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奧爾夫音樂具體教案(多篇)

奧爾夫音樂具體教案(多篇)

奧爾夫音樂具體教案(多篇)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一

活動名稱:奧爾夫音樂

活動內容:潛山縣九星幼兒園小班教案《奧爾夫音樂》(teddy的發現)

活動目標:

1、聽辨一種聲音的音源;

2、增強幼兒聽辨音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帶領幼兒一起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讓幼兒對以前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以前都玩過哪些遊戲?帶領幼兒一起回憶,讓幼兒對自己所玩的遊戲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

(2)、我們所玩的遊戲都分別叫什麼名字呢?(鼓勵幼兒大膽的説出來)如:捉迷藏、搶椅子……

同時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想到的這些遊戲的玩法也告訴我們,對於能夠大膽説出來的小朋友,教師應表示認可,給予鼓勵。

2、對我們剛才回憶到了我們以前所玩的遊戲中,捉迷藏,通常我們所玩的過程中,都是一個人藏起來,而另一個人去找,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我們把一個小朋友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去抓他身邊的夥伴。

3、規則:

(1)、教師播放出音樂《聽》,先讓幼兒聽音樂,感受其中的節奏;

(2)、教師出示鈴鼓,將一名幼兒的眼睛蒙上,其餘的幼兒都圍在他的周圍,教師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鈴鼓,讓矇眼的幼兒聽隨聲音的方向去抓身邊的小朋友,鼓勵每位幼兒都參與遊戲中去,反覆練習,互換遊戲角色,感覺其中的樂趣。

幼兒園《奧爾夫》教案 篇二

活動內容:身體樂器活動目標:

1、進一步區分對身體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認識。

2、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並大膽地進行嘗試表現為音樂伴奏。

3、萌發喜歡打擊類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能區分身體的主要器官並能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大膽用身體部位為音樂伴奏。

活動準備

1、樂器3件(圓舞板、響棒、鈴鼓)

2、嘴巴、手、腳圖片各一張及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鈴鼓樂器來跟你們做遊戲,跟着鈴鼓走走吧!(當鈴鼓節奏快時,幼兒快些走,當鈴鼓節奏慢時,幼兒慢些走)二、認識樂器,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1、聽聲音猜樂器。

師:史老師還請來了其他的樂器寶寶,它們要跟小朋友玩個猜猜樂的遊戲,一起來猜猜它們是誰?(出示圓舞板、響棒、鈴鼓)2、引導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並讓幼兒説説。(依次講講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二、引導幼兒發現身體能發出聲音的部位,逐步認識身體樂器。

師:小朋友,不光我們的樂器你發出好聽的聲音,我們身上一些地方也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呢?你試試看,能不能讓它發出聲音來。

幼兒嘗試後並讓幼兒説説自己身上哪個部位能發出聲音,是怎麼發出的如:嘴巴,當幼兒説出嘴巴的時候,教師出示圖片,並讓幼兒知道這是嘴巴樂器幼兒説説嘴巴除了小朋友説的一種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彈舌頭、用力抿嘴)。幼兒集體練習幼兒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體部位。腳:碰腳、跺腳等。

三、利用身體樂器給音樂伴奏。

1、分部位給音樂伴奏(嘴、手、腳)

2、遊戲:看指令選身體樂器演奏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們來玩個遊戲,老師這裏的三張圖做標記,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邊看我的指揮,我指到哪種身體樂器,你們就用哪種身體樂器演奏。

3、演奏2—3邊結束

四、結束活動。

師:身體原來能發出這麼多好聽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其他班的小朋友吧!(開火車離開教室)

幼兒園《奧爾夫》教案 篇三

《夢幻溪》

【活動目標】

1、感應AB曲式和樂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掛圖、綵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聽音樂。

1、老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靜靜聆聽。

2、手之舞

A段:手臂飄點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畫出4個樂句。

3、飄帶之舞

A段:聆聽老師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劃出4個樂句的線條。

三、律動感應AB曲式。

1、全體圍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

A段:面對面模唱。

B段:兩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圖片P3,講故事。

感應兩個小節的樂句:二個6拍

每2小節換拍肢體部位,走2小節換方向。

五、音樂與舞蹈。

1、分組進行表演。

A段:打擊樂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兩人一組,拿一根綵帶。

A段:左右搖晃。

B段:兩人一前一後隨樂句划船。

六、遊戲書。

A段:依樹葉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畫出青蛙的船漿及水的漣漪。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四

活動準備:

奧爾夫音樂《蝴蝶》,蝴蝶圖片兩張,絲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開場舞)

1、大家一起圍圈隨音樂拍拍手

2、大家一起圍圈隨音樂節奏踏踏腳

3、全體手拉手圍成一個圈慢慢後退成大圈

4、全體手拉手慢慢前進成小圈

二、出示蝴蝶圖片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許多客人來和我們一起上課,我們一起來和客人問個好!老師還帶了一個特別的朋友來和大家認識呢!

2、出示蝴蝶圖片一,播放歌曲《蝴蝶》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頭帶着金絲身穿花花衣。

你愛花兒花也愛你,你會跳舞花又甜蜜

三、學習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師:蝴蝶漂亮嗎?

2、出示圖片二,“哪裏漂亮了?”

3、師:蝴蝶是怎麼飛的呢?幼兒自由想像各種蝴蝶飛的樣子

教師總結:

1、飛的時候後跟離地,小腳尖點地,飛起來的時候輕輕的,小腳輕輕點地踏步。我們把這種腳的動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師示範飛這邊飛那邊,飛高飛低;轉圈;中間間接音樂蹲下來休息

3、請能幹的小朋友上來和老師示範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樂跟隨教師一起來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圍繞花朵飛舞

1、教師示範跳一小段蝴蝶舞

師: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幹,下面老師來當蝴蝶媽媽,你們來當小蝴蝶,蝴蝶們!媽媽會跳一支蝴蝶舞,學好這個舞以後你們就可以跟媽媽去花園啦,先來看媽媽跳蝴蝶舞!(教師出示綁着紅黃藍三種顏色花的凳子,圍着花朵跟隨音樂完整演示,以花朵佈置一個花園的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蝴蝶的慾望。)

2、請三名幼兒跳蝴蝶舞

師:這支蝴蝶舞好不好看,請兩隻能幹的蝴蝶上來和蝴蝶媽媽一起來表演蝴蝶舞吧!(兩個小朋友上來跟隨音樂一起表演奧爾夫)

3、集體跟音樂跳一遍蝴蝶舞

師:蝴蝶們,我們一起來為去花園跟音樂跳蝴蝶舞吧!(以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及學習蝴蝶飛的興趣,在幼兒自己想像飛的動作後,教師總結動作,並以蝴蝶跟蝴蝶媽媽學本領這一情節,來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相應完整的奧爾夫動作。

五、持絲巾飛舞動作

師:我這裏有很多花衣裳,蝴蝶們穿上花衣裳跳舞吧!

教師示範拿絲巾。每人有一條~2條絲巾,在教室內自由飛舞,一下高一下低。(請注意不要再原地,儘量讓幼兒有空間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頓。樂句共4個樂句,在第三樂句時,蹲下當花,其餘走動。)

六、結束活動

下課律動搖:轉轉轉,跳跳跳,今天上課真有趣,謝謝老師謝謝你呀,上課真有趣。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五

音樂是人類的靈魂,孩子們就像那一串串跳動的音符。在月光發芽,在池塘裏開花,浮出水面成了精靈。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隆昌幼兒師範學校09級5班的張孫芹。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班藝術領域音樂欣賞活動《貓和老鼠》。

下面我將從教材與學情,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進行我的説課。

首先我説的是:教材與學情。本堂課選自《奧爾夫音樂》奧爾夫是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音樂教育是指在原本的音樂教育行為上將語言,動作,音樂融為一體,注重人對音樂的最基本的感受。

在頂崗實習期間,我發現小班幼兒由於年齡比較小,掌握音樂節奏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我選擇一首奧爾夫音樂中節奏簡單,多為重複段式的《鞋匠之舞》作為本堂課的音樂素材。

根據教材與學情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以下三大目標:一認知目標:能安靜地欣賞樂曲,感受音樂的內容。二技能目標: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三情感目標:樂於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由於小班幼兒認知發展水平較低,所以我將教學重點定位:能安靜地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內容。這也是本堂課的難點。

本次活動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將幼兒的認知,技能,情感三者融為以體。賦予遊戲的精神,讓幼兒快樂地學習,真正做到從“學中玩,玩中學”所以我採用以下教法。

1故事融入法 2圖譜教學法 3視,聽,動,結合法。這些方法的貫穿並滲透於整個活動當中,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的心理需求,體現了《綱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為了能夠將抽象的音樂具體化,使幼兒理解記憶。所以在本堂課中具體的學法為:圖譜法。

為了較好的達成目標,活動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節。談話導入,藉助故事和圖譜理解樂曲內容,動作表演。這是一個層層深入的欣賞模式。通過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帶着問題第一次完整地欣賞音樂。“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音樂好聽嘛?”讓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接着我設計了一遍配樂講故事,兩遍完整欣賞音樂和一遍分段欣賞音樂。遵循合----分------合的欣賞層次。

大家都知道生動形象地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神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的音樂和畫面講述故事,更能幫助幼兒對每個樂句有形象明確的感知。當幼兒聽完故事以後我會問“小朋友們,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接着引導幼兒結合圖譜完整的欣賞音樂,根據情節匹配圖譜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使幼兒很好的從故事這快跳板轉到對音樂的的理解和欣賞上來。實現視,聽,覺,雙重而完美的體驗。在充分感受音樂的基礎上我總結了音樂的性質,並引出音樂的名字《鞋匠之舞》使幼兒對奧爾夫音樂有所理解。

最後一個環節,是幼兒自由創造性的動作表演。“小朋友們,我們來學學貓和老鼠”這一環節我體現了《綱要》中的精神“給幼兒提供自由表演的機會。”將幼兒對樂曲的感知和理解推向了高潮。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是非常的開心和快樂,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結束了本堂課。

本堂課,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將故事教學法滲透在我的音樂中。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由於沒有長期接觸幼兒,對幼兒的理解不夠深入。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多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水平。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毛毛蟲和蝴蝶》選自奧爾夫音樂,兩段體的結構非常鮮明,第 1 段為 2/4 拍,舒緩優美,形象地表現了毛毛蟲爬行、做繭的過程;第 2 段為 3/4 拍,歡快活潑,表現了毛毛蟲破繭成蝶、快樂飛舞的情景。音樂節奏對比鮮明,便於幼兒理解。本次活動創設遊戲化的情境,幫助幼兒學會傾聽、感受、想象、表現音樂。樂曲配上有趣的兒歌,更有效地幫助幼兒瞭解旋律結構和情緒特點、鼓勵幼兒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 AB 式的結構以及兩段的不同節奏和情緒特點。

2.能根據音樂的特點想象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並大膽地表達、表現。

3.體驗創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動物生長過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有毛毛蟲變化成蝴蝶的知識經驗。

2《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CD,紗巾、綢帶若干。

活動建議:

一、引導幼兒傾聽《毛毛蟲和蝴蝶》,自由想象音樂所表現的形象,感知樂曲 AB 式的結構及情緒特點。

提問:樂曲講了一件什麼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樂曲由幾段組成兩段一樣嗎? 小結:樂曲由兩段組成,第 1 段舒緩,為兩拍子;第 2 段歡快,為三拍子。

二、請幼兒分段欣賞、感受音樂,嘗試創編動作表現樂曲。

(1)播放 A 段樂曲,朗通第 1 段兒歌,鼓勵幼兒表現毛毛蟲的。動作特點。

提問:毛毛蟲怎麼爬?它會做什麼?請幼兒創造性地用動作表現毛毛蟲爬行、吃東西的樣子,重點表現爬行時一伸一縮的動作。

提問:吃飽了的毛毛蟲又做了什麼?變成了什麼?請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毛毛蟲吐絲造房子的情形,提醒幼兒慢慢地、輕輕地做動作。

(2)播放 B 段樂曲,朗誦第 2 段兒歌,鼓勵幼兒表現蝴蝶的動作特點。

提問:毛毛蟲變成蝴蝶後心情是什麼樣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破繭成蝶的快樂,提醒幼兒做蝴蝶飛舞的動作時要優美。

三、請幼兒完整地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創造性地使用道具。

(1)出示紗巾、綢帶等,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可以怎麼使用這些材料?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將紗巾作為毛毛蟲的繭、蝴蝶的翅膀等。

(2)請幼兒跟隨音樂,自主地運用身體姿態和道具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小班繪本閲讀主題《豬哥哥照鏡子》祝曉雋公開課+配套PPT課件+教案+展板圖

奧爾夫音樂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通過蜻蜓紙偶及教師範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記憶歌詞。

1、情感態度目標:願意大聲跟唱,體驗飛行遊戲帶來的快樂,通過飛行遊戲( 咻~停)感受節奏及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標:通過反覆的欣賞和吟唱,能基本的學會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通過觀察和模仿老師的動作知道每句歌詞相對應的動作,在進行歌唱時能夠根據動作想起歌詞。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旋律和歌詞,並學會歌唱歌曲。

難點:能用飛行遊戲,較好的去表現音樂的進行和停止(咻~停)。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幼兒知道蜻蜓是一種能夠飛行的昆蟲。

(二)物質準備:

1、教具:較大蜻蜓紙偶(1 個);老鼠按鍾(三個:mi、sol、la);hello 歌、花花綠綠的蜻蜓、收發樂器、再見歌音樂。

2、學具:蜻蜓手偶(數量大於幼兒人數);蜻蜓翅膀(3 個);手搖鈴(數量大於幼兒人數)。

3、環境準備:奧爾夫音樂教室;坐墊圍圓圈(幼兒與教師盤腿圍圈而坐);音響。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hello 歌(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二) 音感練耳(老鼠按鍾)。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它們會是誰呢?(出示三個老鼠按鍾)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鍾(教師有節奏的説出,再用手勢示意幼兒説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鍾。

師:聽聽它的聲音(教師按照 mi sol la 的順序按響老鼠按鍾)它要教小朋友們幾個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一一展示每一個老鼠按鐘相對應的動作並帶領幼兒練習,邊唱邊做出相應動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舉起來 la:小手拉一拉)現在呀,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老鼠按鍾告訴老師説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了(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帶領幼兒進行音感練耳遊戲: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並且不發出聲音,聽到哪一個老鼠按鐘的聲音便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從mi 到 la 的順序按一次再從 la 到 mi 的順序按一次,幼兒做動作,在兩次中按最後一個音時讓幼兒保持動作不變,睜開眼睛看着老師再按一次,進行動作確認) 好了,老鼠按鍾説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們一起跟它説再見吧。

幼:老鼠按鍾再見(教師收回老鼠按鍾)。

(三) 傾聽音樂

1、導入:故事導入,介紹朋友蜻蜓,通過蜻蜓紙偶讓幼兒觀察蜻蜓的外貌特徵,教師用歌詞語言進行總結,幼兒熟悉歌詞內容初步理解記憶歌詞。

師:老師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裏邊老師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老師正在玩耍的時候啊,身邊來了一位朋友,老師一看!誒,這個朋友長着長尾巴、圓圓的眼睛還有一雙好長的翅膀!它會是誰呢?

幼 1:小鳥! 幼 2:蝴蝶!

師:(教師出示蜻蜓紙偶)有沒有認識的(幼:蜻蜓!)原來是我們美麗的蜻蜓呀,你們看它有什麼?(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利用蜻蜓紙偶,引導幼兒説出蜻蜓的外貌特徵)。

幼:長尾巴!。

師:還有?(用手在蜻蜓紙偶的眼睛上畫圓) 幼:圓圓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辦法,引導幼兒説出歌詞內容)

師:它呀對老師説想跟老師一起玩,帶老師去它的蜻蜓世界飛一飛,你們想知道蜻蜓是帶着老師怎樣飛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嗎?

幼:坐在蜻蜓身上飛的!

師:那到底怎樣飛的呢,我們跟着好聽的音樂一起來飛一次吧!

2、播放音樂:幼兒欣賞音樂,熟悉旋律和律動,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師:(播放音樂,音樂分兩段,先放 A 段,教師跟着音樂坐着邊唱邊做動作,音樂無歌詞時開始飛停(老師自己配音“咻~停”)前兩次飛停到自己身上,後兩次站起來飛停到小朋友身上與小朋友互動,再站着邊唱邊做動作一次結束)。

(四) 感受音樂。

1、分發蜻蜓手偶,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動作, 音樂 A 段中無歌詞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無歌詞部分(“咻~停”)開始在教室自由飛停。

師:蜻蜓是帶着老師怎樣飛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導幼兒説出“咻~停”並做出相應動作)飛到目的地之後呀!老師都被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美的驚呆了!(教師反問幼兒什麼樣的蜻蜓世界?引導幼兒説出“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經知道蜻蜓是怎麼飛的的了,那你們想去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嗎?。

幼:想!

師:老師邀請了蜻蜓來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玩(分發手偶,讓幼兒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動作,音樂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開始在教室自由飛停)讓我們張開翅膀翩翩飛舞吧!

2、分組進行飛行遊戲:將幼兒分為三組,每組由隊長來帶領飛和停,隊長怎麼飛停, 隊員就怎麼飛停(隊長需帶上蜻蜓翅膀)

師:我們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師怕你們飛丟了!想要安全的飛到我們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隊長來帶着我們飛(請三名幼兒戴上蜻蜓翅膀當隊長) 請我們的小朋友飛到隊長身後去吧!(幼兒自主選擇隊長)

師:待會呀,你們的隊長是怎麼飛的,後面的隊員就要跟着怎麼飛(教師做動作進行示範)你們的隊長怎麼停的,後面的隊員就跟着怎麼停(教師示範)我們看看是哪一隊先飛到我們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飛停時跟着隊長)

(五)表現音樂:利用樂器手搖鈴(飛時進行,造型停止)

師:(引導幼兒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還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們一起飛一飛(出示手搖鈴並向幼兒介紹)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用手勢示意幼兒重複)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

師:你們看它像什麼呀?(讓幼兒觀察手搖鈴)。

幼 1:皇冠!

幼 2:項鍊!

師:(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幼兒傳遞樂器)現在我們跟着好聽的音樂,帶着樂器朋友一起飛一次吧(播放音樂,幼兒帶着樂器自由飛,結束後播放收發樂器音樂引導幼兒收樂器)。

(六)再見歌(幼兒調整位置、坐姿,跟隨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律動)。

師:我們今天跟着蜻蜓朋友飛了那麼久!還去參觀了漂亮的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現在到了該和它們説再見的時候啦!(播放再見歌,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律動)。

活動總結

(一)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緊緊圍繞活動目標來的,活動過程的環節從並列關係再到遞進關係,比較適合中班幼兒。

(二)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基本能達到目標,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能較好地去表現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整個活動幼幼互動(飛停遊戲)比較多,讓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玩耍的快樂。

(四)教室空間有限,幼兒飛停遊戲玩的不盡興,如果活動實施當天天氣較好,還可帶領幼兒去操場進行飛停遊戲。

(五)在飛停時,幼兒比較依賴教師的語言提醒(教師配音“咻~停”)應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感知音樂中無歌詞部分的長短,以及可以“咻~停”幾次,讓幼兒在飛停遊戲過程中能夠自己獨立表現進行和停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zjjo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