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推進經濟社會兩轉型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推進經濟社會兩轉型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推進經濟社會兩轉型經驗交流

推進經濟社會兩轉型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市針對煤炭資源枯竭的實際,打轉型牌,借轉型力,做轉型文章,着力推進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通過強化理念、 構建平台、提升產業、破解難題,有力推進了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上半年,全市經濟逆勢上行,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7.4%;全口徑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1.8%。在中科院發佈的《201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市位居全國294個地級市綜合增長競爭力第五位。7 月24日,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議在**召開,推廣了他們兩個轉型經驗。

開展“三項活動”,強化兩個轉型理念。市委、市政府抓住國家經濟轉型試點和擴大內需政策機遇,以解放思想為轉型先導,通過開展“三項活動”,全市上下形成了轉型共識。針對轉型信心不足的問題,開展了“解放思想求發展、堅定信心為轉型”活動。市委請專家講課,解讀國務院38號文件,組織黨員幹部進行轉型研討,彙編《堅定信心迎挑戰、加快發展促轉型》文集下發,統一了轉型認識,堅定了轉型信心。針對轉型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服務轉型大局,優化轉型環境”活動。市委、市政府根據各機關部門的職能特點,按照一切思路圍繞轉型轉變、一切措施圍繞轉型制定、一切力量圍繞轉型積聚、一切資源圍繞轉型整合的要求,明確了服務舉措和服務標準,營造了政通人和、凝心聚力、風清氣正的轉型發展環境。發改委、税務、財政、銀行等部門對一些需要審批的轉型項目,堅持了深入企業,科學快捷高效服務,有力促進了轉型工作順利實施。針對轉型方向、轉型思想不明確的問題,開展了“調查研究明方向、科學轉型圖振興”活動。全市共確定兩個轉型調研課題1667個,1558名幹部參加了調研,形成轉型調研報告1160篇。市委、市政府充分運用調研成果,制定了《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轉型方向、轉型重點、轉型標準和轉型效果。按照50年不落後的標準,與北京泛華集團合作,編制了轉型戰略規劃和產業轉型規劃,為**持續發展描繪出了美好藍圖。

構建“三個平台”,確保兩個轉型科學運行。構築了兩個轉型的組織領導平台。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發改委、財政局等42個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兩個轉型領導小組,設置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明確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組織、機關部門主要領導為兩個轉型的第一責任人,要求他們以主要精力抓兩個轉型工作。市委、市政府設置了兩個轉型專題會議,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成員建立了兩個轉型聯繫點。這兩年,共召開專題會議25個,研究論證決策和解決兩個轉型中的重大問題140多個;深入聯繫點調查研究和外出學習考察共計70多人次,形成政策性的意見建議150條。構築了兩個轉型工作機制平台。根據兩個轉型工作的實際需要,創建了兩個轉型工作會議制度、工作協調調度制度、現場辦公制度、指導檢查制度、跟蹤問效考評制度、幹部政績考核和幹部考核制度近百個,確保了全市各級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和行政機構都以主要精力想轉型、謀轉型,圍繞轉型出政績、求進步。針對阻礙轉型的規章制度,進行了清理和整治,已廢止不適時宜的規章制度72項。構建了兩個轉型的資金保障平台。要轉型,資金是主要保障。他們堅持招商引資和資本運作“雙輪驅動”,注重利用境外、域外資源,把資金狀態上升到資本狀態,目前,外來投資和民間資本佔轉型項目總投入80%以上。針對經濟發展過程中融資瓶頸問題,向國家開行爭取轉型資本金10億元左右,從中國銀行**分行獲得100億元意向性融資額度。麥達斯等企業獲得了中國進出口銀行20億元貸款支持,金剛水泥重組後融資30億元以上,確保他們轉型的順利實施。

升級“六大產業”,建設兩個轉型支撐體系。轉型前,**市三大主導產業分別是新材料產業、健康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有的產業國家已經不再支持。國務院38號文件出台後,他們及早調整了落後的產業結構,重點培育了“六個接續替代產業”,即以麥達斯鋁業、利源鋁業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以動力電池、磷酸亞鐵鋰材料、超高性能隔膜紙、生物發電為先導的新能源產業;以博大製藥、德春米業、巨峯生化、金翼蛋品為骨幹的生物健康產業;以選礦機械、汽車零部件、建築塔機等小企業集羣為主體的裝備製造業;以金剛集團、鑫達鑄造為支撐的冶金建材業;以東北襪業、得亨紡織為核心的紡織襪業。為推進這些產業快速發展,這幾年,全市實施立市型、税源型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683個,投資超過700億元,年均遞增166%。特別是去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後,進一步加大了轉型工作力度和項目推進強度,實施億元以上項目56個,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現在,六大接續替代產業已經成為**的新興強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經濟貢獻率和財政貢獻率明顯提升,去年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70%,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轉型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將真正成為**具有創新特徵的發展支撐體系。

第二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定

中共浙江省委關於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

決定

(2014年9月26日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本文 來自本站)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切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浙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作如下決定。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1)重大意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事關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和近年來推動科學發展的實踐探索,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工作基礎。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長期積累的素質性、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層次低、佈局散、競爭力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企業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競爭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正處於全面提升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的關鍵時期,國際國內發展環境正在發生一系列帶有轉折性、階段性特徵的新變化,在一定時期內我省將面臨世界範圍的經濟增長減緩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和要素價格高企的雙重壓力,面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自身競爭優勢弱化的雙重壓力,面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解決當前我省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應對未來各種壓力和挑戰、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切實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感、責任感,積極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2)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堅持不懈地走科學發展道路。積極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着力推動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全面提高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普惠性,推動浙江製造向浙江創造的跨越、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邁進,加快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

(3)基本原則。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把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基本目標。立足當前與着眼長遠相結合,標本兼治、保穩促調,在努力確保即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着重在增強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實現經濟持續的又好又快發展。——堅持把調整結構作為主要途徑。政府推動與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大力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生產要素結構、空間佈局結構調整,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發展模式,加快提升浙江經濟整體素質。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統籌謀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着力推動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提高技術、人才、管理等創新要素的貢獻率,加快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加快構築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再創浙江發展新優勢。

——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改革發展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相結合,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註重社會建設,推行有 1

利於擴大就業的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高城鄉羣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加快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

(4)主要目標。力爭到2014年,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這方面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和人才支撐體系,全社會科技投入、科技活動人員數、發明專利授權量、新產品銷售收入均比2014年增長一倍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以上,科技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強,從業人員的教育與培訓水平有較大提高,全省科技綜合實力、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為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打下堅實基礎。

——調整產業結構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一二三次產業聯動發展深入推進,力爭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26%和32%,傳統產業技術水平達到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取得重大突破。耕地和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明顯上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確保“十一五”期間下降20%和削減15%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超過60%,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速向農村延伸覆蓋,大力推進城鄉交通、供水、供電、污水和垃圾處理一體化,城鄉區域之間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明顯縮小。

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築現代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5)加快發展服務業。着力改變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經濟增長過分依賴工業支撐的狀況。緊貼工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服務和商務服務等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達到55%左右。鼓勵服務領域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和專業市場,加快發展旅遊業,積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社區服務等各類生活性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引導和支持服務業集聚發展,科學規劃建設各類軟件園、科技創業園、動漫和創意產業園、現代物流園和中央商務區,形成一批特色鮮明、主業突出、功能完善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服務外包,促進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杭、甬、温三個中心城市(市區)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均超過50%。積極推動服務業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服務業市場體系,優化服務業組織結構,積極引進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先進技術和管理以及優勢企業,提高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水平。

(6)加快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着力改變我省工業主要處在低端產業和低附加值加工環節的狀況。支持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重大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建設和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特別要在通信設備、生物與新醫藥、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和新能源等重點行業發展上取得較大突破。完善裝備製造業發展政策,大力推進電站裝備、大型石化裝備、軌道交通設備、紡織裝備等重要領域裝備的本地化。加快建設一批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石化、能源、汽車、船舶和鋼鐵等臨港重化工業項目。實施行業龍頭骨幹企業技術趕超計劃、萬億技改促進升級計劃和萬家企業信息化工程,引導促進企業加快由一般加工和貼牌生產為主向自主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為主轉型,使我省紡織服裝、皮革塑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通用設備製造、建築材料等重點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效益居全國

前列。全面提升塊狀經濟發展水平,積極整合提升各類開發區(園區),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集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和基地產值佔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到75%以上。

(7)加快發展高效生態的現代農業。着力改變農業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低和比較效益低的狀況。積極推動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鼓勵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建立以規模化專業大户經營與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制。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分級負責制,切實保護好1500萬畝標準農田,確保3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做強做優蔬菜、茶葉、果品、畜牧、水產養殖、竹木、花卉苗木、蠶桑、食用菌、中藥材等10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主要動植物種子種苗、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等10個農業高科技產業,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機械化,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打造一批農業特色產業強縣強鎮強村。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和農業科技重大專項,完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全面推行責任農技員和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快培育專業服務組織,加強“農民信箱”、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等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完善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體系建設。

三、優化要素支撐結構,加快構築節約集約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8)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堅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以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為主要抓手,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的驅動力。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組織實施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和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積極引進大院名校,進一步發揮在浙部屬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圍繞提高科技資源使用效率,建設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圍繞主要行業和重點區域技術創新,建設50個左右行業創新平台和區域創新平台;圍繞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鼓勵和支持高校、地方、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引導高校重中之重學科建設成為面向行業、企業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000家以上,國內專利授權總量6萬件以上,法人企業商標擁有率達到70%以上,爭取為主制修訂國家標準200項左右,規模以上企業重點產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比例達到90%以上。(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9)紮實推進人力資源強省建設。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更好地實施人才強省、科教興省戰略,不斷強化人力資源的支撐保障作用。大力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加強素質教育,普及15年教育,義務教育完成率每年不低於98%,85%以上的中國小達到建設標準,75%的中等職業學校達到省等級標準,等級幼兒園覆蓋面85%以上,每萬人在校大學生數達到250人左右,完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體系,大力開展企業職工、農民專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浙江省特級專家制度、“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百千萬科技創新人才工程”、“錢江人才計劃”、“海外留學人才迴歸計劃”、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大力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實施企業人才優先開發戰略,以創業創新人才為重點,全面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有利於人才集聚和脱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人才總量達到860萬人,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500人左右,企業r&d科學家和工程師佔全社會r&d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比重超過60%,高技能人才超過150萬人。

(10)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十大工程”,制定12項節能降耗強制性地方標準,推廣實施500餘項重大節能降耗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千家重點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0%,五年綜合節能3300萬噸標準煤以上。切實加強建築節能和節水節材等工作。實施“節約集約用地六大工程”,整體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單位生產總值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新增建設用地

消耗量分別減少20%和15%。深入實施污染減排、水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農業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態修復保護和生態創建等八大工程,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62%以上,80%以上的省控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35%以上的縣(市)達到省級生態縣(市)標準,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位居全國前列。推動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省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4%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72%,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四、優化需求結構,加快構築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新格局

(11)促進消費持續快速增長。把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能力作為工作的主要着力點,不斷擴大消費需求。加快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發展均衡的社會事業體系,加快形成佈局合理、城鄉共享的公用設施體系,進一步穩定羣眾的消費預期,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調整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實施“低收入羣眾增收行動計劃”,低保農户除外的70%以上低收入農户家庭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低保家庭除外的70%以上城鎮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014年當地城鎮低保標準的4倍,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羣眾消費能力。

(12)優化投資結構。發揮投資對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充分利用規劃、土地要素配置、技術和環境標準等手段,引導和推動社會資金投向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項目,堅決制止資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複建設項目。實施“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組織推動千億基礎網絡、千億惠民安康和千億產業提升等“三個千億”工程建設,五年總投資6460億元,新增鐵路6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港口貨物吞吐能力

3.1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800萬標箱,機場旅客吞吐能力2014萬人次,發電裝機容量1700萬千瓦,加固病險水庫980座、海塘500公里、錢塘江干堤300公里,完成4.8萬户農村困難羣眾危舊房改造,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1200萬平方米,建設通村公路10000公里,解決500萬人的飲用水安全,新建400個鎮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和3000公里以上污水管網,加快建成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強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科學開發利用沿海灘塗和低丘緩坡,加大農村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復墾力度,積極盤活和優化配置土地資源;積極推動金融創新和資本市場發展,完善地方金融體系,促進民間資金轉化為發展資本。

(13)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統籌國際國內發展,切實改變依靠數量、價格競爭的外貿增長方式。引導企業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積極實施出口品牌戰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比重不斷提高。積極開拓和鞏固國際市場,推動優勢企業多形式建立健全國際營銷網絡和創建國際品牌,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大先進技術裝備和緊缺資源性商品進口力度。健全國際貿易預警和摩擦應對機制,加強對企業、行業組織應對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貿易壁壘等工作的指導和服務。

五、優化空間佈局結構,加快構築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14)積極推動產業佈局優化和區域協調發展。落實國家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三帶三圈一羣兩區”發展佈局,加強分類指導。深入推進環杭州灣、温台沿海和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三大產業帶建設,結合長三角地區發展規劃和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編制實施,進一步明確重點開發區域戰略定位和重點開發區塊產業空間佈局,完善區域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和要素支撐保障體系,推動環杭州灣地區加快提升國際化、現代化水平,推動温台沿海地區和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加快開發開放步伐。充分發揮我省山海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港航強省,大力發展港航業和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旅遊等產業,積極推動森林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山區特色農業和山區休閒旅遊等產業,建設“海上浙江”、“山上浙江”。進一步創新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的體制和政策,

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深入實施新一輪“山海協作”工程,推動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產業和勞動力雙向轉移。

(15)積極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堅持新型城市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統籌城鄉要素配置,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杭州、寧波、温州都市經濟圈和浙中城市羣,不斷增強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和集聚輻射能力,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鎮。認真總結和推廣義烏強縣擴權試點經驗,積極推進擴權強縣改革,全面實施縣市域總體規劃,推動縣域特色經濟發展提升。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紮實抓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等工程,促進城鄉教育、醫療衞生、文化、體育等事業均衡發展,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16)積極構築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加強保税區、出口加工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開放平台建設,大力引進對產業升級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高素質人才,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創新區域經濟合作方式,加強與兄弟省份的經濟技術合作,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與央企開展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大力吸引國內外優勢企業來浙設立總部、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營銷中心,引導省內企業以浙江為總部跨區域發展。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積極推進跨國併購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國公司。

六、加強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政策保障

(17)不斷創新和完善促進企業主動追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與政府的引導監管作用,形成倒逼機制,使政府導向目標內化為企業的自覺行動。深化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改革和戰略性調整,完善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管理模式,支持企業重組做強做大,鼓勵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參與收入分配,探索推行期權期股制度,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專精特新”的行業龍頭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推進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深化水價、電價改革,完善水權、排污權交易和土地優化配置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完善企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質量、技術等市場準入標準,健全項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能源、資源消耗審核制度,推行產品認證和標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18)不斷創新和完善促進政府自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機制。全面實施“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健全科學的導向機制,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和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強化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作成效的考核。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加強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司法保障,推進政府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效能和行政監督機制,大力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行政審批全程代理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推行政府信息公開。

(19)不斷創新和完善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引導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政府公共資源,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引導支持力度。完善落實財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對分散在各部門的省級財政性專項資金進行整合,擴大資金規模,圍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領域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完善落實税收扶持政策,宣傳和落實好企業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和服務業等税收優惠政策;省對市縣營業税當年增收上交省部分予以返還獎勵;對省級金融保險業營業税當年增收部分給予市縣20%的獎勵;對當年引進的全國

性金融保險機構總部(或跨國公司區域性總部),給予引進地財政一次性獎勵;各地政府應擬定鼓勵工業企業二、三產業分離的有關政策。完善落實要素保障政策,引導促進各地優先安排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先進臨港重化工業等重大項目用地指標,引導促進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項目和成長性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大力推進優勢企業上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資金,鼓勵各類創業投資機構發展,制定實施有利於高層次人才集聚的政策。完善落實價格引導政策,加快實現商業用電、鼓勵類服務行業用水與一般工業同價,加大差別電價和階梯式水價政策實施力度,逐步推行行業超限額標準用能加價政策,加快建立能夠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價格和收費機制。

七、加強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轉型升級的組織領導

(20)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保障作用。各級黨委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把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能力和實績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善於推動科學發展、善於領導創業創新、善於推進轉型升級的領導核心。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管、部門協調的組織領導機制,完善目標責任制度、協調和督查考核制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21)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紮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廣泛宣傳科學發展的先進理念、新知識和先進典型,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羣眾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加強和改善社會管理,努力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決定》,抓緊研究制定落實《決定》的實施辦法和政策意見。

第三篇: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樑保華

全國人代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會議時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抓得越早、抓得越緊、抓得越實,就越能打開新局面,贏得發展新優勢,希望江蘇主動利用當前經濟形勢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倒逼機制壓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江蘇新階段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更紮實的工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經濟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一、江蘇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回顧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江蘇已經經歷過兩次經濟轉型。第一次轉型以發展鄉鎮企業為標誌,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歷史轉變。第二次轉型以擴大對外開放為動力,實現了向開放型經濟的轉型。現在我省總體上已處於工業化中後期,蘇南地區進入了工業化後期,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和增長動力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正處在第三次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次經濟轉型的核心是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使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無論是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來分析,還是從江蘇自身發展的要求來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倒逼轉型升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市場嚴重萎縮,外需不足對出口導向型經濟形成很大沖擊,依靠出口大幅度上升帶動經濟增長受到制約,國際需求減弱對出口形成的約束短期內很難改觀,加快轉變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增長方式勢在必行。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和困難,世界各國都在調整結構,提升經濟競爭力,與以往相比,這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規模更大、範圍更廣、影響更深。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倒逼壓力,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把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之上。二是新的科技革命推動轉型升級。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推動新的科技革命,催生新興產業。如果説前兩輪產業革命的發生,是由於科技進步而“水到渠成”,現在全球範圍內正在興起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能源和環境兩個硬約束的倒逼,更具有“強制性”。這一輪新的科技革命,突出表現在新能源發展、生物技術進步、新材料開發和信息技術突破,必將引發一批高速度、長週期增長的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也將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產業革命中,江蘇主要是承接產業轉移、擴大經濟規模,產品、企業大多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有些領域比如新

能源、生物醫藥、物聯網產業等,我們有一定基礎,只要抓住機遇,就有可能形成與發達國家同發的優勢,大大縮短差距,實現跨越發展。我們要跟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努力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搶佔先機,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資源。三是國內外環境變化有利於轉型升級。從國際經濟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帶來全球產業大調整大重組,不僅製造業轉移的趨勢沒有改變,同時出現軟件、服務外包等加快轉移的新趨勢,進口資源、引進設備和技術的成本明顯降低,為我們加快產業升級、推動經濟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國內經濟環境看,國務院頒佈了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批准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為我們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調整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國家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對自主創新、新興產業等的支持力度,為我們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們要抓住並用好這些機遇,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上取得更大進展,做到早轉早得益、轉得好多得益。二、集中力量發展創新型經濟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着力點是調整結構、自主創新。要以結構調整培育新的增長點,以自主創新佔領制高點,以集約發展增強競爭力,大力推動“三個轉變”,即經濟發展由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轉變、更多的江蘇製造向江蘇創造轉變;建設“三個高地”,即產業高地、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實現“三個提升”,即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圍繞這一思路和目標,發展理念要進一步轉變,發展路徑要進一步轉軌,產業發展要進一步轉型。1.優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接續產業,潛力大、成長快、爆發力強、附加值高。2014年全省新型工業化會議上,我們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環保等新興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為全省經濟增長髮揮了較好的支撐作用。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要有新的主導產業來引領。發展新的主導產業,一要關注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二要了解全球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三要立足自身優勢和現實基礎。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江蘇發展的基礎,要重點培育和發展六大新興產業:一是新能源和智能電網。新能源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已經形成較好的基礎,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要圍繞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設備製造、智能電網三大重點,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打造更為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形成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江蘇的戰略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二是新材料。新材料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之一,支撐着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江蘇新材料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全國領先,納米材料、碳纖維、硅材料等已形成特色和優勢。要進一步突出發展重點,依託骨幹企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研發能力,加快新材料產業化進程。三是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生物技術的突破性發展,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醫

療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給新醫藥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和潛力。要以生物製藥、現代中藥為重點,積極開展重大技術項目攻關及科技成果產業化工作,着力引進一批技術領先的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加快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特色優勢明顯的醫藥產業羣。四是節能環保。節能環保跨行業、跨領域發展,是名符其實的“朝陽產業”。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低碳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發展節能新技術,開發環保新產品,加強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建設,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擴大規模、提升水平。五是軟件和服務外包。近年來,我省軟件和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呈現逆勢上揚的發展態勢。要積極開拓市場,加快軟件園和蘇南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帶建設,實現從中低端向高端、從一般外包向品牌外包轉變,着力提升軟件和服務外包發展水平。六是物聯網。互聯網加物聯網形成“智慧地球”,是當前世界性的熱門課題。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訊網之後的信息產業第三次革命,這一技術將發展成為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深刻的變革。無錫微納傳感網發展已經捷足先登,有了很好的基礎,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建設,推動物聯網產業大發展。圍繞上述六大新興產業,要加大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力度,儘快把新興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使之成為江蘇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在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同時,要注重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着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製造業向研發設計和營銷服務兩端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江蘇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製造業大多還處於中低端環節,另一個是服務業比重偏低。近幾年,全省服務業呈加快發展態勢,佔gdp比重每年提高1個多百分點,2014年達到38.5%,但與發達國家70%的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和發展空間,需要有一個大的突破,大幅度提高三個比重:服務業佔gdp比重,現代服務業佔服務業比重,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一是圍繞製造業升級,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江蘇是製造業大省,既對現代服務業提出多樣化、專業化的市場需求,也為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細化深化專業分工,加快發展為製造業配套的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培育一批大型服務業企業,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促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二是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隨着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正在轉型升級,消費層次不斷提升,消費領域不斷拓展。適應這些新變化,提高人民羣眾生活質量,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對新興服務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教育服務、社區服務等,市場空間大,就業潛力大,但發展還很不充分,要加強引導,加快發展。三是面向人民羣眾***次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我省文化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從總體上看,與人民羣眾日益增長

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市場主體和文化市場,做大做強文化企業,使文化產業儘快成為江蘇的支柱產業。要充分發揮江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把旅遊業與會展、商務服務等結合起來,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提高旅遊消費水平,把旅遊業培育成江蘇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3.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決定着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是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我們要借鑑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技術公共服務、技術成果交易、創新創業融資服務和社會化人才服務“四大平台”,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把江蘇的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競爭優勢。要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為重點,抓好“三個一批”:圍繞重點產業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政策,組織聯合攻關,開發重大關鍵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特別是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推進自主創新結合起來,提高新興產業的發展起點,力爭在太陽能、風電設備、智能電網、物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以技術領先佔領產業發展制高點。做大做強一批科技型企業。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並不少,但缺乏像華為、中興這樣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強的大企業。要大力推進自主創新“雙百”工程,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自主品牌、有市場前景、有競爭力的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向高新技術產業,使民營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建設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的創新載體。要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園區、科技園區、創業園區建設,加大對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環境,使各類科技園區成為科技人員創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企業成長的基地。4.進一步提高集約發展水平。從粗放式發展轉向集約式發展,核心是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投入產出率、勞動生產率,主要路徑是推動產業集聚、企業集羣、資源集約利用。從整體上提升集約發展水平,重點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加快建設特色產業基地。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大而全不行,小而全更不行,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依託優勢,突出特色,形成拳頭。有特色才能形成品牌,才能提高競爭力。要以大項目、大企業為支撐,加快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在全省形成電子信息、微電子、電工電氣、智能電網、新能源、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材料、新光源、特種船舶、工程機械、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等一批特色產業基地。二是着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向優秀企業集中、向行業骨幹企業集聚,以品牌為龍頭,技術為核心,資本為紐帶,推動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鼓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低成本擴張,支持企業提高技術研發和營銷服務能力,培育更多像沙鋼、蘇寧、尚德這樣規模大、實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三是繼續推動“三集中”。推動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

住向社區集中,提高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產出效益。開發區是經濟發展的主陣地,集約發展要走在前列,加快向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生態化方向發展,成為科技創新的先導區、新興產業的集聚區、集約發展的示範區。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重大課題,涉及面廣,既包含產業優化升級,也包括開放型經濟提升、城鄉發展轉型、基礎設施先行等,必須統籌兼顧、協同推進,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素質。蘇南、蘇中、蘇北經濟基礎不同,所處的發展階段也有差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處理好保增長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係,產業轉型與產業轉移的關係,發展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關係,市場主導、企業主動與政府推動的關係,努力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實現新發展。三、以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支撐經濟轉型升級人才資源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經濟轉型升級,人才和智力支撐是根本。誰擁有人才優勢,誰就能佔領制高點。發達的經濟要靠高素質人才支撐,基礎是教育。我省人力資源豐富,但高層次人才緊缺,與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發展創新型經濟的需要不相適應。江蘇要實現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必須實現教育大省向人才強省的跨越,為高水平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撐。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從注重擴大規模向更加註重內涵建設提升,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把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多出創新成果,作為辦學的主要任務和衡量辦學水平的主要標準,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辦學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集中力量支持一批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全面提高辦學水平、教學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為發展創新型經濟輸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要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大力引進高端人才,特別要重視引進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創新團隊。近幾年全省各級都增加了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但是與經濟建設投入相比,我們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的投入仍然顯得不足。智力投資更具前瞻性、長遠性作用,效益更大。要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實行優先投入、重點支持,以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推動

創新型經濟發展。

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既是當務之急,又關係到江蘇的長遠發展。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集中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突破,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中增創發展新優勢,努力實現產業結構更優、增長質量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發展後勁更足,開創江蘇科學發展新局面。

(本文是作者2014年8月在江蘇省領導幹部學習會上的講話)

第四篇: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中共寧海縣委副書記、縣長褚銀良

寧海新聞網生態文明的興起是不可逆轉的科學發展的潮流,黨的十七大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並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構成我們國家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對於寧海這樣一個以生態優勢為最大優勢、以加快發展為最大任務的縣域來講,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

一、為什麼要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是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兩者是辨證統一、相輔相成的“一體兩面”,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需要實現兩者的共促進、共融合、共轉變。首先,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在目標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態文明是建立在先進生產力基礎上的文明形態,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尤其是在經受金融危機考驗後,我縣產業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日益顯現,土地資源和節能減排等壓力不斷增大,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以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特徵的粗放式發展模式是難以為繼的,不僅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人民羣眾也不會答應,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轉變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設生態文明的方向轉,新的發展方式必須滲透着生態文明的思想理念和價值取向,必須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有利於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係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其次,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在實現途徑上具有一致性。建設生態文明也是一次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嚴格的環境保護必然會增加生產成本、降低企業競爭力。但長期實踐證明卻越來越證明了“波特假説”,即環境保護能夠刺激技術創新,減少費用,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建設生態文明為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產業和產品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力,推動了環保產業、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有機農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拓展了新興產業的成長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空間、突破貿易壁壘的國際市場空間。建設生態文明還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加大對生態環境支撐工程、符合轉型升級導向的產業項目的投入,既能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能增強可持續發展後勁。第三,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在成果體現上具有一致性。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質量的提高上,這也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產業結構實現了轉型升級、發展方式得到了切實轉變、社會發展取得了文明進步,必然表現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動着生態文明建設的進展。可以這樣説,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到什麼程度,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就會提高到什麼層次,沒有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文明。

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三個關係:一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生態與發展的關係。牢固樹立生態與發展能夠和諧統一而且必須統一的理念,決不能一講發展就必須犧牲環境,一講保護生態資源、環境就必須放棄發展機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社會最大限度的發展,實現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的相互融合,實現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人的生命生活質量的共同提升。二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與長遠的關係。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寧可犧牲一點發展速度和利益,也要捨棄不環保和增加歷史欠賬的gdp,要有壯士斷腕和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魄力。同時,要捨得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加大投入,捨得在科技創新、人才保障等促進轉型升級方面加大投入,切實增強長遠發展後勁。三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特色與優勢的關係。

寧海的特色在生態、潛力在生態、希望也在生態。尤其是要着眼我縣在長三角地區中的發展定位和迎接後危機時代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樹立高品質的生態環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產力的理念,以提高寧海發展的“生態含金量”增強對新型生產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真正使生態特色成為寧海發展的比較優勢與核心優勢。

二、深化舉措、統籌推進,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重點是要在“六個互促共進”上下功夫:

(一)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工業轉型升級的互促共進。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工業經濟仍然是我縣的主體經濟、強縣經濟,而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工業經濟工作的主線,必須不失時機地建立資源環境倒逼機制,大力發展生態環保型、技術創新型、規模效益型的工業體系。一是要推進產業佈局集聚化。我縣產業集聚度與集中度不高,表現為“多而散、小而弱”的特點,目前當務之急是加快推進“二區八園”產業基地建設,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進與孵化搭建平台,同時切實增強園區配套服務功能,提升集羣集聚發展能力。要加快實施園區生態化改造,積極創造條件推進園區集中供熱供氣,完善廢水、廢氣等處理設施建設。二是要推進產業層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選資促進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術、高成長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要求選擇大而強、小而精的項目,來謀劃我縣新興戰略產業和新一輪產業發展佈局;另一方面是抓結構調整促進存量的高端化,進一步提升和振興文具、模具、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特色產業,推進產品研發設計、現代營銷模式、企業組織結構等創新發展,鼓勵企業上市和開展資本運作,實施兼併重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同時要加強人才支撐,通過提供住房保障、優化生活環境等有效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推進資源利用節約化。要以低碳環保為依據,以減量化、再利用、能循環、無害化為原則,以節能降耗減排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制訂相關標準嚴控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企業和項目准入,逐步壓縮高碳產業存量,着力擴大低碳產業增量,並探索開展碳匯交易。要統籌利用好縣內、縣外資源,深入抓好產業返鄉工程,鼓勵企業發展區域性總部經濟,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配置好各種資源。

(二)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城鎮化推進的互促共進。城鎮化是大趨勢、大戰略、大平台,它有利於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和優化配置,也是推動生態建設、發展生態經濟的重要載體。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持走特色發展、內涵提升、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城鎮規模擴張,不重視產業支撐、功能培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在城鎮規劃建設中凸顯生態特色,促進城鎮建設與生態建設相統一、城鎮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寧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連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態型宜居宜業城市的定位,深入實施“三改三聯三突破”的城市發展戰略,推進城市六大功能區塊建設、城市六大節點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進一步舒展城市空間,優化產業佈局,提升公共服務。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充分融入生態理念,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態資源,把山、水、海、城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精心設計,深入開展園林城市創建。要順應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積極謀劃和實施新一輪城鎮開發建設,通過規劃引導、綜合開發、文化傳承,推動資源要素向城鎮配置,產業人口向城鎮集聚,增強城鎮承載集聚功能,使之成為承接城市輻射、帶動農村發展的戰略節點。要按照“一鎮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壯大鎮域經濟,西店要抓住衞星城市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快打造現代化工貿型濱海小城市;其他中心鎮、重點鎮、特色鎮要從各種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出發,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加快打造特色鮮明的工業重鎮、旅遊名鎮、農業強鎮和生態美鎮。

(三)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互促共進。新農村建設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為主的農村發展。我縣廣大農村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要立足這

一優勢,把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與發展生態產業、農民增收致富結合起來,因地制宜走強村富民之路。一是要做好生態優居文章。在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的大框架下開展農村生態建設,鞏固深化提升“淨化大地、美化家園”活動,大力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整治系列工程,加快建設千里綠色交通走廊、百里綠色清水河道。把農房“兩改”作為推進人口集聚、土地集約、服務優化、民生改善、農民文明素質提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採取“統規統建”、“統規聯建”方式,加快建設一批住房美觀、設施配套、生態優良的農村新社區,努力完成3年新改建農村住房240萬平方米、安置農户13700户和10年節餘土地13000畝的目標任務。二是要做好生態富民文章。充分發揮農村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編制和實施西部山區生態旅遊、東部山海生態旅遊一體化規劃。按照優質、高效、生態的要求,發展特色農業、循環農業、綠色農業,加快有機、綠色、無公害和名特優農產品基地建設,並積極構建農產品營銷網絡,通過農超、農餐、農旅、農展對接,真正使優質生態的農產品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三是要做好生態育民文章。人可以改變環境,但環境也能改變人。要通過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羣眾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和文明鄉風建設。要通過全民保潔等機制的建立,引導羣眾樹立衞生意識、生態意識,廣泛發動羣眾參與基層生態創建活動,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確保到2014年80%的鄉鎮建成全國環境優美鄉鎮,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成功創建國家生態縣。

(四)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服務業提升的互促共進。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點,能有效降低經濟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服務業,深入實施服務業提升發展倍增計劃,發揮服務業在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旅遊、金融等“十大產業”,積極搭建促進服務業集聚提升發展的“十大平台”。另一方面要在發展服務業中充分體現我縣的生態特色和優勢,提升寧海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開放度,重點是實現“五個在寧海”:一是休閒在寧海。深入挖掘我縣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業,突出做旅遊大產品的指導思想,以六大基地為支撐,加快形成“一心六帶四區塊”的旅遊佈局,進一步打響寧海温泉、寧海灣、前童古鎮等旅遊品牌。二是健身在寧海。以國家級户外運動基地和國家登山步道、徐霞客古道為依託,通過舉辦中國體育論壇、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和全民健身運動,進一步集聚人氣,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寧海運動健身。三是養生在寧海。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一最大賣點,重點面向長三角市場,培育發展養生養老產業,近期要抓好強蛟、大佳何等地休閒養生項目的啟動,發展旅遊地產和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項目。四是飲食在寧海。依託寧海豐富的綠色和優質農產品,加強策劃包裝和營銷推廣,進一步打響“寧海菜”品牌,同時要加快寧海餐飲走出去步伐,通過實施品牌建設和連鎖經營,推動產業化發展。五是會議在寧海。藉助有利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規劃建設以温泉為特色的温泉國際會議中心、以海洋為特色的寧海灣會議度假中心、以森林為特色的天河度假中心和以城郊為特色的溪南會議中心,積極打造長三角一流的商務會議基地。

(五)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改善的互促共進。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抓緊解決好觸及羣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一是要讓羣眾喝上乾淨的水。我縣水資源相對豐富,飲用水質量總體上也是好的,但區域性用水緊張及水污染問題不能忽視。要繼續加強大水網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建設,讓更多農村羣眾喝上網供優質水。同時要切實加大對重點流域和造紙、畜禽養殖等重點行業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設一批城鄉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健全縣鎮村三級垃圾處理網絡,積極推進城鄉環衞一體化和市場化。二是要讓羣眾呼吸上清新的空氣。最關鍵的是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要按照抓重點、控總量、強監管的要求,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加

快淘汰落後產能,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和行業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排污行為。三是要讓羣眾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質量問題是當前人民羣眾感到最不安全的問題之一。要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以土林地銀行為平台,加快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同時要加強放心市場和放心店建設,從生產、流通、消費、監管等多個環節推進“食品放心工程”。四是要讓羣眾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結合城市化和城鎮化建設,積極推進城市道路、綠化、環境、小區等方面的改造提升。着力解決停車行車難等羣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快實施城區排堵保暢3年行動計劃,注重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進一步加強“六房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統籌解決好中低收入羣體住房難、小區設施配套難、人才引進難等問題。要圍繞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力推進生態城鎮、綠色農村、藍色海洋和森林寧海建設,並切實加強保護,做到地不亂佔、樹不亂砍、礦不亂採,建設和維護好青山綠水、生態永存的良好環境。

(六)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文化發展的互促共進。生態建設要靠生態文化和社會的文明進步來支撐。要注重挖掘和發揚寧海自身的文化資源優勢,着力展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生態文化交相輝映的獨特魅力,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一是要社會化弘揚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石,一個生態良好的地區,必然是一個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把生態保護作為自己應盡職責的地區。因此要在全社會弘揚生態文化的主旋律,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積極引導綠色生產、倡導綠色消費,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生態意識,使建設生態文明成為自覺行動。二是要品牌化提升特色文化。圍繞生態文明主線,鏈接以潘天壽、方孝孺、柔石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鎮、古村、古戲台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紅粧”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寧海平調(耍牙)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國徐霞客開遊節為代表的節慶文化,進一步打響品牌,不斷擴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要產業化發展縣域文化。發展文化產業,也是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和新興朝陽產業。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要大力培育發展文化產業,紮實推進“十里紅粧”等博物館建設,並以此為依託發展民俗文化產業;積極謀劃文化產業園、創意設計園前期工作,着力推動文化產業集聚提升;以潘天壽設計藝術獎大賽、前童古鎮保護開發等為平台,加快文化與工業、文化與旅遊、文化與城鎮開發、新農村建設的融合發展和文化產業化進程,助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更好地實現文化的傳承、保護與開發。

總之,以上“六個互促共進”是聯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主要路徑,目的是要把我縣創建成國家生態縣和國家園林城市,最終打造成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圍繞這個目標,重點是要啟動實施三個“千百十”工程,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實施千里綠色長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處理系統工程。在省道、縣道等道路兩側大力開展植樹造綠活動,打造千里綠色長廊,在全縣五大溪流全面實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並加快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污水達標排放。二是實施千里休閒步道、百家休閒農居、十大文化品牌及產業工程。以首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為示範,打造千里休閒步道,並在沿線發展100家左右的休閒農居,把旅遊特色村、農家樂等旅遊資源串聯起來。同時整合提升沿線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打響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節慶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產業園、創意設計園、潘天壽設計藝術獎大賽、歷史文化街區、步行商業文化區為載體,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三是實施千億投資、百個億元以上項目、十大發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間,我縣將謀劃實施百個億元以上項目來形成千億投資,重點推進新型產業化平台、開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鎮化平台、服務業平台、旅遊業平台、農業產業化平台、公共服務平台、文化產業平台、西部地區統籌發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設。

三、用好“兩隻手”,構建政府主導與市場調節並重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促進機制

從經濟學角度講,建設生態文明和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應,因而容易出現“市場失靈”,因此必須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重要作用,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制等手段加以推動。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突出規劃先行,加大政府投入,強化監督管理,落實最嚴格的責任制和考核制度,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建立部門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實績作為領導班子和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要推進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政策導向機制。注重從源頭上入手,切實開展政策環評、規劃環評、項目環評,並充分體現轉型升級導向。制訂完善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產業、財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體系;發揮價格槓桿作用,建立企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激勵機制和降低消耗、減少排放的約束機制,探索實行政府調控下的排污權和土地復墾指標交易制度,在實施階梯水價的基礎上推進階梯電價制度改革,在全社會確立“誰污染、誰買單,誰環保、誰受益,多消耗、多付費,多節約、多得利”的政策導向。三是要實施市場運作,建立健全經營運營機制。深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開展生態環保項目市場化運作,採用bt、bot等模式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廣泛吸引民間資本、企業資本、外資等參與生態建設。同時,積極探索建立綠色碳基金,讓全社會都來重視、關心和愛護我們的生態環境,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要素保障機制。把環保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並把年度轉移支付資金重點用於生態建設和民生改善上,強化生態環保的資金保障。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各類專業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強化生態人才保障。五是要加強執法監管,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對污染嚴重的落後工藝、技術、設備、生產能力和產品堅決予以淘汰,凡未達到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堅決禁止開工,凡不符合環保準入標準的項目堅決不要,凡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排污的企業堅決停產治理。從機制上來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理念的確立,從而推動形成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五篇: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建設富裕幸福清新

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建設富裕幸福清新

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描繪了“建設幸福清遠”的宏偉藍圖,也是為我縣描繪了美好藍圖。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突出“推進經濟社會轉型提速,建設富裕幸福清新”這個核心,根據這個要求,今年我縣主要預期指標是“三個百分之二十”:即生產總值增長20%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確保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發揮率先作用。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重點要圍繞“兩圈兩帶”定位,強力推進雲龍工業園和清西工業基地建設,打造“兩大核心工業圈”。尤其要確保目前在建的5000萬元以上投入的項目全部建成投產。二、圍繞“做大基地、增創品牌、搞活流通”的要求,在特色農業發展上“轉型提速”。三、做大農業基地。重點是進一步做大做強清遠(清新)現代農業示範區“四大功能區”和濱江地區“五大特色產業帶”,打造農業發展新亮點。四、做強農業品牌,今年至少要再培育1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縣級重點龍頭企業,爭創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並再創農業品牌4個以上。五、做活農業流通。今年要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以上。六、打造“大旅遊”。

重點抓好清新温礦泉(擴建)、佰合谷生態旅遊度假區、龍景灣國家小球運動基地、桃源生態旅遊區、五星旅遊度假區等項目建設。七、發展“大商貿”,尤其要力爭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大企業到縣城佈設商業網點,今年要力爭有3個大型商場基本建成。

推進城鎮改造提升。以“三舊”改造和“三邊”整治為突破口,突出抓好飛來湖片區、逕口片區、城西大道、縣城中軸線等“兩區兩軸”的改造;重點是通過深入開展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市綠化帶”、“城市光亮帶”和“城市綠色水系帶”建設。

2014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清新縣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起點上實現發展新跨越的關鍵一年。縣政府將以民生為依歸,實現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

加快推進“兩圈兩帶”建設,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力爭年內園區工業總產值達70億元以上。全面鋪開清西工業基地建設,強化南部發展引擎,打造以電鍍為主的工業集羣,增加新的增長極。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清遠(清新)現代農業示範區和“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帶”建設,沿清西大道兩旁建成1~3個連片500畝以上的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縣財政安排500萬元,專項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生態文明村建設。

投資和消費並重,推動第三產業發展上新台階。完成100公里以上農村公路改造任務。年內完成環城路西延段、新寧西路、筆架路南段、新城東路、新城西路、縣三中校前路等項目,啟動沿江景觀大道、玄真南路、飛水新區垃圾中轉站等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縣城排污管道建設。

加大旅遊發展力度。加快推進清新温礦泉擴建、恆大6大功能中心、佰合谷旅遊度假區、五星漂流旅遊度假區擴建和石湖花之海等項目建設,構建“一帶兩河二線三區”的戰略佈局。

加快建設“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結合“三邊”整治,紮實推進綠道建設,6米路面以上的鄉村公路,由縣統一提供樹苗,掀起全民綠化高潮,全年完成6000畝造林任務,創建20條林業生態文明示範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pde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