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基層體察民情解決民憂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基層體察民情解決民憂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基層體察民情解決民憂經驗材料

基層體察民情解決民憂經驗材料(精選多篇)

**省**縣**鎮、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鎮、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桃南街道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持突出基層實際、突出實踐特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受到羣眾普遍歡迎。 

**省**縣**鎮結合鄉鎮幹部崗位特點,設計學習實踐活動的鄉村版本,探索推行“換位思考+多辦實事”、“機制創新+有情操作”等工作方法,激勵幹部以更大的熱情着力解決實際問題。好方法帶來高效率,今年全鎮共引進項目5個,其中投資超億元的兩個。

**鎮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兩委+一委”新機制、農村幹部關愛保障新機制、發展黨員新機制、“三早、三結合”信訪穩定等新機制。為解決農村監督體系“沙灘流水不到頭”問題,**鎮在農村“兩委”基礎上,嘗試增建民監委,列席村兩委會,監督幹部做好落實工作。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鎮還把建設和諧鄉村、保持鄉村穩定作為着力點,通過不穩定因素的適時排查與日常接訪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相結合,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今年1至5月,全鎮信訪總量同比下降80%,未發生一起縣以上越級訪。

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鎮黨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確定了“三線拉動、雙輪驅動、載體促動”的總體思路。“三線拉動”即提出新農村建設、民生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兩輪驅動”即發揮基層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兩大優勢,為全鎮各項事業發展提供雄厚動力;“載體促動”即在學習實踐活動期間,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工作要求,設計“兩講三問”、“三查三樹”等主題實踐活動。

布海鎮創新體制為羣眾辦實事。今年4月,布海鎮成立了民生服務中心,為羣眾提供全程式、一站式服務,專人接待來人來訪,解決羣眾辦事“找人難、找門難”的問題;開展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活動,初步建成了綜治、信訪、民調三位一體,鎮、村、社、户四級聯動,教育、防範、調解、處理、約束五項措施的綜治網絡。布海鎮是吉林省的瓜菜特產之鄉,為使瓜菜產業可持續發展,鎮黨委積極培育和引進人才,組建了布海鎮人才協會,其中從事瓜菜產業的達到800多人。

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桃南街道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出實招,求實效。為拓寬就業渠道,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他們在社區建立起集政策諮詢、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困難幫扶為一體的“下崗職工驛站”和再就業“崗位儲備銀行”,專門為下崗失業人員開展送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温暖服務。目前,共為1086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崗位推薦和技能培訓,為2014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社保補貼和靈活就業補貼634萬元。桃南街道還利用社會化投資150萬元,成立了2個社區中醫保健站,開辦了低保定點醫院、孤寡老人愛心門診;設立了貧困學生助學基金,幫助76名貧困學生重返校園;在6個社區分別建立愛心中轉站和黨員扶弱濟貧捐贈接受站、社區慈善超市、陽光互助家園,完善了社區救助體系。

為解決好吃水、行路、如廁、供熱、環境衞生這些關係到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桃南街道黨委提出落實到人頭、落實到具體領導、落實完成時間、落實質量標準的“四落實”制度。街道還先後開闢社區文化廣場6處,建立羣眾文化活動場所12個,社區圖書閲覽室2個,成立秧歌隊、健身操隊、太極拳隊、夕陽紅民樂隊等7支羣眾文化隊伍。

第二篇:xx鎮三解三促 走基層訪民情、解民憂

xx鎮紮實開展“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

今年以來, xx鎮成立調查小組,認真開展以“瞭解民情民意、詳解各項惠民政策、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幹羣關係融合、促進基層發展穩定、促進幹部作風轉變,對廣大羣眾進行形勢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以走基層訪民情、解民憂的形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努力推動全鎮各項工作的進步。

5月中旬,xx鎮的聯村幹部調查小組來到地勢相對偏遠的稻子村進行走訪。此時的稻子村,莊稼鬱鬱葱葱,特別是坡地上的花椒林裏,一串串誘人的花椒掛滿了枝頭,讓種植户樂開了懷。然而,xx鎮林業站的工作人員卻很快看出了花椒種植存在的技術問題,於是,他們馬上把花椒種植户召集到一起,為大家手把手地講解花椒後期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同期聲:xx鎮林業站杜清洪

內容:談應該注意的事項,特別是不能太密,注意修枝。

花椒是xx鎮稻子村的主要產業,近年來,這片300多畝的花椒林已經進入豐產期,種植户不斷獲得好的收成和好的收入。可是,大家在種植花椒的過程中,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經過xx鎮林業站工作人員的點撥,大家心裏豁然開朗。原來,種植户缺少的正是花椒種植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而鎮上的技術人員主動到農户的地裏講解種植 1

技術,對於眾多的花椒種植户來講,可謂恰逢其時。

採訪:xx鎮稻子村村民胡運超

內容:談學會了技術

鎮幹部主動下村為羣眾解決困難,這是xx鎮轉變機關作風,真心走近羣眾,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

而這樣的走進羣眾訪民情,化解民憂活動,緣於當前xx鎮正在開展的“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今年以來,xx鎮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不斷把“創先爭優建強鎮,團結和諧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推向深入,切實增強全鎮幹部的羣眾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使鎮黨委、政府工作更好的順應羣眾的新期待,確保“十二五”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結合實際,xx鎮組織各聯村領導及各村聯村幹部組成立調查小組,認真開展以“瞭解民情民意、詳解各項惠民政策、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幹羣關係融合、促進基層發展穩定、促進幹部作風轉變,對廣大羣眾進行形勢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

採訪:xx鎮黨委書記張福榮

內容:談開展這項活動的原因

春節過後,xx鎮的17個調查組紛紛走鄉串户,深入農村第一線開展農村基本情況調查工作,努力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户”,通過採取入户走訪、問卷調查、羣眾測評、個別訪談、座談會等方式,向羣眾宣傳黨的惠民政策,讓羣眾瞭解國家的政策,感恩社會。同時認真傾聽民情民意,詳細瞭解各村的基本情況和羣眾的實際困難,掌

握羣眾反映的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彙集羣眾智慧,化解社會矛盾,合力破解發展難題,增進羣眾感情。

同期聲:xx鎮稻子村聯村幹部鍾國洪

內容:主持調查會議及其開場白

(掛角字幕説明:5月中旬錄影)

記者在xx鎮採訪時,正碰上鎮上的聯村幹部到稻子村開展走訪調研活動,讓羣眾填寫問卷調查表。聽説鎮上的幹部來了解社情民意,稻子村的村民非常高興,大家團團圍坐在幹部們的身邊,踴躍發言,暢所欲言。他們拉家常、話農時、擺問題,恨不得把所有的困難和心裏話都掏出來,讓幹部們聽聽,讓幹部們為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

在近兩個小時的集中問卷調查活動中,羣眾們反應最為集中,也是最為強烈的問題便是農村長期用電緊張、道路交通通暢率不夠。尤其是電力問題,村民們更是打開了話閘子,都希望上級部門儘快想辦法加以解決,提高供電負荷,讓廣大農村居民放心用電。

採訪:xx鎮稻子村村民高其明

內容:談存在電力緊張、電壓低的問題

採訪:xx鎮機關工作人員周梅

內容:談今天調查的內容,回去後怎樣解決

而在此之前,xx鎮的聯村領導和聯村幹部就已經多次來到稻子村開展走訪調查活動。從中,幹部們得知,稻子村的村辦公室偏遠簡陋、陣地建設一直比較落後,對於方便村民辦事和發展農村經濟都有影響。結合稻子村的實際,xx鎮黨委、政府表示,將協同村兩委,

為稻子村修建一座新的辦公樓。很快,這項工程進入了實質性的建設階段,稻子村將在不久後擁有一座新的村辦公樓。

採訪:xx鎮稻子村黨總支書記周國民

內容:鎮上關心建設,以及建設情況。

採訪:xx鎮稻子村村民郭維新

內容:辦公室修建的好處

羣眾利益無小事,一草一木總關情。xx鎮開展的“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目的就是進一步瞭解民情民意、向羣眾宣傳解釋各項惠民政策、化解社會矛盾,為民排憂解難,對羣眾進行形勢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促進幹部作風轉變、促進基層發展穩定。因此,在開展這項工作中,xx鎮黨委政府把宣傳解釋各項惠民政策作為一個重點向廣大羣眾反覆闡述,力爭讓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曉,惠及羣眾。

同期聲:xx鎮稻子村聯村幹部鍾國洪

內容:現場宣傳講解女職工大病醫療政策

採訪:xx鎮稻子村村民關國超

內容:談國家政策好,宣傳後就知道了。

xx鎮開展的“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實實在在地走近了羣眾,是對農村基層情況的一次大摸底。不管是對於調查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還是事關羣眾利益的個別問題,xx鎮黨委政府都是認真進行梳理解決,絕不流於形式。特別是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羣眾反映的問題,xx鎮更是高度重視,想方設法加以解決。

現年49歲的xx鎮望龍山村村民胡崗雲身患殘疾,沒有一門手藝,更不能幹重體力活。加之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更是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全家的生活基本上靠妻子一個人打理。多年來,xx鎮黨委、政府始終對他們的家庭進行幫扶,為他們申請了低保、新建了房屋、打了水井,為孩子治病提供幫助,每年還為他們解決春耕生產及其他方面的困難。今年,通過進一步的走訪瞭解,xx鎮黨委、政府又及時為他們家組織了募捐活動,盡力幫助孩子治病。

採訪:xx鎮望龍山村村民胡崗雲

內容:談鎮上的幫助及感謝

自開展“三解三促三教育”專題活動以來,xx鎮黨委、政府瞭解到了更多基層的信息,傾聽到了更多來自基層羣眾的聲音,收集到了羣眾反映的更多的意見、建議。這樣的活動不僅融洽了幹羣關係,同時也讓幹部和羣眾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採訪:xx鎮機關工作人員彭琳

內容:談得到教育,很有好處

在“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中,羣眾反映的意見眾多,涉及面廣。這些意見涉及招商引資、環境整治、春耕用水、幫扶困難羣眾、農村用電、農村公路建設、義務教育、惠民行動等方面的情況。xx鎮表示,針對羣眾反映的問題及需求,將按照“誰接訪、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首問負責制,一抓到底,務求落實,能解決的要儘快解決。對那些合理但不合目前政策規定的,要研究論證,分析利弊,打破障礙創造條件解決。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與村民的交流溝通,積極探索適合工

作實際的羣眾工作機制,真正瞭解羣眾所盼所想,幫助羣眾解決實際難題,促進xx鎮和諧發展。

採訪:xx鎮黨委書記張福榮

內容:談都梳理出哪些意見及怎樣解決(電力、農村公路、農村學校建設、羣眾增收方面)

到5月下旬,xx鎮已完成全鎮絕大部分村社的“三解三促(謝謝你訪問好範文)三教育”進村入户調查,共問卷調查黨員200餘人次、羣眾645人次,發放各種問卷資料1500餘份,收集意見(建議)38條

採訪:xx鎮黨委書記張福榮

內容:活動開展後取得的效果(羣眾思想觀念轉變,法制意識增強)

“三解三促三教育”活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雲集鎮通過組織幹部下村社、進農家、聽民聲、納民言等形式,增進了幹羣之間的感情、掌握了真實情況、提升了決策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為“創先爭優建強鎮,團結和諧促發展”打下了基礎。相信隨着這樣的活動深入開展,xx鎮將會更加和諧,明天將更加美好!

第三篇:全省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訪民情辦實事解民憂紀實

全省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訪民情辦實事解民憂紀實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神聖的宗旨,輝映着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旗幟,鐫刻在每一個追尋理想、奮發有為的共產黨人的心田。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堅持把“學沈浩、創先進、爭優秀”貫穿始終,牢固樹立民生優先、服務第一理念,忠實踐行這一根本宗旨。

下基層,密切黨羣幹羣魚水情

田間地頭、學校工廠、社區企業……活躍着各級黨員幹部走訪、奉獻的身影。通過建立聯繫點、結對認親等活動,各級黨員幹部積極深入基層,以滿腔熱誠,一心一意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跋山涉水,走村入户,風雨無阻。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三運等領導,多次深入嶽西、涇縣等聯繫點,看望慰問幹部羣眾,傾聽羣眾意見建議。截至目前,省四大班子領導共建立30多個聯繫點,開展了常態化、多形式的調研、幫扶活動,及時解決困難羣眾生產生活問題。

市、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根據統一部署,都選擇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建立起聯繫點。在淮南市潘集區,各有關部門普遍建立了黨代表聯繫羣眾工作制度,開通黨代表聯繫羣眾的“直通車”,每個村(社區)都有黨代表聯繫,每名黨代表聯繫20户羣眾家庭。鄉鎮、街道分別成立黨代表小組,村和社區分別設立黨代表工作站,每半個月召開一次例會,集中聽取代表聯繫羣眾情況彙報,研究落實服務羣眾的任務和措施。

走進才能貼近,深入才有觸動。結對幫扶雙河鎮椿樹村後,六安市金安區林業局幹部周世友天天堅持走村串户,訪貧問苦。一個寒冷的冬日,看到弱智老人張大爺孤身一人住在草房裏,周世友趕忙脱下身上的棉襖給他穿上,又脱下腳上的膠鞋送給他。沒想到這一點小事,老大爺竟眼淚汪汪,感激不盡。這讓周世友十分感慨,羣眾多麼淳樸,只要真心為羣眾辦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小事,他們也打內心裏感激你。多次奔波,跑資金、拉贊助,周世友終於幫村裏建成24間五保新村,讓老人們高高興興住進去。

6月14日,家住雨山區鵲橋社區的蔣令玲心情格外高興。從這一天起,馬鞍山市雨山區委領導就成了她家的“新親戚”。這是雨山區正在開展的“百名幹部幫扶百户家庭活動”的重要內容。全區116名正科級以上幹部,每人聯繫幫扶1户困難羣眾,開展經常性上門聯繫、探視,幫助解決其實際問題,切實改善困難羣體生產生活條件。

“結窮親”,是我省建立“民情直通車”的一個創新舉措。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全省已有1.1萬多家黨政機關、企事業黨組織主動下基層“結窮親”,與偏遠地區村黨組織“結對”,黨員幹部和普通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解民憂,踐行為民宗旨作表率

“天倉嶺頭一道彎,歷來無道可下山。網上曬諾效果顯,黨員踐諾把頭牽。創先爭優樹旗幟,無私奉獻是關鍵。羣眾願望終實現,笑看通途上青天。”海拔800多米的高山陡嶺間,一條3000多米長、4.5米寬的公路的修通,讓舒城縣曉天鎮天倉村道灣組告別了不通公路的歷史。通路那天,村民儲成紅感慨萬千,即興賦詩一首。

為解決70多位鄉親行路難的問題,今年年初,道灣黨小組儲德明等3位黨員承諾,要在年內為鄉親們把路修好,讓道灣組摘掉全村唯一不通公路村民組的“帽子”。身為黨員,一諾千金。儲德明等3人帶頭拿出13000元,發動羣眾出資出力,爭取上級支持,修路計劃順利啟動。天晴下雨,他們肩挑鍬鏟,義務出工,又發動家人送茶送水,檢查施工質量,終於在4月份成功修通公路。

在無為縣劉渡鎮,因水面承包發生糾紛,這個鎮沿河村4個自然村數百名羣眾話不投機,眼看就要發生大規模械鬥。緊急關頭,到村排查走訪矛盾的劉渡司法所所長、共產黨員管文生火速趕到,挺身而出,穩住事態。隨後,他先後10多次下鄉,走訪當事人,用耐心、熱心感化了當事方,穩妥地解決了爭議。

多年來,管文生把調解室搬到田間地頭,解決一個個糾紛。“有困難,找老管”,成了羣眾的口頭禪。一年時間,管文生摘掉了劉渡鎮“信訪大户”的帽子,兩年時間破天荒地獲得了巢湖市“信訪先進集體”的稱號。“一個50多歲的人了,哪來這麼大的工作激情? ”面對一些人的疑問,管文生説,作為一名黨員,就是要迎着困難,走到困難羣眾身邊,用心去化解羣眾心中的堅冰,這是一名黨員的本職。

打工返鄉的共產黨員楊應平充分發揮模範帶動作用,主動為吊瓜種植户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在他的悉心幫助下,黃山市黃山區烏石鄉長蘆村如今形成了吊瓜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優勢產業,百餘農户從中受益。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全省各地黨員幹部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活動。滁州市的“體察民情、集中民意、改善民生”大走訪活動,安慶市的“萬名幹部下基層、當好羣眾貼心人”活動,銅陵市的“四進四送”活動,蕪湖市的社區“一米陽光”行動……利用這些下基層平台,廣大黨員幹部採取多種形式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

立標杆,危急時刻彰顯黨員先進性

危難時刻挺立的身影,是共產黨員身份最生動的詮釋。災害面前,廣大黨員幹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民生為重,衝鋒在前,成為羣眾“主心骨”。

越是艱難危險之時,越是羣眾最需要幫助之際。面對災害,廣大黨員幹部迅速行動,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責任崗”,全力以赴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帶領羣眾擺脱困境的,是當地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擔任服務和保障工作的,大多是亮明“共產黨員”身份的黨員幹部。

6月中上旬,我省南部遭遇連續暴雨,多個地區洪澇成災。6月14日夜,考慮到連續降雨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寧國市有關部門發出緊急轉移災害易發點居民的命令。該市西津街道羅溪村海山組有70多户住房緊挨着陡峭的山坡,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接到命令時是晚上8時25分,羅溪村黨總支書記施和平正在家中照料卧病在牀的老父親。他將對父親的牽掛壓在心底,毅然走出家門,緊急集結全村黨員和民兵骨幹,到海山組組織羣眾轉移,從8時多忙到晚上12時,終於將200餘名羣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

為了不落下一人,施和平又冒着大雨和山石隨時滾落的危險,在海山組房前屋後來回巡查。屠成根老人擔心家門沒鎖,回家查看。幸好施和平及時發現,好説歹説,總算把老人送回安置點。緊接着,傳來河道決口的消息。顧不上休息,施和平又帶着黨員突擊隊趕去堵決口。風急雨大,大家在黑暗中奮戰到天明,終於遏制住水勢,施和平這才抽出時間給家裏打電話,詢問父親病情。

洪水肆虐時,黨組織是羣眾的“主心骨”。旱情當前,黨員是農民的貼心人。“今年大旱,我的西瓜還能有好收成,多虧了你們幫忙。 ”宿州市埇橋區大店鎮瓜農閔先禮拉着黨員王士業的手,非要讓他帶幾個西瓜回去。

王士業是宿州農電公司的電工。去年秋天以來,宿州地區遭遇持續9個多月的大旱。為保障農業生產不因大旱而減產,宿州農電公司組織了17支黨員服務隊、搶修隊,走村進户幫助農民們解決抗旱、生產用電。烈日當空,總能看到黨員服務隊隊員揹着工具包,在田間地頭處處巡查,爬電杆、檢線路。無論是週末還是深夜,哪裏發生故障,只要農户一個電話,搶修隊就會立即趕到現場,更換故障設備,架設臨時線路。

在羣眾最需要的時候,共產黨員總是及時出現。 1月19日,安慶宜秀區與懷寧縣交界處發生4.8級地震。在震中宜秀區楊橋鎮,不少房屋開裂,居民們因為擔心餘震而停留在寒冷的户外。楊橋鎮黨員幹部迅速行動,安置受災羣眾。鎮黨委組織委員江琳,愛人出差在外,1歲多的小孩在家嗷嗷待哺,江琳狠狠心,將小孩送給婆婆照顧,自己轉身投入救災。搭帳篷、搬礦泉水、運焦炭,幹起體力活,江琳像男同志一樣,毫不含糊。在廣大黨員的奮戰下,一個個臨時安置點迅速搭建完成,受災羣眾又有了温暖的“家”。

一切為了人民羣眾,永遠是黨員幹部創先爭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興皖富民的偉大征程中,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將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譜寫一曲曲動人心絃的奮鬥為民、奉獻為民之歌!

第四篇:縣環保局關於開展“走進社區、體察民情、

為貫徹落實縣委“剎三風、轉作風”的工作精神,促進“兩聯一帶”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局根據縣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於9月16日在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同志的帶領下,組織中層黨員幹部到鎮黨總支開展了“走進社區、體察民情、建設社區、服務基層”的主題活動,實地調研社區總支先進性教育活動及黨組織建設等情況,傾聽民

聲,瞭解民意,對口幫扶社區困難黨員,不斷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引向深入。

根據縣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安排,此次活動由縣國土資源局牽頭負責,縣環保局、人事局等五家單位聯繫社區。時間緊、任務重、意義深。為了達到預期目的。我局黨組在9月14日上午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擬定活動工作方案,安排捐款事宜,籌措現金元,為此次活動的開展作好了精心準備。

經過實地調查、走訪基層困難黨員和聽取社區負責人的情況介紹,我們較全面的瞭解了社區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今後的發展思路以及黨建工作等情況。

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於7月22日開始,目前,已轉入第二階段即分析評議段。在此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早準備,早部署,按照縣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部署,認真紮實地開展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社區分為綜合支部、商貿支部、沿河北街支部和沿河南街支部4個支部,共14個黨小組,黨員159人,其中在職8人,改制企業下崗黨員151人。在此次活動中,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堅持支部會每季至少召開一次,支委會每月召開一次,小組會每月召開1—2次,堅持1—2月一次黨課,保證了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

通過走訪困難黨員,我們無疑再次受到了教育,真切感受到基層普通共產黨員在此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共產黨員的崇高信念。一是積極“尋家”。由於多種原因,活動前很多黨員與黨組織生活分離,沒有“安家”。活動中,很多黨員主動與社區聯繫,積極“尋家”,重新參與組織生活。自從重新“安家”綜合支部後,78歲高齡的袁丹聖老人一直堅持參加黨組織的學習,每月保證10個小時學習時間。表現出了一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真摯的共產主義情懷。二是主動交“黨費”。同志於1979年入黨,今年49歲,原造紙廠廠長,現下崗在家,靠照看廠門的每月元的工資度日,家境十分困難。但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他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上交了元至8月份的黨費。雖説金額不大,卻充分表現出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最根本的義務。他自己説,“保持先進性教育貴在堅持,自己思想覺悟又有了新的提高”。用自己的言行體現了“黨員下崗,思想不下崗”。

至今,我局的“兩聯一帶”工作已開展了近四年,為熊堤村解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針對我局與共同制定的發展規劃及聯村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兩聯一帶”工作力度,幫助該村認真落實發展規劃,協助村黨支部搞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帶領羣眾致富,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使該村農民走上致富之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二○○五年九月十九日

《縣環保局關於開展“走進社區、體察民情、》

第五篇:民情日記解民憂

“民情日記”解民憂

【主持人王娟同期聲】:我身後這一排排漂亮的新居 ,就是小河鎮投資1200萬元新建的移民小區,目前南溝裏20户棚户區的村民都搬進了新居。

【解説】:43歲的曹可義是山陽縣小河口鎮街道村南溝組村民,第一個從住了近五年的木棚裏搬進了新居,搬進新居他有説不完的高興。

【村民曹可義同期聲】:娃現在上學也方便了,比起在南溝裏是好多了。

【解説】:像曹可義一樣搬進移民新居的南溝村民有20户,過去他們為了方便孩子上學,相繼在溝口依山搭建起了一間間小木棚,一住就是五六年。住在木棚裏雖説孩子上學方便了,但很不安全,雖時都有山石滾落,有暴雨洪水襲擊。現在説起,村民們依然心有餘悸。

【村民任光風同期聲】:南溝搭個木棚,我們在溝裏娃上學不方便,上學路遠在那裏搭個木棚,最後下大雨滾石頭把我房子砸了娃也打傷了。

【村民曹可義同期聲】:搭個木棚住那娃上學是方便但是 - 1 -

不安全,山太近下連陰雨山上經常滾石頭,那次下雨滾石頭把我的棚棚砸爛了。

【解説】:小河鎮黨委書記阮班魁在一次民情下訪中瞭解到這一情況,並在隨身攜帶的日記本上寫下了:“南溝羣眾為了孩子上學,在溝裏搭建了一座座小木棚蝸居,他們這種重視孩子教育的精神令人感動,但他們居住的環境也存在着諸多安全隱患。作為鎮黨委書記,將父老鄉長期親置身於這種處境是我工作的失職,我一定要將他們儘快搬遷到安全地帶以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解説】:“街道村村民反映小區河堤掉跟,需要修復……”,“袁家溝村民反映,部分高山羣眾居住條件惡劣需要搬遷……”翻開山陽縣小河口鎮黨委書記阮班魁的工作日記本,裏面一條條記載着的都是老百姓需要及時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及災情查看的感想、脱貧致富的思索、矛盾糾紛的調和??”在這些反映着幹部真情實感和良言佳策的工作日記中,無一不凝結着對羣眾的牽掛和對工作的思考。

【解説】:在山陽縣的各級幹部中,像阮班魁這樣的日記本只是其中之一,這種詳細記載了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和困難的日記本被羣眾形象地稱為“民情日記”。

【解説】:推行“民情日記”是山陽縣轉變幹部工作作風,密切幹羣關係,幫助農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旨在引導黨員幹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察民情,解民憂、助民富。

【解説】:隨着國家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出台,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羣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農村的現狀依然是信息閉塞,思想不夠解放,發展理念缺乏科學含量。

【解説】:小河鎮街道村街道組村民曹善剛,家庭生活貧困,多年來致富無門,2014年4月鎮民政幹部張治良在一次下鄉時瞭解了這一情況,便在工作日記上寫到:“曹善剛有強烈的致富願望,但多年來苦於無項目信息、市場信息、無啟動資金,正因為如此,他的家庭至今仍處於貧困狀態。”

【小河鎮民政幹部張治良同期聲】:在曹善剛屋裏,我跟他談了很長時間,他有很多想法,但是都是因為對市場、技術不瞭解,也沒有資金,所以也就一直實施不了。

【解説】:隨後一段時間,張治良找項目、跑資金,2個月後,曹善剛的養雞場終於建成了。

【小河鎮羣眾曹善剛同期聲】:這養雞場也多虧了鎮上幹部張治良,項目是他跑的,款也是他擔保給貸的,現在我這

養雞場一年收入2萬多塊錢,手上也寬裕了,日子也過的像個樣子了。

【解説】:“民情日記”為廣大農民羣眾解難題、送服務、送政策,温暖了老百姓的心。同時也成為幹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

【解説】:吳敏, 2014級大學生村官,被分配在山陽縣十里鋪鎮寇家溝村,雖然他也是土生土長的山裏人,但農村工作對於他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來説仍然是一個未知領域。各項政策法規的學習運用無疑成為他更好的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條件。

【大學生村官吳敏同期聲】:剛到村上時,對黨在農村方針政策不瞭解,有一次在村上開會,被羣眾諮詢一個惠民政策,當時把我問住了,都不知道該怎麼收場。後來還是村支書給我解了圍,後來,我就用了很時間收集黨和政府在農村各項政策、法規,都寫在我的工作日記上,並且堅持定期上網瞭解一些新的政策法規。同時我還把平時和村上幾個老幹部一塊下鄉時,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及自己的思考也都記了下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工作起來也慢慢的得心應手了。

【解説】:現在,吳敏已不再是農村工作的門外漢,黨在農村各項政策法規的宣傳、民事糾紛信訪矛盾的調解等農村工作對於他來説已是輕車熟路。至今,他仍然堅持着每天記工作日記的習慣,這些日記是在真實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礎上,更多的是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在今年村支部的換屆中,吳敏當選為寇家溝村黨支部副書記。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同期聲】:“民情日記”是聯繫黨員幹部和農民羣眾的紐帶。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線去採集,羣眾的呼聲到一線去傾聽,問題到一線去發現,幹部的工作推進到一線去檢驗,幹羣關係才能融洽。只有幹部沉下去,民情記上來,切實解決羣眾實際困難,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讓農民羣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7kp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