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與《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瞭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鑑賞富於文采的曲詞:

(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徵;

(2)善於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

3、欣賞崔鶯鶯的形象,瞭解本課曲詞富於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鑑賞劇作富於文采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四、美育滲目標

把握、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鑑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學法指導

1、從分析情節入手,瞭解鶯鶯的心理變化,從而準確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按情節可把全折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通過三支曲子,寫出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長亭餞別的場面,通過八支曲子,寫出崔、張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心理,突出了鶯鶯重愛情而輕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臨別叮囑的場面,用六支曲子寫出鶯鶯對張生的關心與擔心,關心的是他身體,擔心的是他考中後“停妻再娶妻”,進一步表現鶯鶯對功名利祿的輕視。第四部分是分手後的場面,用兩支曲子,寫出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捨的情景和離別後的痛苦。

2、選擇幾支曲子,反覆誦讀,瞭解所用的修辭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幾支描寫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來讀,然後作兩種比較:一是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描寫秋景的詩句對比,看看所選取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將這三支曲子描寫的景象對比,看看景物特點和表達的氣氛有何不同。

一、重點、難點

把握、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鑑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二、解決辦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鑑賞的訓練。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梳理劇情,並重點賞讀這齣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尾處【一煞】、【煞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第二課時,重點賞讀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的心理活動,並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大致瞭解劇作及課文節選的這一折戲。

2、重點賞讀【端正好】、【一煞】、【煞尾】和【叨叨令】等幾支曲詞,體會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為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長亭送別》也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着劇情的發展,鶯鶯終於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並説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於文采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西廂記》是膾炙人口的藝術傑作,同學們是從什麼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哪些與《西廂記》有關的書,是否欣賞過相關的影視戲曲作品?

(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2、梳理劇情:《長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據此可把課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後

3、賞讀曲詞【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後作賞析。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麼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成對偶、排比。後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以景襯情。後二句用設問手法,説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寫得極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繫,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離愁,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煞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煞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時説:“末二曲寫張生去後鶯鶯的悵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試説説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虛情實寫”,就是寓情於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彷彿看到鶯鶯滿懷悽楚,悵然痴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煞尾】的末句“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於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説,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麼?有人説,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才可以稱為“絕妙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複雜內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敍説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沒想今後孤悽的生活情景。關於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入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於演唱,聽眾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叨叨令】多用疊詞、襯字,更能體現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羣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總結、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典雅、富於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境的聖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傑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豔麗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進一步賞讀其餘曲詞。

課後作業

1、複習已講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一步作吟誦體味。

2、誦讀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附:板書設計

劇情分析曲詞賞讀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別途中【端正好】:濃色重彩以景寫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長亭別宴【滾繡球】:借景抒情哀婉動人

三、(【四邊靜】至【二煞】)臨別叮嚀【叨叨令】:口語入曲通俗真切

四、(【一煞】至【收尾】)長亭別後【一煞】、【煞尾】:虛情實寫正語反詰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與前一課時的內容相結合,本課時重點賞析課文二、三部分的曲詞,進一步把握曲詞的藝術特色,並對鶯鶯這一形象作分析評價。

二、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別宴上的表現。張生趕考,鶯鶯送別,表現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愛情,更反映出鶯鶯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對此,應通過曲詞的賞析,用心體會。

三、教學過程

1、學生吟誦、賞讀曲詞,教師作適當解説。

2、進行課堂討論。

問題討論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並未脱離長亭送別的具體情境,也仍舊體現了情景交融的特點。哪些曲詞體現了這一特點?

(在敍事抒情中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把整個離宴用蕭條氣氛籠罩起來,使秋境與寓情統一。又如【四煞】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峯華嶽低”,黃河與西嶽華山,也被用來作離愁別恨的陪襯。還有【四邊靜】的“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把席殘人散、兩人相別的人物活動包容在蒼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氣象闊大,使人如在畫裏,歷歷在目。)

問題討論二:鶯鶯是重愛情輕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詞中體現了這一點?

(在鶯鶯心目中,金榜題名,並不是愛情的前提與基礎。如在【朝天子】中,她稱上朝應考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在【二煞】中説“你休憂‘文齊福不齊’”、“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在【幺篇】中説“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這些言語,與老夫人汲汲於功名的態度形式鮮明對比,是鶯鶯叛逆性格的體現。)

問題討論三:雖然張生一再表白自己不會再在異鄉拈花惹草,但鶯鶯卻總擔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試探、叮嚀,駕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婦女地位低下,始亂終棄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作為《西廂記》故事雛形的《會真記》(唐元稹作)和《鶯鶯歌》(唐李紳作),都將張生描寫為始亂終棄的薄情文人。鶯鶯的離愁別恨,固然反映她對愛情的執著,同時也是她對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是單純的兒女情長。)

問題討論四:課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細節生動,描摹逼真處甚多,試舉你最喜歡的曲子作説明。

(此題無統一答案,可由學生自由發揮。如【滿庭芳】、【快活三】、【朝天子】的細節描寫,【耍孩兒】、【四煞】的誇張對比等,都很突出。)

總結、擴展

《西廂記》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華美典雅的語言,稱它能代表元雜劇的成就,絕非過譽之詞。而且,不僅《紅樓夢》中的寶、黛愛讀《西廂記》,今天讀它也還有現實意義。當代作家李存葆,便為《西廂記》寫下了他感悟人類情愛的長篇散文《飄逝的絕唱》。

問題討論:

李存葆在《飄逝的絕唱》中説,當代世界,“暴力對美色的霸搶遠未結束,權力對美色的侵吞仍顯貪婪”;以金錢為媒,“用鈔票鋪設婚牀”的現象更為多見。你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作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輕人,你認為什麼樣的愛情觀才是正確的?

(社會醜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必隱晦,自然也不要誇大。讓年輕人早一些接觸“愛情觀”問題亦無壞處,可避免他們在獨立面對生活時的迷失。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導青年人珍惜它,有利於他們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與堅守。)

課後作業

1、選擇最喜歡的一支或幾支曲子,背誦出來,並把它改寫成現代詩。

2、課後閲讀《西廂記》全劇劇本。

3、閲讀李存葆《飄逝的絕唱》,寫一則讀書筆記。(李文原載20xx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種報刊轉載,並收入《20xx年度中國散文》等文集)附: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掌握“就”“過”“下”“獨”“辭”“無”“存”等實詞的意義和複習“之”“以”“為”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通過理解作品對人物的言行的刻劃去把握人物性格。

3、體會紀傳作品的一般的結構特點。

[課文特點和教學設想]

此文是典型的傳記,先交待人物基本情況,然後總寫人物性格,再選取典型事例,通過人物的言行去表現人物,近年大學聯考文言文閲讀文段大都屬這種類型。因此,此課的教學,將這類文章的結構思路作為一個重點。在詞句方面,課文注得較為詳細,但對一些詞類活用現象並未注出,因此稍加補充歸納。課文較長,採用讀讀、講講、練練、議議的教學方法,並選出重點句子進行翻譯訓練。共用三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疏通詞句,初步理解,語言訓練

一、導入

簡介春秋戰國時期的養士的情況及戰國四君子,“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悦已者容”。

二、聽讀

要求:1、掌握自己讀不來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討論全文大致提綱

明確:

1—2信陵君的身分和為人、聲望

3—4具體寫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親迎候生、數請朱亥

5—12竊符救趙

四、朗讀1、2兩段

(一)參照註解,理解句意

(二)重點詞句講解

禮而下士無賢不肖

謙而禮交之以其富貴驕士

(三)討論

概括1、2兩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話各寫什麼內容。從哪些方面介紹信陵君的?

五、朗讀3、4兩段

(一)重點詞句講解

往請修身潔行

以監門困故公子從車騎

不讓公子顏色愈和

遍贊賓客數請之

故不復謝虛左

(二)討論

哪些細節體現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這兩段中寫出了候和朱的什麼性格特徵?這兩段與前兩段有什麼關係?

六、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

2、熟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部分

一、朗讀5、6兩段

(一)重點詞句講解

留軍壁鄴實持兩端以觀望

冠蓋相屬於魏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縱輕勝

討論

1、平原君在怎樣的情況下求救?

2、對於趙國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態度怎樣

二、朗讀7、8兩段

(一)練習:解釋加點詞

計不獨生而令趙亡獨不憐公子Z耶

約車百餘騎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尚安事客因問

以至J鄙軍之日

(二)複述候所獻之計

(三)討論:從主客決別、信陵君辭而復返中體現了什麼?請如姬盜兵符表現了候的什麼品質?側重寫誰?

三、朗讀9—11段

1、重點詞語講解

矯魏王令袖四十斤大鐵椎椎殺

公子遂將晉鄙軍舉手視公子

2、討論:候為什麼北向“自剄”?

四、朗讀最後一段

這一段起什麼作用

五、總結討論

1、“竊符救趙”一事敍得相當完整,試分析其開端、發展、高潮與結局。

2、敍述的重點是?為什麼對戰爭寫得如此簡略,我們所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一課與此類似?

六、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三

2、筆譯第6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總結討論結構思路、人物性格,鞏固練習

一、討論

1、全文三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怎樣?為去掉1—4段可不可以,為什麼?

2、作者善於用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試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説説兩人的性格特徵。

3、此文對寺我們與人交往有何啟示?

二、總結訓練

高中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一、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三、瞭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四、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五、背誦課文第4-6段

教學重點:

目的一、二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上。

2、安排三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作者介紹: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釋義:

幽僻:幽深、僻靜。

蓊蓊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裊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裏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裏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大意:大概的輪廓

三、聽錄音朗讀,並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遊。

感情變化是:“心裏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發出“我什麼也沒有”的慨歎→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複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悦”,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四、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一個“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繪製的荷塘月色圖畫,構成了一個恬靜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實處落筆,滲透一個“靜”字。“悄悄”、“輕輕”。悄悄出門,輕輕進門,一是為了不影響家人,二是表現了一種孤寂的心態。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心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朋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整段寫出了一種寂寞的氣氛,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3、第三段點撥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確為什麼作者要寫這樣的文章。背景介紹,《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於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覺得“這幾天似乎有點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裏……心裏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説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着、需要明白什麼;但什麼也沒明白。”正因為作者在當時黑暗的日子裏,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這樣的社會裏,是沒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還是要去一個地方——荷塘尋找自由,做個自由人。他能找到嗎?

小結: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五、佈置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總起: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寫月光下的荷塘。

{寫作順序:荷葉→荷花(靜態實寫)→荷香→荷波(動態虛寫),流水——虛寫映襯。}

第五段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寫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了一種安寧,但當他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之後,突然覺得“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現實無法給他一種理想的“寧靜”,於是他便力求從想象中尋求。

(一)講讀第4小節:指名同學朗讀第4節,並劃出本節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後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餘地是極大的。

這裏用了許多比喻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徵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麼不同?裏面藴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3、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二)講解第五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1、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瀉、浮、洗。)

2、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為什麼?(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樣寫出一種輕柔的動態,“升”則失之輕柔。)

3、在這裏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裏,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三)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着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裏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裏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後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四)總結:

第二段着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二、作業:

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運用的“通感”修辭手法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總結課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情況:

學生誦讀十分鐘,教師檢查

二、講讀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寫夜遊荷塘引起的聯想。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採蓮的描繪,然後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收巧放。最見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到這裏,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採蓮圖,至此由“實”到“虛”,開闢了一種與前文孤寂幽靜相反的熱鬧歡樂的境界。一實一虛,一動一靜,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寧靜”,但“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又回到了現實中來。表明作者無法從現實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寧靜”,這正是殘酷的現實社會帶來的結果。

三、賞析文章的語言藝術:

本文的語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體現。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寫靜態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侷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鍾書語),即感覺的轉移。本文有兩例: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有意感覺的轉移伴隨着想象的中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例2:“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温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三是疊字的運用。由學生從課文中選出例子。

四、小結

本文寫夜遊的動機、夜遊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敍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徵,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五、佈置作業:

課時訓練

教學後記:《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寫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至於抒情是抒的什麼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閒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等。你認為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我認為作者表現的情感是複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調情緒籠罩着全文,如作者心裏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雲、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至於喜悦,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於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繫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於是,由賞景想到古人採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來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路感受:自由——(苦悶)

第二課時

第四節

田田(多)

荷葉

亭亭(美)

零星點綴、白(色)形態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塘荷香:縷縷——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像閃電(快)

荷波動態美

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靜態美

第五節

(正面)月光瀉—輕柔

月色青霧:浮、輕紗的夢光與景的和諧

(反面)(側面)黑影、倩影

第六節

樹:重重、陰陰(沉鬱)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自遠而近)蟬鳴、蛙叫

第三課時

聯想: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高中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一定的文言實詞,進而疏解文意。

二、指導學生理清本文思路,體會描景特點。

三、指導學生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位形象而優美的語言,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知道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預習的效果教學,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四、結合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二、三,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利用電視或電腦錄放泰山風光與雄姿,並請去過泰山的同學説説自己是怎樣登泰山的。那麼古人是怎樣登泰山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姚鼐的《登泰山記》

二、作者介紹(投影)

《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作者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户誦的文章總集。

桐城派: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為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節奏推知句意。

2、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閲註釋,理解文章大意,並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揣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泰山之陽——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這裏指泰山的南面。

其陰——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這裏指泰山的北面。

乘風雪——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長城之限——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遂至山巔——巔:頂峯,顛峯。

半山居霧——居:停留。

戊申晦——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

極天雲一線——極:盡,盡頭。

絳皓駁色——駁:雜,錯雜。

盡漫失——漫失:模糊、缺損。

僻不當道者——僻:偏僻。

明燭天南——燭:名詞作動詞用,照。

3、指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畫出作者登山線路圖,進行比較,看誰畫得準確。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敍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

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

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

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

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敍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領略了泰山的高峻、雄偉,那麼作者是如何登上這“五嶽獨尊”,遊是如何精彩地描繪險峯之上那“無限風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討論:1、第二段作者詳寫登山的過程,精讀,説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寫景特點。

明確:(板書)

先寫:京師——泰安,點明時間和節令。

再寫:山麓——山頂。

路程:四十五里(遠)

石級:七千有餘(高)

路線:中谷——西谷——山巔(險)

最後頂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壯闊、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徠如畫(雄渾、下)半山居霧若帶然(高峻)——(遠——近)

2、文章通過景物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變化的?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換面。(板書)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色彩點染——絢麗壯美

3、全班齊讀第三段,體會寫法特點和感情。

總結:通過描寫山頂所見景觀和日出勝景,表達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讚美祖國山河的強烈感情。

4、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

明確:

(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説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説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

三)、寫作特點

討論、交流、舉例分析。

明確: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歸納總結;

本文無論從清晰的思路,還是簡潔明淨的語言,亦或是色彩鮮明、生動的描景,都可見桐城派古文家錘鍊語言的功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四)、齊背課文,進一步體會以上特點。

五)、佈置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一(3)

3、寫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體生動地寫出景物特徵。

本文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叢書《語文第二冊教案》,本文署名馬彥英。

附:

桐城派

中國清代散文流派。創始人方苞。繼承發展者雖眾,影響最大的主要是劉大櫆和姚鼐。因方、劉、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稱桐城派,時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論,以義法為中心,逐步豐富發展,成為一個體系。方苞謂“義”,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義經法緯之説,是要求文章內容和形式統一,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反對俚俗和繁蕪。劉大櫆發展了方苞關於“法”的理論,進一步探求散文的藝術性,提出了“因聲求氣”説。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強調“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為“闡道翼教”而作;文風上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頗具特色。方苞的《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記》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壇上影響極大。對矯正明末清初的文風,促進散文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進士。五十年,被牽連進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獄。赦出後隸漢軍旗籍,入直南書房。累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曾寫《獄中雜記》,揭露當時司法制度的黑暗與殘酷,具有現實意義。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提倡寫古文要重“義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時始終以此為宗旨,文章寫得雅潔精練,沒有支蔓蕪雜的毛病,開創清代古文的新風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因而發表很多文章反對黃宗羲、顏元的反程朱理學的思想,在當時影響極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補遺》2卷。

劉大櫆(1698~1779)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極重文的神氣。在佈局謀篇、行文寫作上喜歡鋪張排比。辭藻氣勢,較方苞、姚鼐為盛,而雅潔淡遠則不如。在描寫山水、刻畫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長大、描繪詳盡取勝。代表作有《觀化》、《息爭》、《焚書辨》、《書荊軻傳後》、《黃山記》等。著作有《海峯先生集》16卷,《論文偶記》1卷。

《海峯先生詩文集》書影

姚鼐(1732~1815)

中國清代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偲,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東、湖南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陽諸書院講席共40年。姚鼐繼承方苞、劉大櫆、姚範的古文之學,成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繼承方苞的義法論和劉大櫆的聲氣論,在理論上又有所發展。①提倡義理、考證、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濟”。②總結文章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陽剛、陰柔兩大類的風格,認為兩者不能偏廢。姚鼐的文章與歐陽修、曾鞏相近,簡潔清淡,紆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諸家中,最富有情韻。實際上是偏於“陰柔”之美。他的議論文如《伍子胥論》、《李斯論》,序跋如《老子章義序》、《海愚詩抄序》,書信如《答翁學士書》,記傳如《登泰山記》,都可看出他的風格。其缺點是氣力不能健舉,規模不夠闊大,缺少現實內容。他的詩清拔淡遠,尤工近體,但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軒全集》88卷,所輯文總集《古文辭類纂》,世以為精當,流傳很廣。

高中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2.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3.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一、導入新課、走進作者

1.看對聯,猜人物。

棄彭澤微官,鬆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鬥;

開田園詩派,韻真辭樸,千百年來第一人。

2.看圖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夾(jiá)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其五)

(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歸園田居》(其三)

3.知人論世

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東晉(時代)最傑出的詩人

4.預習檢測

大家對課文已進行了預習,現在我來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首先我們一起來正音。接着梳理文言知識。

精彩的展示源於大家認真的預習,值得讚賞!

5.揭示學習目標

誦讀感知,理清思路

品讀賞析,體會感情(重)

研讀拓展,感悟形象(難)

二、解題理思路

1.解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為我們解讀文本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我們一起來研讀標題。歸去來兮辭:歸去,回去;來兮,語氣助詞;辭,賦的一種,一般要押韻。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題目,請問:題目中的關鍵詞是什麼(歸去)

文章圍繞“歸去”寫了哪些內容呢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誰來回答(找一生答)

板書:(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

本節課我們就緊緊圍繞“因、情、悟”三個字更深刻地解讀陶淵明,感受他的隱逸情懷。

三、品讀賞析、感受情懷

(一)歸去之因

過渡語: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大濟蒼生”,實現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而陶淵明在少年時就有“大濟蒼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實現他年輕時的理想,但此時的陶淵明為何要辭官歸鄉呢請大家聽錄音,從第一段中畫出陶淵明歸隱原因的句子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二)歸去之悟

過渡語:因為心為形役,內心被外在形體所役使

因為迷途,視入仕為迷途

因為認識到昨天是錯誤的

所以,陶淵明棄官而去了。歸去後的他又產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們來研讀第四段。誰想將陶淵明的感悟讀給大家(找一生讀),請其餘同學跟隨朗讀,畫出陶淵明歸去之悟的句子。

明確: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三)歸去之情

過渡語:是啊,人生短暫,豈可受官場羈絆一生不如歸隱田園,放飛心情、順隨心意,尋求自由之樂吧。陶淵明的田園生活,自由之樂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研讀二三段。請大家默讀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賞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誦讀所選語句;

2.用優美的語言闡釋所選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景物和畫面;

3.以“之樂”的形式概括大意,並從中體會作者的情懷。

時間3分鐘,前面同學説過的句子不再説,但可補充。

賞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初進家門之樂)

賞析:看到自己簡陋的老屋,就高興地奔跑。雖貧尤喜,41歲的詩人如同孩子一樣天真。因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徑就荒,鬆菊猶存

“三徑”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這裏乃自己隱士生活的象徵。故荒蕪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徑,還有自由不受束縛的內心。

鬆菊乃高潔的象徵。猶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徑的松樹和菊花,更是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本性。

3.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賞析:飲酒開懷,斜視庭柯大有“休將凡心愁俗世,且放閒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生活的清貧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懷而非物質上的富足。這也正是他“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追求的真實體現。(室中之樂)

4.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賞析:園中日日散步,其樂無窮。拄杖或遊或息,時時昂首遠望。真是隨意與輕鬆同在,閒適與自由共存啊。(園中之樂)

5.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賞析:出則無心,歸則有意。不就是陶淵明無心出仕,有意辭官的真實寫照嗎(園中之樂)

感謝大家精彩的發言,通過抵家之樂、居室之樂,庭院之樂我們感受到了陶淵明的居家之樂。我將大家的集體智慧付諸於課件,請看大屏幕:

歸去後的陶淵明:有衝破“塵網”,掙脱“樊籠”的歡快

也有與家人久別重逢,安享天倫的喜悦

有閒庭信步,觸目成趣的寧靜安逸

也有飲酒寄傲,與世隔絕的孤高傲岸

但這還不足以滿足詩人追求自由之樂的夢想,於是他走出家門,奔向田園。暢遊于田園之中的陶淵明,又有哪些樂趣呢我們來品讀第三段。

賞析第三段

1.悦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人情之樂)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農事之樂)

賞析:悦耳的知心話,真實的農家田園生活,襯出他消除官場憂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樂。

2.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出遊之樂)

賞析:駕車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嶇,都讓人興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出遊之樂)

賞析:欣欣向榮的樹木,緩緩流淌的泉水,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都讓人倍受鼓舞。

小結:田園中的陶淵明感受到了人情之樂,農事之樂,和出遊之樂。

在這裏:有與親朋推心置腹,開懷暢談的怡然自得

也有與農人談桑話麻,把酒言歡的閒適自由

有擺脱官場,縱情山水的淡泊逍遙

也有融身自然,無我相安的曠達灑脱

四、研讀拓展、感悟形象

通過剛才的賞析,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自由、自安自樂”的陶淵明。然而,現實中的詩人真的如此快樂嗎

穿過東籬的欄柵,他認清鬥米中的污濁;

揹負荷月的草鋤,他看透人世間的浮華

身世卑微,懷才不遇,受人羈絆是他現實生活的真實映照。

黑暗現實的無奈苦悶,凸顯了他鄙棄官場,嚮往田園的高尚節操;

理想抱負的難以實施,堅定了他淡泊明志,縱情山水的無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淨安逸,給予了他忘懷得失,樂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後他發出了“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時的陶淵明獲得了真正的精神之樂。

學習了本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陶淵明,請用“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鬆,挺立於塵世之外”的句式説説你心中的陶淵明。

明確:

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鬆,挺立於塵世之外;

你是一株隱逸的菊,綻放於東籬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雲,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隻卷飛的鳥,飛回到山林之內。

五、佈置作業

請以“歸隱是對人生的逃避還是熱愛”為話題談談自己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教學反思: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着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係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台。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着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裏,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鍊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_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穫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温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鍊。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説,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鬥!

高中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熟讀文本,把握文意,瞭解荊軻的性格特點。

2、鑑賞文本中的場面描寫及細節描寫的藝術魅力。

3、進一步梳理積累文言常識,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4、公平合理地評價歷史人物,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教學重點

目標2和3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複習舊課,檢查預習

略。

二、導入新課

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導入課文。

三、整體感知

1、關於《刺客列傳》

《刺客列傳》是一篇類傳,依次記載了春秋戰國時代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蹟。

關於此傳的傳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談到“曹子匕首,魯獲其田,齊明其信;豫讓不為二心”,專諸、聶政、荊軻之事不及一語。顯然,這不是此傳的全部傳旨。細味全傳,儘管這五人的具體事蹟並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體緣由也因人而異,但是有一點則是共同的:他們都有一種扶弱拯危、不畏強暴、為達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於度外的剛烈精神。而這種精神的實質則是“士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傳的讚語中説:“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這也就是太史公對本傳傳旨的一種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立足點,帶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愛憎,來熱烈歌頌他所一再稱賞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剛烈精神的。

2、相關背景

荊軻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為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3、播放課文相關視頻。

4、學生默讀課文,疏通字詞,粗知文意。

5、課文內容概括

讀書擊劍一一蓋聶論劍一一魯勾踐怒斥一一結交漸離一一太子求計一一接受於期一一引見田光一一引見荊軻一一田光自殺一一太子委命一一秦國破趙一一燕國危難一一刺秦準備一一易水訣別一一秦廷行刺一一行刺失敗一一荊軻被斬。

四、研討探究

1、荊軻刺秦王的行動分幾步進行?

提示:

準備(信物、匕首、助手)→訣別→行刺

2、荊軻形象有何特點?

提示:

沉穩隱忍,俠肝義膽、扶危濟困,果敢勇決、不畏強暴、機智鎮靜、秉性剛烈。

3、文章寫荊軻與蓋聶、魯勾踐的交往的兩個細節,是否有損於荊軻形象的塑造?

提示:

否。寫這兩個人物,兩個細節,以表現荊軻的沉穩。

4、寫高漸離與田光這兩個人物,對刻畫荊軻有什麼作用?在結構上有什麼好處?

説明荊軻不是庸俗之輩。與後來的故事發展密切相關,起着鋪墊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⑴善於通過沖突來寫人物。

⑵通過語言、神態、表情和動作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

⑶善於用反襯手法,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秦武陽,襯托荊軻鎮定自若;寫秦王,襯托荊軻英雄虎膽)。

6、分析一下易水訣別場面描寫的作用

對荊軻的氣質、性格、精神風貌作了畫龍點睛的揭示,為整個故事渲染了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

7、我們應該怎樣認識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提示:

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也是為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並不在於為太子丹報私怨,而在於他站在鬥爭的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的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的義俠精神。當然這當中也流露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因素,這既是荊軻本身的侷限,也是作者的侷限。從荊軻刺秦王的做法來看,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藉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可能的,因為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進程來講,它有着很大的侷限性。

8、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提示:

從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慮。

言之成理即可。

五、梳理積累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攝之;通“懾”,震懾

荊軻嘿而逃去;通“默”,沉默

禍必不振矣;通“賑”,救

北購於單于;通“媾”,和好

心惛然;通“昏”,迷惑

恐不能須臾;通“耐”,經受得住

太子送至門,戒曰;通“誡”,告誡

其意不厭;通“饜”,滿足

莫敢合從;通“縱”,合縱

使悉反諸侯侵地;通“返”,返還

秦王必説見臣;通“悦”,高興

右手揕其匈;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通“拊”,拍

請辭決矣;通“訣”,告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懾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通“捧”,捧着

圖窮而匕首見;通“現”,露

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古今異義詞

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古義:性情謹厚之人;今義:年長輩分高的人

其後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

且至於燕;古義:到;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秦將樊於期得罪於秦王;古義:獲罪;今義:招人不快或懷恨

足為寒心;古義:內心恐懼;今義: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將軍窮困於天下;古義:處境困難;今義:經濟困難

願太子疾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古義:消除藉口;今義:害怕泄露祕密而害死知道內情的人

太子逢迎;古義:迎接;今義:説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

長者為行,不使人疑之;古義:有很高修養的人;今義:年長輩分高的人

丹所以誡田先生毋言者;古義:表示原因;今義:表結果(連詞)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棄其孤也;古義:表示依據,用來;今義:表結果(連詞)

3、一詞多義

衞人謂之慶卿;他(代詞)

而之燕;到(動詞)

徙衞元君之支屬於野王;的(助詞)

居頃之;起調節音節作用(助詞)

擅巴、漢之饒;定語後置的標誌(助詞)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

而之燕;承接關係連詞

蓋聶怒而目之;修飾關係連詞

民眾而士厲;並列關係連詞

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假設關係連詞

使

使使往之主人;派(動詞)

使使往之主人;使者(名詞)

使者還報;出使(動詞)

使得至前;致使(動詞)

使得畢使於前;讓(動詞)

使得畢使於前;使命(名詞)

其後秦伐魏;那(代詞)

然其為人沈深好書;他(代詞)

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那些(代詞)

其後乃可圖也;這(代詞)

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以及(連詞)

及政立為秦王;等到(介詞)

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做(動詞)

及政立為秦王;擔任(動詞)

歸而求為報秦王者;替(介詞)

復為羽聲慷慨;變成(動詞)

故嘗質於趙;以前(名詞)

故丹怨而亡歸;所以(連詞)

以術説衞元君;用(介詞)

酒酣以往;而(連詞)

其後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來(目的連詞)

易水以北;用在方位詞後表方位(助詞)

柰何以見陵之怨;因為(介詞)

夫以秦王之暴而積怒於燕;憑藉(介詞)

以次進;按照(介詞)

固去也;本來(副詞)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險固(形容詞)

固請毋讓;堅決(形容詞)

荊軻雖遊於酒人乎;雖然(轉折連詞)

雖有管、晏;即使(假設連詞)

徙於衞;到(介詞)

荊軻遊於邯鄲;在(介詞)

北購於單于;跟(介詞)

丹終不以迫於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被(介詞)

言足下於太子也;向(介詞)

其先乃齊人;是,表判斷(副詞)

其後乃可圖也;才(副詞)

乃造焉;於是(副詞)

且至於燕;將要(副詞)

且非獨於此也;況且(遞進關係連詞)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友善(動詞)

所善荊卿可使也;熟悉(動詞)

柰何以見陵之怨;被(介詞)

僂行見荊卿;會見(動詞)

荊軻嘗遊過榆次;經過(動詞)

願足下過太子於宮;拜訪(動詞)

願因太傅而得交於田先生;通過(介詞)

因遂自刎而死;於是(副詞)

因而刺殺之;趁機(介詞)

足為寒心;足夠(形容詞)

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值得(動詞)

而欲不可足也;滿足(動詞)

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足夠(動詞)

王翦將數十萬之眾距漳、鄴;幾(數詞)

數困於兵;屢次(副詞)

又舉兵南伐楚;興起(動詞)

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全(形容詞)

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承接關係連詞

則不可;如果(假設連詞)

擅巴、漢之饒;佔有(動詞)

彼秦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亂;獨攬(動詞)

以其間諸侯得合從;時機(名詞)

異物間進;間或(副詞)

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副詞)

終已不顧;回頭(動詞)

不顧國家之大害;顧及(動詞)

遂發;出發(動詞)

發盡上指冠;頭髮(動詞)

秦王發圖;打開(動詞)

然其為人沈深好書;然而(轉折關係連詞)

雖然,光不敢以圖國事;這樣(代詞)

4、詞類活用

蓋聶怒而目之;目視(名詞活用作動詞)

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做人質(名詞活用作動詞)

必入臣;稱臣(名詞活用作動詞)

太子前頓首;上前(名詞活用作動詞)

於期乃前曰;上前(名詞活用作動詞)

其後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天天(名詞作狀語)

稍蠶食諸侯;像蠶一樣(名詞作狀語)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名詞作狀語)

南有涇、渭之沃;在南面(名詞作狀語)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用匣子(名詞作狀語)

函封,燕王拜送於庭;用匣子(名詞作狀語)

發盡上指冠;向上(名詞作狀語)

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向西;向南(名詞作狀語)

又舉兵南伐楚;向南(名詞作狀語)

太子受而舍之;使……居住(使動用法)

使使以聞大王;使……知道(使動用法)

臣海內之王者;使……稱臣(使動用法)

太子遲之;以……為遲(意動用法)

羣臣怪之;以……為怪(意動用法)

5、特殊句式

荊軻者,衞人也;判斷句

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省略句

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省略句

歸而求為報秦王者;省略句

置之匈奴;省略句

可與謀;省略句

駑馬先之;省略句

使悉反諸侯侵地;省略句

以試人;省略句

欲與俱;省略句

而為治行;省略句

待吾客與俱;省略句

見燕使者咸陽宮;省略句

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省略句

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狀語後置

故嘗質於趙;狀語後置

窺以重利;狀語後置

嘉為先言於秦王;狀語後置

燕王拜送於庭;狀語後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定語後置

南有涇、渭之沃;定語後置

擅巴、漢之饒;定語後置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定語後置

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定語後置

往而不返者,豎子也;判斷句

六、課後作業

1、筆譯全文。

2、寫一篇短文,談談荊軻失敗的原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93d5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