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農產品調研報告多篇

農產品調研報告多篇

農產品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災區解決農產品賣難狀況調研報告

災區解決農產品賣難狀況調研報告

一、_____縣的基本情況

_____縣地處四川阿壩州,是成都的菜籃子基地縣,全縣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3萬畝。縣城離5.12地震的震中汶川約56公里,人口約5萬,全縣每年1500萬左右的財政收入主要是靠小水電和種蔬菜水果。此次大地震,農村的房屋垮塌嚴重,縣城大部分房屋變成了危房,所幸大地震發生時,絕大多數農民都在菜地忙活,只造成不到200人死亡。由於地震,原來_____縣至成都的210公里二級公路因多段被大山掩埋,無法通行,目前從成都到_____縣只能繞道780公里,其中許多路段為臨時推出的土路,而且要穿越許多高危路段。也正因為如此,至6月30日前,需從_____縣緊急調運出售的蔬菜有大白菜、萵筍、白蘿蔔、蓮花白、芹菜5個品種共計4100多噸。

二、工作組所開展的工作

6月17日上午,我廳接到國家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緊急對口幫助四川_____縣解決蔬菜賣難問題的指示。當天晚上主管副廳長易昌倫同志、副巡視員羅雙鋒同志召集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調節處、長沙市商務局、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負責人,專題研究和部署。

與此同時,鑑於四川_____縣是我省對口支援的災區,我廳緊急請求省政府:

1、將我廳納入湖南省赴四川救災的組成單位;將我廳幫助_____縣災區解決農產品賣難納入我省救災統一行動方案;

2、請省政府統籌解決我廳救災過程中的具體困難。

經報向廳長同意,由我廳市場運行調節處廖光輝處長帶隊,長沙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處周小陽處長、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的尹世軍副總經_____、紅星蔬菜批發市場的鄒宇峯副總經_____組成的工作組一行4人,於6月18日晚上12點抵達四川成都。

為便於在四川開展工作,工作組6月19日上午聯繫了當地蔬菜批發市場--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一同到四川省商務廳與市場運行調節處的同志進行了工作銜接,並聽取了四川省廳和_____縣駐成都工作人員的情況介紹。當天下午,工作組的同志根據上午瞭解到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論證,並拿出了幾個初步預案。

6月20日上午,工作組一行4人及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共5人乘飛機轉道九寨,轉乘汽車,克服疲勞和高原反應、冒着山體滑坡和飛石的危險,歷經8個多小時路程,於當晚10點多鐘到達_____縣,住進_____縣商務局特地為工作組搭建的一個臨時帳篷,並隨即與_____縣商務局的負責同志進行了工作探討。

6月21日上午,工作組利用帳篷辦公,分別聽取了縣商務局、縣農業局的詳細情況介紹,對解決蔬菜賣難問題進行了反覆研究和討論,對當前大白菜、蘿蔔、包菜、芹菜的外運經銷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成本測算。

以其中數量最多的3200噸大白菜為例,經測算:收購單價為200元/噸,因繞道570公里運價由原來的197.4元/噸增加至733.2元/噸,運輸途中至少損耗1/3,每噸損耗為66.67元,加上損耗部分須做垃圾處_____,每噸白菜的損耗部分需支出垃圾處_____費40元,這樣,_____縣至成都每噸大白菜的全部成本達到1040元/噸。成都市場目前大白菜批發價格為0.32元/斤,即640元/噸。也就是説,每運出銷售1噸_____縣大白菜要虧400元。工作組得出的結論是:除非政府給予相應運費補貼,否則蔬菜調出銷售難以實現。

鑑於以上情況,我們就主要考慮從長效機制建設入手,來幫助_____縣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6月21日下午,工作組與_____縣分管商務工作的周副縣長、分管農業的萬副縣長、_____縣經濟商務局和農業水利局的同志一起,就解決_____縣災後重建工作中的農產品流通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建設性建議:

一是,從短期方面,鑑於地震導致交通中斷,繞道運輸成本大幅增加,急待上市銷售的蔬菜達到4000多噸,由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商務局及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公司、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籌集資金50萬元,由_____縣商務局拿出具體的恢復商業營業網點、對農產品調運實行運費補貼等具體方案,經_____縣人民政府同意後進行實施。同時,協調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在已有每天11車_____縣蔬菜調運銷售的基礎上,組織和鼓勵其市場經營户加大對_____縣蔬菜的調運力度。

二是,從長期方面:

1、建議_____縣政府抓住災後重建的機會,提前科學規劃農批市場、蔬菜冷藏運輸設施、深加工設施建設。

2、建議_____縣商務部門和農業部門建立健全農產品信息發佈機制。

3、加強產銷對接。由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3家企業分別與_____縣商務、農業部門簽訂長期合作的框架性產銷對接協議,拓寬_____縣農產品流通渠道和輻射範圍。3個市場承諾:

1、負責組織和鼓勵市場經銷户到_____縣調運農產品;

2、 定期向_____縣發佈批發市場有關農產品的銷售信息,包括:農產品銷售品種、銷售價格、銷售量等;

3、優先安排經銷_____縣產地農產品的經銷户進場攤位,設定_____縣產地農產品銷售專區;

4、對_____縣產地農產品經銷户的有關市場費用盡可能予以優惠;

5、保障_____縣產地貨物優先進場銷售;

6、保證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和交易秩序;

7、組織、動員和鼓勵市場經銷户到_____縣產地投資,建立蔬菜基地、蔬菜加工廠、冷藏庫等。

三、後續工作設想

1、3個市場對所籤協議抓緊深度落實。

2、建議國家商務部商財政部出台災區農產品調運補貼措施,對四川省及對口支援省市調運災區農產品的企業予以運費補貼;

3、建議國家商務部請示國務院,由國務院要求各對口支援省市,將災區科學規劃和建設農批市場、冷藏運輸設施、深加工設施等納入對口援助的範疇。

【第2篇】農產品調研報告

一、基本狀況

多年來,全鄉緊緊圍繞本地的資源優勢、圍繞農業產業化一批以加工為主的小型企業應運而生,迅速崛起,為全鄉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進了農村工業化進程,成為全鄉經濟發展新的亮點。現在,全鄉從事加工的各種類型經濟組織1個,從業人員 74 人,其中水泥製品加工4家、榨油廠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經濟類型分:民營經濟100%。按加工品種分為三大類: 農產品加工、水泥製品加工和磚產品加工。這些小企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圍繞為“三農”服務的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其主要特點:

一是推進了農業向種植、加工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可轉化各類農產品資源,惠及農户 ,調動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了經濟由傳統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

三是龍頭企業發揮“領頭雁”作用

實踐證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產業需要龍頭企業作載體,市場需要龍頭企業來拉動,發展經濟更需要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可帶動農户實施訂單農業,轉化本鄉農產品資源回報農民。

四是顯現了農民增收和轉移農村勞動力雙贏的效果,農產品加工業惠及眾多農民,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歷史問題。

二、我鄉加工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鄉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着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一是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為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水泥製品和磚製品也大多是在本鄉銷售,更沒有形成品牌。

二是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三是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二是融資難度大。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加工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

三、下步措施

1、堅守不移地穩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量的數據和不爭的事實説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業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更是農業、工業雙跨越的基礎。

2、加快加工產業戰略調整。一是優化產業佈局,挖掘產業潛能。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依據現有企業建設若干個加工基地,通過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形成佈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二是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引導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要有遠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式的農產品簡單加工上,企業要滾動發展,必須在產品升級上檔上下功夫。三是實施質量戰略,積極扶持企業依靠質量闖市場,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關部門要下功夫積極協調、扶持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研發。

3、引入扶持和激勱機制。爭取各級財政扶持,扶貧資金等要向加工業給予傾斜。

4、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好的加工項目,以爭取資金支持。信用社等涉農貸款主要金融部門,對發展前景好,生產經營有效益的加工業要給予貸款扶持。

5、加強領導。研究相關問題,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全力推進加工產業的大發展。

農產品調研報告(2)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建議

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加快推進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點建議。

一、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現狀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係國計民生,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初步建成了覆蓋市、縣、鄉鎮、基地(市場)四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保障人民羣眾消費安全,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二、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過於分散,監管難度大

種植業方面:我市農產品生產過於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無法按標準化組織生產,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基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難以真正做到無縫對接。

養殖業方面:我市畜禽水產養殖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養殖户購買劣質苗種、飼料,養殖物有病亂用藥等情況時有發生,給我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隱患。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尚未健全完善

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與農技推廣中心在行政管理上沒有理順關係,既有縣直管,也有縣鄉共管以鄉為主等形式。少數鄉鎮雖然建立了檢測室,但辦公用房年久失修,檢測設備陳舊落後,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管;多數鄉鎮還未建立檢測室,監管手段和監管能力有限,監測人員要兼顧鄉鎮的其它工作,監測效果不盡人意。

(三)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嚴重滯後

缺乏專職檢測人員。市級檢測中心在編人員只有4人,六縣在編的檢測執法人員不到100人,人少事多,超負荷工作;四城區目前尚未設立漁政機構,開展監管工作難度大。

缺乏必要的設備。市級檢測中心只能做定性分析,無法開展定量分析。如瘦肉精檢測只能進行初步篩選工作,要送到自治區才能確認檢測結果;水產品檢測則均需送自治區進行檢測。

缺乏經費保障。目前我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業務經費為每年一申請一審批,沒有形成常態化管理,經費來源缺乏保障。各縣區都沒有專項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經費,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舉步維艱。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設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水產品市場準入機制,水產品既無標識,經營者又未建立台賬,對於問題水產品,其溯源調查的難度很大。同時,由於人力不足,部分縣的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未能正常開展,導致一些不免疫、不佩戴耳標的畜牧產品流向市場,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三、加快推進xx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建議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在市農業局和縣、鄉鎮農業執法機構分別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和監管站,在鄉鎮設立漁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村級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明確各自監管職責,落實辦公場所、編制人員和經費,配備檢測設備,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監管長效機制。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推行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藥制度,種植業以蔬菜為重點,開展蔬菜、水果、茶葉等用藥專項監督抽查,嚴厲打擊高毒農藥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畜牧業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專項整治力度,強化獸藥和飼料生產、使用環節監管。漁業以禁用藥物為重點,強化用藥執法檢查,完善養殖檔案,建立嚴格的產地檢查和準出制度,形成監管工作常態化。

(三)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建議把監管工作經費、檢測設備購置及更新經費、產品檢測經費和技能培訓經費等列入市、縣財政預算,並保證這些經費每年不低於5%的增長比例,做到經費常態化、制度化管理,確保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正常開展。

(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不斷擴大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的建設比例和規模,深入開展農業標準化整體推進示範縣創建,並強化“三品一標”監管,嚴把產品認證准入門檻,完善認證制度,嚴格認證程序,強化認證審核,提升認證工作的規範性和有效性。強化證後監管,加大證後抽檢力度,嚴格執行退出機制,確保認證產品質量。

(五)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機結合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制度,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認真落實養殖檔案記錄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畜禽免疫、畜禽標識和疫情報告制度,嚴格執行動物入場和動物產品出場登記制度,進一步規範動物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監管工作。建立健全產地檢疫制度。嚴格按制度要求開展產地檢疫,出具產地檢疫證明。

(六)加大培訓力度

深入開展檢測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加強對基層檢測人員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我市基層執法人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督執法的能力和水平。

農產品調研報告(3)

一、調研地點:xx市xx區農貿市場

二、調研時間:xxxx年xx月上旬

三、調研對象:消費者以及經銷商

四、調研方法:觀察和詢問以及問卷三者合一的形式

五、調研目的:分析農產品的各種價格,農產品市場的飽和度和市場集中度農產品各種買賣渠道,農貿市場環境住哪概況以及消費者對待農產品的消費的特點、消費觀念和他們對待市場產品特點所持態度和現在市場發展狀況以及農產品服務將要的服務發展方向。

六、農貿市場農產品現狀

目前,農貿市場集中了蓄產品市場、糧食產品市場、水果產品市場、蔬菜產品市場、肉類產品市場以及人們各種生活消費市場組合的農貿市場。在各種農產品買賣區中呈現出不是很集中的狀況,小部分市場產品較分散,大多農產品都在交易廳棚裏進行,農產品經營零銷商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實行各種渠道買賣農產品為主。在農產品供應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總體上波動不是很大,出小部分農產品因種種原因波動大外,其餘在消費者面前還算合理。在農產品質量上還能夠符合消費者營養需求,資量上有保證,人們可安全食用。各種農產品共給和需求基本處於穩定狀態。目前人們對農場品主要以主食類、蔬菜類、肉禽類、雜糧類為主。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中貿易小市場、直銷中心小賣區、農產品初加工小區、農民合作賣區、農民經紀人、行業小協會、倉儲小物流中轉站以及初放形小賣區為基礎的農副產品市場體系。

在糧食市場上,主要供應以大米、麪粉、玉米等主食為主以及其他食品為輔。需求方面又以大米為最大需求糧食產品,在糧食市場上,種類還比較齊全,貨源也還穩定,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人們都喜歡一小批量購買為主,在糧食的種類、價格、質量、消費場所還算滿意。兩市供應上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糧食市場比較集中,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個別合作以及聯盟經營,主要以廳棚為買賣場所以及租的門面買賣未輔。所以在糧食市場上無論是共給還是需求以及價格、質量上都還能滿足人們的滿意度。

在蔬菜市場上,由於近期銷售渠道的變化和持續的下雨,蔬菜在供給上有點不足,價格短期類產生波動,有的蔬菜甚至短缺,共給狀況不是很好,但在調查中顯示今年的蔬菜總體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在未來短期中蔬菜供給上會慢慢好轉,價格波動幅度不是很大。近期看,蔬菜產品大部分還是供應上及時,新鮮程度較好,市民們關心的質量上野蠻有保證的,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還以算合理。近期中,大白菜、胡蘿蔔的價格都上升,其他蔬菜都有價格上升的趨勢,從總體上看,市場上一個周內蔬菜價格都同比上升,共給需求不是很平衡,共給有點不足。

在肉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豬肉消費為主,供給上能滿足人們需求,在價格上保持在xx元到xx元每斤波動,但從近期看加個有上升的趨勢,肉類除豬肉供給外還有魚類、羊肉、牛肉、鴨肉、雞肉等肉禽產品。羊肉、牛肉、雞肉在近期內基本價格穩定,雞肉在xx元每斤。肉內在渠道來源上有零售商、中間商、自銷商等銷售主渠道,都集中在廳棚裏一起銷售,從總體上看,供給還是處於穩定中,能瞞住消費者需求,價格上不是波動很大。

在果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西瓜、蘋果、香蕉、葡萄為主。近期中,西瓜銷量很大,本週西瓜主要在xx元每斤市場價格,市場情景也不錯,但短期由於天氣變冷價格有呈現下降趨勢,香蕉現階段也明顯在價格上下降,供給上有點偏多,香蕉在xx元到xx元每斤左右波動,市場情景不是很好,但短期中波動不是很大。蘋果以及其他水果類產品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但市場情景便哈不是很大,總之,在果類產品中,種類比較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近期中,供給又慢慢大於需求的趨勢,價格可能有下降的波動。

七、農產品市場分析

在糧食產品市場上,大米基本保持在xx元每斤的價格水平,由於大米是必需品,人們不可缺的生活消費品,大米的需求是去發彈性的,有在我們國家政府的各種政策下,大米的價格波動幅度是很小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銷售者在價格上都不必擔心。目前,大米在供給上還是質量上都能滿足需求,銷量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銷售渠道來源於農民直銷、零售商和經銷商。目前,其他糧食產品如玉米、麪粉由於季節的影響,價格上存在小小波動,由於暑期放假,好多學生返鄉回家,我們xx市場需求明顯減少,但價格不會明顯波動。 在蔬菜產品上,大葱xx元每斤、洋葱xx元每斤、蒜瓣xx元每斤、白菜xx元每斤、香菇xx元每斤、洋芋xx元每斤、花菜xx元每斤、南瓜xx元每斤、菠菜類xx元每斤、生薑xx元每斤、白蘿蔔xx元每斤、黃瓜類xx元每斤、蒜薹xx元每斤等。在本週蔬菜產品供給價格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蒜類產品在經過“蒜你狠”之後,價格已開始回落,經過調查分析,由於市場去年價格一直很好,當地居民在一年時間裏,加大了種植面積,導致供給明顯大於需求,使今年的蔬菜蒜類價格到價格下降階段,又由於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未來價格預期、今年的利息調整以及種種原因,在蒜類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其他蔬菜產品價格上升,比如:大白菜、胡蘿蔔、冬瓜價格都比上週價格明顯上升,但上升價格還算合理,供應上還比較新鮮、及時。

農貿市場上蔬菜種類也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消費者消費特點看,易簡裝為主,方便人們購買觀察。有服務上門送貨的潛在市場,但現在人們對增加服務費比較反感,比較不贊同。但對訂貨送貨上門對很多人來説都很方便、及時、快捷、節約時間,他們都比較贊同訂貨送上門,但在質量上有一定的問題。在蔬菜市場上,近期中,蔬菜價格總體上升趨勢,還算合理,在供應商銷售渠道上有新的銷售服務渠道。

在水果市場上,具體的調查了西瓜、香蕉兩種水果,西瓜主要有周邊瓜農供應,西瓜在xx元每斤左右波動,本週xx元每斤,在上週基礎上下降xx元,消費傾向挺高的,質量上也有保證,消費市場情景不錯,由於短期內下雨,天氣變冷,從而影響消費,供給大於需求,導致西瓜價格下降,但由於天氣慢慢轉熱,未來的銷量情景應該不錯,瓜農不必擔心,應持樂觀態度。

本週香蕉價格以xx元每斤,在上週得價格基礎上下降了xx元,由於轉入夏天,天氣漸漸變熱,各地的香蕉的成熟度加快,由於保存的措施不是很好,所以導致供給明顯加大,在消費上不及與供給,銷售者為了最大程度上售出去,減少儲存成本,所以在香蕉價格上出現現階段的持續下降,在此希望銷售者應以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銷售香蕉,以減少成本。又由於水果類產品在消費商富有彈性和具有替代品以及水果類產品不是人們必需品,所以銷售者需進行合理的定價,以達到最大收益。

在肉類市場上,主要以豬肉銷量最大,價格在xx元到xx元每斤,由於最近供應渠道的延伸,供應狀況不是很好,需求量大,較上季度的價格基礎上呈上升價格,但據調查這種價格波動不是很快,是一種正常波動。供應上肉類能滿足市場需求,保質保量,價格上在未來預期中不會一直升會喲下降的趨勢。

八、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現有的市場規模小、服務半徑、市場又是不是很方便人們購買,市場上基礎設施、管理次序不是很好,市場區分已不是很明顯,沒有農殘控制系統體系,農貿市場有的還佔道經營,髒亂情況有點不是很好,規劃上起點不是很好,市場區分還不是很明顯,配套設施不全,當地農產品生產優勢逐步建立,版規模不是很大,農產品質量上、新鮮程度不是很好,我們的xx區龍頭企業少,經營規模小、規模效應沒有從分發揮出來,對我們xx區的農產品帶動市場的帶動不是很明顯,農貿市場好多產品來至於其他縣城,沒有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和沒有很好的組織開展農藥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有些農產品不是那麼的放心食用!

九、我的建議

在我的調研情況中顯示,大多數人們對現在的價格還比較合理,人們主要在農產品的質量、價格、營養、新鮮度、方便快捷、購買環境以及服務上都比較關心,在農產品上比較喜歡簡裝,易於購買觀察,銷售服務有定製送貨上門的潛在市場。

所以,現在我們花溪的現狀中,我覺得還應該多方面的籌集資金以支持農產品市場的規劃建設,重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和貸款,參與到農產品整體建設中,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也使農產品市場進一步的提高,從而加快人們的經濟增長。並進一步的建立完善的規章着制度,改進交易方式,規範我們很多不足的交易行為,不斷提高農產品中的組織管理水平,應到農民經紀人從單一的農副產品交易到農產品交易向生產、加工、保鮮、儲運營銷等一體化經營轉變,並健全我們的規章制度,加強我們的市場調研,應該編制主要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規劃,預測併發布農產品市場行情供給情況,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性,落實好我們的相關制度,發揮好我們的特設產品優勢,共同推動我們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市場信息蒐集系統建設,合理佈局,並加強交易廳棚改擴建保鮮措施。

並在此基礎上調整好我們的市場結構,經一步完善糧食市場、肉類市場、水果市場、蔬菜市場、糧油等市場產品市場區域的加大、質量規格、包裝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組織開展農藥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市場農產品的安全放心!總之,農產品的質量的好壞關係到消費者的利益也關係到我們銷售者自己的經濟收益,所以現階段我們要好好在農產品上好好下功夫,加大加質的生產,加大我們的投入力度,長期中慢慢的經一步提高我們的經濟收入,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會取的好績效的!

【第3篇】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問題調研報告

農產品加工水平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是提升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關鍵環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有利於農產品的深度開發,有利於農民就業和增收,有利於增強農業的綜合素質,有利於發揮農業資源優勢。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又快又好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產業支撐,是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2022年

一、自然資源和發展條件產業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和發展條件。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就是依靠我市面臨的發展條件,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農產品加工業的內容非常多,只能從中選擇重點扶持發展。可以肯定地講,未來農產品加工產品市場競爭會日趨激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各地靠的主要是特色,只有把特色做強做大做出品牌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要準確的把握特色,就必須清楚資源狀況和發展條件,這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前提。

二、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在近三個月的調研中,我們總的體會是:我市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還是較快的,正在成長為帶動我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力量,但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

(一)受煤、焦、鐵產業高利潤影響,民間投資嚴重不足。農產品加工業要快速發展,需要民間增加投資。然而,多年來受煤、焦、鐵等產業高利潤吸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資本投入嚴重不足。據統計,2022年,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454850萬元;而同期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6954萬元,只有第二產業的4.6%。隨着煤、焦、鐵資源供應日趨緊缺,今後若干年內煤、焦、鐵產業繼續保持高利潤,民間投資仍加速向這些產業流動,農產品加工業投資仍將不足。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必須設法解決農產品加工業民間投資不足的問題。

(二)涉及領域寬闊,優勢產業不突出。近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快,加工涉及糧食、畜牧、乾鮮果、蔬菜和中藥材五個領域,但沒有一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今後必須解決好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

(三)企業規模偏小,發展後勁和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企業規模決定着企業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儘管近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快,但整體上看企業規模還是偏小,在與其他地區的企業競爭中處於弱勢。如上述在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不多,其中進入省“1311”規劃重點企業的只有一家。由於企業規模偏小,企業的資源實力、技術能力都很弱,沒有一家企業設有產品研發機構,嚴重製約着企業競爭能力。調研中我們發現,在當地的超市中都很少見到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產品。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必須設法擴大企業規模。

(四)管理水平落後,產業素質不高。我市大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特色明顯、質量上乘,市場銷路也不錯,但企業發展卻困難重重,就是走不上快速發展軌道。深入分析,導致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例如缺乏品牌意識,許多企業高度重視產品質量,認為只要質量好,產品就不愁賣不出去。殊不知,現代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消費者購買產品首先認知的是品牌,是品牌的知名度。多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慢,品牌知名度低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市沒有一個全國知名品牌,區域性知名品牌也很少。再如還缺乏營銷意識,許多企業高度重視產品生產,千方百計更新設備、擴大規模、上新產品,對市場營銷投入很少,沒有完整的市場營銷規劃,沒有完整的市場營銷隊伍。形象地講,就是“正規軍”式的生產,“游擊隊”式的營銷。再如缺乏標準意識,許多企業產品規格不標準、包裝沒檔次,甚至沒有條形碼,更趕不上近年來國內外市場上通行的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標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必須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五)沒有發展規劃,重複建設嚴重。雖然我市農產品加工業整體水平還不高,但某些領域加工能力已經超過我市現有的農產品產量。以玉米加工業為例,到2022年底全市正投資、在建和籌建的玉米深加工能力嚴重超出我市玉米的生產能力,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是沒規劃,政府宏觀調控職能不到位。

三、加快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編制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

市政府編制的《臨汾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農產品加工業確定為今後五年帶動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市委二屆三次會議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突破口,推進新農村建設,以發展工業化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啟動農業產業化工程建設,積極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我市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農業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加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與世界經濟連為一體,農產品加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把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構想落到實處,確實把農產品加工業做強做大,使之成長為優勢產業,就必經編制並實施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明確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各個階段的目標和重點。

(二)找準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立足點。

目前,全國有許多地方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帶動本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而且不少地方的農產品加工業達到很高水平,在國內外市場已佔據明顯優勢。例如內蒙古的奶製品業和羊毛加工業。這種形勢下,我市要把農產品加工業做強做大,就必須找準立足點,應立足“特、精、高”三字方針。特即特色,我市盛產多種特色產品,如永和的紅棗,古縣、安澤的核桃,浮山的小米等,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首先要在這些產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把特色變成市場優勢;精即精細,不因為特色農產品為我市特有而粗製造,要精工細作,把質量提高;高即高標準,為滿足國際國內市場對農產品的高標準要求,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政策的限制和引導來推廣農產品加工業的標準化生產,可研究制訂我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

(三)找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方向。

目前我市農產品加工業領域非常廣,但都沒有做強做大。根據國內外實踐經驗和我市實際情況,我們不可能一把抓,都變成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只能根據我市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選擇特色和重點進行深加工,並全力做強做大。經過調研,我們認為,目前及今後若干年我市應重點扶持三大產業:一是核桃加工業。以古縣、安澤一帶特有的核桃產品為原料,制訂扶持政策,擴大招商引資,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加強產品開發,使核桃加工業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特色優勢產業。二是棗子加工業。永和棗子個大肉厚不生蟲,別具特色,多年來暢銷不衰,已經成為國內市場上的特色產品,最近又被國際組織認定為綠色環保產品,但多年來一直賣的是原產品,沒有深加工,附加值低,收益上不去,而且產品品種少,市場佔有率也上不去。應充分發揮永和棗子這個歷史名牌產品的優勢,延伸產業鏈,開發新產品,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場佔有率,使我市的紅棗產業成長為國內外市場上的現代新型產業。三是中藥加工業。近年來襄汾生地和安澤連翹產銷量已佔全國市場的1/3和1/4,在市場上已經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同永和紅棗一樣,賣的是原產品,產銷量雖然大,但經濟效益和對市場的影響卻不大。應藉助已佔有的市場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深加工,使我市逐漸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中藥產品生產基地。另外吉縣蘋果、隰縣梨、浮山小米和蒲縣莜麥也很有特色,可鼓勵相關縣和相關部門發展深加工。

(四)確定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戰略。

綜觀國內市場,目前在市場上佔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不外兩種形式:一是大企業或企業集團,例如河南以雙匯為主體的肉製品加工業和內蒙以伊利、蒙牛為主體的奶製品加工業;二是企業集羣,例如四川、湖北的炸菜產業和我省太原一帶的陳醋產業。分析我市情況,我們認為這兩種形式都符合我市實際。也就是説,今後發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可採取兩種戰略,即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戰略和企業集羣戰略。對那些產量較大、加工需要大量投資的農產品加工業,例如玉米深加工、水果深加工、肉類深加工等,採取大企業或企業集團戰略;對那些產量不是很大但很有特色而開發加工又不需要大量投資的農產品加工業,例如特色食品、特色工藝品等等,應採取企業集羣發展戰略,即鼓勵眾類中小企業或同時生產相同產品或相互協作生產相同產品,通過大量中小企業同一集羣形成的規模優勢,形成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產業優勢。

(五)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農產品生產基地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穩定、優質的原料。近年來我市為了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先後規劃建設了一批農產品生產基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地看還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一是規模不大,不具備規模優勢,對企業投資尤其是外部大企業投資缺乏吸引力;二是質量不高,絕大多數農產品還是幾百年上千年傳下來的老品種,很難適合現代化的流水線加工;三是有污染,目前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已經成為國內外市場的主體,我市農產品加工業要做強做大,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優勢產業,其產品就必須達到國際上通行的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的檢測標準,而我市絕大多數農產品處於煤焦鐵鑄電等產業包圍之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根本達不到生產有機綠色產品的要求。我市必須高起點高標準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認真搞好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加工原料基地建設與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加快產業、企業、要素的集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帶和塊狀經濟的形成,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水平。

(六)建立健全農產品加工業資金支持體系。

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尚處在起步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還沒有完成,要加快發展,政府還必須從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經過調研,我們認為應着力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制訂優惠政策,吸引煤焦鐵鑄電等產業資金向農產品加工業流動。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市煤焦鐵鑄電等行業已經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企業家手中都握有大量自有資金。尤其是煤礦企業,近年來面對市場短缺,積累了鉅額貨幣財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市政府應研究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這些行業的企業家向農產品加工業投資。二是採取有效措施,鼓勵金融機構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建立企業信用擔保基金,為農產品加工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成立由政府牽頭,企業、金融機構參加的聯席會議或協調委員會,在銀企之間建立起雙方溝通的有效渠道;探索新形式下銀企之間交流增強、互信的新形式新途徑,促進雙方之間的信用合作。三是擴大政府投資渠道和投資規模,形成長期高效的政府投入機制,政府投入向農產品加工業傾斜,確保每年投入資金總量的增加速度高於市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加強與上級財政部門和涉農部門的聯繫,採取多種有效措施爭取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和信用資金;重新審視資金投入辦法,在統籌兼顧的前提下集中財力支持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之間的資金合作。採取有效措施,引導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併、控股、兼併、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促進企業之間的優化組合,以此提高現有企業現有資金的使用效率。

(七)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組織領導。

在我國現有體制下,領導是否重視,特別是各地黨委、政府“一把手”是否重視,對農產品加工業能否快速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宣傳工作,使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重新認識農產品加工業在今後我市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能夠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放到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組織力量加強調查研究,編制切實可行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使農產品加工業走上穩定發展的軌道。深入審批制度改革,在嚴格落實產業政策的同時,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深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克服政府宏觀管理工作中的“越位”、“缺位”和“錯位”現象,為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第4篇】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情況的調研報告

農產品加工企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的重要力量。為此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具有十分重大意義。目前我縣農產品初加工現狀是:

一、農產品產後處理的主要方式和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種植業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和大豆。水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在20萬噸左右,在秋收時節,主要是人力收割,由於收割時間較長,後期有掉粒、倒伏現象發生,給百姓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外,由於水稻成熟後就收割,水稻水份相對超高,這樣又存在水份大,不易儲藏。還有水稻加工設備不夠先進,在進行加工時出現碎粒,這樣就降低了水稻出米率。玉米種植面積在90萬畝左右,年產量在80萬噸左右,玉米產後主要是做飼料,同時存在收割期間工時費用過高現象。玉米水份過高,不業儲藏也是存在的大問題。大豆種植面積是兩萬畝左右,年產量在4000噸左右,主要是榨油。

目前我縣有設施農業31萬畝,3078個設施蔬菜小區,年產各類反季節蔬菜100萬噸,產值20億元,占人均收入的35%。為了便於儲藏,應建幾處大型氣調儲藏庫。為了便於運輸,通往小區的路還有很多是土路。存在雨雪天氣路滑,誤車現象時有發生,所以以後還要在這方面加大些投入。

目前我縣肉雞年加工8000萬隻,肉鴨年加工3000萬隻,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禽產品加工業)3家,年帶動農户兩萬户以上。隨着雞、鴨產量的逐步上升,今年我縣被市政府列為農業產業化鴨鵝大縣。

二、主要農產品產後損失率

具調查,水稻產後損失率在5%-8%之間,玉米產後損失率在3%--6%之間,大豆產後損失率在10%左右。設施農業蔬菜產後損失率大約在5%左右,但有個別發生病變或意外損毀損失可能還要略大一些。禽類產後損失率大約在4---8%之間,但是如果有疫情,損失要大。

三、近年來地方政府為減少農產品產後損失出台的扶持政策及成效

為了減少水稻、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產後損失,縣農機局出售的收割機,政府給予20%的補貼。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產品在收割時的損失。目前我縣設施蔬菜小區建設,每一個小區政府補貼7萬元。設施牧業小區每建設一個小區政府補貼20萬元。

四、對爭取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專項投入的具體立項建議

1、在糧食降低水分上應採取建設兩處大型烘乾塔。

2、在蔬菜儲備上應建設一大型蔬菜保鮮庫。

3、在禽產品加工產業中,應當對大型龍頭企業進行扶持,企業的一些大項目應當給予優先扶持。

【第5篇】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掌握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探索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的主要措施,為實現“保增長”夯實基礎。

近期,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帶領市委農辦、經濟商務局等相關部門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鎮(辦事處)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現場察看,聽取部分鎮(辦事處)負責人、企業老闆、市直相關部門領導的意見,引發了一些思考。

一、當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現狀近年來,我市堅持“優先發展工業”的理念,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挑戰,圍繞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利用各項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使農產品加工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勢頭。截止底,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21家,從業人員7192人,資產總額24.7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4家,從業人員6413人。

實現加工產值35億元,上交税金5515.9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加工產值23.4億元,上交税金3574.6萬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一批優勢主導產業。經過近年來的調整和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已基本形成了糧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飲品、飼料、紡織、白酒等十大類農產品加工行業,其中糧食、油料、紡織、白酒、飲料5個行業發展速度較快。

,全市糧食加工企業和個體工商户達263家,創產值7.49億元,佔加工總產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堅持引進與培育、改造與創新相結合,引進新上或改制發展了“蒙牛乳業”、“亞源乳業”、“新世紀食品”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競爭能力強、能帶動農民增收的龍頭企業,部分企業在省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全市共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個,宜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個。

(三)農產品品牌創建初見成效。全市擁有“蒙牛”牛奶和冰淇淋、“鳳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長阪坡”大蒜、“慈化菜”、“仙草”大米、“楚田”大米、“關公坊”系列白酒、“六糧國宴”、“三峽人家”苕酥、“仙人掌”茶等10多個國家、省級名牌產品,品牌所佔份額達30%以上。

清平豬被納入省級地方標準管理;鳳凰山現代生態農業園區被評為國家級“金水柑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兩河鎮“長阪坡”大蒜種植基地和王店鎮柑桔種植基地被評為省級“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四)民間資本投資農產品加工業日趨活躍。隨着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全民創業的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搭建創業平台,激發了部分有意投資者的熱情,民間資本投資農產品加工業日趨活躍。

(五)農業產業化合作機制不斷完善。產業化的組織方式不斷創新,形成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户”、“產業協會龍頭企業農户”、“龍頭企業基地農户”等多種發展模式。

龍頭企業強化了與基地、農户的利益聯結,帶動發展了一大批與龍頭企業關聯的板塊基地,使基地真正成為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原料車間。仙草米業採用“訂單農業”方式,在全市建起28萬畝優質稻基地;天陽食品在王店村建立了5000畝的紅薯基地;新世紀食品公司繼續採取“包種子、包技術、包收購”的方式,通過提高朝蘚薊收購價格來提高農户的種植積極性,進一步擴大基地面積。

(六)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前景看好。去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攀大附強、借船出海”,轉變經營策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改變傳統的加工方式,採用先進設備和工藝,提升產品加工檔次,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前景看好。

新世紀食品投資1000萬元新上一條生產線,可新增產能3000—5000噸,使公司生產規模達到3萬噸以上,計劃銷售收入達到1.2億以上。翔鶴食品計劃分割肉豬18萬頭,比上年增加4萬頭,2萬頭生豬繁育基地即將投產,計劃在宜昌、當陽建5家專賣店,開發終端市場。

金橋油脂投資1.2億元,興建佔地200畝、倉儲位達8萬平方米的物流倉儲。關公酒業萬噸原酒生產項目預計8月底建成投產,並開發了“關公典藏”、“關公家宴”、“中國紅”等系列瓶裝酒,計劃實現銷售收入1400萬元。

澳利龍飲料和亞源乳業公司與太子奶集團合作,投資1100萬元新上太子奶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亞源乳業在中部六省訂貨會上簽訂了6000萬元的銷售訂單,是去年的20倍。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規模不大,帶動能力不強。雖然我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數量大,規模以上企業逐年有所增加,但總的來看,企業個體規模小,龍頭企業少。

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4家,佔加工企業總數的12.3%;共培育省級和宜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分別佔加工企業總數和規模以上企業的5.6%、45.3%,作為龍頭企業所應具備的引導生產的導向功能、加工增值的開

發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務功能、聯結農户的帶動功能均不強。同時,因缺乏先進的發展理念,造成低水平重複建設,產品類同,削弱了全市的整體競爭力,一出現市場不穩定,產品銷路不暢,企業就面臨着停產的危險。

,油菜籽收購價格從最初的2.8元/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場價格波動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業嚴重虧損,大部分企業停產。

(二)從事農產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雖然我市部分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有所改進,但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水平偏低,生產工藝比較落後,生產加工能力與水平整體上還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深層次加工的數量比重小,多層次開發的產品少,產品檔次低,進入中低端市場的較多,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消費市場的需求。

有的甚至還停步於傳統的手工作坊和簡單的機械生產,勞動生產率低下。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雖然培育了“鳳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幾個國家、省級農產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業經營者缺乏商標品牌意識,創牌積極性不高,沒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產品定位不突出,傳統產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檔產品多,名優產品少。

(四)企業與基地的聯繫不夠緊密,缺乏穩定性和規範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就是要讓農民合理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潤,幫助和帶動農民增收。

我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雖然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如新世紀食品採取“三包”方式發展朝鮮薊基地、仙草米業和龍之泉採取“訂單農業”方式分別發展優質稻和紅薯基地等,湧現出了許多好的典型,但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户利益聯結不夠緊密,缺乏穩定合理的有效機制,基地與企業沒有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係,多數是農產品合同契約型,服務型、保護型不多,加上雙方義務和權利不明確或無規範措施,單方面違約或毀約現象十分普遍。同時,我市推動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才剛剛起步,龍頭企業建立的基地比較分散,並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連接,導致企業在短時間內收購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難。

【第6篇】鄉鎮農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

一、基本狀況

多年來,全鄉緊緊圍繞本地的資源優勢、圍繞農業產業化一批以加工為主的小型企業應運而生,迅速崛起,為全鄉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進了農村工業化進程,成為全鄉經濟發展新的亮點。現在,全鄉從事加工的各種類型經濟組織1個,從業人員 74 人,其中水泥製品加工4家、榨油廠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經濟類型分:民營經濟100%。按加工品種分為三大類: 農產品加工、水泥製品加工和磚產品加工。這些小企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圍繞為“三農”服務的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其主要特點:

一是推進了農業向種植、加工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可轉化各類農產品資源,惠及農户 ,調動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了經濟由傳統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

三是龍頭企業發揮“領頭雁”作用

實踐證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產業需要龍頭企業作載體,市場需要龍頭企業來拉動,發展經濟更需要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可帶動農户實施訂單農業,轉化本鄉農產品資源回報農民。

四是顯現了農民增收和轉移農村勞動力雙贏的效果,農產品加工業惠及眾多農民,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歷史問題。

二、我鄉加工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鄉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着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一是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為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水泥製品和磚製品也大多是在本鄉銷售,更沒有形成品牌。

二是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三是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二是融資難度大。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加工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

三、下步措施

1、堅守不移地穩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大量的數據和不爭的事實説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業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更是農業、工業雙跨越的基礎。

2、加快加工產業戰略調整。一是優化產業佈局,挖掘產業潛能。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依據現有企業建設若干個加工基地,通過農產品加工基地的建設,形成佈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二是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引導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要有遠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式的農產品簡單加工上,企業要滾動發展,必須在產品升級上檔上下功夫。三是實施質量戰略,積極扶持企業依靠質量闖市場,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關部門要下功夫積極協調、扶持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研發。

3、引入扶持和激勱機制。爭取各級財政扶持,扶貧資金等要向加工業給予傾斜。

4、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好的加工項目,以爭取資金支持。信用社等涉農貸款主要金融部門,對發展前景好,生產經營有效益的加工業要給予貸款扶持。

5、加強領導。研究相關問題,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全力推進加工產業的大發展。

【第7篇】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成功運作的啟示調研報告

**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成立於20__年10月,由包括鎮黨政班子成員在內的9名股東集資組建。僅20__年春節期間,就銷售地產麪粉30噸、玉米餷子10噸、森林雞1萬隻、山野菜1.5噸,公司創利3萬元,股東獲紅利10,拉動加工企業創利1萬多元,農民增收10多萬元。在調查中感到,組建經銷公司是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户、企業與市場緊密連接,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形式。透過這一成功範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點啟示:

一、適應市場需求,突出本地特色,是項目選擇的關鍵所在

發展經濟,首先要研究好市場定位問題。尤其對剛成立的公司來説,更要把市場定位擺在重要位置,打好市場牌,做好開拓市場、佔領市場的文章。**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就是在充分研究自然資源、產品質量、市場需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基礎上,才把努力方向定位在農副產品銷售上的。

一方面,有綠色、特色產品優勢。沒有好的產品,就沒有市場競爭力;沒有市場競爭力,也就沒有好的效益。**鎮地處半山區,土地肥沃,腐殖質厚,雨水充沛,晝夜温差大,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極好的自然條件,農作物的品質十分優異。本地生產的麪粉,麪筋含量高,品質好;玉米屬法國的孚拉爾玉米品種,完全按綠色生產流程組織生產,產品安全、無公害;西瓜等綠色產品在周邊市縣也有一定的市場。**鎮大規模養殖森林雞,年飼養量達10多萬隻,森林雞的營養成份富集,是畜禽產品的一大特色。此外,本地出產的木耳、蘑菇等山產品也是遠近聞名的特色物產。**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對本地生產的產品進行包裝、宣傳,統一打造品牌,努力使綠色特色產品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經實踐證明,這是推動農業產業化、拉動農民增收的正確選擇。

另一方面,可以解決農副產品質量好、價格低的矛盾。**鎮出產的農產品品質好,但加工鏈條短、賣原字號產品,沒有形成產品優勢、價格優勢,山區產品的特色沒能充分展現出來。農產品如何能以較高的價格及時銷售出去?這一問題成為困擾鎮村幹部和羣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緊緊抓住了這個焦點,主動擴大宣傳,實施品牌戰略,努力開拓市場,使銷售範圍迅速擴大,銷售量急劇上升,產品價格一路上漲。**農產品經銷公司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宣傳自己的產品,通過在各種新聞媒體上打廣告、散發宣傳單等形式,積極把產品推向市場、開拓市場、搶佔市場,提高產品的價格。特別是當產品銷售一空時,公司還在縣電視台打廣告提醒消費者,一來防止假冒產品搶佔市場,二來為今後的銷售作鋪墊。這條別具一格的廣告給消費者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實踐證明,質量是根本,宣傳是依託,品牌是紐帶。只有狠抓產品質量,努力打造品牌,全面加強宣傳,才會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信任和接受,才能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使農民有好的收益,促進農民增收。

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勇於實踐,是新時期農村幹部的必備素質

發展經濟必須要以創新思維開展工作,積極實踐,勇闖市場,敢走新路。温州人進市場比我們早20多年,人人懂經營,家家是工廠,而我們的農村幹部剛走出“三催三種”的服務模式,對市場經濟一知半解。因此,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當前的重點問題來研究,而能否勇於帶領羣眾奔市場、找活錢,則應成為當前檢驗幹部思想觀念的重要方面。按照市縣關於鄉村幹部領辦創辦產業示範基地的要求,創辦了**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由被動工作變主動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給羣眾看,帶領羣眾幹,並積極創新經營管理方式方法。

一方面,採取虛擬經營的方式。幹部在帶頭闖市場的同時,創新了經營理念,採取了虛擬經營的方式。所謂“虛擬經營”,是品牌運作的一種高級形式,即以公司為中介,一頭連市場,一頭連農户,根據市場需要聯繫企業進行生產。農民生產原料,企業生產半成品,公司包裝後出售,即“賣一個商標,三方得利”。這種經營方式不僅減少了大量的製造費用和資金,還能充分利用他人的要素投入,降低自身的風險;可使企業在有限的資源下,為取得競爭中的最大優勢,僅保留企業中最關鍵的功能,而將其他的功能虛擬化;其目的是在競爭中最大效率地發揮企業有限的資源。虛擬經營不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運用的經營形式,但它的思維方法可為每一個企業所借鑑:就是運用自身最強的優勢和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公司內部實行科學管理。管理出效益,嚴格管理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公司的重大問題都由股東大會討論研究決定,採購、加工、銷售等環節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摒棄了家長制一人説了算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使公司的管理模式與市場機制有機地協調起來。

三、注重質量和信譽,着力打造品牌,是獲得成功的根本

1、以質量創品牌。任何一種產品都要靠質量獲得市場,靠質量贏得信譽,靠質量謀求發展。穀雨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首先調查瞭解了小麥和玉米品種、管理、加工等方面的情況,並對加工企業進行考察,掌握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在對比分析基礎上,選出生產技術好的加工企業,與其簽訂供銷合同。對木耳、森林雞、蘑菇等山產品則是直接到採集户、養殖户家中收購,確保產品質量。

2、以品牌征服市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方向逐漸轉移到品牌產品上,市場對品牌產品的認可程度也在逐年提高。因此,農產品只有創品牌,用過硬的品牌征服市場,才能真正促進農民增收。

3、以誠信維護品牌。在市場經濟中,誠信是塊金字招牌,只有堅持誠信經營,才能在市場經濟中求得一席之位。**農產品經銷有限公司正是堅持了誠信經營的原則,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品牌,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才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第8篇】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加快推進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點建議。

一、_____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現狀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係國計民生,是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近年來,我市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初步建成了覆蓋市、縣、鄉鎮、基地(市場)四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保障人民羣眾消費安全,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二、_____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過於分散,監管難度大

種植業方面:我市農產品生產過於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無法按標準化組織生產,農藥、化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基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難以真正做到無縫對接。

養殖業方面:我市畜禽水產養殖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養殖户購買劣質苗種、飼料,養殖物有病亂用藥等情況時有發生,給我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隱患。

【第9篇】縣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縣情

××縣位於*、*、*三省交界,是一個革命老區縣,共和國將軍縣,同時又是一個貧困縣,人口大縣,農牧業大縣。全縣人口103萬人,轄27個鄉鎮,876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4215平方公里。××縣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綠色生態示範縣,國家商品糧重點縣,全國品牌茶生產基地,全省生豬養殖重點縣,全省大豆產業化、肉牛養殖重點縣。20xx年,全縣出產糧食50萬噸,棉花1000噸,花生5500噸,蔬菜34萬噸,水果20xx噸,水產品7000噸,中藥材3000噸,木材20萬立方米,楠竹50萬根。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全縣現有涉農市場16個。從分佈上看,城關地區佔有12個,27個鄉鎮僅佔4個;從類型上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僅2個(均在城關),農貿市場14個;從建市時間看,近10年新 的僅2個,10年前建的14個,其中有9個繫上世紀80年代所建,規模、硬件設施等遠遠不能適應現實發展需要。

(二)存在問題

1、現有市場數量不足。××縣人口大縣和農牧業大縣,現有16個涉農市場遠不能滿足本地人民羣眾日常消費購買需要,更不可能承擔起農產品外銷的重任,直接導致農產品買難、賣難,產品腐爛、變質,“有品無市”傷農。

2、現有市場質量不高。前面説過,全縣16個涉農市場有14個是10年前所建,其中9個是上世紀80年代所建,市場陳舊殘破,嚴重老化,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市場硬件設施,都已不適應時代貿易需求。同時,16個市場中,純菜市場佔了8個,真正意義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僅佔50%。

3、現有市場佈局不合理。××縣轄有農村鄉鎮26個,而分佈在鄉鎮的農貿市場只有4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沒有一個,絕大部分農民銷售產品只能以街為市,佔路為市,既影響農村集鎮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嚴重導致農產品不能適時、保鮮銷售,農民增產不增收,挫傷農民種養積極性。

4、新建市場有計無力。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應當屬半公益性質的建設。如果市場運作進行建設,投資者靠收取租賃費恐怕猴年馬月都無法收回投資,此類項目招商引資根本無人問津。而××又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財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飯”財政甚或吃飯都難保,鄉鎮政府保運轉經費都存在缺口,靠當地政府投資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也只能是幻想。

三、國家和地方的扶持情況

××縣是國扶縣,當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點扶持。但單就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來看,××還未享受到國家的相關扶持政策。××省出台了《市場體系建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其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有對口扶持政策,我們縣積極申報相關項目,得到了關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嶺菜市和伍市農貿綜合市場共爭取到16萬元資金支持。

四、今後扶貧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議

××縣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具有現實需求和優勢。一是農業出產優勢。××是一個農牧業大縣,農業出產品種豐富,出產量大,糧食、茶葉、蔬菜、藥材、木材、生豬、山羊、肉牛、水產等都形成了規模基地種養。二是地理優勢。××地處湘、鄂、贛三省交匯處,歷來是邊界貿易的重地。境內交通運輸便捷,106國道穿境而過,現已開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京珠高速在××開設出口,到省會長沙只需90分鐘,到古城岳陽只需60分鐘。我們認為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步伐,是解決農民買難賣難、促使農民增產又增收的重要途徑,懇請國家對此項建設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一)在一個時期內,國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建設。

(二)長期支持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

(三)對貧困地區農產品交易税費進行減免。

【第10篇】提升農產品質量認證水平調研報告

提升農產品質量認證水平調研報告

我縣地處湘北邊陲,擁有豐富的資源,主要農產品的產地城市化、工業化程度低,城市和工業產生的“三廢”污染物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的污染時間短、程度輕,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和資源優勢。我縣的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目前仍面臨着一系列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仍然是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一、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發展現狀

多年來,我縣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開闢思路,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截止20xx年11月,我縣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0個、產地面積7.91萬公頃,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品22個,其中糧油產品2個,茶葉5個,蔬菜4個,水果5個,畜禽產品5個,其它1個;綠色食品企業5家,產品5個,產量26896噸;有機食品企業8家,均為茶葉企業,產品19個,產量813.5噸。

二、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看,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品牌效應日益增強,但同時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是認證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市場需求較大的畜禽肉類產品所佔比例極小,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市場流通體系和優質優價競爭機制發育相對滯後,品牌價值尚未得到充分實現,影響着開發效益;三是認證產品保障體系不完善,個別生產企業僅僅是通過認證了事,求得一個“綠色”或“有機”賣點,認證後的管理、企業自律行為、規範用標等,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着社會對認證產品品牌的認知度;四是由於市場準入制度沒有實施,很難體現認證產品的優質優價。

三、加強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對策

(一)、圍繞中心工作,做到“四個結合”

1、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

農產品質量認證是引導和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一項有效措施。要重點結合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優糧工程”建設,積極組織規模開發,抓好大型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快產品認證步伐,擴大總量規模。

2、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相結合

農產品質量認證是龍頭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條重要途徑。龍頭企業,特別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代表了農業企業的最高水平,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代表了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形象。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認證農產品品牌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能促進我縣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

3、與農民增收相結合

農產品質量認證是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增長點”。要通過宣傳和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育認證農產品消費市場,做好廠商合作、產銷銜接,利用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調動農户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

4、與農產品出口相結合

農產品質量認證是擴大農產品出口的一個有力手段。要密切跟蹤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開展國際認證合作,突破貿易技術壁壘,在促進農產品出口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組織領導,實施整體推進

加強領導,落實措施是推進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和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重要保障。要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加快地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把維護農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將其納入我縣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考核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主管領導具體負責,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納入目標考核責任制。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係,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確定發展方向和發展階段,建立健全長效發展機制。

(三)、制定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

制定長期穩定的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開發政策、資金扶持政策等,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股份制聯合體和專業協會等,增加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借鑑江蘇、山東、福建、黑龍江等地的先進經驗,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機制,加大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設立農產品質量認證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標準制定、認證認定、基地建設、市場營銷和監督檢查、宣傳培訓等工作,對於獲得認證的企業給予資金或其他形式的獎勵。

(四)、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業務培訓

充分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藉助各方面力量開展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宣傳活動,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倡導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為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的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在技術培訓方面,採取多種形式有計劃、有步驟的對從事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主管部門、生產者、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質量監督檢測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訓,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起一支懂生產、善經營、會 管理的專業技術隊伍。

(五)、明確工作重點,提高認證水平

目前,農產品質量認證已成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也是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抓手”。要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的職能作用,緊緊依託農業系統的資源優勢和技術條件,結合我縣農業發展的實際,不斷地規範、創新和完善我縣農產品質量認證管理的運行體制和發展機制,保證認證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規範性。

(六)、加強後續管理,打擊假冒偽劣

加強獲證產品的後續監督和管理,做好獲證企業和產品質量抽檢工作,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和產品,取消其認證標識使用權。配合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加大對認證產品市場的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假冒認證產品的違法行為,保護認證產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維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市場形象。

【第11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調研報告

河北省是農業大省,緊靠京津與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相連又有優良的海港,農產品流通條件優良。但長期以來,受地區經濟的侷限,農產品主要通過第三方流通到京津地區,對廣泛區域市場的開發非常有限。導致農村市場體系滯後、農產品流通不暢已成為阻礙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影響農户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農產品電子商務利用先進、便捷的技術,搭建農業信息應用平台,在網絡上實施農產品的交易,以低成本、高效率、無地域界限等優勢,給農產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對提高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針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化問題的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的現狀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指將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商務手段引入現行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中,以保證農產品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有效暢通,通過農產品物流、電子商務系統的動態策略聯盟,建立起適合網絡經濟的高效能的農產品營銷體系。農產品電子商務消除了傳統商務活動中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時空障礙,減少了農產品流通環節,從而大大降低了農户進行廣告宣傳、信息搜尋、貿易洽談等商務活動的成本費用;而且電子商務依託全國或國際互聯網的交易網絡,使企業能夠衝破條塊分割的市場格局,擺脱區域性市場的限制。因此,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打破了農產品營銷中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產品的銷售空間更為廣闊,有利於農業企業樹立市場全球化和產品標準化的觀念。

整體來看,農產品進行電子商務化的程度不是很高,這主要跟農產品的特點有關。現如今網上已經有農產品的銷售但是這些農產品只是一小部分,而且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展現銷售的農產品都是能夠長時間保存,方便運輸,或者是有自主的品牌的商品。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農產品來説這些都是他們不具有的特性。部分蔬菜水果,肉類等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由於保鮮技術和農產品本生的特性不同極容易出現腐爛變壞的情況;同時農產品在電子商務化過程中如何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全方面的展現給消費者和客户讓消費者全面瞭解等問題直接制約着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的發展。

二、制約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發展主要因素和問題表現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不完全,這些建設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的建設。硬件方面:雖然通訊網絡已鋪設到市、縣、鄉鎮,同時由於我國在經濟危機時期採取的家電下鄉政策已經使我國大部分農村有了電子商務的終端——電腦。但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是非常落後的可以説幾乎是沒有的。農產品的銷售還處於原始的當地自銷和中間商的收購。農產品的銷售市場受到了嚴重的侷限,使得農民的利益受損。軟件方面,農民和企業有使用電子商務進行的意願但是受到了自身素質和知識的影響,是自己的這些意願很難成型。而且農民在銷售的時候還是願意接受現金的交易方式這與電子商務的簡易化交易有所衝突。網上銀行的交易以及貨到付款的交易在大部分農民中還是很難實行的'。

(二)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影響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多數農產品的特點是水分多、容易腐爛,特別是蔬菜、水果,在物流作業過程中存在包裝難、裝卸難、運輸難、倉儲難等問題。物流公司對農產品的運輸與其他工業產品一視同仁的分揀制度存儲運輸制度使得消費者在收到產品的時候會有一定的破損或者與原物不符。從而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期望。單就農產品的運輸來説,還沒有一家專門的物流公司在從事這方面的運輸。據調查現在已經在進行網絡銷售的農產品都是通過快遞公司來進行的。這就造成了農產品流通費用的增加。因為物流公司在運輸這些產品的時候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成本,同時這部分成本最終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致使這部分農產品在電子商務過程中雖然在銷售價格上有優勢但是運費成本的增加使得消費者所得的實惠就不是很明顯,也減弱了消費者購買的期望。

(三)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農產品電子商務對網上交易的農產品的品質、包裝規格以及產品編碼都有要求。但是我國還沒有完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所以有些網站對農產品的標準化做了一些嘗試,如“中農網”按照採購者的習慣將農產品及加工品分成了18大類,每一大類分成5到10個小類不等,併發布相應標準描述,而我國的部分農產品為非標準化的經驗性產品,消費者必須在使用之後才能對該商品作出客觀評價,而且農產品種類繁多,反映產品品質的指標複雜多樣,給農產品標準化帶來很大的難度。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已經成為阻礙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解決制約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發展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加大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工作以及加強培養新時代現代農民和農業信息管理與服務人才。首先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和維護工作。組織建立健全大型的綜合性農村信息化網站及鄉鎮一級的電子商務網站,建立行業的或綜合性的農產品專業網站,積極扶持和鼓勵農業生產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服務網絡向縣鄉以及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及農户延伸,積極引導農民和涉農企業積極進入市場,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運用宏觀調控、税收等手段鼓勵涉農企業更多運用電子商務;加強村鎮網絡建設,為農户網上消費,參與和使用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條件;通過以資金或優惠政策支持研發活動,提高電子商務技術水平。

其次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電話、移動通信工具等多種信息傳遞手段,以村級組織為基礎,利用現有的信息基礎設施資源,建立傳統媒體與現代信息網絡優勢互補的信息服務網絡,提高信息體系建設的規模和水平,加強對農民的信息服務。

整合信息資源,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管理和協作機制,開闢穩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實現涉農數據的兼容和共享;並加快構建農產品市場預警和監管系統,規範市場行為,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最後加強電子商務有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户中的可信度。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的電子商務科技宣傳和培訓,傳播電子商務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增強農户對電子商務的瞭解和認識。同時各級政府制定詳細的規劃,採取具體措施,有步驟、分階段提高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

對農民進行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培訓,教會農民使用和掌握檢索網絡信息和網上交易的方法、技術及防範風險的方法,提高農民的信息素質和技術水平,改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的社會基礎。加強對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加快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強化各級農業信息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組織開展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務水平,教育農民使用和掌握檢索網絡信息和網上交易的方法。

【第12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一、嚴謹治學

教師的工作方式不是像其他職業那樣使用什麼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識、智慧、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因此教師對學生來説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化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需要。教師在工作中要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的鑽研。因此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研究,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研究型的教師。

二、團結協作

在教學工作中我始終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生榮譽校。

三、尊重家長

我們除了上好課外,還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繫,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以便更好地教好學生。

四、廉潔從教

工作中我們要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杜絕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學生、家長財物或有償家教等以教謀私行為。

五、為人師表

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要行為世範,為人師表。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思想進步的導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才能真正為人民師表。而我們所説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須先行為示範。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身的。身為教師,要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本人始終本着以上八點原則,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第13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報告1

一、嚴謹治學

教師的工作方式不是像其他職業那樣使用什麼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識、智慧、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因此教師對學生來説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今天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化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學、心理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學生的成長規律也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需要。教師在工作中要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教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的鑽研。因此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研究,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研究型的教師。

二、團結協作

在教學工作中我始終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生榮譽校。

三、尊重家長

我們除了上好課外,還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繫,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以便更好地教好學生。

四、廉潔從教

工作中我們要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杜絕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學生、家長財物或有償家教等以教謀私行為。

五、為人師表

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要行為世範,為人師表。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響學生。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的思想進步的導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才能真正為人民師表。而我們所説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須先行為示範。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身的。身為教師,要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本人始終本着以上八點原則,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調研報告2

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食品質量水平不容樂觀,有毒有害食品時有曝光,生豬“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問題食品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鏈條上重要的一環,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分工規定,從田頭到餐桌的安全監管鏈中,農業部門主要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即種植、養殖環節)的監管,承擔源頭把關的責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主要依據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該法明確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過程是從農田到市場;明確了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統一監管的主體地位,確立了監管體制與執法依據,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全過程的控制和監管。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聯合農業執法局全方位開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宣傳貫徹工作,履行監管職責,依法開展對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主體監管,加強農產品例行監測,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切實提升農產品安全監管水平,有效規範農產品生產行為,我縣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較好保障了全縣初級農產品消費安全。

一、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

從近年來開展的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情況來看,我縣農產品質量總體安全可靠。蔬菜監測合格率穩中有升,生豬養殖環節“瘦肉精”檢出率連續三年為零。目前大部分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術都有了一定提高,農業投入品使用日益規範,有機磷、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經營、使用行為得到有效控制,農藥殘留超標情況逐年好轉,近幾年來全縣未發生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一)健全監管網絡,落實監管責任

近年來,縣農產品監管中心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快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在原23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基礎上增設農產品質量監管站,明確農產品安全監管員,建立了多級監管網絡。

在責任落實方面,按照局各科、站的職能,對職責範圍、責任內容和責任追究進行了規定和明確。將工作任務細化分解,每年由局一把手與各科、站和街道鄉鎮農業科、辦負責人簽訂工作責任書,落實監管任務。

(二)加強檢驗監測,提升監管實效

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為抓手,明確監測任務,積極配合上級業務部門,抓好農產品質量監測工作。為提高監測覆蓋面和時效性,在江店梅山建立了2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配置速測和自檢設備,加強蔬菜的農殘檢測。同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台,明確了工作目標和思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逐步推廣建設。

(三)加強行政執法,強化源頭監管

農業行政執法是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組織開展了系列農業專項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行動,如“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頓”、“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添加劑專項整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整治活動。同時,在農藥、獸藥等投入品使用高峯期間如夏、秋季加強日常監督管理。通過專項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引導農藥、肥料等農資店建立連鎖經營模式,實行規範經營,嚴厲打擊銷售經營高毒禁用農藥和假劣農資行為,確保農產品生產源頭安全。

加強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統一印發農產品生產記錄本分發到經營主體手中,規範農事操作的記載,並利用現場監管、技術培訓等,加強督促指導,不斷規範生產行為。

(四)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質量安全

近年來,縣農林局積極推廣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有機和綠色食品“三品”認證,開展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指導,推廣昆蟲性誘劑、殺蟲燈、防蟲網等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初步構建了一套涉及產前、產中、產後安全標準體系,將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降低農殘等措施具體化、規範化和簡單化,使農户在生產中有標可依,有章可循。通過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現代市場主體,發揮他們作為農業標準化推廣的有效載體作用。目前已創建縣級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9個,市級農業標準化基地2個,實施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工程3.29萬畝,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

利用網絡、報紙等傳播媒介和農技下鄉等方法加強宣傳,多層次、多形式開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貫徹活動,組織開展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為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效果,向消費者和農產品生產者編印發放蔬菜種植生產基本知識、畜禽、水產養殖基本知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彙編》等技術和宣傳資料,做到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同步宣傳。針對產業基地實際和羣眾需求,重點開展科學種植養殖和安全用藥培訓,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職責交叉的環節分工不明確

農產食品生產和消費要經過一個完整的鏈條,包括生產(種植、養殖)、加工、運輸、貯藏、銷售、烹飪等環節,從農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對食品的污染,造成農產品的不安全。實踐中各行政機關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來進行分工,即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採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該規定雖然簡單明確,但在管理體制上往往形成部門職能交叉的模糊地帶,最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

(二)部分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不完善

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界定還不夠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包括哪些類型的標準和哪些級別的'標準,以及它們之間的適用原則,實際工作中參照標準不統一。在農藥殘留國家標準,有很多農產品沒有對應的檢測標準,比如目前常用的殺菌劑腐黴利,經常檢測到藥物殘留,但國家標準裏沒有相應的葉菜類蔬菜的殘留標準,而只有茄果類蔬菜、黃瓜以及韭菜的殘留標準,而這三者之間的標準值差距很大,很多時候葉菜檢測結果參照茄果類蔬菜就是合格的,參照韭菜的標準就超標了,這給監管工作帶來困惑。

(三)散户生產經營主體管理難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的違法行為有具體的規定,而對家庭散户生產中的違法行為缺乏約束機制。我縣農產品的生產主體很大一部分還是種植、養殖散户,而且外地人租地種養殖的比例越來越大,人員流動大,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此外,有一部分農民專業組織合作社,實際上也是散户生產,根本做不到企業化生產的要求,其登記的目的不是為了生產需要,而是為了徵用賠償和銀行抵押貸款使用。對於農產品生產散户,其數量多且相對弱勢,在依法監管上存在監管難、處罰難、執行難的問題,需要法律法規方面制定相應細則。

(四)監管力量和技術支撐不足

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量大面廣,而我縣農產品安全監管部門人員偏少,有限的監管力量難以應付日益繁重的監管任務。而鄉鎮農產品安全監管站只是增掛牌子、明確職能,沒有編制人員增加,很多監管職責沒有落實到位。

農產品安全監管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基層管理還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撐,農產品質量檢測與實際要求差距較大。目前常用的監管手段就是抽樣監測,包括快速檢測、定性檢測以及定量檢測。我縣目前主要是快速定性檢測,但是實驗結果誤差大,可能導致誤判,損害被檢測者的利益,難以全面評定農產品安全。而定量檢測時間長,費用高,時效性不強,由於農產品的流通很快,等檢測結果出來時農產品早已銷售出去並可能已造成危害,檢測結果往往只能作為事後警告或責任追究的依據。

另外,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只能查封、扣押,不能採取其他處理手段,而農產品很多都是鮮活產品,比如蔬菜,不及時處理就會爛掉,而生豬圈養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以上這些經濟損失或經費由誰來負擔,在執法實踐中都很難操作。

(五)市場準入制度不夠健全,質量問題追溯難

初級農產品實行市場準入的種類少,除了豬肉等個別農產品實行了市場準入外,許多初級農產品沒有產地證明或未經質量檢驗便進入了市場。農貿市場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的水平還較低,市場準入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此外,加上來自我縣區周邊的河南、湖北農產品的湧入,對農產品市場造成衝擊,銷售的農產品來源更難監控,目前,我縣雖然已經建立農產品之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平台,但是還不能真正付諸實施,一些生產者對農產品質量責任意識、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標準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貫徹和執行。尤其對於那些散户生產、品牌市場知名度還不高、生產規模不大的農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消費者難以進行質量追溯以維護自身應有的權益。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建議

1、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標準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及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的核心,需要有統一、權威的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首先,要根據生產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修訂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標準包含的級別和種類,從而擴大標準的適用範圍;其次,根據農產品標準的特點及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實際,確定一個起草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主體,統一農產品的定義及檢測標準;再次,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應當及時向社會公佈,讓這些標準家喻户曉、讓廣大農產品生產者廣泛採用。

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

有效的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應該以清楚、合理、科學的職責分工為基礎。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農產品安全監管也是由多部門共同完成的。這説明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多頭管理,而在於部門之間是否有合理而明確的分工。而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恰恰就在於部門分工不明確,時常出現扯皮現象,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現漏洞和脱節現象一再説明了這一點。必須從國家層面到地方政府,理順管理體制,借鑑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真正實現“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3、創新監管執法聯合執法手段

在法律法規中要明確快速檢測可以作為執法的依據,最大限度防止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流向市場,保障公眾的消費安全。農業監管部門與農業執法聯合,針對市場監管出現的問題,查出一件,處理一件,這樣針對檢驗結果能夠及時、快速的杜絕問題農產品流入銷售渠道。如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測結果之日起五日內,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複檢;複檢不合格的,複檢費用由申請者承擔。

4、建立健全農產品責任追溯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農產品責任追溯制度,對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的行為應當加大處罰力度,提高處罰上限,這樣才能起到更大的威懾作用,從而更好地規範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行為。

我國的農業尚不發達,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規模小和分散性強等特點,責任追溯難度較大。對農產品致人損害採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之外,還需要規定一些免除責任的法定情形。可以更好地確定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而且可以敦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為了避免承擔法律責任,而在農產品生產、經營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農產品信息的記錄、收集,從而保障了農產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實施,真正預防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第14篇】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

農產品加工企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的重要力量。為此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具有十分重大意義。目前我縣農產品初加工現狀是:

一、農產品產後處理的主要方式和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種植業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和大豆。水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在20萬噸左右,在秋收時節,主要是人力收割,由於收割時間較長,後期有掉粒、倒伏現象發生,給百姓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外,由於水稻成熟後就收割,水稻水份相對超高,這樣又存在水份大,不易儲藏。還有水稻加工設備不夠先進,在進行加工時出現碎粒,這樣就降低了水稻出米率。玉米種植面積在90萬畝左右,年產量在80萬噸左右,玉米產後主要是做飼料,同時存在收割期間工時費用過高現象。玉米水份過高,不業儲藏也是存在的大問題。大豆種植面積是兩萬畝左右,年產量在4000噸左右,主要是榨油。

目前我縣有設施農業31萬畝,3078個設施蔬菜小區,年產各類反季節蔬菜100萬噸,產值20億元,占人均收入的35%。為了便於儲藏,應建幾處大型氣調儲藏庫。為了便於運輸,通往小區的路還有很多是土路。存在雨雪天氣路滑,誤車現象時有發生,所以以後還要在這方面加大些投入。

目前我縣肉雞年加工8000萬隻,肉鴨年加工3000萬隻,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禽產品加工業)3家,年帶動農户兩萬户以上。隨着雞、鴨產量的逐步上升,今年我縣被市政府列為農業產業化鴨鵝大縣。

二、主要農產品產後損失率

具調查,水稻產後損失率在5%-8%之間,玉米產後損失率在3%--6%之間,大豆產後損失率在10%左右。設施農業蔬菜產後損失率大約在5%左右,但有個別發生病變或意外損毀損失可能還要略大一些。禽類產後損失率大約在4---8%之間,但是如果有疫情,損失要大。

三、近年來地方政府為減少農產品產後損失出台的扶持政策及成效

為了減少水稻、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產後損失,縣農機局出售的收割機,政府給予20%的補貼。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產品在收割時的損失。目前我縣設施蔬菜小區建設,每一個小區政府補貼7萬元。設施牧業小區每建設一個小區政府補貼20萬元。

四、對爭取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專項投入的具體立項建議

1、在糧食降低水分上應採取建設兩處大型烘乾塔。

2、在蔬菜儲備上應建設一大型蔬菜保鮮庫。

3、在禽產品加工產業中,應當對大型龍頭企業進行扶持,企業的一些大項目應當給予優先扶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w74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