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一數學精品教案【新版多篇】

高一數學精品教案【新版多篇】

高一數學精品教案【新版多篇】

高一數學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掌握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等差中項與等比中項的概念,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等差中項與等比中項的概念,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教學過程

等比數列性質請同學們類比得出。

【方法規律】

1、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聯繫着五個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類最基本的運算題。方程觀點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

2、判斷一個數列是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義。特別地,在判斷三個實數

a,b,c成等差(比)數列時,常用(注:若為等比數列,則a,b,c均不為0)

3、在求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小)值時,常用函數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決。

【示範舉例】

例1:(1)設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30,前2n項和為100,則前3n項和為。

(2)一個等比數列的前三項之和為26,前六項之和為728,則a1=,q=。

例2:四數中前三個數成等比數列,後三個數成等差數列,首末兩項之和為21,中間兩項之和為18,求此四個數。

例3:項數為奇數的等差數列,奇數項之和為44,偶數項之和為33,求該數列的中間項。

高一數學教案全集5 篇二

數學教案-圓錐的體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提問: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麼?

(2)投影出示圓錐體的圖形,學生指圖説出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徵,那麼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一)指導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

下面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圓錐體容器,兩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實驗時,先往圓柱體(或圓錐體)容器裏裝滿沙土(用直尺將多餘的沙土刮掉),倒人圓錐體(或圓柱體)容器裏。倒的時候要注意,把兩個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並想一想,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彙報實驗結果(課件演示:圓錐體的體積1、2、3、4、5) 下載1 下載2 下載3 下載4 下載5

①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不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裏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②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裏倒,倒了兩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③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裏倒,倒了三次,正好裝滿。

……

4、引導學生髮現:

圓柱體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 。

板書:

5、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板書:

6、思考: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7、反饋練習

圓錐的底面積是5,高是3,體積是( )

圓錐的底面積是10,高是9,體積是( )

(二)教學例1

1、例1 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釐米,高是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板書:

答:這個零件的體積是76立方厘米。

2、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體積是多少?

3、思考:求圓錐的體積,還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圓錐的底面積不直接告訴)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

4、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20釐米,高是8釐米,它的體積體積是多少?

(三)教學例2

1、例2 在打穀場上,有一個近似於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得數保留整千克)

思考:這道題已知什麼?求什麼?

要求小麥的重量,必須先求什麼?

要求小麥的體積應怎麼辦?

這道題應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板書:(1)麥堆底面積:

=3.14×4

=12.56(平方米)

(2)麥堆的體積:

12.56×1.2

=15.072(立方米)

(3)小麥的重量:

735×15.072

=11077.92

≈11078(千克)

答:這堆小麥大約重11078千克。

3、教學如何測量麥堆的底面直徑和高。

(1)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討論、談想法。

(2)教師補充介紹。

a.測量麥堆的底面直徑可以用繩子在麥堆底部圓周圍圈一圈,量得麥堆的周長,再算直徑。也可用兩根竹竿平行地放在麥堆的兩側,量得兩根竹竿的距離,就是麥堆的'直徑。

b.測量麥堆的高,可用兩根竹竿在麥堆旁邊組成兩個直角後量得。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從兩個方面談:圓錐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和公式的應用)

高一數學的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瞭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理解集合“屬於”關係;

(2)能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

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

集合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軍訓前學校通知:8月15日8點,高一年段在體育館集合進行軍訓動員;試問這個通知的對象是全體的高一學生還是個別學生

在這裏,集合是我們常用的一個詞語,我們感興趣的是問題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對象的總體,而不是個別的對象,為此,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概念——集合(宣佈課題),即是一些研究對象的總體。

二、新課教學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1、集合理論創 始人康托爾稱集合為一些確定的、不同的東西的全體,人們能意識到這

些東西,並且能判斷一個給定的東西是否屬於這個總體。

2、一般地,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集合(set),也簡

稱集。

3、關於集合的元素的特徵

(1)確定性:設A是一個給定的集合,x是某一個具體對象,則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兩種情況必有一種且只有一種成立。

(2)互異性: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屬於這個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個體(對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應重複出現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樣

4、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説a屬於(belongto)A,記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説a不屬於(notbelongto)A,記作aA(或aA)

5、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記作N__或N+;

整數集,記作Z

有理數集,記作Q

實數集,記作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們可以用自然語言來描述一個集合,但這將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除此之外還常用列舉法和描述法來表示集合。

(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寫在大括號內。

如:{1,2,3,4,5},{x2,3x+2,5y3-x,x2+y2},;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説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無序性,所以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慮元素的順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

具體方法:在大括號內先寫上表示這個集合元素的一般符號及取值(或變化)範圍,再畫一條豎線,在豎線後寫出這個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強調:描述法表示集合應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x2+3x+2}與{y|y=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誤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數},即代表整數集Z。

辨析:這裏的{}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寫{全體整數}。下列寫法{實數集},{R}也是錯誤的。

説明:列舉法與描述法各有優點,應該根據具體問題確定採用哪種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較多或有無限個元素時,不宜採用列舉法。

三、歸納小結

本節課從實例入手,非常自然貼切地引出集合與集合的概念,並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説明,然後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課題:§1.2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教材分析:類比實數的大小關係引入集合的包含與相等關係

高一數學的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並能理解推導這些法則的依據和過程;

2、能較熟練地運用法則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對數的運算性質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2、問題:對數運算也有相應的運算性質嗎?

二、學生活動:

1、觀察教材P59的表2—3—1,驗證對數運算性質、

2、理解對數的運算性質、

3、證明對數性質、

三、建構數學:

1)引導學生驗證對數的運算性質、

2)推導和證明對數運算性質、

3)運用對數運算性質解題、

探究:

①簡易語言表達:“積的對數=對數的和”……

②有時逆向運用公式運算:如

③真數的取值範圍必須是:不成立;不成立、

④注意:,

四、數學運用:

1、例題:

例1、(教材P60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5;(3)(補充)lg、

例2、(教材P60例4)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結果保留4位小數)

(1);(2)、

例3、用,,表示下列各式:

例4、計算:

(1);(2);(3)

2、練習:

P60(練習)1,2,4,5、

五、回顧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對數的運算法則,公式的逆向使用、

六、課外作業:

P63習題5

補充: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6—3;(2)lg5+lg2;(3)3+、

2、用lgx,lgy,lgz表示下列各式:

(1)lg(xyz);(2)lg;(3);(4)、

3、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對數的值(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四位)

(1)lg6;(2)lg;(3)lg;(4)lg32、

高一數學的教案 篇五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一、教學目標:

1、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和特徵性質描述法)。

2、能選擇適當的方法正確的表示一個集合。

重點:集合的表示方法。

難點:集合的特徵性質的概念,以及運用特徵性質描述法表示集合。

二、複習回顧: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見的數集的簡寫符號:自然數集 整數集 正整數集

有理數集 實數集

三、知識預習: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列舉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A的一個特徵性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特徵性質描述法,簡稱描述法。

説明:概念的理解和注意問題

1、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應注意以下5點:

(1) 元素間用分隔號,

(2) 元素不重複;

(3) 不考慮元素順序;

(4) 對於含有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構成該集合的元素有明顯規律,可用列舉法,但必須把元素間的規律顯示清楚後方能用省略號。

(5) 無限集有時也可用列舉法表示。

2、用特徵性質描述法表示集合時應注意以下6點;

(1) 寫清楚該集合中元素的代號(字母或用字母表達的元素符號);

(2) 説明該集合中元素的性質;

(3) 不能出現未被説明的字母;

(4) 多層描述時,應當準確使用且和或

(5) 所有描述的內容都要寫在集合符號內;

(6) 用於描述的語句力求簡明,準確。

四、典例分析

題型一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例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 N|0

變式訓練:○1課本7頁練習A第1題。 ○2課本9頁習題A第3題。

題型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1} (2)大於3的全體偶數構成的集合 (3)在平面 內,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變式訓練:課本8頁練習A第2題、練習B第2題、9頁習題A第4題。

題型三 集合表示方法的靈活運用

例3 分別判斷下列各組集合是否為同一個集合:

(1)A={x|x+32} B={y|y+32}

(2) A={(1,2)} B={1,2}

(3) M={(x,y)|y= +1} N={y| y= +1}

變式訓練:1、集合A={x|y= ,x Z,y Z},則集合A的元素個數為( )

A 4 B 5 C 10 D 12

2、課本8頁練習B第1題、習題A第1題

例4 已知集合A={x|k -8x+16=0}只有一個元素,試求實數k的值,並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

作業:課本第9頁A組第2題、B組第1、2題。

限時訓練

1、選擇

(1)集合 的另一種表示法是( B )

A. B. C. D.

(2) 由大於-3小於11的偶數所組成的集合是( D )

A. B.

C. D.

(3) 方程組 的解集是( D )

A. (5, 4) B. C. (-5, 4) D. (5,-4)

(4)集合M= (x,y)| xy0, x , y 是( D )

A. 第一象限內的點集 B. 第三象限內的點集

C. 第四象限內的點集 D. 第二、四象限內的點集

(5)設a, b , 集合 1,a+b, a = 0, , b , 則b-a等於( C )

A. 1 B. -1 C. 2 D. -2

2、填空

(1)已知集合A= 2, 4, x2-x , 若6 ,則x=___-2或3______.

(2)由平面直角座標系內第二象限的點組成的集合為__ __.

(3)下面幾種表示法:○1 ;○2 ; ○3 ;

○4(-1,2);○5 ;○6 。 能正確表示方程組

的解集的是__○2__○5_______.

(4)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A= =___{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2,-1,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2,0), (-2,0),(0,2),(0,-2)}___________.

(5) 已知A= , B= , 則集合B=__{0,1,2}________.

3、已知集合A= , 且-3 ,求實數a. (a= )

4、已知集合A= 。

(1) 若A中只有一個元素,求a的值;(a=0或a=1)

(2)若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求a的取值範圍;(a1)

(3)若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求a的取值範圍。(a=0或a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o7d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