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班音樂精品説課稿【多篇】

中班音樂精品説課稿【多篇】

中班音樂精品説課稿【多篇】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一

一、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或毆打能夠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一首外國歌曲創編而來的一首幼兒歌曲,小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因此,我所選擇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另外,活動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音樂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遊戲《小小雞》。

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脱班幼兒很喜歡一邊哼唱一邊做模仿動作,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及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這首歌有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目標2是目標1的基礎上進行,又是目標1的突破口,而遵守遊戲的規則幽將是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對音樂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加強節奏感等,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遊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二、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並學做小小雞。

託班幼兒正處在聽覺感官發展時期,聽覺的發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對音樂能表示出明顯的情緒反應,這一環節是幼兒的聽覺感受及動作感受,使幼兒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

三、聽歌曲,講解遊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遊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遊戲,遊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遊戲)

四、幼兒遊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遊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範文一:勤快人和懶惰人 篇二

【活動目標】

①區分歌曲中的“勤勞人”和“懶惰人”對“勤勞”和“懶惰”有一個初步概念。

②會唱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準確把握歌曲節奏。

③喜歡音樂活動,能夠融入到集體音樂表演活動中。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做個快樂的勤勞人。

【活動難點】準確把握歌曲節奏,唱準節奏。

【活動準備】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故事《勤勞人和懶惰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改編故事,勤勞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懶惰的人因為懶於動手,最後餓死的結局,引導幼兒做一個快樂的勤勞人,遠離懶惰的人。(可以對“勤勞人”和“懶惰人”進行討論,對“勤勞”和“懶惰”進一步認識)

二、教師彈唱歌曲,進入音樂教學

師:寶貝們老師不僅會講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故事,還會唱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歌呢!不信你們來聽聽,聽聽老師唱了些什麼!(初次試聽)

教師再次彈唱,幼兒帶着問題聽歌曲(第二次聽歌詞),導入的故事中的內容大多和歌詞內容相仿,幼兒應該可以很快説出歌詞大意

分句彈唱,熟記歌詞,學唱歌曲(這裏需要反覆幾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把握節奏)

三、表演唱

此環節為遊戲環節,幼兒可進行分組唱或者歌詞接龍等方式在遊戲中熟練歌曲。

中班音樂教案:三隻帶斑點的小青蛙

【活動目標】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發現歌詞重複的規律,並學唱歌曲。

2.感受數量遞減的規律,理解其含義,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3.能與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與協作。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地面上用線畫兩根“圓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號碼牌2套。(數字為1-3)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集體複習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

1.師:讓我們一起來唱《頭髮、肩膀、膝蓋、腳》這首歌,邊唱邊整齊地做動作。

2.師:這一次,我們把歌詞“頭髮”藏起來不唱,用拍手來代替。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師: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新歌,唱的是什麼小動物呢?請你們聽一聽、猜一猜!(教師彈奏旋律,只唱歌詞中“啊嗚啊嗚啊嗚”和“呱呱呱”)

師:你們猜是哪種小動物?説給大家聽一聽!

師:你們猜得對不對?聽我來唱一唱!(教師邊範唱歌曲,並演示磁性教具)

(三)幼兒感受歌曲內容,並初步學唱。

1.師:小青蛙去遊戲,開始的時候,共有幾隻青蛙坐在池塘邊的圓木上?(教師出示3只青蛙,放在磁板上)3只青蛙已經準備好了要去捉蟲玩遊戲。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帶幼兒學唱全曲)

(四)教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進行表演唱。

1.師:我要請3個小朋友扮演青蛙,蹬在“圓木”上游戲,誰願意來試試?(教師給請到的“小青蛙”每人掛一個號碼牌)

2.師:你們看,3只青蛙跳水的順序已經排好了,誰是第一個?誰是第二個?……現在請按號碼牌順序蹬在“圓木”上。大家來看看,他們蹬的順序對不對?現在我們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進池塘”時,“小青蛙”就按着順序跳水,然後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3.師:你們看,池塘邊有兩根“圓木”呢!這次我們可以邀請更多的小青蛙來遊戲了!

4.教師先請3個幼兒,等他們自主排序之後,再開始遊戲。

活動延伸:

教師根據幼兒掌握序數概念的情況不斷增加遊戲難度。在以後的音樂遊戲中,有意識地要求幼兒控制排序的時間,總結出更多的合作經驗。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範文二:風來了 篇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樂意合作,體驗表演活動的快樂。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風來了》的音樂磁帶和課件(課件一:掛在衣架上的靜止的衣服;課件二: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課件三: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觀察衣服被風吹動的樣子。

活動過程:

1、看課件(一),自由模仿表演掛在衣架上的衣服。

2、嘗試表現衣服被小風吹動的動態。

①請幼兒發揮想像,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小風中的狀態。

②啟發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創編的動作,並帶領幼兒互相學習。

③看課件(二),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小風中的動態。

④鼓勵幼兒隨表現小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嘗試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①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用動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②啟發幼兒合作表現衣服在大風中互相纏繞的造型。

③看課件(三),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在大風中的動態。

④鼓勵幼兒隨表現大風的音樂節奏表演自己喜歡或創編的造型。

⑤完整欣賞課件《風來了》。

4、遊戲:風來了。遊戲可進行一至兩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現。

活動延伸:

1、欣賞音樂劇《頑皮的風》,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慾望。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其他物體(如樹、湖水等)在風中的景象。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範文三:小矮人找朋友 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遊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麼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遊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遊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

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遊戲,合作完成遊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遊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遊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遊戲,根據音樂延長音時的節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遊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師:在剛才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瞭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並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範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

★中國小教學教案模板範文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五

活動目標:

1、知道是三拍子的歌曲,會用自己的方式拍出三拍子的節奏。

2、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用延長符和其他小音符改編歌曲的節拍。

3、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對音樂創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幼兒學會唱歌曲《聽》。

2、每張桌上四小節曲子、玩具琴一架、小音符卡片。

3、老師黑板上寫出歌曲《聽》,延長符號若干。

4、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上次我們學唱了一首歌《聽》,我們一起表演。

二、複習認識小音符,能唱出來。

1、你認識他們嗎?一起來唱一唱。老師指音符,幼兒唱。然後將小音符連起來唱一遍。

2、小朋友真能幹,你知道每一節車廂裏有什麼樣的小音符?它們合起來是幾拍呢?每一節車廂都是幾拍呢?我們把這樣的音樂小火車叫做三四拍的音樂火車。

3、三拍子的節拍有什麼特點呢?你想怎樣拍出三拍子呢?

4、我們一起邊唱邊打三拍子的節奏。

三、引導幼兒改編節拍。

1、延長符號有一個習慣,它喜歡跟在小音符的後面呢。這樣你想讓延長符號坐在哪裏?請個別幼兒上來擺一擺。

2、它們都坐上了四四拍的音樂火車,我們一起把新的音樂火車來唱一唱。

3、現在字寶寶也坐上了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應該怎麼唱呢?

師:延長符號坐上了小火車,還有很多小音符也想坐上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

四、幼兒分組活動。

1、老師介紹每組準備的材料。

2、每組5名幼兒,大家討論後,將小音符貼在譜子上。每小節四拍,並用琴演奏一下,唱一唱。

3、老師巡迴指導。

4、現在我們又造了一列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我們來唱一唱,好聽嗎?

五、結束。

小朋友真能幹,會改變歌曲的節拍了,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小音樂家。以後我們還要編很多好聽的歌,唱給客人老師聽,現在,我們也乘着我們自己編的4/4拍的音樂小火車到外面聽風唱歌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當中,孩子們表現很積極,喜歡聽着歌曲來活動,以後要開展更多的音樂創作活動。使孩子們在玩兒中體驗音樂給孩子們帶來的愉悦情感。但是本次活動,除了沒讓幼兒創編曲子之外,反思其整個過程我還漏掉了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那就是幼兒還沒有掌握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在幼兒表演唱時,雖然我一直強調用柔和優美的聲音唱,但卻沒有強調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如果提示了,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音樂説課稿 篇六

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科學課《小樹葉找媽媽》。

1、教材分析:

新《綱要》中科學領域提出了: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目標。《小樹葉找媽媽》這一活動是在平時到户外散步的時候,小朋友對樹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結合本季節開展的主題:金色的秋天,我設計了一系列關於樹葉的活動,本次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是瑞吉歐教育理念之一,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細緻地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及時捕捉他們的興趣點,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為基礎,貼近幼兒自身的經驗進行自然而然的引發,層層深入開展活動。我們鼓勵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從不同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手段來發現問題。在擺擺説説的活動中,他們的想象力發展了,會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對家的認識。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動目標為:

1、能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

2、知道樹木對人類的重要性,有初步保護環境的意識。

3、能在活動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觀察、對應、和比較,認識樹葉的不同。

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徵,然後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對應的方法幫小樹葉找媽媽,最後通過送小樹葉回家,鞏固對樹葉特徵及名稱的認識。

三、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製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2、磁帶一盒;

3、物質準備:葉標本三種;楊樹、柳樹、楓樹的掛圖;彩紙若干張。

四、説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討論、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樹葉時享受探索的快樂、在幫樹葉找媽媽時,享受助人為樂得樂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教學法: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本次活動以幼兒喜歡的幫助小樹葉找媽媽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

2、問題設置法:

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激發興趣的提問:這些樹葉是從那裏來得?激發情感的提問: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會怎樣呢?我們可以幫它做些什麼?使幼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進取。

3、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用小樹葉拼貼出美麗的圖畫。

五、説教學程序

(一)激發興趣(拾落葉)

播放音樂,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片從樹上飄落的葉子,配合音樂模擬葉子飄蕩。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活動一開始幼兒小樹葉隨音樂做動作,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樹葉。

(二)幼兒觀察樹葉(發現樹葉的特徵)

請幼兒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樹葉做朋友並説一説它像什麼。(幼兒自己尋找、想象)

〔在這一環節中是啟發幼兒合理想象。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象,我們能看到他們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樹葉可以引發他們不同的想象。例如:"這片樹葉(楊樹葉)像什麼?""扇子""它還像什麼?"教師可以再次啟發幼兒的想象,讓他們深入思考,出現各種奇思妙想。〕

(三)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看看你的樹葉朋友是什麼顏色的?摸上去是什麼感覺?我們可以幫小樹葉做些什麼?它的媽媽是誰?

(四)體會成功的喜悦(課間操)

幫助小樹葉找到媽媽,並於它們一同跳舞。

(五)知識拓展(知道樹的種類、作用)

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幼兒瞭解其他樹的種類。組織幼兒互相交流並討論樹木有什麼作用,給人類帶來哪些益處。樹木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做個保護環境的小衞士。

六、延伸活動(製作葉子畫)

這一環節是在前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創造製作,對孩子們來説,這種充滿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樣具有想象、創造性的成分,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操作可以使幼兒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嘗試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創造向前推進一步,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説課稿 篇七

【活動意圖】

隨着小班幼兒對環境的熟悉,我們對孩子早晨的入園和放學後的離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長手拉手自己走。這樣既鍛鍊身體,又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間談話、平時的個別教育、以及語言故事、兒歌的多種教育形式後,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早晨依舊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揹着白白胖胖的孫子從門口搖搖晃晃地往教室門口走;放學後,背上趴着,肩膀上扛着,手上抱着,姿態各異。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奶奶在人羣中邊喊邊追;有時還會出現孩子走散,家長到處找的局面。

看到以上這些發人深省的場面,我們找到了靈感:何不利用我園的現代多媒體手段,把這些具體的,來自孩子身邊的場景拍下來,讓他們自己來分析,評價呢?使他們真正地從知識、情感上意識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呢?於是,我們就設計了情感活動《我會自己走》。

【活動目標】

1、知道放學回家時應小手拉着大手,跟着家人有序地走出園門,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

2、掌握自己與家人走散後的最基本的解決方法。

3、知道自己長大了,要自己走;激發自己≮www.haoword.com≯走的榮譽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兒歌《我要自己走》

2、物質準備:錄像鏡頭

A.家長蜂擁着從園門口走來。

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着、扛着、揹着走。

C.幼兒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隨着人羣有序地走出園門。

D.放學時幼兒離開家人,跑得遠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E.在幼兒園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3、動畫課件:兒歌《回家啦》

【教學過程】

1、看錄像導入,激發交流的興趣。

(放錄像片段A.家長蜂擁着從園門口走來)

提問:小朋友看到這是什麼地方,有誰?他們是來幹什麼的嗎?(幼兒園放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接小朋友的)。放學後,家長們來接我們小朋友了,離開教室後,你是怎樣到幼兒園門口的?

2、看錄像分析討論,與同伴互相學習。

老師把平時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幼兒園門口的鏡頭拍了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1)幼兒看製成ppt課件的錄像片段:(錄像片段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着、扛着、揹着走。(錄像片段C)幼兒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隨着人羣有序地走出園門。最後定格在場景總圖上。

提問:

你認為他們中誰做的最棒?

我們一起為她鼓鼓掌。

為什麼你覺的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對他説些什麼?我們一起對他説一説。

小結:我們小朋友已經長大,變重了,家長抱不動我們了,同時我們已經上幼兒園了,變得能幹啦,要自己走。

(2)播放兒歌,幼兒跟着一起朗誦複習兒歌《我要自己走》。

你們看,不但我們小朋友很能幹,連小鳥、小兔,小動物們也很能幹,它們也不要爸爸、媽媽抱呢。

播放兒歌:媽媽、媽媽,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鳥自己飛,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魚自己遊,我為什麼不能自己走?媽媽、媽媽,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

(3)幼兒看錄像片段D:離開教室後,幼兒離開家人,跑得遠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離開家人自己一個人跑得很遠。你覺得這個小朋友的表現怎樣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4)看錄像片段E:在幼兒園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啦?他是怎麼做的?

小結:如果在幼兒園裏找不到家人,我們要回到教室裏請老師幫忙,等家長來接你。

提問:老師是怎麼説的?這次他是怎麼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

3、學習兒歌,在文學藝術美中提煉行為要求。(看動畫課件)

導語:老師把小朋友正確的回家方式編成一首兒歌。

兒歌:放學啦!回家啦!

爸爸媽媽來接我!

我和他們手拉手,

快快樂樂走呀走。

我不跑,也不抱,

早早離園回家啦。

幼兒先聽一遍兒歌。

邊看錄像,邊聽兒歌。

和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4、回家遊戲,在遊戲情景中進行行為練習。

老師扮演家長來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導孩子自己説:我長大了,我要自己走。

【教學反思】

生活瑣事是存在與生活中的細小而繁雜的事,經常會被我們的傳統教學拒之門外,但是這些瑣事卻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碰到的。在這些不起眼的事情背後,卻有着巨大的教育潛力,藴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本次活動的選材,教師注重了對生活地觀察,抓住了生活中"下午放學後幼兒離開教室"的這一段時間中所藴含的教育素材,運用錄像讓孩子們平時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展示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有話可説。

本次活動中,藉助多媒體,教師在自然狀態下采集了孩子們放學離開教室後的情景,讓孩子看看——大家在離開教室後的不同表現;評評——他們誰對誰錯,為什麼對,為什麼錯;聽聽——其他的小朋友是怎麼説的;做做——我們一起來跟着兒歌學學該怎麼做呢,營造出生活化的學習情景,使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得到提升。

建議: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錯誤的教育方式而造成的。本次活動中的錄像短片,可以在家長會上播放,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地育兒,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kk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