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二數學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數學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數學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數學高二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借助正餘弦函數的誘導公式推導出正切函數的誘導公式;

3、掌握誘導公式在求值和化簡中的應用.

【學習重點】正切函數的誘導公式及應用

【學習難點】正切函數誘導公式的推導

【學習過程】

一、預習自學

1.觀察課本38頁圖1-46,當- 414 < 414 < 414 時,角 414 與角2 414 的正切函數值有什麼關係?

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公式:

tan(2 414 )= tan(- 414 )= tan(2 414 )=

tan( 414 = tan( 414 =

2.我們可以利用誘導公式,將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問題轉化為鋭角三角函數的問題,參考下面的框圖,想想每次變換應該運用哪些公式。

414

給上述箭頭上填上相應的文字

二、合作探究

探究1 試運用 414 , 414 的正、餘弦函數的誘導公式推證公式tan( 414 和tan 414 .

探究2 若tan 414 ,藉助三角函數定義求角 414 的正弦函數值和餘弦函數值。

探究3 求 414 的值。

三、達標檢測

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tan( 414 = -tan 414 B tan( 414 = tan 414

C tan(- 414 )= -tan 414 D tan(2 414 )= tan 414

2求下列三角函數數值

(1)tan(- 414 (2) tan240 414 414 (3)tan(-1574 414 )

3化簡求值

tan675 414 + tan765 414 + tan(-300 414 ) + tan(-690 414 ) + tan1080 414

四、課後延伸

求值: 414

高二數學優秀教案 篇二

[核心必知]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2~P5,回答下列問題。

(1)對於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a1x+b1y=c1,①a2x+b2y=c2,②其中a1b2-a2b1≠0,如何寫出它的求解步驟?

提示:分五步完成:

第一步,①×b2-②×b1,得(a1b2-a2b1)x=b2c1-b1c2,③

第二步,解③,得x=b2c1-b1c2a1b2-a2b1.

第三步,②×a1-①×a2,得(a1b2-a2b1)y=a1c2-a2c1,④

第四步,解④,得y=a1c2-a2c1a1b2-a2b1.

第五步,得到方程組的解為x=b2c1-b1c2a1b2-a2b1,y=a1c2-a2c1a1b2-a2b1.

(2)在數學中算法通常指什麼?

提示:在數學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算法的概念

12世紀的算法指的是用阿拉伯數字進行算術運算的過程續表

數學中的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規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明確和有限的步驟

現代算法通常可以編成計算機程序,讓計算機執行並解決問題

(2)設計算法的目的

計算機解決任何問題都要依賴於算法。只有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分解為若干個明確的步驟,即算法,並用計算機能夠接受的“語言”準確地描述出來,計算機才能夠解決問題。

[問題思考]

(1)求解某一個問題的算法是否是的?

提示:不是。

(2)任何問題都可以設計算法解決嗎?

提示:不一定。

高二數學教案 篇三

一、課前準備:

【自主梳理】

1、對數:

(1) 一般地,如果 ,那麼實數 叫做________________,記為________,其中 叫做對數的_______, 叫做________.

(2)以10為底的對數記為________,以 為底的對數記為_______.

(3) , 。

2、對數的運算性質:

(1)如果 ,那麼 ,

(2)對數的換底公式: 。

3、對數函數:

一般地,我們把函數____________叫做對數函數,其中 是自變量,函數的定義域是______.

4、對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a1 0

圖象性

質 定義域:___________

值域:_____________

過點(1,0),即當x=1時,y=0

x(0,1)時_________

x(1,+)時________ x(0,1)時_________

x(1,+)時________

在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數 在__________上是減函數

【自我檢測】

1、的定義域為_________.

2、化簡: 。

3、不等式 的解集為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對數的換底公式計算: 。

5、函數 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_.

6、對於任意的 ,若函數 ,則 與 的大小關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堂活動:

【例1】填空題:

(1) 。

(2)比較 與 的大小為___________.

(3)如果函數 ,那麼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4)函數 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

【例2】求函數 的定義域和值域。

【例3】已知函數 滿足 。

(1)求 的解析式;

(2)判斷 的奇偶性;

(3)解不等式 。

課堂小結

三、課後作業

1、。略

2、函數 的定義域為_______________.

3、函數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4、若 ,則 的取值範圍是_____________.

5、設 則 的大小關係是_____________.

6、設函數 ,若 ,則 的取值範圍為_________________.

7、當 時,不等式 恆成立,則 的取值範圍為______________.

8、函數 在區間 上的值域為 ,則 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__.

9、已知 。

(1)求 的定義域;

(2)判斷 的奇偶性並予以證明;

(3)求使 的 的取值範圍。

10、對於函數 ,回答下列問題:

(1)若 的定義域為 ,求實數 的取值範圍;

(2)若 的值域為 ,求實數 的取值範圍;

(3)若函數 在 內有意義,求實數 的取值範圍。

四、糾錯分析

錯題卡 題 號 錯 題 原 因 分 析

高二數學教案:對數與對數函數

一、課前準備:

【自主梳理】

1、對數

(1)以 為底的 的對數, ,底數,真數。

(2) , 。

(3)0,1.

2、對數的運算性質

(1) , , 。

(2) 。

3、對數函數

, 。

4、對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a1 0

圖象性質 定義域:(0,+)

值域:R

過點(1,0),即當x=1時,y=0

x(0,1)時y0

x(1,+)時y0 x(0,1)時y0

x(1,+)時y0

在(0,+)上是增函數 在(0,+)上是減函數

【自我檢測】

1、2. 3.

4、5.奇函數 6. 。

二、課堂活動:

【例1】填空題:

(1)3.

(2) 。

(3)0.

(4)奇函數。

【例2】解:由 得 。所以函數 的定義域是(0,1)。

因為 ,所以,當 時, ,函數 的值域為 ;當 時, ,函數 的值域為 。

【例3】解:(1) ,所以 。

(2)定義域(-3,3)關於原點對稱,所以

,所以 為奇函數。

(3) ,所以當 時, 解得

當 時, 解得 。

高二數學優秀教案 篇四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54~P57,回答下列問題。

(1)在教材P55的“探究”中,怎樣獲得樣本?

提示:將這批小包裝餅乾放入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攪拌均勻,然後不放回地摸取。

(2)最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哪些?

提示:抽籤法和隨機數法。

(3)你認為抽籤法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提示:抽籤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當總體中個體數不多時較為方便,缺點是當總體中個體數較多時不宜採用。

(4)用隨機數法讀數時可沿哪個方向讀取?

提示:可以沿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向讀數。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簡單隨機抽樣: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

(2)最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兩種——抽籤法和隨機數法。

(3)一般地,抽籤法就是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分段,把號碼寫在號簽上,將號籤放在一個容器中,攪拌均勻後,每次從中抽取一個號籤,連續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4)隨機數法就是利用隨機數表、隨機數骰子或計算機產生的隨機數進行抽樣。

(5)簡單隨機抽樣有操作簡便易行的優點,在總體個數不多的情況下是行之有效的。

[問題思考]

(1)在簡單隨機抽樣中,某一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與第幾次被抽到有關嗎?

提示:在簡單隨機抽樣中,總體中的每個個體在每次抽取時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與第幾次被抽到無關。

(2)抽籤法與隨機數法有什麼異同點?

提示:

相同點

①都屬於簡單隨機抽樣,並且要求被抽取樣本的總體的個體數有限;

②都是從總體中逐個不放回地進行抽取

不同點

①抽籤法比隨機數法操作簡單;

②隨機數法更適用於總體中個體數較多的時候,而抽籤法適用於總體中個體數較少的情況,所以當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多時,應當選用隨機數法,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和製作號籤的成本

高二數學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會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過程與方法】

利用類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關概念,提升知識遷移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營造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和評價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難點】

“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多媒體展示以下一系列動畫如:

1、打開書本的過程;

2、發射人造地球衞星,要根據需要使衞星的軌道平面與地球的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

3、修築水壩時,為了使水壩堅固耐久,須使水壩坡面與水平面成適當的角度;

引導學生説出書本的兩個面、水壩面與底面,衞星軌道面與地球赤道面均是呈一定的角度關係,引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學生閲讀教材,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

平面角:平面角是從平面內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半直線)所組成的圖形。

二面角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面所組成的圖形,叫作二面角。這條直線叫作二面角的稜,這兩個半平面叫作二面角的面。(動畫演示)

(2)二面角的表示

(3)二面角的畫法

(PPT演示)

教師提問:一般地説,量角器只能測量“平面角”(指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相應地,我們把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均稱為空間角)那麼,如何去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我們以往是如何度量某些角的?教師引導學生將空間角化為平面角。

教師總結: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義

定義:以二面角的稜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於稜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義三個主要特徵:點在稜上、線在面內、與稜垂直(動畫演示)

大小: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來表示。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①點P在稜上—定義法

②點P在一個半平面上—三垂線定理法

③點P在二面角內—垂面法

(三)生生互動,鞏固提高

(四)生生互動,鞏固提高

1、判斷下列命題的真假:

(1)兩個相交平面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 )

(2)角的兩邊分別在二面角的兩個面內,則這個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3)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平面垂直於二面角的稜。( )

2、作出一下面PAC和麪ABC的平面角。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作業:以正方體為模型請找出一個所成角度為四十五度的二面角,並證明。

高二數學優秀教案 篇六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映了圓錐曲線的本質屬性,它是無數次實踐後的高度抽象、恰當地利用定義XX題,許多時候能以簡馭繁、因此,在學習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幾何性質後,再一次強調定義,學會利用圓錐曲線定義來熟練的解題”。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強,思維活躍,但計算能力較差,推理能力較弱,使用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也略顯不足。

三、設計思想

由於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如果離開感性認識,容易使學生陷入困境,降低學習熱情、在教學時,藉助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教學,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發現、獲取新知,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目標

1、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定義,能靈活應用XX解決問題;熟練掌握焦點座標、頂點座標、焦距、離心率、準線方程、漸近線、焦半徑等概念和求法;能結合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求解圓錐曲線的方程。

2、通過對練習,強化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不斷引申,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的一般方法。

3、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

2、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3、“定義法”求軌跡方程

教學難點:

巧用圓錐曲線定義XX

數學高二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掌握分析法證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實質--執果索因;

3.提高證明不等式證法靈活性。

教學重點分析法

教學難點分析法實質的理解

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式

教學活動

(一)導入 新課

(教師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待學生回答和思考後點評。

(學生活動)回答和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問題1]我們已經學習了哪幾種不等式的證明方法?什麼是比較法?什麼是綜合法?

[問題 2]能否用比較法或綜合法證明不等式:

[點評]在證明不等式時,若用比較法或綜合法難以下手時,可採用另一種證明方法:分析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複習已學證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較法和綜合法證明不等式的不足之處,

激發學生學習新的證明不等式知識的積極性,導入 本節課學習內容:用分析法證明不等式。

(二)新課講授

【嘗試探索、建立新知】

(教師活動)教師講解綜合法證明不等式的邏輯關係,然後提出問題供學生研究,並點評。幫助學生建立分析法證明不等式的知識體系。投影分析法證明不等式的概念。

(學生活動)與教師一道分析綜合法的邏輯關係,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嘗試探索,構建新知。

[講解]綜合法證明不等式的邏輯關係:以已知條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為結論,逐步尋找它成立的必要條件,直到必要條件就是要證明的不等式。

[問題1]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把要證明的不等式作為結論,逐步去尋找它成立的充分條件呢?

[問題2]當我們尋找的充分條件已經是成立的不等式時,説明了什麼呢?

[問題3]説明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麼呢?

[點評]從要證明的結論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充分條件顯然成立為止,從而得出要證明的結論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邏輯關係。

[投影]分析法證明不等式的概念。(見課本)

設計意圖:對比綜合法的邏輯關係,教師層層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識;分析法證明不等式。培養學習創新意識。

【例題示範、學會應用】

(教師活動)教師板書或投影例題,引導學生研究問題,構思證題方法,學會用分析法證明不等式,並點評用分析法證明不等式必須注意的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研究問題,與教師一道完成問題的論證。

例1 求證

[分析]此題用比較法和綜合法都很難入手,應考慮用分析法。

證明:(見課本)

[點評]證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時,用綜合法比較困難。此例中,我們很難想到從“ ”入手,因此,在不等式的證明中,分析法佔有重要的位置,我們常用分析法探索證明途徑,然後用綜合法的形式寫出證明過程,這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重要思維方法,事實上,有些綜合法的表述正是建立在分析法思索的基礎上,分析法的優越性正體現在此。

例2 已知: ,求證: (用分析法)請思考下列證法有沒有錯誤?若有錯誤,錯在何處?

[投影]證法一:因為 ,所以 、去分母,化為 ,就是 .由已知 成立,所以求證的不等式成立。

證法二:欲證 ,因為

只需證 ,

即證 ,

即證

因為 成立,所以 成立。

(證法二正確,證法一錯誤。錯誤的原因是:雖然是從結論出發,但不是逐步逆戰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事實上找到明顯成立的不等式是結論的必要條件,所以不符合分析法的邏輯原理,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點評]①用分析法證明不等式的邏輯關係是:

(結論)(步步尋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結論)

分析法是“執果索因”,它與綜合法的證明過程(由因導果)恰恰相反。②用分析法證明時要注意書寫格式。分析法論證“若A則B”這個命題的書寫格式是:

要證命題B為真,

只需證明 為真,從而有……

這隻需證明 為真,從而又有……

……

這隻需證明A為真。

而已知A為真,故命題B必為真。

要理解上述格式中藴含的邏輯關係。

[投影] 例3 證明:通過水管放水,當流速相同時,如果水管截面(指橫截面,下同)的周長相等,那麼截面是圓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設未知數,列方程,因為當水的流速相同時,水管的流量取決於水管截面面積的大小,設截面的周長為 ,則周長為 的圓的半徑為 ,截面積為 ;周長為 的正方形邊長為 ,截面積為 ,所以本題只需證明:

證明:(見課本)

設計意圖:理解分析法與綜合法的內在聯繫,説明分析法在證明不等式中的重要地位。掌

握分析法證明不等式,特別重視分析法證題格式及格式中藴含的邏輯關係。靈活掌握分析法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二數學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瞭解本章的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思想方法

2、能敍述隨機變量的定義

3、能説出隨機變量與函數的關係,

4、能夠把一個隨機試驗結果用隨機變量表示

重點:能夠把一個隨機試驗結果用隨機變量表示

難點:隨機事件概念的透徹理解及對隨機變量引入目的的認識:

環節一:隨機變量的定義

1、通過生活中的一些隨機現象,能夠概括出隨機變量的定義

2能敍述隨機變量的定義

3能説出隨機變量與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一、閲讀課本33頁問題提出和分析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瞭解一個隨機現象的規律具體指的是什麼?

2、分析理解中的兩個隨機現象的隨機試驗結果有什麼不同?建立了什麼樣的對應關係?

總結:

3、隨機變量

(1)定義:

這種對應稱為一個隨機變量。即隨機變量是從隨機試驗每一個可能的結果所組成的

到的映射。

(2)表示:隨機變量常用大寫字母。等表示。

(3)隨機變量與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函數隨機變量

自變量

因變量

因變量的範圍

相同點都是映射都是映射

環節二隨機變量的應用

1、能正確寫出隨機現象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2、能用隨機變量的描述隨機事件

例1:已知在10件產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現從這10件產品中任取3件,其中含有的次品數為隨機變量的學案。這是一個隨機現象。(1)寫成該隨機現象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2)試用隨機變量來描述上述結果。

變式:已知在10件產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從這10件產品中任取3件,這是一個隨機現象。若Y表示取出的3件產品中的合格品數,試用隨機變量描述上述結果

例2連續投擲一枚均勻的硬幣兩次,用X表示這兩次正面朝上的次數,則X是一個隨機變

量,分別説明下列集合所代表的隨機事件:

(1){X=0}(2){X=1}

(3){X0}

變式:連續投擲一枚均勻的硬幣三次,用X表示這三次正面朝上的次數,則X是一個隨機變量,X的可能取值是?並説明這些值所表示的隨機試驗的結果。

練習:寫出下列隨機變量可能取的值,並説明隨機變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隨機變量的結果。

(1)從學校回家要經過5個紅綠燈路口,可能遇到紅燈的次數;

(2)一個袋中裝有5只同樣大小的球,編號為1,2,3,4,5,現從中隨機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號碼數;

小結(對標)

高二數學教案 篇九

一、教材分析

推理是大學聯考的重要的內容,推理包括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由於解答大學聯考題的過程就是推理的過程,因此本部分內容的考察將會滲透到每一個大學聯考題中,考察推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既可能在選擇題中和填空題中出現,也可能在解答題中出現。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演繹推理的含義及特點,會將推理寫成三段論的形式

(2)過程與方法:瞭解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區別與聯繫

(3)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演繹推理在數學證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成言之有理論證有據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演繹推理的含義與三段論推理及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難點:演繹推理的應用

四、教學方法:探究法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 填一填:

① 所有的金屬都能夠導電,銅是金屬,所以 ;

② 太陽系的大行星都以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冥王星是太陽系的大行星,因此 ;

③ 奇數都不能被2整除,20xx是奇數,所以 .

2.討論:上述例子的推理形式與我們學過的合情推理一樣嗎?

3.小結:

① 概念:從一般性的原理出發,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結論,我們把這種推理稱為____________.

要點:由_____到_____的推理。

② 討論:演繹推理與合情推理有什麼區別?

③ 思考:所有的金屬都能夠導電,銅是金屬,所以銅能導電,它由幾部分組成,各部分有什麼特點?

小結: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舉例:舉出一些用三段論推理的例子。

例1:證明函數 在 上是增函數。

例2:在鋭角三角形ABC中, ,D,E是垂足。 求證:AB的中點M到D,E的距離相等。

當堂檢測:

討論:因為指數函數 是增函數, 是指數函數,則結論是什麼?

討論:演繹推理怎樣才能使得結論正確?

比較: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區別與聯繫?

課堂小結

課後練習與提高

1.演繹推理是以下列哪個為前提,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結論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則; B.特定的命題;

C.一般的命題; D.定理、公式。

2.因為對數函數 是增函數(大前提),而 是對數函數(小前提),所以 是增函數(結論).上面的推理的錯誤是( )

A.大前提錯導致結論錯; B.小前提錯導致結論錯;

C.推理形式錯導致結論錯;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錯導致結論錯。

3.下面幾種推理過程是演繹推理的是( )

A.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如果A和B是兩條平行直線的同旁內角,則B =18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質,推測空間四面體的性質;.

4.補充下列推理的三段論:

(1)因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和為0,又因為 與 互為相反數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 =8.

(2)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為 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所以 是無理數。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高二數學教案 篇十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映了圓錐曲線的本質屬性,它是無數次實踐後的高度抽象、恰當地利用xx解題,許多時候能以簡馭繁。因此,在學習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及標準方程、幾何性質後,再一次強調定義,學會利用圓錐曲線定義來熟練的解題”。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強,思維活躍,但計算能力較差,推理能力較弱,使用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也略顯不足。

三、設計思想

由於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如果離開感性認識,容易使學生陷入困境,降低學習熱情、在教學時,藉助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教學,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發現、獲取新知,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目標

1、深刻理解並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定義,能靈活應用xx解決問題;熟練掌握焦點座標、頂點座標、焦距、離心率、準線方程、漸近線、焦半徑等概念和求法;能結合平面幾何的基本知識求解圓錐曲線的方程。

2、通過對練習,強化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不斷引申,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的一般方法。

3、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

2、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3、“定義法”求軌跡方程

教學難點:

巧用圓錐曲線xx解題

六、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思路

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例題:

(1)已知a(-2,0),b(2,0)動點m滿足|ma|+|mb|=2,則點m的軌跡是()。

(a)橢圓(b)雙曲線(c)線段(d)不存在

(2)已知動點m(x,y)滿足(x1)2(y2)2|3x4y|,則點m的軌跡是()。

(a)橢圓(b)雙曲線(c)拋物線(d)兩條相交直線

【設計意圖】

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義方式,是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個必備條件,而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後,學生們對圓錐曲線的定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是否能真正掌握它們的本質,是我本節課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

為了加深學生對圓錐曲線定義理解,我以圓錐曲線的定義的運用為主線,精心準備了兩道練習題。

【學情預設】

估計多數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正確答案,但是部分學生對於圓錐曲線的定義可能並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學生們回答後,我將要求學生接着説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選項的話,條件要怎麼改?這對於已學完圓錐曲線這部分知識的學生來説,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問題(2)就可能讓學生們費一番周折——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利用變形來解決問題,那麼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對原等式做變形:(x1)2(y2)2這樣,很快就能得出正確結果。如若不然,我將啟發他們從等式兩端的式子|3x4y|入手,考慮通過適當的變形,轉化為學生們熟知的兩個距離公式。

在對學生們的解答做出判斷後,我將把問題引申為:該雙曲線的中心座標是,實軸長為,焦距為。以深化對概念的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wk1j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