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精品多篇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精品多篇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精品多篇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 篇一

1.讓學生參與多種活動,加深理解所學知識,並滲透統計思想,我們的校園。

2.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體驗,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並能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解決,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4~115頁。

教具、學具準備

錄像片、接力棒、小跳繩、籃球、沙包、統計彩圖、笑臉圖等。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

師:現在小朋友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你們喜歡我們的校園生活嗎?為什麼?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以談話的方式營造出寬鬆、和諧的氛圍,將學生帶進課堂之中。]

生:在這裏我們可以學到知識。

可以交朋友。

可以做遊戲。

……

師:小朋友説的不錯,我們的校園生活的確是多姿多彩的,不僅能學到知識,交到好朋友,還能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都看到過哪些校園活動呢?

生:我們看到跑步;看到過打籃球……

師:你們參加過什麼課外活動?

生:我們參加過跳繩;我們做過擲沙包的遊戲……

師:今天我們接着熟悉“我們的校園”(板書課題)。

播放錄像,回顧知識

1.放錄像:出現美麗的校園,多種校園活動(有跳繩,有跑步,有打籃球……)

[設置情境,鼓勵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師:從校園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我想知道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這個問題誰來答?

生:共有10人,我是數出來的,國小數學教案《我們的校園》。

生:我是算出來的,我看到男生有5人,女生有5人,加起來是10人。

……

師:小朋友解決問題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數出來的,有的是算出來的,最後都得出參加各項活動的總人數。下面我們到室外去做各自喜歡的'活動,然後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參加每項活動的總人數。

嘗試統計,感知統計,滲透統計思想

1.室外活動,分組嘗試統計。

在教室外有五個活動場地,第一個是接力跑,第二個是跳短繩,第三個是拍皮球,第四個是擲沙包,第五個是遊戲(轉移目標),大家可以任意結合在一起進行活動,每組選一個組長負責。活動5分鐘後,統計出本組的人數,選代表來彙報本組的統計方法。

2.各組彙報統計結果。

跳繩組彙報:我們組有12人蔘加。有的是用數的方法;有的是根據分工的不同來計算的,有6人記數,6人跳,合起來是12人,我們貼出12張笑臉。(把彩色笑臉貼在空白圓上)

擲沙包組彙報:我們的問題是“一共有多少人擲沙包?”我們每人一張笑臉圖,一張一張數出來共8張,有的是一組一組地數,一組有4人,兩組應該是8人,我們貼出8張笑臉。

……

[把課堂教學由室內延伸到室外。在學生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嘗試簡單的數據收集,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

3.觀察統計圖,回答相關問題。

師:大家看這幅你們自己整理的活動笑臉圖,多漂亮呀!這實際上也是我們活動情況的統計圖。從圖中我們能清楚地瞭解到咱們班小朋友都開展了哪些活動?(5項活動)

哪些活動最受歡迎?哪項活動參加的人數最少?

跑接力和擲沙包的一共有幾人?

跳短繩的比擲沙包的多幾人?

[由學生觀察笑臉統計圖,使他們初步瞭解統計的用途和意義,獲得初步的統計知識。]

4.想一想,你還能提什麼問題?

a. 同桌兩人先互相提問,然後解答。

b. b.一人提問,全班解答。

全課總結

今天通過開展活動,小朋友又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校園。通過大家的努力,把我們的活動作了清楚的統計,還會根據活動的情況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決。小朋友真能幹!

課堂中或課外再次實踐

下面,老師還有個任務要交給小朋友,你們能完成嗎?打開書第114頁,請大家把書中的活動也作一下統計,並把第115頁中的笑臉塗上顏色,試着回答問題和提出問題,好嗎?

國小品德與生活教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學大綱對低年級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學兒童的年齡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最基礎的社會公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深入淺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為習慣要求與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二、教學目標。

1、三條軸線

*兒童與自我

*兒童與社會

*兒童與自然

2、四個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兒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礎)

*愉快、積極地生活(兒童生活的主調)

*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時代的進步對兒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設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説邊想,幫助學 ua 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

4、結合紅星兒童團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四、各單元教學內容與措施。

第一單元(第1—4課)認識你真好

本單元的學習重在幫助學生熟悉和適應學校生活,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學習學校生活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育和發展主體意識。為學生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

第二單元(第5—8課)快樂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豔陽高照。“遲到”“寫字不好”“上學路上怎麼走”“一日事務怎樣巧安排”這些問題都會困擾着兒童。本單元就抓住這些兒童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問題,展開討論、分析、通過合理歸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兒童在學習中,尋找到了戰勝挫折的良策,獲取了一份成長的經驗,也就獲得了一份快樂。

第三單元(第9—12課)我像小樹苗

本單元沒有直白的,純道德的理性説教、而是寓“教”於樂,因勢利導,通過幽默、誇張、離奇的童話故事,學生親自參與的遊戲活動等,讓兒童經歷體驗、感悟的過程,使他們認識到“馬虎、撒謊”對少年兒童來講是品德、習慣不良的前奏,面對曾有過的馬虎、撒謊等行為不掩飾、不迴避,努力遠離“長鼻子”,告別“小馬虎”,做一個不説謊話、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兒童,為他們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單元(第13—16課)冬爺爺來了

本單元以“變化”為主線貫穿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變化,學生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時欣賞自己的進步,在自我積累經驗中提出新的發展目標,,迎接新的一年,邁向新的生活。

1.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樂於和同學、老師交往的情感,初步體驗作為集體生活中的一員的快樂。

2. 行為目標:

瞭解並遵守交往及遊戲中的規則、紀律,初步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3. 知識目標:

通過參與各種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

1. 老師自我介紹,與同學交朋友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實驗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我是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我們以後

要一起學習,你們遇到什麼困難可以找我,我們還會成為好朋友呢!

老師邊説邊走下講台和同學拉手。

2. 放多媒體動畫片,給學生引見4個小動物。

有幾個小夥伴,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是誰呢?

(放多媒體動畫片)

(4個同學帶着頭飾上場)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分別向大家作自我介紹。

3. 同桌同學相互認識

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老師和4個小動物,你們同學之間還不熟悉,想相互認識一下

成為新朋友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認識。

4. 學做名片並展示交流。

5. 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6. 學兒歌:拍拍手、拉拉鈎,我們成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鈎,我們都是好朋友。

課間活動:學生邊唱邊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品德與生活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道班級處處有規則,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瞭解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3、能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重點難點:

重點:

1、知道班級處處有規則。

2、瞭解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一些規章制度。

難點:做個自覺遵守規則的人。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蒐集遵守規則的事例,可採用照片或錄像等多種形式展示。

2、《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公民道德規範》。

(二)學生準備:

1、調查瞭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2、蒐集身邊守規則和不守規則的事例。

教學設計:

一、瞭解班級處處有規則

1、教師談話引入: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裏,應處處遵守規則。

2、學生看圖,並説一説圖上講了哪些我們必須遵守的規則。

3、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我們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學生討論。

4、教師:日常生活中,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不願意遵守規則,給別人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不便。教師指導學生閲讀“反光鏡”,談一談感受。

5、教師:你曾經看見過哪些不文明的現象?你有什麼體會?

學生交流課前蒐集到的不守規則的事例。

6、教師鼓勵學生用這面“反光鏡”對照自己,看一看是否也曾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對於勇於承認錯誤的學生,教師應予以表揚。

二、討論我們應遵守哪些規則

1、教師: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的規則有哪些?

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後班級交流。

2、教師:你還知道哪些規則?全班可結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公民道德綱要》進行討論。

三、制訂班級公約

1、分組討論:分析班級現狀,找出不足之處。

2、針對問題,小組制訂相關規則——《班級公約》。

3、全班討論《班級公約》,民主表決。

4、小結:這份規則是大家一起制訂的,所以大家共同來遵守。

四、課後延伸

執行《班級公約》,對學生的執行情況及時檢查,相互督促,定期評議。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吃的學問多》。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各樣的食物豐富着我們的餐桌,而絕大多數孩子會選擇自己喜愛的吃的,有挑食偏食的習慣。雖説吃與學生的生活習習相關,對於吃的學問,如何吃出健康,吃出文明這些方面的知識處在懵懂的狀態。一年級的孩子正是養成教育的最佳暑期,所以讓學生了解吃的學問,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只有在貼近生活的主題活動中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主動全身心參與到學習生活之中,在思考和探索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在有效的活動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和感悟,更能使之成為孩子們內在的行為習慣。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知道健康飲食的常識和文明用餐的禮儀。教學難點是: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從課前觀察,訪談了解學生在生活中用餐的一些情況,針對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暴露出來的營養不良,偏食挑食,暴飲暴食等問題,在餐桌上獨佔愛吃的菜,喧譁跑動等問題,對症下藥。創設寬鬆,愉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讓學生在情感上獲得真切的體驗和感悟,知道如何才是科學、合理的飲食和基本的進餐禮儀,從而在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設計思路

1、《我的自助餐菜單》:在寬鬆、愉悦的生活情境活動中,讓學生自選食物、自我評議、小組交流、為同學配餐、給同學建議等,讓學生在迴歸生活的情境中,體驗感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2、《飯桌上的文明》:以兒童的生活經歷,現實體驗為基礎,選取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場景,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獲得啟發感悟、引導學生獲得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知道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和自覺遵守進餐的禮儀。

行為與習慣:改正偏食,浪費的壞毛病;學習基本的進餐禮儀,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培養學生科學的飲食態度,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知識與技能:初步瞭解有關健康飲食的常識,大概知道各類食物能對人的身體起什麼作用,學會較合理地吃東西。知道基本的進餐禮儀,在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行為。

過程與方法:合作學習,能合理地為自己配餐。

教學重點

知道健康飲食的常識和基本的進餐禮儀。

教學難點

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食物的圖片,收集食物營養的有關知識,觀察、瞭解學生在用餐及禮儀方面存在的現象。

學生準備:由家長陪同,到菜市場認識各種食品,通過詢問家長,從課外書中收集食物營養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6—P28頁內容,話題為“我的自助餐菜單”。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29—P30頁內容,話題為“飯桌上的文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我愛吃

1、師:你平時喜歡吃什麼?

2、師:老師發現你們喜歡吃的可真多,能説説你為什麼愛吃嗎?

【設計意圖:以“喜歡吃什麼”為切入點,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説,全身心參與到學習的主題之中。】

活動二 吃的煩惱

1、師:大家都這麼愛吃,吃的`時候都很高興。那麼,在吃的時候你有煩惱嗎?

2、師:看來,喜歡吃就吃很多,不喜歡就不動筷子是不對的,要想吃得健康,還是有很多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吃有哪些學問吧(板書課題7.吃的學問多)

【設計意圖:走近學生的現實生活,瞭解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後面作鋪墊使教育更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

活動三 吃出健康

1、師:剛才有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食物是米飯,你知道吃米飯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嗎?

2、師:米飯就是我們所説的主食類。還有誰喜歡吃的食物也屬於這一類的?

3、師:剛才有同學介紹自己喜歡蘋果,還有誰愛吃水果?

4、師:把肉類、豆製品、蔬菜三類食物中的代表圖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把自己愛吃的食物圖片都依次貼在相應的種類裏。

5、師:大家知道各類食物中有哪些營養嗎?

6、師:黑板上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也是大家都很愛吃的,那我們能不能只吃其中一兩樣呢?

7、師:小表演,老師拿出裝有許多水的氣球,再吹一些空氣進去。告訴學生這氣球裝了水,就好像是大家的胃剛吃飽,裝了許多食物,請幾名同學放在腹部,然後跑步,表演完,採訪參加表演的同學説體會。採訪沒有參加的同學説説自己為什麼不參加表演。

8、師小結:其實,我們要是毫不顧忌地大吃大喝,我們的胃就會像氣球一樣受不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就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尋健康飲食的常識,知道良好飲食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科學的飲食態度。】

活動四 我會吃好

1、師:昨晚上你吃了什麼?請畫在書中第28頁的碗盤裏,同桌之間評一評,看誰的晚餐搭配得合理些。

2、師: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為自己設計一份營養早餐。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介紹、互評檢查對照自己飲食搭配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地方也找找原因,提出建議。】

板書設計:

7、吃的學問多

不偏食挑食

吃出健康 不暴飲暴食

合理搭配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出外就餐,彬彬有禮

1、師:同學們在春節裏參加過許多的宴席吧!都在哪裏參加過什麼樣的宴席,誰來講一講?

2、師:老師在春節裏也參加了一位小朋友的生日宴會,那裏去了許多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生日錄像中的片斷,有些小朋友不文明的現象。如:亂吐骨頭、用手抓蛋糕、端着碗邊吃邊鬧等)

3、師:在熱鬧的宴會中,小客人的表現怎麼樣?

4、這些不文明的用餐行為有什麼害處?

5、師:還有誰知道當文明小客人該注意哪些?

6、師:該怎麼做?你來表演,同學們跟你一起學一學。

7、師:看來做一名受大家歡迎的文明小客人還需要懂得不少禮儀知識,希望同學們以後參加宴會時做到彬彬有禮,爭當文明的小客人。

(板書:外出 彬彬有禮)

【設計意圖:以小小的飯桌為線索,選取兒童在社會中參加宴席的場景,在觀察、比較、討論中獲得啟發、感悟、爭當文明小客人應該注意不大聲喧譁、打鬧,用餐要注意衞生、節約,體會和感受人際交往的準則,養成尊重他人,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

活動二 在家就餐,愛心洋溢

1、師:同學們在外爭當文明小客人,在家又該怎麼做呢?老師到小明家,看到這樣的情形。

(情景再現:請三名同學扮演小明,媽媽、爺爺。媽媽在廚房裏忙着做飯,小明看電視,爺爺看報紙。開飯了,小明來到餐桌前看有自己愛吃的炸雞,將炸雞盤端走來到電視機前,繼續邊吃邊看電視。)

2、師:看了小明的表現,你想説些什麼?

3、師小結:在家我們應該關愛家人,幫助媽媽做一些盡所能及的事,開飯時,應該和家人在一起分享美食。

4、師:現在老師做一項調查,在家像小明一樣邊吃邊看電視的同學請舉手。

5、師:這樣做好不好呢?為什麼?

6、師:有錯就改,説改就改,請小明把剛才的情景再重演一遍,讓我們看看他的進步。(再次表演)

7、師小結:讓我們時時處處想着別人、關愛家人。讓我們家裏的小飯桌成為愛心洋溢的大舞台吧!

板書:在家就餐:愛心洋溢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表演,討論等多種活動來啟發兒童思維,在觀察、對比、體驗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進餐禮儀,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三 在校就餐,自覺守紀

1、師:我們班還有許多同學中午在學校吃飯。老師也拍了我們在校就餐的一小片斷,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短片中,有同學亂扔亂丟,有的亂推亂擠的現象)

2、師:看完了短片,你想説什麼?

3、師小結:尊重別人,愛惜糧食,自覺守紀,這也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設計意圖:選取學校生活為場景,在觀察、討論、感悟在食堂進餐的文明行為,從而養成規範自己行為的好習慣。】

活動四 “文明星”送給你和我

1、師:今天我們懂得了許多有關飯桌上的文明知識,你打算將“文明星”送給誰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第30頁,找一找,用彩筆畫出小星星送給他們吧。

2、師:希望每位同學每天都能做到文明用餐。(出示“文明用餐卡”做到的同學就可以得到“文明星”)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在辨析中鞏固所學的進餐禮儀知識,有機與課後延伸相結合,促進學生的知行統一。】

板書設計:

餐桌上的文明

外出 彬彬有禮

在家 愛心洋溢

在校 節約守紀

蘇教版國小品德與生活教案 篇五

主題目標:

1、熟悉新同學和新老師,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體驗當一名國小生的愉快和自豪。

3、學習人際交往的初步知識和方法。

4、學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的方法。

活動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接力棒(敲鼓),大紅花,小精靈卡片。

學生:水彩筆,紙片(做名片用的)。

具體活動過程:

活動案例一認識新朋友真好!

1、引導學生認識做國小生的樂趣。

老師:(課前作自我表現介紹)講課之前老師先恭賀小朋友從現在起成為一名國小生!做國小生可真好!你們做了國小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興!(問學生:你們高興嗎?為什麼這麼高興,做國小生有哪些樂趣呢?)

學生自由回答,並且可以四人小組互相説一説。

老師總結介紹做國小生的樂趣:

(1)認識好多新朋友(學生看看身後的`同學)老師(數一數班裏有多少人——全年級——高年級——全校)啊,你們認識的人真不少,你們的交際圈可真大!

(2)參加許多有趣的活動:得小紅花,升旗,打電腦,中午看電視,六。一你們可以看百人舞,書法,老師會帶你們去蓮湖公園在小蘿蔔頭像前帶紅領巾,表現得好還可以得小紅花,五角星。(比如:我們這門課,老師會獎給你“小精靈”,三跳運動會,《貓和老鼠》,《木蘭花》……中午看電視的內容。)

(3)除此以外,還有的好處是:你能學到好多的知識。(學生打開書包隨意看看自己的新書,自己看5分鐘。老師:這樣的書都很有意思。比如:我們這本書《品德與生活》……逐頁帶學生看書一遍。)

(4)現在,我們就來動手體驗一下《品德與生活》課的樂趣,先畫手印。

2、學數字口令歌:

(1)老師講紀律:

123,手放好;良好的秩序是上好活動

456,閉上口;課的開端,以後老師舉

789,要做端。起“1”,你們就要按口令做,然後,我們在安靜的環境中做遊戲。

(2)帶好上課工具:水彩筆,小美術本。

(3)每節課評五面小紅旗。

(4)每節課講一個小故事。

3、認識新朋友的活動。

(1)老師:剛到新學校會遇到這麼多的朋友真好!怎樣和老師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呢?這裏,我們通過擊鼓傳花的遊戲

認識。

(2)老師講要求及遊戲規則,並做自我介紹。(4——5名學生)範例:我叫劉金萍,姓“文,刀,”劉,金子的“金”爸爸,媽媽為我起這個名字是為了……(名字的來歷),我是1976年生的,我屬大龍,我喜歡……

(3)簡單的方法:互相採訪,自我介紹。(有時間講毛遂自薦的故事)同桌倆互相介紹,互相採訪:你叫什麼名字?你家在哪裏?你喜歡玩什麼?你爸爸,媽媽幹什麼的?

(4)學做名片:怕別人記不住你的名字,可以做名片,送給好朋友,送給老師。(老師示範做一張名片——學生看課本——自己動手做。)

4、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活動案例二我的願望會實現

1、複習數字口令歌。(123…456…789…)

2、學生講述自己長大的願望。

(1)老師:這節品德生活課,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活動,幫助小朋友們解決什麼問題呢?這裏,老師先請同學們回答一個問題:(開火車)每個人説説自己的父母是幹什麼?

(學生:司機、醫生、老師、軍人、警察、售票員、法官、科學家、作家……)

老師:這麼多的職業,你長大了想幹哪一個?

(這裏,老師還可以拿一些各行各業的圖片讓學生認職業;然後談願望。)

(2)引導學生思考實現願望的方法。

老師板書學生所説的各種願望問:

這些願望可真好,可是我麼怎能實現它呢?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老師介紹自己實現的方法。)

備註:

實現願望的方法:(做到以下五點: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有身體。)

〈1〉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有文化、書的保護。

〈2〉守學校的紀律和規定——〈〈國小生守則〉〉。

〈3〉樂於助人、團結同學、勤問老師——遇到困難解決的方法。

〈4〉鍛鍊身體,多參加體育活動——有身體。

3、學習保護書的方法。(包書皮)

老師:為了實現我們美好的願望,同學們説了很多方法。老師覺得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有了知識,才能實現願望;而知識來源於課本,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課本。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課本呢?下面,老師就來教同學們包書皮。(老師現場示範)

4、調查並解決學生剛入學遇到了哪些困難。(師生共同想辦法,共同發言。)

5、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品德與生活》的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害,遠離危險、愛護身體、珍惜生命、健康安全的成長。

活動準備:

安全標誌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找危險

師: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危險,這裏有三幅圖,你能找出其中的危險嗎?

(學生自由説一説,再集體交流)。

生活中還會有一些什麼危險呢?怎樣避免這些意外事故的發生呢?

(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互相交流)。

二、認識安全標誌

1、出示課件,説説它們是什麼意思。

2、指名回答。

三、交流:安全行為的指導

1、學生看書交流:遇到下面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2、如果危險發生了,我們怎樣做呢?

A出鼻血了,怎麼辦?

B衣服着火了,或房子着火了,該怎麼辦呢?

C學生自由發言。

3、編寫“我的小經驗”。你有什麼招也告訴大家吧!

4、學會撥打求救電話:119、120、110

四、課堂小結

社會上好人多,但也有壞人,要提防壞人,別輕信陌生人説的話,認識了安全標誌,我們就可以離危險遠一點,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品德與生活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公用設施及使用、維護情況,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共用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共用設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識。

重點:

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共用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共用設施。

難點:

初步形成公德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知道有許多人為我們服務着,你是否知道,同樣有許多不説話的朋友——共用設施也在為我們服務。

學生説説各種公用設施並説説功能。小資料:P52

二、説説共用設施給我們帶來那些方便學生先在組內進行整理再進行課堂討論。

讀讀《候車室的煩惱》和《真實的故事》,感受公用設施遭到破壞後的嚴重後果。談談如何愛護公用設施,並和破壞公用設施的不良現象做鬥爭。

三、活動:調查學校中公用設施的使用情況並製成調查表。

四、討論怎樣與“朋友”相處,我能為朋友做點什麼事情。學生進行交流小知識:P57

完成填空:你知道嗎?

五、小結師:我們要愛護這些不説話的朋友,課後請大家一起來設計一些愛護公用設施的公益廣告,你們願意嗎?

課後小結:通過討論交流,學生體會到公共設施對我們的重要性,同時產生愛護共用設施的思想感情。

課後反思:

本課教學主題是愛護公用設施,形成公德意識。公用設施是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方便人民生活而設置的,是國家公共財產的一部分,因此愛護公用設施人人有責,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公德心。教材從學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設施的經驗入手,感受公用設施與人們“朋友”般的互助關係。接着選取了公用設施缺乏時給人帶來的煩惱,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學生感受破壞公用設施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事例很極端,但很有震撼力。富於愛心的孩子們一定願意替自己的朋友説説話,用趣味性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澄清思想。然後鼓勵學生去調查身邊公用設施保護的情況,激勵小公民們伸出雙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我設計了認識我們的“朋友”、候車室的煩惱、我替“朋友”説説話、看望我們的“朋友”去四個活動環節環節。在認識我們的“朋友”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知道什麼是公用設施,感受公用設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就像是我們不説話的朋友。接着在候車室的煩惱這一環節,通過一個小故事,再現公用設施遭破壞和使用不當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公用設施缺乏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不便,再拓展到生活中的相似情況,如學校、社區、街道,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認識。

在我替“朋友”説説話這個活動環節中,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椅子的煩惱,用擬人的手法讓學生傾聽“朋友”的心聲,引入情境。這樣設置是用趣味性的方式引導學生如何設身處地,用一種富有責任心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朋友”。接着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替其他“朋友”説説話,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這些沒有生命的物品上,產生移情作用。然後再通過教師聲情並茂地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學生心靈受到震撼,明白如果公用設施被破壞甚至會危急人的生命。最後用一首“公用設施歌”點明愛護公用設施人人有責。從而達到明理、導行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4kkd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