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赴華考察報告多篇

赴華考察報告多篇

赴華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範各莊鄉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

範各莊鄉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

範各莊鄉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區有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加快我鄉經濟建設步伐,我鄉組織各村書記、村主任對蘇州、上海等先進地區進行了考察,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考察地點情況簡介

1、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

未來農林大世界,被稱為現代化的農業硅谷,最新農業科技精萃由這裏走向祖國各地。中國農業領域的萬千商家也藉助這個綠色的信息平台、技術平台和商務平台邁向世界。由新加坡維信集團為主要投資方的未來農林大世界,落户在江蘇蘇州吳縣市太湖邊的浦莊鎮。規劃佔地面積3000畝,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目前投資額達1億元,佔地800畝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這裏瀕臨太湖,山水毓秀,土地肥沃,十分適宜農業項目的拓展。自項目開發以來,得到了海內外農商界的積極響應,素有全球苗圃先鋒盛譽的美國eeding公司、生產世界60以上草種的美國俄勒岡tmi草種公司、以灌溉設備、温室大棚等為主從事農業科技開發的以色列前衞企業———寰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世界畜牧業領先水平的新西蘭excell企業、國際知名的比利時維他麥公司等已先後進駐,向中國農林界展示、推廣他們最優良的科研成果。國內農林界的知名院所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等也陸續落户園區,使未來農林大世界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櫥窗和資汛匯聚中心。現已形成了農業科技博覽園、國際農商園、電子商務與銷售代理、農業科技項目孵化等平台,融展示、交易等諸項功能於一體。開發建設五年來,未來農林大世界已引進了60多項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成功地轉化了一批市場前景看好的高新科技。與美國維生種苗公司合資興建的蘇州維生種苗公司的工廠化穴盤育苗及栽培技術已領先世界水平,以新西蘭畜牧胚胎育種中心的胚胎技術為基礎形成的小型奶牛場全套模式,由於在縣、鎮級擁有廣闊的市場,也吸引了一些客户前來洽談連鎖加盟事宜。

2、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項目,是中新經貿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江蘇省和蘇州市對外開放的頭等大事。

蘇州工業園區於1994年正式啟動建設。它緊鄰上海,位於蘇州古城東郊美麗的金雞湖畔,行政轄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50萬,計劃吸引各類投資1000億美元。園區的發展目標是: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園林化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得到了中新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特別在項目審批、海關物流、公積金制度、外事管理等方面被授予了國內獨一無二的管理權限,形成了'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優勢。與國內一般開發區相比,蘇州工業園區還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首先,園區是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開發項目。為了確保項目順利發展,中、新雙方建立了中新兩國政府的聯合協調理事會、雙邊工作委員會、具體聯絡機構等三個層面的領導和工作機構。

第二,園區擁有世界一流的城市設計和規劃體系。其規劃突出強調了'以人為本'理念,並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適當超前滾動開發'原則,確立了'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體制。

第三,結合中國國情,借鑑新加坡經驗。經國務院批准,蘇州工業園區可以自主地、有選擇地借鑑新加坡在城市規劃建設、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

8年多來,園區注重借鑑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融新加坡國際化理念和蘇州文化底藴與一體,建成區內每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資近1億美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高等級道路、高標準設施和一批大容量源頭廠,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着年均50左右的增幅。目前,園區已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開發水平最高、吸引外資最多的開發區之一。

一、經驗與啟示

1、三大資本種出高效農業

“三資”農業已成為江蘇以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新加坡維信集團投資建成了集現代農業科技展示與農業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博覽園。而在蘇州市崑山現代農業示範園,台灣永豐餘紙業公司投資300萬美元建起的永豐餘高科農場,向農民示範如何利用自然手段生產有機農作物……

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等“三資”進入農業領域,開發農業資源,目前在江蘇已初成規模。來自江蘇省農林廳的統計表明,江蘇“三資”農業企業目前已有18160個,投資總額累計達168億元。在這些資金中,民間資本即國內自然人(只統計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67%,工商資本即工業或商業及其他企業法人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20%,外商資本即我國大陸以外的法人或自然人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13%。

這些新資本進入農業領域,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業投入、機制和市場農業根基問題,而且有利於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科技興農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其一,“三資”投資農業提升了農業產業結構、 提高了科技含量,加快了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其二,“三資”農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農業競爭主體,造就一批現代農業企業家,他們以“經營農業”的新理念,推動着農業可持續發展。其三,“三資”農業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增加了就業機會和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提高。

2、現代農業正在向第

二、三產業作產業鏈的延伸

農業是滿足人類生存最基本需求的行業。隨着科技的進步,農業生產方式也越來越先進,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越來少,但人均農業產量和產值越來越高。這是因為農業已融入了高科技成份,高科技的附加值逐漸增高。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也大。在這次學習、考察當中,我們參觀了一些“精確農業”的生產模式,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配合土壤診斷,合理施肥、灌溉,運用優良品種來管理農田,分配生產,並使消費者能及時瞭解生產單位的最新信息。使我們初步瞭解了綠色產業、都市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以及教育農場、市民農園的新趨勢,認識到了現代農業正在向農業工業化和商業化作產業鏈的延伸,傳統的農業生產觀念得到了大大更新。認識到了農業企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前提和基礎,它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的產業化。

3、觀光農業是新世紀的新課題

觀光農業,以其清新的田園風光,純樸的山村風情,在擁擠的旅遊業中“別有洞天”地成為新世紀現代農業的新課題。從目前旅遊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旅遊即遊山玩水”的觀光旅遊已不是最時興的了,代之而起的特色旅遊,已成為招徠遊客的“拳頭產品”。發展綠色觀光農業,是跳出農業發展農業的典型模式。

4、從農業流通環節入手,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重心

扶持、鼓勵各類農產品逐步形成相對較為集中的主產區,形成本地農產品的品牌信譽和特色,避免產品之間的過度競爭。鼓勵主產區的農民成立自己的協會或合作社,以利於農產品批量進入市場,以利於降低農產品的交易成本。減低商業組織進入農產品經營的交易費用。在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各大批發市場之間,建立信息聯網系統,無償提供多變的市場信息。

三、幾點建議

面對農民增收緩慢的壓力以及我鄉跨入經濟強鄉進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有選擇地學習和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加強相應的對策性設計和研究,以便在實際工作中能有效地解決和處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和深層次矛盾。

1、要走特色農業之路,迅速擴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

目前,我鄉農業結構調整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還存在着“樣樣都有,樣樣都是一點點”的現象,我們要充分應用政策、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農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迅速擴大特色產業的經營規模,集中力量建設特色知名農產品,創出我鄉農業品牌。種植業要重點淘汰劣質品種,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大力發展排各莊、範各莊、前殷、後殷、大安、呂家坨等村的無公害蔬菜、兩瓜生產,卜大寨、大安、範各莊等村的花卉生產以及北安片的沙地梨、王喜莊片的葡萄、周莊子片的蘋果的生產等高效、綠色農產品。抓住我鄉南片面粉加工企業發展較快這一優勢,嘗試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形成種植業新的增長點。畜牧業要適應市場需求,繼續擴大奶牛、蛋雞、瘦肉型豬的生產規模,提高產業的整體素質。同時大力發展特種養殖業。加快特色產業上規模,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壯大規模經營;積極引導、引進龍頭企業興辦生產基地,帶動規模生產。對綠殼蛋雞、秋瓜、優質葡萄等已形成我鄉優勢的產品,要進一步擴大跨縣(市、區)種養,儘快發展成為全市性的大產業,實現規模效益。

2、吸引'三資'(外商資本、工商資本、民間資本)興農,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項目的投入。

我鄉要實現向“經濟強鄉”跨進,需要培育大農業,大農業需要大投資,大投資需要大招商。經營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技術和雄厚的資金結合我鄉豐富的資源,將成為推動我鄉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引進“三資”投向我鄉農業的力度,大幅提高我鄉農業外向度,已成為提升全鄉農業整體水平的關鍵之着。目前,我鄉已成功地引進宏文、灤通、桑氏集團等經營企業投資我鄉興建龍頭企業、開發復墾建設、投資農業園區等農業項目,這些投入的引進,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鄉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提高了我鄉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當繼續高舉開放開發的大旗,始終把農業外向型工作作為提高我鄉農業經濟工作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快農業對外開放步伐,在土地使用、土地流轉、税收、政府獎勵等方面,鼓勵“三資”在我鄉農業領域投資,通過做好合理規劃、調動全鄉農業招商資源;以商招商、推動農業招商快速發展;優化環境、增強“三資”投資農業信心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全鄉農業發展外向度,推動農業結構大調整,全面實現我鄉經濟的騰飛。

3以市場為導向、以流通為載體,調強我鄉產業結構

近年來,我鄉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總結我鄉幾年來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經驗,結合我鄉實際,對照外地先進經驗,我們應當充分地認識到,今後的農業結構調整,是一次領域更廣、層次更深、內涵更為豐富的全方位調整。在此基礎上,我們一是要找到調整的“賣點”:糧食連年豐收,經濟作物連年增長,養殖業也是連年上升。農業發展這麼快,產品卻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出好價格,它就不能變成較多的財富,農民富不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走出一條:市場—資源—生產—市場的新路子。根據市場需求,結合本地資源,發展生產,打開市場。這是農業開發的“法寶”。二是瞄準調整的“亮點”:進一步優化種植業與養殖業的生產結構,提高產品優質率,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經濟的實力,從而提高農業整體素質。三是把握調整的“富點”: 要使農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我們必須把握調整的“富點”。我鄉農業的“富點”應該在於綠色農業的開發,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兩綠”(綠色農業、綠色食品),是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途徑。目前,我鄉已有14個村取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資格認證,治理面積達到5800畝,到20xx年底,我鄉32個村將全部實現無公害生產。

【第2篇】赴華東五市考察報告

9月10日至9月21日由區委副書記林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堅為正、副團長區委辦、文明辦、學習辦區民政局、教育局、衞生局、計劃生育局有關領導及各街道黨工委分管書記參加西崗區精神文明建設學習考察團一行17人完成了對上海、寧波、杭州、南京、濟南等地為期11天學習考察下面我將這次學習考察總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此次學習考察按照區委工作安排和書記辦公會要求

派出第一批考察團考察地點根據中央、省文明辦推薦赴首批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目地學習們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方面先進經驗考察團一行在準備時間短、任務安排滿情況下不辭辛苦風雨兼程虛心學習期間分別考察了五個城市下屬黃浦、江北、下城、鼓樓、槐蔭等5個城區、5個街道、9個社區先後召開了14次座談會與考察地區委辦、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政府辦、教育局、民政局、衞生局等部門以及部分街道黨工委進行了對口交流全面學習了們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學習型城區以及社區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強區建設、社區衞生服務、計劃生育等方面工作先進做法和寶貴經驗並就我區實際做法與們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考察地規範、熱情、周到、細緻接待和服務也給考察團全體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五城區分管書記常委、宣傳部部長陪同座談、參觀各對接部門也給我們考察工作提供了方便使這次考察十分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五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主要特點和經驗

(一)強化領導形成了良好工作運行機制

五城區對精神文明建設、特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高度重視行動較快思路明確圍繞發展區域經濟工作中心有力地推動了城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領導重視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領導機構特別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高度重視寧波江北區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辦公室設立3個編制專職負責創建工作上海黃浦區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指揮人大、政協一把手和所有副區長為副總指揮下設創建工作辦公室負責協調全區創建工作區委連續召開10次專題會議研究存在問題提出階段性整改措施為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組織保證

2、目標科學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區工作中上海黃浦區聘請70名專家學者、中科院院士共同研究、制定創建標準立足城市基礎條件和羣眾生活實際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導原則、體系結構、項目設置和標準值按城區經濟、科教文化、環境服務、文明風尚等客觀指標和政府形象、市民素質、市容環境、社會風氣等主觀內容設定了140項考核指標科學、全面地反映三個文明建設實際成果對全國開展創建文明城區工作起到了較強指導作用

3、落實到位五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實效一個重要經驗就把創建工作做實、做細一抓創建氛圍考察團所到之地城區主幹道、社區、公交車站、商業街等醒目之處都矗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城區、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文明經商、文明執法等公益廣告營造了濃郁創建氛圍;二抓目標考核把責任與政績結合起來如江北區實行區委、區政府與各責任單位簽定責任書、任務書和檢查反饋書“三書”制度由組織部牽頭將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各級幹部過程考核和目標考核重要內容使責任與業績掛鈎;三抓薄弱環節定期召開推進會找差距找問題組織人力有針對性地就羣眾反映較為集中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徹底整改形成八方支援、全員參與良好局面

(二)創新載體吸引羣眾廣泛參與

五城區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都注重因地制宜充分體現地域特色打造不同創建品牌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一居一樓一特色調動了駐街單位和轄區幹部羣眾主動參與精神文明建設主動性和自覺性

1、立足區域共建城區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濟南槐蔭區與駐區、駐街單位簽定《社區單位開放服務資源協議書》通過資源轉換或表彰、命名、各類榮譽激勵等形式使轄區各類文化資源、服務設施無償或低償向居民開放並採取政府搭台、企業支助、羣眾唱戲 新形式積極探索產業化運行機制組織開展區域性文化活動激發了精神文明建設內在活力

2、立足羣眾需求文明社區建設貼近實際特色紛呈五城區在文明社區建設中注重從實際出發不拘一格如江北區針對社區老齡化特點提出“温馨社區”文明社區創建品牌開展“十個一”活動;南京市鼓樓區開闢社區“議事園”組織居民評議形成“身邊事大家議身邊事大家管”良好風氣;杭州市下城區結合未成年人成長實際組織開展“攜手1+6文明進萬家”系列活動吸引了羣眾廣泛參與

3、立足促進人全面發展構築了社會化學習型城區建設平台五城區注重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推進教育進社區搭建社會化教育平台教育局、區委黨校分別拿出部分教室面向居民開放積極創辦社區大學、市民學校舉辦市民職業技能、文化學習培訓在青少年中開展各種興趣愛好培訓和科普、法制教育加強對社區辦學管理加大辦學投入堅持創辦一所、鞏固一所從一所學校向一片發展真正將市民學習熱情調動起來

(三)注重實效羣眾在創建工作中得到實惠

在考察中我們普遍感到五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突出了一個“實”字即:工作抓得實、創建效果實、羣眾利益體現得實對精神文明建設投入力度較大不搞“花架子”不搞“理想化”、“概念化”而實事求一切從羣眾生活實際出發如南京市鼓樓區樹立公共財政意識採取政府購買福利辦法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為社區配備專職保安、專職計生專幹、勞動協領員、低保協領員、殘聯協領員等社區服務專業隊伍全方位地為居民羣眾服務寧波市槐蔭區採取社區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社區服務、社區衞生服務等一站式建設格局居民不出社區可以解決與生活息息相關各種需求並積極倡導居家養老建立養老公寓把精神文明建設落腳點體現在羣眾利益上

三、幾點體會與啟示

(一)要站在“xxxx”重要思想高度正確認識新時期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重要意義

精神文明建設最終目提高羣眾生活質量促進人全面發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踐“xxxx”重要載體和途徑從對華東五市考察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城區精神文明程度已成為一種可以轉化生產力要素成為促進城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重要“資本”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僅代表人民羣眾根本利益、造福於民德政工程而且傳播先進文化重要載體提高城區文化品位有效改善軟環境有效途徑我們區近年來開展“兩從、兩型、兩化”工作、“三重機制”、“五型社區”社區工作思路和“十進社區”等活動都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經驗對推動城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具有較強推動作用我們不僅要堅持下去而且要抓緊、抓好還要抓出成效要站在“xxxx”重要思想高度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上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載體

考察中濟南槐蔭區青年公園街道打造新型“安全社區”經驗給了我們很好啟示該街道樹立健康、生活、人身安全等“大安全”意識與國際接軌成為我國第一個由世界衞生組織確定“安全社區推進單位”兩年來們將創建安全社區工作動態和做法通過互聯網發往世界各地並定期收到世界衞生組織(who)提供最新信息在與世界各國交流中不斷提高創建水平們成功經驗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當前做好精神文明工作就要打破舊思維模式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從更深層次上分析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思路增強工作科學性和超前性要充分發揮地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和顧問團作用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分析我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舉措特別要很好地總結我區近年來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積累好經驗牢固樹立品牌意識突出地域特色不搞一刀切形成一批叫得響、羣眾參與廣泛、效果明顯精品項目積極與先進城區接軌全面提高我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

(三)強化以人為本創建理念讓羣眾切實感受到創建成果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精神文明建設要牢牢把握住以人為本創建理念把服務羣眾、造福羣眾作為工作出發點把讓羣眾受益作為工作落腳點只有一切從羣眾實際需要出發體現羣眾利益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煥發出強大生命力要從設身處地解決羣眾急需實際問題中抓創建從有利於長遠發展基礎性工作中抓創建從實實在在便民利民中抓創建以正確政績觀考核創建工作實際效果在創建工作中切實為羣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提高羣眾生活質量拿獎不最終目目地通過“創建”工作實踐“xxxx”促進城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羣眾切實參與建設、看到成果、感受到實惠要把目標考核與促進工作結合起來年底前對全區精神文明建設“金銀銅”獎考核細則和考核辦法進行修改從城區經濟與發展、城市建設與管理、社會治安與穩定、科技教育與文體衞生、社區建設、組織建設、宣傳思想與道德建設和黨風廉政與機關作風建設等方面全方位地進行考核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

(四)抓好過程把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精神文明建設需要虛功實做只有做實才能體現出創建效果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一抓落實要深入不能流於形式;二抓落實要全面既要注重結果又要重視“過程”當前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地都已行動起來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鑑先進城區經驗做法找準工作結合點和切入點對照創建標準抓鞏固提高抓難題破解抓特色創新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對為未成年人辦好8件實事及各項創建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切實辦好區、街、社區外語、計算機及各類學習培訓深入開展各種載體新穎、形式多樣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城區文明程度和幹部羣眾綜合素質要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深入學習貫徹xx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加強黨執政能力建設結合起來深入研究解決這次全區文化建設調研中提出實際問題做好明年工作打算把我區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新水平為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第3篇】考察團赴華東五市考察報告

考察團赴華東五市考察報告

9月10日至9月21日,由區委副書記林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堅為正、副團長,區委辦、文明辦、學習辦,區民政局、教育局、衞生局、計劃生育局的有關領導及各街道黨工委分管書記參加的西崗區精神文明建設學習考察團一行17人,完成了對上海、寧波、杭州、南京、濟南等地為期11天的學習考察。下面,我將這次學習考察的總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此次學習考察是按照區委的工作安排和書記辦公會的要求,派出的第一批考察團。考察地點是根據中央、省文明辦的推薦,赴首批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目地是學習他們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方面的先進經驗。

考察團一行在準備時間短、任務安排滿的情況下,不辭辛苦,風雨兼程,虛心學習,期間,分別考察了五個城市下屬的黃浦、江北、下城、鼓樓、槐蔭等5個城區、5個街道、9個社區,先後召開了14次座談會,與考察地的區委辦、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政府辦、教育局、民政局、衞生局等部門以及部分街道黨工委進行了對口交流,全面學習了他們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學習型城區以及社區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強區建設、社區衞生服務、計劃生育等方面工作的先進做法和寶貴經驗,並就我區的實際做法,與他們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考察地規範、熱情、周到、細緻的接待和服務也給考察團全體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城區的分管書記,常委、宣傳部部長陪同座談、參觀,各對接部門也給我們的考察工作提供了方便,使這次考察十分順利,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五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主要特點和經驗

(一)強化領導,形成了良好的工作運行機制五城區對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高度重視,行動較快,思路明確,圍繞發展區域經濟的工作中心,有力地推動了城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領導重視。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的領導機構。

特別是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高度重視,寧波江北區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辦公室,設立3個編制,專職負責創建工作。上海黃浦區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指揮,人大、政協一把手和所有的副區長為副總指揮,下設創建工作辦公室,負責協調全區的創建工作,區委連續召開10次專題會議,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階段性整改措施,為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2、目標科學。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區工作中,上海黃浦區聘請70名專家學者、中科院的院士共同研究、制定創建標準,立足城市基礎條件和羣眾生活實際,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指導原則、體系結構、項目設置和標準值,按城區經濟、科教文化、環境服務、文明風尚等客觀指標和政府形象、市民素質、市容環境、社會風氣等主觀內容設定了140項考核指標,科學、全面地反映三個文明建設的實際成果,對全國開展創建文明城區工作起到了較強的指導作用。

3、落實到位。五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實效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把創建工作做實、做細。

一是抓創建氛圍。考察團所到之地,城區主幹道、社區、公交車站、商業街等醒目之處都矗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城區、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文明經商、文明執法等公益廣告,營造了濃郁的創建氛圍;二是抓目標考核,把責任與政績結合起來。

如,江北區實行區委、區政府與各責任單位簽定責任書、任務書和檢查反饋書的“三書”制度,由組織部牽頭,將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各級幹部過程考核和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使責任與業績掛鈎;三是抓薄弱環節。定期召開推進會,找差距,找問題,組織人力,有針對性地就羣眾反映較為集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徹底的整改,形成八方支援、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

【第4篇】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區有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加快我鄉經濟建設步伐,我鄉組織各村書記、村主任對蘇州、上海等先進地區進行了考察,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考察地點情況簡介

1、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

未來農林大世界,被稱為現代化的農業硅谷,最新農業科技精萃由這裏走向祖國各地。中國農業領域的萬千商家也藉助這個綠色的信息平台、技術平台和商務平台邁向世界。由新加坡維信集團為主要投資方的未來農林大世界,落户在江蘇蘇州吳縣市太湖邊的浦莊鎮。規劃佔地面積3000畝,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目前投資額達1億元,佔地800畝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這裏瀕臨太湖,山水毓秀,土地肥沃,十分適宜農業項目的拓展。自項目開發以來,得到了海內外農商界的積極響應,素有全球苗圃先鋒盛譽的美國speeding公司、生產世界60%以上草種的美國俄勒岡tmi草種公司、以灌溉設備、温室大棚等為主從事農業科技開發的以色列前衞企業———寰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世界畜牧業領先水平的新西蘭excell企業、國際知名的比利時維他麥公司等已先後進駐,向中國農林界展示、推廣他們最優良的科研成果。國內農林界的知名院所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等也陸續落户園區,使未來農林大世界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櫥窗和資汛匯聚中心。現已形成了農業科技博覽園、國際農商園、電子商務與銷售代理、農業科技項目孵化等平台,融展示、交易等諸項功能於一體。 開發建設五年來,未來農林大世界已引進了60多項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成功地轉化了一批市場前景看好的高新科技。與美國維生種苗公司合資興建的蘇州維生種苗公司的工廠化穴盤育苗及栽培技術已領先世界水平,以新西蘭畜牧胚胎育種中心的胚胎技術為基礎形成的小型奶牛場全套模式,由於在縣、鎮級擁有廣闊的市場,也吸引了一些客户前來洽談連鎖加盟事宜。

2、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項目,是中新經貿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江蘇省和蘇州市對外開放的頭等大事。

蘇州工業園區於1994年正式啟動建設。它緊鄰上海,位於蘇州古城東郊美麗的金雞湖畔,行政轄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50萬,計劃吸引各類投資1000億美元。園區的發展目標是: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園林化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得到了中新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特別在項目審批、海關物流、公積金制度、外事管理等方面被授予了國內獨一無二的管理權限,形成了'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政策優勢。與國內一般開發區相比,蘇州工業園區還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首先,園區是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開發項目。為了確保項目順利發展,中、新雙方建立了中新兩國政府的聯合協調理事會、雙邊工作委員會、具體聯絡機構等三個層面的領導和工作機構。

第二,園區擁有世界一流的城市設計和規劃體系。其規劃突出強調了'以人為本'理念,並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適當超前滾動開發'原則,確立了'執法從嚴'的規劃管理體制。

第三,結合中國國情,借鑑新加坡經驗。經國務院批准,蘇州工業園區可以自主地、有選擇地借鑑新加坡在城市規劃建設、經濟發展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

8年多來,園區注重借鑑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融新加坡國際化理念和蘇州文化底藴與一體,建成區內每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資近1億美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高等級道路、高標準設施和一批大容量源頭廠,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着年均50%左右的增幅。目前,園區已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開發水平最高、吸引外資最多的開發區之一。

一、經驗與啟示

1、三大資本種出高效農業

“三資”農業已成為江蘇以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新加坡維信集團投資建成了集現代農業科技展示與農業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博覽園。而在蘇州市崑山現代農業示範園,台灣永豐餘紙業公司投資300萬美元建起的永豐餘高科農場,向農民示範如何利用自然手段生產有機農作物……

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等“三資”進入農業領域,開發農業資源,目前在江蘇已初成規模。來自江蘇省農林廳的統計表明,江蘇“三資”農業企業目前已有18160個,投資總額累計達168億元。在這些資金中,民間資本即國內自然人(只統計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67%,工商資本即工業或商業及其他企業法人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20%,外商資本即我國大陸以外的法人或自然人在農業領域的投資佔13%。

這些新資本進入農業領域,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業投入、機制和市場農業根基問題,而且有利於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科技興農和農業產業化水平。 其一,“三資”投資農業提升了農業產業結構、提高了科技含量,加快了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其二,“三資”農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農業競爭主體,造就一批現代農業企業家,他們以“經營農業”的新理念,推動着農業可持續發展。 其三,“三資”農業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增加了就業機會和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提高。

2、現代農業正在向第二、三產業作產業鏈的延伸

農業是滿足人類生存最基本需求的行業。隨着科技的進步,農業生產方式也越來越先進,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越來少,但人均農業產量和產值越來越高。這是因為農業已融入了高科技成份,高科技的附加值逐漸增高。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也大。在這次學習、考察當中,我們參觀了一些“精確農業”的生產模式,運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配合土壤診斷,合理施肥、灌溉,運用優良品種來管理農田,分配生產,並使消費者能及時瞭解生產單位的最新信息。使我們初步瞭解了綠色產業、都市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以及教育農場、市民農園的新趨勢,認識到了現代農業正在向農業工業化和商業化作產業鏈的延伸,傳統的農業生產觀念得到了大大更新。認識到了農業企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前提和基礎,它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的產業化。

3、觀光農業是新世紀的新課題

觀光農業,以其清新的田園風光,純樸的山村風情,在擁擠的旅遊業中“別有洞天”地成為新世紀現代農業的新課題。從目前旅遊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旅遊即遊山玩水”的觀光旅遊已不是最時興的了,代之而起的特色旅遊,已成為招徠遊客的“拳頭產品”。發展綠色觀光農業,是跳出農業發展農業的典型模式。

4、從農業流通環節入手,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重心

扶持、鼓勵各類農產品逐步形成相對較為集中的主產區,形成本地農產品的品牌信譽和特色,避免產品之間的過度競爭。鼓勵主產區的農民成立自己的協會或合作社,以利於農產品批量進入市場,以利於降低農產品的交易成本。減低商業組織進入農產品經營的交易費用。在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各大批發市場之間,建立信息聯網系統,無償提供多變的市場信息。

三、幾點建議

面對農民增收緩慢的壓力以及我鄉跨入經濟強鄉進程中 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有選擇地學習和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加強相應的對策性設計和研究,以便在實際工作中能有效地解決和處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和深層次矛盾。

1、要走特色農業之路,迅速擴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

目前,我鄉農業結構調整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還存在着“樣樣都有,樣樣都是一點點”的現象,我們要充分應用政策、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農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迅速擴大特色產業的經營規模,集中力量建設特色知名農產品,創出我鄉農業品牌。種植業要重點淘汰劣質品種,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大力發展排各莊、範各莊、前殷、後殷、大安、呂家坨等村的無公害蔬菜、兩瓜生產,卜大寨、大安、範各莊等村的花卉生產以及北安片的沙地梨、王喜莊片的葡萄、周莊子片的蘋果的生產等高效、綠色農產品。抓住我鄉南片面粉加工企業發展較快這一優勢,嘗試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形成種植業新的增長點。畜牧業要適應市場需求,繼續擴大奶牛、蛋雞、瘦肉型豬的生產規模,提高產業的整體素質。同時大力發展特種養殖業。加快特色產業上規模,大力培育專業大户,壯大規模經營;積極引導、引進龍頭企業興辦生產基地,帶動規模生產。對綠殼蛋雞、秋瓜、優質葡萄等已形成我鄉優勢的產品,要進一步擴大跨縣(市、區)種養,儘快發展成為全市性的大產業,實現規模效益。

2、吸引'三資'(外商資本、工商資本、民間資本)興農,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項目的投入。

我鄉要實現向“經濟強鄉”跨進,需要培育大農業,大農業需要大投資,大投資需要大招商。經營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技術和雄厚的資金結合我鄉豐富的資源,將成為推動我鄉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引進“三資”投向我鄉農業的力度,大幅提高我鄉農業外向度,已成為提升全鄉農業整體水平的關鍵之着。 目前,我鄉已成功地引進宏文、灤通、桑氏集團等經營企業投資我鄉興建龍頭企業、開發復墾建設、投資農業園區等農業項目,這些投入的引進,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鄉農業結構 調整的力度,提高了我鄉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當繼續高舉開放開發的大旗,始終把農業外向型工作作為提高我鄉農業經濟工作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點來抓, 進一步加快農業對外開放步伐 ,在土地使用、土地流轉、税收、政府獎勵等方面,鼓勵“三資”在我鄉農業領域投資 ,通過做好合理規劃、調動全鄉農業招商資源 ;以商招商、推動農業招商快速發展 ;優化環境、增強“三資”投資農業信心等方面的工作, 提高全鄉農業發展外向度, 推動農業結構大調整 ,全面實現我鄉經濟的騰飛。

3以市場為導向、以流通為載體,調強我鄉產業結構

近年來,我鄉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總結我鄉幾年來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經驗,結合我鄉實際,對照外地先進經驗,我們應當充分地認識到,今後的農業結構調整,是一次領域更廣、層次更深、內涵更為豐富的全方位調整。在此基礎上,我們一是要找到調整的“賣點”:糧食連年豐收,經濟作物連年增長,養殖業也是連年上升。農業發展這麼快,產品卻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出好價格,它就不能變成較多的財富,農民富不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走出一條:市場—資源—生產—市場的新路子。根據市場需求,結合本地資源,發展生產,打開市場。這是農業開發的“法寶”。 二是瞄準調整的“亮點”:進一步優化種植業與養殖業的生產結構,提高產品優質率,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經濟的實力,從而提高農業整體素質。 三是把握調整的“富點”:要使農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我們必須把握調整的“富點”。我鄉農業的“富點”應該在於綠色農業的開發,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兩綠”(綠色農業、綠色食品),是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主要途徑。目前,我鄉已有14個村取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資格認證,治理面積達到5800畝,到底,我鄉32個村將全部實現無公害生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pk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