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以誦帶講,通過反覆誦讀,引領學生完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反覆誦讀,引領學生品味課文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如何啟發學生準確、深入的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堂

導語(從文言學習入手):

大家學習文言文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好,今天老師給大家一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那就是:反覆誦讀

蘇東坡説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見朗讀是理解的基礎,因此我們嘗試用朗讀來帶動理解要求:一要讀準、二要讀熟,讀懂、三、讀出情感

幻燈展示:三步誦讀法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幻燈展示:第一遍誦讀:讀準字音

我們先來聽課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讀準的呢?看哪些字詞和我們平常的讀音不一樣

1、教師範背課文

要引導學生關注的字音有:縋共闕逢説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燈展示:三類字

設計思路: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落實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礎知識並引導學生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據字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來確定的

幻燈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寫形

2、學生活動:齊讀課文

古人讀書主張“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業誦數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所以,在第一環節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幾點同學們來讀一讀

(教師點評,從字音和感情上引導)你們覺得在感情上和老師的比較有什麼不同?

(評價的語言:字正腔圓,平淡,無起伏,無感染力)

三、讀清句讀,讀懂內容

1、誦讀課文的方法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首先是要讀懂課文的內容,其次是要學會“抑揚頓挫”什麼是“抑揚頓挫”呢?

那就要通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來表其心,抒其意,傳其情特別重要的是八個字且把這方法説成“八字誦讀法”吧

幻燈展示: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

2、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課文的內容吧,文章説了一件什麼事?

為什麼要去擊退秦師呢?結局如何

板書: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説退秦師

晉軍撒軍

四、處理課文的誦讀

1、第一自然段(教師範讀)

我先來試讀第一段,然後和大家説説我是如何處理的,為什麼如此處理

總的來説本段在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因此語速較慢其中“無禮、貳、晉、秦、軍”重讀,因為要強調而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是動詞,當“駐紮”講

同學們來試一試,那一位?

學生活動:找一個男生來試讀,然後全體男生再讀

2、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三個對話的語氣入手品讀)

國家出現了緊急情況,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啊,於是就有了我們第二自然段的對話大家先試着揣摩一下這三個説話時的語氣,該如何處理那一位來試試

學生活動:找三位男同學分別誦讀

追問:為什麼這麼處理?

提問:僅僅是鄭伯的幾句話就打動了燭之武嗎?

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如果沒有學生願意站起來的話,教師則從以下角度去啟發:當我們做決定的時候,誰起主要作用別人對你有沒有影響?

在語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沉重、堅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個情真意切、心平氣和的鄭伯:更看到了一個在國家危難之時深明大義、義無返顧的燭之武

3、第三自然段(從説話時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討)(在這一環節中如果學生沒有反應,那教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激發引導:譬如可以把秦、晉、鄭比作三個人,實際上就是孩提時經常玩的遊戲,就如你得罪了同學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學乙,甲乙分別在你回家的那條路上一頭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師外,你走哪條路,用什麼辦法説服他?先認錯,再瓦解、再誘惑)

我們燭之武是用什麼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呢?説服秦國國君

(1)第一步舍鄭

首先説了什麼?這兒,如何處理?

以退為進,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説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2)第二步亡鄭

接下來説了什麼?

闡明利害,動搖秦君,平緩而又委婉,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動秦伯之心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3)第三步扶鄭

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接下來又説了什麼呢?

更加誠懇,替秦着想,以利相誘,用中速讀放慢,平緩、誠懇

本環節要落實這些文言知識:東道主,行李,執事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4)第四步離間

燭之武另換角度,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前快後慢,對其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的不屑一顧,激憤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5)、第四步:

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最後,順利完成任務,形勢放鬆,語氣平緩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本文章最精彩的第三自然段,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強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的燭之武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後人仰慕!

學生活動:整體誦讀本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的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4、第四自然段(從語氣入手)

事情圓滿解決了,可此時支節橫生有人心中不平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呢?

堅決反對,曉之以理語氣中速而堅定

五、讀出感情

有了對作者想表達情感的理解就完了嗎?不是,還要在誦讀把我們自己的經驗和情感注入過去,讓自己的誦讀更有情感,更有韻味,做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幻燈展示: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學生活動:師生齊讀課文

六、結束語

希望今天的學習能給大家找到打開學習枯燥文言文這扇門的一把鑰匙,讓你們對我們古老的文字產生誦讀的興趣,並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讓我們的文言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六、作業:背誦課文

七 板書設計

文章脈絡:秦晉圍鄭------- 燭之武臨危受命--------- 燭之武退秦師--------晉師撤離

勸説藝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説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

《燭之武退秦師》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説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必修一第二單元,本單元是古代記敍散文單元。學習本單元,既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鑑敍事藝術。本文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圍攻鄭國,鄭國危在旦夕,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兩國人馬自動撤退的故事。

關於文言文的學習,《課程標準》有兩方面的要求: 一是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二是體會作品中藴含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

依據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左傳》有關文學常識,積累文言知識。

2、能力目標:學習提要鈎玄的閲讀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難點:對燭之武高超説辭藝術的賞析。

二、説教法和學法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就是讓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同學們自覺主動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分析,共享學習成果。高中的同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大部分同學對文言文有一種畏懼心理,缺乏興趣。本文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老師更要做好引導,使學生樹立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我準備採用情境教學法和討論分析法學習本文。

情境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組織形式多樣的朗讀,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讓學生獲得感同身受的效果。討論分析法就是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分析,去感悟,老師可合理啟發補充。

學法上,除了誦讀法,歸納法外,還要採用提要鈎玄法,抓住關鍵詞語,探求精深的道理,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但教有法而無定法,還要依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豐富課堂,在教學中需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二課時。第一課時以閲讀課文、歸納文言知識為主;第二課時以分析課文、鑑賞人物形象為主。

三、説教學過程

下面介紹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語是(為了國家安危不計個人恩怨,這需要怎樣的胸襟?孤身一人深入秦軍大營,這需要怎樣的勇氣?以一番説辭巧妙化解亡國之危,這需要怎樣的智慧?讀完《燭之武退秦師》,你就會找到答案。)此導語在於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誦讀感知、疏通文本

文言敍事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注意反覆誦讀,悉心體會。

1、聽讀全文,糾正字音

2、自讀全文,同時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句子。

3、疏通文本,解決不理解的字句子。

4、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

(三)討論分析,鑑賞課文

1、理清思路: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説退秦師--晉師撤離

2、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他是怎樣出場的?

分析戰爭的背景和原因:兩點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説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為五層:(學生討論,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1)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説服秦伯提供可能。

2)説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3)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4)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5)從歷史説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

4、鑑賞人物形象

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理由是什麼?

鄭 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

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

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羣。

秦 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 政治手腕了得。

晉 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藉口,沉着應對,有政治家的風度。

5、人們評價燭之武時,有的説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説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題為開放題,只要自圓其説即可。

觀點示例:

⑴ 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係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説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後,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寥寥數語就説服了秦君,憑三寸之舌勸退強敵,可見,燭之武是一位辯士。

所以説,《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使學生迅速的抓住課文要點和文章的結構脈絡。在板書上我力求節儉明瞭,既點名本課的重點,又方便學生理解。秉持着這種理念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燭之武退秦師

開端——秦晉圍鄭——出使緣由

發展——臨危受命——深明大義,以國家為重

高潮——勸退秦師——智勇雙全,不卑不亢

結局——結盟、協防、撤軍——不辱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wk43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