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美國教育制度(實用4篇)

美國教育制度(實用4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篇《美國教育制度》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美國教育制度》相關的範文。

美國教育制度(實用4篇)

篇1:美國教育制度

為了提高公立中國小教育的質量,近20年來,美國各州在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價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嘗試,並就建立保證教育質量並促進其不斷提高的績效制度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就前者而言,主要涉及中國小教學的測驗等微觀領域,而後者則觸及學校和學區乃至州的評估等宏觀層面。正是通過這種雙重並舉的大範圍改革,美國中國小教育質量呈現出逐年提高的勢頭。本文就上述兩個方面近年來的改革進展情況作一介紹。

一、州級評價制度的全面推廣

在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伴隨着州級課程標準的制定,州級評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第一,州級考試製度已經普遍建立,學業考核的重點是基礎和核心課程。據統計,至1990-2000學年,全美50個州中已有48個州建立起了州一級的考試製度,只有衣阿華和內布拉斯加(該州也於2001年春季舉行了全州統一的寫作測試)仍將考試的權限下放到學區。就48個州的考試科目來看,主要是針對中國小的基礎和核心課程,具體情況為:數學(48個州)、閲讀(48個州)、寫作(31個州)、社會學科(29個州)、科學(34個州)。[1]1994年頒佈的“改進美國學校法”(iasa)要求各州每隔3個學年就要對學生進行一次考試,分別是3-5年級、6-9年級、10-12年級。但是,實際上各州要求比這要高。從1999-2000學年的情況來看,主要可以分成下面3種類型:第一種是在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每個科目只在一個年級考核;第二種是用同一種評定方法對國小2或3年級至8年級以上的學生就同一科目逐年進行考核;第三種是用多種評定方法對國小2或3年級至8年級的學生就不同科目逐年進行考核。

只有少數州對每個年級的學生進行考試,但多數是針對不同的學科,或運用不同的測試手段。例如,肯塔基州績效測試系統(cats)對4年級和7年級的閲讀、寫作和科學進行測試,對5年級和8年級的數學和社會學科進行測試。不參加此考試的3、6和9年級的學生要參加閲讀和數學學科的“基本技能綜合測試”(ctbs)。至於高中階段,這些課程的測試分佈為:10年級的閲讀;11年級的數學、科學和社會學科;12年級的寫作。路易斯安娜州和馬里蘭州對3-9年級學生每個學年就同一課程考試,但評價的方法多樣。

此外,許多州也鼓勵作為管理學校的基層行政的學區來舉辦考試,作為州級考試的補充。

第二,測驗的對象涵蓋中國小的各個年級,測驗的起始時間有低齡化的趨勢。從測試的年級來看,多數州是在國小3年級以後才開始對學生進行測試。但近年來,包括阿拉巴馬州在內的7個州開始對國小1、2年級學生,甚至是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進行測試,目的是為了儘早診斷和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例如,阿拉巴馬州的閲讀測評和佛蒙特州的發展性閲讀測評均是用來測試1、2年級學生的閲讀能力的。還有堪薩斯等5個州是通過地方來實施早期測試,測試方法也由學區來決定。如德克薩斯州就要求每個學區編制一套閲讀測試工具為該州幼兒園階段至國小2年級的學生進行測試。

第三,高中階段的考試受到各州的普遍重視。1996-1997學年,有18個州要求高中畢業生參加州組織的考試,以取得畢業資格。近年來打算這麼做的州開始增加。預計到2008年,將推廣到28個州;2個州將要求學生在州級和學區級測試之間選擇。此外,有7個州雖然不會將州級考試當作畢業要求,但將會把成績記錄在成績冊或畢業文憑中。例如,在康涅迪格州,10年級學生參加的學業成績測試分數就被記錄在成績冊中。成績達到州成績目標的高中生獲得每一通過學科的合格證書。在阿肯色州,學生在每門課程結束時的考試分數也被記入成績冊和學習檔案。還有少數州,如肯塔基和佛蒙特,對高中畢業生進行的考試不是針對學生,而是用來評價學校的績效。就高中階段測試的內容來看,多數州是針對學生的語言、數學、理科和社會學科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

第四,兩種類型的測驗相互補充。中國小常用的測試手段仍然是參照常模測驗和標準參照測驗兩種。但各州在具體選擇上不盡相同。在50個州中,只採用標準參照測驗的有17個州,只採用參照常模測驗的有2個州,二者相結合的有29個州,尚未建立州級評價制度的只有2個州。在二者同時並用的29個州中,有以下幾種情況:(1)互為補充。其中4個州將參照常模測驗當作主要的測驗手段,只是在某些年級和學科輔之以標準參照測驗。例如,威斯康星州在3年級的測驗中用標準參照測驗作為參照常模測驗的補充。有的州的做法正相反。例如,西弗吉尼亞州用標準參照測驗對多數年級學生進行測驗,但在11年級主要採用參照常模測驗。(2)交叉使用。有10個州在不同年級分別採用不同的測驗。(3)同時並用。屬於這種情況的有8個州。如亞利桑那州2-11年級學生要參加名為sat-9的參照常模測驗,但3、5、8和10年級學生還要參加標準參照測驗。(4)編制州一級的考試,這種考試包含了全國性的參照常模測驗和州的標準參照測驗。

就測驗的類型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1)各地在對待兩種測驗的態度上存在不同意見。強調運用參照常模測驗的理由主要有3點:一是學生家長、社會公眾以及zhèng fǔ 部門均需要有一種測驗方法來對本州學生和其它州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比較。例如,全國教育進展評價組織(naep)就可以提供這樣一種比較。但它只是定期在州一級進行,而且涵蓋的學科數也有限。二是可能也是出於第一個方面的原因,一些州的議會要求進行參照常模測驗,以瞭解本州的教育情況。三是對於人口少的州來説,設計全州統一的標準參照測驗的成本太高。應該説這幾點是目前爭論較多的問題,關鍵是設計出一種兼顧兩種測驗優點的測驗。(2)在試題的類型方面,聯邦政府曾要求各州在關鍵性考試中採用多項選擇客觀測驗,但這種測驗本身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3)各州在推行嚴格的考試製度中存在較大的社會壓力。社會公眾雖然大多對標準化測驗表示贊同,但很少有家長認同以一次測試來決定其子女的升留級或能否畢業。例如,密歇根州的家長成功地阻止中學畢業考試。馬里蘭州教育委員會出於對不及格率太高以及白人學生和少數羣體學生成績拉大的擔心,也決定推遲實施嚴格的、在中學畢業考試證書上記載成績的考試。

第五,成績評定依舊以等級製為主,但在精確化程度上比以往有所提高。1994年頒佈的“改進美國學校法”要求各州舉行的考試的評分等級至少包含3個層次,即高級(advanced)、熟練(proficient)和部分熟練(partiallyproficient),用以反映學生的不同成績水平。所有已經舉行州級考試的州都將於2000-2001學年設定學生成績測試等級。至2001年1月,美國教育部已經批准了28個州設立的成績水平等級。在多數州,測試成績的等級是分成4-5等,也有個別州分成2等,有的州甚至分成8等。有的州是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學科類型來分別設立測試等級。

具體做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科羅拉多州的模式,將測試成績定為4個水平,分別是高級、熟練、部分熟練和不及格。一種是明尼蘇達州的模式,將3年級和5年級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定為4級,分別是:幾乎未掌握知識和技能、部分掌握知識和技能、良好的學業表現、優秀的學業表現;而對於8年級和10年級學生的閲讀和數學測驗,只設定了一個級別,答題正確率達75%以上即為合格。

至於教師評定測試成績的用語,各州沒有統一的做法。對於達到標準的多數是用“熟練”或“合格”來表示。由於在畢業證書中往往會有學生的成績記錄,對於成績等級如何表示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1997年,密歇根州甚至因證書中最低兩等的教師評語引發了家長的抗議,於次年通過立法予以更改。

第六,傳統的評價方式開始發生變化,在測試中越來越注重開放題和表現作業等非傳統的測試方法。近年來,美國中國小學生的評定方式發生了許多變化。多重選擇題和判斷題等類型的客觀性測驗雖仍被廣泛採用,但不再是惟一的方式,而且各州在設計這類題目時更加關注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技能和過程,而不是僅僅像過去那樣只是關注提供的答案。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所謂“非傳統的”評定方法,如表現評定(performancetasks)、簡答(shortanswer)、設計(projects)、擴展書面反應(extendedwrittenresponse)、檔案袋(portfolio)、學生作業(studentwork)、展示(exhibitions)評定等,開始受到重視。因為這些評定方式更能夠反映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全面而真實的情況。據統計,目前只有個別州單純依賴傳統的考試方法。

二、績效制度的普遍建立

美國各州近年來也在積極地建立宏觀的評估體系,以便形成確保教育質量得以維持和不斷提高的有效機制。這就是所謂的“基於表現的績效制度”(performance-basedaccountability)或“基於標準的績效制度”(standard-basedaccountability)的建立。

(一)績效制度的類型

1、公眾報告制(publicreporting)。這是最為常見的績效制類型之一。所有各州都提供或要求下屬學區向社會公佈本州和本學區公立學校、學區和州的年度教育報告,其中包括各所學校學生的成績情況,以便為社會公眾瞭解。社會公眾可以要求質量差的學校採取措施改進辦學質量。家長可以以此作為子女選擇學校的參考和依據。據統計,到2000年9月,所有的州均向社會提供了至少一份年度績效報告,提供2份以上報告的有39個州。其中,有的州側重於學區一級,有的州側重於學校一級,許多州二者兼顧。[5]學校年度報告單的內容至少包括各個學校學生在州或學區測驗中不同等級線上的成績排名。如果 是在以參照常模測驗為考試依據的州,還要列出學校在全國的排名情況。此外,年度報告單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學生在非認知領域的表現情況,以及其他影響教育的因素。前者包括就學率、輟學率和畢業率;後者指標包括學校紀律、安全情況、教學氛圍、反映師資質量的教師學歷水平和教齡、班級規模、師生比,以及經費投入等等。

2、州級績效制(state-definedaccountabilitysystems)。採取這一模式的有33個州。主要做法是根據州一級的測驗成績來對學校和學區進行評估,這其中有3種情況:20個州依據標準參照測驗的結果;6個州依據參照常模測驗,儘管這些州同時進行兩種測驗,但在進行績效評估時只根據參照常模測驗的結果;餘下的7個州中採取的是二者相結合的辦法,分別根據兩種測驗的結果作為績效評估的依據。如在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娜州,參照常模測驗佔40%-50%的比重。

此外,上述33個州中有19個州已經或打算根據考試成績以外的指標作為績效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分別為:入學率(15個州)、輟學率(12個州)、畢業率(6個州)、校園安全(2個州)、休學率(2個州),等等。這些州在對學校和所在學區進行績效評估時對待這些指標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州是作為評估指標體系的一個部分,在總評估指標裏佔一定的比例。有的州作為單獨的指標,與測驗成績並列。還有的州則作為次要的指標看待。

3、地方績效制(locally-definedaccounta-bilitysystems)。採取這一模式的州較少。主要做法是由學區來為學區內的學校訂立績效標準。

目前美國各州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水平的措施方面還存在不平衡性,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即期望學生達到的成績水平、達到此成績水平的學生人數比例,以及各個學校達到此目標所要花費的時間。就第一個方面而言,雖然各州都提出要使所有學生的成績達到熟練水平,但在界定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第二,各州在要求一所學校學生的考試通過率方面的要求上也不盡相同。例如,7個州要求達到90-100%,8個州要求60%-85%,還有8個州要求50%。最後,在達標的時間表上,各州情況也有差別。6個州將用5到20年不等的時間使所有學生達標。佛蒙特:2008年;俄勒岡:2010年;肯塔基:2014年。有的州不明確規定具體時間,而是採取逐步提高的方式。

(二)評估的方法

那麼,各州如何對學校進行評估呢?已經和即將將績效評估付諸實施的33個州採用的方法主要有3種。第一種是以絕對指標(absolutetarget)來衡量學校的辦學情況。採用這類做法的有14個州。例如,佛羅里達州將絕對評估指標分為6個等級,最高為a等,最低為f等,根據一所學校學生在閲讀、數學、寫作等考試中的通過率和成績來分等。在1999-2000學年度,得克薩斯州不僅規定了成績指標,而且還在輟學率等非認知領域作了硬性規定。第二種是以相對發展(relativegrowth)指標來衡量。例如,一所學校本學年度與上一學年度有關指標的對比,通常可能還包括與州目標的對比情況。採用這類做法的有馬里蘭等5個州。第三種方法是看一所學校是否縮小了成績差距(achievementgap),即降低了最低分數段學生人數的百分比。但沒有一個州單純依賴這一方法。實際上,有8個州是將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相結合。有6個州是以第三種方法作為補充手段。

(三)評估的結果

評估的直接結果主要是為了達到兩個目的:獎勵先進,懲罰後進。但是,終極目的還是為了提高中國小辦學的質量,這也正是建立績效制度的出發點和歸宿。由於美國採取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權體制,甚至連州與學區的權限分配也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別,所以在具體的影響方面也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績效評估的結果主要針對3個方面,即學校、學區和學生。但從實際上看,主要是針對學校。近年來美國各地紛紛建立起了校本績效制(school-basedaccountability),地方教育行政當局在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的同時,更加強調學校要為學生的學習負責,因此突出了學校層面的評估,要求學校對辦學績效負責。目前有16個州明確提出了學校(而非學區)對辦學負責。例如,馬里蘭州有被稱為“馬里蘭學校表現計劃”(mspp)的校本績效制,它包含學生參與與學業成績指標、學校年度表現報告、學校改進計劃,以及獎懲措施等內容。

對於辦學質量高的學校,各州採取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兩方面。例如,根據佛羅里達州1999年頒佈的立法,每所評估合格學校(包括達到a級,等級逐年提高或雖不合格但質量有明顯提高的學校)將獲得額外財政補助。新澤西州每年撥出1000萬美元用於獎勵先進學校。具體的做法是對90%以上學生成績達標的學校予以獎勵,其餘的學校根據學生測驗的及格率被分成5個檔次,分別對學校予以獎勵。非物質的激勵措施包括由州推廣辦學經驗等措施。

對於達不到標準的學校來説,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1)改進。這包括舉行公眾聽證會,讓社會公眾瞭解學校的辦學情況,發動所在社區的支持;撰寫或檢查學校改進或行動方案,找出落點,提出改進策略和措施;予以各種技術層面的支持;州政府官員現場檢查,提出改進計劃,確定改進的時間表。(2)干預。如果學校在規定的期限內無法改進,州教育當局可對學校的辦學加以干預,具體包括:1)列入州發佈的警告名單。如阿拉巴馬州的警告分為3個等級。阿肯色州將不合格學校且在4年時間內無法改進的分為4級。2)現場檢查,加大技術支持力度。3)暫時終止或取消州認可合格地位。4)在學區或學校範圍內進行教學人員和行政人員的調整或安排。5)允許學生轉學。目前至少有6個州允許這樣做。6)州對學校進行接管或重組。在科羅拉多州,如果差校在2年內未能改善,將取消公立學校地位,經由協商後轉為私立學校。如果最終還是無法改進,那麼差校將關門倒閉。

相對於學校而言,績效評估對學區的影響要小些。目前真正要求學區對於本區內學校和學生的業績負責的只有俄亥俄等4個州,而且其中3個州即將改為校本績效制。但有13個州採取了學區和學校雙重負責的做法。

由於績效制度主要針對宏觀的體制層面,其內容很少涉及如何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個問題正在被人們所認識。隨着校本績效制的建立和推廣,許多人開始提出學校教學的關鍵在於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但績效制缺乏鼓勵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學習的機制,長期以來學生學習好與壞是一個樣的。針對這個問題,一些州開始根據測驗成績來決定學生是否留級,特別是針對像3、5、8年級這樣處於關鍵轉折階段的學生。到2008年,全美國將會有28個州要求學生參加州組織的中學畢業考試。

篇2:美國教育制度

一、高等教育特點

美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比較發達,其主要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其規模和種類龐大複雜。全國有三千多所高等學院,教師八十多萬人,在校學生達兩千多萬人,外國學生近三十萬。二是注重使學生獲得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獨創精神。這種教育不是鼓勵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鼓勵學生對已被普遍接受的觀念提出異議,對所學的東西進行綜合分析,解決新的不熟悉的問題。

二、教育行政管理與評估制度

美國教育行政管理權不在聯邦政府,而在各州及各級地方政府或私人機構。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的職權是十分有限的,其主要職責是按國會意圖向各州分配教育撥款,以及向美國國內學生提供獎學金等。美國各州設有州督學或教育廳長,負責制訂全州的教育政策,並領導所屬機構在州內貫徹這些政策。私立大學由主辦大學的機構遴選的校董會掌管行政權。公立大學校董會對決定本校的方針和各項規定,也有很大的自主權。美國的大學各有特點,從教學方針、專業設置、考試項目到諸加toefl錄取分數、收報名費等小問題,都各不相同。

美國教育儘管在行政管理上比較分散,但社會對學校評估的做法是相對統一的。學校要定期接受審查,符合要求的才取得被認可的資格。美國對高等院校的評估分成六大區域進行,各區成立地方性的大中學校聯合,對該區的學校進行評估。審查的內容通常包括學校的師資、課程、教學質量、設備、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經過較為全面的審查後決定某一學校是否被認可。除對學校的評估外,對某些專業的課程也要經過專業評估團體審查和認可,有些專業領域,如醫學、法律、牙醫等,完成被認可的專業課程是領取執照許可的先決條件。

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

美國有公立高等院校近一千五百所。私立院校一千六百多所。一般來説,私立學校收費比公立學校貴一些。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有質量很高、信譽很好的大學,不要只從私立或公立這個角度來判斷學校的好壞。要判斷一所大學質量,應該瞭解它的師資、課程及其歷史等情況。

四、學院與大學

美國高等院校中,學院(college)主要提供大專課程和四年制大學本科課程,分別稱二年制學院(two-yearcollege)或四年制學院(four-yearcollege)。大學(university)則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學府,往往會包括學院(college)、研究生院(graduateschool)和若干專業學院(professionalschool),一所大學可以同時開設理、工、農、醫、人、文和社會等學科的大學或研究生課程,有的大學(通常是州立大學)本身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分有許多不同的校園(campus)。例如,紐約州大學(stateuniversityofnewyork)之下,就有阿爾伯紐約州立大學(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albany)。本漢姆頓紐約州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等不同的校園。每一年校園都設有多方面學科課程,工業學院(instituteoftechnology)也是一種綜合性的高等院校。它既開設專業課程,也開設一般性的文理科課程;有的只有大學課程,有的包括大學和研究生學位課程。

五、大學教育

二年制學院(two-yearcollege)提供初級階段的高等教育,學生學完兩年的課程之後可以取得準學士學位(associateinarts,associateinscience)。這種教育又分成兩類,一類是一般性教育,學生學習相當於四年制大學一、二年課程,所得的學分可以轉到四年制大學;另一類是職業教育,所開設課程是為學生在社會上就業做準備,學生完成學年的學習後就從事技術的工作,不再攻讀學位,二年學院的名稱各叫地方學院(munitycollege),也有的叫初級學院(juniorcollege)。地方學院通常是地方政府興辦的。因為學生對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學校往往沒有學生宿舍。二年制學校收的學費比較低,招生要求也不高,所開課程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使眾多的美國青年有機會接受教育高等教育。這是美國中學畢業後能有半數以上進入高等院校的原因之一。

四年制學院(four-yearcollege)和大學(university)提供學士學位(bachelorofarts,bachelorofscience,即b。a。或b。s。)課程。多數四年制學院的專業設置範圍包括文理科的一般教育(liberalarts),即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有的也開設一些較專門的或應用性的科學,入學要求比兩年制的高。

六、研究生教育與專業教育(graduateandprofessionaleducation)

研究生(graduateschool)招收已取得學士或學士以上學位的學生,開設的是深入課程。課程長短不一,一般地説,已經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要學習一年至二年,才能取得文理碩士學位(masterofarts,masterofscience,即m。a。或m。s。);已取得碩士學位的學生,要學習二至五年,才能取得博士學位(多數叫doctorofphilosophy,即ph。d。)。

專業學院(professionalschool)招收已經取得相關專業的學士學位畢業生。這種專業學院,是指某幾種特點的專業,如醫科、藥劑、牙醫、法律和工商管理等。專業學院收費較高,競爭非常激烈。對中國學生來説,選擇這些專業存在一些困難。

七、準學士學位

準學士學位課程都在地方和初級學院裏進行,有責任中不同目的課程:一是教學課程內容與四年制學院相似,學生所獲得的學分都可以轉入四年制學院;二是職業教育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實用的職業技能,無須攻讀學士學位就能從事技術工作。

八、學士學位

學生要學完四年全日制的課程,才能資格獲得學士學位。在四年之中,學生應該掌握多種學科的廣泛的一般性知識,同時要在其中某一具體領域裏,掌握具有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

在本科生階段學生每週有兩三次大課。大課之外,便是小組討論(seminar),教授不講課,而讓學生自己閲讀資料,然後一起討論。學生在討論會上的表現,便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依據。

在本科教育的各個階段,寫作都是受重視的一門課程。教授在講授時,經常指定一些論題讓學生練習寫作。對於高年級學生,教授則要求學生提出自己論題,並在圖書館或實驗室進行獨立研究。

九、研究生學位

美國大學生的研究生學位,有碩士和博士兩種。

碩士學位課程必須包括一組相連貫的課程。隨後是一系列性考試和論文,或是與之相關的一個有創造性的項目。碩士學位課程通常為一至兩年。碩士學位課程主要有兩種:一種授予學生學術性的學位,即文學碩士學位或理學碩士學位;另一種課程授予學生某一職業上的碩士學位,引導學生進入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領域,為今後職業做準備。

碩士學位課程包括預先計劃好的、連貫的課堂講授,專題講座,討論、個人學習或調研。學生通過在圖書館裏研究原始材料,在實驗室做實驗,參加創造性的學術活動,學生要交一美國教育制度範文篇論文,有的要提交畢業作品。

博士學位課程常常引導學生從事大專院校的教學這一傳統職業,或任職於社會、政府、商業和工業部門。博士課程注重讓學生自由探索和表述自己的觀點,注重培養學生創造重大學術成果的能力。課程的立足點,走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評估本專業領域最前沿知識的爭論問題能力。為此,學生須與富有教學和科研經驗的教授緊密合作。學生畢業時,要提交論文及進入答辯。

十、校歷制

美國大學行政管理分散,各院校使用的校歷制度也不同。最常用的學期制(earlysemester)和學季制(quartersystem)。學期制一年大約三十至三十二個學習周,分兩個學期,每學期制十五至十六個學習周。起止時間一般是九月初到十二月末是第一個學期,也叫秋學期(fallsemester);一月至五月中是第二個學期,也叫春學期(springsemester)。暑期(summer)是假期,可長達六至十週。大約百分之五十八的美國學校使用這種校歷。學季制一年大約三十至三十三個學習周,分三個學季,每學季十至十一個學習期,另外還有一季是暑假。起止時間一般是九月中至十二月初為第一學季,即秋季(fallquarter);一月至三月為第二季,即冬季(winterquarter)四月初至六月中第三季,即春季(springquarter);暑季是假期,長約十三週。大約百分之二十四的美國院校使用這種校歷。

此外,還有少數學校使用另外一些校歷制。有百分之八的學校用4-14校歷制。即第一學期(九月開學)和第二學期(二月開學)各四個月。其間在一月份有一個長一個月的過渡性學期(interim),學生在這個學期可以只修一門課。有百分之四的學校使用傳統的校歷制(traditionalsystem),與學期制相似,不同的是假期較短,另外,還有將一年分為三個等長學期的三個學期制(trimestersystem),開學時間分別是八月、一月和四月。

篇3:美國教育制度

美國教育制度和大多數其它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個主要不同點,是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税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歷史、語文外,還有縫紉、打字、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美國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每個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麼程度,同時給每個孩子灌輸公民意識。

美國的教育制度,整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那就是:(i)學前教育(pre-schooleducation);(ii)初等教育(elementaryeducation);(iii)中等教育(secondaryeducation);(iv)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從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屬於大學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學校(nurseryschool)及幼兒園(kindergarden)、國小、國中(juniorhighschool)及高中(highschool)。

美國法律規定,任何學齡兒童均應進入學校就讀,並提供義務(免費)的中國小教育,當然進入私立學校就讀的話,便要繳付相當昂貴的學費。有些公立中學,也錄取外國學生就讀,並會發給留學生簽證,但這些外國留學生,卻要繳交學費,情況與其它進入私立中學的學生大致相同。至於國小與中學的學制,在配合上也有幾個不同的形式,因每州、每個城市或鄉鎮的不同情況而有異(例如有些是六年國小及六年中學制,亦有些是學分為二或三年制的國中及四年制的高中等等形式),但無論何,原則上在學童十八歲時,應該唸完中等教育。由於美國的養務教育普及,大約有93%的適齡兒童接受中等教育,而70%可完成學業,其中大部分再進入大學或專上學院繼續升學,開始他們的高等(專上)教育。

美國高等教育對'專才'的培訓,主要是在研究院與高等專科學院的教育及訓練上。而也是在這個層次上每年吸引了千萬以上的留學生到美國接受高深的訓練,其中不乏從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三地而來的華人學生。事實上,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熱潮,從二十世紀初葉以來,即從來沒有間斷過。

1、研究院及高等專科學院開設的課程及學科,種類繁多,從核子工程到中國文學,從商業行政到法學與醫學,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唸完研究院課程的學生,經校方核定,會頒發以下的學位:

(一)碩士學位(master'degree):視乎學科的性質來決定是文科碩士(m。a。)或理科碩士(m。s。),通常需時兩年的時間;亦有一些學校設有公共行政學碩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法學碩士(masteroflaw)、神學碩士(masterofdivinity)等學位課程。通常學生需要通過g。r。e。考試(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才會被錄取。

(二)工商管理學碩士(m。b。a。即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由於近年的工商發展迅速,對工商管理人材的需求殷切,為配合市場的需要,攻讀m。b。a。學位的人士日漸增多甚至留學生念這課程的人數也急速上升,以滿足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三地市場經濟發展上的需要。

而m。b。a。的課程又可再區分為會計、管理、市場學等專業,但通常入學的條件之一,是要學生通過gmat(gradu-atemanagementadmissiontest),成績優良,才會錄取。考試內容分為英語能力(verbalability)及數學思考力(mathe-maticalability)。留學生當然還要通過tuō fú(toefl)英文考試才會被考慮。

(三)博士學位(doctoraldegree):博士學位課程通常是需要先修畢碩士課程,但亦有例外。最普遍的博士學位就是哲學博士(ph。d。,即doctorinphilosophy),但絕大部分的文、理科博士大都是授予ph。d。學位,而不單限於哲學這個學科。通常博士學位課程需要三年或以上的時間,理科時間較短,文科時間大多較長。至於念教育學科的,博士學位則稱為ed。d。(doctorineducation)。博士學位是美國高等教育制度下的最高學位。

(四)法學博士(j。d。)與醫學博士(m。d。):這是美國社會的律師與醫生必須具備的專業學位。由於這兩個行業的執業者社會地位很受人尊敬,也造成了不少大學畢業生申請就讀,以致入學錄取的機會相當果難,但學生畢業後可以學以致用,直接地為社會服務,這也是高等教育主要的目的之一,即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材。

2、美國大學的類別

美國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一直領先,而大學教育的普及,亦是鮮有其它國家可與相比。

相據權威性的(高等教育紀事)(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的almanacissue(1995年9月1日出版)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美國的各類大學已達3632所。而就讀的大學本科生(undergraduate)人數高達一千二百多萬人,研究院學生人數亦幾達一百七十萬,加上專科(例如醫學院及法律學院)的三十萬學生,可以證明及看到美國高等教育的普及。

在這三千六百多所大學之中,它們之間如何分類?分別在甚麼地方?重要性如何?

(一)初級(或社區)學院(juniorormunitycollege)

全美國現有公立和私立的初級學院(亦有人稱之為社區大學或短期大學)共1422所。在二年制的學院就讀,學生畢業後可得副學士(associate'degree)學位,再可轉學到四年制的大學?/font>bachelor'degree)。初級社區學院主要是由社區支持,其目標是在推廣普及教育,因此對學生入學的要求較低,而學費亦比較廉宜,以鼓勵更多學生就讀。不少學生利用這些優點在這本的念大學省錢方法,為不少學子及他們的家長所採用。

(二)文理學院(collegeofliberalartsandsciences或簡稱liberalartscollege)

這是四年制的大學,但重點是在大學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education)而非研究所教育,雖然有小部分文理學院亦頒授碩士及博士學位。這類學院在美國的高等教育學府中是最先建立的一種,至今仍然盛行,有部分文理學院由於不斷的發展擴充,已升格成為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因在課程上不單只是文理科,還包括了人文學科(humanities)、數理科(puresciences),以及專門職業教育(prefessionalschool)的研究院等,著名的大學如哈佛、耶魯及哥倫比亞,其前身皆為文理學院。

(三)綜合性大學(prehensiveuniversity,或簡稱university)

綜合性大學必須附設研究院,從事深入的學術研究。頒授高級學位,如碩士及博士學位,藉以培訓各種專業人材,這是大學與學院最顯著不同的地方。一所合性大學往往劃分幾個學院,各學院再劃分為若干科系。而隨着教育經費來源的不同,綜合性大學又有分為公立大學及私立大學兩種。

私立大學的名氣整體上略勝公立大學,著名的長春藤盟校(ivyleagueschools,例如哈佛、耶魯等大學,在美國大學排行榜上經常都名列前茅),都是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也是由於是私立大學,學費都比公立大學為昂貴。

公立大學中以州立系統的(由州政府撥款作為經費)比較完善,例如加州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與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前者比較注重學術研究)、密芝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紐約州立大學(stateuniversityofnewyork)等,以及一些市立大學,例如紐約市立大學(universityofnewyork)等,以及一些市立大學,例如紐約市立大學(cityuniversityofnewyork)。還有一種公立大學(land-grantuniversity),原由聯邦政府給予土地以其收益補助,後改為撥款補助,其特色主要是注重農業及家事教育,以推行農村推廣教育及訓練中學的家事與農科教師。

(四)研究院(graduateschools)

美國教育制度,以研究院及高等專科學院為最高的階梯及頂點。顧名思義,研究院的重點是在研究方面,研究生攻讀的課程均為高級教育學位如哲學博士(ph。d。,涵蓋很多科系而不單只是哲學)及碩士(m。a。或m。s。)。而不少留學生越洋到美國,就是要接受高深的研究所訓練。有一些著名的研究院,從事高深的學識及尖端科學的訓練,甚至羅致曾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坐鎮,名氣斐然。

總部設在紐約的卡奈基基金會(carnegiefoundation),曾出版一調查佈告,名為(美國高等院校的分類)(aclassificationof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更將有研究院設立的大學分類為研究大學(researchuniversities)及頒發博士學位大學(doctoratc-grantinguniversities),視乎每年所頒授的博士學位數目來決定其類別。

(五)高等專科學院(advancedprofessionalschools,或簡稱professionalschools)

專科學院以培訓醫科、法律、神學、藝術、師訓,等各類專門人材為目標的高等教育機構。在美國的歷史傳統上,這等學科並未列入為大學的課程左p與其它國家並不一定相同。

專科學院,或為大學的一部分,或單獨設立,其教育活動均限於一種單獨的專業。依規定凡擬投考某種專科學院的學生,通常要先接受二年、三年、甚至四年的專業預備性的文理科教育。各類專科學校,如醫學博士(m。d。)及法學博士(j。d。),必須接受三至五年的專科訓練,始具備領受此類學位的資格。有些學院,更限制非美國居民或公民入學,為的是不想為其它國家培訓專門人材。

(六)技術學院(technicalcolleges)(又被稱為工藝學院或技職專科學院)

所謂技術學院,根據美國國防教育法案的解釋,即為招收高中畢業生,提供為期兩年的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工程、數學、物理或生物科學等各方面的技術人員的專上學府。此等專業人員為熟悉工程、科學或其它與技術有關部門的基本知識並擅長學以致用的專業人員。

技術學院為初級學院的另一類型,顧名思義,其特色在於較注重技術和半專業性的工藝訓練。技術學院多以公立為主,亦有私立、地方性、區域性及全州性等的不同區分。

(七)軍事學校(millitaryacademies)

由聯邦政府出資辦理的高等學府有各種軍事學校,如在紐約州西點(westpoint,newyork)的陸軍學校(militaryacademy),於1802創校;在馬利蘭州安那波里斯(annapolis,maryland)的海軍學校(navalacademy),於1845年創校;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coloradosprings,colorado)的空軍學校(airforceacademy),於1955年創校。此等軍事學校,以培育軍事人材為目的

(八)成人大學(或稱大學校外課程universityexternalprogram;或成人教育adulteducation;遙距教育distanceeducation;持續教育continuingeducation等等不同類型)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及職業上不同的需要與變化,在六十年代開始,大學教育已不只限於年青人及在校園之內上課的傳統模式。而事實上,成人教育的發展已是日益需要,以滿足一些希望繼續進修的人士,或為與趣,或為職業上的需要,又或為一圓取得大學學位的美夢。

成人大學或為附設於一所大學之內,名為成人教育部或大學伸展部(extension),例如匹次堡大學有“niversityexternalstudiesprogram”普林斯頓大學亦有“rogramincontinuingeducation”這已是成為一種風尚及需要。

此外,亦有一些單獨註冊為大學的遙距教育機構及學府,通過函授、計算機聯網或電話及錄音與錄像帶教學,待學生累積足夠的學分,便可畢業取得學位。這是一種公開式及沒有門牆的大學,由於上課時間及地點沒有限制,因此十分適合在職人士的需要,愈來愈見流行。

篇4:美國教育制度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許多學生已經開始在為赴美留學做各種準備了。對於這些同學來説,第一步要準備的就是了解美國教育體制,以便對未來留學生活形成一個宏觀的概念。

美國教育體制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是公私立教育體系。美國學校分為公立、私立兩類,公立學校系統規模龐大,是因為背後有美國政府資助,所以美國九成的學生大多在公立教育系統內就讀。聯邦政府也設有教育部,不過功能不同於我國的教育部,美國教育部是教育政策研究&諮詢的機構,負責制定教育政策,但不參與執行工作,也不監管地方學校,也因此對國家的教育素質、教育問題研究、通過教育法案等都起很大的作用。美國教育都由各州州政府去做規劃、制定,聯邦政府並不具備監管約束的權力,『公立學校』受到州政府&聯邦政府的撥款,也因此受到各州州政府的監管,並遵守各州議會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私立學校』基本上不受任何政府的監管,不過對學校政策有影響力的是家長和教師聯合會pta(parentandteacherassociation),以及較具有專業性質的一般坊間教育機構。

其次,是教育政策。美國的6~18歲是屬於中國小義務教育的部份。教育大概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學前教育、國小、中學及高等教育。在高中畢業前是屬於通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學院、大學和研究所)才分職業教育和一般教育。

美國學制沒有學力測驗、大學聯考,學生憑着在校成績及sat/act分數,自行申請大學入學。和許多國家不同的是,美國沒有國立大學這種名稱,義務教育由州政府來承擔。且在義務教育的部份,只要你是合法居留人(greencard),就有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且在美國受義務教育都是免費的,不必繳交學雜費、課本。

美國所有的中國小都為學生提供免費的課本,多數的課本都是上屆學生傳給下屆學生,一直到不能用為止。此外,還有些學校練習本、作業本也不用買,而是由學校發的。不過,學生就要自己買鉛筆、橡皮擦、計算器。等等,可是這樣相較之下,真的省了很多錢呢!高等教育則分州立和私立。『州立』大學─州民可以享受較低的學費,外州學生&國際學生學費較高。『私立』大學─則不分州民或外地生,學費都是一樣的。此外,美國大學生在入學後前兩年,就如大一、大二時修讀通識課程,到大三才會決定主修課程。另外,攻讀醫科、法律

等專業課程要等大學唸完畢業後,考到相關考試,才可申請。

最後是教育階段。美國教育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初級教育(primaryschool)。美國初級教育,包含了託兒所&幼兒園(4~5歲)和國小(6~11歲),跟台灣一樣國小不同的是他們幼兒園部分就會算是國小。學齡前兒童沒有強制性的託兒所,不過有政府補助方案來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所以大部分家庭需要自己付費託兒所的費用。美國國小一般指學前一年~五年級(幼兒園國小),但有一部份國小提供教育到六年級,或是合併中學教育到八年級。大部分都是採取班級制度,有班導師制度,這位老師負責帶一個班大部分主要課程,學生除了午餐時間,或是上體育、音樂、美術課可能到體育館或特別教室上課以外,整天留在導師的教室內,並沒有如東亞學校的固定的下課時間,但是在教室裏導師可以給給學生自由時間,有些教師會以自由時間的擁有或剝奪做為學生行為的獎懲。另外在約百分之四十的國小裏,每天會有一或二次,每次十分鐘或到二十分鐘的户外活動時間,户外活動時間次數與時間長短,每個學校不一定相同。

第二階段為中學教育(secondaryschool)。中學教育,包含2年的國中(12~14歲)和4年的高中(15~18歲),從9年級~12年級,學生年齡通常在14/15到17/18歲間。順利完成12年級的學業,就可以拿到高中文憑了。此外,未獲得高中文憑的學生可以參加一般教育發展(ged)測試,獲得證明其高中水平學業能力的證書。

第三階段為大學教育(collegeanduniversity)。大學教育,通常分為四年制大學和小區大學。四年制大學四年唸完後將可以拿到“學士”學位,而小區大學通常是念兩年讀完後可以拿到“副學士”學位。

第四階段為研究所教育(graduateschool),即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和專業學位,課程包含了碩士課程、碩士後高等教育課程、研究型學位和專業型學位(如醫學、法學。等)。碩士學位大約是1~2年的修業期間,至於其它可能就不一定,要看各個學校和科系所定。

以上是美國教育體制在宏觀方面的特點,如要深入感知美國教育體制特色,最好能夠親自到美國課堂學習一段時間,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

標籤: 教育 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1zg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