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縣級工會組織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縣級工會組織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縣級工會組織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縣級工會在我國工會組織體系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是工會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的“橋頭堡”;縣級工會幹部隊伍是做好縣級工會工作的骨幹力量。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開展的“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部署,加強新時代縣級工會幹部隊伍建設,更好了解我省縣級工會幹部對工會工作的認知和所思所想所盼,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課題組採取線上問卷調查、線下集體座談、個別訪談等方式,對我省縣級工會幹部的思想和工作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的基本情況。本次調研對象為我省縣級(含所有縣級行政區,下同)工會幹部,以縣(市、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副主席、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和內設部門負責人、工會協理員為主體。線上問卷調查範圍涵蓋***家縣級工會,佔全省縣級工會的98%,合計有效問卷966份。線下走訪縣級工會20餘家,先後召開8場座談會,200多人蔘與座談和訪談。調查樣本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參與問卷的966名縣級工會幹部中,大多為中共黨員。年齡以30歲—50歲為主。文化程度較高,其中大學本科佔56.3%。以公務員和事業編居多(共佔59.4%),聘用制及其他合佔40.7%。職務職級上主要為科級以下幹部。任職方面,專職工會幹部佔93.3%,兼職或掛職佔6.7%。主要任職是一般幹部和內設部門負責人,其次為常務副主席、副主席及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等領導班子成員。從參加工會工作的時間看,3年至20年的佔一半以上;從擔任現職的時間看,主要集中在5年以下。

一、縣級工會幹部思想和工作現狀

(一)政治素質過硬,心繫職工羣眾。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我省縣級工會幹部普遍政治立場堅定,對黨忠誠,忠誠於黨的工運事業,熱愛工會工作,心繫職工羣眾,普遍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調查表明,工會幹部在“熱愛工會工作,事業心、責任感強,敢於擔當、敬業奉獻”方面,“完全符合”和“比較符合”的情況分別佔60.7%和25.8%,合計佔86.5%。在“堅持職工至上,心繫職工羣眾”方面,“完全符合”和“比較符合”的情況分別是59.7%和26.3%,合計佔86%。

(二)心理狀況總體良好,能積極應對。各種壓力調查顯示,59.4%的調查對象感到快樂和充實,同時也有20.2%的人感到疲勞和倦怠,13.3%的人感到焦慮和擔憂。在訪談時,大部分工會幹部表示,從事工會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特別強,顯示出積極健康、樂觀自信的心態。目前我省縣級工會幹部面臨的最大壓力是經濟壓力(佔35.9%),其次是工作壓力(佔34%),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和個人價值實現等方面的壓力。面對這些壓力,絕大多數人員(佔82%)能夠及時調整狀態,保持積極心態應對。

(三)勝任工會工作,事業滿意度較高。調查顯示,我省縣級工會幹部大多勝任目前的工會工作。在對“您感覺目前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調查中,選擇“完全能勝任,工作遊刃有餘”的佔33.1%,選擇“基本能勝任,可以較好完成工作任務”的為53.6%,合計佔86.7%。此外,選擇“工作任務重,疲於應付,常感到焦慮”的佔8.5%,選擇“工作能力不足,完成任務有困難”的佔2.1%,選擇“晉升無望,選擇躺平”的佔1.1%,值得高度重視。另一方面,我省縣級工會幹部對自己從事的工會工作滿意度很高,選擇“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幹部合計為86.5%,選擇“一般”的幹部佔10.9%,僅有2.6%的幹部選擇了“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在“你對工會工作感到滿意的原因”多選題選項中,依次選擇排序為“工作穩定”(佔74%)、“符合自己的興趣”(佔49.2%)、“待遇較好”(佔14.4%)、“工作輕鬆,沒有壓力”(佔8.5%)。

(四)以專職幹部為主,工作穩定性較強。調查發現,我省縣級工會幹部絕大多數為專職,進入工會系統既有組織安排(佔66.8%),也有自己主動選擇(佔29.4%);既有從黨政羣團調入,也有從企事業單位或部隊轉入。編制類型上既有公務員編、事業編,也有工會協理員等合同工身份。總體上,我省縣級工會幹部隊伍穩定性強,流動少,“來得多,走得少”是普遍現象。參與調查的縣級工會幹部中,從事工會工作超過5年的佔44.5%。在訪談中,不少工會幹部表示,不打算離開工會系統,準備幹到退休。

(五)工會建設充滿活力,作用發揮良好。調查表明,我省縣級工會履職全面、工作活躍、成效顯著。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落實良好,調查中,認為“很好,每次都有明確主題且解決了實際問題”的佔42.7%,認為“較好,每年都會定期召開會議”的佔38.6%。大部分縣(市、區)總工會每年可支配經費在100萬元以上,其中100萬—300萬的佔33.6%,300萬—500萬的佔12.9%,500萬以上的佔13.6%,合計佔60.1%;可支配經費在100萬元以下的佔39.9%。工會經費主要用於開展各類羣眾性文體活動、建設各類職工服務陣地以及開展工會“四季歌”活動等方面,服務大局、服務職工工作成效良好。近三年來,約67%的縣級工會獲得過市級以上獎勵或榮譽稱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而言,通過全省工會上下共同努力,我省縣級工會得到普遍加強,縣級工會幹部隊伍穩定,體現出“忠黨愛國、愛崗敬業、情繫職工、拼搏進取”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

(一)普遍存在人手短缺現象,人少事多矛盾突出。參與調查人員普遍反映縣級工會“定編較少、人員不足”“人手少、任務重”,希望“增加編制,補充工作人員”的呼聲排在第一位。受調查的101個縣(市、區)總工會“屬於行政編制且在職在編的人數”大部分為10人以下,10人以上的佔10.8%。除去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具有穩定編制的部門人員所剩無幾。47.6%的縣級工會表示,單位已經很多年沒有招錄公務員或事業編人員,中層幹部幾乎斷層,往往一人對口多個職能部門,一些部室工作只能由協理員負責。一方面,縣級工會普遍人手緊缺、人員老化;另一方面,縣級工會面臨的工作任務日趨繁重,除工會主責主業外,還要參與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共同締造等活動,縣級工會幹部的工作量無限放大,處於工作繁忙,甚至“疲於奔命”的狀態。據參與調查人員反映,感覺是“小馬拉大車”。另據受調查人員反映,大部分縣處級(指職級)幹部都是從外單位調入,長期從事工會工作的幹部晉升空間有限,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二)協理員隊伍不夠穩定,人才流失較為嚴重。由於縣級工會編制少,工會協理員理所當然成為縣級工會的中堅力量。目前全省實有在崗工會協理員1386名,其中納入省總工會崗位補助的有1246人,其他140人為地市和縣(市、區)自聘。多年以來,我省工會協理員隊伍成為基層工會不可或缺的補充工作力量,但因編制、收入、晉升空間等問題,也一直存在不穩定的狀況,導致這支隊伍流動性大、離職率提升,一些能力素質強的優秀協理員無法長期留在工會隊伍。這些協理員的離崗,既導致工會多年付出的育人成本歸零,對一些連續性工作造成影響,又為補位選聘增加了工作量。

(三)工作抓手欠缺,與廣大職工需求不相適應。在對“縣級工會開展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的調查中,近四成的工會幹部反映“工作抓手欠缺”,這也是縣級工會幹部感覺到“小馬拉大車”的主因之一。從訪談中得知,一是表彰項目被“砍”,缺乏正向激勵的有力措施。近年來因規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符合大眾化需求、一線職工呼聲極高的勞模和五一勞動獎評選,縣級工會卻沒有表彰權。二是工會陣地建設不足,運營管理難度大。近年來,雖然縣(市、區)總工會積極推進本地工人文化宮、户外職工愛心驛站、職工書屋等服務陣地建設,但仍存在總量少、服務覆蓋率不足等問題,此外後續運營管理需持續投入資金和人力成本,一些服務陣地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三是維權手段欠缺,難以滿足職工需求。“職工利益無小事”,縣級工會每天面對最多的是欠薪討薪、工傷索賠等職工訴求,儘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這些工作極具挑戰性,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單靠工會組織力量薄弱,給縣級工會幹部帶來了不小壓力。

(四)工作因循守舊,開拓創新意識不強。當前,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業形勢的轉變,勞動關係日益複雜,職工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工會工作面臨新局面和新挑戰,傳統的工會工作思維和模式已不適應新矛盾新變化。但很多縣級工會幹部依然習慣於沿襲傳統思維模式,一直處於按部就班開展日常工作的狀態,對新工作接受遲緩,對工會新的理論和實踐理解不深入,對新的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不適應,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和“闖”的幹勁。調查表明,在“您認為當前縣級工會幹部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選題選項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工作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佔48%)、“兼職或掛職幹部對工會工作投入時間和精力有限”(佔46.1%)、“知識結構單一,能力不足”(佔41.7%),反映出我省縣級工會幹部迫切需要創新現有的工會工作模式,但囿於自身侷限、工作慣性及思想惰性等原因難以突破。

(五)幹部學習培訓不足,能力素質有待提升。工會幹部要發揮“領頭羊”的作用,不僅需要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還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一方面,目前我省縣級工會幹部參加培訓學習的機會較少,也缺乏與外單位互動學習的機會,導致工作憑經驗辦事多,創新性不強,公文寫作、視頻剪輯、溝通協調、依法辦事等能力尤顯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工會幹部主動學習也不夠,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特別是年紀較大的工會幹部學習意願下降,不願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對現代辦公手段存在畏難情緒,影響了工作效率。調研顯示,在“工會工作能力方面,您最需要的培訓”多選題項目中,縣級工會幹部最需要的培訓分別是“有效溝通能力”(選擇此項者佔62.6%)、“公文寫作”(佔62.1%)、“網上工會工作能力”(佔56.8%)、“危機處理能力”(佔53.7%)、“語言表達”(佔44.4%),反映出縣級工會幹部急需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和培訓,促進能力素質的提升。

三、對策建議

新形勢下,縣級工會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全省工會要始終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支持推動我省縣級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在工會整體工作中更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

(一)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完善工會組織建設。根據中國工會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大抓基層三年行動部署,省市總工會要將全面加強新時代基層工會建設作為永恆課題。一是要針對不同縣情加強分類指導,堅持上級工會對口聯繫指導與發揮縣級工會主體作用相結合、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因地制宜出台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務實管用的縣級工會工作指導性政策。二是要優先着力解決縣級工會人手短缺、中層幹部“斷層”、工會協理員不穩定等問題,採取多種方式選優配強縣級工會幹部隊伍。三是要更加關心關愛縣級工會幹部,時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和感受,更加註重內部培養,適當增強工會幹部的流動性,為縣級工會幹部打通職級晉升通道,以更好地激發其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

(二)規範協理員績效考核,營造爭先創優氛圍。各級工會要進一步加強對協理員這支隊伍的思想引領、教育培訓和使用管理,建立統一規範、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一是積極與省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等協調,參照大學生村官等羣體,對基層工會協理員參加公務員或事業編招考給予一定的加分政策。二是在省、市、縣級工會層面拿出一定數量的編制,專門面向協理員招考,打通協理員的上升通道。三是進一步規範對工會協理員的績效考核,考核合格的可以繼續聘用,不合格的直接退出,考核特別優秀的,可以視同工會專職幹部予以表彰。

(三)推動資源服務平台下沉,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促進省市兩級工會將更多的資源、服務、平台下沉到縣級工會。支持縣級工人文化宮、職工服務中心等陣地建設及改造升級。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小、優、實”的特色服務陣地,圍繞共同締造,“愛心母嬰室”“户外職工愛心驛站”等服務陣地可以與民政、人社等部門聯建共管,節約運營成本;提高職工書屋的利用率,推動數字賦能,加強電子職工書屋建設,以更好滿足職工線上線下閲讀的需求。通過轉移支付、項目化管理及定額補助等方式,持續加大對縣級工會的經費投入力度,進一步增強工會經費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的效能。

(四)創新工會服務模式,提升工作吸引力凝聚力。一方面,要結合縣級工會人少事多的特點,全面創新工會服務模式,積極推進智慧工會建設,把工會服務搬到線上,讓更多職工瞭解工會、走進工會。另一方面,要暢通以反映職工意願為中心的“民情通道”,着力打造一批“民心工程”,通過開展會員體檢、權益保護、心理輔導、婚戀交友等活動,吸納更多的新生代職工參與工會活動並從中受益,為工會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聚人氣、增活力。勞模和五一勞動獎評比一直是縣級工會工作的有力抓手,要積極爭取黨政支持納入表彰名錄,賦予縣級工會一定的評選表彰權。

(五)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創新意識與能力素質。省市工會要對縣級工會幹部加強教育培訓,通過定期舉辦跨縣市的工會幹部學習交流活動、組織外地觀摩等學習考察活動,幫助縣級工會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開拓視野。要持續強化業務培訓,通過線下舉辦培訓班、網上練兵等多種方式,提升縣級工會幹部網上網下工作的實操能力。縣級工會幹部自身也要勤於學習、善於鑽研,切實增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水平。要通過多種方式全面加強縣級工會幹部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努力鍛造一支讓黨放心、讓職工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縣級工會幹部隊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d84nk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