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我縣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我縣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我縣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更好了解我縣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根據縣政協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10月24日,縣政協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查看了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後XX鎮XX村飲水工程項目和縣南城森林公園健身設施整改成效,聽取了工作情況介紹,並提出意見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做法

近年來,縣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和上級院的工作部署,立足公益保護核心職能,以民事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法定領域為基礎,以人民羣眾關切問題為切入點,第一時間成立公益訴訟檢察辦公室,積極探索,狠抓落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截至目前,共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51件,立案審查150件,其中制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45件,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件。

(一)堅持服務大局,助推經濟社會穩健發展。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能動履職,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有效融入縣域發展大局。堅持“治已病”與“治未病”並重,通過檢察建議、提示函等方式,推動職能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堵塞監管漏洞、消除公益損害問題。着力解決羣眾“急難愁盼”,圍繞農村土地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食用農產品安全保護等“三農”領域問題加大辦案力度,助推鄉鎮政府清理生活垃圾178處,走訪排查種子化肥經銷場所93處,督促整改問題3類31個。強化協作配合,通過訴前磋商、協同治理等方式,發現安全隱患3類58個,制發行政訴前檢察建議10件,避免“九龍治水而水不治”的難題,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良好效果。

(二)用好監督利劍,守護羣眾美好生活環境。堅持以羣眾利益為導向,注重督促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公共事件,以實際行動守護羣眾美好生活。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依託“檢察長+河湖長”“檢察長+林長”協作機制,先後參與縣域河湖“清四亂”“春清百湖”等工作,清除河道內阻礙行洪違法建築5座、堤壩2條,恢復濕地面積400餘畝。為確保檢察建議落到實處,組織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公益訴訟“回頭看”專項活動,認真評查2018年辦理的100餘件訴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重點排查是否存在虛假整改、事後反彈回潮等問題,切實做好“後半篇文章”。主動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通過公開聽證等方式,宣告送達檢察建議136件,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相統一。截至目前,共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5件,追繳生態環境修復費20餘萬元。

(三)強化跨區協作,匯聚檢察監督強大合力。與毗鄰縣區檢察院建立聯繫協調機制,探索構建跨區域協作生態保護機制,在守護綠水、青山、淨土中展現檢察擔當,築牢跨區域生態保護屏障。先後同XX省XX縣、XX市XX縣、XX區等縣區人民檢察院會籤《關於加強生態檢察區域協作服務和保障嫩江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共同守護嫩江流域的生態環境。目前,已開展法制宣傳2次、法律業務同堂培訓5次、召開聯席會3次,向XX省XX縣人民檢察院移送黑土地保護案件線索1件。

(四)健全協調機制,築牢未成年人保護屏障。堅持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從“劇本殺”、校園安全、未成年住宿業態安全等專項活動入手,以磋商、召開檢察聽證會、形成訴前檢察建議等形式履行公益監督檢察職責,督促行政機關及時履職,形成“1+1》2”的工作合力和效果,為未成年人撐起一道“法治之盾”。2022年以來,辦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件26件,向教育、文旅、市場監督、公安等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21份,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檢查行動11次,與相關部門就校園安全、控輟保學、行業治理等問題形成機制4份,通過加強普法宣傳、開展行業培訓等方式,有效提升住宿行業、娛樂劇本行業、營業性娛樂行業等各行業經營者未成年人保護意識,護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五)注重數字賦能,增強公益訴訟監督質效。樹立數字檢察監督理念,加快推進公益訴訟快檢實驗室應用,利用專業技術在辦案過程中及時準確發現問題、蒐集固定證據。2019年以來,共利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輔助辦案78次,為檢察機關在調查取證、制發檢察建議、跟進監督“回頭看”等一系列辦案中發揮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益心為公”志願服務平台作用,探索建立“檢察官+特約檢察官助理”的新型辦案模式,將外腦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的辦案要求有機結合,研發公益訴訟數字監督模型2個,以專業知識的碰撞找到公益訴訟更加精準的監督着力點,更加科學規範的開展監督工作。截止目前共收集平台案件線索12條,研判分析適用監督模型案件2件,藉助大數據提升工作質效,解決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單一的瓶頸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縣公益訴訟工作整體態勢向好,但由於尚處起步階段,客觀分析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新意識不足,監督理念有待更新。部分工作依靠“經驗主義”,工作上缺少創新,強調困難多,破解難題方法少。二是辦案規模較小,精品案件亟待培育。公益訴訟“新領域”案件的探索還處於起步階段,案件辦理缺少精品意識,忙於“低頭工作”,沒有及時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三是專業水平不足,監督方法還需改進。辦案人員在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辦案理念等方面能力儲備不足,沒有以往辦案經驗可以借鑑,在實踐中是邊學習邊辦案,邊探索邊提高,沒有體現出監督“聚指成拳”形成合力的功效。

三、意見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宣傳聚共識,營造公益保護氛圍。為了提高公益訴訟知曉率,拓寬公益訴訟案源渠道,更好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當綜合運用“兩微一端”、電視、廣播、公眾號等媒體渠道,通過發佈典型案例、舉辦檢察開放日、以案釋法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旁聽公益訴訟庭審活動等多種形式提升社會大眾對公益訴訟的認知度,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公益保護的良好氛圍。相關行政職能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意識,充分認識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自覺履行職責使命。堅持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為推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重要監督措施,為維護我縣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轉方式促履職,提高案件辦理質量。要始終堅持法律監督的憲法定位,突出公益核心,用足用好法律監督手段,努力提高案件質量,做深做實“4+10+N”領域公益訴訟辦案效果,樹立精品意識,及時總結案件辦理經驗,積極培育典型案例。要在鞏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積極探索英雄烈士保護和其他領域公益訴訟,促進各領域公益訴訟全面協調發展。要推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均衡發展,加大民事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在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或刑事案件過程中,強調違法成本付出,對符合條件的案件,認真做好民事公益訴訟起訴工作。要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狀態,探索訴前程序司法化,提高訴前檢察建議質量,增強建議可操作性,督促行政機關履職整改;對拒不整改、消極整改的,要依法提起訴訟。要在規範辦案上下功夫,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關,以保證立案督促的精準性、訴前程序的針對性和終局裁判的預見性。

(三)以“我管”促“都管”,凝聚多方監管合力。公益訴訟絕非檢察院一家之事,要積極贏得各方支持,加速提檔升級。要完善與行政部門協作配合機制,以聯席會議、案件雙向諮詢、協助調查等方式加強溝通,形成公益保護合力,努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和辦案協作等制度。行政部門要支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對訴前檢察建議,要嚴格依法辦理、及時回覆;對調查取證,要積極配合;對檢察機關提起訴訟的,要認真應訴。要積極探索考核機制,將行政部門辦理檢察建議、配合調查、出庭應訴等情形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要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公益訴訟工作中的應用,為公益訴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要切實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用,利用他們來自基層、來自羣眾、熟悉基層實際情況的優勢,使他們成為案源的重要發現者和公益訴訟的宣傳員。要暢通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線索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廣大羣眾積極舉報,為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提供可靠的問題線索。

(四)補短板增強項,鍛造過硬監管隊伍。要加強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建立配置科學、運行高效的公益訴訟檢察機構,針對弱項短板,採取課堂培訓、專題研討等教育形式和案件實訓、庭審觀摩AB崗位練兵等方式,積極創造條件,到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借鑑外地經驗做法,提高公益訴訟檢察幹警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充實相關領域知識儲備。藉助和發揮“外腦”作用,繼續推行好、完善好聘請公益訴訟志願者和特約檢察官助理制度,建立專家庫,助力開展公益訴訟工作。要充分發揮檢察技術在公益訴訟辦案中的支撐、助推作用,持續開展數字監督模型研發和應用,以數字賦能推動公益訴訟工作高質量發展,藉助科技手段提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水平,促進數字檢察與監督辦案業務深度融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remo5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