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 >

企業文化發展思考

企業文化發展思考

目錄

企業文化發展思考
第一篇:企業文化發展思考第二篇:對温州正泰集團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幾點思考第三篇:關於在國有企業中發展先進企業文化的思考第四篇:企業與人共同發展--企業文化的淺析與思考第五篇:對發展農商行企業文化方略途徑的探索與思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企業文化發展思考

當前世界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文化因素的作用不斷凸現,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文化因素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日趨突出。同時文化多元化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更加活躍。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極大的獨特性、豐富性、完整性和消化變通能力,在廣袤的土地上原生、歷經至少5000年而不衰,並不斷髮展壯大,這是任何其他文化所無法取代的。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開放的環境和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科學技術,為中國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要通過對外文化工作,向世人展示我國曆史悠久的燦爛文明和當代文化建設成就,使他們通過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來了解和熱愛中國。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出現以下六種發展趨勢。

一、企業文化要適應“結盟取勝、雙贏模式”新戰略發展的要求

“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是美國著名的麥肯齊諮詢公司提出的21世紀企業發展的新戰略。這是一種適應新經濟需要的網絡型的戰略,其特點是優勢企業抱成一團,目的是為了把競爭對手擠垮,或者使對手實力受創。雖然其責權關係是寬約束,但從本質上講,它是企業界組織制度和經營機制的一種創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種戰略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結盟、兼併、接管的事例層出不窮。近三年,世界上有3.2萬家公司進行聯盟。這是經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這給企業文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業重組後企業文化怎樣融合的問題。因為企業聯合、兼併的過程中,不能只從經濟和財力方面考慮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異。一般來説,各個企業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徵,創業歷史、發展目標、經營理念、所處環境、隊伍素質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異。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現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長補短、揚優避劣、達成共識,形成“結盟取勝、雙贏模式”型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要遵循從實際出發 的原則,根據聯合兼併企業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其次,雙方都應注意克服排斥對方的自大心理,加強相互的瞭解與交流,吸納對方文化的精華,發展成為經過融合後更為優秀的企業文化。

二、注意學習氛圍的培養

20世紀末最成功的企業是學習型組織,它不僅僅被視為業績最佳、競爭力最強、生命力最強、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在心靈上潛移默化、昇華生命的意義。隨着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組織形式向扁平式的靈活方向發展,隨着其管理的核心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從線性思維到系統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轉變,對個人及企業的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強調“系統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根源於知識及知識的靈活運用和潛能及智慧的開發”。可見,學習對組織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新經濟環境下最成功的企業仍然會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進一步受到關注。但是要注意學習過程中的個人和團體的搭配問題,搭配的狀況不同就會對企業產生不同的結果:個人及團體都不斷學習及搭配良好,會對企業產生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而推動企業的迅猛發展;個人及團體都不斷學習但是搭配不好,“個性”太強,反而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三、與生態文化有機的結合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是人對解決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

生態文化屬於生態科學,主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體現的是生態精神。而企業文化則屬於管理科學,主要研究人與人的關係,體現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質上二者都屬於一種發展觀,運用系統觀點和系統思維方法,從整體出發進行研究;都強調科學精神,即實事求是,努力認真地探索;從狹義角度來看,都是觀念形態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為引導手段,以持續發展為目標。並且企業文化發展的諸多方面,需要以生態文化來與之相結合。因為,第一,大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重視了人的價值,卻忽視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為環境的惡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二,現代消費羣更青睞於綠色產品,企業也想通過“綠色浪潮”提高產品的生態含量;第三,企業要實現可持續 發展,“生態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態文化融人企業文化後不僅可擴大企業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於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四、 將更注重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直接與企業的興衰、優劣相聯繫,企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有機結合構成了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是企業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如果聲譽卓著,企業就能招攬到更多的優秀人才和顧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能得到周圍鄰里的支持和幫助。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更為激烈,企業要脱穎而出,形象戰略尤為重要,它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運作的實力、地位的體現。2l世紀,企業競爭除了人才與科技的競爭以外,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誰最先發現消費空擋,並以良好的形象佔據消費之心,誰就能佔居市場,不斷擴大經營效益。

五、 更注重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要努力培育“生死與共”的價值觀,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能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 展、共生死,做到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實現“人企合一”。海爾的文化建設是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典範。海爾集團極具遠見,公司對職工的工作給予不斷鼓勵,使他們對工作經常保持新鮮度,責任感無形中得到加強。

六、 企業文化將從商業氛圍昇華出來,更重視於人 商業化管理的本質特徵是以物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忽視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於鐵的紀律、絕對服從和至高無上的權威。這裏,勞資之間變成了純粹的僱用與被僱用關係。著名學者楊振寧説:“2l世紀企業的競爭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是中國超越發達國家的主戰場”。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片面的發掘職工體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職工的智力資源,更注重於人的因素。況且,企業文化理論的本質特徵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反對“見物不見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張將培育進步的企業文化和發揮人的主體作用作為企業管理的主導環節。所以,企業不能再受商業化的束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

第二篇:對温州正泰集團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幾點思考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專業畢業論文對温州正泰集團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幾點思考

對温州正泰集團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幾點

思考

經管022014戴智麗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立身於社會所必需的精神支柱,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文化建設。温州正泰集團20年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成功實踐,為國內中小企業文化發展帶來了諸多有益啟示。

[關鍵詞]企業文化;正泰集團;實踐;體會;啟示

企業文化,是企業立身於社會所必需的精神支柱,它是在管理科學發展,技術進步、經濟競爭加劇、人文因素傳播等原因作用下孕育的,是指企業文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點的價值理念。它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團體改善它的信息溝通、人際關係和決策的制定,可以幫助企業創造新的氣勢,以適應競爭日趨劇烈的企業環境,形成高度靈活的應變能力。企業要想發展就離不開企業文化。對此,本文就温州正泰集團近年來企業文化發展建設的成功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一、正泰集團企業文化

正泰從1984年7月創辦至今,已有20年曆史。 有一組數據可以充分詮釋這個企業的發展變化:資產,從5萬元到31億元;工業總產值產值,從1萬元到103億元;廠房面積,從50平方米到30萬平方米;員工人數,從8名到14000多名;產業、產品,從單一的按鈕開關發展到高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表、通信電器、建築電器、汽車電器等六大產業。企業規模由當初的家庭作坊式小廠躍居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產銷量最大企業,連續五年名列全國民營企業綜合實力500強前十名。

20年創業,20年鉅變,正泰發展的活水之源是什麼——是正泰堅持不懈的企業文化建設。

(一)正泰企業文化產生的背景

企業文化的產生,與企業的地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正泰企業文化形成有其內在背景:

一是緣於源遠流長的重商文化。南宋時期以温州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抨擊重農輕商的儒學傳統觀念,從而孕育了温州一代商業人才,“重商”成為温州的社會風尚,“善賈”成為温州人的傳統。

二是緣於沿海城市的開放文化。温州地處東海之濱,與海外有着較早的聯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温州成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開放的城市,形成了開

放的觀念和文化,開放的文化培育了開放的温州人,他們走南闖北,海納百川,表現出

一種強烈的開放意識。

三是緣於改革前沿的創新文化。温州地少人多,資源匱乏。解放後,國家投入少,

基礎設施薄弱,温州一度面臨着巨大的就業與生存壓力。在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温州人

從實際出發,從創新入手,形成了家庭工業、專業市場和百萬供銷大軍有機結合的“小商

品、大市場”經濟格局。温州人敢於創新,大膽探索,創造了世人矚目的“温州模式”。創

新文化,成為温州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正泰紮根於温州,崛起於温州,得益於温州。

温州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創業精神,孕育了獨具正泰特色的企業文化。

(二)正泰企業文化的實踐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是企業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源泉。企業從它創辦的第

一天起潛存着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又影響和構築着不同的企業。正泰集團從無到有,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形成了具有正泰企業特色的經營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

教育文化、管理文化和理念文化。

1、 從初始創業起步,形成質量第一的經營文化

20世紀80年代初期,柳市低壓電器假冒偽劣成風,柳市電器一度成了“假冒偽劣”的

代名詞。正泰創辦伊始,就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產品定位,將自己的企業命名為“求精開關

廠”。取名“求精”,意味精益求精,堅持質量第一,重塑温州電器新形象。通過企業初始

創業起步,我們形成了質量第一的經營文化,經過十幾年矢志不移的努力, 1994年底,

終於在浙江省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1999年12月,“正泰”商標被國家工商行

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從原始積累中健全,形成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

正泰在初步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後,1991年9月引進外資,成立了中美合資温州正泰

電器有限公司,迅速走上一個以科學管理和現代經營為目標的發展軌道。使公司各部門、

科室、車間、班組、人員都有章可循,職責分明。貫徹後又結合iso9000系列標準,大

膽吸收和借鑑西方企業制度精華,對原有制度進行必要修改,把兩種標準有機結合起來,

打好基礎。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形成了企業全體員工共同遵循

的制度文化。

3、從工作載體上運作,形成了正氣泰然的形象文化

正泰很早就開始注重利用各種工作載體宣傳正泰企業形象。從1993年開始,先後創

辦了《正泰報》、《正泰經理》、《正泰信息》、《內外情》週刊等企業內部刊物,成為企業

領導和員工之間溝通感情、傳遞信息、交流經驗的重要橋樑,發揮了正泰“形象窗口”的重

要作用。1994年以後,還全面導入ci形象設計系統,建立企業內部局域網,並在國際互

聯網上註冊自己的網頁。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大型展示會、經貿交流會、新產品推廣會

等工作載體,不斷規範、提升、宣傳企業形象,“泰然正氣,來自正直品格”成為眾所周

知的一句廣告語。

4、從自身素質上培植,形成永無止境的知識文化

知識是文化的基礎。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

在正泰,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口號,並規定現有的經理人員在三年內未拿到大專文

憑即撤職換崗。1997年,與上海正泰理工大學合作,創辦了正泰學院,並先後成立了正

泰教育培訓中心、青年培訓基地等。同時,並結合企業實際,充分發揮企業黨羣組織的

作用,圍繞“三個代表”的要求,進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素質。還建立了經理年

終述職考評制度,不斷完善監事會職能,在企業培育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教育文

化。

5、 從健全機制上入手,形成務實創新的管理文化

務實創新是正泰企業文化的最鮮明的特徵。20年來,正泰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以求

真務實的態度和腳踏實地的作風,不斷對企業產權制度、管理制度和經營制度進行改革、

重組和創新,形成有正泰特色的管理文化。一步步發展成以母子公司為基本構架的控股

集團公司制,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加大了資本運作力度,成功地從人治走向法治。務

實創新的管理文化還應用於企業日常管理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科技開發和

質量管理上。

6、 從發展壯大中提升,形成實業報國的理念文化

企業理念是企業領導和員工共同認可和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它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正泰集團黨委制定了“主人談心接待日”制度,每個星期六上午由集團黨委、文明委、工會、

團委的負責人接待員工,在各方面與員工溝通聯繫,處理好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勞資關係,

真正體現民主管理、科學決策,使員工深切體會到“家”的温暖,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主

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泰員工積極主動地開展合理化建議活

動,共有6000多條建議被採納,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對正泰企業文化建設的體會

1、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企業管理不僅僅是人、財、物、產、供、銷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的管理。企

業文化建設要了解被管理者的需求以及實現這種需求與公司利益最大化有機結合,使被

管理者個人的價值實現與公司的效益追求達成統一。企業經營管理,從無形到有形、從

虛到實、從表象到內在,企業文化居於核心的地位。沒有企業文化,企業的發展就沒有

了主心骨。而有了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企業便有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就有了發展

的“靈魂”。

2、企業文化是領導班子的戰鬥力。

一個企業,靠什麼力量把領導班子成員團結起來,從而發揮應有的戰鬥力和號召力?

正泰認為靠的是共同的奮鬥目標,共同的文化價值取向,始終注重用文化的力量來統一

大家、教育大家。正泰有健全的總裁例會制度,既務實又務虛,既談工作又談思想,既

談經濟又談文化,是一個學習的團體、交流的團體,也是一個共同進步的團體。

3、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的親和力。

正泰是由7300名員工組成的企業,它的企業文化是人人蔘與、共同樹立集體價值取

向的文化。因此,正泰企業文化建設的對象始終是全體員工,建設的重點始終着眼於建

立一種合理的勞資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平等的上下級關係,形成一種親和力。

4、 企業文化是企業進步的推動力。

企業的進步,一是要靠有形的、物質的、經濟的手段,二是要靠教育的無形的精神

推動。只有兩個輪子同時轉,兩種燃料一起燒,才能使正泰乘上新世紀發展的快速列車。

在正泰每年都開展評比先進、比學趕幫活動,把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運用

到民營企業的政治工作之中,形成了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有力地推動了企

業的發展。

5、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生產力。

生產力包括生產者、生產對象和生產工具等要素。企業文化建設的對象是人,人力

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文化着力解決的就是一個效率問題。一大批掌握先進思

想、現代科技的人和先進設備的有機結合,這就產生生產力。這幾年,在國家投資不足、

需求乏力的宏觀經濟條件下,正泰在高基數的基礎上,每年仍以50%—60%的速度發展,

充分體現了企業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的無窮力量。正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建樹,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奉獻,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從過去走到今天,從今天走向未來。

二、 對中小企業文化帶來的啟示

(一)重視產品的質量,始終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

質量是企業的基礎,現在中小企業的現狀是企業質量意識淡薄,質量思想還沒有轉化為一種企業質量責任。我們要做的是把企業產品質量與企業的命運結合起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進行質量教育,它能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質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企業不管質量體系如何運行要靠員工的努力才能完成,因而建立一種質量至上的文化是企業發展所必須的。一旦小企業有了自己的質量優勢,市場除了自己就沒有任何人能打敗你。正泰就是靠質量創牌,形成質量第一的文化,提出了“寧可少做億元產值,不讓一件不合格產品出廠”的質量宣言,並鄭重承諾:“恪守質量保證,持久地為國內外用户提供質量可靠的電器產品”,使“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成為員工的共識。

(二)在企業制度上創新,突破個體企業所有制的束縛。

中小企業起初都是個體經營,以後有些走向合作經營。但由於規模太小資金不足難以發展,許多企業因此停滯不前,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藉助社會的力量將產權進行分散,實現公眾化、社會化,這就為以後的長足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正泰正是突破了家庭企業所有制的束縛,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對產權制度和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成功地實現了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逐漸步入股份制,從而取得了規模經營,開展了多角化經營,使企業得以迅速發展。

(三)改革原始的管理方式,引入現代企業經營管理。

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大多數是從家庭企業、合夥企業發展起來的,在企業創業和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於企業的規模小、人員少、產品單一、管理簡單,這種企業制度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有效的。但在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個人的能力和知識水平不可能達到無所不能的境地的。這就需要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科學化的、規範化的、制度化的決策體系和決策程序。正泰在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後,建立了一套特有的決策體系,迅速走上了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不僅把企業辦大了,而且辦得頗具現代企業的特點,他本人也是頗具現代企業家的素質。

(四)以人為本,打造共同的價值理念。

現代企業競爭的實踐證明,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哪個企業擁有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哪個企業就能發展壯大。成功的民營企業往往將人力資源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在中小企業中人力資源要素也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便於企業員工在完成企業既定目標的要求下,在一定的企業規章制度約束下,能夠開展工作,進行自我管理,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它企業領導和員工共同

認可和追求的一種價值觀。特別是中小企業,要使企業領導和員工形成統一、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創造和諧、公正、平等的發展環境,把全體員工的個體價值觀、羣體價值觀彙集成整體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把個人的發展、企業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正泰為了進一步溝通和融合企業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感情,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和要求,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建立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企業環境。

(五)培育創新意識,塑造團隊精神。

企業員工的創新精神,是推動中小企業追求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實現新價值,不斷髮展壯大的內因所在,而這些是中小企業發展所必須的。在正泰的實踐證明,敢於創新,企業就會脱穎而出;善於創新,企業就會處變不驚;精於創新,企業就會長勝不敗。而靠一個人的能力做什麼都是有限的,只有藉助團隊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決勝千里。

總之,隨着中國加入wto後,企業面對的是真正競爭和挑戰,同時這也給中國企業提供了更為廣大的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遇,企業就更需要不斷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整體素質,才能在國際大環境下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南存輝;《正泰企業文化發展及實踐》;《正泰報》;2014-9-15

[2] 文崗、吳振興;《做大的十種模式》;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3] 李俊心;《企業文化學—現代經營管理制勝寶典》;天津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第三篇:關於在國有企業中發展先進企業文化的思考

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經歷了改革、改組、改制的過程,逐步完成了和市場經濟接軌,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在經歷了改革陣痛之後,經過破產重組,獲得了新生。在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勢必要發生根本性變革,這種變革既體現在企業體制和經營機制上,也體現在企業文化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精神支柱,也必須要不斷髮展和創新,才能保證企業在深刻變革過程中和諧、穩定發展。

一、先進企業文化的性質

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應當具有生產性、社會性和時代性,要具有強烈的改革、發展、創新意識和氛圍,要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這種先進的企業文化,只有通過經營管理者的積極培育及全體成員的自覺實踐才能形成。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先進文化建設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層面和環節。其中,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對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體制創新、和諧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二、先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經濟社會雖然由多種所有制結構所組成,但國有企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在國有企業中形成良好的文 1

化氛圍和文化導向,把國有企業中聚集的社會成員培育成既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又具有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現代產業工人,使之成為發展先進生產力,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羣眾基礎,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個任務很大一部分要通過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來實現。只有在國有企業中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遠大的理想激勵人,用高尚的情操培育人,努力培養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產業工人,才能為我國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國有企業中的文化狀況,對我國社會主流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有着重要影響,在相當程度上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能否取得預期的成果。因此,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先進企業文化,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文化這個陣地,把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先進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抓。

做為面臨着經濟體制改革,經營機制創新形勢的中小國有企業。為實現平穩過渡,企業應先在內部進行經營機制改革,通過經營機制改革轉變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以實現通過企業發展完成經濟體制改革,實現體制創新的目標。在這種改革面前,企業文化也要與改革相適應,進行發展和創新。這種發展和創新,對於企業完成體制改革具有支撐和促進作用。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

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戰略部署,這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精神與先進的文化作支撐和指引。面對繁重而艱鉅的改革發展任務,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一方面應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改革、經營、管理舉措,以實幹來落實宏偉目標;另一方面應在企業內部培育能夠極大地激發、調動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夠有效凝聚職工智慧與力量的思想輿論和文化氛圍,這就對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大環境中形成的,為企業成員所共享,並在企業內部起支配作用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和行為準則,是企業的精神和靈魂,對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經營管理實踐起着統攝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員工得到明確的指引和激勵,形成高度的默契和信任,從而更好地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鬥。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都表明,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力、生命力和內在活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建設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的自主創新和全面發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的變革和發展,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不良的企業文化,則往往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束縛企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取得了顯

著成效。但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形勢、新要求相比,無論是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狀態,行為習慣,還是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都還存在着相當大的距離。比如,企業部分職工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不強,對市場競爭的嚴酷性缺少深刻認識,因而對企業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甚至有牴觸情緒;或滿足於現狀,甚至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或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少數職工理想信念淡漠,不講奉獻,只講索取,工作講條件,金錢第一。要破除這些不良現象,一定要大力培育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先進企業文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

三、先進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與特徵

推進企業文化的轉型和創新,首先需要明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是先進的企業文化?十六大報告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不僅是建設先進文化的總方向,也是在國有企業中建設先進企業文化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方向。具體到國有企業的實際,根據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生產性、社會性和時代性三個基本特徵。所謂生產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有利於促進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

不斷提升,有利於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不斷髮展壯大,從而有利於國有企業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所謂社會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有利於企業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繁榮穩定和發展作出貢獻,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有利於企業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所謂時代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符合時代的特徵和潮流,與時俱進,從而有利於促進企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

根據上述標準,可以這樣認為,凡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有利於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有利於國有經濟的發展壯大,同時有利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貫徹,有利於企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承擔社會責任和為社會繁榮穩定發展作貢獻的文化,就是先進的企業文化。在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階段,先進的企業文化應具有以下特徵:第一,強烈的發展意識和氛圍。千方百計謀發展,真抓實幹求發展,只爭朝夕促發展成為企業精神的基調和主題,儘快把企業做強做大,向具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邁進要成為廣大職工自覺的追求。第二,強烈的改革意識和氛圍。全體職工能夠充分認識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並做好徹底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體制、機制的精神準備。第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氛圍。管理層要把技術創新和擴大規模做為關係企業命運的根本措施

來抓,全體職工要樹立“求實創新、奉獻企業、成就自我、創造卓越”的精神和作風,在經營領域、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敢做同行業第一。第四,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企業經營管理者到廣大職工都能夠充分認識解放和發展企業生產力,把企業做強做大,壯大國有經濟的重大社會意義,意識到企業對國家、社會承擔的責任,人人都擁有一份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社會進步奉獻力量的赤子情懷。只有培育和建設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支撐。

四、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的途徑和措施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內部起支配作用的精神、理念,只有通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積極培育及全體職工的自覺實踐才能形成。近年來,依蘭晨光發電廠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培育企業文化,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我們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體會到,在國有企業建設先進企業文化,應在企業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發展先進企業文化。

最後,企業文化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治方

向是國有企業發展先進企業文化的基本前提,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根本原則。為此,必須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職工的頭腦;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社會主義的道德規範教育引導職工,使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不斷髮展和創新的企業文化去影響、教育職工,使全體職工的思想不斷創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適應並自覺參與國有企業的這場深刻歷史變革,促進企業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

第四篇:企業與人共同發展--企業文化的淺析與思考

【摘要】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在這個人性解放和人們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時代,企業文化的構建應該將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緊密相連,構建一種重視企業員工、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本文作者對此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企業文化;共同發展;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大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客觀地存在於每一個企業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將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反之則將削弱企業的組織功能.。正如 《財富》 雜誌評論員文章所指出,世界500 強勝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 就在於這些公司善於給他們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那麼,在這個人性解放和人們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時代,企業應該如何培養和構建自己的企業文化呢?作者認為,只有將員工個人與企業共同發展這樣一種理念植根於企業的文化之中,才能使企業文化適應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需要。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

通過對國內外的綜合性研究可以知道,從企業文化的具體概念方面可以將企業文化劃分為兩種主要的認識:(1)狹義的界定。企業文化屬於一種精神性的文化,體現出了企業的形成特色,涵蓋了企業的感情、習慣、意識和思想等領域;(2)廣義的界定。企業生產過程當中所逐漸形成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便是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經營管理當中的人性措施以及硬性措施,體現出了深層文化與表層文化兩個方面。企業文化是在長期的運營和生產過程中逐步培育出來的,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範、共同信念以及共同價值標準,全面的體現出了企業管理與組織的領導藝術。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1 能夠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企業文化所發揮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眾所周知,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具備着重要的價值,與此同時,這項無形的財富和資產還能夠為企業創造出有形的價值,進而推動企業不斷的壯大和不斷的發展。

2.2 具有重要的導向性

企業文化有着重要的導向性。一方面,企業文化中的經營哲學在很大層面決定了企業處理問題的原則和經營的思維方式,這些原則與方式正確的指導着經營管理者作出有助於企業發展的決策,指導企業職工運用正確的方法着手於生產和經營活動;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是企業目標的重要指引。企業的目標決定了企業發展的方向,缺少了目標的指引,企業就會迷失方向。因此,企業應當以完美的企業文化出發,運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制定發展的目標,以正確且科學的發展目標來不斷的指導員工從事經營與生產活動。

三、如何建設企業與人共同發展的企業文化

3.1 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發展觀

處於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時代的中國企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挑戰是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品牌形象等反映企業綜合能力的角逐。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在現代工業化社會的生產中相比較而言,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荀子曾説過:人為萬物之靈,故為天下貴。美國學者湯姆·彼得斯等在《贏得優勢——領導藝術的較量》一書中稱:管理問題從根本上講是人的問題,只有尊重每一個員工與其價值和貢獻,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成功企業的實踐經驗也告訴人們,只有認識到人是主體,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員工與企業共生共榮的整體意識和凝聚力。日本企業和美國企業的成功管理模式都是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日本企業突出關心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關係融洽。如日本企業家堤

宜城天氣預報 iyd

義明的成功經營之道就是關心員工的生活,與員工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關係。美國一些成功企業的經營之道是建立在尊重員工,而且是尊重每一個作為個體的人,創造一種使員工能施展才華,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我國企業要在全球經濟的激烈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重塑企業的人本化管理模式,使全體員工擰成一股繩,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能力。

3.2 人力資本優先投資

企業的持續發展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競爭表現為以快制勝,快魚吃慢魚。按企業成長理論的觀點,企業成長與發展的動力,來源於企業內部人、財、物等資源的高效運動。人力資本體積為企業人力資源中知識與智能的凝結,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無法複製和很難轉讓的資源。而且,財務、物質資源能充分使用,是可以耗盡的,但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本是很難耗盡的,也同時是不斷積累地,企業只有有效的利用和開發它們,它們還會增值。人力資本具有無窮的開發潛力,並且能夠能動地刺激企業去擴張、去發現和利用那些未知的、未被利用的資源。可見,企業的人力資本不僅會隨着經營活動的進行自動蓄積起來,還可能自發地、有意識地去刺激增長,從而加速企業內資源的蓄積與運動。不少企業就把“人力資本增值快於財務資本增值”作為企業發展的一條根本戰略。

讓人力資本增值快於其他資本增值就是要對人力資本優先投資,當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體會到人力資本是一種潛在回報率最高的資本,對人的重視歸根結底是對投資回報的重視。企業在貫徹有效增值人力資本和優先投資人力資本時應將之貫徹於求之、用才、激才、育才、留才等各個環節中,應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機制,當然其中一條重要方式就是不斷的培訓。對於培訓,許多企業有太多的疑慮:擔心企業付出的成本過高,擔心培訓後員工離職,擔心培訓是花錢沒有效果等。這裏就需要企業對培訓有效的管理體系和正確認識。培訓一定需要進行科學有效的培訓設計,包括培訓內容分析確定,培訓課程開發,培訓過程管理,培訓效果評估等,提高培訓的效率和質量。企業應讓自己的員工從工作期間的培訓中得到好處,如果不是這樣,企業吸引不了優秀員工。此外,還應將培訓納入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中,員工培訓後,技能提高了,應該給予他們更好的職位、待遇和發展空間,重新進行工作定位等。

3.3 貫徹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重視人性本質和人性發展的管理方法,它並不排斥科學管理的方法,但強調科學管理的方法要符合人性,有助於人性的發展,其方法主要有:

(1)注重員工的存在。一些企業管理層整天忙乎應酬、勾兑,車來車去,閉門運籌,腦子裏只有利潤,沒有員工,如此忽視員工的存在,必定帶來人性的焦慮和無望,必定導致員工對羣體的冷漠和疏遠,企業則難以有大的發展。注重員工的存在,就是要不斷以員工被證明是存在的為前提來處理企業的一切事務,這樣員工才會接受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目標,是個人的工作方向和企業的經營方向趨於一致。

(2)鼓勵員工的參與。人不僅是“經濟人”,還是“社會人”,人通過組織而獲得的力量必然大於人本身的力量,人本來就是合羣的,員工對組織的參與越深則越能體現員工在組織中的存在,也就越能認同組織理念和文化,從而越能達到個人目標服從組織目標的要求。鼓勵員工參與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應賦予員工溝通權、知曉權、建議權、議事權、監督權、批評權和參與決策權。只有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讓員工產生歸宿感,組織才有凝聚力。

(3)尊重員工的情感。人都有感情,人與人之間都需要情感溝通。具有共同情感體驗的人,才能以共同情感為基礎,一致實現組織的目標。組織的分裂,既是組織目標和理念的分裂,同時也是共同情感的分裂。企業員工得到情感重視和情感滿足後,員工就會相互支持、相互協作、相互體諒,從而產生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組織才會有良好的工作氛圍,企業才能大踏步的發展。

(4)培養員工的學習。社會的不斷變革,經濟的高速發展,科技的突飛猛進,是企業內

外環境變化加速,企業員工如不及時更新知識,組織如不加強學習,則很難在社會有立足之地。人的本性就是需要學習的,員工如果在企業中學不到知識和技能,素質得不到提高,也就無法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將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就得不到發展的後勁。企業應不斷培養員工的學習意識,提供繪員工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是員工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獲得競爭力,企業在不斷髮展中才有競爭力。

(5)推動員工的自我實現。人不僅有物質追求,更有精神追求,精神追求其實就是人生意義的追求。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員工的人生追求的意義如果協調一致,員工才能與企業共命運,共患難,企業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企業應主動推進員工的自我實現,給員工鍛鍊成長的機會,給員工自主行動的機會,給員工接受挑戰的機會,給員工升遷重用的機會,給員工追求和實現新目標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員工的物質利益追求和精神昇華的追求相結合,從而使員工和企業的價值雙雙實現。

結束語

總之,在組織的企業文化建設中,貫徹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理念有助於企業文化更好的發揮作用。企業應當藉助於企業文化的力量不斷的將企業的發展推進向前,在科學和正確企業文化的指導下,實現企業競(感謝訪問本站:)爭力的提高以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洪.淺析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價值工程,2014(21).

[2]姜泓屹.淺析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外在表現[j].商業時代,2014(24).

[3]崔鬆,馬偉.淺析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商貿,2014(26).

[4]邱宏.淺析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4(9).

botxt

第五篇:對發展農商行企業文化方略途徑的探索與思考

【本文摘要】隨着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經濟、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領域己從傳統的金融業務擴展到金融文化領域,競爭的手段己從單一的經營業務向全方位多層面滲透。培養員工的企業精神和羣體經營意識,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己成為現階段農村商業銀行發展與壯大的決定因素。

隨着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經濟、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競爭的領域己從傳統的金融業務擴展到金融文化領域,競爭的手段己從單一的經營業務向全方位多層面滲透。培養員工的企業精神和羣體經營意識,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己成為現階段農村商業銀行發展與壯大的決定因素。

一、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加快農村商業銀行改革的客觀需要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管理實踐活動中,通過企業領導主動倡導和精心培育的,併為企業全體員工所認同和遵守的企業羣體意識和價值觀念。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內核和精髓。隨着農村商業銀行改革的不斷深入,客觀上需要導入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行為和管理手段,增強農村商業銀行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競爭力。

(一)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管理水平。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生產力”對企業發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現,而強調以人為中心的人本文化,它對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行為支持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成功企業的背後一般都有積極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撐。長期以來,一些農村商業銀行實施的管理,是以績效考核為主的硬性管理模式,正效應是明顯的,但也誘發了一切向錢看的偏差,使部分職工奉獻意識喪失。而企業文化則能從精神與覺悟的高度,通過培育行為規範,使員工個人行為向有益於農村商業銀行總目標的方面趨同。企業文化包含着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兩大範疇。管理企業主要取決兩大因素:權力和文化。權力作為一種配置資源的力量,靠的是硬性制度約束,是一種被動的約束力。而文化則是一種非硬性的規範引導,它往往是一種理念、思維方式及行為習慣,對培養企業員工素質和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潛在作用,這種約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

(二)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利於增強農村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它是一個企業能夠基業長存的關鍵因素。技術、人才及管理是企業在某段時期內相對競爭優勢而己,真正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素才有可能作為核心競爭力。創造一種凝聚人心的核心價值觀,並始終不移地信奉它,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法則。金融作為服務性行業本身並不創造商品價值,金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靠的是相互之間的競爭。農村商業銀行如何在激烈的金融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競爭中出奇制勝?需要所有的信合人冷靜思考,審時度勢。“人為企業之本,德是興業之魂”。用一種先進的人本文化來打造、錘鍊員工隊伍,農村商業銀行才會立於不敗之地,才會有發展後勁。人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文化,既不是簡單的規章制度、組織形式,也不是單純的資金、設備和技術,而是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企業文化。也就是説人是金融企業的主體。人才是金融企業最大的財富和資本。在科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金融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技術支援、營銷手段等方面的差異日漸縮小,客户的選擇更注重對人本文化及其衍生的企業形象的認同。只要農村商業銀行真正擁有人才,就意味着農村商業銀行擁有服務,擁有市場,擁有客户,擁有效益,就能夠不斷髮展壯大。

二、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現狀分析

重視人的作用的發揮,充分挖掘人的潛能,是金融企業文化最耀眼的閃光點。掌握信息、知識和創造性的人,是金融企業的第一戰略資源。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認識上存在偏差。少數幹部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比較模糊,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由於機構龐雜,宂員過多,需要大刀闊斧地減人增效,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人均創利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減人和增人矛盾突出,加大了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難度。

2、隊伍素質亟待提高。主要表現為員工年齡老化,高學歷人才少,觀念更新不強,缺乏一大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營銷人才、清收人才、科技人才、法律人才、複合型人才與創新人才。組織培訓受訓面不廣,培訓的內容缺乏前瞻性和文化性。

3、激勵約束機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現為:分配機制不夠活,員工之間收入檔次沒有真正拉開。費用分配不盡合理,盈利社與虧損社費用分配差距較小。指標考核不盡合理,有些脱離實際。總之,對單位、個人的績效考評標準不夠科學、全面的細化(量化)。考核側重於結果而忽視過程,側重於靜態而忽視動態,側重於目標而忽視態度。人財物的資源配置和工資、獎金、福利等個人收入未能充分體現“效益優先,業務量優先,貢獻優先”的原則,導致社際差別不大、個人收入差別不大。

fawng小編推薦訪問其他文章:

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關於發展文化產業的思考

我之文化發展思考

關於酒店企業文化的思考

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標籤: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qiyejianshe/r3g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