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赴敦煌研究院和酒泉市學習考察報告

赴敦煌研究院和酒泉市學習考察報告

【概述】

赴敦煌研究院和酒泉市學習考察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hh346658386”為你整理了這篇赴敦煌研究院和酒泉市學習考察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為加強與敦煌研究院交流合作,學習借鑑兄弟市州先進經驗,主動融入河西走廊經濟帶建設,推動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2月15日至1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方太帶隊,副市長田青參加,組織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及市博物館等單位和縣區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組成考察組,赴敦煌研究院和酒泉市學習考察文旅產業合作發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現代農業、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工作。這次考察,考察組親眼目睹了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的成果,親身體會了酒泉市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親自感受了酒泉幹部羣眾幹事創業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既令人感歎、更發人深思,既增強了加快發展、趕超跨越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又堅定了加快推動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信心和決心。返金後,考察組各成員分別準備了學習考察心得體會,副市長田青組織開展了心得體會集中交流,經梳理總結、概括提煉,形成了學習考察報告。

一、學習考察情況

(一)敦煌研究院考察交流情況。2月15日上午,王方太帶領考察組赴敦煌研究院,與該院院長蘇伯民等領導和專家就院市合作事項進行座談交流。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主持座談會,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郭青林及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保護研究所、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技術服務中心、信息中心等負責同志及敦煌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蘇伯民院長對金昌市政府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詳細介紹了敦煌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及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物保護利用、文化旅遊開發和遺址管理等方面的情況,表示敦煌研究院將支持金昌市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把雙方合作打造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典範;希望雙方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共同把敦煌文化遺產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弘揚好,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積極貢獻。王方太市長介紹了金昌市文旅資源及文物保護等工作情況,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及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重要講話精神,搶抓“一帶一路”和敦煌文博會機遇,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構建河西走廊城市羣、經濟帶的部署要求,加快融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希望敦煌研究院發揮其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傳承、展示等方面的優勢,在文物保護項目、課題研究、展示利用、人才培養等方面與我市開展深度合作,指導幫助挖掘和開發我市特色文化資源,促進金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副市長田青、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元林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隨後考察組實地考察了莫高窟中與番禾瑞像相關洞窟。

(二)酒泉市學習考察情況。2月15日下午,考察組在敦煌市參觀了東驛·敦煌藝術城、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城市規劃館,認真聽取相關同志關於項目謀劃、經營運營、社會效益等方面的情況介紹,深入學習了敦煌市文旅產業佈局、城市設計規劃等情況;實地考察了敦煌光電博覽園、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蘭州大成敦煌50兆瓦熔鹽線性菲涅爾式光熱電站等項目,詳細瞭解了光熱發電技術應用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做法。

2月16日,考察組在酒泉經開區、肅州區考察學習。在酒泉經開區,考察組一行深入中國水電四局(酒泉)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酒泉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金風風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車間參觀考察,詳細瞭解了新能源裝備製造領域技術革新應用、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等情況。在肅州區,考察組一行深入學習中國—以色列(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東匯戈壁雪潤農產品冷鏈倉儲及物流集散中心、肅州區戈壁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園、酒泉新能源綜合利用產業園、中廣核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的運行狀況和發展前景,認真學習了戈壁生態農業和新能源綜合利用工作開展情況。

二、主要經驗和啟示

這次考察時間緊湊,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目的明確,短短兩天時間,實地考察學習了15個點,其中敦煌研究院1個,敦煌市6個、酒泉經開區3個、肅州區5個。兩天來,大家深切感受到兄弟市州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城鄉面貌的顯著變化、文旅融合的發展成效,增強了不進則退、慢進掉隊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收穫很大、感觸很深、啟發很多。有以下經驗啟示:

(一)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敦煌市依託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藴深厚的優勢,充分發揮省委省政府賦予的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龍頭地位和甘肅會客廳的作用,堅定不移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和首要支撐,充分展現“文化盛典、人類敦煌”的名片,確定了提升旅遊產業和農業,突破文化產業、工業和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敦煌已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際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目前正在按照國際化、分眾化、田園化、融合化的發展路徑,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核心區、甘肅(敦煌)國際空港經濟區和敦煌文化研學基地。

1.堅持規劃引領。把規劃編制作為引領文旅產業發展“龍頭”,堅持以大規劃引領大發展,按照“世界級定位、國際化標準、一體化打造”的目標要求,高標準編制完成了《大敦煌文化旅遊圈發展規劃》《敦煌市國家級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規劃環境綜合承載力專項研究》,高水平編制完成了懸泉置遺址、陽關遺址、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保護等專項規劃,形成了科學完備的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核心規劃體系。

2.突出全域旅遊理念。把全域旅遊理念貫穿文旅產業發展全過程,努力實現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等全域旅遊體驗一鍵直達。按照全域旅遊理念,高標準推進景區景點、鄉村旅遊、交通基礎全域提檔升級,實施了鳴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質公園、懸泉置、玉門關等景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化、清潔化改造,新建運行敦煌旅遊集散中心和玉門關、雅丹等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優化佈局城區和機場、車站等旅遊諮詢點,大力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和夜市片區提升改造,全新升級“遊敦煌”智慧旅遊平台,構建了完善的遊客全域旅遊服務體系。比如,市委市政府接待點敦煌賓館,處處體現出熱情細緻的服務和文化內涵,賓館內部裝飾、服務設施、餐桌、就餐用具處處體現着敦煌文化,房間裏的茶杯、紙巾都印着“飛天”圖案,菜品佳餚也體現着地方風味、物美價廉,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出現在菜品上,創新應景,表現出為文化服務高超的工業設計理念。賓館處處都是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加上服務精細而優質,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3.具有多樣化高品質的旅遊接待設施。市內既有天河大酒店、飛天賓館等品牌星級酒店,又有許多中低檔次的酒店,還建成陽關旅遊休閒小鎮、莫高鎮甘家堡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項目,可滿足不同羣體消費需求,全市接待牀位總數達到5萬張(目前,金昌包括永昌縣共有旅遊住宿企業202家,接待牀位數只有9982張,其中,星級旅遊飯店22家,牀位數3458張,星級以下住宿單位180家,牀位數6524張)。比如,我們參觀考察的東驛·敦煌藝術城項目,就是一個體現敦煌本土特色高端酒店,總佔地面積4.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建設有以藝術陳列、藝術創作、藝術交流為主的文化活動區、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及多種類型滿足高端消費的客房,視野之內就是景觀,出門就是沙海,旅遊旺季每套客房每晚售價在5000元以上,還一房難求。同時,敦煌聚焦聚力“快旅慢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敦格鐵路、機場擴建、瓜敦高速、景觀大道等20多個內聯外通項目,開通旅遊動車,敦煌機場更名為“敦煌莫高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22條、通達城市15個,構建了立體式、便捷化交通網絡體系。這些旅遊接待設施提升了城市品質品位,全面展現了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形象。

4.堅持文化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把挖掘資源作為助推文旅產業發展的“源泉”,掛牌成立敦煌文化學院,致力傳承弘揚敦煌文化,密切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交流合作,推陳出新《絲路花雨》《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等演藝節目,研發壁畫臨摹、微電影製作、彩陶製作等研學產品,發展壯大敦煌禮物、敦煌故事、洛小北等一批文創企業,相繼推出了念念敦煌、如夢敦煌等千餘款文創產品,研發絲綢製品、藝術圖書、臨摹繪畫等敦煌特色產品,開發文博體驗、鄉村休閒、户外運動、沙療養生等新興旅遊業態,旅遊產品結構豐富,遊客在敦煌平均遊玩時間從原來的1.5天延長到現在的2-3天。特別是成功舉辦“一帶一路”論壇、“一會一節”等論壇活動,實現了文化資源向產業優勢的轉變。我們參觀考察的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是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永久性會址,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可同時滿足6000人規模的國際會議、新聞發佈、學術報告等活動,是甘肅乃至西北地區承載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會展中心之一。

對我們的啟示:1.定位要找準。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找準定位,金昌要積極對接省上推進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典範和敦煌學研究高地建設、河西走廊國家文化遺產線路保護利用行動計劃以及長城、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等部署安排,充分挖掘長城文化、紅色文化、鎳都工業文化、沙井文化、驪靬文化等特色優勢,錯位發展,借勢登高。專班推進與敦煌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落實,深入挖掘展示和利用好聖容寺、雲莊寺、花大門石刻等文化遺產,構建河西五市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聯盟,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極融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2.理念要創新。思想觀念決定着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思路和工作力度。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文化不僅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和宣傳教育功能,而且更具有產業屬性和消費娛樂功能。要破除文化建設就是花錢,只投入不產出或投入產出比低、投資收益週期長的舊觀念,樹立起文化旅遊產業就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就是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的新觀念。在具體工作中,堅持規劃先行,積極培育文化旅遊市場主體,精心打造旅遊線路和打卡點,繼續謀劃籌辦精品節會,積極開發各類文創產品,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努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3.設施要提升。文化旅遊設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載體,我們要積極推動現有景區景點提檔升級,按照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大力實施景區景點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智慧化改造,優化佈局遊客服務中心。聚焦“吃、住、行、廁、遊、購、娛”,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積極推動接待設施提檔升級,加快引進投資主體新建高端酒店,大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開發建設民宿,滿足商務活動和不同層次文化旅遊活動需要。

(二)城市風貌獨具特色。近年來,敦煌城市建設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直觀的感受是“新、特、綠、淨”,文化氛圍濃厚、建築風格突出、功能佈局完善,特色名城形象逐漸彰顯,居民的自豪感和遊客的滿意度明顯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成效顯著。

1.城市特色鮮明。敦煌市始終站在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和弘揚敦煌文化的角度,堅持傳承歷史、尊重自然、立足現實、以人為本的原則,聚焦“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文化藝術之城、會展文創之都”目標,以文化基礎設施和旅遊景觀設施為核心,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漢唐風格,敦煌特色”的建設理念在城市處處展現,敦煌元素的飛天、藻井、蓮花、天馬等人所熟知的壁畫形象和壯美滄桑的大漠風光處處展示。比如,沙州路上的228幅石刻藝術展示了敦煌2000多年的古代文明史與開放史;盤旋路四周,鑿空西域、天馬故鄉、佛教東漸、三危靈光、地靈人傑等組合浮雕展現了敦煌往昔繁華;城區臨街主要建築穿靴戴帽,古色古香,融現代建築風格與漢唐古典風格於一體,盡顯歷史名城風韻神采;迎賓大道及兩旁的飛天迎賓燈、系統浮雕,展示了敦煌人民開放好客的熱情和誠意。

2.城市設施完善。大力推進敦煌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2021年,實施了城市道路建設及提升改造工程,打通了白馬路、惠煌路、玉門關路、文昌路等道路,子亭西路、西域東路等新建道路建成通車,使敦煌城區路網四通八達、更加完善,方便了市民出行。全力推進老舊樓院及配套設施改造,改造敦煌市沙州鎮8個社區、155棟老舊樓院,惠及居民8900餘户。實施了園林綠化、街景美化、城市淨化工程,實施城市公園、綠地改造提升,新建公共停車場、星級公廁,精心打造北台服飾、南倉古樂等特色藝術街區,優化佈局城市雕塑、裝置藝術、綠化造景等公共藝術小品,加快公交車站、標識標牌、景觀燈光等公共服務設施藝術化改造,沙漠綠洲城市的文化藝術氛圍濃厚。同時,實施了城市後備水源地建設,啟用了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換工程,實現了黨河水併網入城,保障城市飲用水質安全。

3.城市“夜間經濟”活躍。敦煌市將扮靚城市夜景作為提升城市形象、展現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靈氣的一項重要內容,科學決策,大膽創新,因地制宜,將水利防洪工程與景觀、生態相結合,創造了新穎獨特、別具一格的“城市十大景觀工程”之一黨河風情線,全長5公里,使水系和綠地交融,水體和景觀交匯,夜景與燈光交映,豐富了城市內涵,彰顯了敦煌“移步皆是景、舉目閲古今”的城市風貌。按照“一路一燈、一路一品、一路一景”的原則,實施了城市夜景燈光工程,辦公樓現代莊重,商業建築繁華多彩,賓館飯店温馨典雅,讓人回味無窮,提升了城市品位。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開發推出夜品佳餚、夜習科普、夜間演藝等夜間消費產品,初步形成以沙州夜市、敦煌小鎮、月牙泉小鎮三大夜市和文化演藝為依託的“夜間經濟”消費體系。特別是沙州夜市,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分為十大功能區(文化主題區、特色餐飲區、民俗市井區、西域風情區、賓館酒吧區、燒烤區、敦煌特產區、商貿購物區、農副產品區、星光夜市區),被譽為敦煌“夜景圖”和“風情畫”,先後榮獲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先進單位”“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市場”“全國文明市場”“全國十佳市場”、全國商品交易市場“四星級”等榮譽稱號。

對我們的啟示:1.樹立經營城市理念。突出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市特色,把全生命週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加強空間開發管制,完善城市設計,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城鄉融合,聚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強的精緻城市。2.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推進城市道路更新改造、打通斷頭路,改造棚户區和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地下管網,加快建設智能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韌性城市。健全完善精細化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環城綠色長廊,綠化街道遊園,美化市容市貌,亮化街區景緻,淨化城區環境,建設公園城市。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持續鞏固國家衞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城市內涵魅力。3.大力發展“夜間經濟”。結合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立面實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強化夜景燈光規劃設計,全力裝扮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絢麗多彩的鎳都夜景。深入挖掘工業城市文化內涵,充分學習借鑑沙洲夜市經營管理模式,積極謀劃建設金昌夜市。

(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迅速。酒泉市依託風光資源富集、地域面積遼闊的優勢,按照“基地化推進、大項目帶動、大電網外送”的思路,搶抓國家能源戰略轉型政策機遇,率先起跑、趕早起飛,集中精力做大清潔能源產業規模,積極構建清潔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十四五”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產值將達到400億元以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突出基地佈局。發揮比較優勢,立足特色,先後實施酒泉風電基地一期380萬千瓦和二期第一批300萬千瓦等重大工程;敦煌市2009年6月就啟動光電產業園區建設,目前建成區面積近60平方公里,落户企業36家,建成光電116萬千瓦,成為全省建成最早、集中連片面積最大、裝機容量最多的光電產業園區。截至2021年底,酒泉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62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245萬千瓦,光伏裝機401萬千瓦。

2.突出產業配套。依託酒泉經開區,突出招大、招優、招強,先後引進金風科技、中材科技、京城機電等國內風光電裝備製造領軍企業和配套企業48家,形成了年產風機600萬千瓦、葉片3500套、塔筒800套的風電裝備產能,具備年裝機風電規模1000萬千瓦的能力,成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配套最完善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

3.突出儲能調峯。立足自身發展優勢,先後引進實施首航節能熔鹽塔式、大成線性菲涅爾式熔鹽光熱發電等一批重點儲能調峯項目,為延伸產業鏈條、擴大集羣效應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首航節能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是我國首個百兆瓦級商業化光熱電站、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電站之一,也是目前亞洲裝機最大,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且可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4.突出電網外送。加快完善電力基礎設施,先後建成沙州750千伏變電站、月牙泉330千伏變電站、光電園區星光330千伏升壓站及配套的11座110千伏升壓站,構建了新能源外送輸出電網,實施了酒湖直流特高壓通道工程,甘肅電投常樂電廠一期2×100萬千瓦調峯火電項目如期併網,實現西部能源在更大範圍的優化配置,既緩解新能源消納壓力,又滿足了中部地區電力快速增長的需要。

5.突出就地消納。由中廣核新能源西北分公司投資建設肅州區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國網甘肅電力公司與酒泉市地方企業建成的酒泉市新能源大數據中心,對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對我們的啟示:金昌風光資源豐富,同時具備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所需的鎳、銅、鈷等原材料,隨着國家“雙碳”戰略的實施,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風口,戈壁荒灘將會變成金灘銀灘。對比酒泉市“五個突出”,我們深受啟發,綜合分析,深入研判,金昌市發展新能源產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優勢和三個方面的不足。優勢:一是具有大基地開發的條件。金昌市地處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可開發規模1500萬千瓦,具備基地化、集約化、一體化開發的條件;二是具有建設區域調峯中心的條件,永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納入國家規劃,謀劃儲備光熱示範項目,移動式、固定式儲能電站項目前期加快推進,隴電入浙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調峯火電將落地金昌;三是具有外送便利的條件,新能源裝機規模263.15萬千瓦(光伏218.5萬千瓦,風電44.65萬千瓦),佔電力總裝機規模的59.36%;電網架構較為完善,現有750千伏變電站1座,330千伏變電站4座,隴電入浙特高壓直流工程前期加快推進,為電力外送提供了支撐和保障;四是具有就地消納的優勢,金昌市屬新型工業城市,電網負荷以工業負荷為主,佔總負荷的80%以上,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90.78億千瓦時,工業用電量79.67 億千瓦時,佔總用電量的87.76%,是甘肅省用電負荷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預計“十四五”經開區新增電力負荷23億千瓦時,電力負荷需求呈快速增長的態勢。不足:一是規劃不夠系統,前期(“十二五”期間)大基地規劃不夠超前,土地的集約化程度不高,加之部分土地性質為林草地,給新能源基地化開發帶來一定影響。二是配套裝備製造產業競爭壓力大,除引進了上海電氣裝備製造外,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處於空白,周邊的武威光伏裝備製造、酒泉的風機裝備製造已形成規模,我市加快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面臨着空間不足、同質化競爭的局面。三是多元調峯模式尚未形成,光熱項目處於謀劃爭取階段,儲能電站項目處於起步階段,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正在開展前期,配套調峯火電正在積極爭取,發揮效益還需時日。

我們要認真學習酒泉的好做法、好經驗,從四個方面破題,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更加註重抓機遇快速發展。酒泉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謀事的“大格局”、幹事的“大手筆”,在發展中爭先進位,趕超發展的勢頭十分迅猛,對金昌來説既是動力又是壓力。面對各地新能源產業競相發展、你追我趕的態勢,我們必須錨定建設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和打造千億級電池及電池材料產業集羣目標不動搖,科學有效開發利用各類資源,用好優勢條件,選擇最優路徑,重點圍繞電池材料和電池產業,抓住關鍵、集中力量、加快攻堅,促進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產業爆發式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實現新飛躍。二是更加註重招大引新培強。酒泉在新能源開發建設中,注重引大企業、謀大項目,引進了正泰、寶丰、金風科技等大企業,建成了規模較大的首航節能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我們應結合新能源開發,注重引大與培新相結合,在引進晶科能源的基礎上,再精準引進一批龍頭帶動的鏈主企業,建設一批投資大、產值高、附加值高的大項目,打造一批專精新特的中小微企業,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生產基地。三是更加註重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酒泉市藉助新能源開發,加快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風電、光伏生產體系初具規模。我們要完善新能源開發與配套產業同步引進機制,藉助新能源開發,圍繞電池材料和電池產業等,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在產業鏈協同發展上持續發力,努力打造電池材料和電池產業千億級集羣。四是更加註重創新示範引領。酒泉市開展微電網、綠色大數據中心等新技術試驗示範,具有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我們要瞄準新技術、新模式、新平台,依託紫金雲大數據中心,建設新能源大數據平台,加快實施“源網荷儲智”一體化,實施光熱、熔鹽儲能電站等項目。

(四)戈壁生態農業效益明顯。酒泉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堅持把戈壁生態農業作為“金字招牌”,充分發揮高效節水、技術集成、產量高、效益好的特點,着力健全戈壁生態農業生產體系、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取得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致富的效果。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33億元,同比增長10.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3元,增長10.1%。

1.龍頭企業帶動力強。積極引進山東水發、大禹公司、敦煌種業等上市公司,充分發揮優勢和實力,着力推行園區式開發,先後建成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東洞戈壁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園等戈壁農業產業化項目,成為全國最大的戈壁生態農業示範區和有機無土栽培示範基地。我們參觀考察的中以產業園面積32.2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各類投資14.5億元,建成水電路林渠等基礎設施306公里,已入駐企業和合作社46家(其中:上市企業3家),開工建設高標準日光温室4094 座,已建成玻璃智能連棟温室11萬平方米,建成8500平方米的智能工廠化育苗中心1座,有機肥加工15萬立方米,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種植、加工、冷鏈物流、養殖、有機肥加工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產業聚集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

2.倉儲物流體系完備。酒泉市立足於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總體發展規劃和戈壁生態農業發展需求佈局,啟動建設東匯戈壁雪潤農產品冷鏈倉儲及物流集散中心項目,主要包括果蔬保鮮庫、智能淨菜配送中心、果蔬加工車間、農產品冷鏈配送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蔬萊水果批發市場、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尾菜處理等八個板塊,並配套綜合服務、信息、倉儲、調度配送等附屬功能區。項目全部完工後將提供分檢、包裝、保鮮、倉儲、加工、配送、冷鏈物流等“一條龍”服務,每年為社會提供10萬噸果蔬和3萬噸肉類海鮮存儲,銷售農產品225.6萬噸,年實現運營收入2億元以上,可安置就業人員300人。

3.注重農業科技創新。堅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定位,以“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智慧農業”為設計理念,聚集國內外先進設施農業科技,運用物聯網技術,打造集現代農業科技展示、試驗示範研究、觀光休閒體驗、科普教育、綜合生產營銷等功能為一體的戈壁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園。示範園立足產、學、研結合,依託科研院所專家智庫和酒泉戈壁生態農業研究院等科技力量,重點示範推廣日光温室及拱棚標準化建造、以色列漫反射膜應用、有機基質栽培及基質修復利用、智能化環境管控、水肥一體化集中供應、病蟲害綠色防控、設施休耕輪茬、尾菜無害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實現重點環節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走出了一條戈壁上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未利用土地上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人工設施內打造中高端農產品、跳出傳統耕地實現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對我們的啟示:金昌和酒泉同屬乾旱少雨、生態脆弱地區,要平衡好生產和生態的關係,向戈壁要空間,用科技擺脱資源約束,提升產業鏈韌性,走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1.凝聚各方合力。發展戈壁農業要自上而下統一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高規格、強有力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多方參與、競相發展”的工作格局。2.堅持科學規劃引領。堅持大格局、高定位,聚焦高品質草菜畜等重點產業,科學編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規劃。3.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依託產業園,不斷強化與省屬農業院校和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力度,通過產業服務、技術引領、輻射帶動,充分發揮科技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中的支撐引領作用。4.大力拓展市場空間。優化現代農業產業園佈局,加快推進農產品冷鏈倉儲及物流集散中心建設,推動農業從種養環節向農產品加工流通等二三產業延伸,健全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實現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過這次考察學習,我們在學習中開拓視野,在交流中啟迪思路,在對比中找準差距,深感兄弟市州競相發展、比學趕超日益激烈,需要對標先進、大膽嘗試,發揮優勢、鍛長補短,以敢想敢幹的精氣神和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加快推進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瞄定目標加速發展。酒泉市取得今天的發展成績,關鍵一點就是思想高度解放,打破傳統模式,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大格局中找位置、定座標,表現出了“敢於爭第一、勇於創唯一”的精氣神。我們要把金昌發展放到全國和全省大局中去謀劃,準確把握金昌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速突破期、重大窗口期,着力服務國家所需、甘肅所需,搶抓政策機遇,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深入貫徹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落實好“三步走”推進計劃,加快建設產業集聚、幸福美好、文明精緻、生態宜居、治理高效的現代化新金昌。要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突出抓發展、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主動對標先進,找準差距,自我加壓,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力以赴推進“2+4”產業鏈培育提升等即定任務落實,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實現新作為、展現新氣象。

(二)加快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把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千億產業鏈作為培育提升“2+4”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加快推進“一基地兩區一中心” 建設。一是堅持錯位互補發展。以河西走廊經濟帶“十四五”發展規劃實施為抓手,以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為切入點,推動區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建立河西協同發展聯盟。堅持錯位發展,我市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結合風光電基地建設,配套發展高端切片及組件等裝備製造產業。堅持優勢互補,推動我市電池材料及電池、電線電纜等產品與酒泉市拉棒及風機、葉片、支架等新能源裝備製造產品就地就近使用,協同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同時,依託金昌紫金雲大數據中心,打造河西走廊綠色大數據中心,形成河西五市產業互補、市場共享、產品共用的發展新格局,做大做強河西走廊城市羣。二是着力打造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加快推進4個300千伏彙集升壓站項目建設,推動“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按期建成併網,年底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加大彙報銜接力度,爭取更多的新能源開發指標,力爭河西第二條特高壓直流通道換流站及配套火電落地金昌,“十四五”建成新能源千萬千瓦基地。三是協同建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配套產業項目落地,按期建成、發揮效益。按照“定期補充、動態調整”原則,持續完善產業圖譜,更新招商引資信息庫,系統梳理招商企業清單和項目清單,精準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補齊鎳鈷錳酸鋰電池產業鏈,拓展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鏈,推動電池材料和電池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十四五”末電池材料本地化率達到90%以上。同時,加強與比亞迪汽車、東風汽車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的對接,定向開發車電分離的電動汽車產品,積極引進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四是創新建設新能源就地消納示範區。依託金昌經開區、紫金雲大數據、金川集團等新增電力負荷,加快實施“源網荷儲智”一體化項目試點,加快開展電價測算、系統論證等前期工作,力爭今年3季度開工建設。充分發揮數據信息產業優勢,加強長遠規劃和項目佈局,加快金昌紫金雲數據中心1.2期項目前期,力爭年內建成投運;依託紫金雲大數據中心,規劃建設新能源大數據中心。五是建設河西走廊調峯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調峯為目標,加快佈局移動式、固定式儲能電站建設,推進百萬級共享儲能、高温熔鹽儲能綠色調峯電站等項目落地建設。加快永昌抽水蓄能電站可研及其他專項報告編制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謀劃實施10萬千瓦光熱示範項目。六是強化政策支持。依託金川集團公司、市國投公司,聯合重點新能源企業,多元化籌措資本金,設立金昌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引領、支持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依託金川集團公司、金昌經開區、金拓鋰電等,聯合頭部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鋰電產業聯盟和創新聯合體,開發生產應用於消費、數碼、動力等各行業各型號的多元化電池產品,建設覆蓋全領域的電池產業基地,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千億級產業集羣。

(三)加快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一是深化與敦煌研究院交流合作。進一步細化實化與敦煌研究院合作事項,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敦煌研究院負責同志牽頭的專責工作推進組,組織和督促市文廣旅局、縣區政府和敦煌研究院對口業務部門(單位),明確任務圖、列出時間表,加快推進合作事項落實。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面,1.邀請敦煌研究院,指導永昌縣加快編制《甘肅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永昌特色展示點項目方案》和《文物影響評估報告》,儘快補充完善項目前期手續,推動項目資金申報和建設。2.指導永昌縣編制部分紅西路軍永昌戰役遺址本體修繕項目計劃書和方案,爭取每年有1-2個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項目計劃。3.推動御山峽景區建設,講好隋煬帝西巡、番禾瑞像故事,編制御山峽景區聖容寺石窟與長城遺址博物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建設方案,爭取納入甘肅省“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項目庫。在土遺址保護方面,1.指導永昌縣和金川區,針對土遺址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編制申報文物本體修繕、圍欄工程、搶險加固、數字化展示等項目計劃書和項目方案,重點推進永昌縣漢明長城、金川三角城遺址等文物保護單位的項目編制。爭取每年有1-2個項目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項目計劃。2.協調敦煌研究院在永昌縣設立長城保護研究站,每年在永昌縣安排開展一定數量的長城保護性實驗和研究課題,提升我市文物從業人員的科研及保護水平。在展示利用方面,1.協調敦煌研究院在有條件的基礎上,開放與番禾瑞像有關的洞窟,在數字化展示中加入金昌元素,加大講解和宣傳力度,提升金昌的歷史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2.指導金昌市博物館策劃舉辦“永昌聖容寺與敦煌文化”臨時展覽,分享敦煌研究院關於“番禾瑞像”的研究成果和數字化成果,提升市縣博物館策展和陳展水平。3.協商敦煌研究院將番禾瑞像數字化版權讓金昌免費使用,主要用於展館布展等。4.謀劃舉辦第二屆“絲綢之路與永昌聖容寺國際學術研討會”事宜,委託敦煌研究院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交流,為弘揚文化遺產提供學術支撐。5.推進永昌縣博物館新館建設,邀請敦煌研究院在陳列展覽設計、大綱編制、數字化展示方面給予指導。人才隊伍方面,1.實施講解員委託培訓計劃。分批次派遣金昌文博單位講解員,赴敦煌研究院短期進修,整體提升金昌文博單位講解服務水平。2.根據各博物館和紀念館實際,以名譽館長等柔性引進方式,推進院地合作項目、編制展覽內容大綱、承擔學術課題、合作開展研究項目等具體業務工作。二是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1.加大與絲路沿線地區的文化旅遊交流合作,深化甘青蒙、河西走廊等區域旅遊聯盟戰略合作,聯合開展文化旅遊宣傳推廣,共同打造河西走廊自駕遊黃金廊道。2.積極爭取開闢敦煌、金昌至蘭州的航線,打通河西走廊空中廊道,提升遊客出行便捷度。3.積極培育和引進文旅行業市場主體,實現文旅限上企業“零”的突破。4.完善旅遊設施和基礎服務,打造提升旅遊景區,培育和完善鎳都工業遊、紅色文化遊、生態休閒遊、歷史探索遊、科普研學遊等旅遊線路產品,打造工業探祕、太空體驗、科普研學、科幻互動等旅遊打卡點,積極參與“一會一節”等省內外品牌活動,策劃舉辦“火星生活周”、金川區香草文化旅遊節、永昌“四月八”民俗文化旅遊節等節會活動,不斷放大文旅綜合效應。

(四)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質。一是高起點編制城市規劃。加快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邀請專家學者充分討論論證,編制和完善金昌城市風貌色彩和照明規劃,加快城市綜合水系連通、永昌縣水美鄉村、全域生態綠化、城市綠化提升等規劃編制。優化城市設計,統籌城市建築佈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提升城市形象品質。實施 “金昌記憶”工程,打造主題街區,加強城市主次幹道、建築物表面的夜景燈光設計,結合各街道佈局特色設計燈光,展現街道整體夜景效果,凸顯城市文化內涵,讓城市散發多彩魅力。二是高標準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補短板PPP項目,儘快打通城市斷頭路,按計劃推進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智慧停車系統建設任務,加快建設5G基站、智能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實施一批供熱供氣、供排水管網、水系連通、排洪蓄水項目,提升城市韌性。實施一批帶狀公園綠地、城市綠化灌溉建設項目及主要街道綠化改造提升項目,加快建設環城綠色長廊,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學習借鑑沙洲夜市,選擇人氣集聚、交通便捷、商圈密集的區域,謀劃建設金昌夜市,邀請專業公司設計運營管理,建設展現工業城市文化內涵和地方風俗民情的餐飲、休閒、娛樂“網紅打卡地”和“夜間消費新商圈”。三是高質量服務城市管理。全面落實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動員大會精神,不斷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機制,加強市容市貌、環境衞生和建設管理,建立事事有人管的機制。堅持全民共建共治共享,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紮實開展城區背街小巷、農集貿市場整治提升行動,加強小區物業管理,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長效常態開展“包街包幫”“逢六上街”“愛金昌·建家鄉”等志願服務活動制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突出區位和特色產業優勢,科學規劃佈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優質牧草產業園,加快推進永昌正隆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園、供港蔬菜水肥一體化示範園、金川鑫海千畝寒旱農業產業園等園區和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實施設施農業改造和蔬菜深加工、高產優質苜蓿示範、奶源擴容等項目,加快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向園區集中,打造農業產業集羣聚集發展基地。二是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和引進力度。圍繞高品質菜草畜產業,引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倉儲龍頭企業入園入區,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前延後伸,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通過生產、加工、銷售全鏈條打造,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化服務,區域、地方、企業“甘味金品”全品牌引領,努力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上取得新突破。三是積極發展節水農業和戈壁農業。重點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堅持新建和改造並舉,充分利用現有聯棟温室、育苗中心、日光温室等設施,推動以集約化育苗中心為主的多元化育苗能力建設,加大温室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力度,對現有温室產品進行提質、擴優,促進日光温室增產增效,實現新建設施農業2000畝,推進全市戈壁農業和節水農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四是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抓好永昌縣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工作,加大小麥、玉米、馬鈴薯、中藥材等現代農機裝備和農業技術集成應用水平。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落實“揭榜掛帥”和科技特派員制度,年內建立農業科技示範點40個,引進農作物新品種70個、新裝備400台(套),開展新技術試驗示範推廣80項,培訓實用技術人才1.2萬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廣“農產品+同城配送”模式,提高農產品電商銷售比例,擴大農產品網上銷售規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5knp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