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目錄

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第一篇: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第二篇:關於全市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第三篇: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第四篇: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第五篇:阜陽市農村職業教育情況調查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職中)。該校隸屬於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中等學歷教育、成人本專科函授教育、短期職業技能培訓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佔地82.2畝,校舍建築面積達到2.04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88人,其中在職141人,專任教師115 人。2014年春季學期有3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2835 人。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數控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等16個專業,累計為社會輸送20140餘名各類技能人才。2014年以來,先後被省相關單位確定或評為“512工程合格學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基地,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省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州廣播電視大學咸豐分校,學校可進行專科和本科函授教育。

(二)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市分校(以下簡稱農廣校)。該校隸屬於農業局管理,現有1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675人。現有教職工34人。農廣校還沒有自己的教學場所,暫租借縣委黨校教學。開設有北大青鳥aptech計算機軟件應用、電子應用、平面設計、電子商務、文祕等專業。2014年與巴東農廣校聯合辦學,2014年學校與北大青鳥集團簽訂聯合辦學協議,並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聯辦實習基地。2014年屆畢業生已分別安置到珠海偉大集團和蘇州成方電子有限公司就業。2014年以來,先後被確定為“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培訓咸豐工作站”、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品牌基地、縣退耕還林農村技能培訓學校、縣庫區移民培訓學校。學校設立有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三)民族技工學校(以下簡稱技工學校)。該校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於2014年3月經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新成立的民辦全日制中等民族技工學校,學校佔地20餘畝,總建築面積12014餘平方米,教學區、生活區、實習區、運動區相對獨立,教學條件優越。現有教職工26人,其中,專任教師16人,實習指導老師4人。在籍學生429人。開設有電氣自動化、文祕與辦公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現代物流等12個專業。教學用計算機達200餘台,模具、數控設備和場地價值達80萬元,汽車維修設備、機電、電器、電焊、氬弧焊、車、鑽等設備齊全。學校已與富士康、比亞迪等多家“世界五百強”集團簽訂了《校企業合作人才培訓協議書》,實行“訂單式”辦學。經縣政府批准設立“旅遊人才培訓基地”,扶貧開發辦確定為“雨露計劃培訓基地”。

二、主要成績

(一)領導重視,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把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進行謀劃。一方面堅持以公辦教育為主,縣政府多次專題研究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職中現場辦公,解決徵地和擴校問題,對職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意見;另一方面積極支持民辦職業教育,技工學校在籌建過程中,縣領導多次實地考察,解決建校過程中的徵地和建設問題。 2014年4月,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國發〔2014〕16號文件,鄂政發〔2014〕37號文件要求,城市“三税”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近三年來,職中多渠道爭取投入4462萬元,改善辦學條件。三所職業學校都落實了貧困生國家資助政策,僅職中就發放各項資助金800多萬元。這些政策的落實,有力地促進了我縣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二)整合資源,職教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縣政府將原二中、職業高中、農機學校整合為咸豐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14年將縣教師進修學校、成人中專合併到職校,擴大了辦學規模,完善了職教職能。2014年秋,縣編委發文認定縣內13所國中學校為該校分校。 2014年春季,全縣職業教育共開設52個教學班、30個專業,在籍學生達到3939人。幾年來,全縣各類職校共為社會輸送各類技能人才51500餘人。

(三)創新機制,職教辦學形式多樣。一是走政府、部門、民辦職業教育之路。堅持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的原則,按照“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獨資或以股份形式合資辦學;二是走校企聯辦勞動就業市場對接之路。充分發揮職校理論教學的優勢,學校完成理論教學後,由企業提供實習場所和實習設備,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後可留廠就業。託寬了就業渠道,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實行“訂單式教學”;三是走強校聯辦之路。縣職中與恩施州職校、農廣校與巴東農廣校聯合辦校,實現了強校聯合,資源共享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優勢互補、工學結合、帶薪實習”的路子,為我縣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農廣校丁寨籍學生郭萍帶薪實習5個月,獲打工收入 13200多元,扣除學費後,給家長退款達5000多元。帶薪實習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減輕了貧困家庭負擔,很受學生家長歡迎。

三、存在的問題

(一)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現象突出。從社會層面看,“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認為職校招錄的學生都是 “淘汰生”,用升學率評判職校,用能否考上大學來衡量學生,忽視了發展職業教育是執行國家勞動預備制度和就業准入制度;從學校層面看,“重理論教學,輕實踐實訓”情況較為突出,專業教師難招聘,實訓操作無設備,學生厭學,老師煩教,忽視了職業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這一特性;從家長層面看,“重學歷,輕技能”現象相當普遍,認為讀職校低人一等,讀高校讓人高看,職校畢業生是打工仔,高校畢業當幹部,千方百計想讓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讀大學,其結果大學沒考上,職校不願讀,沒有任何技能就去打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成才之路。

(二)專業教師、實習指導教師奇缺。我縣職校專職教師大多數是由基礎文化課教學和普高轉行而來,有實踐經驗的實習指導教師或 “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從普高轉行的老師專業知識缺乏,實踐經驗不足,難以擺脱普通教學模式,實習指導老師高校分不來,社會聘請實訓指導老師又沒有教師資格證,職校仍延用“以課堂知識傳授為主,技能實訓為輔”傳統的教育方式,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沒有技能,畢業生仍是普通的打工仔。因此,職校專業教師、實習指導老師的奇缺,嚴重地影響了技能教學質量、職校生源、實用型人才需求與勞動力就業市場的有效對接。

(三)特色不突出,專業課程設置缺品牌。全縣3所職校,專業課程設置大多雷同,所設專業課程基本上是教學成本低,不需任何實訓設備的專業,有實訓設備的只有計算機專業。因此,學校沒特色,專業缺品牌,學生無專長,畢業生就業只能當普工,不能當技工,更談不上當技師。如教學成本相對較高機電專業的畢業生,技術含量高,社會需求量大,勞動就業市場競爭能力強,畢業生每月工資都在5000元左右,但因缺乏專業指導老師、實訓設備而沒有開設,或開設得不完全。一個機電專業的車、刨、鑽、鏜、銑、鉗、電焊、氬孤焊等工種的畢業生,只要精通上述1-2門專業技能,就可享用終身。

(四)招生不規範,有償招生愈演愈烈。中職招生管理不夠規範,招生計劃、學籍檔案管理規定執行不嚴。一是有償招生現象突出。我縣每年有國中畢業生約4700人,除高中和職業技術學校每年招收2800人外,大部分被招生販子以每生2014元-800元不等的價位招收到外地就讀,導致當地部分職校“吃不飽”。如技工學校今年秋季應招600人,實招200餘人,缺口400人;二是招生秩序混亂。由於中職、中技招生實行自願進校,導致招生販子有可乘之機,“自願”逐步演變成無序競爭,招生工作越來越困難;三是冒牌招生現象突出。社會各種良莠不齊的短訓班,打着職校招生的幌子,走村竄户虛假承諾招生,學生在不明真假的情況下報名入學,上當受騙。甚至的有鄉村幹部也幫了冒牌招生的倒忙。

(五)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前幾年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了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欠帳太多,職中負債近 800萬元,部門辦、民辦的職業教育政府基本上沒有投入,辦學條件較差。目前,辦學條件除民族技工學校比較好以外,職中缺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實驗場地、實驗設備。縣農廣校無辦學場所,租借在縣委黨校,教學、實驗、生活場所十分擁擠,必需另選校址,才能達到辦學條件。技工學校除計算機教學設備外,有車牀和鑽牀供學生實訓,職中除計算機外,實習車牀、鑽牀都是老式淘汰設備,駕培專業雖有場地,但只有5台大車4台小車,必須改造升級為二類駕校才能達標。3所職校存在不足的共性(除計算機專業外)都是實訓設備不足。其它無實訓設備的專業只能進行理論教育,在沒有實訓設備和沒有投入的前提下,要辦好職業學校是不可能的。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領導,規範投入與管理。一是要繼續落實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積極落實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督促相關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職責,繼續把職業教育納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統一謀劃,把職業教育放在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去實施;二是要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按照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發展經費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城市教育費附加安排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農村成人教育經費定額從年人均30元提高到人50元”。把這些經費集中起來,用於職中的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實驗樓的建設,用於3所職業學校的教學儀器、實訓設備添制;三是要加強管理,建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新機制。教育主管部門要將資金保障、設備購置、師資配備與培訓、日常管理納入規範化管理軌道,不斷提升我縣職業教育水平;四是要進一步規範職校招生行為,繼續將中職招生計劃下達到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保證各職校生源。對有償招生,買賣生源等現象,相關部門要聯合調查取證,對違反招生規定的學校及個人進行嚴肅處理。

(二)正確引導,轉變觀念。職業教育是我國執行勞動預備和就業准入的重要制度,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幫助學生樹立“一技在手、就業無憂,身有特長、成就有望”新的成才理念和“以特長成就人生,以技術服務社會”新的價值觀念。因此,要着力解決社會存在的“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能力”的問題,正確引導家長把學習基礎理論差,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送到職校進行職業教育,發揮其所長。各職校要因人施教,真正做到“以課堂知識傳授為輔,技能實訓為主”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培養成為有過硬的技能本領,有理論基礎知識,深受社會企業歡迎的實用型人才,努力把理論上的差異生培養成為動手能力強的特長生。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提高職校辦學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一流的實用型人才。要按照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逐步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進修制度。每年要組織培訓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選拔縣級骨幹教師。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教師培訓工作。建立職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完善職校教師職務資格評聘辦法,實行分類單獨評審,職校教師職務評聘、特級教師評審應將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實習實訓指導能力作為主要依據。廣泛吸引和鼓勵企業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人員到職校任專業或兼職教師,要採取聘請兼職、特邀、客座、顧問等多種形式,逐步提高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資格或職業資格教師的比例。職校不僅要面向社會招聘人才,也要內部培養專業教師,把那些有理論功底、有操作能力、熱愛教師職業的學生留校任教,多途徑多渠道地解決專業教師短缺問題,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促進我縣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四)突出職校特色,創辦品牌專業。突出職校特色,創品牌專業,要有精品專業為支撐,精英教師領銜任教,實踐性強的教學環節,完備的實訓設備和基地,暢通的就業渠道為基礎,這是各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重要的前置條件。因此,全縣各職校都要根據自身優勢,研究制定建特色職校,創品牌專業的規劃和措施。把教學成本相對偏高、技術含量較高、勞動就業市場競爭能力強的專業作為首選專業課程設置。如職校傳統的基礎課程車、刨、鏜、銑、鉗、焊和現代科技電子專業等,作為創品牌專業的主攻課程,使職校形成傳統基礎專業與現代科技專業相結合的發展潛質。上述這些專業課程都是工業製造行業所需的基本技能,各職校要在“特色“和“品牌”方面狠下功夫,樹立特色立校,品牌興校的思想,把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實訓設備儀器配備、品牌專業課程設置融入建特色職校理念之中,努力培植鮮明的職校特色,把我縣的職校建設成為高級技工、高級技師的搖籃!

第二篇:關於全市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全市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市有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3所,學歷教育在校生2.1萬人;歸屬教育部門管理28家,普通中專7所,成人中專1所,職教中心5所,職業高中15所。各類職業培訓學校(班)105個。專業設置遍佈一、二、三大產業的各個領域。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學校為龍頭,民辦學校為補充,專業門類比較齊全,佈局比較合理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幾年來,全市職業教育已有2.7萬名畢業生進入社會各個工作崗位,為鐵嶺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納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制定發展政策。下發了《鐵嶺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鐵嶺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整合了職教資源。按照省政府規定的中等職業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從2014年起經過三年的努力,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2014年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2014年的116人提高到了642人,增長了455.2%。

面對新的辦學格局,市教育局及時採取了分層推進、打造名校,提升中職辦學水平的措施。2014年,信息工程學校,衞生學校、遼寧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已通過了國家級重點校的評估。成為國家級重點中專。昌圖縣、鐵嶺縣、開原市、西豐縣四所職教中心已被評為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到今年年底全市5所職教中心都將進入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的行列(全省共33所)。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的生產力。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採取"訂單式教育"、"定向培養"、"2+1+1"、"3+2"、"3+x"等新的辦學模式,拓寬學生的升學和就業空間。通過辦學模式的創新,使我市職業教育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形成了自主辦學與聯合辦學、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大學聯考升學與推薦就業,訂單教育與定向培養的多層次辦學模式,使職業學校學生基本實現了 "升學有望,就業有路"的辦學新格局。

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已接受了中央新聞媒體"職業教育採訪團"採訪,重點採訪了我市的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鐵嶺外事服務學校及部分職教中心,對我市的職業教育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大新聞媒體將在近期做相關報道。

總結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大政府統籌力度,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市委、市政府從鐵嶺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實際出發,加大了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的力度,着力培養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一是制定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鐵嶺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職業教育的決定》、"關於設立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的意見"、《鐵嶺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討論稿),《關於貫徹省職教會議精神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在研究鐵嶺市經濟發展戰略時也多次明確提出:必須下大力氣抓好職業教育,充分發揮和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為我市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培養後備人才。各縣(市)區政府也都下發了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制定了加快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措施,從而使全市的職業教育駛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二是強化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各主管委、辦、局一把手參加的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兩到三次會議,研究情況、制定政策,規劃全市職業教育的發展。市人大、政協每年分別(請繼續關注好 範文網)組織委員視察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多次親臨職業學校,對學校的發展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財政、税務、工商等部門對於職業教育都給予優先辦理、優先照顧,提供優惠政策,為職教的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全面整合職教資源。根據省政府制定的中等職業學校佈局調整意見,我市從2014年起開展了中等職業學校佈局調整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優質的職教資源得以整合。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由2014年的38所調整為33所,校均在校生規模由2014年的116人提高到642人,增長了42%。四是高度重視民辦教育。各級政府全面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鼓勵支持個人和行業舉辦職業教育。目前我市共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16所,在校生3895名,教學質量較高,就業前景好。

(二)改革創新,為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

幾年來,我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上,堅持改革、創新,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中、初級實用型人才取得了新的成就。一是創辦示範專業。從今年起,我們積極開展示範專業創辦活動,市信息工程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計算機專業;市衞生學校的護理專業;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機械加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均已通過了省級骨幹示範專業評估組的考核驗收。2014年省農業機械化學校的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和鐵嶺外事學校的旅遊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也都將通過省級示範專業評估。我們還將開展市級骨幹專業評估工作。二是調整專業設置。圍繞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我市經濟發展實現"三個新突破"和實施"五大戰略"的目標,對就業率低、社會需求量小、辦學質量差的專業進行了調整,基本改變了中等職業學校 "一產業"專業相對薄弱,"二產業"專業寥寥無幾,"三產業"專業相對過多的狀況。並要求職教中心必須辦好2——3個為農服務的專業;普通中專與技工學校要對接產業需求開設與振興老工業基地緊密聯繫的緊缺人才專業;職業高中辦好高水平高技能服務人才專業。四是改革課程結構。各學校進一步深化教學領域的改革,從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初步建立了專業理論與技術水平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注重應用型理論授課,在加強基礎的前提下,強調以能力為本位,強化實踐教學,努力實現複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就業率由2014年的70%上升至2014年91.7 %;高職升學由2014年267人上升到2014年716人,形成了良性循環。五是加強師資培訓。針對現有1803名中等職教專任教師學歷層次較低,專業技能不強的現狀,加大了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力度。先後開展了學歷達標、專任教師在職攻讀研究生班、選拔青年教師到高校對口進修、選派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習等工作,進一步拓寬了中職校教師錄用的綠色通道,從企事業單位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初步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高、技能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全市"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已達到專任教師隊伍總數的30%。六是加強就業指導。招生與就業是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兩大主題,職業教育只有"出口暢"才能"入口旺"。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我們加大了就業工作指導力度。2014年成立了鐵嶺市職業教育招生就業指導中心,為全市職業學校招生就業工作提供信息服務,成功地舉辦了首屆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共有150家企業為學生提供了2100個就業崗位。當場有1150名學生與用工單位簽訂意向性協議,就業指導中心在學生與用工單位之間搭建起橋樑,深受學生歡迎。各學校堅持以服務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普遍加大了就業指導力度,成立了負責就業工作的專門機構,採取走出去,建立穩固的就業基地;請進來,把用工洽談會開在校園等方式,暢通用人信息,建立穩定、有序、靈活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和網絡,為畢業生求職提供方便。市信息工程學校、鐵嶺縣職教中心等先後與市內各大幼兒園(所)、四海製衣有限公司、北京凱迪斯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大連旅順軍利汽車維修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起穩固的就業基地;鐵嶺農職院、省農業機械化學校、鐵嶺衞生學校以及涉外旅遊學校、人才學校、外事服務學校等也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就業網絡,使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逐年攀升。

雖然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良好,但當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觀念相對滯後,全民辦職業教育的大教育觀尚未形成。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地位、作用缺乏應有的認識,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人們仍把上高中、考大學看作正統教育,有的學生甚至只考200多分也高價去普高"博一下"。特別是近年來高中、大學擴招,增加了普高的吸引力,學生、家長還誤解為上職高低人一等,客觀上造成了職高招生難、管理難、辦學難的局面。

(二)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雖然全市職業教育佈局調整工作已初見成效,但仍存在多頭管理、統籌乏力,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等問題。特別是由於鐵嶺經濟發展不快,各縣(市)區財政困難、對職業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有的縣(市)不僅20%的教育附加費不能按時到位,而且還把學校正常的收費沉澱25%,這就使本來收費很低的職業學校經費更加困難。目前全市除農職院、農機校、衞校、信息工程學校、昌圖、西豐縣職教中心等少數幾家重點學校教學設施較完備,尚能滿足教學需求以外,其餘絕大多數職業教育學校辦學條件較差,設施陳舊,硬件不達標,軟件不配套,實習基地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職業學校生源文化素質偏低,師資力量薄弱。我市在高中階段的招生中,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文化課的總成績往往只是普通高中的1/2至2 /3,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到職高就讀的學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又無錢自費的困難生。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一是職高教師待遇低,其工資僅是普高教師的1/2或1 /3;二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到鐵嶺甚少,而且大多數不願到職業學校任教,全市職校的1803名專任教師中,全日制本科生僅佔20%,"雙師型"教師僅佔30%;三是外聘教師缺乏資金,而且現有教師隊伍也不穩定,有能力或有門路的都想辦法去普高甚至到國中去任教,有的校長反映,現在的職業教育是"剩人"教"剩人"的局面。

(四)、職業學校規模小,專業設置不盡合理,教育資源分散浪費。對專業設置缺少必要的統籌規劃,小而全的專業設置方法,既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專業建設難以形成合力的原因所在。有些專業的設置具有短期行為,無論是否符合辦某一專業的條件,只要有學生就辦,缺少前瞻性。目前,除了農職院、農機校、信息工程學校、鐵嶺衞生學校、鐵嶺工程技術學校和5所等學校有千人以上的規模外,其餘職業學校均不成規模,有的只有幾個班,規模不大,造成資源的分散浪費。

三、 建議

(一)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因此,第一,各級政府和有關領導應把職業教育擺在重要位置,採取實質性的有效措施,要堅持普教職教一起抓,"兩頭都要硬",解決目前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戰略思考和宏觀規劃。要樹立大教育觀念,擔當起全市各級各類、各行各業有關教育工作的統籌和協調任務。第二,要充分認識到,辦好職業教育不僅是教育和勞動部門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轉變"重普教、輕職教"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措施,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新觀念。第三,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各種媒體,進一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宣傳職業教育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增加職業教育發展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多渠道籌措和增加職業教育的辦學經費。一是要確保用於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確保職業教育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市和縣(市)區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實行專款專用。積極爭取省撥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本着"獎優扶強"的原則,合理安排教育資金向職業教育方面傾斜。二要認真實施《遼寧省職業教育振興計劃》。按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好全市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在積極爭取省職教發專項資金的前提下,市和各縣(市)區的職教專項資金要保證到位。職業學校的經費要全額用於學校,嚴禁擠佔、挪用、沉澱、平調學校的合法收費收入,不能把職業學校當企業對待。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今後新增職業教師應力求專業對口,切實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制定提高職業教師待遇的政策,以減少優質教師資源流失。逐步建立起職業學校教師綠色通道,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來源,可視學校教學實際情況而定,有實際教學能力的大專畢業生和有特殊專長的專業技術人員、高級技師等可以到職業學校任教。政府應特許一些雖無學歷但就職教某方面有特殊專業技術的人員調入學校或政府出一定較高的資金聘用。要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依託逐步建立起"鐵嶺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努力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真正使教師成為理論上的講師,實際操作上的技師。

(四)堅持以政府統籌職業教育為重點,強化市、縣(市)區兩級政府的責任,優化組合教育資源。

政府統籌是關係到職業教育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市政府應儘快出台全市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案。各級政府要切實強化對轄區內各級各類各領域職教資源的統籌工作,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中的作用。一要統籌規劃好本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總體佈局。合理確立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數量和比例,使職教和普教均衡協調發展。要打破部門界限、隸屬關係界限和學校類型界限,把有限的職業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來,把佈局調整工作落到實處。二要統籌職業學校的專業佈局。針對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雷同、辦學缺少特色的現狀,各級政府要把學校佈局調整與專業統籌結合起來,合理設置專業,使學校各有側重、各具特色。三要統籌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專業類別,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挖掘統籌好現有的實習實訓資源,避免新的浪費。充分吸納省教育、勞動部門的資金,2014年在市區內建成一個高標準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四要建立健全就業市場準入制度,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市場的准入情況進行檢查,對國家有規定和用工公種有標準的工種要實行先培訓後就業,不培訓不就業的制度。五要重視市體育學校和市藝術學校的發展。市體校和藝術學校是打造鐵嶺"四張名片"的實用學校,政府和有關部門應予重視和支持。

第三篇:關於縣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根據縣政協常委會xx年度工作要點和主席會議安排,政協科教文衞體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於xx年7-8月,深入到縣職中、農廣校、民族技工學校進行走訪座談,就我縣職業教育的現狀、設施配置、師資配備、課程設置、生源情況以及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開展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一、基本情況(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職中)。該校隸屬於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集中等學歷教育、成人本專科函授教育、短期職業技能培訓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佔地82.2畝,校舍建築面積達到2.04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88人,其中在職141人,專任教師115人。xx年春季學期有3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2835人。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數控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等16個專業,累計為社會輸送xx0餘名各類技能人才。xx年以來,先後被省相關單位確定或評為“512工程合格學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基地,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省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州廣播電視大學咸豐分校,學校可進行專科和本科函授教育。(二)湖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市分校(以下簡稱農廣校)。該校隸屬於農業局管理,現有10個教學班,在籍學生675人。現有教職工34人。農廣校還沒有自己的教學場所,暫租借縣委黨校教學。開設有北大青鳥aptech計算機軟件應用、電子應用、平面設計、電子商務、文祕等專業。xx年與巴東農廣校聯合辦學,xx年學校與北大青鳥集團簽訂聯合辦學協議,並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聯辦實習基地。xx年屆畢業生已分別安置到珠海偉大集團和蘇州成方電子有限公司就業。xx年以來,先後被確定為“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培訓咸豐工作站”、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品牌基地、縣退耕還林農村技能培訓學校、縣庫區移民培訓學校。學校設立有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三)民族技工學校(以下簡稱技工學校)。該校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於xx年3月經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新成立的民辦全日制中等民族技工學校,學校佔地20餘畝,總建築面積1xx餘平方米,教學區、生活區、實習區、運動區相對獨立,教學條件優越。現有教職工26人,其中,專任教師16人,實習指導老師4人。在籍學生429人。開設有電氣自動化、文祕與辦公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現代物流等12個專業。教學用計算機達200餘台,模具、數控設備和場地價值達80萬元,汽車維修設備、機電、電器、電焊、氬弧焊、車、鑽等設備齊全。學校已與富士康、比亞迪等多家“世界五百強”集團簽訂了《校企業合作人才培訓協議書》,實行“訂單式”辦學。經縣政府批准設立“旅遊人才培訓基地”,扶貧開發辦確定為“雨露計劃培訓基地”。二、主要成績(一)領導重視,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把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進行謀劃。一方面堅持以公辦教育為主,縣政府多次專題研究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職中現場辦公,解決徵地和擴校問題,對職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意見;另一方面積極支持民辦職業教育,技工學校在籌建過程中,縣領導多次實地考察,解決建校過程中的徵地和建設問題。xx年4月,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國發〔xx〕16號文件,鄂政發〔xx〕37號文件要求,城市“三税”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近三年來,職中多渠道爭取投入4462萬元,改善辦學條件。三所職業學校都落實了貧困生國家資助政策,僅職中就發放各項資助金800多萬元。這些政策的落實,有力地促進了我縣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二)整合資源,職教規模不斷擴大。xx年,縣政府將原二中、職業高中、農機學校整合為咸豐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xx年將縣教師進修學校、成人中專合併到職校,擴大了辦學規模,完善了職教職能。xx年秋,縣編委發文認定縣內13所國中學校為該校分校。xx年春季,全縣職業教育共開設52個教學班、30個專業,在籍學生達到3939人。幾年來,全縣各類職校共為社會輸送各類技能人才51500餘人。(三)創新機制,職教辦學形式多樣。一是走政府、部門、民辦職業教育之路。堅持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的原則,按照“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獨資或以股份形式合資辦學;二是走校企聯辦勞動就業市場對接之路。充分發揮職校理論教學的優勢,學校完成理論教學後,由企業提供實習場所和實習設備,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後可留廠就業。託寬了就業渠道,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實行“訂單式教學”;三是走強校聯辦之路。縣職中與恩施州職校、農廣校與巴東農廣校聯合辦校,實現了強校聯合,資源共享的目標,走出了一條“優勢互補、工學結合、帶薪實習”的路子,為我縣發展職業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農廣校丁寨籍學生郭萍帶薪實習5個月,獲打工收入13200多元,扣除學費後,給家長退款達5000多元。帶薪實習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減輕了貧困家庭負擔,很受學生家長歡迎。三、存在的問題(一)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現象突出。從社會層面看,“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認為職校招錄的學生都是“淘汰生”,用升學率評判職校,用能否考上大學來衡量學生,忽視了發展職業教育是執行國家勞動預備制度和就業准入制度;從學校層面看,“重理論教學,輕實踐實訓”情況較為突出,專業教師難招聘,實訓操作無設備,學生厭學,老師煩教,忽視了職業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這一特性;從家長層面看,“重學歷,輕技能”現象相當普遍,認為讀職校低人一等,讀高校讓人高看,職校畢業生是打工仔,高校畢業當幹部,千方百計想讓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讀大學,其結果大學沒考上,職校不願讀,沒有任何技能就去打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成才之路。(二)專業教師、實習指導教師奇缺。我縣職校專職教師大多數是由基礎文化課教學和普高轉行而來,有實踐經驗的實習指導教師或“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從普高轉行的老師專業知識缺乏,實踐經驗不足,難以擺脱普通教學模式,實習指導老師高校分不來,社會聘請實訓指導老師又沒有教師資格證,職校仍延用“以課堂知識傳授為主,技能實訓為輔”傳統的教育方式,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沒有技能,畢業生仍是普通的打工仔。因此,職校專業教師、實習指導老師的奇缺,嚴重地影響了技能教學質量、職校生源、實用型人才需求與勞動力就業市場的有效對接。(三)特色不突出,專業課程設置缺品牌。全縣3所職校,專業課程設置大多雷同,所設專業課程基本上是教學成本低,不需任何實訓設備的專業,有實訓設備的只有計算機專業。因此,學校沒特色,專業缺品牌,學生無專長,畢業生就業只能當普工,不能當技工,更談不上當技師。如教學成本相對較高機電專業的畢業生,技術含量高,社會需求量大,勞動就業市場競爭能力強,畢業生每月工資都在5000元左右,但因缺乏專業指導老師、實訓設備而沒有開設,或開設得不完全。一個機電專業的車、刨、鑽、鏜、銑、鉗、電焊、氬孤焊等工種的畢業生,只要精通上述1-2門專業技能,就可享用終身。

(四)招生不規範,有償招生愈演愈烈。中職招生管理不夠規範,招生計劃、學籍檔案管理規定執行不嚴。一是有償招生現象突出。我縣每年有國中畢業生約4700人,除高中和職業技術學校每年招收2800人外,大部分被招生販子以每生xx元-800元不等的價位招收到外地就讀,導致當地部分職校“吃不飽”。如技工學校今年秋季應招600人,實招200餘人,缺口400人;二是招生秩序混亂。由於中職、中技招生實行自願進校,導致招生販子有可乘之機,“自願”逐步演變成無序競爭,招生工作越來越困難;三是冒牌招生現象突出。社會各種良莠不齊的短訓班,打着職校招生的幌子,走村竄户虛假承諾招生,學生在不明真假的情況下報名入學,上當受騙。甚至的有鄉村幹部也幫了冒牌招生的倒忙。(五)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前幾年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了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欠帳太多,職中負債近800萬元,部門辦、民辦的職業教育政府基本上沒有投入,辦學條件較差。目前,辦學條件除民族技工學校比較好以外,職中缺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實驗場地、實驗設備。縣農廣校無辦學場所,租借在縣委黨校,教學、實驗、生活場所十分擁擠,必需另選校址,才能達到辦學條件。技工學校除計算機教學設備外,有車牀和鑽牀供學生實訓,職中除計算機外,實習車牀、鑽牀都是老式淘汰設備,駕培專業雖有場地,但只有5台大車4台小車,必須改造升級為二類駕校才能達標。3所職校存在不足的共性(除計算機專業外)都是實訓設備不足。其它無實訓設備的專業只能進行理論教育,在沒有實訓設備和沒有投入的前提下,要辦好職業學校是不可能的。四、對策及建議。(一)加強領導,規範投入與管理。一是要繼續落實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積極落實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督促相關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職責,繼續把職業教育納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統一謀劃,把職業教育放在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位置去實施;二是要增加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按照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發展經費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城市教育費附加安排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農村成人教育經費定額從年人均30元提高到人50元”。把這些經費集中起來,用於職中的學生食堂、學生宿舍、實驗樓的建設,用於3所職業學校的教學儀器、實訓設備添制;三是要加強管理,建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新機制。教育主管部門要將資金保障、設備購置、師資配備與培訓、日常管理納入規範化管理軌道,不斷提升我縣職業教育水平;四是要進一步規範職校招生行為,繼續將中職招生計劃下達到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保證各職校生源。對有償招生,買賣生源等現象,相關部門要聯合調查取證,對違反招生規定的學校及個人進行嚴肅處理。(二)正確引導,轉變觀念。職業教育是我國執行勞動預備和就業准入的重要制度,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幫助學生樹立“一技在手、就業無憂,身有特長、成就有望”新的成才理念和“以特長成就人生,以技術服務社會”新的價值觀念。因此,要着力解決社會存在的“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能力”的問題,正確引導家長把學習基礎理論差,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送到職校進行職業教育,發揮其所長。各職校要因人施教,真正做到“以課堂知識傳授為輔,技能實訓為主”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培養成為有過硬的技能本領,有理論基礎知識,深受社會企業歡迎的實用型人才,努力把理論上的差異生培養成為動手能力強的特長生。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提高職校辦學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一流的實用型人才。要按照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逐步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進修制度。每年要組織培訓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選拔縣級骨幹教師。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教師培訓工作。建立職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完善職校教師職務資格評聘辦法,實行分類單獨評審,職校教師職務評聘、特級教師評審應將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實習實訓指導能力作為主要依據。廣泛吸引和鼓勵企業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人員到職校任專業或兼職教師,要採取聘請兼職、特邀、客座、顧問等多種形式,逐步提高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資格或職業資格教師的比例。職校不僅要面向社會招聘人才,也要內部培養專業教師,把那些有理論功底、有操作能力、熱愛教師職業的學生留校任教,多途徑多渠道地解決專業教師短缺問題,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促進我縣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四)突出職校特色,創辦品牌專業。突出職校特色,創品牌專業,要有精品專業為支撐,精英教師領銜任教,實踐性強的教學環節,完備的實訓設備和基地,暢通的就業渠道為基礎,這是各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重要的前置條件。因此,全縣各職校都要根據自身優勢,研究制定建特色職校,創品牌專業的規劃和措施。把教學成本相對偏高、技術含量較高、勞動就業市場競爭能力強的專業作為首選專業課程設置。如職校傳統的基礎課程車、刨、鏜、銑、鉗、焊和現代科技電子專業等,作為創品牌專業的主攻課程,使職校形成傳統基礎專業與現代科技專業相結合的發展潛質。上述這些專業課程都是工業製造行業所需的基本技能,各職校要在“特色“和“品牌”方面狠下功夫,樹立特色立校,品牌興校的思想,把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實訓設備儀器配備、品牌專業課程設置融入建特色職校理念之中,努力培植鮮明的職校特色,把我縣的職校建設成為高級技工、高級技師的搖籃!

第四篇: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匯川區職業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職業教育是對受教育者施以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的教育模式。職業教育是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等的四大教育類型之一。

我國現今的職業教育正處在深刻變革之中,但職業教育將一直是發展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生力軍。他對於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匯川區職業教育的現狀

(一)歷史情況

遵義市地處黔北,自古以來都是入黔的重要交通要衝。在國家“三線建設”時期,有一大批重工業從東北、上海、天津等地內遷至此。而匯川區前身是1992年由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遵義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14年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匯川區,它是一個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歷史的根源上講,匯川區的職業教育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這些老工業基地的附屬學校轉變而來的。

現在區內包含有四所中等專業學校?、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其中有兩所學校隸屬於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一所原屬於長征電器集團。

(二)政策支持

從2014年起,為更好貫徹國發二號文件關於“加強建設貴注?及?:中等專業學校即中專,中等職業學校即職校。它們原是隸屬於兩個不同部門的學校形式。具體情況見第3頁“2”。下文混稱,不再註解,其表意相同。

州教育”的要求。貴州省教育廳每月安排一位班子成員赴京申請各種政策支持及資金支持。

2014年,貴州省教育廳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開展“9+3”九年義務教育與三年職業教育全免費工程。實行免費三年中等職業教育,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免除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學費。計劃擴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員額,於2014-2014年分別招生人數達到27萬、30萬、33萬。另外擴大獎學金政策覆蓋,60%中等職業教育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

匯川區積極響應省教育廳部署,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努力完善其配套設施的建設。

(三)現存問題

1、羣眾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夠;

許多羣眾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及歧視,認為只有上高中,參加大學聯考才是人生唯一的上升途徑。事實上,大部分職業學校的就業率都高於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例如匯川區內的遵義航天工業學校,作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率達到98%以上。同屬匯川區的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等部,就業率也達到80%以上,還有部分學生可以在該校高等部繼續深造,獲得大專文憑。

但是大部分羣眾並不瞭解職業教育的情況,盲目寄情於大學聯考與高中,為未來國家的就業埋下隱患的同時,也算是自毀前程。

2、學校歸屬上的歷史問題;

以前,職業技術學校由勞動部門管理,負責頒發工人等級認證及畢業證。而中等專業學校由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門頒發畢業證及技能等級認證。這使得學校在經費的申請上面臨一種窘境。

3、部分企業辦學造成的公立非政府學校的問題;

由於遵義的特殊歷史原因,匯川區現有的5所中等職業學校有2仍屬於航天科工集團061基地,有一所原屬於長征電器集團。這些由國企創辦的中等職業學校在人事任命和經費支持上,本應由國企負擔。由於國發辦[2014]4號和財政部[2014]21號文件要求企業將所屬學校分離移交給地方政府。但是學校轉地方需要一個時間的運作,在此期間許多學校面臨企業和地方政府都申請不到經費的窘境。

4、學校教育缺乏實習場地的問題;

職業教育本質而言是對技能的訓練和學習,而技能的訓練與學習是最最需要實踐去磨練的。匯川區現存的中等專業學校,由於各種原因,往往經費緊缺。而與職業教育的低廉相對應的是其實習場地建立的昂貴。經費的稀少使得這些學校別説健全實習場地,許多學校根本無法建立可供使用的實習場地。

(四)發展方向——德國模式

1、優勢一:條條大路通羅馬;

德國的職業教育,其一大特色在於其與高等職業教育甚至本科教育的直接聯繫。對於就讀於德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説,命運絕對沒有決定,通過努力的學習他們完全可以繼續去高等職業院校、大學深造與讀高中在未來是一樣的。而其又具有高中不具備的優勢,中職教育的畢業生通過結業考試成為技術工人,經過幾年的實際工作,就可以考取技師證。這樣,如果想繼續深造,最後完成大學學位學習的職業教育畢業生比起同樣的普通大學畢業生,擁有更多的職業技能,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需要。但是同樣的,他們也要比普通大學生多讀3年的書。

即使不願意繼續深造,德國職業教育的畢業生也可以考取技師、技術員、工程師甚至通過努力成為企業的領導人。他們的未來並未定性,仍然不可限量。

與之相比,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儘管就業率還比較客觀,但主要是培養產業工人,普遍開始時薪資待遇較低。而且,大多數中職教育畢業生是與高等職業教育無緣的,和本科教育那就更是隔了千山萬水了。

2、優勢二:企業、政府、學校三方合作,最大程度保障學生利益;

德國的中等職業學校,由政府出台政策鼓勵企業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學校負責保證學生的能力素質過硬,企業負責保證學生獲得合適的報酬,一般在1300歐元左右(約合人民

幣10000元),而政府要做到監督和保障的功能,確保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確實提高技能水平,確保學校提供的實習生確實符合一個標準,確保企業不會過分壓榨剝削學生的勞動力。這種三位一體,互相監督、保障的模式使得德國中職教育擁有了廣大的實習場地,而非像我國的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需要大量經費建立自己的實習基地。

3、優勢三:“雙元制教育”——巧妙的結合;

德國職業教育還實行了一種稱為“雙元制”的方法,即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結合起來,使得學校和所有公民直接聯繫,接受任何需要學習某種職業技能培訓的人的需求。這種結合既滿足了終身教育的需要,也充分體現了新時期的人本位思想。人們對自身的職業不再需要“從一而終”,一個人也可以更大發揮其潛力。比如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規模較大的職業培訓基地蘭道職業培訓學院。這所學校,既開設全日制的班級,也開設一月、兩月的短期培訓。它與周圍60餘家企業都有實習培訓協議,既將學生送至企業實習,也可以為企業專門培養自己需要的工程師、技術員。該校內的學院,也是老少皆有,上至年過半百的老學員,下至青春正茂的年輕人,都在此學習。如今,德國全國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僅為20%,而剩下的80%都選擇了職業教育。 相比之下,以匯川區2014年會考結束後的統計來看,有60%的國中畢業生都繼續在高中學習。更糟糕的是,剩下的

40%國中畢業生,並未全部都繼續在中等職業學校深造。可見,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之路還很艱辛漫長。

三、十八大的新要求結合調查結果的啟示

十八大指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從十八大的新要求來看,結合匯川區職業教育的現狀,我想我們軍校學員優先還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讓自己成為有用之才的同時,更加以身作則地、言傳身教地宣傳黨的最新政策,在實現教育制度的進一步改革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一定會實現!

第五篇:阜陽市農村職業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阜陽市農村職業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阜陽工業經濟學校凌 新

阜陽轄一市四縣四區,面積9775平方公里,耕地58.5萬公傾,人口930萬,其中農村人口827萬,佔 89%,農村富餘勞動力200餘萬人,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培訓工作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一、農村職業教育基本情況

目前,農村職業學校主要由教育、農業、勞動等部門以及社會力量舉辦,其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64所(普通中專學校10所、成人中專8所、技工學校4所、職業高中42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6所;省級示範中等職業學校5所,市級示範職業高中10所),專兼職教師近3000人,在校生8.0841人;農村職業國中163所,在校生132014人;民辦職業培訓機構111所,專兼職教師1102人,年培訓8萬餘人;農業類培訓機構有一所農業類普通中專學校,三個教育培訓體系即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體系、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體系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職業教育培訓有職前培訓和職後培訓,開設專業主要有種植、養殖、畜牧、獸醫、農經管理、機電、汽車、數控、機械加工、電工電子、財經、市場營銷、物流、物業管理、計算機應用、圖象處理、影視藝術、工民建、建築裝飾、藝術、法律、服裝設計、旅遊與賓館服務、婦幼衞生、護理、社區醫學、藥品營銷等30多個專業。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長、短期培訓相互溝通和銜接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基本滿足了農村青年和廣大農民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需要。

二、對農民進行職業教育培訓的主要做法

阜陽是農村人口大市,為了把人力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我市始終把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開展對農民教育培訓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農民教育培訓的行政保障機制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一是建立了農民教育培訓的領導機構和領導機制。1999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阜陽市農科教統籌協調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統一協調、領導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為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統籌協調力度,2014年三月又調整充實了阜陽市職業教育協調領導小組,常務副市長任組長,農經委、勞動社保局、教育局、財政局、計委、扶貧辦等1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統籌協調全市的職業教育工作。同時,針對每一個專項教育培訓工作,又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織。如:阜陽市“綠色證書”制度工作領導小組、阜陽市農業廣播電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阜陽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指導小組等,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真正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二是出台了一系列農民教育培訓的政策。近年來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民科技能教育、切實辦好全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通知》、《關於印發阜陽市實施綠色證書制度方案的通知》、《阜陽市2004-2010年農民工培訓實施意見》等,在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若干實施意見”中,對農村勞動力培訓作了專項安排。三是狠抓落實。農民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建立了議事制度,不定期召開會議,聽取有關部門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彙報,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政府有關領導親自參加送科技下鄉活動和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各項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同時把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納入農業和農村工作總體目標進行檢查、考評,這些措施促進了我市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

(二)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保障必要的財政投入。自2014年起,市政府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財政要嚴格按農村教育經費2%的比例,安排農民職業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同時保證各類農民教育培訓機構的正常性經費。從2006年起,市財政每年撥100萬元專項經費扶持中職“三重”項目建設。 1

全市去年用於農業類教育培訓機構的經費總額為446萬元。二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投入,近年來,我市先後爭取省農民科技教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資金100萬元,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項目資金80萬元,國家農民工培訓陽光工程項目資金320萬元,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試點項目資金40萬元,合計540萬元。三是鼓勵和支持其他資金投入。農村税費改革前,市政府從農村教育事業附加費中每年切出5%用於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和培訓,鼓勵和支持個人及社會組織投資興辦了面向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100餘所。

(三)辦好農村職業中學,加強對農民的職前教育

近兩年來,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全國職教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加強農村職業中學建設和招生工作,實行職教招生“一把手”負責制,教育綜合評比一票否決制,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使農村職業中學辦學規模迅速擴大。2014年,全市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招生40000餘人,職業國中招生58000人。職業國中結合農村實際,開設了“鄉土教材”課程。同時,在農村普通初、高中開展了“3+1”、“3+x”綠證教育試點工作,學生在學完初、高中課程後,再學習一段時間農業及其他職業技能。

(四)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遠程教育。近年來,市政府先後投資近百萬元,在市農廣校建立了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初步建成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業遠程教育網絡。“九五”以來,全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共開展農業中專教育共培訓1.9萬人,實用技術培訓每年保持在6萬人次以上。二是大力辦好鄉級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目前,全市有鄉級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70多所,年培訓農民3萬多人次。三是實施農業科技培訓項目。幾年來,全市農民“綠色證書”培訓3萬多人,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項目培訓農民6250人。四是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培訓功能,全市農技推廣系統每年培訓農民達30萬人次。五是實施農科教電波入户工程。全市各地在電台、電視台插轉了農業科教節目,培訓農民達200萬人次。

(五)大力開展非農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轉崗就業能力

近年來,一是逐步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勞動輸出組織網絡,加強對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用工信息指導,培育勞動中介組織,開展“訂單式”培訓,逐年形成面向市場的培訓機制,形成培訓輸出一條龍的培訓格局。二是加強面向農民的宣傳引導,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三是部分縣對參加培訓的貧困農户給予必要的資金補助,農村信用社還開辦聯户擔保貸款,支持務工農民學習技術。據統計,2003年全市共開展農民轉崗技能培訓多少次,共培訓8萬人,佔轉移輸出勞動力總數的4.8%。“阜陽市2014-2014年農民工培訓實施意見”要求全市每年投入培訓經費1200多萬元左右,計劃用7年時間,培訓農村勞動力40萬人,將農民轉崗技能培訓工作再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三、存在問題

(一)職業教育認識不到位。

從農民自身來看,還較為缺乏職業教育意識,許多人沒有一技之長,寧願盲目外出務工,也不願主動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從社會角度來看,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重轉崗教育、輕農技教育的不合理現象依然存在,這些都成為制約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障礙。

(二)經費投入不足。

農業税費改革之後,原用於農民職業教育的農村教育事業附加費切塊5%經費已取消,2014年市政府確定的按農村教育經費2%的比例安排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經費的政策,因各級財政困難問題無法兑現。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按照省要求,每年要從城市教育附加費中切出20%的比例,也因財力所限而無法兑現。近幾年,國家雖增加了跨世紀青年農民技術培訓等項目經費,但遠不能滿足我市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的需要。

(三)成人職業教育薄弱

當前,有限的職業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職前教育和轉崗技術培訓上,農業類成人職業教育

資源較為缺乏,且因投入不足而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特別是農業科技教育更為薄弱,主要依靠農廣校和農技推廣機構支撐,因經費缺乏,許多教學設施陳舊,遠程教育設備不足,嚴重製約了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發展。

四、幾點建議

(一)整合農村職業教育資源。

(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三)實行傾斜政策,營造共同富裕的和諧環境。

(四)職業培訓要與時俱進務實有效。

您可能對以下相關範文感興趣: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我洛陽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全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貫徹職業教育職教法情況的調查報告

x市貫徹職業教育職教法情況的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my75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