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基層反映 >

基層反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亟待“求解”

基層反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亟待“求解”

基層反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亟待“求解”

基層反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亟待“求解”

近年來,人工智能數據、算法、算力生態條件日益成熟,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迎來一輪戰略機遇,智能芯片、智能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細分產業,以及醫療健康、金融、供應鏈、交通、製造、家居、軌道交通等重點應用領域發展勢頭良好。2020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近日在蘇州開幕,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聯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19-2020)》。《年報》認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四大問題亟待“求解”。

一是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創新投入嚴重不足。從企業研發創新看,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研發支出仍遠遠落後於美國、歐洲和日本。2018—2019年,美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投入的科技研發費用佔據了全球科技支出的61%,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研發支出雖然快速增加,增速達到34%,但實際佔據的全球科技支出份額明顯小於美國。從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有量看,我國各類實體擁有的人工智能專利總量超過3萬件,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相關企業擁有的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多為門檻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僅佔專利申請總量的23%。同時,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我國企業擁有的95%的人工智能設計專利和61%的人工智能實用新型專利將會在5年後失效,相比之下,美國85.6%的人工智能專利技術在5年後仍在支付維護費用。2020年,我國需要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創新,打造核心關鍵技術長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礎相對薄弱。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在數據規模和算法集成應用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但在人工智能基礎算力方面,能提供國產化算力支持的企業還不多。在人工智能的算力支持方面,IBM、HPE、戴爾等國際巨頭穩居全球服務器市場前三位,浪潮、聯想、新華三、華為等國內企業市場份額有限;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廠商需要大量依靠高通、英偉達、AMD、賽靈思、美滿電子、EMC、安華高、聯發科等國際巨頭供貨,中科寒武紀等國內企業發展剛剛起步。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面,主流框架與數據集領域國內外企業龍頭企業包括谷歌、臉書、亞馬遜、微軟等,深度學習主流框架TensorFlow、Caffe等均為美國企業或機構掌握,百度、第四範式、曠視科技等國內企業的算法框架和數據集尚未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和應用。2020年,我國需要進一步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並重視國內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的創新推廣。

二是“高端”的AI技術與“中低端”的產業之間存在脱節現象。相對於龐大的經濟體量,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推廣應用有限,仍有不小提升空間。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業務需求存在鴻溝,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整體智能化程度偏低。以製造業為例,業務信息化水平不足造成的場景數據獲取困難,研發投入大和交付週期長,成為一部分企業利用AI進行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

三是產學研合作密切度待提升,成果轉化率不高。一方面,高水平、跨行業複合型人才稀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資深人才規模較小,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我國人工智能基礎環節薄弱,與缺少頂級基礎研究人才有直接關係。市場上缺少既瞭解行業又掌握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還能夠進行應用開發的複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而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如何實現密切合作的問題亟待解決。現有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較為單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合作多為自發性短期行為,缺乏頂層統籌以及可持續運行機制。

四是數據使用不規範問題較為突出,安全問題逐漸顯現。人工智能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安全問題,以算法戰、深度偽造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濫用給經濟社會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算法戰指的是將人工智能算法、機器學習等技術全面應用於對敵作戰中的情報收集、武器裝備、戰場勘測、指揮協同、決策制定等環節,核心目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軍事作戰能力;深度偽造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人物圖像合成技術,隨着人工智能算法開源不斷推進,深度偽造技術門檻正在不斷降低,非專業人員已經可以利用簡單開源代碼快速製作出以假亂真的視頻和圖像。2019年以來,基於人工智能的算法戰和深度偽造的正在擴大軍事影響、形成網絡暴力、破壞政治選舉、擾亂外交關係等方面被濫用,並給社會和國家帶來極大風險。上述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濫用給我國家安全、產業安全、社會經濟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需提前預防可能風險,並尋求國際支持。

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能力建設。首先要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算法庫、解決方案庫、數據集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強化人工智能發展基礎。其次加強面向人工智能發展應用的5G網絡、邊緣計算硬件新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最後要對各行業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產出、效果進行科學有效測算,指導企業找準技術研發投入的切入點,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是體系化梳理改善我國人工智能產業供應鏈現狀。我們既要關注重要整機產品以及大廠商、大企業,也要覆蓋量大面廣的細分領域及增長勢頭良好的隱形冠軍。推動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加快開拓國內外應用市場並提升出海抗風險能力。加強國內應用市場推廣,挖掘多種類型的應用場景,培育各種規模的競爭主體,進一步提升新技術的應用水平和應用層級。同時,引導對外應用市場開拓,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對出海企業在經營合規管控、知識產權管理、專利訴訟等方面的具體問題給予窗口指導。此外,要提升企業自身的抗風險抗打擊能力,鼓勵新興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儘快做大做強,形成較大規模體量和較強技術競爭力。

三是在國際社會上提出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首先應加緊研究並提出中國版的人工智能倫理守則或框架,形成人工智能倫理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或風險管理指南,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風險識別、評估及應對的系統指引。其次應加強與聯合國、歐盟及其成員國、G20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參與搭建多層次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機制,提出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供全球各國討論,在全球人工智能倫理框架的制定議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jiceng/64j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