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 過一個幸福完整的童年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 過一個幸福完整的童年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李躍兒根據她所創辦的教育機構芭學園所寫的,主要是介紹芭學園的教育理念與課程同時還拍攝了紀實電影《小人國》,兩者結合來揭開芭學園課程的神祕面紗。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 過一個幸福完整的童年

本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是芭學園教育理念的説明;第二章是芭學園對於教育者的要求;第三章是對教育環境的説明;第四章是介紹芭學園的課程內容。他們的教學原理是運用了皮亞傑的發生學原理:S-AT-R。S:意味着教育者設計的環境、人文、課程等作為刺激提供給孩子;A: 代表着每個孩子;T:代表着每個孩子帶來的家庭影響個人氣質;R:代表着孩子在接受到刺激後所產生的結果。那麼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教師要幫助幼兒達到他們的教育目標,我們就着力的去改變S即為幼兒設計環境,設計利於他們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那怎麼才能夠設計好這些環境呢,怎麼設計環境呢,我們一起走進芭學園吧。

要為幼兒設計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們的教育理念以及目標。芭學園的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建構完整的人格,孩子所具有的人格元素越是完整,生存起來就越是容易,其實教育的本質就是協助人類更好的生存。隨之而來的的就是他們具體的教育目標了,第一:幫助孩子構建起道德自律的人格特質;(我在這裏解釋一下道德的發展階段: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認為我們的道德一般分為四個階段:1、前道德階段又稱為自我中心階段,(2-5歲)孩子認為東西在自己這裏就是自己的,所以搶玩具就是很正常的事情2、他律道德階段(5-7.8歲)又稱為權威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就表現出對權威的認同,比如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會説我們老師説的,怎麼怎麼樣,一般是把老師所説的認為是規則。3、(8-10)初步的自律階段,又叫做可逆性階段(8-10歲),這個時期的的孩子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不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了,逐漸從他律轉向了自律。4、(10-12歲)自律的道德階段又稱為公正階段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從這裏我們看出他們的目標是拔高了的,但是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設計處適合自己的教育目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二:幫助孩子構建起智力自主的思維模式;

這個目標下面,講述了老師帶着孩子們欣賞梵高的《夜晚的星空》,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説,天空是藍色的。誠然老師認為這個回答太過於機械化,於是開始引導幼兒觀察外面陰沉沉的天空,這個時候孩子回答天空是白色的。老師接着引導孩子,讓他們去找找為什麼天空是白色的,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是日本核電站爆炸引起的,有的認為是雲遮住了藍天。老師這個時候又適時的拿出了自己畫的天空,平淡無奇。又邊講述一個梵高的人爬上了一個山坡,畫了一幅《夜晚的星空》,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時候小朋友們就開始了對比,選擇自己喜歡的畫作,並且講出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們既欣賞到了美麗的畫作,又開始了自己的自主的思維模式。

第三:幫助孩子建構起有利於生存的基本能力;

他們的建立有利於生存的基本能力,實在野外生存的課程當中,我們雖然不用在野外去生活但是也要建立起幼兒的自我服務的意識,我們要放手去讓幼兒成長,我們可能太低估幼兒的能力了,去年我們去西來幼兒園參觀的時候,看到小朋友們在户外遊戲的情景是孩子們自己生火做飯,用真實的刀去切蔬菜,做燒烤,更是用石磨磨出綠色的蔬菜汁給我們品嚐。通過真實的遊戲幼兒才能真正的感受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而不是活在我們給他們創造的象牙塔中。

最近我們幼兒園也創設了真實情景的遊戲,幼兒園中庭花園中有個水池,圍繞着水池我們準備了打水仗、澆花、壩壩宴、以及採果子等活動。開設了這個遊戲以後,幼兒們在這個區域中歡快的摘果子,跳起來摘桃子,一次沒有摘到,又使勁跳,實在夠不到的就用木棍來幫忙,大一點的孩子直接爬上樹去摘果子,下面的小朋友都很開心的將自己的勞動撿到籃子裏面去再運送到壩壩宴的現場去供客人們品嚐。豔陽下幼兒園們也玩兒得不亦樂乎。其他區域的孩子更是玩兒的開心,穿着雨衣,用水槍吸着水,再盡情的灑在小朋友的身上,每一個都喜笑顏開。在這個過程中很真實的詮釋了遊戲是孩子的天性。

第四: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十五個具體的教育目標。

他們對教育者的前提要求是愛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我記得當時我看你小人國的時候有幾個片段讓我特別有感觸,一個兩歲多一點的小男孩最近非常喜歡重複性的動作,來到幼兒園以後他會把小朋友的鞋子藏起來,藏的地方你們猜猜是哪兒?户外垃圾桶。老師們開始不知道,到處找,後來有次老師在垃圾桶裏面發現了一個皮球,於是便開始觀察是誰把這些東西放進去的,老師探明原因以後並沒有去訓斥孩子,而是有東西找到不到了就先去垃圾桶看看,一般都有收穫,不僅是鞋子可能還有意外收穫。

在室內的這個孩子也很喜歡重複的往地上扔彈珠,大李老師就是本書的作者,她看到了就和孩子一起將彈珠拋在地上,陪着孩子,在扔得差不多的時候她就帶着孩子把彈珠收拾起來放回原處,這裏他們將愛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表現得淋漓盡致。

反觀我們自己的教學行為,有沒有很尊重孩子。

同時他們還需要教師具有幫助孩子的能力,做孩子裏引領者,那麼就要自己做到自我提升,擁有好的精神狀態和開放的態度以及具有創新的精神,這裏就離不開我們的學習,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緊隨着時代的潮流,才不會被浪打在沙灘上。

再來就是教育的環境,芭學園把成人的基本生活的內涵微縮、打包,設置成幼兒園中孩子的工作材料,這些材料按照功能分為工作區。這樣孩子拿着任何一個工作區的材料,他的能力都會朝着有利於生存的方向發展,為孩子構建起豐富的心智結構。他們總共有14個區域,手工區、文化區,娃娃區,綜合搭建區、户外大型木工區、室內木工區、土木建築區、養殖區、沙坑區、種植區、大肢體活動區、四季桌。這些區域是真正利用起來的,在《小人國》的記錄片裏,小朋友們都是在各個區域玩耍,要上課的時候老師會提醒他們,他們可以自己選擇繼續留在區域還是去上課,上課的形式圍坐在老師的周圍。大部分的時間是教師在區域觀察孩子。

他們的課程內容既有我們常規的內容形式還有一些他別的課程比如野外生存、戲劇、演講之類。

看了這本書以後你會覺得自己就是在幼兒園裏生活和工作一樣,比較的立體,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把他們應用到我們的工作中去。

芭學園算是我上學時期最期待和最想要的工作環境,是這樣的理念讓我紮根在了幼兒教育中去,並且樂在其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13lj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