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國小語文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國小語文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語文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語文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一、學生的思想動態

從這段時間的觀察來看,班上許多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還是很差,特別是外來生,由於種種原因,班上許多外來生都報着無所謂的學習態度,他們該玩的照玩,作業不完成照樣不完成,上課講話、搗亂也是依舊,這些學生不僅自己不學習,而且更讓人頭痛的是他們嚴重影響到班上其他同學的學習。到目前為止,班上仍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下階段有必要通過班會、個別談話等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當前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為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併為此而努力,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營造一個你爭我趕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教學質量分析

綜合上學期的期末質量普查和這次期中質量普查情況分析,我們班的成績和其他學校還是有一定差距,雖然班上的高分和其他學校差不多,但是整體水平和其他學校相距甚遠,特別是優秀率和及格率都沒有達到要求。高分的學生不多,處於60——70分段的學生較多,更讓人擔心的是不及格學生的分數都很低,這一部分學生嚴重影響了班級的平均分。

從卷面分析,班上學生在以下幾個部分較差:拼音相關的題目,這一題型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班上的許多學生,特別是外來生拼音基礎較差,有一部分今年新轉來的學生在拼音的書寫和拼讀上也存在較大困難;閲讀理解,這一題型分值大,題目多,在試卷中佔有較大的比重,而我們班的學生在這一題型尤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平時的閲讀不足,許多學生的閲讀還僅停留在課本上;習作部分,習作也是我們班學生較弱的一部分,五年級我剛接手這個班級時,班上許多學生對作文都有害怕或厭煩的心理,經過這一年多的指導,大部分學生的寫作水平都有所提高,目前制約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學生的積累不足,包括好詞、好句,寫作素材等。

三、複習計劃

針對這些情況,同時也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複習,我制定瞭如下複習計劃:複習的內容以六年級上、下冊語文書為主。同時還應進行專題複習,專題複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基礎知識,包括拼音、詞語、標點、句子等;二、聽力部分,由於平時的練不夠,因此學生在這一部分尤為薄弱,在複習時必須增加聽力的課時,練習的題型也要更多樣化;三、閲讀理解,這一部分的複習要和平時的練習相結合,複習時還應該向學生傳授一些解題思路和技巧;四、寫作部分,這一部分的複習也要立足於平時,讓學生多看多練,同時儘量採用個別指導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除了抓好常規復習外,還應該堅持“培優”和“輔差”兩手齊抓,“培優”即對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更嚴於要求,使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輔差”則是對班上的學困生,要加大輔導力度,爭取通過下一階段的複習使這部分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問題

1、在上一階段我已經嘗試過許多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效果都很一般,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複習時閲讀這一部分要怎樣複習?

第二篇:國小畢業班語文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畢業班語文經驗交流材料

清水中心國小郎坤鳴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能在這裏發言,深感榮幸,從教幾年,畢業班也是第一次代,經驗幾乎沒有,只是自己全身心的做了努力,畢業班的語文教學經驗,我更談不上,只是在這幾年的教學中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而已,,下面我就我這幾年的具體做法和努力方向與老師們交流,不到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備課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係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2、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其次是研究學生

1、瞭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瞭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國小六年級學生通過五年的課內外閲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

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

2. 能注意在課外閲讀中積累語言材料。

3. 能在生活中廣泛(本站向你推薦:)積累語言材料。

三、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説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學習的方法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多種類的,下面就三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準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樑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閲讀理解力

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理解文章題目,理解思考課後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從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3、教給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很有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閲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本班每週借閲圖書,讓學生課外逐漸提高閲讀水平。

四、善於捕捉反饋信息,做好針對性輔導 。

學生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必須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如果後進生沒有進步,只要保持原狀,你就沒有錯;如果後進生有了進步就是你的功勞,如果在你的努力下,你的後進生從成績30幾分進到50幾分,別抱怨你多努力他還是不及格,其實説明你很了不起了,你想,如果你的班裏有兩個這樣的學生,你的班級總分就提升了40幾分了,是不是應該高興呢?

五、家校結合,形成合力

畢業班的學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加上在校外的時間達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爭取家長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國小畢業班教育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

家校結合主要是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彙報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有問題的防微杜漸,有進步的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總之,作為畢業班的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份內的事。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各顯神通,共同把我們的語文教學質量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篇:國小畢業班語文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畢業班語文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討本屆畢業班工作,從而提高畢業班的教育教學質量。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結合我的語文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國小畢業班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如果説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語文課難上,要上好語文課更是難上加難,這是所有上過語文的老師對語文課的評價。因為它是在和文字打交道。要在千變萬化的文字中學習揣摩哲理,感受文化,體會意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想讓學生學的更好更多,自己必須在教學上下足功夫,除了分析文本,研究類型,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備課,一個字,累,但是當你把這些知識都毫無保留的給予學生時,我想我們的內心是快樂的,是充實的。我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座位。而這個座位將伴隨我們一生。“不想在社會這個座標圖上被人們忽略,“教師”這個平凡的一點。”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更要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講出精彩,活出尊嚴。下面談一下自己在語文教學方面感受最深的一點: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在心靈深處不斷孕育強大學習動力的自我教育。中國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思想。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據我觀察,我們的許多學生感恩意識極其缺乏,不懂感恩、不會感恩、拒絕感恩的現象很多。

走在路上,會碰到許多昔日裏已經畢業的學生,許多老師都有同樣的感受,當我們與這些學生插肩而過,會出現讓我們覺得尷尬讓他們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一幕,不到招呼,匆匆而過,有些人可能會説,還是你這個老師不行。答案是否定的,我曾為此調查問過許多學生,問他們為什麼見了老師不打招呼,是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還是因為其他原因,他們的回答讓我震驚,“他又不教我們了,沒必要”,一個簡單的招呼,卻變得這麼具有功利性。國小六年,時間不短,但是我們的學生卻用這樣冷漠的方式給予了我們這些老師,他的感恩之心在哪裏????我在為學生有這樣的行為感到害怕,更感到自責,為什麼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的感恩之心卻是如此的冷漠。所以我決定“躬行感恩”,例如:當學生幫助我完成了某項任務時,我會主動向學生表示感謝。這樣,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感恩的榜樣,日久天長學生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我還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展開了我的“感恩教育”

1.感謝父母。為了把“感謝父母”落到實處,我在班上開展了“四心孝敬”活動:一是常問好,講禮貌,讓父母舒心。二是少説話,多做事,讓父母省心。要求學生要自強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積極參加一些公益勞動,讓父母少一些辛苦。三是勤學習,苦鑽研,讓父母放心。四是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這樣,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與父母形成了互動,父母獲取了愛心的回報和滿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學會感恩。

2.感謝學校。

對於學生來説,感恩情懷的培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從學校這個大氛圍中去薰陶感染,去感受昇華。因此,學校應通過開展感謝學校活動,教育廣大學生“感謝同學給我的幫助,感謝老師給我知識,感謝領導給我關懷”。

學校可以重點開展感謝老師活動。一是讓教師成為學生感恩的參與者。學校可以舉行“老

師您辛苦了”徵文比賽等活動,讓師生利用班會時間進行情感交流,促使師生換位思考、相互理解,讓教師成為學生感恩的對象。二是讓教師成為學生感恩的共鳴者。這就是説,讓教師的情感和學生處在同一感情線上,並與其達成最微妙的融洽和共鳴,這樣不僅能夠贏得學生的感恩,而且能使教師成為學生情感的共鳴者,使學生學有榜樣,逐步形成學習進步的動力。

3.感謝社會。

這是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一環。通過開展感謝社會活動,教育學生懂得家庭幸福、學校發展都是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要感謝社會給予我們的幸福。學校可以利用報告會、座談會、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

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境界;感恩,充實着我們的生活,塑造着我們的心靈;感恩,使世界美麗,讓我們擁有愛心。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會感恩,一起接受感恩思想的洗禮!

第四篇: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

國小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教育階段。啟蒙教育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關於如何搞好學生的啟蒙教育,又尤其是語言文字的教育問題,教育專家、學者的論述比比皆是。教無定法,我認為只要能適應兒童身心發展,取得積極的教學效果的教法,都應該是值得肯定的。現就國小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談一點本人的淺見,純屬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一、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

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習慣的養成往往定性於學生的啟蒙階段。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應成為國小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對於剛入學的小孩子來説,好動活潑是他們的天性,自控能力極差,往往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無法控制。這就要求我們低年級的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從點滴抓起,逐步積累。時時注意給孩子以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同時,教師也應做好表率作用,因為六七歲的孩子模仿能力極強,在學生的眼裏,教師的地位是神聖的,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將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如黑板上整齊規範、一絲不苟的板書;聽學生髮言時的姿態;説話的語氣等,都是學生模仿的標本。

二、多種途徑,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首先應努力做到的是讓學生喜歡自己,從而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只要學生真正喜歡上了語文,想不學好都難。

1、運用靈活多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知識。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説,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親切的語言,有趣的遊戲等,都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利用直觀教具,生動形象的畫面,多媒體資源,有趣的遊戲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如:課前律動:12拍拍手,34點點頭,56拍拍肩,78扭扭腰。22伸伸臂,34搖搖頭,56跺跺腳,78快坐好。講故事,做遊戲,猜字謎等都是極好的激趣手段。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變着花樣把學生引入課堂的軌道上來,讓學生每節課都感到新鮮。

2、多表揚鼓勵,給學生以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的自信。

沒有人不喜歡受表揚,低年級的小孩子更是如此。“你真行!”“你真棒!”“想不到你這麼能幹!”。。。。。這些話不需要拿錢去買,我們老師何苦要吝嗇呢?教育學上的皮格馬塞翁效應就是最有力的印證。説不定我們輕意的一次施捨,就能讓學生從此找回自信,造就一位科學家呢!

三、品《課標》,研《教材》,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標》是教材編寫的指揮棒,也是出題人命題的依據。作為教師,在教學之前,細細地品讀《課標》,明確《課標》對該年級乃至整個國小階段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脈絡框架,目標要求,重難點,才能在教學中做到胸中有數,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字詞的教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如果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枯燥無味,甚至厭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多種方法識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一加,減一減;自編兒歌;謎語;自編故事等方法,讓學生去主動識字。有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懶”時,編了這樣一個謎語:“一個負心漢,拿了一束花”。學生便輕鬆地記住了這個字。在學習“琴”字時,學生經常把“今”寫成“令”,有老師就編了一則故事:“今天兩個國王見面後,要彈琴奏樂。如果兩個國王見面後就發令,那可就慘了”。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少再寫錯這個字了。

四、家校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當今社會有一個極普遍的現象,村小完國小生越來越少,中心校城裏學校學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並非村完小教學質量太差,實乃外出打工,就近入學惹的禍。現在農村的孩子,多是留守兒童。由祖輩隔代撫養。能做好管吃、管穿、管住“三管”就不錯了,學習讓其自由發展吧。這對國小低年級來説也算是一大優勢吧,孩子小,多數父母都要留一個人在家照管。因此,我們必須把握住機會,利用開家長會,家庭走訪等方式,讓家長和學校配合起來,學校佈置的作業,每天爭取讓家長監督學生完成,至少可以讓家長給學生作業簽字,讓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第五篇:國小語文教師經驗交流材料

既然是老師,都希望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形象是光輝的,又是和藹可親的。希望,是美好的。 然而,付諸實踐的路,卻不是那麼容易。

九月份剛開學,也是我開闢新的工作環境的開端,揣着滿懷的熱情,走上教三七班語文的崗位,與一羣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相處後,發現他們都很願意親近我,而且對我整個人都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就像是班上來了一個新同學,一下課都圍在你身邊,問問這,問問那,我呢,成了一個孩子王跟他們一起説笑。

可是,馬上問題就來了,我很快就發現學生們的語文基礎掌握不是很牢固,而且,寫作對他們來説非常困難,為了提高語文能力,無非是對他們“嚴”。 在學生面前做嚴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簡單的。只需要你課上永遠板着一張臉,不斷的提出學習上的各種要求,在不滿意的情況下,教訓一頓,學生們肯定也能掌握好所有的知識。可是,這樣一來我距學生不是很遠了嗎?但是一味地做朋友,而沒有老師的威嚴,讓他們感覺就像班裏的一個同學,那我還怎樣駕馭課堂,上課的時候他們怎麼能遵守紀律認真聽講?事實上有的孩子就因為跟老師沒有距離了,課堂上很隨意的插嘴或下位,這樣怎麼能學好?

怎麼辦呢?怎樣才能做到兩者兼備呢?

回想以前學心理學時,有一句話:老師讓學生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消極的,都表現出來,是對學生最大的保護。其實,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朋友的第一個要求。是啊, 這樣既能和學生們友好平等的相處, 又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納你,從而愛上學習。

看來得從“做朋友”開始我的計劃。

於是我用了二招: (一)坐下來聽學生傾訴。 作為學生,總是希望老師與他們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悲傷。如果心平氣和的做學生的傾訴對象,跟學生交流,有時並不需要做教師的自己説,只要靜靜的聽學生把話講完,讓學生覺得你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想法,體味出教師對他是尊重的,學生也就滿足了。給學生的關注、尊重和時間,是對學生最有效的幫助。這是和學生交朋友邁出的關鍵一步。 (二)“蹲下來”瞭解學生的思想。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評價標準跟我們成人是不同的,當我“蹲下來”與學生平視,才能知道學生在以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瞭解他們的思想。以他們子的視覺看發生在身邊的事,才能理解他們,才能看懂他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裏,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在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後,就可以開始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是讓我最擔憂的是孩子們的寫作能力,他們把寫作文當做一件頭等難事,可是,已經到了國小中年級了,哪能不寫作文呢?於是,開始從五十字,一百字的拓展寫話訓練着手,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寫作的作業,一個月下來,他們變得有話可寫了,然後開始訓練不同類型的作文題型,課堂上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回家後能夠比較輕鬆的寫出一篇合格的作文,他們看到每次自己都能寫上二、三百字,越發有了信心,把寫作的作業當做家常便飯,甚至有時一個星期下來訓練作文的次數低於三次,孩子們都不習慣了,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這種“嚴格”的訓練。

平時對於基礎知識也是不放鬆一絲一毫,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嚴格要求,爭取讓每一個孩子掌握得紮紮實實。

就這樣,孩子們和我在“好朋友”似的愉快合作中,愛上語文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nw9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