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多篇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多篇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多篇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1

一、基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

(一)共青團組織戰鬥力薄弱

2009年1月份對__、__、__三家電廠進行青年工作調查和團員檔案統計,由於近年未新進年輕員工,因此三家電廠28歲以下的團員青年總數不足100人,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極大影響了基層共青團組織活動的正常開展,團組織的職能難以有效發揮。

(二)共青團的工作內容單?

基層團組織沒有團組織活動專項經費,全年整體活動安排沒有目標計劃,導致只能完成公司團委的指派性活動和搞一些臨時性、小型化的活動,存在盲目性、被動性、滯後性而缺乏獨創性和靈活性。這種團內活動的單一化和團員青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一定落差,團組織活動不能有效吸引青年參加

(三)共青團的工作環境未能改善

在基層中普遍存在着共青團工作“説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共青團工作被重視程度有所下降,缺少必要的活動經費和場所,導致共青團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影響。

(四)共青團的幹部隊伍下滑

基層團幹部由專職向兼職化發展。三家電廠的團幹部年齡均超過35歲,並且身兼數職,工作精力相對分散,做團工作全憑個人主動和平時的奉獻。有的團幹想做一些事情,而苦於對團工作無法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使工作處於停滯狀態;有的團幹因業務工作繁忙將團工作停留於表面,工作缺少主觀能動性,拔一拔,動一動,不拔不動。另一方面,團組織吸納優秀人才的機制尚未建立,共青團作為“人才庫”、“後備軍”的優勢弱化,優秀人才不願進入團幹部的行列,而在崗位的團幹部也不安心,輕視團的崗位,注重生產技術工作。

二、做好基層共青團工作的途徑

(一)加強組織建設,提高凝聚力和戰鬥力

要牢固樹立基層第一和為基層服務的思想,切實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指導,要按照有利於黨組織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有利於團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有利於團組織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原則,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團組織在實踐中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新途徑,克服我公司團組織老齡化的缺點,增強積極性,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成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堅強集體。

加強對基層團組織完成目標任務的檢查力度,從各自的企業特點和實際出發,積極爭取活動經費,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動,把黨的要求和團的任務變成團員青年的實際行動,充分發揮團結教育青年的作用,真正成為共青團發揮戰鬥力的基礎。

(二)加強黨建帶團建

團組織應緊密配合黨支部工作的部署,主動向同級黨組織彙報工作,使黨組織瞭解團組織,及時給團組織指路子,壓擔子,使黨組織將團組織建設納入議事日程,納入黨的基層建設總體規劃,積極爭取黨委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通過出台黨建帶團建相關政策文件、聯合督導檢查等措施,加強和改進對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領導,使黨建和團建緊密結合。基層團組織應號召團員青年圍繞本級黨組織的工作中心,努力成為黨的工作突擊隊,充分發揮助手和後備軍作用,使共青團工作深入到企業工作的每一個細胞中。

(三)加強教育培訓,促進共青團工作可持續發展

1.努力培養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共青團幹部隊伍。團幹部是團員青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及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團的工作質量。基層團幹隊伍建設首先應抓好團幹部的選拔工作,把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其次是抓好團幹部培訓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抓好政治立場、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知識素養;再次還要切實注重讓團幹部通過合理兼職這個有效途徑來提高綜合素質向複合型人才轉變,使團幹部的素質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效率能夠適應新形勢多功能的要求,適應公司改革需要。同時建立團幹部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

2.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對團員的培養和教育,提高廣大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發揮模範作用的自覺性,使團員保持先進性,號召團員青年成才立業,為企業的生存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的興衰而思考,為企業的效益而擔憂,獻策獻力,多作貢獻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2

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努力促進社會和諧,__縣綜治辦於11月份對全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進行了工作調研。通過深入鄉鎮、村(居)調查研究、廣泛召開調研座談會等形式,全面瞭解該縣社會管理工作情況,深入剖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廣泛徵集了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由於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利益格局、思想文化、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管理工作與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與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形勢相比,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還存在以下的困難和問題。

1、社會管理工作機制仍不夠完善。全市“一中心五網絡”運行體系中規定:區縣設立社會管理中心,與綜合治理委員會、維護穩定領導小組三塊牌子,一套班子,下設社會管理辦和綜合治理辦。其中綜治辦為正科級單位,配備5名以上工作人員。由於原先的綜合治理辦公室是掛靠政法委工作,可以説是常設的“臨時機構”,其編制受政法委編制的限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更名為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後,縣、鄉綜治辦人員編制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社會管理是個大範疇,除了發展經濟外,其餘工作都包含在社會管理中,單靠一個掛靠部門去調度和考評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

2、基層服務管理工作難度較大。一是基層政法工作力量嚴重不足。鄉鎮社會管理中心承擔着綜合治理、信訪維穩、治安防控、安全監管等諸多職責和任務,工作任務重。就__縣基層政法力量的配備來看,一方面由於年輕警力調出人員多,警力年齡結構偏高;另一方面由於受政法專項編制的限制,招錄門檻高。政法機關人員很難得到及時補充,造成很多基層政法部門力量嚴重不足,2-3人的派出所還普遍存在。二是基層服務管理工作難以適應羣眾需求。社區工作機制尚未理順,社區居委會趨於行政化,承擔大量的行政部門工作,影響了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發揮。部分社區居委會選舉工作不規範,居委會成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夠,導致居民對社區工作缺乏必要的關心和支持。部分樓道長能力不足,責任心不強,服務管理作用未有效發揮。部分居民小區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對物業管理企業缺乏有效監督。一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綠化等損毀嚴重,小區配套設施不全,環境衞生差。部分小區因沒有封閉,治安環境較差,入室盜竊案件頻發。少數居民毀綠種菜、停車,私搭亂建,在小區住宅內開設家庭賓館、飯店、棋牌室,在居民小區內開辦加工廠,噪音、油煙污染擾民,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羣眾反映強烈,卻長期得不到解決。三是維護羣眾權益機制還不夠健全。突出表現在:一是部門之間推諉扯皮,對羣眾反映的問題擊鼓傳花,羣眾跑了一圈,就是無人負責解決問題;二是少數部門責任意識不強,解決信訪問題停留在形式上,甚至存在牴觸情緒,未從根本上做到“案結事了”;三是對羣眾反映比較強烈、比較集中的信訪問題,仍然採取個案處理的方式,沒有從體制機制上根本解決問題,造成同一性質問題不同羣眾反覆上訪。同時,部分羣眾依法維權意識不強、能力欠缺,遇到問題不願選擇訴訟、仲裁、行政複議等維權方式,更多選擇“零成本、快解決”的信訪渠道,致使大量問題集中到信訪部門,一些民商事糾紛甚至已經依法判決的訴訟案件也進入信訪渠道。

3、社會管理工作面臨諸多新問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羣眾需求日益提高,給社會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的挑戰。如:城市規模、人口迅速擴張,人口流動性日益增強,現有的人口管理、服務工作已難以適應新形勢需要;互聯網虛擬社區、博客、即時通訊等迅猛發展,在“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網絡輿情分析應對能力,成為社會管理工作面臨的新課題;當前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如何加強規範、管理、服務,發揮其在參與社會管理服務工作中的作用,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社會管理工作面臨的新任務;當前社會矛盾凸顯,各種偶發事件都有可能迅速升級演變成對抗激烈、難以處置的羣體性事件,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完善應急處突機制,成為當前社會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之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土地徵用與房屋拆遷、房價過高與住房保障、勞動就業與分配不公、消極腐敗現象、食品藥品安全、環境資源保護成為當前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的前幾位因素。

二、對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1、進一步健全工作體系、完善考評機制。一是抓好人員編制和工作職能的落實。建議將區縣社會管理辦單獨設為黨委或政府的常設部門,升級為副處級單位,上級社會管理部門專門下發文件對社會管理辦明確具體組織機構、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設置。以進一步整合社會服務管理職能和資源,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真正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各方參與的社會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切實解決一些領域多頭管理、分散管理,特別是遇到難事推諉扯皮的問題,確保各職能部門形成運轉協調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合力。二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社會管理創新“創什麼”、“怎麼創”明確後,更需重視“怎麼考”的問題。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項目,考核是保障、考實是要求。在考核上,一是要體現考核的激勵性,要與經濟建設一樣建立考核獎懲機制,獎懲激勵的力度要能有效調動基層的積極性。要將社會管理創新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分值不低於50%。二是要體現考核的導向性,緊緊圍繞新理念、新目標、新要求進行績效評價,要加大創新考核分值,不能把創新做法像金子掩埋在沙灘中。制定社會管理創新獎項評比獎勵辦法,激勵探索創新。三是要體現考核的科學性,綜治考核要堅持過程和結果相結合,但不能事無鉅細,紛繁複雜,要突出重點,化繁為簡,制定公平公正、易操作的考核措施。

2、進一步整合力量,建立多方參與的服務羣眾機制。一是加強政法服務管理工作力量的配備。建議上級部門能夠適當增加警力編制的數量,儘快出台政法部門人員流動機制或招錄工作機制,解決基層政法部門特別是派出所警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二是整合社會力量形成合力。各級社會管理組織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羣眾工作,提高各級黨組織引領社會、組織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積極引導社會團體、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志願者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協同作用。發揮羣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擴大基層民主,依法保障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拓寬羣眾參與渠道,健全羣眾參與機制。三是強化源頭治理,做到關口前移。把街道、社區作為源頭治理的前沿,綜合協調和引導各部門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為社會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3、加強統籌謀劃,儘快解決社會管理中的新問題。

面對社會管理創新中的新問題,要加強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具體操作層面的分析研究,才能少走彎路,提高效率。但社會管理創新不能僅靠紙上談“新”,關鍵在於落實,在於找準落腳點和切入點,千方百計集聚社會力量,引導羣眾參與,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把上級精神具體化,把外地經驗本地化,把理論研究務實化,既謀又幹,既知又行。一是建立社會形勢分析例會制度。要像分析經濟形勢一樣分析社會形勢,每月召集成員單位交流分析參與社會建設的工作情況以及掌握的影響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發展趨勢、解決措施等,進行分析研判和研究部署,對重大複雜問題提請黨委政府研究解決。二是建立基層社會管理指導員制度。推行市級機關結對聯繫區縣,縣級機關單位結對聯繫鄉(鎮)活動,從機關選派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從事羣眾工作人員,組建村居社會管理指導員隊伍,在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指導基層做好服務羣眾工作。三是建立標本兼治機制。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比較多,僅在事發時疲於應付,而疏於事前防範、事後原因分析以及源頭治理等措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立足標本兼治,想方設法從源頭移走“火藥桶”上下足功夫,實現被動“維穩”向主動“創穩”的轉變。首先要積極完善穩定風險評估。對實施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和徵地拆遷項目,規範評估程序,建立督查問責機制,做到“應評盡評”,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社會矛盾。其次要着力規範社會行為。通過深化法治建設,強化行政監督、執法監督和問責,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和執法公信力;通過組織開展更豐富、更高頻率、更深入基層的社會教育和文化活動,開展道德模範評選,出台嚴管幹部工作規定,深化反腐倡廉,引導樹立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再次要加強民意收集與信息反饋。擴大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程度和積極性,真正把羣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同人民羣眾意願和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以人民羣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羣眾期盼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努力實現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統一,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共同維護羣眾合法權益。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3

當前,農業鄉村工作格局發生了深刻轉變。在新的情勢下,如何順應當前鄉村工作情勢,努力探究新時期做好鄉村基層工作的方法,進一步深化鄉村變革,加速鄉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堅持鄉村社會不變,是擺在我們基層幹部面前的一個亟待處理的嚴重課題。

一、當前鄉村基層工作中呈現的積極轉變

近幾年來,隨同着鄉村變革的深化推進,鄉村工作的確呈現了一系列積極、可喜的轉變。首要表現在:

1、農民擔負大幅度減輕,農民耕田積極性獲得高漲。近年來,隨着縣政府對“三農”的不時投入和注重,農民擔負逐年減輕。據查詢,2002年我鎮地盤疏棄面積曾一度到達1906畝,佔全鎮耕地總面積的12.2%,箇中一個最主要的緣由就是農民擔負較重,耕田比擬效益較低,招致農民耕田積極性不高。當前隨着農民擔負的逐漸減輕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撂田荒釀成耕田熱。

2、惠農政策認真落實,幹羣關係獲得分明改善。隨着中心一號文件的延續出台,廣大農民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實惠。不只農業税獲得作廢,並且還發放了糧種補助和種糧等補助資金。還,作廢農業税,對衍生在其上的各類亂收費進行“釜底抽薪”,農民鼓掌稱快。從“取”到“予”,從向農民“催糧、催款”到“補助、鼓舞”農民耕田,農民從黨的惠農政策中感觸到極大暖和。目前鄉村大家都説黨的政策好,黨羣、幹羣關係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發生轉移,工作本能機能呈現可喜轉變。針對鄉村變革後的新情勢,本鎮不等不靠,勇敢創新,在縣政府轉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究。特殊是近年來,本鎮的工作重心由過去以徵收農業税為主轉移到以抓發展、搞服務為主上,自覺地把抓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全鎮的第一要務,努力建築調和鄉村。

二、當前鄉村基層工作中面對的首要問題

在看到積極轉變的還,我們也從調研中調查到新情勢下鄉村基層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不容無視的問題。

1、鄉鎮財務進出有所好轉,但保運轉保發展的壓力仍然存在。隨着上級轉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機構變革後減支效應的展現,當前鄉鎮財務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因為大都工業税源很少,僅靠上級轉移付出來過日子長短常困難的。加之村莊兩級債權難化解,感應壓力很大,村莊兩級正常運轉面對必然的堅苦。

2、農民擔負分明減輕,但鄉村公益事業建立呈現“梗阻”。税費變革前,鄉村公益事業建立費用可以列支。税改後,鄉村公益事業建立資金除各級縣政府的支撐、扶持外,更多的是經過"一事一議"的渠道來處理。因為農民對公益事業的認知水平紛歧,加上集體認識淡漠,往往很難達到共識,形成投入嚴厲不足,很多公益設備老化陳腐卻無人無錢整修,鄉村生產生活前提難以獲得分明改善。

3、村級債權獲得較好節制,但化債依然是當前鄉村工作的最浩劫題。因為對村級財政進行了嚴厲治理,使村級債權獲得較好的節制。然則村莊兩級債權依然是制約鄉村發展的一個繁重負擔。

4、當前鄉村發展很快,但社會事務治理有弱化趨向。近幾年,因為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進,農民物質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鄉村的轉變很大。然則,隨着機構的變革,處於轉型時期的相關治理部分還沒有堅持起完善的、長效的機制,招致當前鄉村社會事務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趨向。

5、鄉村工作格局呈現積極轉變,但村莊幹部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辦法亟待改變。隨着鄉村各項變革的深化推進,廣大村莊幹部看到鄉村一些深條理的問題獲得逐漸處理,“三農”問題的拐點曾經呈現,他們遍及感應鄉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廣大基層幹部從深重的“催糧要款”任務中擺脱出來,他們所飾演的越俎代辦的人物最終成為歷史,對此他們由衷快樂。但另一方面,因為當前村組幹部待遇還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鄉鎮綜合配套變革後,指導職數削減,局部中層幹部覺得選拔無望,不免發生失望思想。從查詢狀況來看,當前很多村莊幹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難壓頭的思想,對本人該幹什麼、怎樣幹心中沒有底。

在查詢進程中,我們剖析當前發生上述問題的緣由,以為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

1、幹部要素:

基層幹部是落實黨在鄉村政策的關鍵性要素,政策落實的黑白直接關係到黨和縣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為幹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場、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實進程中往往會碰到如許或那樣的問題。一是鄉村幹部本質不高。鄉村幹部長期處在基層一線,首要精神和時間都集中在處置日常繁瑣事務,不足學習提高,看法程度有限,瞭解政策不深,有時執行政策走樣,工作中輕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鄉村幹部看法觀念還沒有改變。多年來,一些幹部以為本人的本職工作就是“催糧要款,結紮放環”,招致鄉村幹部服務認識冷淡,甚至與民爭利。三是鄉村幹部精神形態欠安。一些鄉村幹部説我們工作軟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完不成,指導不稱心;假如工作硬了,説是辦法欠妥,作風粗獷,經常是上級批判羣眾罵,以為是“風箱裏的老鼠兩端受氣”。這些要素摻雜到幹部的工作中去,必定會發生一些問題。

2、羣眾要素:

一是局部農民的思想認知程度較低。幾千年來的封建傳統思想和小農經濟認識在農民心中沒有徹底消除,局部農民一方面生產積極性高漲,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渙散鬆散、自私狹窄的思想。一些人各類各的田,各掙各的錢,對集體的事不關懷,但是問,對村莊兩級幹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農民對過去與幹部發生的怨結“心有餘悸”。多年來,村莊幹部向農民討取的多、賜與的少,分攤的多、服務的少,農民發生埋怨心情。這種殘留思想使農民對當前的基層幹部落空決心,在工作上往往發生衝突心情。三是農民羣體呈現多樣化。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時發展和鄉村變革的深化推進,本來的農民羣體實踐上曾經分化成通俗農民、農民工、基層幹部、個別工商户、私營企業主等若干階級,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感情、聲望和社會、經濟位置千差萬別,價值取向各有分歧。複雜的工作對象然後發生了複雜的鄉村工作場面。四是農民的自立認識和決定計劃才能加強。廣大農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別思想才能加強,特殊是新一代農民的文明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視野愈加坦蕩,思想愈加活潑。他們不再自覺地置信幹部,農民的“不安本分”心態添加了鄉村工作的難度。

三、做好新情勢下鄉村基層工作的幾點建議

筆者以為,當前鄉村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我們基層組織、基層幹部都要針對鄉村工作呈現的一系列轉變,儘快改變本能機能,改變人物,在思想觀念、工作重點、方法辦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創新力度。

1、儘快改變思想觀念。我們村莊幹部應充分看法到,我國目前總體上曾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以工促農的發展階段,作廢農業税是順應市場經濟規則,具體建立小康社會的必定要求,有利於添加農民收入,發展鄉村經濟;有利於改善幹羣關係,緩解社會矛盾。現階段,我們必需調整工作思緒,把工作重心改變到增強服務、促進發展上來。我們此次查詢時,羣眾要求最多的是基層幹部要搞好鄉村公益事業建立。因而我們村莊幹部必需把為羣眾服務看成本分,從當前羣眾最急迫的需求上找準工作的打破口,動足腦子,想盡方法,做好文章,在積極指導農民致富奔小康、大力發展村莊集體經濟、組織興修鄉村公益事業上有新的作為。

2、切實改變縣政府本能機能。抓住有利機遇,着力促進縣政府本能機能的轉型,由以完成經濟任務為主轉移到加速經濟發展與構建調和社會兩大主題上來。一是重點扶植本級主幹財路。從吃“農業飯”、吃“補助飯”中走出來,堅持鄉鎮自立型和自給型財務,逐漸走出財務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證才能。要跳出純真靠農業求發展的圈子,拓寬發展思緒,明確主攻偏向,把財路建立的重點轉移到二、三財產上來,積極構建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多元化財路系統。二是實行好基本設備建立的本能機能。要大力增強農田水利、村莊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強農業抗災才能,改善鄉村生產前提。要包裝整合小城鎮建立資本,提高小城鎮建立功用。三是實行好指導生產發展的本能機能。要勇當"掌舵人"、"導航者",指導村組幹部實時為農民供應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尤其要充分應用各類載體,普遍傳達科技常識,有針對性地舉行農民培訓班,堅持一批科技示範基地和科技示範户,帶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才能和農民致富才能。四是實行好治理公同事業的本能機能。鄉鎮縣政府不只要擔負一方經濟發展的重擔,並且還要擔負當地事業發展主要職責,負有對教育、文明、衞生、社會福利、情況維護等公同事業的服務治理本能機能。五是實行好維護社會不變的本能機能。增強鄉村社會治安綜合管治,做好羣眾信訪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營建安全、文明、調和的社會情況。

3、努力創新工作方法辦法。一是治理方法從"直接型"向"直接型"改變。在傳統體系體例下,鄉鎮縣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屬於直接收理。隨着縣政府本能機能的轉型,要改變到經過增強微觀調控、規範市場、發明優越的外部情況上來,對那些可以由市場、企業和民間辦妥的工作,縣政府部分則果斷"退位",不再詳細代替事務性活動。二是工作方法由簡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場方法指導、服務、示範改變。順應新情勢發展的需求,學會用市場經濟的方法開展工作,經過抓龍頭、抓中介、抓大户來指導、服務、示範,發展農業,活潑鄉村,致富農民。三是日常治理由"為民作主"向"讓民作主"改變。惠農政策的施行,使鄉村黨羣幹羣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從基本上親密黨羣幹羣關係,構建調和鄉村,必需進一步理順鄉鎮與村組的關係,具體落實村民自治,變"為民作主"為"讓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屬於村民自治範圍,鄉鎮都要"指導、支撐、協助"羣眾經過規範的方法和順序,民主決定計劃,自立處理,更多地運用司法、經濟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權和村委會相對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對村組的有用治理。

4、切實加大對村莊的扶持力度。當前,鄉鎮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在鄉鎮本身努力的還,上級部分也要進一步加大對村莊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財務體系體例變革。應本切實事求是的精神,在現有財務體系體例基本上逐漸進行調整,進一步加大對鄉鎮的轉移付着力度,處理當前鄉鎮的財務堅苦。二是化解村莊債權。在鎖定債權、分清債權性質的基本上,上級組織應出台詳細的相關政策,逐漸化解村莊兩級債權。三是加大傾斜力度。上級部分要在資金、項目上增強對村莊的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農業基本設備、農業科技推行和鄉村教育、衞生、文明等方面,多為鄉村加速發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遠的工作。四是改變治理方法。順應當前鄉村工作的新情勢,堅持起一套科學的工作審核機制,在治理上合適鄉村的實踐,使工作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

5、不時提高幹部綜合本質。提高村莊幹部本質是完成鄉鎮縣政府本能機能改變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為當前幹部治理的首要任務來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質。結合各級正在開展的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對廣大村莊幹部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作風正、經濟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導村莊幹部認真學習黨在鄉村的各項政策,體會其精神本質。在宣傳落實進程中不走樣,還又能結合當地實踐,發明性地開展工作。三是加強開闢認識。當前鄉村的發展面對着史無前例的時機。要指導廣大幹部抓住時機,率領羣眾幹一番事業。假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整天無所作為,無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羣眾的信任和反對。四是擅長做深化認真的思想工作。鄉村工作十分詳細。村莊幹部要學會做深化認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細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傳到位了,羣眾與幹部之間的思想溝通了,鄉村工作才幹如虎添翼,一往無前。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4

今年5月,市政協組織開展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專題調研活動,內容涉及動態人口管理、公共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公共安全、非公經濟組織建設和各類社會組織管理服務、思想道德建設、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信息網絡管理和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等八個專題。共有200餘名政協委員參與,發放調查問卷1050餘份,形成調研報告44份,意見建議54份。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市政協會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若干問題的建議案》。

一、我市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以來,我市在堅持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着力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在人民羣眾利益訴求反映、密切聯繫羣眾、推進城鎮化建設、努力改善民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公共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社會管理有很多創新之舉。

1、經濟發展為加強社會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一五"以來,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着力轉變發展方式,保持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期間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不僅開始跟進全省的發展步伐,也有力地支撐了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和諧共進。

2、民生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將民生建設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下大力氣,集中有限資源,積極推進文化教育、勞動就業、醫療衞生、住房、社會保障、移民搬遷等各項民生事業的發展,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有了極大改善,方便了羣眾就業、就醫、上學、出行等,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在公共服務領域得到充分體現。

3、社區建設起步良好。全市建立城鎮社區129個,覆蓋人口50萬人,農村社區365個、服務人口42.5萬人。社區服務設施取得不斷改善,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服務隊伍不斷擴大,服務方式不斷完善,社區管理服務工作制度環境初步形成,社區在服務羣眾、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4、公共安全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公共安全環境的綜合治理,構建了以政法部門為骨幹、以綜治維穩責任體系為主體的社會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有力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大了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基本保障了廣大人民羣眾食品和用藥安全。自然災害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工作紮實有效。公共安全服務水平總體得到提高,人民羣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5、社會管理改革創新引起重視。各縣區都把改革創新社會管理作為建設和諧安康的主要抓手,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漢濱區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增強基層服務羣眾能力;漢陰縣實施"6加1"惠民工程和"人民調解進萬家"專項行動,受到基層羣眾普遍歡迎;石泉縣加強社區管理與服務,提升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水平;旬陽縣出台户籍管理新規定,進一步放寬進城鎮落户新條件,鼓勵和引導農村居民有序向城鎮轉移;平利縣開通"12348"法律援助專線拓展了法律服務困難羣眾的新渠道;白河縣開展"四個好"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寧陝縣推出"連心工程",實現幹部羣眾連心結對的全覆蓋;紫陽縣推進城鄉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困難羣眾住房困難;鎮坪縣實施營養工程、高中免費教育惠民工程、高等教育學生資助等措施,使得全縣教育事業出現了新局面;嵐皋縣把勞務輸轉、促進旅遊業發展作為重點惠民舉措,不斷拓展就業渠道和規模,穩定就業形勢。這些改革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舉措,不僅受到了廣大幹部和羣眾的認可,也維護了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市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特別是隨着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社會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社會管理的難度和複雜性增加。調研認為,我市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九個方面:

1、動態人口管理方面。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外來人口和農村居民不斷流向城鎮,他們在為城鎮建設和經濟繁榮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因為羣體的特殊性,也帶來了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安治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衞生、計劃生育、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社會管理問題,流動人口增加與城鎮公共服務能力滯後的矛盾加劇。

2、公共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公共服務總量不足,關係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老有所養難,物價上漲過快,羣眾公共健身場地、活動場地少等問題反映較為強烈;公共服務職能弱,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公共服務在城鄉、區域和不同羣體之間存在失衡現象,公共服務投入仍然偏低,適應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尚需進一步健全;公務員隊伍的服務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還不適應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等,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有待提高。

3、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方面。在大開發、大建設過程中,對於危害公共安全的風險評估還存在一定不足,如徵地搬遷、工程建設、企業改制、地質災害預測防範、各類糾紛處理、醫療衞生防疫、食品藥品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公共設施安全等方面,由於缺少深入細緻地調查,或沒有充分考慮羣眾利益,或麻痺大意,對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由小問題引發大矛盾,致使一些問題引發進京、赴省、到市上訪案件。

4、"兩新"組織中黨工羣團組織建設和管理服務方面。在我市的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對黨工羣團組織建設認識還不到位,黨工羣團組織的發展管理和服務滯後。"兩新"組織中黨員隊伍教育管理難度大,特別是在新經濟組織中,黨員分佈零散,流動性大,給教育管理和培養髮展帶來較大困難,羣團組織作用更是難以發揮。一些"兩新"組織中黨工羣團組織不能按規定開展活動,有的即使開展了活動,效果也不明顯,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難以發揮。組織活動經費得不到保障,組織運轉難。

5、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方面。一是一些人理想信念缺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模糊,意志消沉頹廢,精神萎靡不振。二是道德規範缺失,少數人貪污受賄,損公肥私,唯利是圖,爾虞我詐,道德失範,這些極少數的反面典型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風清氣正。三是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在不斷髮生作用,人情淡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重利輕義、不擇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意識薄弱,執法不公現象時有發生,社會誠信缺失。

6、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目前我市社區功能難以發揮,作用甚微,社區"權隨責走,費隨事轉",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對社區工作研究不夠,如社區與小區、小區與物業、物業與開發商的關係問題,還停留在自然發展狀態,缺少有效的法律監督,導致業主委員會無法履行屬於自己的權益保護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基層組織工作的開展。社區經費投入不足,相關工作難以開展;宣傳不夠,居民對社區認識程度不一。政府對社區工作指導不夠,應服務的項目少而單一,社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整體素質亟待提高,居民對社區工作認可度相對較低。

7、信息網絡管理方面。信息網絡管理主要缺乏規範、有序的安全監管。多頭管理、配合不力,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各自為戰,協同意識不強,缺乏統一的指導;主導不力、宣傳不夠,重建設輕管理,重形式輕引導,對虛假、炒作信息正確引導、主動出擊不力;違規網吧屢禁不止,一些網吧為追求效益最大,接納未成年人、超時經營、黑網吧等問題成為羣眾普遍關注的問題。

8、羣眾工作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公共服務部門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做好羣眾工作鏈條脱節。二是基層基礎工作不牢固,作用發揮不充分,一些幹部作風不紮實,左右扯皮,相互推諉,辦事拖沓,方法不當。三是一些部門重視抓項目、抓發展,卻忽視了投資環境和羣眾工作。四是社會管理機制不健全,矛盾化解、利益訴求渠道不暢,新舊政策不配套,政策之間相互脱節,沒有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合理、和諧的社會管理機制。五是一些職能部門工作缺位,不作為、亂作為現象時有發生,在解決羣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上做得不夠。六是沒有準確把握羣眾想法、情緒、將大量的社會矛盾處理在初期、化解在基層,導致違法上訪、越級上訪、羣體上訪,甚至無理取鬧的案件增多,使本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9、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較弱。社會管理問題説到底是經濟發展問題,是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有長期歷史遺留的,也有社會深刻變革帶來的;有社會建設滯後帶來的,也有由於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不夠造成的;有思想觀念上的,也有體制機制上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在於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供物質和制度保障。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建議

社會管理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增加和諧因素;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優先,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必須統籌兼顧,協調各方,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結合我市實際,應突出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從影響和諧穩定和國計民生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入手,找準切入點和創新點,使社會管理更加有效。建議:

1、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一是強化政府監督和服務職能,樹立服務為先的行政理念,科學設置社會管理體系,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增強服務社會能力,儘快探索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管理模式,在教育引導提高人口素質和優化科學的管理組織體系上下功夫,正確處理政府與社會組織以及相關主體之間的關係,明確政府主體在社會管理中的定位,形成以政府機構為主體的政權組織,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組織,以非營利機構為主體的社會組織三大管理組織體系。二是加大財政對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嚴格控制行政經費增長,提高公共服務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建立公共服務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把新增財政收入主要用於公共服務,逐步使公共服務支出成為財政支出的主體。三是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各自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的優勢和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廣泛參與、方式靈活、效率較高的公共服務多元供給體系。四是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實現管理和服務的有機結合,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2、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一是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流動人口管理作為長期任務納入城市管理總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不斷改善管理和服務措施。二是循序漸進,有序引導,加快城鎮化。結合我市"十二五"規劃,抓住陝南移民搬遷這個歷史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從安康實際出發,不下硬指標、不搞一刀切、不追求眼前成績,科學指導,健康發展,達到通過城鎮化建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目標,解決好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比較突出的農民增收較慢問題,在農業農村穩定的基礎上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三是完善配套機制建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投融資、移民搬遷等各種惠農政策,制定和出台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流動人口管理相關法規文件,把流動人口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四是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增強城鎮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對流動人口加強宣傳教育,促進城鎮文明程度的提高。

3、加大社會公共安全監管力度。一是健全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形成維護社會長期穩定和有效處理社會公共危機事件的社會穩定機制,尤其要做好情緒疏導和情緒管理,儘量使一些有苗頭性的上訪案件化解在萌芽狀態中。二是建立健全抗災救災減災應急預案和應急突發事件處置體系,強化重大災害抗災救災減災綜合協調機制,確保人身財產安全。三是不斷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建設,以人民羣眾安居樂業為着眼點,以人民羣眾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度為標準,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打擊危害人民羣眾人身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嚴懲入室盜竊、偷盜車輛、搶劫財物、危害民眾安寧的違法犯罪。四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以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公共設施、建設工程、礦產開發等行業領域為重點,繼續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和專項整治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五是深入開展重大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建立公共統一標準的有關信息發佈制度,有效防範和應對重大疫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進一步健全完善飲食、食品、藥品、醫療安全監管機制,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4、切實發揮"兩新"組織中黨工羣團作用。一是改變工作理念,找準黨工羣團組織工作與"兩新"組織發展的切入點,把加強組織建設定位在溝通政企關係、協調勞資關係、維護職工利益、密切幹羣關係上;工作重點放在搞好服務,增強凝聚力,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上,把黨工羣團組織建設好。二是創新運行機制,按照誰登記,誰管理,誰批准,誰負責的原則,努力探索"兩新組織"中黨工羣團組織做好管理服務的體制機制和有效辦法,把社會管理創新延伸到"兩新"組織中,為其依法、有序、健康開展活動保駕護航。三要按照"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的原則,重點加強"兩新"組織中的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員隊伍素質,加強隊伍管理;按照分類施教的原則,加強對黨員領導、管理層黨員、一般員工黨員的政治素質、黨性意識教育,提升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按照分層、分類管理的辦法,開展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融黨員管理於"兩新"組織日常管理之中,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凝聚力、號召力和在社會管理中的影響力。

5、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一是以教育為基礎,持之以恆地對全體公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緊緊抓住影響人們道德觀念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家庭、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方面,堅持不懈地在全體公民中進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知識教育,為道德能力建設夯實基礎。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發揮利用好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現代傳媒,大力宣傳基本道德知識、道德規範和必要禮儀,完善有關規則章程、鄉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範等,讓各行各業、各級各類人員行有參照,做有規範。二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好現有的各項創建活動,繼續推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縣城、文明鎮村創建活動,在各級黨政機關中廣泛開展創先爭優、公正執法、做人民滿意公務員等活動,建設陽光政府,樹立國家機關和公務員的良好形象。三要以制度為保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覺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建立和完善評優評先、檢查督導、獎優罰劣制度,確保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6、強化社區管理服務功能。一是完善社區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政府依法指導、社區依法自治、社會積極支持的社區管理體制,使社區真正實現自我管理。二是加強社區組織建設。建立和完善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社區居委會為主體、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託、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補充、駐社區單位和組織協同配合、社區家庭和居民廣泛參與的現代社區治理結構,形成橫向聯繫、齊抓共管的局面,構建社區黨建、社區自治、社區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三是增強社區服務能力。建立和完善社區各項工作制度,逐步規範各項社區工作,着力解決社區行政化、機關化傾向問題,切實減輕社區負擔,讓社區居委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社區服務和居民事務管理工作,提高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四是提高社區羣眾自治水平。建立和完善居民代表會、居民議事會、居民委員會、居民議事小組等機構,探索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議事機構與執行相分離的工作機制。繼續深化"四議兩公開",完善以居民會議和居民代表會議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決策制度。建立健全社區激勵約束機制,規範社區工作考核制度,促進社區開展工作。

7、加強信息網絡管理。一是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積極收集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快速瞭解網民的訴求,並在第一時間給予迴應,主動邀請權威媒體對事件真偽實事求是地報道、評論,發佈權威消息,起到釋疑解惑作用。二是按照公開管理、依法管理、主動管理的原則,統籌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政府職能部門形成綜合有效的管理機制,加大對網絡基礎運營商忽視管理責任的行政監管,健全網上綜合防控體系;把網吧管理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減少網癮人羣;積極引導輿論導向,將網上正面引導與網下落地查處結合起來,嚴厲打擊網上造謠污衊、惡意中傷、欺矇詐騙和黃賭毒等犯罪活動,更好地保護好人民權益,維護網絡秩序,淨化網絡環境,促進網絡虛擬社會健康發展。三是加強陣地建設,做大做強各級政府及部門網站,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藝術類網站,加強校園網站建設,圍繞我市獨具特色的優勢資源,創作優秀的網絡文化原創作品,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網絡平台,使網絡成為宣傳安康的重要窗口。

8、努力改進羣眾工作方法。一要強化羣眾觀念,牢記做好羣眾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堅決反對羣眾觀念淡薄,對羣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羣眾呼聲訴求置若罔聞,對羣眾利益麻木不仁,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的做法,增強做好羣眾工作主動性。二要提高為羣眾服務、做好羣眾工作的本領,克服遇事 "拖、躲、捂、推"的"惰"性思想,真正與羣眾打成一片。三要堅決維護羣眾利益,把羣眾最關心的、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住房、醫療衞生、教育、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問題解決好。四要實施民主科學決策,用羣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和衡量決策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做到明顯影響穩定的政策不出台、多數羣眾不支持的項目不立項、勞民傷財的事情堅決不幹。把握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做到嚴於律已,以身作則,在羣眾中樹立良好的人民公僕形象。

9、強化責任落實。一是各級領導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上黨政領導班子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總體工作中,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黨政一把手應擔負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第一責任,把任務分解量化,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度和獎評考核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要突出重點,以典型引路,整體推進,通過各項工作的認真落實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三要完善機制,強化考核。以完善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規範工作標準,明確達標要求,將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年度考核中,作為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綜合運用多種督查手段,建立督查、評議機制,對基層工作的考核,要採取定期督查、隨機抽查和跟蹤檢查等辦法,加強對社會管理創新的過程管理。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5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從根本上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質就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讓農民過上和諧文明的新生活,這是時代的呼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和心聲。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實現文明和諧新社區必不可少的催化劑和根本點。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通過走訪,座談等方式也瞭解到一些對打造文明和諧新社區形成阻礙的因素,主要問題有:

一、社區羣眾性質的轉變帶來的管理問題。因國家及省市區重點工程建設的需要,被徵地拆遷“農轉非”居民越來越多,他們由失地農民變成社區居民,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由以前的鬆散型居住模式變成了城市化的密集型居住模式,生活習慣的不同帶來了社區管理上的新問題。 城市社區中社區管理在經濟方面有來源,居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高,而我們社區居民多由當地拆遷農民組成,思想和文化素質受到一定影響,且由於這些農民變為居民後,失去了原本賴以生活生存的土地,又因為年齡、文化、技術等原因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生活中會逐漸感受到經濟方面的壓力,並轉化為對政府的怨氣,給地區造成不穩定因素。

二是社區黨員幹部學習意識有鬆懈現象。社區幹部中幾乎都有着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認為以自己的經驗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而無需理論來幫助,更重要的是平時忙於奔波於社區的各項工作,無暇顧及個人的理論學習。科學發展觀要求創新、進步,而有的幹部職工卻因循守舊,觀念缺乏更新。不善於適應新形勢的變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難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在一系列的調查研究,走訪、座談、提意見等方式也逐步形成一個初步改進方案。

一是要有各級組織的關心支持。在社區建設的投入上,市、區、街道要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經濟是基礎,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居委會很難擔負起確保三個文明建設以及科學發展觀在基層落實的任務。積極發揮居民代表小組的作用,從羣眾關心的問題着眼,發揮羣眾參與的優勢,激發廣大羣眾支持、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每年可列出幾件社區內要為民辦的大事情,徵求居民區黨員、社區在職黨員、廣大居民羣眾意見,徵得廣大羣眾理解與支持,做到居民的事情居民辦,社區的事情居民參與辦。適時推進基層社團建設,在居委會下,可相應建立有組織、有管理的基層羣眾社團組織,讓本應由社區獨立承擔的部分社區管理任務從居委會分離出來,減小壓力,減輕經濟負擔,使居委會幹部能集中更多的精力抓好管理,建設好社區。

二是要有相應的社區服務平台。一加強社區文化體育場所的建設。使居民在休閒、節假期間開展有組織的娛樂活動,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促進居民間的友誼。一方面建立社區醫療服務站。以多種形式如諮詢、講座、錄像、座談等為居民進行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防病治病,並可以開展家庭病房,治療一些常見病、慢性病,方便羣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再則,要加強居民就業管理,多為居民創造就業機會,鼓勵支持自主創業。

三是要有一支綜合素質好熱愛社區建設的工作者隊伍。社區居委會幹部隊伍的素質好壞,直接關係到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學習是永無止盡的,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及時學習,刻苦學習。在學習內容上,重點學習基本理論、基本法律法規、基本業務技能,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電腦應用知識等業務知識和技能。要講究學習方法,注重學習效果,做到學習與工作相結合。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和能力,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做好社區工作的前提條件。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從而來促進社委會班子的團結和凝聚力,使社委會班子成員的結構更加合理、更有戰鬥力。 四是努力構建環境和諧型社區。在轄區內發動廣大居民積極投身文明創建重點整治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延長保潔時間、清除路邊雜草、對垃圾池(堆放點)進行消毒噴霧、添加設置環保垃圾筒等措施,並督促沿街單位、餐飲經營户和居民嚴格實行“門前三包”,使社區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居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社區文明創建水平明顯提高,力爭重點整治取得顯著成效。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為要求,以創建和諧示範社區為目標。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服務水平、工作效率、敬業精神,積極探索開展工作的新辦法,尋求難題的新途徑,提出利於工作的新舉措,開創社區工作的新局面,為創文明和諧新社區而不懈努力!

基層調研工作報告篇6

近期,我們對我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專題聽取了縣綜治辦關於我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情況彙報,先後走訪了柯橋街道和齊賢、夏履、安昌等鎮,廣泛徵求意見。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綜治辦積極發揮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中的牽頭協調作用,及時出台制度、召集會議、落實任務、抓好成效,各成員單位和鎮(街、開發區)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文件精神,各司其職,抓好具體工作,我縣社會管理整體格局逐步完善,綜合治理紮實推進,創新亮點不斷湧現,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管理格局逐步完善。一是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更加鞏固。明確規定鎮級綜治委主任由同級黨委(工委)書記擔任,綜治辦主任由黨委(工委)副書記擔任,確立了黨委對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作用。二是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更加強化。成立了特殊人羣、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等10個專項組,對社會管理職能進行了歸納和細化,每個專項組明確一個牽頭單位,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成員單位,做到職責分明、落實到位。三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羣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日益調動。我縣社會管理工作初步呈現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生動格局。

(二)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結合我縣實際,牢牢抓住社會管理的15項重點工作,全面加強流動人口、特殊人羣、“兩新組織”服務管理,積極推進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社會矛盾化解、公共服務和網絡輿論研判導控等重點工作,紮實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着力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社會穩定指數評價體系建設,以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通過大量深入細緻的羣眾工作,協調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規範社會行為,維護好羣眾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了良好的社會秩序。

(三)創新亮點不斷呈現。從調研情況看,我縣的社會管理工作由點到面、由上至下都不乏亮點。一是社會穩定指數評價體系。該體系通過科學設立社會穩定評價指標,定期通報和分類預警,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第一時間掌控、分析和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化抽象為具體,化被動為主動。二是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這項工作目前已全面推開並日漸成熟,已成為收集民情民意、化解基層矛盾、方便服務羣眾、實現精細化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展現了新時期社會管理的主體多元化、內容多樣化趨勢,意味着社會管理將由政府管制為主向社會協調、多方參與轉變。三是網絡輿情研判導控服務平台建設。柯橋街道“一站到底”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建設、齊賢“1+_”大調解模式、夏履“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級社會管理創新機制、安昌的社團組織協同平台建設和村務監督積分管理等,都可圈可點、各具特色,成效也較為明顯。

二、存在問題

我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認識仍需提升。各成員單位之間、各鎮街之間在領導重視程度、工作舉措力度、工作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少數幹部對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二是服務仍需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重心有所偏頗,重管理輕服務、重審批輕監督、重懲罰輕教育、重形式輕實質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方式上還比較習慣於採取行政手段和強制方式解決社會矛盾。三是基礎仍需夯實。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還沒有完全到位,公共財政投入社會建設的比重相對偏少,社會管理基層力量有待加強,專業化社會管理人才較為缺乏。

三、幾點建議

(一)切實轉變理念,進一步形成社會管理整體合力。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社會管理與經濟發展一同部署、一起推動,加強組織領導,搞好統籌協調,加強督促檢查,推動社會管理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要切實轉變社會管理理念。不斷樹立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的理念,從習慣“滅火”到注重“防火”;樹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理念,改變政府“包打天下”的格局;樹立統籌兼顧、協商協調的理念,正確反映和協調各種利益訴求;樹立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理念,從青睞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視運用經濟、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綜合管理。要進一步形成社會管理整體合力。逐步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格局。縣綜治辦要切實加強對社會形勢的分析研判,統籌解決社會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履行好組織協調、督導檢查職責;政府有關部門要依法履行好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10個專項組牽頭單位要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社會管理相關工作;司法機關要創新司法工作機制,規範司法行為,嚴格執法程序,促進公正司法;各鎮人大要適時把黨委有關決策部署按法定程序轉化為人民的共同意志,並履行好監督職能,努力營造社會管理良好的法治環境,各級人大組織要重視發揮好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羣眾的優勢,整合各級代表力量,精心組織代表圍繞社會管理創新、推動民生改善等方面開展活動,引導羣眾依法有序參與社會管理。

(二)更加重視民本,進一步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效能。一是要立足民本抓好社會管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羣眾滿意指數、幸福指數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解決好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社會管理,既是治理更是服務,既要維穩更要維權,要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努力實現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統一。二是要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着力解決當前羣眾反映強烈的環境保護、社保、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眾。三是要優化服務提升工作效能。着力完善社會服務管理平台,實行“近距離、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方便羣眾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尊重和保障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拓寬羣眾訴求表達渠道,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探索建立對羣眾求助、投訴的聯動受理、快速處理和及時反饋機制,做到投訴必接、求助必應,加大力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統籌社會資源,進一步夯實社會管理基礎。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沒有強有力的基層基礎工作,再好的社會管理理念和機制也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夯實社會管理基礎。一是要善於統籌社會資源。發揮好社會力量在社會管理中的協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要繼續加強“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配備必要的基層管理力量,實施精細化動態管理,使網格管理員承擔起傳遞信息、服務羣眾、化解矛盾等職能,讓社會管理服務工作做到羣眾身邊。二是要建立健全基層組織。牢固樹立固本強基的思想,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層,鞏固和健全基層組織,特別要加強社區、村級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力量,注重與羣眾的密切聯繫,建立健全社會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強化社區、村級自治和服務功能,構建組織羣眾、宣傳羣眾、服務羣眾的基層組織體系。三是要紮實做好基礎工作。緊緊圍繞我縣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15項重點項目,進一步加強和創新流動人口、特殊人羣、“兩新組織”服務管理機制,着力推進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網絡輿論研判導控和社會應急聯動救助,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視發揮好基層維穩“三道防線”的作用,把不和諧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n1nvd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