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黨政調研報告多篇

黨政調研報告多篇

黨政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建設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的調研報告範文

開放,現代社會的顯著標志;人才,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培養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是市積極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主動參與國內外產業合作的迫切要求,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開放先導戰略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保證。黨政人才在各級黨政機關中擔負着決策、指揮、組織、協調、服務的重責。黨政人才的水平決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黨政人才的能力決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因此,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既是長遠的考慮,又是現實的需要。近期,筆者採取問卷、座談等形式,先後對市、縣、鄉30多家黨政部門不同層次的對象進行了專題調查,基本摸清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措施。

一、存在的共性問題

1、思想觀念的落後性與培養有開放意識的高素質黨政人才隊伍不相適應。一是思想解放不夠。表現為:習慣於“一慢二看三通過”的工作方式,缺乏“敢於探腳試水”、“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膽量;習慣於照搬上面的指示,或重複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口號;遇事中庸,不願冒尖,不願當“第一”,喜歡往中間靠;做什麼要看上面講了沒有,文件寫了沒有,外面搞了沒有;思維的優先原則是防錯,而不是出新,凡事求平穩。這種精神狀態形式上表現為對舊體制、舊秩序的依戀和對新制度、新秩序的惶恐。問卷中,認為該市黨政人才思想比較解放的佔16.2%,一般的佔51.7%,不解放的佔32.1%。二是開放意識不強。面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新機遇,缺乏“借梯上樓、引水行舟”的開放眼光和戰略思維,缺乏在更大範圍、更寬廣領域參與競爭的勇氣和魄力。有的地方保護思想嚴重,只希望別人門户洞開,自己卻重門深鎖,在行政區界內設卡、設限,禁止外地商品流入,本地資源流出;有的“寧為雞頭,不做鳳尾”,開放不誠心,合作不情願,錯失發展良機;有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了好的項目,自己做不來又不讓別人做,錯過建設機遇。問卷中,認為本市黨政人才開放意識強的佔42.1%,一般的佔46.2%,淡薄的佔11.7%。三是合作觀念錯位。合作應是互惠互利的合作,是謀求共贏的合作。然而,在少數黨政人才隊伍中,缺乏誠實守信、合作共贏的長遠意識,愛從狹隘的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出發,台上握手台下分手,要求別人“友好合作”,自己卻打小算盤。

2、黨政人才隊伍素質不優與實施開放先導戰略不相適應。一是戰略謀劃能力不足、開放型人才奇缺。習慣於就區域論區域、就資源論資源、就項目論項目,對區域發展中的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謀劃不夠。問卷中,認為本地區發展思路清晰的佔59%,不科學的佔19%,模糊的佔22%。二是現代管理能力不足。運用現代手段進行公共管理是降低行政成本、優化政府效能的重要途徑。目前本市部分黨政人才現代科技知識比較欠缺,行政成本意識不強,機關運行效能較低。問卷中,認為善於運用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佔36.6%,偶爾能的佔41.8%,不能的佔21.5%。三是市縣兩級職能部門發展能力和參謀能力欠缺。有些部門超前思考問題不夠,決策參謀意識不強,習慣於按部就班、等上級安排、等政策出台、被動的接收任務、應付工作。對本部門、本系統工作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深入調研不夠,提出的對策不夠,主動爭取領導重視不夠。少數人懷有“等位子、等級別、等退休”的思想,對工作消極應付、缺乏熱情。問卷中,認為本單位決策中注重調查研究的佔18.8%,基本注重的佔42.2%,走形式的佔26.5%,不注重的佔12.5%。四是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欠缺。在全市黨政人才隊伍中,尤其是縣、鄉黨政人才隊伍中,熟悉市場經濟、法律、金融、外經外貿的較少,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不遵循市場規律、行政干預市場的現象時有發生。在發展項目上,缺乏科學的項目論證和市場調研,盲目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發展的短期行為仍不在少數。

3、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知識需求不相適應。黨校是培養黨政人才的主要陣地,但培訓效果不容樂觀。一是培訓的針對性不強。對不同行業、不同層次、不同職位、不同崗位的黨政人才,在培訓方式上搞“大呼隆”、“一鍋煮”的現象比較普遍;黨校培訓工作基本沿襲的是計劃經濟的模式,沒有做到分類培訓、因材施教,知識供需“兩張皮”,學員參訓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從培訓的內容上看,講授的學科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錯位,缺乏提高黨政人才開放意識的相關內容,除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安排有外出學習考察的內容外,其他主體班次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重理論、輕專業的現象比較普遍,造成不少黨政人才專業精神缺失。從市、縣黨校的師資隊伍現狀來看,長期以來,很多教師致力於完成平時的教學任務,深入實際不多,理論與實踐相互脱節,加之教師本身培訓提高的機制不健全,所教的知識滿足不了培養具有開放意識的黨政人才隊伍的需要。二是黨政人才培養選拔的方式和途徑需要改進。掛職是培養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從目前情況看,存在掛職人數少、時間短,目的性不強(對象的確定上有性別、級別、民族、年齡、黨派的限定)等問題。

4、現行的人才使用、評價、激勵機制與激發開放型黨政人才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不相適應。一是選人標準不科學、用人視野不開闊。在黨政領導班子配備上,不研究職位,不做職位分析,不研究人和工作的關係,只是簡單地以年齡、性別、學歷、職務等為條件,能力特長與職位任用脱節。在選用黨政領導人才時,只是單一的以投票多少決定個人的升遷,由於受推薦範圍的侷限性,往往為少數人投機鑽營,實幹而不事張揚的人吃虧。這種用計劃經濟的模式、標準和方法選拔出來的領導,也大多是習慣計劃經濟的工作方式。選人的範圍習慣就湯下麪,總是在區域內、單位內選人,重要崗位沒有向發達地區公開選拔。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工作責任不清,任務不明,目標模糊;分配上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工作缺乏壓力,分配缺乏激勵,隊伍缺乏活力。三是對開放型人才的認定標準較為模糊,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選拔、使用、考核、獎懲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標準和辦法。

二、對策建議

黨政人才是引領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實施開放先導戰略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需要一大批各領域、各行業的開放型黨政人才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培養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界定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特質。通過調查,我們認為,開放型黨政人才是指具有特殊知識、特殊能力、特殊經歷和特殊貢獻的人才。開放型黨政人才是先成為優秀黨政人才,然後通過知識的擴展和開放意識的提升,逐步發展而成的。其成長過程既有優秀黨政人才的成長規律,又有自身的成長特點。開放型黨政人才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質:

他首先應該是一名成熟的黨政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專業素養,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有放眼全球的國際眼光,思想敏鋭,洞察力強,具有出眾與捕捉髮展機遇的能力和永不滿足幹事的衝動。

人格獨立,精神無禁錮,思維無定式,心靈無負擔。始終自信、自強、自立,具有不服輸的性格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對許多未知領域和已知領域敢於破舊立新。

特立獨行,個性鮮明。不拘流俗,不拘小節,不按條條框框辦事;不唯上、不唯書,不墨守成規,敢於冒尖,敢開風氣之先河,勇於承擔風險,大膽求異,不安於現狀,具有昂揚的鋭氣和創新的鋒芒。

有很強的戰略意識和發展眼光。長於謀略,才華出眾;觀念新穎,思想活躍,才情四溢,不單單行事魄力大,説話的口氣也大;對上不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對下不左右逢源,當“好好”先生。

有強烈的責任感,勝不驕、敗不餒。一心撲在工作上,把努力實現個人價值放在第一位,鍥而不捨,既不輕易放棄自己刻意追求的目標,也不謙遜於事業成功中自己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以上應是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基本特質,倘若説人才難得,那麼開放型黨政人才就更難得了。

2、樹立開放的人才理念。開放的理念是建設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的前提,首先,在觀念上要實現五個方面的轉變:更加重視思想解放的作用,樹立互利共贏、開放合作的觀念,多一些開明包容,少一些雞腸小肚,把引進來與走出去、引進資金與引進技術結合起來,使更多的市外資本、技術、人才和智力為我所用;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引領作用,以開放型黨政人才帶動關鍵優勢產業,以人才的集聚引領支柱產業的發展;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開發培養,落實用人單位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選拔培養的國際化,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人才市場,廣攬英才;更加重視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建設,破除開放型黨政人才選拔過程中的制度障礙。其次,樹立“櫃枱式服務”的工作理念。全市各級黨政人才要把自己的辦公桌當座商場的一節櫃枱,自已就是櫃枱後面的服務人員,不論是納税人,還是投資者,他們需要什麼,就努力提供什麼,整個過程就是政府為他們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務過程。

3、構建開放型黨政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能力,要以社會需要為參照基準,優化人才能力結構標準,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制訂培養方案、選擇培養途徑、實行有重點、分層次的培養。一是樹立全新的培養理念。人才的成長,總是自身的努力和客觀環境複合作用的結果。作為黨委、政府,一方面要在組織機構、培養制度、激勵機制及經費保障投入等方面切實抓好;另一方面,要注意創建有利於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工作環境,營造全社會關注、尊重、推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良好氛圍,為他們的培養創造必要的外部條件。二是要選準培養對象。通過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綜合素質的考察,挖掘和發現既有工作實力,又有相當戰略思維稟賦的黨政人才納入培養視野。三是應注重抓好“專業精神”的培養。據人才專家研究,黨政人才成長過程一般包括知識準備期、素質磨礪期、成長髮展期、優勢發揮期等四個時期。要在每個時期,根據不同情況,改進培訓方式,調整培訓內容,大面積充實國際貿易、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市場經濟、城鎮建設、税收金融等內容;重視“職業能力”培養,如“思維訓練”、“商談能力”、“管理技巧”等的訓練;重視如何當好縣長、鄉長、局長等管理技巧的培養。四是在培養方式上多樣化。如舉辦針對性強的專題培訓班、進修班,強化案例教學,研究式教學。五是加強職業道德培養。重點培養塑造“職業品格、職業思想、職業行為”黨政人才形象;職業品格,體現謙虛謹慎、敢説真話、百折不撓、毅力非凡等品格;職業思想,體現正視殘酷現實、強調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等思想;職業行為,體現工作中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是為了“個人、部門、局部”利益負責,而是為“羣眾、整體、全局”的利益負責。六是培養模式應選擇開放型。加強和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協作,積極依託武漢地區的高校、博士後工作站以及各類創業中心、科技園區的培訓資源,多渠道培養開放型人才;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發達地區建立開放性人才培訓基地,全方位培養開放型人才。組織黨政領導幹部赴美國等國家學習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知識,組織園區幹部到新加坡學習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知識,組織小康建設示範村黨組織負責人赴韓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學習考察現代化鄉村建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的幹部到香港學習現代物流和旅遊管理知識。4、確立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選拔使用機制。提拔誰、重用誰,直接決定着開放型人才的選拔使用導向。提拔一個學歷一般,但視野寬闊、能力出眾、實際不一般的人,就會激勵大家不在撈取文憑上下功夫,而在開拓創新、建功立業上下功夫;提拔一個敢冒敢闖、業績突出,但資歷不深、“關係”不硬的人,就會鼓勵更多的年輕人積極地去追求上進,而不是消極地熬年頭;重用一個曾今犯過錯誤,但早已改正,不唯上、不唯書、不墨守成規,始終保持一種鋒芒的人,就能矯正追求所謂“十全十美”、“求全責備”的形而上學,樹立辨證、發展看待人才的科學態度。所以,用什麼樣的人,不僅對被用者是一個考驗,對有權重用誰者也是一個考驗。

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開放型的考核評價方法,將是否具有開放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否帶領領導班子和人才團隊儘快適應開放先導戰略並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依據放到開放型人才的考察評價中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實施開放先導戰略的目標要求與選拔培養開放型人才的責任措施作為一項過硬的考核指標,作為考察評價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重要實績依據,並在提拔任用領導幹部工作中加大這一成果的運用力度。

其次,建立開放型黨政人才能力標準框架。探索建立全市黨政人才通用能力標準框架,真正使黨政人才開發選拔有標準,使用有依據,考核有尺度,培訓有目標,個人努力有方向。根據縣級(市直單位)、鄉鎮(縣市單位)主職和副職等不同級別黨政人才的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和特點,分別設定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定期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基本能力、專長、發展潛力、發展方向進行系統的結構性的綜合分析,適時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認定,動態掌握能力的變化,為全市各級黨委選賢任能提供依據。

第三,以幹事為標準選拔任用人才。按照《》和《幹部任用條例》,落實靠得住、有本事的選人要求,在黨政人才選拔任用中,旗幟鮮明的以能力和幹事為標準。堅決糾正選拔任用中忽視能力、漠視實績的作法,把着眼點放在這個人能做什麼、做成個什麼、做什麼做的更好、還可能做什麼,把想幹事、會幹事、多幹事、幹成事作為考核開放型黨政人才德、能、勤、績的重要標準,真正把具備各種能力、勇於幹事創業的人才集聚到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中來。

第四,以公平競爭選用人才。人才的成長是一個外在培養和內在修養相結合的過程,是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過程。要通過媒體宣傳和黨委、政府的引導,使用人單位確立人才的選拔、任用必須競爭的理念,尤其是黨委、政府的重要部門在人才選拔、任用競爭上應率先突破,建立強大的社會示範效應;要不斷引導和鼓勵人才個體大膽地參與競爭,敢於接受新機遇、新崗位的挑戰。要敢於突破長期以來人才競爭“內循環”的慣例,拿出一些關鍵崗位,包括縣長、部門局長等在全國範圍內招聘。應結合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課題等,通過公平競爭,把“想幹事”的年輕有為的人才放在最艱苦、最前沿、矛盾最集中的實踐第一線去經受鍛鍊。

5、構建開通、開明、開放的人才政策。通過制定開通、開放、開明的政策,全面激發開放型黨政人才的活力。

構建開放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探索政府機關面向社會吸引財税、外經外貿、金融、外語等領域高層次人才的新途徑。突破主要以學歷、職稱為人才引進條件的政策,既考慮引進人才的學歷背景和專業基礎,又考慮本地支柱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使人才引進政策更具有包容性、開放性。搭建開放型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對領軍拔尖人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等,採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辦理進人手續。

構建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堅持從政治上保護、經濟上獎勵、精神上激勵。從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心理需求出發,賦予精神激勵新的內涵,確定符合黨政人才自身特點的精神激勵新觀念,綜合運用社會環境激勵、工作目標激勵、職業榮譽感激勵,給予嘉獎、記功、授予榮譽稱號等充分發揮精神激勵的作用。完善獎勵制度,制定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獎勵辦法,設立獎勵基金,定期開展市開放型黨政人才評選表彰活動。結合量質化目標考核,對貢獻突出的開放型人才進行大額度獎勵。

構建全面優化的人才關愛政策。對人才的最好關愛就是寬容。諸葛亮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善敗者不亡”。善待失敗需冷靜自持,也需要冷靜支持。寬容失敗,一聲問候,一句鼓勵,一把扶持,都能讓人倍感慰藉,並給人以自信。管理學的“激勵理論”,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寬鬆機制”。只有允許失敗、寬容失敗,才能倡導一種鋭意創新、勇擔風險的價值觀,才能提供一種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才能營造一種擯棄浮躁、踏實創新的社會氛圍。“失敗也是一種創造”。在一個充滿寬容和理解的社會中,如果我們都能夠以這種創新思維去對待那些敢於越雷池、敢於失敗、敢於創新的人,人才的能量必將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社會環境:對開放型黨政人才取得的成功大力鼓勵,創業光榮、創新可貴、創造無價,對他們暫時的失敗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寬容他們的個性、寬容他們的不足,大膽地為失敗者構築重新振作崛起的平台,堅定不移地支持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從失敗中走出來,幹成事業,走向成功。

【第2篇】建設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的調研報告

開放,現代社會的顯著標志;人才,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培養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是_____市積極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主動參與國內外產業合作的迫切要求,是落實市委、市政府實施開放先導戰略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保證。黨政人才在各級黨政機關中擔負着決策、指揮、組織、協調、服務的重責。黨政人才的水平決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黨政人才的能力決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因此,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既是長遠的考慮,又是現實的需要。近期,筆者採取問卷、座談等形式,先後對市、縣、鄉30多家黨政部門不同層次的對象進行了專題調查,基本摸清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措施。

一、存在的共性問題

3、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知識需求不相適應。黨校是培養黨政人才的主要陣地,但培訓效果不容樂觀。一是培訓的針對性不強。對不同行業、不同層次、不同職位、不同崗位的黨政人才,在培訓方式上搞“大呼隆”、“一鍋煮”的現象比較普遍;黨校培訓工作基本沿襲的是計劃經濟的模式,沒有做到分類培訓、因材施教,知識供需“兩張皮”,學員參訓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從培訓的內容上看,講授的學科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錯位,缺乏提高黨政人才開放意識的相關內容,除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安排有外出學習考察的內容外,其他主體班次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重理論、輕專業的現象比較普遍,造成不少黨政人才專業精神缺失。從市、縣黨校的師資隊伍現狀來看,長期以來,很多教師致力於完成平時的教學任務,深入實際不多,理論與實踐相互脱節,加之教師本身培訓提高的機制不健全,所教的知識滿足不了培養具有開放意識的黨政人才隊伍的需要。二是黨政人才培養選拔的方式和途徑需要改進。掛職是培養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從目前情況看,存在掛職人數少、時間短,目的性不強(對象的確定上有性別、級別、民族、年齡、黨派的限定)等問題。

4、現行的人才使用、評價、激勵機制與激發開放型黨政人才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不相適應。一是選人標準不科學、用人視野不開闊。在黨政領導班子配備上,不研究職位,不做職位分析,不研究人和工作的關係,只是簡單地以年齡、性別、學歷、職務等為條件,能力特長與職位任用脱節。在選用黨政領導人才時,只是單一的以投票多少決定個人的升遷,由於受推薦範圍的侷限性,往往為少數人投機鑽營,實幹而不事張揚的人吃虧。這種用計劃經濟的模式、標準和方法選拔出來的領導,也大多是習慣計劃經濟的工作方式。選人的範圍習慣就湯下麪,總是在區域內、單位內選人,重要崗位沒有向發達地區公開選拔。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工作責任不清,任務不明,目標模糊;分配上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工作缺乏壓力,分配缺乏激勵,隊伍缺乏活力。三是對開放型人才的認定標準較為模糊,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選拔、使用、考核、獎懲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標準和辦法。

二、對策建議

黨政人才是引領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實施開放先導戰略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需要一大批各領域、各行業的開放型黨政人才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培養建設一支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界定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特質。通過調查,我們認為,開放型黨政人才是指具有特殊知識、特殊能力、特殊經歷和特殊貢獻的人才。開放型黨政人才是先成為優秀黨政人才,然後通過知識的擴展和開放意識的提升,逐步發展而成的。其成長過程既有優秀黨政人才的成長規律,又有自身的成長特點。開放型黨政人才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質:

他首先應該是一名成熟的黨政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專業素養,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有放眼全球的國際眼光,思想敏鋭,洞察力強,具有出眾與捕捉髮展機遇的能力和永不滿足幹事的衝動。

人格獨立,精神無禁錮,思維無定式,心靈無負擔。始終自信、自強、自立,具有不服輸的性格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對許多未知領域和已知領域敢於破舊立新。

特立獨行,個性鮮明。不拘流俗,不拘小節,不按條條框框辦事;不唯上、不唯書,不墨守成規,敢於冒尖,敢開風氣之先河,勇於承擔風險,大膽求異,不安於現狀,具有昂揚的鋭氣和創新的鋒芒。

有很強的戰略意識和發展眼光。長於謀略,才華出眾;觀念新穎,思想活躍,才情四溢,不單單行事魄力大,説話的口氣也大;對上不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對下不左右逢源,當“好好”先生。

有強烈的責任感,勝不驕、敗不餒。一心撲在工作上,把努力實現個人價值放在第一位,鍥而不捨,既不輕易放棄自己刻意追求的目標,也不謙遜於事業成功中自己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以上應是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基本特質,倘若説人才難得,那麼開放型黨政人才就更難得了。

2、樹立開放的人才理念。開放的理念是建設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的前提,首先,在觀念上要實現五個方面的轉變:更加重視思想解放的作用,樹立互利共贏、開放合作的觀念,多一些開明包容,少一些雞腸小肚,把引進來與走出去、引進資金與引進技術結合起來,使更多的市外資本、技術、人才和智力為我所用;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引領作用,以開放型黨政人才帶動關鍵優勢產業,以人才的集聚引領支柱產業的發展;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開發培養,落實用人單位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重視開放型黨政人才選拔培養的國際化,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人才市場,廣攬英才;更加重視公正透明的人事制度建設,破除開放型黨政人才選拔過程中的制度障礙。其次,樹立“櫃枱式服務”的工作理念。全市各級黨政人才要把自己的辦公桌當座商場的一節櫃枱,自已就是櫃枱後面的服務人員,不論是納税人,還是投資者,他們需要什麼,就努力提供什麼,整個過程就是政府為他們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務過程。

3、構建開放型黨政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能力,要以社會需要為參照基準,優化人才能力結構標準,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制訂培養方案、選擇培養途徑、實行有重點、分層次的培養。一是樹立全新的培養理念。人才的成長,總是自身的努力和客觀環境複合作用的結果。作為黨委、政府,一方面要在組織機構、培養制度、激勵機制及經費保障投入等方面切實抓好;另一方面,要注意創建有利於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工作環境,營造全社會關注、尊重、推崇開放型黨政人才的良好氛圍,為他們的培養創造必要的外部條件。二是要選準培養對象。通過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綜合素質的考察,挖掘和發現既有工作實力,又有相當戰略思維稟賦的黨政人才納入培養視野。三是應注重抓好“專業精神”的培養。據人才專家研究,黨政人才成長過程一般包括知識準備期、素質磨礪期、成長髮展期、優勢發揮期等四個時期。要在每個時期,根據不同情況,改進培訓方式,調整培訓內容,大面積充實國際貿易、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市場經濟、城鎮建設、税收金融等內容;重視“職業能力”培養,如“思維訓練”、“商談能力”、“管理技巧”等的訓練;重視如何當好縣長、鄉長、局長等管理技巧的培養。四是在培養方式上多樣化。

如舉辦針對性強的專題培訓班、進修班,強化案例教學,研究式教學。五是加強職業道德培養。重點培養塑造“職業品格、職業思想、職業行為”黨政人才形象;職業品格,體現謙虛謹慎、敢説真話、百折不撓、毅力非凡等品格;職業思想,體現正視殘酷現實、強調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等思想;職業行為,體現工作中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不是為了“個人、部門、局部”利益負責,而是為“羣眾、整體、全局”的利益負責。六是培養模式應選擇開放型。加強和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協作,積極依託武漢地區的高校、博士後工作站以及各類創業中心、科技園區的培訓資源,多渠道培養開放型人才;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發達地區建立開放性人才培訓基地,全方位培養開放型人才。組織黨政領導幹部赴美國等國家學習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知識,組織園區幹部到新加坡學習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知識,組織小康建設示範村黨組織負責人赴韓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學習考察現代化鄉村建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的幹部到香港學習現代物流和旅遊管理知識。

4、確立開放型黨政人才的選拔使用機制。提拔誰、重用誰,直接決定着開放型人才的選拔使用導向。提拔一個學歷一般,但視野寬闊、能力出眾、實際不一般的人,就會激勵大家不在撈取文憑上下功夫,而在開拓創新、建功立業上下功夫;提拔一個敢冒敢闖、業績突出,但資歷不深、“關係”不硬的人,就會鼓勵更多的年輕人積極地去追求上進,而不是消極地熬年頭;重用一個曾今犯過錯誤,但早已改正,不唯上、不唯書、不墨守成規,始終保持一種鋒芒的人,就能矯正追求所謂“十全十美”、“求全責備”的形而上學,樹立辨證、發展看待人才的科學態度。所以,用什麼樣的人,不僅對被用者是一個考驗,對有權重用誰者也是一個考驗。

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選拔培養開放型的考核評價方法,將是否具有開放意識和創新精神、能否帶領領導班子和人才團隊儘快適應開放先導戰略並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依據放到開放型人才的考察評價中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實施開放先導戰略的目標要求與選拔培養開放型人才的責任措施作為一項過硬的考核指標,作為考察評價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重要實績依據,並在提拔任用領導幹部工作中加大這一成果的運用力度。

其次,建立開放型黨政人才能力標準框架。探索建立全市黨政人才通用能力標準框架,真正使黨政人才開發選拔有標準,使用有依據,考核有尺度,培訓有目標,個人努力有方向。根據縣級(市直單位)、鄉鎮(縣市單位)主職和副職等不同級別黨政人才的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和特點,分別設定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定期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基本能力、專長、發展潛力、發展方向進行系統的結構性的綜合分析,適時對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認定,動態掌握能力的變化,為全市各級黨委選賢任能提供依據。

第三,以幹事為標準選拔任用人才。按照《公務員法》和《幹部任用條例》,落實靠得住、有本事的選人要求,在黨政人才選拔任用中,旗幟鮮明的以能力和幹事為標準。堅決糾正選拔任用中忽視能力、漠視實績的作法,把着眼點放在這個人能做什麼、做成個什麼、做什麼做的更好、還可能做什麼,把想幹事、會幹事、多幹事、幹成事作為考核開放型黨政人才德、能、勤、績的重要標準,真正把具備各種能力、勇於幹事創業的人才集聚到開放型黨政人才隊伍中來。

第四,以公平競爭選用人才。人才的成長是一個外在培養和內在修養相結合的過程,是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過程。要通過媒體宣傳和黨委、政府的引導,使用人單位確立人才的選拔、任用必須競爭的理念,尤其是黨委、政府的重要部門在人才選拔、任用競爭上應率先突破,建立強大的社會示範效應;要不斷引導和鼓勵人才個體大膽地參與競爭,敢於接受新機遇、新崗位的挑戰。要敢於突破長期以來人才競爭“內循環”的慣例,拿出一些關鍵崗位,包括縣長、部門局長等在全國範圍內招聘。應結合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課題等,通過公平競爭,把“想幹事”的年輕有為的人才放在最艱苦、最前沿、矛盾最集中的實踐第一線去經受鍛鍊。

5、構建開通、開明、開放的人才政策。通過制定開通、開放、開明的政策,全面激發開放型黨政人才的活力。

構建開放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探索政府機關面向社會吸引財税、外經外貿、金融、外語等領域高層次人才的新途徑。突破主要以學歷、職稱為人才引進條件的政策,既考慮引進人才的學歷背景和專業基礎,又考慮本地支柱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使人才引進政策更具有包容性、開放性。搭建開放型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對領軍拔尖人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等,採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辦理進人手續。

構建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堅持從政治上保護、經濟上獎勵、精神上激勵。從開放型黨政人才的心理需求出發,賦予精神激勵新的內涵,確定符合黨政人才自身特點的精神激勵新觀念,綜合運用社會環境激勵、工作目標激勵、職業榮譽感激勵,給予嘉獎、記功、授予榮譽稱號等充分發揮精神激勵的作用。完善獎勵制度,制定開放型黨政人才的獎勵辦法,設立獎勵基金,定期開展_____市開放型黨政人才評選表彰活動。結合量質化目標考核,對貢獻突出的開放型人才進行大額度獎勵。

構建全面優化的人才關愛政策。對人才的最好關愛就是寬容。諸葛亮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善敗者不亡”。善待失敗需冷靜自持,也需要冷靜支持。寬容失敗,一聲問候,一句鼓勵,一把扶持,都能讓人倍感慰藉,並給人以自信。管理學的“激勵理論”,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寬鬆機制”。只有允許失敗、寬容失敗,才能倡導一種鋭意創新、勇擔風險的價值觀,才能提供一種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才能營造一種擯棄浮躁、踏實創新的社會氛圍。“失敗也是一種創造”。在一個充滿寬容和理解的社會中,如果我們都能夠以這種創新思維去對待那些敢於越雷池、敢於失敗、敢於創新的人,人才的能量必將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社會環境:對開放型黨政人才取得的成功大力鼓勵,創業光榮、創新可貴、創造無價,對他們暫時的失敗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寬容他們的個性、寬容他們的不足,大膽地為失敗者構築重新振作崛起的平台,堅定不移地支持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從失敗中走出來,幹成事業,走向成功。

【第3篇】黨政幹部隊伍年齡現狀調研報告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作為社會活動的組織者,幹部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着引領作用。為應對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的現象,通過召開座談會、現場調研、查閲資料等形式,對解決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現象進行了專題調研,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着力加強黨政幹部隊伍建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但黨政幹部隊伍年齡老化,年輕幹部外流等現象也給我縣黨政幹部隊伍建設帶來挑戰。主要呈現四個方面問題:

㈠從黨政幹部隊伍總體情況上看,年齡老化現象比較嚴重。全縣現有黨政機關幹部1115人,其中縣級幹部30人,科級幹部630人,科員455人,平均年齡44.73歲(見下圖)。30歲以下的71人,其中公務員37人,僅佔3.3%。3個鄉鎮沒有30歲以下幹部,56個縣直部門只有11個單位有30歲以下幹部。50歲以上幹部佔22.5%。

㈡從黨政領導幹部梯次結構上看,後備幹部斷檔。630名科級幹部中,平均年齡45.58歲(見下圖)。正科級幹部中,30歲以下的僅1人,佔0.4%;50歲以上的102人,佔43.2%;副科級幹部中,30歲以下的21人,佔5.3%;50歲以上的94人,佔23.9%。56個縣直一級部門黨政班子平均年齡43.22歲,其中黨政正職平均年齡44.19歲,50歲以上的黨政正職8名,只有6個部門有30歲以下的班子成員,14個部門有31至35歲的班子成員,35歲以下黨政正職僅3名。

㈢從年輕幹部隊伍建設上看,外流現象比較嚴重。自XX年以來,全縣黨政機關新增工作人員19人,其中選調生14人,公務員5人,但同時調出或外流10人,8人為XX年後新進年輕幹部,流失數佔新進人員數的52.6%。由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引進各類人才65名,同時流失各類人才11名,全部為XX年後新進人員,流失數佔新進人員數的16.9%。

㈣行政編制總量有限,為新進黨政幹部帶來困難。全縣核定行政編制948個,實有工作人員974人,超編26人。受行政編制總量限制,每年申報的選調生、公務員計劃,因行政編制超編而被削減下來,每年分配選調生、公務員都很少,XX至XX年連續4年沒有公務員招錄指標。除公檢法外,縣直其它部門從98年之後沒有招錄過公務員,4個鄉鎮6年沒有新進人員。

二、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的原因分析

從調研情況看,解決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㈠政策法規原因。由於公務員凡進必考制度的確立,公開招考成為進入黨政機關的唯一渠道,縣級又沒有公務員招考權限,自身很難解決黨政幹部後繼乏人的問題。同時,公務員出口不暢,公務員保障機制與社會保障機制還沒完全對接,給幹部自謀職業增加了難度,導致公務員進了就不願出,等也要等到退休,佔用編制和崗位,無法補充新人。《公務員法》規定鄉鎮不能設置非領導職務,縣級不能選配縣級非領導職務,給非領導職務配備帶來難度,對充分調動年齡偏大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帶來一定影響。

㈡管理體制原因。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後,因受諸如編制、身份、待遇等剛性約束和限制,不同部門之間、不同行業之間幹部交流比較困難,特別是機關與企事業單位間的幹部難以交流,導致優秀年輕人才無法進入機關,進入機關後在培養上也有許多限制條件。我縣創新將編制掛靠在事業單位,人在機關工作的作法,與上級相關文件精神不符合,在編制管理、工資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對幹部的成長培養存在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不能在機關任中層幹部,不利於幹部的梯級培養。

㈢機構編制原因。按照上級機構編制從緊的要求,對鄉鎮、縣直行政編制和政法專項編制實行分層、分塊使用,但隨着鄉鎮職能的調整和全縣重點工作、主導產業的強化,出現了縣直超編,鄉鎮空編的現象,為縣直機關直接補充年輕幹部帶來困難。縣總工會定編4人,現有人員8人,平均年齡50歲,最年輕的44歲,年齡最大的57歲。縣統計局定編9人,實有人員10人,平均年齡46.8歲,年齡最小的39歲,為現任局長,中層業務骨幹都在52歲以上。由於總量超編,不能補充新人,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有時感到捉襟見肘。同時,中央已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核銷行政機關老幹編制和事業編制,一律不得繼續使用。全縣還有20個老幹編制人員和29個單列事業編制人員需要消化,給縣直機關補充年輕幹部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㈣城鄉差別原因。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貧困山區受經濟、交通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年輕幹部留不住,年輕幹部少,鄉鎮一級尤為突出。傅家堰鄉定編35個,實有幹部23人,30歲以下3人。仁和坪鎮定編45個,實有幹部41名,30歲幹部1人,30歲以下幹部沒有。

三、解決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的有益探索

為應對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的現象,我們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行有益探索,對解決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積累了經驗。

㈠強力推進中層幹部輪崗交流,激發幹部隊伍活力。按照“培養鍛鍊幹部,提高素質能力,增強機關效能”的工作要求,採取“培養式、競爭式、調整式、懲戒式、迴避式”等方式交流機關中層幹部。對有一定發展潛力、列入科級後備幹部培養的中層幹部,通過掛職鍛鍊、跟班學習、參與中心工作等形式,交流到鄉鎮、基層事業單位工作,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或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員,讓他們在一線接受實踐鍛鍊,豐富閲歷,增長才幹。對專業性較強、本機關無合適人選的職位,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對在同一單位同一崗位工作時間較長,積極性不高的幹部,實行調配交流。對羣眾舉報服務窗口崗位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經調查核實的,一律就地免職,調整工作崗位。對應當實行任職迴避或公務迴避的對象進行迴避式交流。自 年以來,全縣機關中層幹部輪崗124人,跨單位交流25人,到上級部門掛職鍛鍊10人,到信訪部門跟班學習18人,有效解決了機關中層“板結”問題。

㈡加強非領導幹部管理,發揮非領導幹部作用。出台了《科級非領導職務幹部管理暫行辦法》,對非領導職務幹部的職責、考核、管理、誡勉、免職作出了明確規定。根據非領導職務幹部的特點,按照“因才適用,因人定崗”的原則,發揮非領導職務幹部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比較高、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優勢,安排協助領導班子成員分管某一方面或負責某一方面工作,授權對專項工作進行檢查、督辦和指導。全縣現有科級非領導職務160人,平均年齡50.18歲,50歲以上113人,55歲以上的42人。參與領導班子分工的43人,協管一方面工作的35人,參與中心工作的26人。通過給科級非領導幹部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科級非領導幹部的工作熱情得到極大提升,提高了人才資源的使用效益。

㈢配備鄉鎮長助理,突破鄉鎮年輕幹部的補充渠道。為培養鍛鍊年輕幹部,提高年輕幹部的綜合素質,有效緩解鄉鎮年輕幹部缺乏的現狀。從XX年開始,分兩批從機關事業單位年輕幹部中選派了17名鄉鎮長助理,任期1至2年,進行掛職鍛鍊,跟蹤培養,拓寬事業單位與機關間幹部的流通渠道,在事業單位中發現、儲備優秀黨政後備人才,目前已有3名同志走上副科級領導崗位。

㈣競爭性選拔科級領導幹部,創造年輕幹部脱穎而出的機制。採取公開選拔,改革幹部初始提名、全程差額任用幹部等方式,拓寬年輕幹部來源渠道。XX年以來,先後面向全市公開選拔了11名科級領導幹部,任用人員中有3人來自縣外,4人來自事業單位,3人來自企業。對入圍考察對象的納入科級後備幹部進行管理和使用,目前有8人走上副科級領導崗位,其中7人來自事業單位。通過競爭性選拔幹部,優化了領導幹部隊伍結構,一批優秀年輕幹部脱穎而出。

㈤引進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年輕後備幹部。為緩解縣直機關年輕幹部嚴重缺乏的現狀,從 年開始,由組織部門牽頭,組成人才引進專班到高等院校開展人才引進工作,共引進急需緊缺人才65名,編制掛靠在機關二級事業單位,人在機關工作。目前絕大部分已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被組織部門納入科級後備幹部管理,為機關儲備了一批年輕黨政後備幹部。

四、解決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的對策建議

解決全縣黨政幹部隊伍年齡嚴重老化問題是一項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公務員法》和《幹部任用條例》有關規定,着眼長遠,大膽創新,勇於探索,穩步推進,確保取得實效。

㈠建立學習培訓機制,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思想決定行動,良好的工作心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目前,部分45歲以上幹部在心態上存在誤區,科級領導幹部認為自己是最後一屆在班子裏面,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工作動力不足;一般幹部認為提拔無望,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不思進取。現代科學研究表明,45至65歲是人的精力、心智、經驗、能力等綜合因素髮展的最好時期,尤其是對於管理者而言正是事業的高峯期。要按照“推動科學發展,提升能力素質”的需要,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加強與年齡老化幹部的思想溝通和交流,進行激勵性教育和引導,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鼓勵他們以良好的心態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發揮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比較高,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優勢,對年輕幹部進行傳幫帶,提高整個機關工作效能。

㈡建立幹部交流機制,激發幹部隊伍活力。幹部的經常性流動,能夠激發幹部工作活力,提高綜合素質,也能在局部範圍內解決年齡老化問題。特別對年齡老化幹部,由於思想和身體原因對工作產生了惰性,更需要交流來激發工作動力。對年齡老化特別嚴重的單位,由組織部門採取培養式、調整式的方式,根據工作需要,在幹部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理論水平、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勝任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原則、條件和方式開展幹部經常性跨部門輪崗交流,改變一個部門由於幹部年齡過於老化導致的機關活力不強和幹部長期在一個崗位、一個部門、一個行業工作,出現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動力不足、工作創新不強等問題,激發幹部的工作熱情,使幹部在新的工作崗位煥發出全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實現有限的崗位資源和寶貴的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㈢建立政策激勵機制,提高幹部工作熱情。科學有效的幹部激勵機制能充分發揮幹部的內在動力,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一是出台激勵政策。按照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目標激勵與過程激勵相結合、整體激勵與層次激勵相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的原則,出台科學、系統、有效的幹部激勵政策。從事業長遠發展着眼,保護各年齡段幹部的積極性,做到講年齡而不唯年齡,對符合德才條件的,該提拔仍然要提拔,調動年齡老化幹部工作積極性。二是合理配備非領導職務。拓寬縣鄉兩級非領導職務配備辦法,對縣直科級非領導職務職數比例不完全與班子成員職數掛鈎,而與幹部編制、工作績效等掛鈎;在鄉鎮設置一定比例的科級助理、科級幹事等非領導職務,以選拔長期在鄉鎮工作,表現較突出、能力較強的一般幹部擔任非領導職務,解決政治待遇。三是實行獎懲制度。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相關程序,建立優秀幹部專項獎勵資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年齡老化幹部進行一些特別的表彰,以肯定工作成績,對工作不負責、不認真的幹部該批評的要批評,該處理的要處理,不能一團和氣,要分出檔次。

㈣建立動態儲備機制,科學規劃幹部隊伍建設。改善幹部隊伍年齡問題,最直接、最現實是加大年輕幹部的儲備力度,但又不能急於求成,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進人的數量上體現可持續發展。根據人口、地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等綜合方面的情況,科學預測幹部的年更新率,以幹部的年更新率來設置幹部年進入係數,適度擴大招錄比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幹部數及專業等方面的要求,確保幹部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全縣從 至2018年XX年將退休黨政幹部349人,年平均35人(見下圖),還有部分工作年限滿30年的符合退休政策人員可能提前退休,從2012年進入退休高峯期。依據這一數據,科學制定幹部隊伍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通過5至XX年的努力,使幹部隊伍呈現一個老中青結合的良性梯次,為黨的事業提供堅強的可持續的人才保障。

㈤綜合調配編制資源,優化幹部隊伍組合。在編制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探索打破編制按鄉鎮、縣直條塊分割、受限於統籌調配的現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對編制進行動態調整,避免出現“進人無編與結構性空編”共存的現象,造成編制閒置。通過編制的動態調整,一方面促進幹部的適當交流,另一方面用於年輕幹部的調整補充,實現幹部隊伍老中青結合,優化幹部隊伍組合,提高編制使用效益。圍繞全縣發展實際,有選擇性對重點項目,重點工作和承擔社會事務任務重的單位,在編制調配上給予重點傾斜。

㈥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暢通幹部出口渠道。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公務員正常退出的重要決定因素,建立公務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保障體系與社會保險機制的對接,能夠有效解決公務員正常退出的後顧之憂。可根據實際探索出台提前退休、自願辭去公職從事經營活動的激勵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的牽引和導向作用,擴大和暢通幹部出口渠道。對工齡滿30年或男年滿55週歲、女滿50週歲的黨政幹部,鼓勵提前退養或退休,退出編制,退出崗位,保留待遇,引進新人。鼓勵有一技之長、有一定經營頭腦、有到市場拼打意願的幹部自動退職、自謀職業,創辦經濟組織和各種社會服務組織,給予相應的政策優惠和待遇,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

農村基層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4ogm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