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幼兒教師挫折心理的調查研究報告(精選多篇)

幼兒教師挫折心理的調查研究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幼兒教師挫折心理的調查報告

幼兒教師挫折心理的調查研究報告(精選多篇)

1、前言

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發達、變革急劇的時代,社會競爭加劇,生活壓力加大,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我國的獨生子女的政策和早期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思想直接表現為精挑細選幼兒園,幫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幼兒園教師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因此而增加,她們能否接受挑戰、戰勝挫折,不僅影響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幼兒的發展和成長。因此,瞭解幼兒教師對不同挫折事件的挫折感受和應對情況,提高其耐挫力,培養其合理應對方式,就成為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為此,我們對300名在職幼兒園教師作了問卷調查,瞭解教師受挫折的程度及其原因,藉以找出規律,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和措施,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抗挫折力。

2、研究方法

2.1研究的對象

整個廣州市省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比例很少,而市級園佔的比例最大,我們按這樣的比例對省級園54人、市級園218人、未達標園33人,共315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00份,回收率95.2%。

2.2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法、輔以訪談法收集資料,數據採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主要的統計手段有描述統計、交互分析、c2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3研究的工具

研究工具為自編問卷,問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教師的挫折感受,10個項目;(2)教師的積極心態,10個項目;(3)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4)瞭解挫折的可能來源——健康、工作、生活、學習四個方面的情況,2個項目。

3、結果與分析

3.1幼兒園教師構成分析

從教師結構基本情況一覽表(略)可以得知,幼兒園教師隊伍具有年青化、高學歷化的特點,幼兒園教師的氣質多為膽汁質和多血質外向型68%,活潑開朗、急躁、直率、熱情、反應迅速、喜歡與別人交往,這同幼兒教育工作特點是一致的。接受調查的幼兒教師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其中大專學歷佔43.0%,本科以上的學歷有3.3%。這説明幼兒園教師的文化水平有明顯提高的趨勢,也體現了大教育觀和繼續教育所發揮的作用。

3.2幼兒園教師挫折感受大小程度及其差異分析

97%的幼兒園教師曾經感受過不同程度的挫折,只有3%的教師從來沒有感受過挫折。曾經感受過非常大的、較大的、大的程度挫折的教師有48.7%,幾乎佔了一半人。這説明教師的挫折感受程度普遍較高,應當引起社會、幼兒園管理者、教師本人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因為較深的挫折體驗,會帶來消極的情緒反應。如忿怒、焦慮等。當然適度的焦慮可以增進工作和思考的效率,但若焦慮水平過高,會使工作效率降低。此外,人們應對挫折的行為方式也可能是不適當的,如:攻擊、幼稚不成熟的行為、刻板性的反應、用非現實的幻想方式應付挫折、情緒性的壓抑等,這些行為,對個體的內心容易產生嚴重傷害,久而久之形成不正常的心理適應。

將教師挫折感受的程度與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進行交互分析,並對交互分析的結果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表明差異都不顯著,但從交互分析的結果可得到如下趨勢:教師的年齡越小,挫折感受相對越大,隨着年齡的增長挫折感受的程度有遞減的趨勢;普通教師比園長挫折感受強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強烈;團員比園長、羣眾挫折感受強烈;省級園的教師比市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教師挫折感受強烈。

3.3幼兒園教師十年來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及其差異分析

教師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許多、多一些、一樣多,三者合計佔了70%,反映了近十年來幼兒園教師所受挫折處於增長趨勢。這可能與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客觀現實有關。

與十年前比,不同年齡的教師,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差異顯著;不同政治面貌和單位級別的教師,所受挫折量的變化差異非常顯著。具體地説,有更多的年輕教師(18——30歲)認為自己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51%),其他年齡段趨於相同;與黨員和羣眾相比,更多的團員教師認為自己所受的挫折多了(53.8%);單位級別越高,感受到挫折增多的教師越多(省級園教師比例為49%)。

幼兒園教師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及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師認為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內在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有43.3%的教師認為主要是個人內在因素造成挫折,即由於自身的能力不足及其他條件的限制無法順利達到目標。這體現了教師的思想境界,當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從自身找差距、找原因。另有32.7%的教師認為主要是社會環境因素導致挫折的發生,即由於社會或文化環境中的某些風俗習慣、法律、宗教、政治、道德觀念、人際關係等因素,使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和抑制,使自己不能如其所願而造成挫折。對個別教師的訪談表明,內在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自己制定的目標,由於自身能力的問題而不能達到造成了挫折;社會環境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挫折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外界給予的。來自於健康、工作、生活和學習四個方面的挫折,由多到少依次是:工作、生活、學習、健康;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作、健康、生活、學習。可見,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為教師挫折的主要來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對個體影響第二大的是來自健康方面的挫折。

根據卡方檢驗,幼兒園教師挫折來源的排列不存在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職務上的顯著差異,但在年齡和文化程度上差異顯著,其中,認為來自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輕和年老教師明顯多於31——40歲的教師;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較大和較多的中專學歷的教師明顯多於大專學歷的教師。

被調查的幼兒園教師中,有96.7%的人積極心態得分在25-39分之間,屬於中等水平。進一步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教師積極心態得分在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差異。這説明教師的積極心態普遍較好,這可能與教師職業的特徵有關,即工作壓力雖然大,但相對比較穩定,下崗和失業的機率較低。

但還可以看出,教師積極心態的高低與教師類別仍然有一定的關係:職務高的教師比職務低的教師積極心態要高一點;單位級別高的教師比單位級別相對低的教師積極心態要高一些;中共黨員教師的積極心態要比其他人高,這體現了中共黨員的先進性;但團員的積極水平低於羣眾,提醒管理者要重視發揮團組織的作用,調動團員的積極性,提高年輕團員積極心態水平和追求理想的願望。

4、結論與建議措施

4.1、結論

由以上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4.1.1幼兒園教師的挫折感受普遍較高,普通教師比園長挫折感受強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強烈;團員比園長、羣眾挫折感受強烈;省級園的教師比市級園和未達標園的教師挫折感受強烈。

4.1.2幼兒園教師挫折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個體內在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與教師的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及文化程度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4.1.3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為教師挫折的主要來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對個體影響第二大的是來自健康方面的挫折。調查結果表明: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輕和年老教師明顯多於31——40歲的教師;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較大和較多的中專學歷的教師明顯多於大專學歷的教師。

4.14幼兒園教師的積極心態整體上處於中等水平,並且不存在年齡、職務、政治面貌、單位級別和文化程度的差異。

4.2、建議和措施

4.2.1建議

幼兒園教師挫折心理調查結果表明:首先要關注年輕教師的挫折心理,年輕教師在生活、工作、學習中容易受到挫折,受到挫折後,應讓他們吸取錯誤和挫折的教訓,使年輕人變得聰敏起來,不氣餒,不消沉,不逃避,注意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堅定信心,克服障礙,沿着既定的目標前進。其次:工作方面的挫折成為幼兒園教師最多和最大的,所以要加以關注,尤其是幼兒園的管理者,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同時教師應該掌握調適和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其三:幼兒園教師的積極心態處於中等水平,要提高教師的積極心態水平,就要通過樹立教師正確的“挫折”認識和“積極”的心態,不斷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抗挫折能力和不斷完善人格。現提出以下幾點具體的措施:

合理應對挫折的措施:1、正確認識“挫折”,是抗挫折的基礎2、掌握“調適方法”,是抗挫折有效的途徑。3、懂得緩解壓力的方法,是抗挫折的關鍵4、樹立積極的“心態”,是抗挫折的動力。

5、做好防範挫折的措施,是抗挫折的橋樑。

通過調查發現,園長比老師所受的挫折相對少,即職務高所受的挫折向職務低呈遞減的趨勢。而且幼兒園年輕教師在健康、工作、生活、學習這四者當中,工作方面所受的挫折是最大和最多的,這必須引起管理者們的高度重視,對年輕教師做好以下防範的措施:

1)防範挫折——在管理上防止不當、不公平、不適當,在管理上下工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

2)對受挫折的教師採取寬容態度——一項措施、制度的落實,要多方面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且要有所準備,對受挫折的老師要寬容、要理解、還要多關心;

3)提高教師承受挫折的容忍力——首先在認知成分方面,既對現實有正確的認識,對失敗、挫折、困難與逆境持辨證的看法。其次在情緒與情感因素方面,注意培養樂觀主義的態度;其三在意志成分方面,要加強自覺性、堅韌性、堅定性、頑強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這些都是提高教師承受挫折和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

4)改變引起挫折的環境——當教師在某一種環境中受非常大的挫折時,可以考慮適當調換環境,消除並放下包袱。

失敗是對事物的批判,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是對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恆的狀況,不是致命的錯誤,是一種強有力的成長。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既是難免,只有“有心”去經營自己的生命,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難題,才能創造成功、創造佳績。讓我們敢於面對挫折、敢於正視困難,勇於挑戰自己、戰勝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吧!

第二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研究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報告

隴南電大08秋教育管理本科屈東平

從某種意義上説,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教育過程諸問題中的核心。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無疑深刻地影響着幼兒的心理及其行為模式。因此,要想提高幼兒園教育水平,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健康發展,必須充分保障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同時,關心幼兒教育事業發展,不應忽視奮鬥在幼教工作第一線上的幼兒教師,因為她們才是幼兒教育事業的最大功臣。本研究通過對安化鎮的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並且拋磚引玉,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以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抽樣調查了安化鎮的三所幼兒園一線任教的幼兒教師,共發出調查問卷49份,實際收回43份,回收率87.8%。其中,有效問卷102份,有效率91.2%。

2、研究方法

以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相結合,其中問卷調查部分,以自行編制的專門針對幼兒教師職業的問卷調查為補充,為的是既保證調查結果的信度,又保證能夠針對幼兒教師職業。訪談採取每個幼兒園隨機抽取1~2名幼兒教師單獨談話的形式進行,主要目的除了應證問卷上反映的結果外,還對造成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主要原因進行調查和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自評量表調查結果顯示:在總樣本49人中,有輕度症狀反應(因子均分大於等於2)的為29人,佔樣本總量的59.18%,此檢出率遠遠高於全國常模20%。參照相關標準,各因子中只要有一個因子得分大於等於3分者則被認為有可能有中等以上心理健康問題,總體來看,在49樣本中,有10人存在中等以上心理健康問題,比例達20.41%,顯著高於全國常模5%。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2、自編問卷數據統計分析(見表一):

表一、自編問卷數據統計表

表一所反映的是自編問卷中顯示出在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中顯得比較突出的項目。由此不難看出:

(1) 在第1項對於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意義上,有65.69%的人認為意義重大,與此同時,第二項幼兒教師自身感受到的尊重的調查則顯示有72.55%的幼兒教師認為沒有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兩項對比,所佔比例都是如此之高,足以表明幼兒教師的心理落差有多大。一方面對自身所從事的工作的社會意義有很高的主觀評價,另一方面卻又得不到社會足夠的積極評價,這種矛盾衝突從總體上左右着幼兒教師的內心,造成了幼兒教師心理的不平衡狀態,自卑感傾向嚴重。

(2) 對比第11、12項,希望或迫切希望得到進修提高機會的幼兒教師比例高達98.04%,而同比表示進修機會很少或者總是輪不到自己的比例亦高達90.24%。這“兩高”的同時出現,表明隨着時代的發展,幾乎所有的幼兒教師都認識到職後教育的重要性,並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足夠的職後教育,然而事實上提供給幼兒教師的職後教育機會卻遠遠無法滿足廣大幼兒教師的需求。而在第7項,50%的幼兒教師感到教育理論與實踐熱點變化過快,讓人應接不暇,這一點除了有幼兒園在對用於指導本園的幼兒教育理念的選擇上變化過快,盲目追求“新理念”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幼兒教師的職後教育的嚴重缺乏。

(3) 第9、10項則表明超過一半的幼兒教師的職業成就感低,而對比第

8項,77.45%的幼兒教師工作的最大願望是受到尊重和重視,有歸屬感。這又表明,在職業理想方面,幼兒教師的職業成就動機相當高。高的職業成就動機與低的職業成就感並存,這又構成一對矛盾,進一步增加了幼兒教師心理天平上負面一端的砝碼,使得幼兒教師心理失衡更趨嚴重。相信這也是造成表一所反應的幼兒教師抑鬱因子呈陽性的檢出率較高的主要原因。(4)在第6項,贊同“教師應該多奉獻少索取”這一觀點的僅佔總人數的6.86%,由此可見,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幼兒教師也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人生觀的“市場經濟化”比較普遍;同比第1項,認為幼兒教師的社會意義重大的人佔總數的65.69%,這表明絕大部分幼兒教師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社會價值。而有多大社會價值就應該有多大個人價值的觀點又深深影響着幼兒教師羣體,以至於造成第9項56.86%的幼兒教師認為個人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思考與對策: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確實非常嚴重,而對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進行的分析也表明,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全國幼兒教師羣體中並沒有特殊性。也就是説,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由幼兒教師職業的特點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斷,全國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都是不容樂觀的,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也就是全國幼兒教師羣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縮影。因此,以下作為拋磚引玉之用的對策建議,主要是針對我國幼兒教師職業特點提出的。

1、營造“幼兒園文化”任何一個單位,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須營造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猶如社會上近幾年所提出的“企業文化”一樣,幼兒園也同樣需要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感染力是無可替代的。調查顯示:在對工作的最大願望方面,選擇“受到尊重和重視,有歸屬感”的佔67.86%,可見尊重人、重視人,營造一個讓人有歸屬感的環境是很有必要的。幼兒園應當營造自己的文化,並且這種文化要高舉“人本”大旗,管理者和領導機構在對幼兒教師的管理中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到幼兒教師的各種需求並認真對待。對於那些合情合理的近期能夠給予滿足的需求,一定要設法滿足;而對於那些合情合理但是幼兒園近期無法予以滿足的需求,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需求,則需要進行説服慰藉,讓教師相信對於合理的需求在條件適當的時候幼兒園一定會給

予滿足,同時可以考慮用其他可以實現的方式進行“替代滿足”以示補償。這樣做的目的主要並不在於為教師補償多少實質上的利益,而是讓他們能夠感覺到幼兒園對他們的關心和重視,感覺到幼兒園對他們的尊重。這是早就被著名的“霍桑效應”所驗證了的,也是馬斯洛所提出的第三、四級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這兩個層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所產生的效果將會是驚人的。

2、為每一個幼兒教師提供進修提高的機會 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使得幾乎每一個幼兒教師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他們深知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現代社會,作為一名教師,始終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必須不斷提高、充實和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才能做好一名現代幼兒教師。然而,現實是很多幼兒教師在工作的同時很難有進修提高的機會,這使得他們基本上斷絕了進步提高的希望。其實,對任何一個人來説,人生最忌諱的不是貧窮,也不是忙碌和勞累,而是看不到發展前途和希望!前面的調查數據也顯示,98.24%的幼兒教師希望得到進修提高的機會,然而卻有90.20%事實上得不到進修機會,絕大部分教師無法實現自我提高的願望,長此以往,幼兒教師就會感到沒有發展前途,從而喪失信心,造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慢慢滋長,這樣既不利於幼兒教師自身心理健康,也不利於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此,為每一個幼兒教師提供專業進修提高的機會,不僅是解決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也是解決我國當前幼兒教育效率不高問題的一劑良方。

3、適當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調查數據顯示,71.42%的幼兒教師反映工資收入太少,與自己的勞動付出不成比例。在訪談中,很多教師表示,其實工作負擔重也好,各方面要求苛刻也好,只要能得到足夠的報償,再苦再累,也是樂意的。這些都顯示:幼兒教師的需求主要還停留在需要層次體系中最低級的層次。然而對職業理想的調查又顯示,67.86%的幼兒教師又有很強的尊重、愛與歸屬的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有許多“似本能”的需要,由低到高共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一個人只有在低一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後,才能過渡到更高一個層次的需要。心理學最新研究表明,當高級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人也可能會反過來追求其實並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低級需要。這表明 幼兒教師總體上來説,物質需

求已經得到了部分滿足,主要還是因為建立在低級需要部分得到滿足基礎上的高級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使得幼兒教師不得已返回來追求較低級的物質需求。根本問題是幼兒教師已經產生的較高級的尊重、愛與歸屬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產生高級需求的這一基礎並不牢固,因為低級的需求得到滿足並不充分,只是在當前就業壓力較大。

第三篇:農村中國小青年教師心理挫折問題的研究

論文標題:農村中國小青年教師心理挫折問題的研究 工作單位:姚安縣彌興中學姓名:白彩華聯繫地址:楚雄州姚安縣彌興中學郵編:675303聯繫電話:

農村中國小青年教師心理挫折問題的研究

近幾年,隨着青年教師的大量充實,給學校帶來勃勃生機。但由於社會大氣候的影響,由於部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放鬆,部分教師在道德品質,精神風貌,工作態度,生活作風等諸方面或多或少形成了一種消極的社會心理,有的甚至產生逆反性的社會行為,這影響了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影響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認真地研究青年教師的心理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就農村中國小青年教師心理挫折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調試對策等做了一些探究。

一、心理挫折的現狀和主要表現

青年教師的心理挫折是指他們在實現自我目標過程中,由於外界客觀環境的惡化或若干不良事件的影響,使心理受到挫折失去平衡的一種心理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2

(一)、政治淡漠,思想偏激,缺少上進動力。他們對政治不感興趣,政治學習不認真,對公益事業缺乏熱情,有的甚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不入耳;校事、國事、天下事,事不關己”。有些青年教師缺乏綜合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用歷史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往往以偏概全,對社會不合理現象以及分配製度的某些弊端不能正視,對前途迷惘。

(二)、教育思想偏頗,自我修養不夠,缺少敬業奉獻精神。他們對事業、對學生愛得不深,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能(力),教法簡單粗暴,工作敷衍了事。他們渴望別人的理解,又不想過多地理解別人;他們懶於看書學習,抱怨多,思索少;他們更願望衝出校門,而不是躬耕於課堂。

(三)、一切向錢看,道德倫落,缺少對社會民族的責任感。改革開放的大潮造就了大批弄潮兒,一部分人靠能力、機遇或不正當手段一蹴而成為“大腕”、“大款”,但廣大青年教師的地位待遇的提高與期望的目標有較大的差距;再加上受短視、淺薄、浮誇的社會心態的影響,部分青年教師產生了強烈的職業自卑思想和失落感,他們不再甘當“人梯”,甘為“蠟燭”,甘做“春蠶”。

(四)、理想與現實的反差,自我認識定位與客觀環境認可的矛盾,令他們困惑、失望、焦躁不安。青年教師大多 3

是經過大學聯考、會考篩選出來的幸運兒,他們的自我感覺良好,有較強的成就感,他們在為社會作貢獻的同時,強烈追求個人的自我發展,渴望成功。但是現實卻是“無情”的:他們被分配到了農村中國小(有許多地方現在仍然很偏僻、閉塞、落後),生活、工作、學習有種種不便不適,人際關係也常常不盡如人意。另外,他們對教育的弊端有認識或有切膚之痛,卻又無法改變現狀的矛盾,使他們覺得自我價值難以實現。

二、心理挫折產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後果

青年教師心理挫折產生的原因可概括為——“先天不足”和“後天營養不良”。

(一)、“先天不足”主要指國家對基礎教育投入不足,在一些地方並末真正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

據統計,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不到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5.1%。因缺經費,全國約有半數中國小未能配齊教學儀器設備;因缺經費,中國小的教學、辦公用房普遍不足,甚至有許多危房、破舊房未得到修繕;因缺經費,教師的生活、工作、學習環境,交通、通訊設施等大多不佳。教師的婚戀難、住房難、子女就業難等問題,時常困擾着教師,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後天營養不良”是指師範生在校學習和走上工作崗位後,部分學校對他們培養無力,教育無方,指導不夠,使用不當。

1、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他們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升學,學校放鬆了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2、師範院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專業設置、教材等與中國小實際不太適應。部分學校對師範生“放任自流”,對他們的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心理素質的教育很難説是成功的。這也使得許多師範生一旦分配到農村中國小任教,往往難以適應,以至於意志消沉。

3、許多學校的客觀環境和在管理、指導、使用青年教師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青年教師的心理挫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危害後果也是多方面的、嚴重的。

(1)、產生心理障礙,影響身心健康,影響成才。

(2)、挫傷工作熱情,不利於教育質量的提高。

(3)、影響教師羣體關係,不利於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校風。

三、心理挫折的調適對策

我們青年教師心理問題的調適必須堅持正確的認識、高度重視、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堅持不懈的原則;必 5

須依靠多方努力,協調各種關係,進行綜合治理。

(一)、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二)、加強師德建設,開展有成效的政治活動,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

(三)、端正管理思想、實行科學民主管理。調動教師積極性。

(四)、多辦實事,努力改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學校領導要尊重青年教師的價值,注重他們的關係,依靠他們,關心他們。

(五)、搞活學校,鼓勵冒尖,讓青年教師得到實惠。

(六)、重視自我發展,滿足青年教師的成就需要。

(七)、組織青年教師安家社會實踐,加強學習,提高自生素質。

6

第四篇: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的研究開題報告

浙江師範大學

題目: 本科生論文(設計)開題報告姓名:王瑾雅 (專升本) 學號:04952114 導師:滕春燕老師 學院: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的研究》

一、選題目的與意義

隨着我國社會的急劇發展和變化,家庭結構與教養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增加

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兒童的行為問題也較以往明顯增多。研究表明,兒童行為問

①題的發生率在10%—30%之間,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有關研究資料顯示,幼兒的行為問題是比較普遍的,脾氣暴怒、説謊、愛罵人、語言障

礙、自私、自卑、厭食、咬手指甲等問題行為存在於不少幼兒中。有觀點認為,由於人們對

外顯的行為問題關注較多,行為問題通常會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而症狀得到減輕,甚至消失。

因此,兒童行為問題則可以“順其自然”。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可取,兒童行為問題得不到解

決不僅有可能阻礙幼兒正常的心理髮育和發展,影響幼兒的生活和學習,而且也有可能是成

年期心理障礙和社會適應不良的先兆。在幼兒期,問題行為是普遍存在的。從理論上講,在

某種意義上問題行為可稱為“不正常行為”,而行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發展的連

續體,絕大多數幼兒的行為都居於兩者之間,因此一般幼兒都存在一些問題行為,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行為問題是學齡兒童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

正因為如此,我國1996年頒佈實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必須

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2001年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則

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

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有這些有關幼兒園教育

的政策法規,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幼兒教師法定職責。然

而在目前的幼兒園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全體幼兒進行的,幼兒教師對行為問題兒童的應

對可以説是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隱性的但是重要的一環。

但是,隨着兒童行為問題的逐漸增多,幼兒教師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卻無從把握。面對兒

童的行為問題,有些教師最多采取制止的辦法,使兒童的行為問題暫時性迴避,但是到了另

一個情境,該行為問題又會出現;也有教師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對兒童的行為問題過度反

映或不予理睬;有些甚至會説罵兒童表現不好。不允許幼兒參加任何教學活動,導致兒童的

行為問題更加嚴重。兒童出現了行為問題並不表明他就與正常兒童有多麼大的不同,不過是

表現出有暫時性的偏離正常軌跡而已。因此,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正確應對,將有利

於兒童的健康發展。

因此,切實從兒童的行為問題出發,來研究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探討幼兒教師應如何

發揮自身的作用?並設計一份適合幼兒教師的科學合理的調查問卷,將是一項具有重要的理

論和實踐意義的工作。

二、文獻綜述

隨着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 兒童行為問題呈明顯增長趨勢。發達國家已累及學齡兒

童的5~ 15% 。行為問題, 目前尚無統一的概念, 如退縮行為、過度焦慮和恐懼、不服從、

脾氣暴發和不良習慣等, 是一些普通名稱, 描述不像精神病、神經症和發育遲滯等那樣明

確。美國教育界常用的定義是: 學校學習存在問題、人際關係不好、不適合的行為和情感、

泛化的抑鬱和痛苦、與學校恐怖有關的軀體症狀。英國把行為問題分為a行為(antisocial

be-haviour,即違紀行為)和n行為(neurotic bheaviour)兩類。a幼兒行為包括:經常破壞

自己或別人的東西、經常不聽管教、時常説謊、欺負別的孩子、偷東西。n行為包括:肚子

疼和嘔吐、經常煩惱,對許多事情都煩、害怕新事物和新環境、到學校就哭、或拒絕上學、

睡眠障礙。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兒童行為問題(behavior disorder),亦稱兒童問題行為,是指

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在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超過相應年齡所允許偏離正常範圍①白春玉,張迪,穆穎,吳惠穎:《瀋陽市行為問題兒童的個性特徵分析》.

5%-15%的非正常行為,包括兒童在行為和情緒兩方面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各種違紀行為和

神經症行為。兒童的行為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持續時間過長,問題會變得更加複雜、嚴

②重,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礙。國外報告其檢出率達5%-30%。據報道,20世紀80年代發

達國家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4%~20%。我國22個城市協作調查組的調查結果表明4~

16歲兒童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2.19)%。肖湘寧等調查研究顯示在幼兒園教

育機構中有70.5%的幼兒經常或偶爾“拒絕加入同伴的遊戲”,主要表現為膽子小,不能主

動與小朋友和老師交往,幼兒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對同伴缺乏寬容、接納的態度。

近年來,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由1994年

至現今的資料顯示,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的研究比較多,重點放在行為問題的治療與矯正及

影響兒童行為問題因素的研究上。在幼兒教師如何應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

與此有關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主要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

在沿襲已久的幼兒師範教育體系中,知識更新尚未跟上形式發展的要求,這就直接導

致了幼兒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的缺乏,進一步來説幼兒教師應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

的知識也就更加缺乏了。山東省的濰坊、聊城、菏澤、德州、煙台、濟南等城市隨機選擇

30個幼兒園作為測查園,專門對幼兒教師幼兒心理學知識作了封閉式調查問卷。調查結果

得知,(1)對兒童思維發展趨勢的認識,通過率為14%;(2)對幼兒注意特點的認識,通

過率為51%;(3)對幼兒記憶特點的認識,通過率為47%;(4)對幼兒言語發展現象的認

識,通過率為72%;(5)對幼兒想象發展的認識,通過率為86%;(6)對幼兒個性發展的

認識,通過率為4%。各部分內容的通過率很不均衡,最高的是86%,最低的是4%,這反

映了幼兒教師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的特點。最容易掌握的是幼兒教師自身實際工作聯繫最密

切,能直接觀察到幼兒心理特點的方面的題目。在關於兒童説謊的原因分析,有的被試只認

為兒童説謊與其道德品質有關,而不能全面分析兒童説謊。由此可得,一線幼兒教師缺乏系

統性的心理學知識。然而,這些系統性的心理學知識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

通過率最高的是“對幼兒想象發展的認識”,而教師對幼兒想象發展的較高認識對如何應對

兒童的行為問題並不起相關的作用,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通過率最低的

是“對幼兒個性發展的認識”,我覺得這一點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對兒童個性發展的清楚認識,有助於教師瞭解兒童行為問題產生的相關因素,能使教師形成

良好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因此,要提高幼兒教師對幼兒個性發展的認識,為更好應對兒

童的行為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面對越來越多的兒童的行為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為此,人們對幼兒園的這

類情況給予了關注和研究,進行了適當的干預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各別化訓練。

是有奧登和阿謝爾(oden&asher,1997最早提出的。兒童對特定的人際關係行為的知識、兒

童在交往情景中將知識轉變為技巧的能力以及教師正確評價兒童的技巧表現的能力能,是兒

童行為改變的基礎。(2)遊戲治療。遊戲療法是對有人際障礙的孩子進行幫助的一種心理幹

預的方法。是用遊戲作為與幼兒溝通的媒介,讓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將受到的挫折和捆

饒以及內心的焦慮、緊張、害怕、退縮等不良體驗發泄出來,通過遊戲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

問題,對於學前兒童來説,遊戲治療是一種幫助他們擺脱行為問題的有效途徑。(3)z過程

治療。扎斯摟(zaslow,1960)等人提出一種治療兒童孤獨症的方法,同樣可以對行為問題

兒童在情感方面的障礙有治療的借鑑作用。這種方法對內向膽小的兒童、攻擊性強的兒童有

一定的效果。(4)擁抱治療。對於嚴重缺乏關愛的孩子,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使其感受到老

②李成福等:《兒童行為問題與學習成績相關的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師對他的關注和熱愛。(5)“氣球爆炸”。“氣球爆炸”就是把吹大了的、並用繩子紮起來的

氣球弄破,以幫助幼兒發泄情緒的方法。(6)“繪畫療法”。美國的阿爾修勒(aischuler r.h.)、

日本的淺利篤等,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認為兒童的畫是兒童潛意識的表現,畫

面上的表象符號或色彩都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憑藉畫面上的線、形、色的組合與象徵,分

析兒童的心理狀況,瞭解兒童的需求、家庭關係、攻擊性的傾向等,從而幫助和診斷兒童的

問題行為。讓兒童在自由繪畫的過程中抒發情感和問題,通過繪畫投射自身存在的問題。(7)

社交技能訓練。社交技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兒童被同伴接受的程度,而且還能減少社會退縮

及攻擊性行為。這些方法幼兒園教師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也可以適當地進行採納。

目前為止,我認為幼兒教師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考慮:(1)

教師掌握的心理學知識。教育活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質,專業

知識的結構及豐富程度。面對越來越多的兒童行為問題的增加,在上文所提到的關於幼兒教

師心理學知識的分析情況來看,拓寬心理學知識,豐富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

方面的知識,是適應現在社會的最基本的要求。(2)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瞭解(行為問題

與非行為問題)。兒童的行為問題也稱發育性行為問題。在有的關於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的調查報告中所列舉的所謂兒童心理障礙或行為偏異,如情緒容易變化,離不開母親,不願

去託兒所或幼兒園,怕陌生,在家裏呆不住等則屬於兒童心理髮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

國外有研究發現:任何孩子在特定年齡都會發生行為問題。一般孩子每年約發生五、六個問

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反映出所有健康兒童在正常發展過程中都承受着某些壓力。因此,教

師在看待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要慎重,不能盲目下結論。同時,也不能將幼兒的某些心理行為

問題看成孩子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不去加以關注。(3)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感。教師的自我

效能感一般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理解,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對幼兒教師

而言,“一般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教育價值的認知;“個人教學效能感”則是指教師對自

己是否具備能夠有效引導幼兒,給幼兒積極影響的教育能力的知覺與信念。幼兒教師自我效

能感的高低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幼兒的發展。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往往對自己能積極有效

教育引導兒童充滿信心。因此,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充滿信心,並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

育行為,甚至能針對兒童的某一行為展開一定形式的研究。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師對自

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信心不足,傾向於簡單易行的任務。因此,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缺乏

自信,採取簡單方式去“控制”幼兒,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不夠敏感和主動,不利於幼兒的健

康發展。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高有助於提高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能力。(4)教師應

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近幾年,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很快,提出了一些比較先進

的教育教學方法。但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陰影,留下了很大弊病。在目前教育中,口頭講解

仍然佔重要地位。我認為在解決幼兒行為問題上,口頭講解和預防不可少,但應有更多的措

施和方法來替代相對落後的方法,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幼兒教育本身。(5)其他援助方法。教

師在個人能力有限的範圍內,無法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要求助於社會,使行為問題及時

得到解決。可以是家長,在家園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來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比家長和教

師單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好。對於行為問題比較嚴重的,就需要求助於此方面的專家。(6)

幼兒教師自身的應對方式(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關於這方面的解釋上文已有所提級,就不

做展開了。

目前,幼教界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研究比較多,但是在“幼兒教師如何應對兒童的行為

問題”,此方面的研究上相對滯後。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影響者,在對待兒

童的行為問題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此次調查研究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調查量表,

從分析“幼兒教師應如何對待兒童的行為問題”這一角度入手來探討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

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工作。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

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髮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而目前,兒

童的行為問題越來越多,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影響者,在對待兒童行為問題時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因此,我們來進行此次研究目的是在查閲文獻、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來設計一份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應對心理的量表,以全面科學的瞭解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狀況,為促進和提高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水平提供服務

此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全面查閲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主要通過量表來全面瞭解

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的基本狀況,針對幼兒教師的這一情況,來提高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能力,使兒童的行為問題有所下降,從而來保證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的研究內容主要有:

(1)探討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狀況,為編制量表提供理論框架。

(2)編制一份教師對行為問題兒童應對心理的調查問卷

(3)通過調查問卷,全面深入地瞭解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的基本狀況。

(4)結果分析

(5)措施探討

(三)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採用的方法有:問卷法、文獻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

四、論文的基本框架

本論文主要研究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狀況,為促進和提高幼兒教師的應

對心理水平提供服務。全文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介紹幼兒行為問題的研究現狀以及有關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

題的應對現狀。

第二部分是研究設計與實施,包括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研究對象以及研究工具的形成。

第三部分是幼兒教師應對心理的調查結果分析。

第四部分是討論、結論和意義。

五、論文撰寫的進度安排

(一) 初步收集資料及完成開題報告(2014年11月20日)

(二) 編制問卷及施測(2014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

(三) 結果輸入與分析(2014年12月20日至1月20日)

(四) 撰寫論文初稿(2014年12月至1月20日至2月20日)

(五) 修改論文初稿並叫導師審閲(2014年2月20日至30日)

(六) 多次修改之後形成正文(2014年3月)

六、參考文獻

[1]任傳波,等. 大連市1200名兒童行為問題的調查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4年第13卷第3期.

[2]鄭曉邊. 幼兒衞生保健的現狀與展望. 幼教園地,1996年地3期.

[3]彭迎春,倪進發,陶芳標. 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進展. 安徽預防醫學雜誌,2014年5月20日第9卷第3期.

[4]janebrooks著,周逸芬,陶淑玫編譯. 發展與輔導.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5]屈玉霞. 對幼兒教師幼兒心理學知識的抽樣測查. 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山東分院學前教研室,1996年第1期.

[6]張建人. 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 湖南師大教研院.

[7]賀宣真. 教師應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 深圳市財經學校, 職教論壇, 2014年第4期.

[8]許凱. 幼兒教師自我效能感探析. 廣州市越秀區中六幼兒園.

[9]邱學青. 行為問題兒童成因及教育路徑選擇.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jan.2014年1月.

[10]耀宏,傅榮. 心理健康的評價指標與心理健康標準. 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11]黃旭,靜進,史明麗等. 開展兒童心理衞生保健,促進兒童心理健康. 中國婦幼保健, 2014年17期.

[12]種熒,李剛,劉珍妮. 兒童行為問題調查分析. 中國健康教育,2014年8月第20卷第8期.

[13]白春玉,張迪,穆穎,吳惠穎. 瀋陽市行為問題兒童的個性特徵分析.

[14]李成福,等. 兒童行為問題與學習成績相關的研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14年4月 第14卷第4期.

[15]lapouse k,monk ma. an epidem iologic study ofbehaviourcharacteristics in childen. am j public health,1998,48:1134-1144.

[16]mcgee viour problems in a population of seven-year-old childern prevalence,stability and types of disorders. j child psychia,1984,25(2):251-259.

[17]shusta essful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 j psychother,1999,53(3):377-391.

[18]clayton ic, richard jc,edwards cj. selective att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 abnorm psychol,1999,108(1):171-175

[19]basso mr,bornstein ra,carona f, et al. depression accounts for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europsychiatry,neuropsychology, behavioral neurology,2014,4(4):241-245.

[20]morrison preacademic screening for leaming and behaviour problems.j am acad child adol psychiat,1989,28(1):101-108.

第五篇:注重幼兒挫折心理的培養

注重幼兒挫折心理的培養

在我們多年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家長送幼兒入園,幼兒哭鬧着不肯上幼兒園,家長便不斷地抱怨:“這孩子怎麼不願上幼兒園呢?是不是誰欺侮他了?還是老師批評他了??”針對幼兒哭鬧,不願入園這個問題,究其原因不過是孩子在幼兒園裏遇到了一些令他們不高興的事,例如:與同伴發生矛盾、不願午睡,向別人借卷筆刀遭到拒絕,老師批評他了??。還有的是因為家長沒有滿足他們買玩具、買衣服等要求。於是,孩子便使出了他(她)們的剎手鐗—哭鬧不止。家長們便義無反顧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與教師交涉,排除孩子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孰不知這樣的順從和妥協,只會使孩子的心理毫無承受能力,形成軟弱、消極、霸道的性格,一旦脱離了大人的庇護,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他們心理上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

這對他們來説將貽害終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事情就足以證明,我的一位同事,他有一個兒子從小就勤奮好學、乖巧懂事,一直是在周圍人的誇獎中長大的。一直到考上大學,分配工作都是一帆風順。後來他得了乙肝,女朋友與他分手了,從此他鬱鬱寡歡,精神萎靡不振最終導致精神分裂。五十多歲的父母帶着他四處求醫看病。正是由於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他才(請收藏好範文 網:)會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喪失了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今天,我們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我認為首先應該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要培養幼兒的挫折心理。讓他們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用一種自信、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古羅馬哲學家辛尼加早講了“火以鍊金,逆境磨鍊人”逆境才能造就英雄,而順境卻埋沒豪傑。

培養幼兒挫折心理的關鍵在於要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使他們懂得順從和嬌慣只會害了孩子,幫助他們克服見不得孩子吃苦的心理。為家長教

育提供心理學知識,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才能按規律辦事,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活潑、迅速地成長。

培養幼兒的挫折心理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一、説服法。

通過細緻入微的説服教育,可使幼兒明白事理,增強其堅持或抑制某種行為的自覺性。説服法常常是藉助一定的材料進行的。例如:小英雄《龍梅和玉榮》的故事就可以使幼兒明白:為什麼要克服困難?怎樣做才能克服困難在口頭説服時,切記簡單粗暴。幼兒年齡小,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都相當有限,因此,時常會表現出與最終目的的相反行為。為此,老師應耐心地進行細緻入微的説服和解釋,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增強其堅持良好行為或抑制不良行為的自覺性。這樣才能奏效。

二、鍛鍊法

通過各種實際活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的方法,稱其為鍛鍊法,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身體鍛鍊中,力所能及的勞動中培養幼兒的挫折心理國外這方面的教育很值得我們借鑑。法國幼兒園在大雨天要孩子們撐傘、穿套鞋到雨中行走,以鍛鍊在雨天的活動能力,日本人主張幼兒穿的衣服要少於成人,甚至在很冷的天讓幼兒穿一條短褲到陽光下活動,進行裸體鍛鍊等等。從三歲起,幼兒就有一種成長、自立的衝動和需要,這階段的幼兒能幫成人整理牀鋪、收拾飯桌、刷牙、自己洗臉。四五歲的幼兒能把房間和桌面擺弄整齊;六歲的幼兒可以用吸塵器除塵、施地、掃地等等。

三、激發法。

(一)提出要求。對幼兒提出適當和必要的要求有利於幼兒意志的發展。

(二)獎勵和懲罰;獎勵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恢復信心和力量去克服障礙,取得成功。但獎勵不可濫用。只有合適的獎勵才會起到激

勵作用;懲罰是對個人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目的是強迫一個人抵制有害誘因和克服不良習慣。如:懲罰幼兒違反紀律,是幫助他抑制錯誤和不良的行為。懲罰應慎用。懲罰只有在引起一個人較強的不愉快、羞愧和後悔的感覺以及改過的願望時才會有效。懲罰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

(三)監督

監督對幼兒新的努力來説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經常性的監督可以防止幼兒言行脱節,幫助和提醒他們積極地去實現行動的目標。

培養幼兒的挫折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我們的教育者和家長們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鍛鍊其獨立人格,為孩子日後的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提高他們應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遠見、愛孩子的表現。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種體驗,叫挫折感,它是指當一個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會產生沮喪、失意或緊張的情緒反應。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會退縮,有的人則勇往直前。這種差異與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知識經驗和心理準備有很大關係。家長在對待幼兒挫折教育的問題上,首先要意識到幼兒期是體個性形成的關鍵期,有意識地讓孩子品嚐一些生活的磨難,讓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學會在挫折中接受教育,這對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獨立意識、應付困難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oq76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