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學校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學校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學校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

學校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學校德育活動經驗交流材料

播種良好習慣 收穫健康人生

由於我校所處郵政路南端,與縣政府有一路之隔。雖然近年來的生源各項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行為養成仍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我校的住宿生、留守學生和外來務工子女較多,學生思想狀況複雜,這給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尤其是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至2014年xx縣縣政府開始創建德孝之城,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我校帶來了生機。我校領導班子本着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確立了立足學生成人成才的需求,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滲透中華傳統教育中的“仁、義、禮、智、信”的內容,加強學生“心、知、言、行”等各方面的自身修養。

一、創設良好的校園氛圍,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薰陶育人。

優雅的校園環境是提供舒適的育人淨土,為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學校對校園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進行全新構思,全新打造出校園環境的整體美、藝術美和文化美,讓學生在自然、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中體味人與自然的關係,感悟傳統文化的真諦。

1、利用校園自然環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

陶行知先生説過:“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起點。遠處着眼,近處着手,改造社會環境要從改造學校環境做起” 。因此,校園環境建設,應該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觀,營造德育和審美教育的氛圍,體現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學生感到學校就是自己的家,從而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當你步入實驗學校時,首先映入你的眼簾是,教學樓和學生公寓樓上鑲嵌着的:“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成長的樂園”願景及“今天我以實驗為榮,明天實驗以我為榮”、“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金字標語,讓你真正的感受到和諧的氣氛;教學樓前的孔子塑像,及在塑像的東南方向的牆壁上展示着的“仁義禮智信”的字畫,在字畫的前方,綠樹成蔭的地方若隱若現的讓你看到了“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的大理石刻字,更讓你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氣息,那紅紅的“踐行修身齊家,愛校敬業的實驗精神”幾個大字是實驗學校全體師生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體現。

2、利用學校文化環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

(1)、讓每一面牆壁會説話

讓學校的每一處走廊、每一處樓道、每一處大廳都成為展示儒家思想精髓、國學精粹、教育感言、人生感悟的天地,讓牆壁成為與學生心靈對話的窗口。

學校利用牆面、走廊、樓梯等空間,佈置一些“仁義禮智信”教育的名言警句和好故事推介、中英文名言對照、字畫等,精心設計富有層次的樓道、走廊文化,使走廊、樓道具有了潛在的教育功能,使走廊、樓道“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隨時都能觸摸到祖國經典,感受祖國經典的博大精深。走廊文化建設方面突出“仁義禮智信”教育的精髓。每一層走廊文化,都突出一個主題,第一層是仁愛;第二層是忠義;第三層是禮和;第四層是睿智;第五層是誠信。樓道文化的建設使整個校園努力呈現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的氛圍。

(2)、讓校風、班風打造團隊精神

在每個班級前門的左面牆面上都有一個展示班級文化的展示板,版面裏有班主任寄語和班風。通過班集體的班風創建注重了“仁義禮智信”的教育,通過強化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愛學校、愛師長、愛他人等優良品質;協調了生生關係、師生關係,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學會自主、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其次,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長廊(2、3、4樓西側的展示板)、黑板報、手抄報、徵文、讀後感等大力宣傳中華傳統美德,讓中華傳統美德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3、利用學校人文環境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

在教育教學時,學校要求教師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蓮 山 課~件 ]要把中華傳統美德在日常的言行中體現出來,要深入學習和鑽研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基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啟發。所謂:“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我校班主任實施“仁義禮智信”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

其次,為了把養成教育延續到校外,讓學生在回到家時不會“原形畢露”,我校經常給學生布置“親情”作業,就是讓孩子回家給父母洗腳、給父母做一道菜、當一天家中主人、給父母一聲問候。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呈現出來,在班會上交流。我校在廣大家長的支持下,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 並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們也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中來,真正做到“三位一體”,齊抓共管,把學生的各種不良習慣扼殺在萌芽中。

同時,學校青年志願者定期到南山福順敬老院服務老人,給老人洗腳、收拾房間、打掃衞生、給老人表演小節目等,培養了學生的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正是在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的引導下,學校的教師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生有理想和抱負,勤奮攻讀,立志成才,養之有素的行為:形成了上下樓梯靠右行、見了老師要問好、見到垃圾隨手撿起的良好文明習慣。這就是實驗學校精神文化在師生心中積澱的結果。

4、利用學校文化活動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

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在每個學年的西側都設立了宣傳展示板,展示板中有學生的書法作品、手抄報作品、徵文作品,讓學生有展示的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校每週升旗儀式上感恩、愛國教育,使學生自發產生強烈的熱愛母校和感恩社會的情感,從而產生凝聚力,形成校園精神。我校還對學生進行了以《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行為規範》主題的養成教育 及知識競賽活動,從學生的語言、行為、學習、生活等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在校園內營造了文明禮貌、積極向上的氛圍。還開展了以文明禮儀為內容的“文明禮儀之星”“校園誠信之星”“學習之星”評比活動 。2014年5月份我校特邀請中國感恩勵志教育報告團到我校進行“感恩勵志”演講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都能積極踴躍的參加,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9月份我校又邀請國學大師王竑錡老師到我校進行“弘揚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演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立足校本,建立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機制,啟智淨魂。

為了使“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教育有效地在教育教學中滲透,本着科學的態度有選擇的進行“仁義禮智信”的教育,使“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審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質,達到學生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的目的。學校在校本課程上加大力度,以新課程中的“以德為本”的目標為基點,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性格特點因人施教。

1、以校本陣地開發,寓養成教育陣地化。

根據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的內容精髓,校長組織領導、老師編寫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青春·成長》一書,此書分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三冊。這三部校本教材,把傳統的文化融入到細微教育中,書內體現了守紀、交友、自尊、責任、尊老、禮讓、誠實、珍愛生命等內容教育。同時,為提升學生素養,學校又編寫了《經典誦讀》校本教材,讓學生在誦讀《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選段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校本課程中,學校安排專人教師任教,生動活潑的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2、以學科滲透建設,促養成教育經常化。

一堂好課的標準不只是教師教得多麼精彩、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而必須從多元化的角度、從全面素質培養的角度來進行評判。因此,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包含“仁義禮智信”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教師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要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教師用自己的心去愛撫學生的心、與學生進行生命間的交流,樹立學生美好品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如:我校的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自我保護的技能以及意志品質鍛鍊;音樂教師在課堂中啟發學生學會感恩、學會人際間的相互支持與鼓勵;綜合實踐教師不僅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在製作作品中學會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母校、在物品的準備和整理中養成愛整潔和有條理的好習慣,這都藴涵這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在課堂中教師巧妙地使“仁義禮智信”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滲透。

3、以國學經典薰陶,促養成教育系列化。

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知義明恥”、“和為貴”的思想等等,這些都是“國學”精粹,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開展“國學教育”,目的在於在全校興起“繼承民族文化精品,發揚民族優良傳統”的良好風尚,把“國學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深入持久地開展。國學經典實施內容包括:國學經典天天讀(每天早7:20-7;30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國學經典天天練(利用每天中午12;10-12:30時間段進行國學經典練習寫字活動),國樂經典天天聽(每天中午12;10-12:30時間播放國學經典音樂邊聽邊寫)太極武術天天操(利用大課間操時間進行太極武術天天操活動)。

每當清晨你步入教學樓內時,你就會聽到朗朗的“子曰:……”誦讀聲,在誦讀中達到背誦,感受着古先賢的精神文化;每當中午當你步入班級時你都會聽見動人優美的音樂,你都會看見學生在那裏認真的臨摹古詩詞字帖,伴着沁人心脾的國樂,學生們在習字中陶冶了情操。體育課上孩子們優美的太極動作讓他們感受到的自然賦予他們的無窮的力量,身心的愉悦。

在此向系列活動中我校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在師生中形成以先賢為楷模,勤勉學習,奮發有為,立志成才的思想;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互助、勤學自強的優秀品質,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讓經典詩詞更好地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花香時時修人性,綠籬道道築愛心”,德育教育最終目的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建設和諧校園,讓每個學生成人、成才。我們相信,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同時,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得到各位領導和同行更好的指教,以使我們吸取到更多更好的經驗,從而推進實驗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和更快發展。

第二篇:德育先進特色學校經驗交流材料

創辦於1962年的××初級中學,是一所具有四十多年悠久辦學歷史和優良辦學業績的初級中學。學校長期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立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總結髮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從學生主體出發,從學校實際出發,確立學校皆德育、社會皆德育的大德育觀念,建立既有時代特徵又有××國中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激勵奮進的良好成長環境,實現社會責任感、成才意識與常規養成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德育素質,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在長期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中,××國中形成了底藴深厚的學校文化和德育特色,這就是:愛國愛校的優良傳統、探索科學的進取精神、和諧共振的師生關係、文化理想的追求。

四十多年來,正是這種底藴深厚的學校文化,激勵着全校師生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求實、創新、團結、奮進”的校風,不斷超越自我,充滿生機與活力。學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在基礎上花力氣、在改革上做文章、在實效上下功夫,實現了“五個轉變”,即:在指導思想上,從純正校風、保證教學轉變為德育為首、五育並舉、全面發展;在德育管理上,從經驗型轉變為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在教育形式上,從較單純的活動教育轉變為貫穿至教育的全過程、滲透至教學的各環節;在德育隊伍上,從以政教處及班主任為主轉變為依靠全員的共同參與;在工作着力點上,從提高德育認識、擺上工作位置的淺層次轉變為優化德育隊伍素質、提高科學化水平的深層次上來。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德育特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初步建成了“以德樹人、民主和諧”的德育模式,優良的校風、學風逐步形成,連續榮獲南通市、啟東市德育先進集體、啟東市安全文明學校、啟東市綠色學校、啟東市藝術節十佳、啟東市文明單位、啟東市先進學生羣體、啟東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德育教育特色學校、啟東市無流生學校、啟東市收費規範學校等榮譽稱號,2014年又被評為“德育先進特色學校”。

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穩步上升,回顧學校走過的成功歷程,關鍵在於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核心、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觀念更新、特色創建和自強不息的努力。

一、樹立以人為本理念 建設全員德育機制

“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年來,在陸輝校長的領導下,××國中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品牌。學校各項目標的制定,各種規章制度的健全,都是從有利於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的發展的角度去考慮。“人文教育”對學生而言包括做人、求知、做事、審美等基礎。因為××國中對他們來説是走向更高階段網學習和成就人生事業的知識搖籃,更是鑄就自己人生未來夢想的道德基地;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傳統的學校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時代的需要相比已經表現了很大的被動性。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的制定必須服從民族發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求。××國中以“人本觀念”為出發點在德育教育上展開全方位的探索。多年來“全方位育人”的方針得到切實的履行: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課堂德育滲透為主渠道,以“愛國、愛校、愛家”教育為特色。××國中師生在校領導的帶領下,用一切行動去詮釋德育的真諦。

首先,領導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領導機構,切實將德育工作擺上首位(從德育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投入都能體現德育的首要位置)。結合本校實際,建立了由校長室、政教處、團支部、班主任、學生會等5個部門組成的德育領導機構和四線德育網絡(即以校長為核心線,以政教處、年段、班主任為主力線、以團支部、團小組、學生會為輔助線、以班幹部、值日生為保證線)相結合的一套制度,彙編成《××國中班主任管理條例》,分發給各位德育骨幹,通過班主任培訓會議、主題班會、教師例會、集會、競賽、活動等各種形式,進行學習探討、落實執行,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建成了統一領導、全員德育、分層管理、務實高效的德育網絡。

二、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重視師德師風教育,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求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人人充當德育工作者,共同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如每學期每個月的“班級衞生大檢查”,都是全員出動,取得很好效果。再如,為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我校強調意識到位,提出“每個教職工都應該是德育工作者”、“不會當班主任的教師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轉變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尖子生同樣光榮”等激勵教師教書育人。我校還強調學科學滲透德育內容,努力做到“雙綱”進課堂,不少教師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制定有關規定時,注意政策導向有利於德育工作。如提高班主任津貼,根據《班主任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量化評比;評優評先、年度考核、職務晉升等都向德育骨幹特別是班主任傾斜。通過這些措施,有效地激勵德育隊伍快速成長:共有2名教師參加啟東市班主任教師培訓,4位班主任發表班主任相關論文,一人榮獲啟東市優秀黨員,一人榮獲啟東市師德標兵。

三、創設德育活動載體 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創設德育活動載體,增強“活動育人”效果。如結合重大節日開展慶教師節師生聯誼、國慶“歌唱祖國”、校運會、 “學雷鋒活動月”、為敬老院送温暖“愛心接力”、五四歌詠賽、汶川大地震捐款愛心傳遞等活動;元旦教師乒乓球賽,班級每個月有主題班隊會、教師卡拉ok等小型活動;各教研組、各學科校本培訓,公開課競賽等。開發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感恩的心》大合唱、《走向輝煌》校歌創作,提高師生活動的文化生活含金量,變“空洞説教”、“強性教育”為“磁性教育”。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樂學中進取向上,在歌聲、笑聲、掌聲中受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啟迪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受到教育,得到昇華。

四、創設學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機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和激勵學生品德的自主發展。

2014年推出以“誠信友愛”為主要內容的創文明班級達標活動,組織十項評比量化考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工作,強化了以班級為單位的校風建設。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本年度學校推出“班級全員自主管理”模式和學生會幹部競聘上崗制度,進一步擴大了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平台。通過推行班級全員自主管理模式,把班級真正還給了學生,讓每個人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使每個學生都是自我成長的主人,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級的班風、學風明顯好轉。同時,由於每個學生都有“管人”與“被管”的機會,在管理中也都嚐到酸、甜、苦、辣,從而促進其自主合作意識的生成。引導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推進了學生自律行為的生成。豐富了學生成就感的自我體驗,強化了學生自立自強的信心。強化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2014年,××國中團支部被啟東市委宣傳部、啟東市教育局、啟東市團委等評為啟東市“團支部先進集體”。

五、發掘德育時代內涵 建立德育目標序列

學校努力實施以德育為核心的、以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的、充分開發學生特長和才能的××國中學生髮展性評價,強調包含自強不息、刻苦奮鬥精神和實踐創新精神在內的人格培養。學校重視加強“留守孩子”的管理與教育,打破傳統單一模式,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形成工作合力;注重發掘德育時代內涵資源,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實際,設立心理諮詢室,安排專職及兼職心理學教師,開展心理諮詢和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學生心靈的啟導與關愛;開展“愛心”教育,充實學生心靈深處的真善美,促使他們把眼光關注到社會的弱勢羣體,把援救的雙手伸向汶川災區人民,把真誠和愛心獻給身邊的每一個人;開展“感恩”教育,《感恩的心》全校大合唱,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與人交往,熱愛母校,引導學生把對學校的感情傾注到自覺參與校園的管理,把對班級熱愛轉化為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湧現出一大批以愛心待人的優秀學生。在三年的培養教育中,使學生逐步成為“學生人”、“學校人”、“社會人”。

目前,校園內形成“校園無小事,事事是教育;師生無小節,處處是育人”的濃厚育人氛圍。與此同時,學校還根據德育的培養目標和中學生成長的特點,形成了各年級在不同階段實施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實現了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的教育目標。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面臨新世紀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國中在教育中煥發了新的青春活力,我們期待着××國中在新的征程中萬里揚帆,勇立時代潮頭!

第三篇: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多年來,在縣教育局的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我們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秉承“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的辦學理念,着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形成了“突出一條主線,三個結合育人”的德育模式,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 一、突出一條主線,着力提高學生素質。

印度有位哲人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人生。完美的人格是建立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基礎上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常抓不懈,強化訓練。因此,我校以學生養成教育為主線,狠抓學生德育工作,把對師生的養成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中,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採取了以下做法:

1.抓制度建設,使學生養成教育有章可循。

為了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我校除了嚴格按照《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進行教育外,還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學生一日常規》、《先進班集體評比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等。對學生學習、行為、禮儀、衞生、勞動、鍛鍊等方面提出要求,讓學習強化、督促檢查有章可循。

2.抓強化教育,使學生養成教育規範有序。(1)新生入學,進行入學教育,以制度學習為主,規範學生的各種習慣。進入一年級後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文明禮貎、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然後舉行專門的評比,評出文明之星。

(2)營造良好的養成教育氛圍。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標準,與養成教育相配合,通過懸掛標語、用學生作品裝飾教室、表彰優秀學生等形式,營造良好的養成教育氛圍。(3)抓細節,促養成。針對養成教育內容,組織各項檢查、抽查、整治。每天多次檢查或抽查的常規有:進出校秩序,教室、衞生區打掃等;定時檢查或不定時抽查的常規有:課間操、眼保健操、升旗紀律、教室桌凳、書

本擺放、學生個人衞生等;整治的常規有:進出校不戴紅領巾,遲到,亂扔垃圾,説髒話,違反紀律,佩戴首飾等。所有的檢查都與學生操行評定和班級、班主任的考核掛鈎,讓學生在學校檢查、老師教育、學生監督、集體輿論的氛圍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4)通報、曝光。輿論的作用是強大的,為了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我校利用黑板、廣播站,設立通報欄和曝光台。對常規檢查的結果予以通報,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5)多種教育手段相結合。對於部分後進生,通過班主任、家長、年級組長、少先隊總輔導員、副校長、校長的層層教育,通過德育培訓班、處分等教育手段,督促其養成良好習慣。

3.抓檢查評比,使學生養成教育充滿活力。(1)對各項常規要求檢查評比,每週評出 “衞生示範班”、“養成教育示範班”,並頒發流動紅旗,評比結果與班主任考核、 “優秀班主任”的評選相結合。(2)把全校所有的教師分到各班級任輔導教師,輔導教師的年度考核得分和所輔導班級的常規考核掛鈎,促使輔導教師也和班主任一樣抓學生、班級常規管理、養成教育,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抓各項活動,使學生養成教育形成特色。(1)抓德育主題月活動。制定具體的主題月實施方案、細則,以主題月促進學生養成教育,一個主題月抓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2)抓整治活動。抓一個專項,解決一個問題,抓典型、重落實,擲地有聲。(3)抓特色活動。如:班級佈置比賽,班級文明公約制定評比,精神文明班評比、文明禮儀評比、爭創五星級文明監督崗等。

5.抓學生羣體,發揮學生的榜樣監督作用。

學生是班級、學校的主人,一個學校養成教育的好壞與學生幹部的培養密不可分。(1)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可以使各項監督檢查有序進行,有充足的人力保證;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可以使學生之間互相監督,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可以使學生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習慣;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總之,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是實現學生養成教育從“他律”到

“自律”的重要途徑。(2)使用好紅領巾監督崗,為監督檢查學生的養成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證,也讓學生在體驗參與管理的過程中養成監督他人的習慣。

二、抓好三個結合,精心打造特色德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學校、家庭和社會要互相溝通,積極配合,共同開創素質教育新局面”。可見,抓好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對孩子進行系統教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等活動,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共同關愛、教育學生,凝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長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力量。

1.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融入到學校管理中。我們依據《山東省普通中國小家長委員會設置與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成立了第一屆家長委員會。家長代表、家長委員會成員均由關心學生成長,熱心學校教育,熱情支持學校工作,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在校學生的家長組成,他們能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他們能就學生家長、學生、社會等反映的有關問題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協商,動員和組織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和家長培訓,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調一致。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而形成的一道美麗彩虹,使得我們在溝通中尋找到更好的教育契機,讓孩子們得到家長與學校的雙重關注,從而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2.家校牽手,合作共贏。一是成立了家長學校,組建了家長學校講師團。聘任富有家教經驗的家長、教師及校外家教專家擔任講師團成員,定期組織家長培訓,做到了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範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幫助家長掌握與子女溝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二是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彙報學校教育情況,傾聽家長意見,進一步加強了家校的溝通,大大地增加了教育效益。三是開通了校訊通。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充分發揮“校訊通”的作用,加強家校聯繫,讓家長及時瞭解到孩子的學習動態,互相反映學生表現情況和提出教育建議。四是進行家訪。為了更多地瞭解孩子們在雙休日、長假

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還要求班主任進行頻繁的家訪工作,做到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五是使用家校聯繫卡,瞭解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的情況,向家長通報學校的各項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要求。

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其目標都是一致的,家庭教育只有積極配合學校教育才能獲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

(二)優化社會環境,整合校外資源優勢,促進學生髮展。

1.建立社會化德育網絡,我們緊緊依靠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一是在學校成立了以關工委成員為主體的書畫家工作室,聘請當地老藝術家定期到學校授課、輔導學生,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影響;二是村校共建,校企聯合,共同育人。三是定期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給師生上法制課,提高法律意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知法守法,做一個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好少年。我們的做法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團省委及市縣關工委主要領導多次到我校視察,給予高度評價。

2.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依託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到敬老院、購物廣場等聯繫基地進行實踐和服務,發揮校外活動場所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得到有機整合,形成了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良好局面。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德育工作將堅持以素質為根本,以活動為載體,以社會為舞台,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發展。

第四篇: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着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國小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是培養造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格公民的起點。國小德育是基礎教育,它要在德智體諸方面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要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做人的基矗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為了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近年來,我們加強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系統。

進行學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組織機構。我們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可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繫並溝通教導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繫,這就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繫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從組織上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

二、明確責任,調動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發揮德育組織作用必須明確學校各類人員德育工作職責,調動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實。要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首先應調動管理者育人的積極性。學好《國小德育綱要》、《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等,統一認識,一致行動,建立和落實德育工作目標及工作步驟,使他們既明確自己的責任,又有一定的職權範圍和利益。一是調動班主任教師加強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工作彙報《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其次應調動教書育人者的積極性。因為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幹力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

為調動他們育人的積極性,學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對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評先、評職、晉級等方面優先,大大調動了班主任的積極性,使我校班主任隊伍穩定。二是調動各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學科教師是不容忽視的德育工作者,學校提出要在學科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滲透德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同本學科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就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説服力和感染力,能給學生深刻的影響,形成強大的內化力量。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能實現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效果。學校制定了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把他們此項工作的好壞納入每期末的工作質量評價中。第三,調動服務者育人的積極性。學校的後勤人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營造校園育人環境方面,需要他們有構思、有設計、有計劃地實施。學校制定了有關服務育人的職責和制度,期末評價將成績顯著的同志進行獎勵。學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視了對各類人員的管理,運用激勵性原則,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達成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分發揮了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着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國小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是培養造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格公民的起點。國小德育是基礎教育,它要在德智體諸方面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要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做人的基矗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為了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近年來,我們加強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系統。

進行學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組織機構。我們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網絡,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由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可形成一種垂直的聯繫並溝通教導處、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繫,這就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從組織系統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聯繫密切,指揮靈活,步調一致,信息暢通,充分發揮德育管理的效能,從組織上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

二、明確責任,調動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發揮德育組織作用必須明確學校各類人員德育工作職責,調動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實。要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首先應調動管理者育人的積極性。學好《國小德育綱要》、《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等,統一認識,一致行動,建立和落實德育工作目標及工作步驟,使他們既明確自己的責任,又有一定的職權範圍和利益。一是調動班主任教師加強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其次應調動教書育人者的積極性。因為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骨幹力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

為調動他們育人的積極性,學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對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評先、評職、晉級等方面優先,大大調動了班主任的積極性,使我校班主任隊伍穩定。二是調動各科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學科教師是不容忽視的德育工作者,學校提出要在學科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滲透德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同本學科的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就增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説服力和感染力,能給學生深刻的影響,形成強大的內化力量。各學科德育以知識為載體,能實現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效果。學校制定了科任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工作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把他們此項工作的好壞納入每期末的工作質量評價中。第三,調動服務者育人的積極性。學校的後勤人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營造校園育人環境方面,需要他們有構思、有設計、有計劃地實施。學校制定了有關服務育人的職責和制度,期末評價將成績顯著的同志進行獎勵。學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視了對各類人員的管理,運用激勵性原則,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達成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分發揮了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第五篇: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我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一直以來緊緊圍繞舒蘭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指導意見和學校總體工作計劃進行德育工作,堅持育人為本,探索實施德育創新。以“學生良好行為規範年” (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學生良好行為深化年”為活動載體,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和創新性,營造學校良好的班風、學風、校風,構建和諧校園。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形成“真情德育、“快樂德育”、“實踐德育”和“全員德育”,讓德育因行動而光芒四射,讓學校因和諧而充滿活力。 一、求真、務實、高效地做好德育常規管理,抓制度建設,使學生養成教育有章可循。

完美的人格是建立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基礎上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常抓不懈,強化訓練。因此,我校以學生養成教育為主線,狠抓學生德育工作,把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中,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1.為了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我校除了嚴格按照《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進行教育外,還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學生一日常規》、《先進班集體評比標準》、《國小生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值周值崗制度》等。對學生學習、行為、禮儀、衞生、勞動、鍛鍊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平時的德育管理中無論是學生還是管理者都能按章做事,使得德育管理的工作有條不紊,同時,對照規章制度又能及時改正平時工作中的不足,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2.抓強化教育,使學生養成教育規範有序。

(1)新生入學,進行入學教育,規範學生的各種習慣。進入一年級後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文明禮貎、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2)營造良好的養成教育氛圍。新學期伊始,我們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標準,與養成教育相結合,通過懸掛標語、用學生作品裝飾教室、裝飾走廊,更新走廊文化、表彰優秀學生等形式,營造良好的養成教育氛圍。

(3)抓細節,促養成。針對養成教育內容,每週的值周領導和大隊輔導員都要組織各項檢查、抽查,然後針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每週檢查和抽查的常規有:學生進出校、上下樓秩序,教室、衞生區打掃;教室桌椅、書本擺放、教室所有備品擺放、學生的個人衞生、學生的標誌佩戴等;學校大隊檢查和抽查的常規有:課間操、眼保健操、亂扔垃圾、説髒話、課間活動秩序等。所有的檢查結果最後綜合到一起評出每週的文明班級,並與班主任的考核掛鈎,讓學生在學校檢查、老師教育、學生監督、集體輿論的氛圍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抓檢查評比,使學生養成教育充滿活力。對各項常規要求檢查評比,每週評出 “衞生示範班”、“行為秩序示範班”等。

5.抓學生羣體,發揮學生的榜樣監督作用。

學生是班級、學校的主人,一個學校養成教育的好壞與學生幹部的培養密不可分。(1)培養、使用好學生幹部,可以使各項監督檢查有序進行,有充足的人力保證,如:能充分利用學校大隊委成員。(2)使用好紅領巾監督崗,為監督檢查學生的養成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證,也讓學生在體驗參與管理的過程中養成監督他人的習慣。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營造濃厚的校園氛圍。

1、構建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特色德育活動。

根據舒蘭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國小開展“強規範促養成,創特色樹品牌”活動探索實施我校特色德育活動。從上學期開始我校開展了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比如在三八婦女節和母親節兩節來臨之際,我們組織開展可感恩教育活動,我們不僅讓孩子們為媽媽做孝心事,寫孝心話,還讓媽媽們寫下孩子們為自己祝賀節日的感受,並在感受的後面附帶上親子照。讀着媽媽們寫

的孩子們為自己祝賀節日時的感受,看得出我們的感恩活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位家長這樣寫道:孩子以前總是和家長頂嘴,甚至稍不如意就對他們發脾氣。但自從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之後,孩子孝順懂事多了,還經常幫助他們做些家務活。家長充滿感激,我們也很受感動。孩子們懂得了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付出,懂得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之哲理,他們發自內心地以實際行動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從而培養了學生知恩圖報、飲水思源的品行。

本學期結合第28個教師節我們開展了以“老師,托起太陽的人”為主題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在教師節當天早上晨會結束,孩子們在學校大隊長劉美辰同學的大聲帶領下全校1000多名同學深深的向老師鞠上一躬並齊聲向操場上的所有老師大聲喊出“老師,節日快樂!;老師,您辛苦了!”。場面如此之震撼,聲音如此之親切,令在場的所有老師激動萬分。接下來我校將繼續結合《弟子規》的學習和各種主題教育的開展進一步深入探索實施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動。

2、為了進一步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和表現能力,弘揚學生個性發展,我校從上學期開始成立了“小百靈”合唱隊,每週有固定的時間由我校的特崗教師張老師進行指導和訓練。在上學期的六一兒童節課前歌比賽中合唱隊同學向全校同學進行了展示。本續期繼續由張老師對合唱隊進行執教並計劃在“十一”之後再次向全校同學進行示範和展演,以此引領和推動我校課前歌能夠邁上一個更高的水準。

3、深入開展特色大課間活動。本學期我們以“讓我們跳起來”為主題開展花樣跳繩活動。每天上下午的大課間時間,學校統一播放跳繩曲,各班同學在班主任教師的統一帶領下,來到操場在自己班級做操位置進行跳繩活動,學校挑選出跳的較好的同學和體育教師一同在前台領跳,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他們能夠從體育活動中得到鍛鍊,得到快樂。做到德育、

體育、藝術三育相互結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與品德的養成。

4、認真組織每週一的晨會,並充分利用好每週的國旗下演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制安全教育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優化社會環境,整合校外資源優勢,促進學生髮展。

我校曾聘請市關工委和北城社區關工委的老幹部們開展“好父母講堂”活動,為家長們講解如何教育好孩子等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9月18號,上週的週二我校和北城社區關工委的老幹部們共同攜手在我校舉行了以“大手牽小手,温暖你我他”為主題的捐資助學活動,為我校四年三班牛天一同學進行捐助。老幹部們的到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捐贈和幫助,更是精神上的教益和鼓舞,更為我們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心教育課,受助學生以及家長都發表了感言。最令我們欣慰和感動的是受助學生通過本次活動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增強了自信心,並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回報關愛他的人,長大了用知識用本領去關愛更多需要關愛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感恩教育再次在這裏進一步得到深化和延伸。

展望未來,我校德育工作將堅持以素質為根本,以活動為載體,以社會為舞台,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健康、更全面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qe4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