是人啊,孩子們委屈的時候會哭,難道教師不會嗎教師也有悲痛,難過的權利啊。我已經不是剛剛上班的那個小女孩了,怎樣還會被幾個小鬼給氣哭呢,真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難道是我錯了嗎

那天我真的是十分的生氣,那節課下課後我問了那個帶頭鬧的同學。

“你上了信息課開心嗎”

“不開心。”

“為什麼”

“因為有的想上數學課的人沒有上到。”

夠了,我已經不再想和他們説話了,孩子明白我是為他們好就行了。

期末考試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們很爭氣,兩個班級的成績遠遠的超過了其他的班級。可是那段時間我的心裏一向很是難過。因為最終一天的要課風波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一向沒能抹去。

此刻想想其實孩子有什麼錯呢我們不是一向都在説,不佔用孩子的副課時間,不增加孩子的額外負擔嗎孩子們也真是天真,感情也不會掩藏,不會偽裝,怎樣想就怎樣説了,想哭就哭了。對於教師,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神,神能夠不吃飯,不睡覺,不上廁所,更不會掉眼淚!其實,此刻的我想對我的孩子們説,教師也是人,也有感情。教師的天空也會下雨,掉眼淚。

時間又停在了臨近期會考試那裏,我該不該向副課要點時間呢想要。可是心裏還是有點害怕,怕看到孩子們失望的眼光。怕自我的天空再下雨。

可是今日的一件事,讓我心裏又充滿了陽光。

上午的第二節的數學課我們寫了很多的作業,到了下課還有個別幾個同學沒有寫完,要是在平時,我必須讓孩子自我找時間寫完再來給我批改,可是(應)因為要考試了,孩子沒寫完我的心裏很生氣,一點都不明白急,於是就發火對他們説,今日寫不完,第三節的體育課就不準上,孩子們沒有回答只是低頭默默的寫着,上課鈴聲響了,還是有個別的學生沒有寫完,我心裏也矛盾了,留還是不留看着孩子們一個個期盼的目光,我又想到這段時間孩子好苦,語文數學“輪番上陣”,下課都不能好好玩一玩,要是我自我的孩子,或者我自我是個孩子,必須心疼死了,或是氣死了,算了,給他們活動活動吧,於是我就假裝説了句,教師看在你們的表現不錯的份上,給你們去上體育課吧。但下課必須要找時間把作業寫完。

“噢!——”

“教師你真好!”

“教師,我必須會把作業……”

孩子就是孩子,這些本來就是他們自我的時光啊,慚愧,就給我們孩子留點童年的完美時光吧。看看這些孩子的一張張笑臉,如此燦爛,我的心裏如釋重負,心裏暗暗發誓,再也不佔用孩子的時間,把童年還給孩子,我要和孩子們交朋友,讓孩子們明白,是你們讓教師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也是你們讓教師的生活充滿陽光。

篇二十七:教育敍事

耐心等待,守候花開的幸福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會開的花,或遲或早,或長或短;或迎風招展,瀟瀟灑灑;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們用愛去呵護。尤其是孩子犯錯誤時,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愛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縷陽光温暖他們,化一絲春風愛撫他們,就必須會聽到世界上最美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案例描述

1.跳繩風波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後,我正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門突然被推開了,只見吳夢已哭成了小淚人,“怎樣啦?誰欺負你的,快告訴教師。”她悲痛地哭着説:“我今日剛帶來的跳繩不見了,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幫我買的……”我忙問:“是什麼樣兒的?什麼時候不見的?”和她同來的同桌連聲説:“她的跳繩可漂亮了,還是帶計數器的,早上第四節體育課時,我和她還在一齊比賽的。可中午到校後,就不見了。”“你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啦,會不會帶回家了啊?”“沒有,我放學時就把它放在了抽屜裏,我想午時來的時候再跳。”

那我們快去班裏找找,説不定放在角落裏沒發現呢?於是,我來到教室發動全班孩子,對大家説:“你們見過吳夢那根漂亮的跳繩嗎?”同學們都嘰嘰喳喳地説見過。“吳夢想把跳繩借給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繩放在哪兒了,你們能幫忙找找嗎?”全班孩子一齊找遍了教室的每個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沒找到。看來不得不承認:是有人喜歡上了這根跳繩,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謀劃策

怎樣辦?望着一張張天真可愛的小臉蛋,我實在找不出懷疑的對象。還是等等吧!興許跳繩能自我出現呢!回到辦公室,其他教師幫忙出謀劃策:“你一個一個地仔細觀察,也可讓孩子互相觀察,發現異常情景向你報告。”“找一面他們未見過的鏡子,能夠美其名曰‘魔鏡’,讓全班孩子都來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與這根跳繩有關係。”“你乾脆告訴孩子們教室裏有監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擔憂:這些主意也許會有效,可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必須的壓力:互相揭發會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鏡”,利用監控會讓“借跳繩”的孩子心懷恐懼而不願上學。

3.靈犀一閃

思考再三,這些辦法都不太夢想。怎樣辦?總不能讓這事不了了之吧。事發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的班主任日記《心靈寫詩》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進心靈,用“悄悄話”的方式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我想要是教師和孩子之間説悄悄話,是不是能夠拉近我和孩子的距離?如果孩子都把我當朋友,跟我説實話,那麼,“借跳繩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雖然這麼想,可心裏還是沒底:先試試這種方法,看看能否奏效。於是,我立即在班裏舉行了一個“朋友,我想告訴你一個祕密”的講悄悄話活動。我對大家説:“小朋友,教師就是你們的大朋友,今日我這位大朋友想和你們做一個講悄悄話的遊戲,願意嗎?”教室裏一下炸開了鍋,“太好了,我想和教師交朋友……”這羣頑皮的孩子忍不住歡呼起來。我藉機鼓勵道:“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教師也會,如果大朋友做錯了事,此刻明白錯了,很想改正錯誤,你們會原諒我嗎?”“會!”“我也會”……孩子們回答得很真誠。眼看時機成熟,我趕緊揭示遊戲主題——“知錯就改”,並宣佈遊戲要求:“下頭我們就找自我要好的朋友,向他訴説壓在你心裏的祕密。傾聽祕密的朋友要做到:幫忙他保守祕密,提醒他改正錯誤!悄悄話遊戲開始!”

一年級的孩子,心靈是那麼天真、純潔。話音剛落,一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就離開了自我的座位,走向好朋友,開始輕聲細語起來。看着小朋友一個一個從自我的身邊走過,感覺有點失落:孩子能把他們的祕密告訴我嗎?畢竟我是他們的教師!萬一沒有孩子來找我,丟失的跳繩怎樣辦?還能找得回來嗎?我的心中充滿憂慮。這時,性格活潑開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的身邊,“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對嗎?”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説:“大朋友,我告訴你一個祕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響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來!”我趁勢引導:“朋友,你必須明白該怎樣做吧!”他立刻就把橡皮還給同桌,還對李響深深鞠了一個躬,説:“對不起!”我本以為他會讓我為他保守祕密,沒想到孩子能當場認錯,我情不自禁地為他豎起大拇指。不一會兒,又有許多孩子來承認自我犯過的一些小錯誤,他們都得到了我的表揚。“真是勇敢的孩子,記住,這只是我們倆的祕密!”

4.等待花開

“丁零零”下課了,可還是沒有任何有關跳繩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這個遊戲堅持下去,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學,我正在教室關門窗,一個平日裏性格內向的孩子曉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書包。“要不要教師幫忙?”她低着頭,不説話,我走到她身邊,她紅着臉低聲説:“毛教師,我也要告訴你一個祕密,吳夢的跳繩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訴別人,行嗎?”我心裏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經過漫長而又短暫的三天等待,“借跳繩事件”最終能夠結案。“知錯敢於承認,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那你準備怎樣辦呢?”“我不敢自我還給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繩放在教師講台的抽屜裏,我幫你還。可是,以後借東西時,必須要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好嗎?”她使勁地點點頭,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我們之所以會犯錯,就是因為過重的功利心讓我們等不到花兒開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經歷完成長的過程;就是因為浮躁的態度讓我們少了一種寬容的胸懷,少了一雙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過頭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回味這一切的時候,卻發現那微笑的瞬間,我品嚐到了教育的喜悦。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給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並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種進取主動的無聲呼喚,是一種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錯,就是上帝也會原諒”,更何況是孩子眼中神聖的教師我們怎樣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種愛——一種需要愛心與信心的愛。很多時候,孩子的豁然開朗、頓悟清醒,也許就在我們耐心等待的一剎那之後。對於曉菁的這份等待,是我對她犯錯的寬容,更是對她自尊的呵護。正是這份等待讓她在愧疚之後能夠平靜而從容地抬起頭……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別樣的幸福。

其實,一個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是一個過程,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孩子。對於有些孩子來説,成長的過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放慢愛的腳步,用我們的真誠、寬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學會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開。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而等待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穫。種子會慢慢地發芽,花兒會悄悄地開放,我會靜靜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澆灌學校沃土中的每一種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鮮花爭奇鬥豔、每一棵小草勃發生機。我將用我的等待引領每一個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讓我們一齊耐心等待,傾聽花開的聲音,守候花開的幸福……

篇二十八:教育敍事

別讓“意外”攪了“教學”的局

案例背景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進行精心預設。而實際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不斷交往互動的場所,是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羣體之間的知識、個性、情感不斷碰撞、整合、調適的場所。所以,課堂總是處於一種流變生成狀態。即使教師預設再完美也難以預想到課堂教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地調整自我的行為,根據自我對課堂上各種信息的綜合把握,及時做出確定,採取得當的措施。所以如何有效、巧妙地解決這些生成性的問題,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生成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物理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由於實驗器材的匱乏,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就時常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一方面給我的的實驗教學帶來了的挑戰,另一方面也成為課堂中鮮活的教學資源,給我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節課,我拎着滿滿一盒子實驗儀器匆匆從實驗室趕向九年級(1)班的教室,還沒進班,就聽到裏面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做實驗,哈哈……”“看,那是什麼?”“咦,那不是吸鐵石嗎!”……剛進入班級就聽到下頭學生七嘴八舌的談論着。

“大家安靜,在開始上課前我先強調幾點,首先,從今日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第十六章電磁場的學習了,這一章資料相比較較抽象,學習起來有必須難度,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教師特意準備了很多實驗。”講到那裏,班上頓時又是一片掌聲。“第二”,我繼續説道,“大家也明白我們是農村中學,實驗器材比較匱乏,所以請大家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遵守實驗規則,愛護實驗器材,有問題請及時舉手。”説完,還是生怕實驗過程過於混亂,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又補充道:“還有,如果有同學不按實驗規則,隨便破壞實驗器材是需要照價賠償的。”

説完,我就正式進入了磁場一章的教學。由於是第一課時,所以本節課主要的任務是帶領大家認識磁體以及經過實驗研究磁體的一些性質及特點。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讓課代表將磁體,大頭針等實驗器材分發到各個小組,讓學生自我按照課本要求進行探究。班上頓時熱鬧了起來。

“請大家按照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我又提高分貝在班上強調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聲,班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眼神頓時盯着一個人——小丁同學!

“怎樣回事?”我第一時間質問道。

“教師,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為兩段的條形磁體,小丁委屈的説道。

“沒用了!”“要賠錢囉!”“剛好裂成兩半,一半一個磁極!”下頭的同學開始討論了起來。

當時的我十分生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正準備好好訓斥小丁一頓時,我忽然想起了《中國教育報》上的一篇《請平移到我那裏來》的文章,講得就是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課堂上發生的一件突發事件。“這不正是一個相似的事件嗎?如果我當眾訓斥了小丁,對小丁的傷害會有多大?以後他還會用心去實驗嗎?如果學生因為怕損壞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實驗,辛苦準備的實驗還有什麼作用?”想到那裏我就之後大家的議論聲反問了一句:“這個條形磁鐵還有用嗎?”

“肯定沒用了。”小胡確定的説道。作為學習委員的他思維一向比較敏捷。

“為什麼呢?”我繼續反問道。

“我們剛剛學過,一個磁鐵應當有兩個磁極,此刻這個條形磁鐵裂為兩半,一半紅一半藍,每一半僅有一個磁極,所以肯定沒有用了,除非用膠水把兩半連接起來,才能重新成為一個磁鐵。”小胡不無得意的説道。

“我也同意”“肯定沒用了”……下頭聲援小胡的不在少數。

“真是這樣的嗎?剛好教師那裏還有幾塊斷裂的磁體,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説明問題吧”我順勢引導。

頓時,下頭又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剛才在下頭一向聲援小胡的班長小王突然站起來説道:“教師,斷裂的一半還是有兩個磁極,你看。”説着,舉起手中的半塊磁體,只見兩端各掛了長長一串大頭針。其他小組見狀,也都紛紛拿起手中的半塊磁體試驗起來。

“原先沒有壞啊!”“此刻是一塊磁體變成兩塊了啊!”下頭又開始議論起來。

見狀,我順勢開玩笑的説道:“看樣貌小丁非但沒有破壞我們的磁體,還給我們多創造出一個磁體啊!可是我們此刻的磁體是剛好夠用,同學們可別再創造出那麼多新小磁體了。”這時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只見下頭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愛因斯坦也説:“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學習缺乏主觀進取性和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同時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容易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原先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並且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動手本事和創造本事。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藉助實驗更容易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進取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例如:“慣性”一節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車,木板傾倒”的實驗;“大氣壓強”一節中“覆杯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可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以實驗設備不足、實驗現象不明顯、時間不允許等等各種理由藉口剝奪了學生實驗的權利,但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在我們剝奪學生實驗權利的同時也一併帶走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渴望。直到此刻,當我拎着實驗器材走進教室,學生為實驗而鼓掌興奮的場景依然讓我難以忘卻。

2.以人為本,從細微處關注學生的發展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説:“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以人為本”就是這種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每一個學生為本。這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需要全體教師加以落實的要求。“以人為本”還需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實驗過程中,專心於實驗探究的小丁一時疏忽不細心損壞了一塊條形磁鐵,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愣住了,並本能地想道歉。這個時候,他已經認識到問題,還有些擔心。雖然之前我多次強調實驗紀律,可是當時如果我對他嚴厲訓斥一頓,殺雞駭猴,也能讓大家在今後的實驗過程中更為注重實驗紀律和實驗器材的保護。可是,對於小丁學生來説,不僅僅傷害其自尊,同時也挫傷了其實驗的進取性,不利於他的成長與發展。受到《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這篇文章的啟發,我當時靈機一動,順勢引導,用讓學生出乎意料的方法處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處理,既保護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額外的達成了下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以每一個學生為本不容易,不僅僅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巧妙的教育方法,從小事着手,從意外開始,從細微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3.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題,提高教學效率

鍾啟泉教授曾説:“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雖然打破了我的預設,但卻帶給我額外的驚喜,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讓我順勢達成了超出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中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問題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課前精心的預設是課堂精彩生成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於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我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所以要重視預設。

其次,由於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所以再精心的課前預設也無法預知全部的課堂生成。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可是隻要我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靈活應對,有時意外的“生成”也許反而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所以,僅有將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進行有機融合,即彈性“預設”,善待“生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活力,課堂才能鮮活。

篇二十九:教育敍事

如何讓每個成員都參與課堂,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體驗到學習的歡樂和做人的尊嚴呢我在評價機制上動腦筋,不僅僅採用將全員參與作為評價小組的重要指標、提高幅度大的成員為小組雙倍加分等方法,還利用溝通平台(每個班級門外牆壁上一塊由各任課教師書寫,用來公示班級優秀小組和提高學生的小黑板)來放大他們的成功,讓各班師生一整天都能見證他們的光榮.還別説,這種做法真讓我收穫着因學生提高而帶來的欣喜和幸福呢.

課上,分配好朗讀的展示任務後,各組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當我走到四組巡視時候,正好組長勸説組員馮世陽,“你讀倒數第二段吧”,“我能行嗎”馮施洋細心翼翼地説,拒絕的語氣裏卻分明又是熱烈的期待.我明白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讀卻又怕讀不好,影響小組……我連忙俯身輕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説:“我看你們組長有眼力,他能讀好,你們説呢”“是的,你要是不讀,咱們就少一個人次分呢.”同學們鼓勵道.

展示時間到,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第四組馮世陽的時候,同學們詫異第四組怎樣能讓他單獨亮相呢!因為馮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膽小、説話吞吞吐吐的同學.那一刻,屋子裏更是格外寧靜,寧靜裏還帶着緊張.他開始讀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他想起他以往怎樣被人迫害和譏笑過……”他的聲音裏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個別地方還有些不連貫,但在這個文段的朗讀中竟然讓人感覺到是激動和難忘的回味,當他坐下,片刻的寧靜後是一片雷鳴的掌聲.“給第四組加2分,因為他們組員提高大!”我説,“你們的掌聲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對吧.”“對!”全班同學大聲地喊道.當我把加分寫在黑板的小組評價欄裏後,我看到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正如他所讀的文段裏的話一樣,“他感到太幸福了”.

為小組加分的願望,讓他超越了自我,勇敢地站起來;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日趨提高,讓這樣的醜小鴨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溝通平台,點亮每一個名字

課後,當我來到走廊在溝通平台上寫評語的時候,圍過來的同學説,“教師,寫馮施洋!教師,寫馮施洋!”我笑了,同學們多可愛呀,他們懷着一顆好的心和我一樣為同學的提高而品嚐到了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的歡樂,他們都在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溝通平台上寫下有力的幾個大字:“我為馮施洋本節課的表現而驕傲,我為第四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我的名字,讓每一個名字都閃光,每一陣風吹過,都是一片幸福的顫抖.傾心於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巧用團隊評價和溝通平台讓我聽見學生成長的拔節之聲,收穫着幫忙學生成功的歡樂.

篇三十:教育敍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舞台劇,無疑是現階段我們學校的“主旋律”。

一月份,包括我在內的十幾名教師到南京市話劇團理解了為期五天的培訓,對台詞、表演等相關知識有了比較初步的認識。

三月份,挑選小演員。我們班就有三位,一位是主角演員,另外兩位是舞蹈。

緊之後,每週六排練。

除了學校重點打造的一台舞台劇外,每個班級還要準備一出。

今日午時,我利用班會課時間,帶着孩子們分主角朗讀。熟悉劇本後,我把孩子們分為A、B兩組,分別在兩組中挑選小演員,同時排練,競爭。

小涵異常進取,平時讀課文都結結巴巴的他,説起台詞來可流利了,語氣還挺有味道的。

週五午時連續三節課都是我上,也就能夠靈活安排。第二節課完成《補充習題》並批改,第三節課才能夠出去上體鍛課,並排練劇本。

小涵愛走神,動作慢。這不,正在做題,寫着寫着,又走神了。

“如果作業完不成的同學,就參加不了舞台劇的排練,那麼教師只能換小演員了哦!”我提醒孩子們。

只見小涵瞪圓了眼睛,長大了嘴巴,恍然大悟,然後開始奮筆疾書,趣味極了。

有些孩子看似對什麼都不太在乎,其實,是我們沒有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找到了興趣這位教師,孩子就進取多了!

篇三十一:教育敍事

心的方向就是幸福的方向

一個教師給他的學生們講了個故事:

有一位昆蟲學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齊在公園裏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腳步,好像聽到了什麼。

“怎樣啦?”他的商人朋友問他。

昆蟲學家驚喜地叫了起來:“聽到了嗎?一隻蟋蟀的鳴叫,並且絕對是一隻上品的大蟋蟀。”

商人朋友很費勁地側着耳朵聽了好久,無可奈何地回答:“我什麼也沒聽到!”

“你等着。”昆蟲學家一邊説,一邊向附近的樹林小跑了過去。

不久,他便找到了一隻大個頭的蟋蟀,回來告訴他的朋友:“看見沒有?一隻白牙紫金大翅蟋蟀,這可是一隻大將級的蟋蟀喲!怎樣樣,我沒有聽錯吧?”

“是的,您沒有聽錯。”商人莫名其妙地問昆蟲學家:“您不僅僅聽出了蟋蟀的鳴叫,並且聽出了蟋蟀的品種—可您是怎樣聽出來的呢?”

昆蟲學家回答:“個頭大的蟋蟀叫聲緩慢,有時幾個小時就叫兩三聲。小蟋蟀叫聲頻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紅色、黃色等各種顏色的蟋蟀叫聲都各不相同,比如,黃蟋蟀的鳴叫聲裏帶有金屬聲。所有鳴叫聲僅有極其細微,甚至言語難以形容的差別,你必須用心才能分辨得出來。”

他們一邊説,一邊離開了公園,走在馬路邊熱鬧的人行道上。忽然,商人也停住了腳步,彎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幣。而昆蟲學家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着,絲毫沒有聽見硬幣的落地之聲。

“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呢?”盧教師問。

大家都在思考,沒有人回答。

等了一會兒,盧教師自我給出了答案:“昆蟲學家的心在蟲子們那裏,所以他聽得見蟋蟀的鳴叫。商人的心在錢那裏,所以,他聽得見硬幣的響聲。

這個故事説明,你的心在哪裏,你的幸福就在哪裏。你的心所指的方向才是幸福的方向,幸福需要用心去澆灌。

篇三十二:教育敍事

微笑是教師給學生最好的禮物

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微笑的風采,包含着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激發想像和啟迪智慧的力。在順境中,微笑是對成功的嘉獎。在逆境中,微笑是對創傷的理療。而當教師當久了,嚴肅慣了,整天板着一副學究式的、長者的冷麪孔,似乎忘記了微笑了,或者在學生面前不會笑了。可是我們的學生卻無時不在期盼着教師的笑臉。

每一天早晨聽着學生喊“教師早”時,總是點點頭,或是回一聲“早”,習慣了也覺得很正常、很自然。可那一天讓我感覺卻不一樣,我正在操場上跳繩,鍛鍊身體,這時一位五年級的女生跳跳蹦蹦地過來,衝着我甜甜地喊了一聲:“教師,您跳繩呢!我能夠和你一齊跳繩嗎?我們體育教師讓我們練習跳繩,説讓我參加街道的跳繩比賽。”還恭恭敬敬地敬了個隊禮,一臉的渴求。“好哇!一齊來跳吧,我正缺少了伴兒呢”我直起腰朝她笑了笑。“教師,你笑得真好看!”“哦?真的嗎?”“是呀!”她嘿嘿嘿地邊笑去取跳繩了,笑聲甜潤歡樂。

微笑,就是微微的笑,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不是傻笑,更不是大笑,有時微笑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肯定與鼓勵。微笑不單單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感情。

以前,我給學生上的是微機課,由於不是自我的本行,感覺發揮不出來,上課時自我都很緊張,也是邊學習邊授課,總是放鬆不下來。這學期,我和領導申請還教我喜歡的語文課,我想法設法增加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嘗試着用飽滿的活力演繹着每一節課,我很關注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一次課上,在評議同學朗讀時,我嘗試讓一位從來不發言的學生評議一位同學的一個簡單錯誤。“劉俊寶,你來説,好嗎?”一聽我叫這名字,很多學生都把目光投向他,期待能聽到他的發言。微機課上,我每次叫到他,他都不敢站起來,還縮着脖子低着頭,象受驚的小鳥,連眼皮都不敢抬一下。這學期我教他語文課,他算大膽了許多,以往站起來幾次,但都不説話。今日不明白他肯説嗎?我在擔心、在等待,很多學生在期待中幾乎憋不住了。這時,只見劉俊寶慢悠悠地、毫無聲息地站了起來,然後又是慢吞吞地説:“我明白的,他是漏了一個字。”帶着很靦腆的笑臉,速度比一般學生髮言慢了兩拍,聲音不是很響亮,並且又有點結巴。這樣的發言讓其他學生確實感覺很滑稽,他們又很驚訝,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笑容,有人還小聲地嘀咕:他聽的真認真啊!這麼點錯誤都聽出來了,掌聲一下子響起來了。我笑了,是由衷的。不知哪一位學生説了一聲:“

看,教師也笑了!下次我也認真聽,我也要教師對我笑。教師,行不行?”“好,只要你們用心學習,贏得教師的笑還不容易。”我開心地笑着説。同學們都笑了,教學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着,那節課我上的簡便,學生們注意力集中,師生配合的絕妙,讓我久久不能往懷,我在教學日記中寫道:你今日給了學生一個微笑,學生給了你一節完美的課堂,記住這個微笑,讓它延續下去。

微笑是最好的禮物,它價值豐盛,卻不費一文錢。它不會使贈送的人變得拮据,卻使收受的人變得富有。它發生於分秒之間,卻能被永生不忘。沒有人因富足而不需要它,也沒有人因貧窮而不受它的好處。它為家庭帶來歡樂,為事業培育關愛,也在朋友間互通情誼。它使勞累者獲得休息,使沮喪者重獲光。

放學時,往往為幾個還沒有訂正完作業的學生而怒氣沖天,常常能在最終幾分鐘裏查出幾個“頑固分子”。今日又是星期五,放學後教師立刻要有教師活動的,沒時間輔導學生了。可偏偏這時查出一名學生,明明作業還沒有做完,本子還在書包裏,卻明目張膽地説“已經交了”。我的火氣不打一處來,氣沖沖地瞪着正在排隊的這個學生,仍下一句話:“回去必須要做好,明天交來!”無可奈何地讓他排隊回家。這時,在隊伍的前頭,一個清脆的聲音喊到:“教師!”我不明白是什麼事情,忙回過頭去,看到一張很滑稽可笑的鬼臉,“教師!笑一個嘛!我回去和他一齊寫作業,我替他保證,明天必須把做好的作業交給你檢查,祝教師週末過得歡樂。”被他這麼一逗,我一下子簡便了許多。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不缺少笑的資本,微笑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的樂趣,微笑能使我們解除隔閡,微笑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微笑給人以信心。然而,生活也有許多煩惱和痛苦,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困擾着我們,有時,實在是笑不出來,實在沒什麼可笑。可是,學生是天真的,他們不期望教師是兇巴巴的,他們不願意看到教師整天板着臉孔訓斥他們。當我們用微笑應對學生時,能給予學生寬鬆愉悦的心境,使他們感到親切、温暖,能增強他們自信心。微笑或許是架起師生情感橋樑的紐帶,活躍的課堂氣氛的創設少不了微笑的潤滑劑。“忍一下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給學生一次機會,送他們一個微笑,忍讓處世,微笑工作,服務行業提倡“微笑服務”,教育教學工作難道不應當學一學微笑教育的藝術嗎?把微笑作為一個禮物送給你的學生吧。

篇三十三:教育敍事

一瓶冰糖梨水引發的思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如何幫忙孩子成長,如何幫忙孩子改正錯誤,如何讓孩子正確處理問題,勇於承擔職責,是需要教師進行思考和培養的。

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首先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把學生看做完整的個體,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獨立、自尊、關心和撫慰,以“無錯原則”理解他們的行為。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瞭解學生的特點,相信他們的本事,把心理調適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結合起來,幫忙他們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彼此到達心靈上的溝通。

如何運用情感教育幫忙學生渡過“難關”呢,看看下頭這個小故事吧。

十月中旬的某一天,第四節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我快步來到四年級1班準備上課。推開門進到教室,就看到一羣學生圍着一位女同學在七嘴八舌的説着什麼。女孩一邊哭着,一邊走上來,我先勸慰“別哭,慢慢説。”女同學流着眼淚向我講述了事情的原由。她一早帶來的冰糖梨水也不知被誰喝去了三分之二,還好這件事出此刻第三節課,大多數同學都下樓上活動課去了。我輕聲安慰她:“咱們先上課,下課教師幫忙你解決,好吧。”下課後我把第三節課沒有上體育課的三位同學請到了辦公室,他們都向我表白自我沒有喝,其中有兩位同學偷偷對我説:“是宋同學乾的,以前他就偷喝過這位女同學的水。”宋同學,不就是那個有名的淘氣包嗎?我把宋同學找來,直截了當問他:“這水是你喝的嗎?”他説不是。我又問:“這水如果是你喝的,你覺得教師冤枉你了嗎?”他回答:“沒有。”我苦笑地對他説:“你到底喝沒喝?”他還堅持説沒喝。看着他好像無辜的眼神,在我看着他的時候,他的眼神中似乎在躲避着什麼,是害怕、是懷疑,我更堅定了自我的確定。轉念一想,再逼問下去也不會有好的效果,不如換個方式。“宋,教師一向都很喜歡你,也想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如果喝了別人的水,必須是口渴了,不管怎樣教師都願意和你做朋友。”

宋同學眼中的目光柔和了許多,但對於喝水一事他一言不發。“你看這樣行不行,不管是不是你喝的,教師買一瓶水都由你還給女同學。”他聽後怔怔地看着我。很快,我拿着冰糖雪梨水回來了,“回班吧,就説是你買的水送給女同學”。宋拿着冰糖雪梨,站了很久。“快回去吧。”我催促着。“教師,我錯了,水是我喝的”。宋的眼淚流了下來,之後他告訴我不肯承認的原因是怕家長回家打他。

經過這個小事,所帶給我的啟示:

巴特爾指出:“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象……”

僅有懷着一顆寬容的心,才會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瞭解這一次次拿東西背後的真正誘因,才能夠對症下藥。其次要用一雙敏鋭的眼睛去捕捉事件中微妙的變化。我們處理此類事件,必須要十分敏感。有時候周圍同學的一些竊竊私語,或者是當事人的一個小動作,都要捕捉。同時,我們在處理事件中還要敏鋭的調整處理事件的方法。一旦發現方法不合理,就要立刻轉變方法。

學生的心理問題恰似不服氣的一團烈火,經過批評、讓他難堪的方式來教育,只能讓這內心的火燃燒的更猛烈。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情感教育熄滅他這不該燃燒的心火,讓他敢於擔當職責,順利地渡過每一次難關。

篇三十四:教育敍事

國小數學教育敍事

教師要有一顆年輕的心,湧動着青春的活力。當然幸福並不永遠表現出簡便自在的人生,幸福便是一種由內而外流淌出來的甘霖,有豐富的人生內涵而又有無盡的生命回味。

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在作為謀生手段的基礎上,就應努力再把它變成事業,尋求價值和夢想,尋求到歡樂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

要想幸福首先要你的學生喜歡你,學生喜歡你是孩子們學習好你帶的這門功課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時,最重要的是要心中有愛、愛生如子,並且體此刻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每一個環節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是歡樂的、愉悦的、進而歡樂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作為人民教師我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不讓學生做的,自我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我首先做到。”我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我,在教學中不斷影響學生的心靈。做到以情感人、以禮育人、以身示人、以德服人、以能教人,真心實意地為學生着想,使學生與我彼此相互的信任。在十幾年的教學工作中,很多事情難忘忘記,其中最難忘的那是發生在幾年的一件事。那年我帶畢業班的數學課,這天我進行單元檢測,在教室裏,我沒有什麼事情,就要求最右排的學生交基礎訓練。我讓組長幫我打開基礎訓練,突然在一本書裏面掉出來一張紙條。我揀了起來,上頭寫着:XXX:51392010我一生就愛你一個!我本來打算課後再處理這件事情,沒想到幾個調皮的學生看見了。他們問:“教師,上頭寫了什麼呀?”這時,其他同學都把目光投向了我,問:“教師,上頭寫了什麼呀?”

“沒什麼。”我説。

“我明白,是要傳遞的情書”一個調皮的男生脱口而出,“教師,念念看。”

“好,那我就念給你們聽。”我把紙條慢慢地展開了,我就一本正經地念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隨後,我就把紙條折了起來,把它放入口袋裏。旁邊一個男生問:“教師,就這個?”

“當然了。”我鄭重地告訴他,“學習不就是這樣嗎。”

我朝她那裏看了看,發現她的臉一向紅到了脖子。我又之後説:“繼續認真做題。”

第二天中午,她來到我的辦公室裏,低着頭紅着臉不敢説話。我説:“在你們這個年齡段,男女同學之間相互有好感,這十分正常。因為你們的年齡到了青春的發育期,可是你們畢竟還是孩子,此刻的任務是學習,健康歡樂的成長,我不告訴你的家長,也不告訴其他教師,可是期望你今後好好的學習,提高自我的功課成績。因為你們今後的路還很長,你明白嗎?”

她點了點頭,眼裏噙着淚花.

最終,那位女同學十分用功的學習,在她畢業考試時數學成績是班級前3名。記的有位教育學家以往説過:“儘可能深入瞭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確實,經過陳陳的事例,我深深感到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麼重要。精神是行為的支撐。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多從精神上關心孩子,教化孩子,那麼對孩子行為上的過錯,我們也會多一份理解,對孩子的迷惑行為我們也能夠找準標本兼治的對策。

我認為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心態。“幸福的家庭都是類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説得就是這個道理。我是做教育的,我的工作理念是:“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篇三十五:教育敍事

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

早在教學之前,學生們大多已經預習過“平移和旋轉”這部分的知識了,因為這部分知識真的很趣味。課堂上,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着一個個問題,諸如: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物體的運動是旋轉?你能用手勢表示平移和旋轉嗎?……他們舉起的小手,都快伸到我鼻子下頭了(細節描述,反襯作用)。這時,我發現一個平時很愛動的學生一反常態,很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他低着頭,雙手放在課桌裏,身體一動不動。以我的經驗,他,肯定有問題!

我一向盯着他,突然收住較高的聲調。本來很熱鬧的課堂一下子安靜了,很多學生舉着手,眼睛順着我注視的方向,都向他行“注目禮”。他也發現課堂上的聲音發生了變化,抬起頭,一下子看到那麼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愣住了。

“幹什麼呢?”我問。

“沒幹什麼。”他一邊回答,一邊迅速把雙手向抽屜裏一伸,把身子靠向課桌。原本簡便的課堂氛圍,變得有些緊張了。學生們都盯着我,想看我怎樣“處理”他。

“把手裏的東西拿出來,我想看看。”我的語氣緩和了一些,不太想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來處理瑣事。他把雙手伸出來。我一看,他的左手裏趴着一個小磁鐵。

我本來想説:“請你把它放到講台上。”但一轉念,這樣的處理方式似乎太過平常了,對他本人、對其他學生、對上課的資料都沒有幫忙。其實這也是一個生成的問題,為什麼不運用這個生成的資源呢?

我面向全班,拋出了一個炸彈似的問題:“如果我請他把磁鐵放到講台上,他要進行哪些運動?”這下炸了鍋,學生們哈哈大笑,邊笑邊自我做動作,看看從起立到行走再轉身,要做哪些動作。經過討論,大家都覺得他想到講台上來,只要不轉身,上半身是平移。回去轉身的時候是旋轉。我的情緒也隨着學生們的討論“熱”了起來,順着他們的回答,説:“那就請你平移到我那裏來吧!”課堂轉入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下課後,學生們還沉浸在剛剛的插曲中,耳邊還能聽到學生不斷用“平移”、“旋轉”造句,他們已經把這兩個概念熟練地運用到了他們的活動中。

篇三十六:國小教師教育敍事

這是我在校本研修指導中收集的國小教師的教育日誌,從中你不難發現教師們的情懷與愛心在悄悄地流淌着。在隨着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課堂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課堂外的角色也在變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就象人的手心手背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僅僅在課堂上,對所有學生日常生活的幫助,特別是對後進生與智障學生的關愛,更能體現教師愛的力量的偉大。教師的一個微笑,教師的一個體諒,都會令我們的孩子激動不已,感激涕零。反過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與聽從,也會隨着這些事件的發生數量的增多發生質的變化,在國小生的心目中沒有什麼可以取代她的老師的地位。從下面兩位教師的教育案例中,你會發現教師的專業情意就是在這樣的故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盧俊玲:歌聲因你而起

新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天早晨,早早到校的我驚奇地發現:我班的韓淨愉同學已在班級負責的清潔區認認真真地掃地了,而其他值日的同學都 還沒來。當時,我真的很感動。

晨讀時,我把自己看到的一幕講給了全班學生聽。看到大家都向她投去了讚許的目光,我又想到:何不把今天早上上課前要唱的歌曲送給韓淨愉同學,作為對她的'獎賞呢?於是我讓韓淨愉同學點歌。她十分靦碘,不好意思地説:“我喜歡《種太陽》。”頓時,嘹亮的歌聲在教室裏響起--全班同學都站起來為她歌唱,向她拍手鼓掌。歌曲完畢,我又動情地對韓淨愉説:“願我們的淨愉同學永遠像太陽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此刻,淨愉的臉上掛滿了燦爛的微笑。

從此,我班有了一條不成文的班規:每天晨讀課上,大家都把最美的歌聲送給那些前一天或當天表現好的同學,既讓他們體驗到付出的快樂,也促使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班的班風越來越好,我的班主任工作也越做越輕鬆了。

王鬆甫:給她一本好書

開學,發新書了,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激動之情溢於臉上。我按順序豎行分發。不巧,真的不巧,到最後一豎行時發現了一本有毛病的書(倒裝、錯裝、沒裁齊)。怎麼辦?只管發吧,誰知學生也發現了,挑三揀四,留下那本壞書給了趙焱林(最後一名學生)。我走過去,把書整了整,但仍然有問題,就去辦公室想調換一本。“沒有了,一本不多。”衞平説。

我就重回教室,把那本書給了趙焱林,説:“先用着,不要寫名字,隨後就調。”她無奈地點了點頭,沒説什麼,只“嗯”了一聲。

説起趙焱林,老師都知道,她從小腦子受過刺激,有毛病,忘性特好,歷次測試沒上過兩位數,即使偶爾得了兩位數,也在20以下。有人説:“不給她算了,反正也學不到什麼。”我就想,她是一個學生,有權利接受教育,老師怎能不發給她書呢?如果不發給她,不是給她打擊了嗎?心靈不受到傷害嗎?老師的愛心,哪兒去了?“給她一本好書!”我決定。

當我第二次回到辦公室,衞平説是剛才查錯了,多了幾本。我拿起一本好書走向教室,把剛才的壞書收回,給了她一本好書。只見她望着我,滿臉笑容。

對,老師要真的像父母,關愛每一個孩子,哪怕是差生,有疾病的孩子,就像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一樣,讓她們感到學校的温暖,也生髮愛心,更好地做人、生活。

篇三十七:國小教師教育敍事

14年前,還帶有稚氣的我滿懷一腔熱情與希望踏上三尺講台,開始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職業生涯。我愛所從事的事業,更愛我的學生!回顧12年來走過的教育之路,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的職業生活簡單而又平凡。但在這平平淡淡中,我認真地過每一天,靜靜地享受温暖的陽光、享受清爽的夜風、享受花兒的芬芳、享受桃李滿天下的自豪與快樂……我的心容易感動,容易滿足——這都是因為我品嚐到了教育帶給我的幸福的滋味!

感受幸福,因為工作並快樂着!現在做教育工作,帶有巨大的精神壓力:社會發展的苛求,家長熱切的期盼……讓我們的勞動既細膩又嚴謹。所以一談起工作,很多老師總認為工作不那麼愜意輕鬆、一帆風順、心想事成了……有些人還產生了厭惡的念頭,感到工作的乏味。

當您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反覆覆的工作所禁錮時;當您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攪得心煩意亂時……請您靜下心來記住這樣一句話:“工作並快樂着!”。那麼厭惡的念頭就會隨風而去;樂觀、積極、熱忱的心理,才是吸收快樂和幸福的磁石!

我覺得在工作中幸福無處不在。教師的幸福是一種體驗、是一種精神享受——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學藝術,是一種幸福;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種幸福;得到同行、家長、學生的認可與接納,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們認認真真、工工整整書寫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們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們充滿謝意的臉上……

當然,在工作中我們也充滿了矛盾和挑戰。但是,矛盾卻能激發靈感,挑戰卻能鼓勵激情。只要我們以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工作,那麼我們就會從工作中體驗到無限的快樂!

如果您的工作任務繁重,這説明領導對你信任,能者多勞,就是加班加點也不覺得累,被器重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不是一種幸福嗎?我每天至少上4-5節英語課,同事問我:上那麼多的課難道你不累嗎?説實話怎麼能不累呢?但是每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會快樂起來,忘記了疲累!我喜歡上課,喜歡面對孩子們那一張張渴求知識的笑臉!

工作,使我快樂!有時,當我悶悶不樂的時候,當疲勞與失落緊緊環繞我的時候……這時身邊學生們的一聲:“(英語)老師好!”立刻就會把我的煩悶驅散,為人師的幸福快樂充盈在心中……無論您在工作中碰到何種境遇,都要以快樂的心情去對待工作。人最不應該缺少的就是熱情,應該像熱愛戀人一樣熱愛工作、關愛孩子。工作是歷練自己的心智、提高生活適應力的最好方法。對工作充滿人情、熱情、歡情的人,工作便成為生活中一個十分愉快的部分。

那就讓我們在平淡中的工作中,找尋真正的人生快樂、感受工作所帶來的幸福吧!我高興——我是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

標籤: 彙總 敍事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e1de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