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2篇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2篇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1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2篇

根據局黨委年初安排,我們對全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縣職業教育的現狀

(一)基本情況長期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將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進行重點部署,全力保障經費投入,加強專業和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在校學生1364人,教職工121人。

(二)我縣職業教育以培養多層次、多領域及社會急需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重點,突出辦學特色和優勢,不斷優化課程專業、門類設置,實現技工教育、職高教育、就業創業培訓、農業科技培訓、農業機械培訓等各類教育相輔相承,互促並進,同步發展。三年來,職教中心共培養、輸送電焊、汽修、市場營銷、學前、等各類人才1400餘人。其中職高教育為高職院校輸送57人,升本率始終超出全市平均升本率。技工教育為大中型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1217人;城鎮失業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應屆初高中畢業生為主要對象開展培訓。2015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1期,培訓學員676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8期319人,創業意識培訓6期187人,“創辦你的企業”培訓7期319人。培訓合格率達98%,就業率達95%。農廣校大力開展農民職業教育培訓工作,除現有農業中專在校生58人外,三年來對4200名農民進行了種子經銷、農村經紀人、病蟲害防治、蔬菜園藝等方面的免費培訓。

(三)我縣普職招生比例過於懸殊,影響了職業學校的發展。1、社會價值觀偏差。重普高輕職高的觀念普遍存在,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生源素質相對較低。職教學生絕大部分是不能進入普高或國中階段流失的學生,文化知識及自身素質還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2、教師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我縣中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還不能完全適應事業發展需要。主要表現為:一是專業課教師和“雙師型”教師缺乏。縣職教中心的“雙師型”教師僅佔教師總數的20%,專業課教師雖然佔教師總數的35%,但一部分專業課教師是由文化課教師經培訓轉崗的,缺少實踐經驗,專業技能不強,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由於專業教師少、教學任務重,本縣缺乏培訓專業能力等原因,使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相對滯後,知識更新不夠,影響了現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建議措施

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是培養實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最佳途徑,既是一項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項轉變發展方式的基礎工程,對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技能型人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必須重視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教育水平,讓職業教育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需要,在貢獻知識、提升技能、加快創新、增加融合等方面發揮作用,來助推經濟轉型,釋放人才紅利。

(一)是把握方向,找準定位。進一步明確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找準功能定位。把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辦學原則,認真實施學歷教育、技術推廣、扶貧開發、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實現職業教育精品化、系統化、區域化、特色化,打通高素質勞動者、創業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路徑,形成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相互貫通,在職繼續教育和就業創業培訓有機銜接、新型職業農民和產業技能型人才培訓共同發展的資源共享、開放兼容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把我縣打造成具有地域特點、輻射周邊地區的人力資源強縣。

(二)是轉變觀念,營造氛圍。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着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的輿論導向作用,廣泛宣傳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及重大意義,積極報道技術能手、技師的先進事蹟,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價值及對社會的貢獻,倡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新風尚,深化學生及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轉變社會鄙薄職業教育的錯誤觀念,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氛圍,吸引更多的學生選擇職業教育。

(三)是整合資源,深化改革。要進一步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優化職業教育佈局。創新職業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辦學模式,積極促進校企合作。推動公辦職業院校辦學體制改革與創新,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單獨招生、中高職銜接、綜合評價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等考試辦法,廣泛開展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為初高中畢業生、殘疾人、失業人員等羣體接受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提供多種機會,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復轉軍人和新型職業農民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對農村25歲以下青年,實施人才儲備,進行免費職業培訓,完善設立社區教育學院的設備材料及上級備案工作,創新企業職工培訓模式,開展覆蓋城鄉的社區教育,靈活確定培訓時間,合理設置培訓內容,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確保每人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實現就業。採取訂單培養、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頂崗實習等新型培養方式,對口培養企業需要的產業技術人才,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探索學校與企業互設“廠中校”和“校中廠”,使學生未出校門即開始上班,提高實訓成效、縮短培訓時間、節約企業培訓成本,實現學生、學校與企業“多贏”。深化辦學模式改革,探索集團化辦學。將知名高職院校引進我縣,設立基地和分院,改進企業生產工藝和種養殖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

(四)是調整優化,提高素質。把“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作為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打造具有鮮明職教特點、教練型的師資隊伍。着力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骨幹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引進人才。在合理補充文化課教師的同時,制定優惠政策,根據實際需要引進專業課教師,提高“雙師型”教師比重。給予一定的人才自主選擇權,探索實施特聘兼職教師項目,從社會和企事業單位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任教。強化培訓。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國培、省培、市培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組織教師參加赴企業實踐鍛鍊和各種培訓。加大對中職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的培訓力度,重點在新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操作等方面開展實用性培訓,着力強化信息化能力,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課教師的指導能力。落實待遇。研究理順現有行業培訓機構的人員編制問題,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職教師職務評聘體系,實行骨幹教師培養選拔制度,培養學科帶頭人,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師隊伍,調動教師積極性。

關於我縣職業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2

近日,縣政協社會與教文衞體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在縣政協副主席強玉懷、李瑾的帶領下,會同縣教育體育局,深入到縣職教中心,通過現場視察,聽取彙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對我縣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職教中心始建於1999年,由原岐山高級職業中學,岐山教師進修學校合併而成,2000年9月投入使用,2012年、2014年又分別將岐山縣中等衞生職業學校、岐山縣五丈原綜合高中順利併入,全面完成了縣域中職教育資源的整合。學校佔地面積150畝,總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64人,全日制中職學歷教育學生1738人。目前開設有中餐烹飪、農村經濟綜合管理、計算機應用、護理、數控技術應用、焊接技術應用、服裝設計與工藝等七個專業,其中烹飪、計算機應用專業為省級骨幹專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省級精品專業。近年來,學校組織開展各類培訓近3萬人次,累計安置畢業生8000多人,就業安置率達到98%以上,安置的學生遍佈西安、寶雞、北京、上海、廣州、青島、寧波、天津等大中城市,大部分學生就業後已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一部分學生已經開始自主創業,成為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領頭雁。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被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項目建設學校,我縣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工程示範縣。職業教育正向着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主要體現在:

1、機構健全,基礎牢固。縣上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做大高中教育,做強職業教育,鞏固基礎教育,普及學前教育,發展民辦教育”的教育綜合改革思路和“市場引導就業,就業指導辦學,辦學服務社會”的職教辦學思想,堅持把職業教育放在與基礎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來謀劃,建立了“政府統籌、教育主管、部門協作、各負其責”的職業教育機制,成立了加快職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岐山縣“十二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出台了《關於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決定》,為職業教育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2、加大投入,保障發展。縣財政逐年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支持重點專業建設、緊缺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建設以及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目前,縣職教中心有滿足各專業需要的實驗實習室35個,機械類實訓基地1個,計算機實訓基地1個,多媒體教室22個,並建成了校園網絡,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生產、實習環境。

3、緊抓隊伍建設不放鬆。針對職教專業課教師緊缺,文化課教師過剩,專業師資水平總體不高的現狀,先後組織28人次參加了教師培訓,對專業課教師學歷未達標的70%以上參加了學歷進修,專任教師40%以上參加了業務進修,通過一系列師資培訓湧現出了一大批烹飪大師,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關人,併成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同時制定相對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計劃,使“雙師型”教師達20名,初步形成了質量合格、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4、注重技能型人才培訓。面向下崗職工和城鎮再就業人員,面向“三農”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積極開展短期職業技能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等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近年來共培訓企業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達10萬多人次,培訓後就業率達85%,不少人回鄉自主創業,成為了當地的專業户,科技示範户和民營經濟的帶頭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存在問題

我縣職業教育發展有優勢、有特色,但也面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

1、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不足。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人都認為上普通高會考大學才是正路,職業教育被擺在“次等教育”的位置。重普通高中教育,輕職業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政府和全社會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致使職教招生難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解決。

2、專業教師緊缺。我縣職教中心專業任課的教師目前僅有20人,且絕大多數是由普通中學轉崗而來,專業化程度低。就近聘請的人員只能以相近專業替代而為之,外聘教師不僅難以聘到,而且費用高,短期行為嚴重,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從而造成教育教學處於被動狀態,導致教師厭教、學生厭學,因此“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就成為當務之急。

3、勞動就業准入制度執行不力。由於企業用人制度不規範,先培訓後上崗,轉崗必須經過培訓再上崗的制度沒有真正落實,視自主用工為自由用工,無證上崗現象比較普遍,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帶來了直接影響。

4、經費保障不足。一是政府投入不足,縣財政僅能滿足學校教師的工資支出,學校運轉僅靠收取學雜費維持。二是經費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幾年沒有按規定將教育附加費等劃拔縣職教中心。三是獲取經費渠道單一,每年即使爭取到一些項目專項資金,但由於數量有限,主要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學校創新發展缺乏資金保障,只能用昨天的實訓設備,培訓今天的學生,去適應明天的工作,學校可持續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5、校企合作深度不夠。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校和企業的供需契合度較低,特別是企業對校企深度融合的願望不強,導致校企合作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難以深入推進。

三、幾點建議

辦好職業教育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高度重視,他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着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當前,發展職業教育在政策保障,合力形成等諸多要素已經具備。為此建議:

1、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職教主管部門要大力宣傳中、省出台的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政策法規,宣傳職業教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高品質就業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和表彰職業教育先進典型,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風尚,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按照《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建議縣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支持縣職教中心面向社會招聘、錄用、選拔專門人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自主聘請兼職老師,落實好兼職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使高技能專業教師請得進,留得住。建立教師到企業學習和邀請企業能人來校講課的雙向交流制度。校委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培訓計劃,每年組織培訓一批“雙師型”教師,力爭在短期內全部受到高層次輪訓,提高專業實訓水平。

3、嚴格落實縣內企業用工准入制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健全就業和用人的保障政策、認真執行就業准入制度”。建議縣政府出台關於縣內企業和服務行業用工准入的制度,要求用工單位嚴格執行上崗資格認證制度,保證持證上崗,以順利實現廣大職校學生從學習到就業的過渡。同時要着力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使職教資源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4、完善經費穩定的投入機制。一是縣財政要按照《職業教育法》的要求,努力增加用於發展職業教育的財政拔款,把職業教育放在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發展經費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繼續落實好人頭經費和生均經費,確保職業教育經費專款專用,劃拔到位。二是縣職教中心要在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上做文章,通過興辦企業,探索學校專業實訓基地“產業化”運作的新機制,以獲取營利性的收入,在不斷增加自身“造血”功能上做文章,彌補經費不足問題。

5、深化改革創新,增強辦學活力。一是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堅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積極開展各類成人教育培訓,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培訓項目和實際需求,舉辦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再就業培訓,為不同學習者接受職業教育創造條件。二是實施聯合辦學。可將職教中心聯繫掛靠到知名度高、專業性強的大專院校或職校,實施高層次聯合辦學。三是加強校企合作。明確骨幹重點企業作為學生實踐實習和教師實踐鍛鍊基地,大力開展工學結合,半工半讀,頂崗實習的培訓模式,探索產、學、研合作機制,充分利用企業設施設備為師生實習、實踐服務,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四是實施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根據就業市場需求,把技術含量高,有勞動就業市場的專業作為首選課程設置,開展“訂單式”招生、“訂單式”培訓和“訂單式”安置,把我縣及社會緊缺性人才作為培訓重點專業,培訓特色專業品牌,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全力開創我縣職業教育的新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rdy1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