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複數的概念教案(精品多篇)

複數的概念教案(精品多篇)

複數的概念教案(精品多篇)

複數的概念教案 篇一

複數 教學目標

(1)掌握複數的有關概念,如虛數、純虛數、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兩複數相等、複平面、實軸、虛軸、共軛複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複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係;

(3)理解複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掌握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複數的有關概念,然後指出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着介紹了有關複數的幾何表示,最後指出了有關共軛複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於複數 ,實部是 ,虛部是 .注意在説複數 時,一定有 ,否則,不能説實部是 ,虛部是 ,複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説明:對於複數的定義,特別要抓住 這一標準形式以及 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於解有關複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複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係

分類要求不重複、不遺漏,同一級分類標準要統一。根據上述原則,複數集的分類如下:

注意分清複數分類中的界限:

(3)不能亂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要注意:

①化為複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複數集與複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意:

①任何一個複數 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 )唯一確定。這就是説,複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 )叫做複數的。

②複數 用複平面內的點Z( )表示。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 ),而不是( ),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 .由於 =0+1· ,所以用複平面內的點(0,1)表示 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於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説,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 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 ,或者 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 時,對任何 , 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 )( )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 時, 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後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複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座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複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座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座標軸的公共點。

④複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意。 (5)關於共軛複數的概念

設 ,則 ,即 與 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 與 或 是共軛複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 時的特殊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於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複數。當 時, 與 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複數的特殊情行。 (6)複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後指出:“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據兩個複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 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麼 .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係,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複數間的一個關係‘<’,都不能使這關係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係地四條性質”:

(i)對於任意兩個實數a, b來説,a(ii)如果a

(iii)如果a

(iv)如果a0,那麼ac

(二)教法建

1.要注意知識的連續性:複數 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 ,因而注意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繫。

2.注意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於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意複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意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後對於“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明,如果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明,可以在課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複數的有關概念 教學目標

1.瞭解複數的實部,虛部;

2.掌握複數相等的意義;

3.瞭解並掌握共軛複數,及在複平面內表示複數。 教學重點

複數的概念,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教學難點

用複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M. 教學用具: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複數的定義。

2.虛數單位。

二、講授新課

1.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複數 中的a與b分別叫做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2.複數相等

如果兩個複數 與 的實部與虛部分別相等,就説這兩個複數相等。

相等的意義,得方程組:

例2:m是什麼實數時,複數 ,

(1) 是實數,(2)是虛數,(3)是純虛數。

解:

(1) ∵ 時,z是實數, ∴ ,或 .

(2) ∵ 時,z是虛數,

∴ ,且

(3) ∵ 且 時,

z是純虛數。 ∴

3.用複平面(高斯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 複平面的定義

建立了直角座標系表示複數的平面,叫做複平面。

複數 可用點 來表示。(如圖)其中x軸叫實軸,y軸 除去原點的部分叫虛軸,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原點只在實軸x上,不在虛軸上。

4.複數的幾何意義:

複數集c和複平面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一對應的。

5.共軛複數

(1)當兩個複數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時,這兩個複數叫做互為共軛複數。(虛部不為零也叫做互為共軛複數)

(2)複數z的共軛複數用 表示。若 ,則: ;

(3)實數a的共軛複數仍是a本身,純虛數的共軛複數是它的相反數。

(4)複平面內表示兩個共軛複數的點z與 關於實軸對稱。

三、練習

四、小結:

1.在理解複數的有關概念時應注意:

(1)明確什麼是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2)弄清實數、虛數、純虛數分別對實部與虛部的要求;

(3)弄清複平面與複數的幾何意義;

(4)兩個複數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大小。

2.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注意事項:

(1)複數 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

(2)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

(4)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一一對應:

五、作業

教學目標 篇二

1.瞭解複數的實部,虛部;

2.掌握複數相等的意義;

3.瞭解並掌握共軛複數,及在複平面內表示複數.

複數的有關概念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複數的有關概念,如虛數、純虛數、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兩複數相等、複平面、實軸、虛軸、共軛複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複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係;

(3)理解複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掌握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複數的有關概念,然後指出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着介紹了有關複數的幾何表示,最後指出了有關共軛複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於複數 ,實部是 ,虛部是 .注意在説複數 時,一定有 ,否則,不能説實部是 ,虛部是 ,複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説明:對於複數的定義,特別要抓住 這一標準形式以及 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於解有關複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複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係

分類要求不重複、不遺漏,同一級分類標準要統一。根據上述原則,複數集的分類如下:

注意分清複數分類中的界限:

①設 ,則 為實數

② 為虛數

③ 且 。

④ 為純虛數 且

(3)不能亂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要注意:

①化為複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複數集與複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意:

①任何一個複數 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 )唯一確定。這就是説,複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 )叫做複數的。

②複數 用複平面內的點z( )表示。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 ),而不是( ),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 .由於 =0+1· ,所以用複平面內的點(0,1)表示 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於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説,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 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 ,或者 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 時,對任何 , 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 )( )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 時, 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後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複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座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複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座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座標軸的公共點。

④複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意。

(5)關於共軛複數的概念

設 ,則 ,即 與 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 與 或 是共軛複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 時的特殊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於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複數。當 時, 與 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複數的特殊情行。

(6)複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後指出:“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據兩個複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 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麼 .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係,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複數間的一個關係‘<’,都不能使這關係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係地四條性質”:

(i)對於任意兩個實數a, b來説,a(ii)如果a

(iii)如果a

(iv)如果a0,那麼ac

(二)教法建議

1.要注意知識的連續性:複數 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 ,因而注意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繫。

2.注意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於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意複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意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後對於“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明,如果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明,可以在課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複數的有關概念

教學目標

1.瞭解複數的實部,虛部;

2.掌握複數相等的意義;

3.瞭解並掌握共軛複數,及在複平面內表示複數。

教學重點

複數的概念,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教學難點

用複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m.

教學用具: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複數的定義。

2.虛數單位。

二、講授新課

1.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複數 中的a與b分別叫做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2.複數相等

如果兩個複數 與 的實部與虛部分別相等,就説這兩個複數相等。

即: 的充要條件是 且 。

例如:   的充要條件是 且 。

例1: 已知   其中 ,求x與y.

解:根據複數相等的意義,得方程組:

例2:m是什麼實數時,複數 ,

(1)    是實數,(2)是虛數,(3)是純虛數。

解:

(1) ∵ 時,z是實數,

∴ ,或 .

(2)    ∵ 時,z是虛數,

∴ ,且

(3)    ∵ 且 時,

z是純虛數。 ∴

3.用複平面(高斯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

複平面的定義

建立了直角座標系表示複數的平面,叫做複平面。

複數 可用點 來表示。(如圖)其中x軸叫實軸,y軸 除去原點的部分叫虛軸,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原點只在實軸x上,不在虛軸上。

4.複數的幾何意義:

複數集c和複平面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一對應的。

5.共軛複數

(1)當兩個複數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時,這兩個複數叫做互為共軛複數。(虛部不為零也叫做互為共軛複數)

(2)複數z的共軛複數用 表示。若 ,則: ;

(3)實數a的共軛複數仍是a本身,純虛數的共軛複數是它的相反數。

(4)複平面內表示兩個共軛複數的點z與 關於實軸對稱。

三、練習   1,2,3,4.

四、小結:

1.在理解複數的有關概念時應注意:

(1)明確什麼是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2)弄清實數、虛數、純虛數分別對實部與虛部的要求;

(3)弄清複平面與複數的幾何意義;

(4)兩個複數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大小。

2.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注意事項:

(1)複數 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

(2)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

(4)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一一對應:

五、作業   1,2,3,4,

六、板書設計:

§8,2 複數的有關概念

1定義:  例1    3定義:   4幾何意義:

……     ……   ……        ……

2定義:  例2                 5共軛複數:

……     ……   ……        ……

教學難點 篇四

用複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M.

教學用具: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複數的概念教案 篇五

本文題目:高三數學複習教案:複數核心考點複習

1.(2011年福建)i是虛數單位,若集合S=-1,0,1,則( )

A.i∈S B.i2∈S C.i3∈S D.2i ∈S

2.(201 1年全國)複數z=2-i2+i(i為虛數單位)在複平面內對應的點所在象限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2011年江西)若(x-i)i=y+2i,x、y∈R,則複數x+yi=( )

A.-2+i B.2+i

C.1-2i D.1+2i

4.(2011年江蘇)設複數z滿足i (z+1)=-3+2i(i是虛數單位),則z的實部是________.

5.若將複數1+i1-i表示為a+bi(a、b∈R,i是虛數單位)的形式,則a+b=________.

6.(2011年全國)複數2+i1-2i的共軛複數是 ( )

A.-35i B.35i C.-i D.i

7.(2011年安徽)設i是虛數單位,複數1+ai2-i為純虛數,則實數a為( )

A.2 B.-2 C.-12 D.12

8.i是虛數單位,複數z=2+3i-3+2i的虛部是( )

A.0 B.-1 C.1 D.2

9.(2011年浙江)把複數z的共軛複數記作 z-,i為虛數單位,若z=1+i,則(1+z) •z-=( )

A.3-i B.3+i C.1+3i D.3

10.如果一個複數的實部和虛部相等,則稱這個複數為“等部複數”,若複數z=(1+ai)i為“等部複數”,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

11.(2011年浙江) 把復 數z的共軛複數記作z-,i為虛數單位,若z=1+i,則1+z•z-_______.

12.(2011年上海)已知複數z1滿足(z1-2)(1+i)=1-i(i為虛數單位),複數z2的 虛部為2,z1•z2是實 數,求z2.

複數的概念教案 篇六

目的要求

1.掌握複數的代數形式,理解虛數、純虛數、實部與虛部等有關複數的概念。 2.理解複數相等的定義,並會應用它來解決有關問題。 內容分析

1.我們知道,形如a+bi(a,b∈R.以後説複數a+bi時,都有a,b∈R)的數叫做複數。複數通常用小寫英文字母z表示,即z=a+bi.把複數表示成a+bi的形式,叫做複數的代數形式。

複數的代數形式z=a+bi,即是與以後的幾何表示、向量表示相對應,也説明任何一個複數均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a,b)唯一確定,是複數能由複平面內的點來表示的理論基礎。複數的代數形式、幾何表示、向量表示、三角形式及指數形式(本書不介紹)是複數的不同表示形式,它們既相互聯繫又各具特點。

2.虛數、純虛數、實部與虛部等概念,是複數這一章的基本概念。教學中要多舉一些例子讓學生判別,以加深學生理解。一些初學者對虛部(z=a+bi,b叫做z的虛部,它是一個實數)和純虛數(z=a+bi,當a=0,b≠0時,z=bi叫做純虛數)、零(z=a+bi,當a=b=0時,z=0)和純虛數以及虛數(z=a+bi,b≠0時,z叫做虛數)和純虛數等相關概念容易混淆。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加以強調。

3.若複數z1=a+bi,z2=c+di,則

這是複數相等的定義,也就是説,它是一項規定。由這個定義可以得出一個推論:

複數相等的定義是本章的重要基礎知識之一,它是求複數值、在複數集中解方程等的重要依據。複數相等的定義與國中學習的多項式恆等的意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説明這一點,對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是有幫助的。

4.兩個複數只能説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較大小。因為不論怎樣定義兩個複數之間的一個大小關係,都不能使這種關係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係的四條性質:

(1)對於任意實數a、b來説,a例如,對於複數i和2i來説,顯然i≠0,且i≠2i. 若定義i<2i,0

若定義2i

5.教科書中的兩道例題相對來説比較簡單,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自學弄懂。因此,教師只需對其解題方法加以概述。這裏安排的另外兩道例題(例3和例4)有一點難度,教學中,一是要結合簡易邏輯知識講清楚ax2+bx+c≠0的解法;二是因為國中對二元二次方程組的解法要求較低,估計學生對與例4類似問題學習起來有些困難。因此要引導學生從方程思想的高度去理解本例的解法。

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1)簡要説明引進新數i的必要性。 (2)引入新數i後,對它有哪兩點規定? 2.提出複數的代數形式的概念

在複習提問(2)的基礎上,由i的第二條性質提出複數的代數形式的概念。這時必須説明如下兩點:

(1)複數的代數形式a+bi是複數的表示形式之一;

(2)任何一個複數a+bi,必須由一個有序實數對(a,b)唯一確定。 第(2)點説明可為後續學習打下基礎。

3.提出虛數、純虛數、實部與虛部等複數的有關概念

在學生掌握複數的代數形式的基礎上,提出複數的有關概念是順理成章的事。教學中注意滲透數學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分類與討論思想,同時結合以下實例加深對複數有關概念的理解。

例1 下列數中,哪些是實數,哪些是虛數,哪些是純虛數?並分別指出這些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各是什麼。

113,--2,0,-i

22例2 t取何實數時,複數z=(t2-1)+(t-1)i是

(1)零? (2)純虛數? (3)虛數?

4.提出兩個複數相等的定義,即兩個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是它們的實部與虛部分別對應相等。也就是

由此容易得出:

這是複數這一章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它是求複數值及在複數集C中解方程的重要依據。

這裏順便説明,兩個複數只能説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較大小。教科書中舉例説1+i與3+5i不能比較大小,學生不易接受。教學中,可説明i與2i不能比較大小,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為什麼説兩個不全為實數的複數不能比較大小。

5.佈置學生閲讀教科書中的兩道例題 6.講解例

3、例4 例3 實數x分別取什麼值時,複數 z=x2+x-6+(x2-2x-15)i 是(1)實數?(2)虛數?(3)純虛數?(4)零?

分析:因為x∈R,所以x2+x-6,x2-2x-15都是實數,由複數z=a+bi是實、虛數、純虛數與零的條件可以確定實數x的值。

解:(1)當x2-2x-15=0,即x=-3或x=5時,複數z是實數; (2)當x2-2x-15≠0,即x≠-3且x≠5時,複數z是虛數;

(3)當x2+x-6=0且x2-2x-15≠0,即x=2時,複數z是純虛數; (4)當x2+x-6=0且x2-2x-15=0,即x=-3時,複數z=0. 例4 求適合下列方程中的x與y(x、y∈R)的值。 (1)x2+2+(x-3)i=y2+9+(y-2)i; (2)2x2-5x+3+(y2+y-6)i=0.

分析:因為x,y∈R,所以由兩個複數相等的定義,可列出關於x,y的方程組,解這個方程組,可求出x,y的值。

解:(1)根據複數相等的定義,得方程組

x2+2=y2+9,x-3=y-2. 所以,x=4,y=3.

(2)根據複數相等的定義,得方程組

2x2-5x+3=0, y2+y-6=0.所以,x=32,或x=1, y=-3,或y=2.7.課堂練習

教科書中的課後練習第

1、

2、3題。 8.歸納總結 (1)由學生填空:

設複數z=a+bi(a,b∈R),當________時,z為實數;噹噹________時,z為純虛數;當________時,z等於零。

(2)教師對“複數的概念”這一節作簡明扼要的概述。 佈置作業

教科書習題5.1第

1、3題。 (洪立鬆 陳宗炫)

________時,z為虛數;

教學重點 篇七

複數的概念,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複數的有關概念 篇八

教學目標

(1)把握複數的有關概念,如虛數、純虛數、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兩複數相等、複平面、實軸、虛軸、共軛複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複數進行分類,把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係;

(3)理解複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把握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練習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複數的有關概念,然後指出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着介紹了有關複數的幾何表示,最後指出了有關共軛複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於複數 ,實部是 ,虛部是 .注重在説複數 時,一定有 ,否則,不能説實部是 ,虛部是 ,複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説明:對於複數的定義,非凡要抓住 這一標準形式以及 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於解有關複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複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係

分類要求不重複、不遺漏,同一級分類標準要統一。根據上述原則,複數集的分類如下:

注重分清複數分類中的界限:

①設 ,則 為實數

② 為虛數

③ 且 。

④ 為純虛數 且

(3)不能亂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要注重:

①化為複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複數集與複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重:

①任何一個複數 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 )唯一確定。這就是説,複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 )叫做複數的。

②複數 用複平面內的點z( )表示。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 ),而不是( ),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 .由於 =0+1· ,所以用複平面內的點(0,1)表示 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於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説,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 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 ,或者 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 時,對任何 , 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 )( )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 時, 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後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複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座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複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座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座標軸的公共點。

④複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重。

(5)關於共軛複數的概念

設 ,則 ,即 與 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 與 或 是共軛複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 時的非凡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於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複數。當 時, 與 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複數的非凡情行。

(6)複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後指出:“兩個複數,假如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重:

①根據兩個複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 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麼 .兩個複數,假如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係,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複數間的一個關係‘<’,都不能使這關係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係地四條性質”:

(i)對於任意兩個實數a, b來説,a(ii)假如a

(iii)假如a

(iv)假如a0,那麼ac

(二)教法建議

1.要注重知識的連續性:複數 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 ,因而注重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繫。

2.注重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於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重複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重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後對於“兩個複數,假如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實,假如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實,可以在課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複數的有關概念

教學目標

1.瞭解複數的實部,虛部;

2.把握複數相等的意義;

3.瞭解並把握共軛複數,及在複平面內表示複數。

教學重點

複數的概念,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

教學難點

用複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m.

教學用具: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複數的定義。

2.虛數單位。

二、講授新課

1.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複數 中的a與b分別叫做複數的實部和虛部。

2.複數相等

假如兩個複數 與 的實部與虛部分別相等,就説這兩個複數相等。

即: 的充要條件是 且 。

例如: 的充要條件是 且 。

例1: 已知 其中 ,求x與y.

解:根據複數相等的意義,得方程組:

例2:m是什麼實數時,複數 ,

(1) 是實數,(2)是虛數,(3)是純虛數。

解:

(1) ∵ 時,z是實數,

∴ ,或 .

(2) ∵ 時,z是虛數,

∴ ,且

(3) ∵ 且 時,

z是純虛數。 ∴

3.用複平面(高斯平面)內的點表示複數

複平面的定義

建立了直角座標系表示複數的平面,叫做複平面。

複數 可用點 來表示。(如圖)其中x軸叫實軸,y軸 除去原點的部分叫虛軸,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原點只在實軸x上,不在虛軸上。

4.複數的幾何意義:

複數集c和複平面所有的點的集合是一一對應的。

5.共軛複數

(1)當兩個複數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時,這兩個複數叫做互為共軛複數。(虛部不為零也叫做互為共軛複數)

(2)複數z的共軛複數用 表示。若 ,則: ;

(3)實數a的共軛複數仍是a本身,純虛數的共軛複數是它的相反數。

(4)複平面內表示兩個共軛複數的點z與 關於實軸對稱。

三、練習1,2,3,4.

四、小結:

1.在理解複數的有關概念時應注重:

(1)明確什麼是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2)弄清實數、虛數、純虛數分別對實部與虛部的要求;

(3)弄清複平面與複數的幾何意義;

(4)兩個複數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大小。

2.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注重事項:

(1)複數 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

(2)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a,b),而不是(a,bi),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i。

(3)表示實數的點都在實軸上,表示純虛數的點都在虛軸上。

(4)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一一對應:

五、作業 1,2,3,4,

六、板書設計:

§8,2複數的有關概念

1定義:例1 3定義:4幾何意義:

…… …… …… ……

2定義:例2 5共軛複數:

…… …… …… ……

複數的概念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把握複數加法與減法運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加、減法運算;

(2)理解並把握複數加法與減法的幾何意義,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能初步運用複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4)通過學習-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5)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複數加法法則。難點是複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複數加法法則是教材首先規定的法則,它是複數加減法運算的基礎,對於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重視。複數加減法的幾何意義的難點在於複數加減法轉化為向量加減法,以它為根據來解決某些平面圖形的問題,學生對這一點不輕易接受。

三、教學建議

(1)在複數的加法與減法中,重點是加法。教材首先規定了複數的加法法則。對於這個規定,應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使學生逐步理解這個規定的合理性:①當 時,與實數加法法則一致;②驗證實數加法運算律在複數集中仍然成立;③符合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2)複數加法的向量運算講解設 ,畫出向量 , 後,提問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並讓學生自己畫出和向量(即合向量) ,畫出向量 後,問與它對應的複數是什麼,即求點Z的座標OR與RZ(證法如教材所示).

(3)向學生介紹複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講過複數加法可按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後,可以指出向量加法還可按三角形法則來進行:如教材中圖8-5(2)所示,求 與 的和,可以看作是求 與 的和。這時先畫出第一個向量 ,再以 的終點為起點畫出第二個向量 ,那麼,由第一個向量起點O指向第二個向量終點Z的向量 ,就是這兩個向量的和向量。

(4)向學生指出複數加法的三角形法則的好處。向學生介紹一下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是有好處的:例如講到當 與 在同一直線上時,求它們的和,用三角形法則來解釋,可能比“畫一個壓扁的平行四邊形”來解釋輕易理解一些;講複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時,用三角形法則也較平行四邊形法則更為方便。

(5)講解了教材例2後,應強調 (注重:這裏 是起點, 是終點)就是同複數 - 對應的向量。點 , 之間的距離 就是向量 的模,也就是複數 - 的模,即 .

例如,起點對應複數-1、終點對應複數 的那個向量(如圖),可用 來表示。因而點 與 ( )點間的距離就是複數 的模,它等於 。

教學設計示例

複數的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把握複數減法法則和它的幾何意義。

2.滲透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靈活性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複數減法法則。

難點:對複數減法幾何意義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複數加法法則及其幾何意義,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是複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板書課題:複數減法及其幾何意義)

(二)複數減法

複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那麼複數減法法則為( i)( i)=( ) ( )i,

1.複數減法法則

(1)規定:複數減法是加法逆運算;

(2)法則:( i)( i)=( ) ( )i( , , , ∈R).

把( i)( i)看成( i) (1)( i)如何推導這個法則。

( i)( i)=( i) (1)( i)=( i) ( i)=( ) ( )i.

推導的想法和依據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

推導:設( i)( i)= i( , ∈R).即複數 i為複數 i減去複數 i的差。由規定,得( i) ( i)= i,依據加法法則,得( ) ( )i= i,依據複數相等定義,得

故( i)( i)=( ) ( )i.這樣推導每一步都有合理依據。

我們得到了複數減法法則,兩個複數的差仍是複數。是確定的複數。

複數的加(減)法與多項式加(減)法是類似的。就是把複數的實部與實部,虛部與虛部分別相加(減),即( i)±( i)=( ± ) ( ± )i.

(三)複數減法幾何意義

我們有了做複數減法的依據——複數減法法則,那麼複數減法的幾何意義是什麼?

設z= i( , ∈R),z1= i( , ∈R),對應向量分別為 , 如圖

由於複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z=( ) ( )i,所以zz1=z2,z2 z1=z,由複數加法幾何意義,以 為一條對角線, 1為一條邊畫平行四邊形,那麼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另一邊 2所表示的向量OZ2就與複數zz1的差( ) ( )i對應,如圖。

在這個平行四邊形中與zz1差對應的向量是隻有向量 2嗎?

還有 . 因為OZ2 Z1Z,所以向量 ,也與zz1差對應。向量 是以Z1為起點,Z為終點的向量。

能概括一下複數減法幾何意義是:兩個複數的差zz1與連接這兩個向量終點並指向被減數的向量對應。

(四)應用舉例

在直角座標系中標Z1(2,5),連接OZ1,向量 1與多數z1對應,標點Z2(3,2),Z2關於x軸對稱點Z2(3,2),向量 2與複數對應,連接,向量與的差對應(如圖).

例2根據複數的幾何意義及向量表示,求複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解:設複平面內的任意兩點Z1,Z2分別表示複數z1,z2,那麼Z1Z2就是複數對應的向量,點之間的距離就是向量的模,即複數z2z1的模。假如用d表示點Z1,Z2之間的距離,那麼d=|z2z1|.

例3 在複平面內,滿足下列複數形式方程的動點Z的軌跡是什麼。

(1)|z1i|=|z 2 i|;

方程左式可以看成|z(1 i)|,是複數Z與複數1 i差的模。

幾何意義是是動點Z與定點(1,1)間的距離。方程右式也可以寫成|z(2i)|,是複數z與複數2i差的模,也就是動點Z與定點(2,1)間距離。這個方程表示的是到兩點( 1,1),(2,1)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方程,這個動點軌跡是以點( 1,1),(2,1)為端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z i| |zi|=4;

方程可以看成|z(i)| |zi|=4,表示的是到兩個定點(0,1)和(0,1)距離和等於4的動點軌跡。滿足方程的動點軌跡是橢圓。

(3)|z 2||z2|=1.

這個方程可以寫成|z(2)||z2|=1,所以表示到兩個定點(2,0),(2,0)距離差等於1的點的軌跡,這個軌跡是雙曲線。是雙曲線右支。

由z1z2幾何意義,將z1z2取模得到複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d=|z1z2|,由此得到線段垂直平分線,橢圓、雙曲線等複數方程。使有些曲線方程形式變得更為簡捷。且反映曲線的本質特徵。

例4 設動點Z與複數z= i對應,定點P與複數p= i對應。求

(1)複平面內圓的方程;

解:設定點P為圓心,r為半徑,如圖

由圓的定義,得複平面內圓的方程|zp|=r.

(2)複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解:複平面內滿足不等式|zp|(五)小結

我們通過推導得到複數減法法則,並進一步得到了複數減法幾何意義,應用複數減法幾何意義和複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可以用複數研究解析幾何問題,不等式以及最值問題。

(六)佈置作業P193習題二十七:2,3,8,9.

探究活動

複數等式的幾何意義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以 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請再舉三個複數等式並説明它們在複平面上的幾何意義。

分析與解

1.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線段 的中垂線。

2.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一個橢圓。

3.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一條線段。

4.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5. 複數等式 在複平面上表示原點為O、構成一個矩形。

説明覆數與複平面上的點有一一對應的關係,假如我們對複數的代數形式工(幾何意義)之間的關係比較熟悉的話,必然會強化對複數知識的把握。

複數的概念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掌握複數的有關概念,如虛數、純虛數、複數的實部與虛部、兩複數相等、複平面、實軸、虛軸、共軛複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複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係;

(3)理解複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掌握複數集C和複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複數的有關概念,然後指出複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着介紹了有關複數的幾何表示,最後指出了有關共軛複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複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於複數 ,實部是 ,虛部是 .注意在説複數 時,一定有 ,否則,不能説實部是 ,虛部是 ,複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説明:對於複數的定義,特別要抓住 這一標準形式以及 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於解有關複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複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係

(3)不能亂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複數相等的條件要注意:

①化為複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複數集與複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意:

①任何一個複數 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 )確定。這就是説,複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 )叫做複數的。

②複數 用複平面內的點Z( )表示。複平面內的點Z的座標是( ),而不是( ),也就是説,複平面內的縱座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 .由於 =0+1· ,所以用複平面內的點(0,1)表示 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於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説,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 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 ,或者 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 時,對任何 , 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 )( )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 時, 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後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複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座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複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座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座標軸的公共點。

④複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複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意。

(5)關於共軛複數的概念

設 ,則 ,即 與 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 與 或 是共軛複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 時的特殊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於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複數。當 時, 與 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複數的特殊情行。

(6)複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後指出:“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據兩個複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 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麼 .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係,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複數間的一個關係‘<’,都不能使這關係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係地四條性質”

(二)教法建議

1.要注意知識的連續性:複數 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 ,因而注意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繫。

2.注意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於複數集與複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意複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意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後對於“兩個複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明,如果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明,可以在課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dpq3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