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 “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妻子、充滿”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體驗和獲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親人的悲憤、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和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4、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誦讀導引、涵詠品味,感悟爸爸為維護和平壯烈犧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親人的悲憤,從而體會和平的可貴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以及熱切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難點:理解“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

這節課老師帶大家走進一位中國孩子,一位被戰爭奪去父親生命,飽嘗失去親人痛苦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聆聽這個孩子的呼聲吧!

強調“一個”1齊讀課題:

強調“中國”讀:

強調“孩子”再讀:

你們看,強調不同的詞,我們讀出的感覺就不相同,引發我們的思考也不相同。

三、檢查字詞

1、下面,先檢查一下大家的字詞預習情況。各小組,2人結對抽查,每錯一處不得星,請抽查的同學將對方錯的詞語在預習單上用紅筆標出。錯的同學還要將你錯的詞語多讀幾遍。開始。得到這顆星的請舉手?

2、生字寫會了嗎?誰能站出來提醒大家哪個字的寫法?

我來提醒大家:“凱 ”的左下部分。

3、老師還讓大家查閲了這三個詞語的資料介紹,誰來交流一下?

我查到了:

那麼將這四個詞語連起來,你能否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呢?

(我的爸爸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犧牲了,聯合國祕書長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於是我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寫了一封信,呼籲和平。)

師補充:1994年中國維和特派員雷潤民在伊拉克—科威特邊境的維和行動中不幸生亡!兩年後,他的兒子,在北京二中讀書的雷利給聯合國祕書長寫了一封信。信中用了大量的筆墨寫了作者的父親,那麼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下面我們圍繞這個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四、小組交流,展講學習內容

1、提示交流注意事項:

2、交流展講

生:他是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了。──一位保衞和平的勇士。

生: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還説:“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一個愛妻子、愛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生: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鮮血。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一位熱愛和平,並用自己的生命捍衞和平的人。

生: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一個出色的人才

3、師引導感悟:

你們從爸爸犧牲,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出色的勇士,“犧牲“是什麼意思?

它和“死“有什麼區別?

“犧牲“表示非常光榮地為國家捐軀,所以爸爸的光榮犧牲也因此換來了祕書長高度評價,讚揚他是:?

理解“卓越”:卓越是什麼意思?可以換成什麼詞?他的近義詞是什麼?(優秀、傑出)是啊,如果你有這樣一位父親,你感忽而怎樣?(驕傲、自豪)

,那好,請你驕傲地讀出這段話。讀:

4、繼續交流:

爸爸是一位愛妻子愛孩子的人。

爸爸是一位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經濟學碩士説明了什麼?(高學歷、知識淵博)

誰能驕傲的讀讀這句話?

5、師總結:

誰能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生一句話:爸爸是個勇敢、愛和平、愛家庭、知識淵博的人才。這樣的一個父親,作者怎能不感到驕傲和自豪呢?他是多麼盼望塔爾父親能夠早日回來呀!如果此時,你就是那個孩子,想象一下此時你就是那個孩子,壁上眼睛,想想一家人在機場幸福團聚的場景:笑聲、鮮花和掌聲,擁抱、淚水,好,睜開眼,從你們的表情中,我感覺到了幸福的場面。

轉折:爸爸終於回來了,我們手捧着鮮花去機場,迎來的卻是什麼?(課件)

此時此刻,老師看到你們眼中閃爍的淚花,你感受到什麼?(悲傷)

是啊,我最引以為豪的爸爸、日思夜想的爸爸如今只看到覆蓋着國旗的遺體,你的心情如何?(沉痛)你能給大家讀讀這段嗎?

非常傷心,你在讀讀。還有誰想讀?我們一起讀。

我想此時你們心中不僅有對爸爸的深切懷念,也是對戰爭的痛恨,這種痛恨產生的不僅是悲傷,還有對和平的呼喚:齊讀這句話: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我聽到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爸爸的呼喚都有誰聽見了?我、叔叔阿姨、全世界。

對呀,我想,當我和媽媽看到我們深愛的親人離我們而去的時候,內心在呼喚:和平。

當在場的叔叔阿姨看見祖國又少了一個優秀的高端人才的時候,內心呼喚:和平。

當全世界的人看見又一個勇士為國捐軀的時候,內心在呼喚:和平,和平,和平。

下面,我們把這個句子分成三個句子拆開讀: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我聽到了,他呼喚的是“和平!(課件、)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媽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6、評價爸爸

爸爸那張開的嘴在告訴我們,他臨死都不忘和平,那麼,對於爸爸的“犧牲“我是怎樣評價的?從書中找答案。

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衞和平的光榮戰士。

出示屏幕:大家看這兩段話有什麼區別?

我想改成第一人稱,讓我們的孩子直接對爸爸説。誰説?

您的死是光榮的,您是為和平而倒下的,您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聖壇上。今天我要向您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您是保衞和平的光榮戰士。

爸爸雖然犧牲了,但是他是光榮的,可是,如果沒有戰爭,他可以做些更光榮的事,比如:

繼續為維和服務,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是啊,我們全家也會安享天倫之樂,有一個完整的家。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所以我才會呼喚:和平。

6、交流不和平資料

那麼,今天的世界和平了嗎?

理解“和平之花:“嬌嫩”

生交流資料

師交流資料:(配圖)

看到這些圖片,當大量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的時候,你有何感想?

(生交流)

看來我們和雷利的心情是一樣的,莉莉發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僅僅是一個孩子的呼聲嗎?還有誰?除了我們中國人,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也在呼籲:

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吧!(師生分讀最後一段)

是啊,為了家庭的幸福,我們呼喚:

為了國家的安寧,我們呼喚:

為了全世界更加美好,我們呼喚:

8、那麼,為了和平,我們該做些什麼呢?小組交流一下:每組派一名代表説。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讓多少像雷利一樣的家庭妻離子散,戰爭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園毀於一旦,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雷利向當時的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發出了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聯合國在總部大堂掛上了這幅標語——四海之內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你,我,我們大家,我們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都應該深深地發出我們的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相信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呼聲!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由此變得更加美好,

結尾:短短40分鐘的課堂,讓我們無法停止對和平的呼喚,因為:讓世界充滿愛,讓和平永駐人間不但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

課後,我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給那些戰爭中的孩子寫封信,也可以辦一期“停止戰爭,保衞和平”的手抄報。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與分析 篇二

教材解讀

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是一位中國孩子給聯合國祕書長寫的信。信中雷利緬懷了父親——一個為維護世界和平而獻身的英雄。信以“呼聲”起首,以“悲憤”貫之,以“渴望”作結,表達了一箇中國孩子失去父親後的悲痛和盼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通過蒐集相關資料和課堂中品析重點詞句,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形勢,樹立熱愛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世界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觀念。

教學流程

一、自主學習,孕育感情

1.播放課件,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1)配有輕鬆愉快音樂的一組畫面,反映我國人民在和平、安寧的環境裏幸福地生活着;(2)一羣兒童在轟炸聲中顯露惶恐和絕望神態的畫面。

導語: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安寧、幸福的環境中。你可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孩子無法擁有這一切!你們看,這些都是生活在戰爭環境中的兒童!他們中有的被戰爭奪去了親人,有的房屋被炸,無家可歸,無糧充飢。戰爭,這個惡魔,時刻都在奪走無數無辜的生命。戰爭是多麼殘酷呀!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個被戰爭奪去父親的中國孩子,去感受他的內心世界吧。(板書:22課《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2.自學課文,與文本對話。(1)把課文讀通、讀順。生字詞多讀幾遍,並把它們畫出來,再通過聯繫上下文或查字詞典理解詞義。(2)小組同學間相互説説,雷利發出了什麼呼聲?為什麼要發出這樣的呼聲?(3)再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並請教同組同學。(4)找出自己喜歡的句段,在深入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的展示,學生在幸福與悲慘景象的強烈對照中,產生心靈震撼,為本課的學習情感定下“基調”;自主學習給了學生獨立地、充分地與文本、與夥伴、與所蒐集的資料和與老師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讀通、讀順課文,運用學過的理解詞句的方法,初步把握了課文的內容。為情感激發及深入理解課文內涵做了鋪墊。]

二、探究“呼聲”,彰顯親情

1.再現幸福生活場景。(1)雷利熱切地盼望爸爸凱旋,他把那頂藍盔戴在自己頭上。如果爸爸活着回來了,父子相處將是一種怎樣的情景?(2)飛機已經在機場上空盤旋,近了,更近了……雷利此時在想些什麼?

2.感悟父親的形象。畫出課文描寫爸爸的語句,想想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引導學生明白:(1)從“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好的父親和丈夫。(2)從聯合國祕書長讚揚爸爸的話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卓越的人。(3)從爸爸臨上飛機時對“我”説的話中,看出爸爸對維和行動充滿信心。(4)從“染紅了”、“浸滿了”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勇敢的、盡職盡責的人。(5)從“精通四國語言”,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非常能幹的。(6)從“彷彿呼喚着什麼”,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個用生命捍衞世界和平的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再現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場景,彰顯了親情,使教學形成藴生活、引導、想象於一體的多元的、遞進的新情境。學生的正義情感在強烈反差中得以充分激發,維護和平的觀念自然產生。同時,幸福與不幸形成強烈的對照,也為突破重點詞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樣,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感悟父親的形象,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把握和對人物情感的領悟水到渠成。]

三、感悟“呼聲”,體味悲情

1.多媒體播放哀樂,學生靜聽教師範讀正文第4自然段,在腦海中再現靈柩歸來的情景。

2.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的心情如何,你會説些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正文第3自然段,畫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説説你的感受。

4.感情朗讀指導:如,讀“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鮮血”一句,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表達“我”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説:“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這一句應用堅定的語氣讀,表達爸爸的堅強信念;“我彷彿聽見爸爸的‘呼喚’……”是一個長句,層層遞進,朗讀時音調要提高,特別是連用的三個“和平”更要重讀,以表達強烈的感情,讀出小作者對失去父親的悲憤,讀出大家對世界和平的渴望。

[設計意圖:靈柩歸來場景的再現,語境的想象和移情體驗,為學生走進文本,實現與文本所透露的感情交流,與人物內心對話,與自己心靈對話創造了條件。實際上,這是營造一個語言和精神底色極為鮮明的教學情境,以求達到語文課堂應“突出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要求。]

四、直面“呼聲”,呼喚真情

1.出示句子:“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你知道現在哪些地方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1)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圖片或資料,認識到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如,海灣戰爭、波黑戰爭、美國轟炸南聯盟、美國轟炸阿富汗、巴以衝突、伊拉克戰爭…… (2)教師播放一段美國轟炸伊拉克城鎮的電視報道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以及人民的苦難。再讓學生談談看到這些血淋淋的戰爭畫面有什麼感想?

2.雷利的呼聲,這只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嗎?

3.作為國小生,為了制止戰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昇華學生的情感。

5.小練筆,道心聲:給那些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表達對他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譴責。

6.播放“讓世界充滿愛”歌曲結束教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高潮。它融師生情、文本情、作者情於一體。這又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進一步的感知、感悟中,又一次受到情感的薰陶。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意在強化學生情感,讓他們由衷地發出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小練筆,道心聲”環節的安排,目的在於讀寫結合,讓學生在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情感得以昇華,初步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觀念。]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案例 篇三

一、教學目標設計

1、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緬懷父親——一個為維護世界和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並代表中國孩子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文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着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扞衞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2、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妻子、充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4)能聯繫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4、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二、教學模式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因此,我覺得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搭建好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舞台,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需要,給學生提供主動學習、主動探求、主動實踐、主動完善的機會和空間,教師要努力做到“帶着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同時,要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上教師就應該做到三個“不”,即學生能自己説出來的,教師不説;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師不教。儘可能地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讀,通過讀中感悟、讀中體會,來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而達到感情的昇華。

(一)     模式基本結構

本節課我按如下環節組織教學

一、 激情導入,引發思考

二、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三、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四、入情入境,潛心會文

五、點題明理,拓展昇華

(二)模式基本流程

第一環節:   靜心觀察,引發思考。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第三環節: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第四環節:入情入境,潛心會文

第五環節:點題明理,拓展昇華

三、實施與反思

通過“一上”之後,發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課時劃分不明顯,既像第一課時又像第二課時。

2、          對學生朗讀的訓練不夠到位。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太膚淺。

3、          教師“一言堂”現象嚴重,對於難點沒有給學生留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就悉數講解。

4、          句子過多的出現在課件上,沒有認識到課件只是起到一個輔助教學的作用,應將句子迴歸到課文中去。

將教學過程做如下調整:

第一環節: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反思】一上時,我從語文園地四的一張照片中導入,發現效果不夠理想,於是運用了一段關於戰爭的視頻,這樣就顯得更加直觀形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第二環節:交流已知,理清脈絡

此環節中讓同學們一邊看老師板書課題,一邊回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知道了些什麼?

【反思】這樣做,既對上節課的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回顧與複習,又很自然的過渡到下文的學習。

第三環節:深入探究,感受情感

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疑問:同學們,雷利為什麼要向加利發出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呢?他的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又是怎樣表達對爸爸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嚮往之情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來了解吧!讓學生帶着問題饒有興趣的走進課文,自主學習。

【反思】通過讀文、圈畫句子,來了解爸爸的為人。感受到爸爸是一個優秀的維和戰士,是一個熱愛和平、敢用生命來捍衞和平的英雄。指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這樣,不但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現了教學方法,而且更讓學生感受到了這麼優秀的人被戰爭奪去了生命,那種對戰爭的憤慨、抗議之情會油然而生。

第四環節:緊扣題眼,明理激情

【反思】此環節中在理解“但51年後的今天,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但是世界並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兩句話時,不僅讓學生收集了大量的戰爭事件,而且用課件播放了有關伊拉克戰爭中兒童和圖片,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使已有的生活積累和課文內容形成相似的和諧振動。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巨大傷害,學生認識到和平的可貴,從而使學生再一次與作者產生共鳴,從心底裏發出強烈的呼籲: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這樣的設計,水到渠成的解決了教學重點。

二上時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激情導入,引發聯想

導語: 同學們,當你在和平的環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寧的生活時,你可曾想到就在地球的某一個地方卻還在發生着這樣的一幕。(播放戰爭視頻)誰來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是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實在是太深重了。今天就讓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五課,一起去傾聽一箇中國孩子面對戰爭所發出的呼聲吧!

1、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

2、  説説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情。教師充滿激情的導語和多媒體課件播放的有關戰爭的圖片,把學生引入課文,讓學生初步感到了戰爭的可怕,為學習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這樣,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二、交流已知,理清脈絡

請同學們一邊看老師板書課題,一邊回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知道了些什麼?信中發出了什麼呼聲(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

1、  回憶上節課內容。

2、  回答問題

這樣做,既對上節課的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回顧與複習,有很自然的過渡到下文的學習。

三、深入探究,感受情感

同學們,雷利為什麼要向加利發出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呢?他的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又是怎樣表達對爸爸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嚮往之情的?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來了解吧!

1.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翻到第70頁,自讀課文1——4自然段,瞭解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把介紹雷利爸爸的詞語或句子勾畫下來,認真的讀一讀,(生默讀)

1)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聯合國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行動中壯烈犧牲,您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讚揚他是“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指導品讀

2)一個出色的人才。(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指導讀出自豪的語氣

導:像爸爸這樣一個出色的人才,他完全可以找一份安全的工作,但是,他卻選擇了到危險的地方去,去維護和平。這説明爸爸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愛和平的人)

3) 一個深愛家人的好丈夫、好爸爸。(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説:“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指導品讀,相機出示藍盔。

導:從你們的朗讀中,我體會到了爸爸對親人深深地愛,也體會到爸爸對這次出行很有信心。讓我們再次讀出爸爸的愛,爸爸的信心好嗎?

同學們,從你們的發言中,我體會到爸爸非常的優秀,非常的了不起。

想象説話:這樣一位出色的父親怎能不讓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呢,她是多麼盼望父親能早日歸來啊!我們和雷利一樣多麼希望那一天能早一點到來。那一天,真的來了,爸爸真的凱旋歸來,一家人在機場重逢,該是怎樣一幅幸福的場面呢?(學生交流)

導:現在,爸爸終於回來了,我和媽媽帶着最美的鮮花一起去迎接他,

(播放課件,父親靈柩回來時的悲痛場景)

1、師:我看到了同學們眼裏閃着的淚花,我知道,這眼淚是對戰爭的痛訴,是對爸爸的深切懷念。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剛才我們看到的情景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深深地觸動了你的心。

對於爸爸的死,雷利有着自己的評價,請同學們把他對爸爸的評價找出來讀一讀。同學們,雷利的爸爸是為了維護和平而犧牲的,現在,讓我們也帶着深深崇敬之情和雷利一起來緬懷這位光榮的和平戰士吧!

1、  讀課文1——4自然段,勾畫句子。

2、  仔細品讀句子。

3、  想象畫面。

通過讀文、圈畫句子,來了解爸爸的為人。感受到爸爸是一個優秀的維和戰士,是一個熱愛和平、敢用生命來捍衞和平的英雄。這樣,不但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現了教學方法,而且更讓學生感受到了這麼優秀的人被戰爭奪去了生命,那種對戰爭的憤慨、抗議之情會油然而生。

四、緊扣題眼,明理激情

導: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一位維護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一位愛孩子的好爸爸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爸爸的犧牲有沒有喚醒那些製造戰爭的惡魔呢?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5、6自然段,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運用我們已經學過

的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小組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1、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 教師點撥:和平的環境是美好的,因此人們把它稱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環境還不穩固,還不持久,所以又説是嬌嫩的“和平之花”。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談談戰爭的存在。

3、播放圖片或資料。讓學生親眼目睹戰爭的殘忍性以及由此帶給人們的災難。(課件顯示戰爭場面,師解説)

師:看到這兒,你們的心裏怎樣想?(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小結)

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兒童,為了讓和平之神永駐人間,為了讓和平之花不再嬌嫩,我們能夠做點兒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

4、師:同學們,這封信中,小作者向加利是為了想通過加利向聯合國呼籲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然而僅僅靠加利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制止戰爭嗎?僅靠聯合國就能維護和平嗎?僅靠維和部隊就能讓世界太平嗎?那你們説應該怎麼辦?) 讓我們一同來呼籲吧!讓全世界都能聽得見我們的聲音,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加入到維護和平的隊伍中來吧?(全班齊讀)

1、  自讀5、6自然段,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2、  同桌交流體會。

3、  交流蒐集的資料。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具體生動、可借聯想的背景。在理解“但51年後的今天,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但是世界並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兩句話時,有僅讓學生收集了大量的戰爭事件,而且用課件播放了有關伊拉克戰爭中兒童和圖片,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使已有的生活積累和課文內容形成相似的和諧振動。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巨大傷害,學生認識到和平的可貴,從而使學生再一次與作者產生共鳴,從心底裏發出強烈的呼籲: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這樣的設計,水到渠成的解決了教學重點。

再次反思:

讀完這篇文章我受到深深地感染,我能體會到雷利失去父親的悲痛,同時也喚起我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我想,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動那些善良的孩子們的心?但是孩子對戰爭了解的太少,在他們的腦海中沒有和平的概念及切身的體會,以及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針對這一特點,我在執教本文時重點落實在“悟讀交匯”。這節課上,不僅有聲情並茂的“讀”,還有潛心會文的“悟”,學生或“讀”中“悟”,或“悟”“讀”。  如:雷利的爸爸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從文中找到描寫他的詞句,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交流後指導朗讀。又如:句式訓練:帶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讀第三自然段。另外還有過渡:同學們,雷利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寫這封信是想通過加利向聯合國呼籲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然而,僅靠聯合國的力量就能制止戰爭嗎?那你們説要靠誰?那就讓我們和雷利一起來呼籲吧!讓我們的聲音傳遍全世界,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加入到維護和平的行動中來吧!(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聲,一起有感情的朗讀。)因為悟讀交匯,學生的“讀”因“悟”而更動人心絃,學生的“悟”因“讀”而更啟人心扉。

語文課是情感的科目。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入情入境。在教學“痛失父親”這一環節時,我讓學生想象爸爸凱旋的情景,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有的説:“我一下子撲進爸爸的懷抱,在爸爸的臉頰上親了又親。”有的説:“雷利看見了爸爸,一頭撲進爸爸的懷抱,爸爸撫摸着雷利的頭,並把藍盔給雷利戴在頭上”還有的説:“爸爸,我一定向你學習,長大了也當一名維和戰士。”就在學生飽含激情的讚美聲中,我一下子把話題扯到爸爸犧牲,學生的感情從顛峯一下子跌入低谷,雷利是多麼懷念他的父親啊!當鮮花捧來,藍盔接來,而爸爸卻永遠不能再回來時,那時怎樣的痛楚啊!在情緒的渲染下,學生陷入了對父親深切的緬懷當中。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每個學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並交流自己的體會。在交流時,學生能針對同一句話談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發言的大部分同學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根據“藍盔”加上了引號,體會到它的意思並不單純是指一頂藍盔,而是象徵着和平。爸爸是想讓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這一切,都説明學生對於文本有自己的認識,平時的語文課上的日積月累,對學生的閲讀能力的培養初見成效。

同時在這堂課上,我通過播放收集到的戰爭場面的畫面及課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戰爭的殘酷、雷利呼籲和平的美好願望,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才有破竹之勢。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先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戰爭的資料,初步感受戰爭的存在。然後看課件,親身感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提問: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説些什麼?欣賞課件後交流:為了制止戰爭,保衞和平,我們又能夠做點什麼?

回想這節課,自己的潛心鑽研,終於使本節課收到了比較讓人滿意的效果。雖然這只是一節課,但是帶給我的意義決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我的收穫會更好地運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收到好的效果。

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四

主題與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獨特個性。新課標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在教學建設中又再次提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切歸根求源都基於一點——發展學生的個性。朗讀是學生展示自己獨特體驗的舞台,在這一舞台上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因此,在國小中年段的閲讀教學中,我不斷嘗試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培養學生個性化朗讀的教學方式。

情景説明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第四組教材圍繞“戰爭與和平”這一專題來選編課文,瞭解戰爭給孩子們帶來的苦難,聆聽他們對和平的呼喚。《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信。情感強烈,包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沒有口號,但讀起來催人淚下。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繫起來,引起讀者的共鳴。四年級學生通過近四年的語文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閲讀基礎,具備了初步的閲讀能力。精讀課文是學生進行閲讀實踐的範文,為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探索,為學生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間。因此,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學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等詞語。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中,我把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確定為本文的教學重點。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本文教學的難點。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讀,通過讀中感悟、讀中體會, 來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而達到感情的昇華。圍繞這一主題,我精心設計瞭如下教學步驟:(l)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再讀,感知課文內容, 在讀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以讀促感,以感促讀,達到與小作者情感的共鳴;(3)讓學生抓重點詞句讀,讀的同時聯繫具體實例理解課文內容;(4)多種形式比賽讀,激發學生讀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就是説,讓讀貫穿本節課的始終,體現讀中感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的思想。不僅學生不感到乏味,樂“讀”不疲,而且,課文的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理解了。

教學過程

片斷一  聯繫生活實際,調動學習情感

師:上課前,張老師想跟同學們談談心,你們覺得現在最幸福的是什麼?

生:我最幸福的是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他們還跟我們買好吃的。

生:我感到最幸福的是有舒適的學習環境。

師:當你們在安寧、幸福的環境中生活的時候,你們是否知道還有許多孩子因為戰爭正掙扎在死亡線上,有的被戰爭奪取了親人,無家可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感受一下被戰爭奪取父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板書課題,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生:一箇中國孩子發出了怎樣的呼聲?

生:這個中國孩子為什麼要發出呼聲?

師:讓我們走近課文,走近小作者的內心世界,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教學反思:以“呼聲”為情感線——激qing。《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注意情感體驗,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是一篇情感性很強的課文,在設計中,貫穿“呼聲”於全過程。課伊始,創設情境,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激起學生情感。這樣,讓學生沿着小作者的情感階梯,邁向情感高潮,產生共鳴,受到薰陶,得到啟迪。

片斷二   巧設情境,品讀感悟

師:同學們都讀了課文,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生:孩子的爸爸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最深。

師:有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孩子的父親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生:孩子的父親是個熱愛和平、保衞和平的勇士。

生: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

師:爸爸這麼的優秀,這麼的出色,聯合國加利先生給了他怎樣的評價呢?

(生讀句子)

師:誰能模仿聯合國加利先生讚揚一下父親?

(指名讀,評價;教師引讀,全班齊讀。)

師:孩子的父親是優秀的、崇高的,我也被他感動了,同學們呢?現在就請大家默讀課文,把令你感動的地方畫出來,邊讀邊體會。

師:想好的同學可以把你的感動説給小組同學聽一聽,把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可以兩人一小組,也可以四人一小組。

生:當我讀到“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心裏很難受,爸爸為了維護和平離家而去,他的承諾永遠不會實現了,“我”永遠失去了最親愛的爸爸,孩子多可憐啊!

師:是啊!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就這樣因為戰爭而破碎了,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評議;男同學扮演爸爸來讀這句話,女同學讀旁白。)

生:老師我不知道什麼是“藍盔?”

師:“藍盔”是維和部隊士兵統一穿着的藍色盔帽或藍色貝雷帽,上面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亦稱“藍盔部隊”。

師:同學們,看到爸爸臨上飛機時還那樣深情地望着我和媽媽,聽着爸爸這堅定充滿信心的話語,你想對爸爸説點什麼呢?

生:爸爸我們等你!早點回來!

師:小作者和大家一樣也期盼着爸爸早點回來,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要帶着最美的鮮花迎接他。可是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他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再一次見到爸爸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什麼?

生:“我們如約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課件出示這一句)

生:課文中的小朋友寫得如此清晰,可見這一幕將會永生難忘。

師:誰來試着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評價;女生齊讀這段話。)

教學反思: 以“讀悟”為主渠道——內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通過讀書有所感悟,通過感悟促進內化。如:感悟“父親是個怎樣的人”時,讓學生找出有關句子讀,體會體會。並模仿加利先生讚揚一下父親。這樣,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又聯繫全文讀書內化,為後文的重、難點學習奠定基礎。從而實現了師生與作者、編者之間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溝通,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片斷三   配樂朗讀,想象畫面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隨着作者一同去感受這難忘的一幕吧!請同學們聽老師讀,大家邊聽邊想象畫面,你可以閉着眼睛想象,也可以趴在桌上靜靜地感受。

師:誰來説説你眼前的畫面或自己的感受。

生:老師,我想哭,沒有爸爸多不幸呀!

生:我想象到當時機場沉寂得很,只是哭聲。

生:爸爸的嘴沒合上,他肯定告訴孩子別難過,要照顧好媽媽。

師:骨肉分離,這種痛產生的不僅是悲傷,還有力量,還有對和平的呼喚。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心底的呼喚。課件出示句子:“爸爸的嘴張着……和平!和平!和平!”

(指名讀,分組比賽讀。)

師:課文中的孩子發出了什麼樣的呼聲呢?再讀課文。

生:“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指名讀,評議;再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一個中國孩子強烈的呼聲。

(全班齊讀,教師引讀。)

師:可惡的戰爭奪去了最最親愛的爸爸的生命,當我們還沉浸在悲苦當中時,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資料,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豐富的圖片、文字,下節課再來交流。

教學反思: 《課標》中指出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情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葉聖陶先生也曾説過,“閲讀總得讀” 就是“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閲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範讀!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閲讀慾望,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與作者共鳴,與作品中的人物共進。

收穫與啟示:

上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一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直到下課後,孩子們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他們異口同聲的説:“這篇課文寫得太感人了!”“張老師,我還想讀!”……課堂上,孩子們觸動心靈的感悟,至今還回響在我的耳邊。有的説:“小作者永遠失去了最最親愛的爸爸,孩子多可憐呀!” 有的説:“我彷彿看到爸爸的嘴沒合上,他肯定告訴孩子別難過,要照顧好媽媽。”有的説:“我想象到當時機場非常安靜,只有一片哭泣的聲音!”甚至還有的説:“張老師,我想哭,沒有爸爸多不幸呀!”……給我感觸更深的是在老師沒有做任何指導下,孩子們充滿激qing、繪聲繪色地朗讀,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

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説的特別有道理。書是讀懂的,不是教師教懂的。當然,這裏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讀才應該是最為主要的。只有讓學生自己讀,通過讀去體會,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內容,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的學習。《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特別感人的書信體裁。在備課的時候,我就設想將小作者這種失父之痛,渴望和平的感情基調貫穿全文。首先我反覆讀了多遍,自己就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想:要用我的“心”去敲響孩子們的心靈,用我的 “情”去激活孩子們的情感。因此,在設計時,我就想通過朗讀去打開孩子們情感的天窗。在全文的設計上,貫穿了一個讀字。由潛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淡到感人。讓學生對課文的認識也同時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人理解的過程。讓學生的心理完成了平靜到起波瀾直至被感動的過程。從課堂上呈現出的效果來看,這種讀甚至要勝過我們枯燥的一千句、一萬句的講解。所以,這節課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閲讀教學中讀的好處。

有待改進的問題:

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範圍。當需要激qing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範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

但要注意的是:

(1)範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課中範讀不能太多,要儘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

(2)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竿充數”和產生唱讀的温牀。

(3)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節,它的作用又有區別,如範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後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教者要體現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

專家點評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這一點:“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這一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採用自讀自悟教學法,以學生的“讀”為主線貫穿全文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想、去議、去説,從而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

語文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我們不能滿足於“教教材”,而應當是“用教材”。我們要“讓思想衝破牢籠”,用獨特的視角去審視教材,根據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現實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體悟,與言語現象發生共鳴,引導學生朗讀。因為“感悟”首先應有所感,只有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聲,才能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和讀者已有的知識背景、感知經驗碰撞、接通、共鳴,才能豁然開朗、心領神會。語文教學永遠是一塊無限廣闊的創造的天地,讓我們認準方向,大膽地往前走!(張繼紅)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妻子、充滿”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4.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是教學的重點;

2、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國內外大事;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創設情境,播放課件:一組表現幸福生活的`畫面。

2、學生看了這些畫面,談談自己有什麼感受?

3、師: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園裏,在商場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幕情景。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並不屬於每一個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樣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 15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4.由題質疑,激發感情。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小結梳理:“一箇中國孩子”是誰? 他發出什麼呼聲? 為什麼會發出這一呼聲?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播放動畫課件《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學生聽讀課文,然後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意思,課文講了幾部分內容?

3、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⑴ 抽讀生字詞語,可採用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讀。

⑵ 請讀一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學生互相糾正錯音。

三、自讀感悟,小組交流討論

1、自學生詞,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2、逐段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畫出來,留待小組討論。

3、組內質疑,討論與交流:

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或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組長記錄下來並上交給老師,在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以讀為主 以情動人──《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六

以下是國小課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説課稿,歡迎閲讀!

一、説教材

這篇課文屬於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敬意;接着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衞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繫在一起,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內容感人。

我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信的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瞭解信的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二、説教學準備

由於四年級學齡段的孩子接觸事物直觀、具體,喜歡通過自己的觀察去發現生活,本文內容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自主感悟和平與戰爭兩個對峙性強的概念還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礎。因此,在上課前,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佈置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

三、説課時安排

本課的教學,我安排了兩個課時的教學時間,在第一課時當中,我想要達成的目標是讓學生初讀全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交流及課前收集的資料,解決本課的疑難問題。在此基礎上,第二課時主要的學習任務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今天我主要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及教學方法。

四、説教學程序及教學理念

崔巒老師曾經説過:“閲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用心靈感受,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課堂才能在對話中充滿活力,才能呈現出生動活潑、主動的“生命狀態”。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設計了這節課。

第一、情感鋪墊,導入新課。

由於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中國這片和平的聖土上,對於戰爭,他們缺乏深入的瞭解。無論是時間、空間,距離學生的實際都很遠。這樣,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障礙。為此,讓學生根據戰爭這個詞,想象畫面,聆聽戰爭的聲音,讓學生形象感知戰爭的殘酷,從內心深處先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為課文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情感鋪墊。

第二、朗讀感悟文本,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

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我首先圍繞雷利之所以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是因為他失去了父親,那他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讓學生自由讀書,找出相關的句子,並且勾畫出來。然後再讓學生用一句話自豪地介紹爸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即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擁有這樣的爸爸是如此的令人驕傲與自豪。接着我又讓學生想象假如爸爸凱旋歸來時的幸福與快樂,與爸爸的靈柩歸來時的傷心形成鮮明的對比。閲讀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由迷惘到頓悟;由“山重水複”到“柳暗花明”的過程,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角色的換位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爸爸的回來,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使學生把自己擺進去,與文中角色合而為一,與作者一起懷念父親,一起悲憤,一起渴望,一起呼籲。不知不覺中游歷於文本之中,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再一次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痛恨戰爭,渴望和平。引領學生“以讀為主,讀出個性;讀中悟情,以情動人。”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緬懷,無限的渴望”這一感情基調,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與小作者一起傾訴,懷念,同悲,同恨。

第三、拓寬文本,激發情感

文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為語文課程的實踐者和操作者,教師不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在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我安排了一些“超文本’’的內容,如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戰爭的資料,讓學生再一次從聽覺上感受戰爭的殘酷。在點燃學生們激情之後,引導學生談談對戰爭的看法,學生文思如泉湧,真情藉此暢快流露。從而增強學生對戰爭的仇恨,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五、説板書設計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雷利

痛失父親 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加利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七

磨課心得

本單元主題是“戰爭與和平”,學習本文旨在通過品讀感悟,使學生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新課標在第二學段閲讀教學目標中指出“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和閲讀能力,但學生對殘酷的戰爭缺少認識,缺乏失去親人的悲痛體驗。教學本文時,通過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戰爭的信息,教師補充介紹“聯合國”“藍盔”等資料,教給方法,幫助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為什麼要發出這個呼聲”這一教學難點,以帶有“卻”“但”字的一組表示轉折關係的關鍵句子為抓手,獨闢蹊徑,帶領學生深入與文本對話,小組合作,品讀感悟,指導感情朗讀,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進一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角色進行説話訓練和試寫回信,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力求教出新意,突出亮點,展示名師風采。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5課《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給予、凱旋、碩士、貢獻、聖壇、威脅、呼籲、阿姨、瀰漫”等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準備

自主學習卡,聯合國、維和部隊、反法西斯戰爭等資料,課件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

交流了解聯合國、祕書長、維和部隊、藍盔、反法西斯戰爭等資料。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15.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齊讀課題)

2、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設計意圖:簡潔談話導入,直奔課題,從題質疑讓學生很快明確學習任務。】

二、檢查預習

(一)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

卓越 手腕 給予 藍盔 呼籲

執行 威脅 靈柩 碩士 瀰漫

犧牲 罪惡 聖壇 貢獻 征衣

凱旋 經濟 阿姨 健康 永駐

1、指名讀,正音,全班讀。

2、寫字指導:課件出示“凱、姨”的書寫範字

(1)分析字形,老師指導、範寫。

(2)學生練寫“凱”、“姨”,集體評議。

(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1、指名回答,同學補充,師歸納梳理:

(課件出示):1996年11月8日,一個生長在和平環境中的中國孩子雷利,向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寫了一封信,信中他深切地緬懷在維和行動中犧牲的父親,並代表中國孩子向整個社會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

2、小結方法: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生字詞和課文主要內容,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字十分鐘”的教學理念;教給學生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質疑感知

1、質疑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提出了哪些問題?通過課前預習都解決了嗎?請同學們拿出自主學習卡,我們來交流一下。

(預設:這個中國孩子是誰?這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什麼?他向誰發出呼聲?他為什麼要發出這個呼聲?……)

2、指名回答,師歸納板書呼聲,生齊讀。(貼條:要和平不要戰爭!)

這個中國孩子為什麼要發出這個呼聲?(板書: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你解決了嗎?看來這個問題是一個難點,我們待會兒再討論。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從題質疑,使學習目標變得更加明確,讓學生帶着疑問潛心與文本對話,使閲讀更加深入。】

四、品讀感悟

1、這個中國孩子雷利為什麼會發出“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個呼聲呢?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研讀這個問題。

2、課件出示帶“卻”“但”的一組句子:請看大屏幕

①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②我們如約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

③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④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但是51年後的今天,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

⑤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

3、生自由讀這些句子,看看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點擊課件,把“卻”“但”變成紅色字體)

4、讀句子談體會

①小組交流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背景】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義務教育課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利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並深情地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形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二是體會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生與戰爭年代距離遙遠,要讓學生跨越時空去感受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課前學生的蒐集資料,瞭解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工作等是學好課文的前奏。學生特別需要一些直觀的聽覺和視覺感受,才能與課文情境融為一體。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

4、通過學習課文,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目標2、3、4。

【教學難點】

目標3、4。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蒐集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及文字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齊讀課題,質疑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師:這些問題提得很好!相信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二、欣賞圖片,談感受

播放戰爭中孩子的圖片,學生觀看後談自己的感受。

師:看着這熟悉的畫面,我們的思緒也隨之飛到了遠在海灣地區的伊拉克。同學們,雖然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裏,但你們知道麼,世界上還有許多的孩子像伊拉克的孩子們一樣,因為戰爭而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不得不在死亡線上掙扎着,更有的失去了自己摯愛的親人,無家可歸。有個中國孩子給前聯合國祕書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個孩子對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他的心靈呼喚吧。

三、聽課文朗讀,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出示學習提示,自讀課文

1、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2、文中作者向誰呼籲,內容是什麼,你從中有什麼體會?

五、研讀課文,同伴互助

1、爸爸是個怎樣的人?請快速默讀課文,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用心體會。

2、交流:

兩年以前,犧牲──一個維護和平的人

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藍盔──一個愛妻子和孩子的人

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碩士──一個有才華的人

3、體會失去爸爸的悲痛:

⑴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説: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

⑵ 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地捧着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想象此時此刻我和媽媽的心情。(朗讀)

⑶ 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師:爸爸為和平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斑斑血跡就是爸爸光輝生命的。見證哪!(朗讀體會)

⑷ 爸爸的嘴張着.彷彿在呼喚着什麼。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且學生談到從這裏感受到雷利的爸爸一心為和平,犧牲後還念念不忘,你從這三個和平感受到什麼?

過渡:我的爸爸就這樣犧牲了,他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

4、爸爸還有未了的心願,因為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學生結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5、可惡的戰爭,殘酷的戰爭,無情的戰爭,奪去了爸爸的生命,我們禁不住要和本文的作者一起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到這段話,自己放聲地讀,有感情地讀。誰想呼籲,指名讀,齊讀。

六、拓展、昇華

我們作為21世紀的國小生,為維護和平我們,制止戰爭,能做點兒什麼呢?

七、結束語

讓我們一起呼籲: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陽光

【板書設計】

15、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

通過資料查閲,信息分析,激發起讓世界遠離戰爭,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動情引入,感受戰爭

引入:請大家看一組鏡頭:

(多媒體放映)

解説:這是一個不平靜的新世紀,“9·11”引起的連鎖反應徹底擊碎了世界的寧靜,伊拉克的土地上硝煙四起,昔日的學校成了廢墟,就在昨天,或是今天,地球另一端的孩子們正在遭受着生命的威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一箇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1、讀題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1)這個中國孩子是誰?他向誰呼喚?

(2)他的呼聲是什麼?

(3)他為什麼發出這樣的呼聲?

2、讀通課文

同學們,帶着我們想知道的問題,仔細入神地讀讀課文,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1)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讀的情況

3、交流討論,主要解決問題:

這個中國孩子是誰?他向誰發出呼喚?為什麼發出這樣的呼聲?

二、暢遊網絡,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1、進入“網海採集”瞭解有關維和行動,藍盔部隊的資料。

2、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

3、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兩年以前,讓我們跟隨着雷利的思緒回到兩年以前,爸爸臨上飛機的那一刻,在爸爸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中看到了什麼?

為什麼父親要送我藍盔?

“藍盔‘:榮譽的象徵

齊讀最後一句(感情上很肯定堅信爸爸會回來帶着藍盔)

對藍盔的期待中轉向失落

4、教師範讀第三自然段的“……鮮血“(音樂)此時此刻,面對爸爸的遺體,你會怎麼做?

(撲到爸爸的身體上大哭)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對話)

再也看不到父親深情的母光

我們日也盼,夜也盼,高高興興地捧着鮮花去迎接爸爸,沒想到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着國旗的遺體。

很傷心。僅僅就是傷心?

是什麼讓雷利失去了父親?戰爭!

爸爸的嘴張着,似乎還有未了的心願要傳達給大家,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們都聽見了,你們聽見了嗎?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重點朗讀)

5、瞭解戰爭的罪惡

雷利的爸爸為什麼這麼強烈的呼喚和平,他看到了什麼?

(看戰爭的視頻)

教師解説:戰爭的罪惡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性大戰,波及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二十多億人口被迫捲入戰爭。

那些死去的戰士們,他們也是有父母、有愛人,有朋友,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是一個個的生命。只是戰爭讓他們走進了罪惡!

許多年前邁克傑克遜唱了一首叫《Heal the world》的歌。歌前有這樣一段童聲的旁白:

拯救這個世界,是為現在也是為未來。

我們需要一場靈魂的懺悔!然後要做的正如邁克傑克遜所唱“創造一個沒有恐懼的世界……拯救這個世界/把她變的更美好/為了你也是為了外我/為了全世界!”

三、點題明理拓展昇華

1、小結:是的,是可惡的戰爭,殘酷的戰爭,無情的戰爭,奪去了許許多多的生命,為了孩子們,為了地球的未來讓我們和雷利一同呼籲:“(生齊)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這是誰的呼聲?

雷利。

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

是所有孩子的呼聲。

僅僅是孩子的呼聲嗎?

是全世界的呼聲。

過渡:是的,這不僅僅是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而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民的呼聲啊!

(生自由讀)

2、創設情景呼籲

(1)現在你就站在曼哈頓聯合國會議大廈內,面對各會員國代表呼籲。(聽了你的呼籲,各國代表一定會向人民傳達你的呼聲)

(2)現在你正在CCTV中文國際頻道直播現場,攝象機正面對着你,要你向全球億萬觀眾呼籲。

(3)現在請你們面對的是那些蓄意挑起戰爭的人,請大聲疾呼!

過渡:你們的呼聲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

四、課外拓展

1、看有關與戰爭的詩歌,

2、討論交流“為了制止戰爭,保衞和平,我們能夠做點什麼?”

3、在留言班板上寫下你的呼聲。

4、指名讀呼聲。

5、師小結:孩子們,老師相信,你們今天一定將“要和平,不要戰爭”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裏,將來你們就是和平的使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3r7n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