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有感

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有感

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有感

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有感 1

一本書其實就是圍繞一個或多個問題的一個或多個答案。關於一本書,你最好提出四個問題:整體來説,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作者是怎麼説的?説得有道理嗎?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題記

在機緣巧合地讀到了《如何閲讀一本書》,光看書名,還以為這是一本“手把手”傳授閲讀方法論,教我如何去更好閲讀的書。但是讀完此書,卻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在資訊氾濫的今天,媒介化生存的我們往往無所適從,豐饒經濟催生了選擇困難症。正如書中所説,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因此,掌握正確且適合自己的閲讀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書中將閲讀從低到高分為四個層次,實際也是由易到難的四種閲讀方法: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

基礎閲讀是語言層面的無障礙閲讀,檢視閲讀是檢索式的瀏覽性閲讀,分析閲讀是透視性的精讀,而主題閲讀則是基於某個主題做橫向的比較性閲讀。四個層次,越往後,對閲讀的要求越高,閲讀就越主動,收穫也越多。如果閲讀僅為娛樂消遣,則基礎閲讀即可,若為獲取資訊,則檢視閲讀即可,若要加強理解,則需分析閲讀,而要增長心智,則需主題閲讀。

“任何學習都不該沒有活力,就像任何閲讀都不該死氣沉沉。”閲讀有別於傾聽,傾聽是向一位“在場的老師”學習,而閲讀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因此,閲讀特別需要發揮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在書中,作者認為,閲讀的藝術包括了所有非輔助型自我學習的技巧——敏鋭的觀察、靈敏可靠的記憶、想象的空間以及訓練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很多閲讀方法基於“越快越好”的理念,往往不遺餘力地教我們如何快速閲讀,但是,真正優質的閲讀應該是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書中作者提醒我們:在閲讀一本書的時候,慢不該慢到不值得,快不該快到有損於滿足與理解。就像我們讀黑格爾的哲學也許一天只能讀一頁,而讀杜拉斯的小説卻可以一天讀一本,但是二者帶給我們的啟發同樣意味深長。所謂閲讀速度,理想上來説,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閲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速度是恰當的。

喜歡讀書的朋友們,不妨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月閲讀一本高出自己境界與能力的書籍,讓書成為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讓書服務於自己,也適當做書的僕人,讓自己主動去“服務”書。

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有感 2

書,如何走進你?

我們都知道:閲讀,很好;閲讀,要多。

我買書是從不手軟。書架上一排排的書,各種各樣,看着就心情舒暢。而這邊,又是一箱書寄到。心裏天天想着、念着今天看什麼,明天要看什麼。但可惜的是,那幾本書還一直安靜地躺在那裏。

於是,我困惑了。我喜歡書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要閲讀的動機是充分而強烈的。那麼,為什麼我離閲讀卻越發遠了呢?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是書?還是我?

在這個時候,《如何閲讀一本書》跳入了我的眼睛,鑽入了我的耳朵。看到書名的一瞬間,我驚恐萬分——閲讀是有方法的,而我卻從來沒有意識到。想起那些半途而廢的書,難道是我閲讀的方法有誤?帶着這個疑問我開始閲讀《如何閲讀一本書》,果然收穫頗豐,不禁後悔之前那錯過的時間和書籍。

這是本什麼書?

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有骨、有肉、有血。肌肉包着骨頭,血液在其間流動,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説是,書是盛裝而來。作為一個閲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你用不着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瞭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一本書,用它的名字、副標題、目錄,用它“母親”的序言、摘要介紹及索引,以及書衣上出版者的宣傳文案向我們介紹自己,我們能夠知道作者向我們傳遞的訊號,大概瞭解到“這是一本什麼書?”。但我在閲讀中常常忽略這些直接、明確的訊號,以致於閲讀完一本書,也無法説明“這是一本什麼書?”。而這將對未來的閲讀造成很大的障礙。

如何與你相處?

弄清楚了你閲讀的對象,那我們就可以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閲讀。如何閲讀實用型的書,閲讀想象文學,閲讀故事、戲劇與詩,閲讀歷史故事,閲讀科學與數學,閲讀哲學書,閲讀社會科學,這本書都給出了具體、可操作的建議和方法。

比如説,閲讀故事書的第一個建議是:快讀,並且全心全意地讀。理想上來説,一個故事應該一口氣讀完。想想那些擱置一邊的故事書,還真都因為各種事情搶佔了讀書時間,結果前後連不上,喪失了味道,最終導致它們的“早夭”。

詩,一直是天邊的雲霞,美而不可及。我總認為自己讀不懂詩,雖然我覺得它很棒。閲讀抒情詩的第一個規則:不論你覺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氣讀完,不要停。否則會因為無法立即瞭解這一行詩,便以為整首詩都是如此而放棄了。規則二:重讀一遍——大聲讀出來。説出來的字句可以幫助你更瞭解這首詩。最後,多瞭解關於作者及背景的資料。當然,最重要的是一遍又一遍地讀。看來我犯了“不放聲、反覆讀”的錯誤,讓我的詩集落上灰塵了。

《如何閲讀一本書》就這樣明確、清晰地指出我的錯誤,告訴我正確的閲讀方法。想象一下,我用閲讀詩的方法去讀哲學書,用閲讀想象文學的方法去閲讀社會科學,用閲讀實用型的書的方法去閲讀歷史故事,結果不言而喻。所以,知道“這是本什麼書?”,再結合正確的閲讀方法,才不會讓書長困於書架上。

同你一起行走

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書,但真正能與你一起並肩前行的卻少之又少。閲讀一本好書,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越是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越多。當你成功閲讀了一本難讀的一本好書,你的閲讀技巧必然提升。更重要的是,一本好書教我們瞭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

重讀一本書時,你發現書與你共同成長了。它讓你看到全新的事物,你在以前的閲讀中沒有看到過的。那麼,請欣喜吧,你遇到了一本好書。珍藏它,時不時地與它對對話。因為,對於獨一無二的你來説,這樣與你共同成長的書,很少很少。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尋找能與我們共同成長的書,尋找對我們又特殊價值的書。然後利用《如何閲讀一本書》教給我們的方法,閲讀它們的內容,品味它們的內涵,體會它們的深意,最後,獲得自己的理解。

與書同行,與好書同行,路上定能披荊斬棘,收穫美麗與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r5m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