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體育教學的論文 體育教學論文2000字新版多篇

體育教學的論文 體育教學論文2000字新版多篇

體育教學的論文 體育教學論文2000字新版多篇

2023年體育教學的論文(精 篇一

迎合學校啟動的“反思月”活動,特對自己近階段的工作進行反思如下:

一、關於教學過程的反思

從教學過程看,我能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體育教學。

1、採用了開放式的體育課模式。就是承認學生存在的差異、區別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求得最好的發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及時把學練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及時修正教學目標,形成良性循環: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學生學練→學生自我評價學練效果→信息反饋→教師修訂新的目標。

2、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體會成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予以肯定,對學生而言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有了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他們就會在學練過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難,去認真完成每一個練習。如採用遊戲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學質量也有所提高。

3、不“輕視”的體育課的結束部分。體育課的結束部分不拘泥於傳統的形式,只要是有益於身、心放鬆的活動都可以採用。如:遊戲、歡快的集體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調整呼吸、意念放鬆、聽上一段優雅的音樂等。讓學生尋找出最適合於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放鬆活動形式在不同的情況下采用,有利於他們在走出校門後運用,為終身體育服務。

二、存在的不足及補救措施

雖然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有時由於個別原因還存在不能完全貫徹新課改精神,沒能體現好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出現好同學做了一遍又一遍而差生卻只在旁邊看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在今後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集體力量,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力量。今後在便利的網絡資源的支持下,我會進一步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繼續探尋更好更新穎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教學論文 篇二

摘要: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具有創造性、指導性和專業性等特點。體育道德、專業水平、心理素質和情感是影響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主要因素。因此,應拓展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培養教師的創新行為。

關鍵詞: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策

分類號:G807. 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395 (20xx)02-0327—00

一、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概念和特點

(一)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概念

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是指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所採取的行動,主要包括教學方法手段、口頭語言、體態語言、情緒和儀表等。其中,語言教學行為是運用最多的一種基本教學行為,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主要分為講解、口令、指示、糾正、評價等。體態語言主要表現為技術示範動作和身體各部位動作,主要包括技術示範動作、手勢、足勢、眼神等。

(二)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特點

第一,具有創造性。創造意識,即人腦在不斷運動變化的客觀事物的刺激下,自覺產生積極改變客觀事物現狀的創造思想和慾望,是一種總想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意願。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師不僅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還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師生互補,彼此自主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創造力的發揮。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行為能夠促進和激發學生的各項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即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開創新局面的能力。

第二,具有指導性。在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潛在的、自然的。它不僅作用於學生的大腦意識層面,也作用於其心理意識層面。學生往往喜歡專業水平能力強、教法新穎、為人風趣幽默的體育教師。這些體育教師往往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模範和偶像,學生會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模仿,體育教師的儀表、動作、姿態、説話的語氣等都可以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這就使體育教師的行為發揮了導向作用。同時,體育教師良好的課堂行為,還能使學生按教師的要求行事。教師的要求能積極地指導他們的行為。

第三,具有專業性。體育教師與其他教師不一樣,必須具有突出的專項運動水平和全面的體育技能。課堂教學中專業性強的教師能直接、有效地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往往都喜歡專業能力強的教師,因為他們能帶給學生體形美和藝術美的享受。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技術技能領域,體育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專長,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成為技術技能型體育教師。

二、影響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主要因素

體育道德因素。體育道德決定着體育教師行為影響力的方向。體育教師的高尚道德情操能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學生產生由衷的敬意,能吸引或誘導學生去仿效。貫徹素質教育,重視德育工作,就是要通過自身的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體育教師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敬意。體育教師以其高尚的思想品德展示為人師表的新形象。

專業水平因素。專業水平是教師從事本職工作的基礎,是教師專業素質和知識的體現。體育教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專業性,這是由體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着課堂教學行為,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體育教師應系統而紮實地掌握該學科的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體育教學改革中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對教師素養的要求,因為體育教師只有專業運動技能過硬,又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課堂行為產生積極作用,為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心理素質因素。心理素質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體育教師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課堂教學行為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師總是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這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塑造教師形象。心理素質高的教師能從容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比如體育教學中學生摔傷、扭傷或其他較為嚴重的傷害,能沉着、冷靜地處理問題。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感染了學生,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同時使學生遇事不驚,處事豁達,形成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使行為影響力得到增強。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體育教師行為影響力的催化劑。良好、健康的情感交流是教師與學生關係的黏合劑與潤滑油,它不僅具有激勵與愉悦的功能,而且還有催化作用。情感因素對教學行為起着核心作用。一個教師如果情感豐富、平易近人又熱愛學生,學生就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情感體驗,同時喚起相應的情感,產生巨大的號召力,就會給學生以親切感和吸引力,引起師生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能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反之,就會導致學生煩躁緊張、冷漠壓抑,既不利於學生接受新知識,又不利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同時造成課堂教學行為失控。

三、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改善

拓展教師的專業知識。知識是體育教師教學行為影響力的源泉。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本領,紮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生信賴有能力的教師,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體育教師還應掌握豐富的社會、人文及自然科學知識,勤於學習,刻苦鑽研,廣泛涉獵,不斷汲取新知識,提高技能。在博學的基礎上力求精通專業技能,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課堂道德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解和處理各種關係所表現出來的高尚情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準,培養高素質的學生。體育教師的職責不只是傳授專業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怎樣做人,身體力行,用自己高尚的情操來感染學生。“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導和教育作用。體育教師要把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把愛學善思、公平競爭的工作作風,把正直誠實、吃苦耐勞的高貴品質傳授給學生。素質教育背景下,只有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向。創新作為教育的核心目標,牽涉到教育系統的諸多方面,創新教育的摸索和實踐將有力地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在於學校教育,特別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開展創新教育,對教師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對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理論的培訓,轉變其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以創新教育的精神來指導教學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本身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郭成,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觀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條件與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xx(2)。

[2]薛俊。試析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行為改革創新[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xx(3)。

德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淺析論文 篇三

【摘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陶冶學生的道德風尚,這也是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隨着體育教學的深入關懷,體育教師任重道遠,除了基本的授課和教會學生掌握動作技能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德育人。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是體育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本文從多年體育教學實踐出發,探析德育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遊戲

目前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思德教育逐漸在學校教育中佔據突出地位,德育教育的滲透也已經成為體育課程的重要環節。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指出,要以德育為首,追求育人的綜合效率。體育的本質不僅僅是造就人的體質,還造就人的心靈。體育課常常是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堂,因為幾乎每堂體育實踐課都有遊戲活動。體育遊戲可以全面鍛鍊身心,幫助少年兒童認識客觀事物,促進德育智力發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體育教學如何充分運用自身的特色教育功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針對體育教學和國小生的年齡特點,下面淺談關於思德教育滲透於體育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以身作則,教師表率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作為老師,無時不刻不在影響着孩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心中的一面鏡子。教師在課內課外都要大方端正,文明談吐,衣裝整齊,尤其是在授課期間,要清楚講解,明確重點難點,標準示範,和藹可親。這就是常言的“身教勝於言教”,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滲透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師只有真正做到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才能成為學生的典範,施教於人,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學生。

二、把握課堂,利用體育課堂進行德育滲透

常規的體育課堂是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遵守的規範,是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前提保證。只有體育課堂的常規準則得到遵守,通過嚴格的考勤考核制度,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和組織性,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精神,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和嚴謹治學的情操。

三、根據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滲透德育

體育教學有着廣泛的內容,不同的教材又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在體育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教學組織方法,不僅僅是發展學生體質與智力的要求,更是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形式,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制定創設出不同目標的德育教育計劃和相應措施,結合學生具體特點,有側重有選擇性地培養學生品德。

四、創設良好課堂情境,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尤其是對於國小生,遊戲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體育教學遊戲大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特別要符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有競爭和對抗,才能為廣大學生接受和喜愛。在體育遊戲活動中,務必讓學生的體力和智力協同發展,發揮遊戲的思想教育作用。 而當在課堂上發生偶然事件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短暫的偶發事件,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要做體育教育的有心人,關注學生的細微舉止變化,抓住課堂的偶發事件,在處理事情的同時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教育。

五、充分利用體育遊戲,挖掘德育教育多向途徑

體育遊戲是一項普及性的教育模式,任何身體運動的項目都可以有遊戲的形式,任意一種遊戲運動都能開發思想,成為思德教育的載體。例如籃球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機智勇敢的品德,競走可以鍛鍊學生堅持頑強、不斷拼搏的鬥志,益智類遊戲可以幫助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考,強體健智。

教師在認真鑽研教材之後,挖掘裏面的德育因素,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身體條件等各個因素,編排和組織各式各樣的體育遊戲,讓學生的遊戲活動中接受各種思想教育。

六、靈活運用競爭特點,積極培養學生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遊戲活動一般都是以成敗、輸贏為結果的,是與同學更是與自我的一種競爭較量。這種競爭有身體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所以體育遊戲的競爭教育,可以加強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在遊戲中,學生的求勝欲得到激發,讓他們積極參與,拼搏思考,追求勝利。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克服自身的恐懼心理和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樹立起正確的競爭觀念,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競爭,享受競爭的過程。只有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才能在全面體驗遊戲樂趣的同時,養成拼搏、思考、進取的優良品質,更好地面對日後的挑戰。

七、趣味教學,培養學生責任心和道德情操

一般富於感染力和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常常深受學生的喜愛,學生享受在體育活動中自由展示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我們應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合理設計豐富有趣的體育活動環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訓練。在遊戲活動中,每個學生扮演的角色不同,需要每個人把自身的角色做好,增強自身的責任心與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完成整個活動。與此同時,學生的紀律性和責任心都能得到提高,在樂中學,學中思,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

總之,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要注重實際,緊跟時代步伐,要保證學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平衡發展,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體育大綱的目標,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體育教師教學論文 篇四

摘 要:採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觀察工具(ASUOI)修改版”作為教師教學行為系統觀察的研究工具,對某高校8名體育教師教學錄像進行行為觀察,分類統計其教學行為數據,並結合對被觀察教師的訪談結果,分析教師教學行為所表現出的內在教學理念。結果發現,教師教學行為主要集中在教學指導、傳授與督促練習等兩個方面,卻很少關注情感交流、引發思考等教育環節。據此,認為體育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存在教學目標單一、較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等問題。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行為;教學理念;體育教師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NKZXC1108)。

行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部的活動。教學行為是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受思想支配表現出來的組織、言行等方面的行為方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教學的整個過程,其教學行為表現反映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能力。此外,教學目標是否能夠達成,教學效果的優劣與教師課堂教學行為關係密切,因此,研究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長期以來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領域。

近些年,國內外學者呈現從關注教學整體過程(比如: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環境的影響等整體環節)到更加關注課堂教學本身的趨勢。研究趨向深入課堂教學,直接觀察教學與訓練中教師(教練員)的行為,以直觀得到在體育教學或運動訓練過程中教師(教練員)究竟做什麼,通過其教學行為表現來推斷其主體思維過程及教學理念,進而反思並改進被觀察者的教學行為。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隨着高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不斷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隨之改進,然而教師教學理念是否與當前的教育觀相符,卻難以度量。本研究以系統觀察方式對個案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觀察,對獲得的教師教學行為數據進行量化,並對觀察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探究其行為方式與教學理念的聯繫。依據研究結果進行教學行為反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使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到改進,教學能力得到提升,並引導新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實踐。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小樣本個案研究,選擇了某普通高校為研究範圍,該校學生眾多,擁有30多位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體育課專任教師,符合當前我國普通大學教育的現實情況。選取該校8名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他們都具有長期大學體育教學的經驗,其中6位教師具有碩士學位,2人為本科學歷;3人為副教授,5人為講師,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教師基本情況見表1。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觀察工具( ASUOI)修改版作為教師教學行為系統觀察的研究工具。ASUOI源自於Tharp and Galliamor(1976)開發的10個行為條目,最先是用來觀察籃球教練訓練活動的行為,其後經逐漸擴增、修訂成為完善的系統觀察工具,也適用於觀察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以此工具觀察體育教師教學行為,所有觀察到的教學行為都能被合理地歸納、編碼,顯示出此工具具備良好的適用性。

基於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本研究將以13個行為項目為基礎,其項目內容可分成以下3類。(1)指導行為:練習前指導、練習中指導、練習後指導、提問、肢體協助、正確動作示範、錯誤動作示範;(2)情感互動行為:鼓勵、責備、催促;(3)管理行為:指示、安靜和管理。

1.3研究過程

1.3.1 教師教學行為的系統觀察、拍攝

本研究於20xx年10月到11月,使用系統觀察法對8位教師各進行2次觀察,每次45 min。並在事先徵求教師意見的前提下對教師的教學實況進行拍攝,拍攝時儘量不影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活動,隨後,再以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見表2)。

1.3.2教師教學行為數據的記錄

對另外3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然後將其作為觀察員,對拍攝到的教學實錄分別進行觀察並記錄。採用分時記錄的方式對8位教師的課堂錄像進行記錄,並對3位觀察者的觀察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當對於某事件分類不一致時採用集中討論的方法確定。經檢驗,3位觀察員的一致性即觀察事件一致次數/觀察事件總次數×100%達到了91. 34%,可以認為觀察結果可信、有效。

1.3.3對被觀察教師進行一對一訪談

觀察數據統計結束後,對被觀察教師進行一對一訪談。訪談前對研究的結果使用與研究的隱私性進行説明,排除訪談對象的心理顧慮,然後,就教學中出現的行為統計結果進行詢問,瞭解他們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

1.3.4數據分析

以描述統計方式分別計算出每一個行為條目的次數、教學行為的總數、各類行為的百分比,以及每分鐘的行為數,用來描述8位教師教學行為的表現,並與對教師進行訪談的結果相印證,以分析其教學理念的特徵。

2研究結果

本研究用ASUOI觀察8位體育教師各2次(每次45 min),共計16次640 min的教學活動,發現體育教師出現的教學行為總數為2 697次,各行為項目的總數、百分比、RPM如表3所示。

由表3發現,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總數依次是指導類行為、管理類行為、情感互動類行為,其大致比例為7:2:1,其中以指導類行為為主,約佔行為總數的2/3,平均每20s就出現一次。情感互動類行為出現次數大約是管理類行為出現次數的一半,佔所有教學行為的12%,平均每2 min出現1次。

在所有出現的教學行為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練習中指導、正確示範、指示,約佔所有行為總數的70%。排名後幾位的是:其他行為、練習後指導、催促、提問等,總共不到10%。三種不同時機(事前、當場與事後指導)的指導行為中,又以當場指導使用最多,其他二者使用較少,尤其是事後指導最小;而包含“事前指導、當場指導、事後指導、問問題、肢體協助、正確動作示範與錯誤動作示範”在內的7種“指導類行為”的使用,佔據了所有教學行為的絕大多數,大大多於“非指導類行為”的使用。其次,包含鼓勵與責備的反饋行為使用共佔11. 19%,其中,讚美行為約佔7.45%,而鼓勵與責備之比約為2:1。再則,包含指示與管理的管理類行為合計共佔21. 24%,二者以指示的使用居多。

3分析與討論

從上述各項目的教學行為統計中可以直觀得出,上課過程中,指導(含事前、當場與事後指導)行為是教師們上課的主要行為方式,再輔以正確動作示範作講解,以指示、命令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在學生練習中進行指導,教學反饋則採用多鼓勵、少責備的方式。

3.1教師最常使用的行為與教學理念反思

從統計結果來看,教師最常使用的行為是“當場指導、正確動作示範與指示”,高達所有教學行為的70%,可知,教師主要教學行為集中在傳授技術動作,講解練習要點與動作要領,而且通過正確示範、清晰的講解,讓學生可以理解和模仿,能夠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與提醒,相應地表明教師認為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是運動技術學習。極小比重出現的練習後指導、提問等關注情感、心理、思維的教學行為表明,教師較少關注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其教學目標相對單一。

3.2教師指導時機與教學理念的反思

在三種同時機的“指導”中,教師最常使用當場指導,佔所有行為總數的26. 29%,遠大於練習前指導的5.45%和練習後指導的1. 04%。説明教師習慣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偏差時,及時發現指出並協助改正其錯誤,卻忽視了練習前的思維引導與興趣激發,形成了灌輸多啟發少的情況。練習後指導不僅僅是對運動技術學習的集中反饋,更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情感、道德、價值觀等多方面的評判。二者的缺失也表明,教師包辦了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環節還有待改進。

3.3教學反饋與教學理念的反思

整個教學反饋行為的使用顯示出鼓勵多與責備,大概比例是2:1,教師比較喜歡用讚揚的方式,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特別是那些認真練習的同學會更容易受到教師的鼓勵與稱讚。教師較少採用責備的方式給予負面反饋。從教師訪談及反饋行為統計結果來看,教學反饋以鼓勵為主,有利於提高運動能力較差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3.4 管理行為與教學理念的反思

數據顯示教學過程呈現多用指示、少管理的行為模式。指示行為佔總教學行為的16. 72%,管理行為僅有4. 52%,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認為,大學生們的自制能力與理解能力都很高,給學生明確的指示,讓他們知道教學活動的進程,教學就可以順利進行。此外,很多管理行為已經成為課堂常規,無需教師提醒就能自覺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指示行為多,管理行為少的現象。

體育教師教學論文 篇五

摘要:國小體育課是一門非常人性化的學科,它的課堂形式是極具個性的,在國小體育教學中,老師可以將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體育教學中,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體會到體育的內涵和意義,又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溝通,為學生今後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的樹立奠定良好基礎。本文主要就教師的人格魅力對體育教學的作用進行了分析,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國小體育教學;人格魅力作用

從某種角度講,“人格魅力”是一種比較意向的事物,它代表的是一種價值、性格甚至尊嚴層次上的力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一個具有強烈人格魅力的人更容易吸引別人的關注和注意力。這種無形的力量可以影響身邊周圍的許多事物,尤其是在國小體育教學中,人格魅力發揮重要作用。國小生正處在剛接觸外界環境的過程中,對於每一個發現的事物都有新鮮感,體育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互動性,因此,體育老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學,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受到不一樣的世界,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將人格魅力的影響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

1.1人格魅力在體育教學中具有極強的感召力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具有很強的感召力,這種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人格魅力。國小生的活動性和機動性都比較強,户外體育活動往往更能夠激發學生探求和學習的動力。在體育課上,學生表現得更加自由靈活,體育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有針對性地安排課程,靈活運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熱情,從而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在人格魅力的運用上,體育老師應該注意隨機應變,不能恪守死板教條,根據不同學生的思考方式進行不同的教育,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讓老師的言傳身教更具感染力和號召力。

1.2人格魅力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強烈的示範力

國小體育教學中人格魅力應用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示範力,這種教學方法的基礎就是教師本身就有良好的行為品德,在體育教學中無時無刻不將這種人格魅力展現出來。學生通過老師的示範從而不斷加深印象,並逐漸成為行為習慣。可能在很多國小學校中體育並不是一門相對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一個合格的體育教師要知道,不管學科多麼弱勢,教學時間多麼有限,都應該盡全力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思想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示範力。國小生對於責任等一些比較意相的品格可能難以理解,但是體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示範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對這些人格的認識和思考,從而為今後性格和道德品質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人格魅力是優秀體育教師應具備的品質

2.1人格魅力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老師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這門學科的學習中。人格魅力的體現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更是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國小生這個特殊的羣體本身對於人格魅力的感知比較強烈,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所散發的人格魅力對國小生的品質塑造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正確進行性格養成和行為鍛鍊。另一方面,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的人格魅力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對老師的好感,從而激發濃厚興趣,不斷尋找與老師相關的事物,學科積極性會極大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創造的過程中發掘潛力,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2.2人格魅力能促進師生感情與交流

有人格魅力的體育老師能夠更快地融入學生的圈子中,與學生暢所欲言,師生關係良好,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更加勤奮,而且能讓老師清晰地發現學生學習中的不足,有利於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在教學中發揮人格魅力時可以採用情景模擬的形式,以體育課堂上田徑跑步這一學習內容為例,一些學生因為訓練過程太累而不注意學習,老師就可以將這一項目遊戲模擬化,將漫長的跑道距離減壓成小段持續性鍛鍊,進行問題回答和比較競爭等形式提高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個性化、人性化的教學魅力,從而學習熱情高漲,促進師生更好地交流與溝通。

3.結語

體育本身就是一門多形式的學科,它具有強大的創造性和融合性,老師在體育教學中要融入自己的風格特點,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風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自己人格魅力的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和人生觀,磨鍊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育老師要根據日常課程進行情景教學,通過自己的示範和行為教育,提高學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控制力,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小林,樑奎,蔡治東。《鏡花緣》中的女性體育遊戲[J]。體育文化導刊,20xx(04)。

[2]徐建國。蘇州市國小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xx(02)。

德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淺析論文 篇六

對於國中階段體育學科教育教學來講,德育教育同為重要。體育能夠提高國中學生的健康觀念,使學生通過日常的體育訓練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和體育技能,同時還能夠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礪練堅強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目前,對於國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心理在不斷髮生着變化,因此,教師要將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依據,採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合適的教學方法既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體育知識以及體育技能,還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力求通過努力,找到國中體育與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徑,促使課堂流光溢彩。

1、德育教學在國中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和理解德育與體育教學的關係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推動德育工作發展的前提。德育教學重在對學生內心世界的影響和教育,體育教學則更強調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觀念的培養。德育是學生做事做人的內在影響因素,也是學生進行日常生活學習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工作是外力,是學生進行的一種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能夠對學生的主觀認識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甚至能夠促使學生轉變生活和學習態度。國中體育能夠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發揮動態教育優勢,以運動作為核心,以體育練習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發揮體育鍛煉對學生身體、心理的作用力,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既能夠進行體育鍛煉,又能夠進行腦力思維,充分融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作用,利用實踐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行為培植思維,以思維引導行動。在國中體育教學中,要發揮體育活動的實踐功能,並將知識學習、技能訓練、道德培養、人格塑造結合在一起,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在體育教學的合作互動中,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對待團隊合作和成員失誤,讓學生在體育競技活動中學會如何正確對待錯判和漏判等。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工作不是簡單的喊喊口號,也不能只是做做書面上的文章,而是需要以體育實踐推動德育工作開展,以德育工作促進體育工作的進步。

2、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措施

國中階段體育教學是國中時期教育的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教學方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對目的和意義做出簡明扼要的闡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或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為順利實施教學做好鋪墊。這種方法需要教師用堅定、充滿期望和熱情的話語進行表達。以使學生備受感染。

效果獎勵法。對在練習中完成任務好的學生,教師可安排他們去進行一些他們所喜愛的球類項目練習,這樣對其他學生是一種無形的鍛鍊。在達到增加練習的同時,教師能騰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其他學生進行輔導,讓更多的學生邁人到合格的行列中。

感染薰陶法。德育教育中感染薰陶的藝術能使課堂教學形成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受到教育,要充分發揮此法在思品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須創造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從點滴人手,做耐心細緻的工作。

榜樣激勵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體育課中應充分利用英雄模範人物以及教師所展示出的良好師德和表率作用來薰陶學生,激發他們的進取精神,培養堅強的意志,養成優良的品質好行為習慣,使之更好完成體育的學習。當然,良好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發揮優勢,注重方法的指導,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3、有效開展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非常常見,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法進行鍛鍊,可以提升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這主要是由於在實際合作過程中,學生不能僅僅只考慮自己,還要考慮到其他同學,只有與其他同學團結合作才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比如,在800米的長跑訓練中,學生都害怕累,不想繼續堅持。雖然有一部分學生堅持跑了下來,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成就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強學生跑步的興趣。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以八個人為一組,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並且還要讓他們為自己的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當取完名字之後,教師要講解關於此次跑步的要求,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調動學生練習跑步的積極性。在小組跑步過程中,體力好的學生要幫助體力差的學生,並且要鼓勵他們,在此過程中就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集體主義觀念。這種教學理念中也滲透了德育教育,讓學生真正懂得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同窗之情。

4、德育教學對於教師的要求

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知識貧乏談不上教書,更談不上什麼育人。體育工作者必須具有體育學科的系統知識,要掌握本學科的知識體系。科學的思想往往貫穿於學科的體系中,體現在知識結構的聯繫之中。新課標體育教材是根據社會主義發展需要、學校體育的功能、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國的教育方針和國情確定的,編教材時把各種有益的思想滲透在教材之中,只有系統的掌握才能領會其豐富的思想內涵;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也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思想道德修養和認識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辯證唯物論進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而教師自身也要有良好師德和健康的意識,時時處處用向上的情緒,談吐文雅,嚴予律己的行為,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高尚的文明言行,優良的品質,以身作則的形象,健康的情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終身難忘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課堂德育的效果也將會大大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優勢,應用有效措施,開展小組合作,滿足德育教育對於教師的要求,促進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合理開展。

2023年體育教學的論文(精 篇七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學期裏,我本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新課改為標準將本學期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級跳等;在發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擲實心球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墊上練習和簡單體操為主。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掌握基本的衞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動作技術及1分鐘跳繩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國小體育的各項內容,主要以跑和遊戲、跳躍和遊戲、投擲與遊戲、兩操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展及提高。

本學期教學進度如下:

1、跑和遊戲、

2、跳躍與遊戲

3、投擲與遊戲

4、兩操

5、小籃球的基本技術與遊戲

6、武術的基本技術

7、體育與心理健康

8、考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7kjg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