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五柳先生傳》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五柳先生傳》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五柳先生傳》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

2、學習本文簡潔洗煉、畫龍點睛的語言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以幫助學生體會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為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以課文為基礎,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容,加深理解。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1、營造氛圍,指導方法

今天上課的兩條要求:

第一,身心放鬆,平等相處,無拘無束,説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來,讀出自我,開動大腦,讀出困惑。

(做一個小遊戲,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鬆了。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們不妨照此方法來讀讀今天要學的課文《五柳先生傳》。)

2、初讀課文,疏通字詞(範讀、自由讀、重點讀、齊讀)

3、充分討論,體會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寫他哪方面特點?

寫他喝酒的篇幅最長,也最傳神(體會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寫到了酒,大家還記得哪些,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等)大家看看這些詩都不約而同的與一個字聯繫在一起,哪一個字——愁,那麼,我們來看看“五柳先生”為什麼而愁呢?

d.這時候我們便可以討論一下《五柳先生傳》是不是作者的自傳?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須先簡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生平簡介)。

4、歸納特點、仿寫自我

a.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本文之美,不是一種誇飾之美,也不是一種拙樸之美,而是一種洗煉之美。楊延芝曾説:“金銀出於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孫聯奎也説過:“不洗不淨,不煉不純。”本文正是簡潔洗煉的典範。寫人物、抓住特點,寥寥幾筆,栩栩如生。這麼有意義的方法,何不嘗試一下?

b.用極少的語言(一個段落,一句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個例子。

5、重温課文,熟讀成誦

附錄一: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時代由於受家庭和儒經的影響,曾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二十九歲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參軍之類的小官。他早年便有愛慕自然,貪羨隱逸的思想。當仕途不得志時,就更懷念這種生活。所以,在這十多年裏,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不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變化,就在這一年,他親自參加了勞動,因“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歎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解職而歸。從此,完全走向了歸田的道路。終年63歲。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現實完全絕望之後,採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120多首,散文6篇,辭賦3篇及其它韻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污濁的現實表現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讚美。如《飲酒》、《歸園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詩並記》,表現了他對理想社會的嚮往。

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寫來表現農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象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附錄二: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餘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醉,古來聖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日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娛,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附錄三:

名家談讀書

朱熹:“凡讀書,須字字讀得響亮……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説,自曉其義也。”

“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之於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

陸象山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王富仁:“好的書,是讀過就‘懂’的,‘讀’同‘解’(理解)是同時完成的,在這個意義上,‘讀’就是‘解’,‘解’就是‘讀’,‘解’是在‘讀’的過程中或讀後自然發生的現象。不存在一個‘甚解’的問題。‘好讀書’,不求甚解才是一種正常的讀書方法,接受方式。”

林語堂説:“興味到時,拿起書來便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才是不失讀書之本意。”

附錄四:

陶淵明詩選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所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滿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詠山海經》(十)

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苦心,良辰詎可待。

《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篇二

五柳先生傳(第二課時)

一 導入

各位同學,假使我們現在都變成了鳥,有兩種生活方式可供選擇:一是做寓居於鳥籠的 金絲雀,衣食無憂,冷暖不愁,但要察言觀色、強言歡笑;一是做翱翔於天際的鴻雁, 任意東西,自由往來,但要忍飢挨餓,經歷風雨。

你會選擇哪種生活呢?請説明理由。

(指名回答) 的確,當物質和自由兩者不可兼得之時,大多數人會難以抉擇。而真正崇尚自由的人, 則會毅然摒棄物質,選擇自由。即使忍受物質的匱乏,也要固守精神世界的純淨和獨 立。東晉的大詩人陶淵明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今天我們要學習陶淵明假託五柳先生之 名所寫的一篇自傳,一同走進陶淵明的內心世界,感受他高潔的精神氣質。

二 初讀全文

1.文中哪些語句介紹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從中可看出五柳先生具有怎樣 的品性?

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活:住------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晏

衣------短褐穿結 如 安貧樂道

食------簞瓢屢空 也

志趣: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

喝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率真自然

著文------常著文,娛己示志

2.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 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並不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 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

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 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 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4.齊讀全文。

三 拓展提升

1.閲讀詩作,分析作者於詩中所抒發的情懷,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和認識?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①],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②],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③] 。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④],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⑤]。

註釋: [①]適俗:適應世俗。韻:情調、風度。 [②]塵網: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羅。這裏指仕途。 [③]羈鳥:籠中之鳥。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 自己懷戀舊居。 [④]暖曖:暗淡的樣子。 [⑤]樊:柵欄。樊籠:蓄鳥工具,這裏比喻仕途。返自然:指歸耕園田。這兩句是説 自己象籠中的鳥一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①學生根據註釋疏通詩意。

②指名回答問題。 (板書:返自然------田園的淳樸)

2.介紹陶淵明的出仕經歷,思考從中可獲取哪些信息。

陶淵明二十九歲時,為謀出路,開始走上仕途。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職” 便辭官而歸。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職,在家中閒居了六、七年。三十六歲時,作荊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辭歸。四十歲時,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後又作建 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四十一歲辭歸。同年八月,在親友的勸説下,出任彭 澤令。任職八十餘天,便解綬辭官回鄉。隱居之後,朝廷還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 拒絕了。

①他也曾有兼濟天下之志,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②他的辭官歸隱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與黑暗官場徹底決裂。

3.介紹東晉世風,思考由此對五柳先生的精神氣質有何深刻理解。

東晉世風是政治動盪,社會黑暗,風氣污濁,講究門第,等級森嚴,追名逐利,醉心於 富貴,官場上勾心鬥角,充滿了虛偽和欺詐,崇尚風雅、崇尚玄談,而且講究繁文縟節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中要束帶迎接)。

(板書:返自然------人格的獨立 精神的自由)

四 課堂小結

陶淵明是南山下的一株黃菊,在眾芳搖落之際,他獨自媗妍;陶淵明是天宇間的一朵白 雲,在烏雲蔽日之時,他飄然遠離,固守着自身的純潔。籠中的金絲雀或會因乖巧引起 人們的憐惜,但只有自由翱翔於天際的鴻雁才能激起我們的崇敬。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 ,體會五柳先生在濁世之中,卓然不羣,潔身自好的操節。

五 板書

返自然------田園的淳樸 人格的獨立 精神的自由

《五柳先生傳》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五柳先生甘守貧賤、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樂。

⑵、文靜而不多言談尋求真知。

⑶、嗜酒曠達不矯情、不放肆。

2、學習本文簡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簡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古人的性情品德

教學過程:

1、簡介傳文體的特點。

2、簡介作者。

3、簡介此文寫作的背景。

4、教師範讀課文。

5、應注意的字詞

輒()吝情()短褐穿結()簞()晏()黔()汲汲()儔()銜觴()歟()

6、分析課文結構

⑴、(1節)介紹了五柳先生的家境、習性及其志趣。

⑵、(2節)用史傳的結尾格式加了一個讚語,集中陳述了傳主安貧守節的性格特徵和卓爾不羣的理想。

7、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應注意如下詞語:

何許:何處

許,地方,處所。

詳:詳細地知道。

因:因此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號:別號,人名外的自稱。

焉:語氣詞,表決定,相當於矣。

(依史傳體例開頭介紹傳主的性字、籍貫。)

不求甚解:不追求過細的理解。這裏指不拘泥於字面,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

會意:對書中的精神實質有所領會。

性:人的本性。

嗜:喜愛,愛好。

舊: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説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或:有時。

置酒:準備酒。

招之:邀請他。

造:到去。

輒:每每,總是。

盡: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點也不。曾不連用加強否定語氣。

吝情:感情上計較,指留戀、顧戀。

環堵:房屋四周。堵,牆壁。

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

簞: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蘆。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自娛:使自己歡娛。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家境、習性、卓爾不羣的志趣)

8、講讀課文的第二部分

贊;史傳文章結尾的評語。

慼慼:愁苦的樣子。

汲汲:急迫追求的樣子。

極:推究。

茲:代詞,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這樣的人,指黔婁。

儔:類。

銜觴:口銜酒杯,指飲酒。觴,酒杯

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使快樂。志,心意,志向。

9、板書

性字、籍貫無性字、無籍貫

家境

貧寒

習性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五柳先生

好讀書

(不求甚解,求真知、會意於精神)

卓爾不羣

志趣

好喝酒

(任性曠達、不矯情、不放肆)

好寫文章

(頗示己見、忘懷得失)

10、佈置作業

《五柳先生傳》教案設計 篇四

執教:洛城中學 趙磊

點評:山東省壽光市教研室劉湘玉、首都師大文學院劉佔泉

《五柳先生傳》教學實錄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過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説一段文字,請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見到過?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生:《桃花源記》。

師:對,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們以前還學過陶淵明的什麼文章?

生:《歸園田居》。

師:咱們一起背誦一下好嗎?記不起來的同學可以看一下屏幕。

(師生齊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為。)

師:詩中描繪了詩人在優美的田園中勞動,那種情景,充滿了詩情畫意。那麼,陶淵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走近陶淵明,走近“五柳先生”。(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你的課本108頁,聽老師把課文誦讀一遍。聽的同時注意看一看,從字、詞、句到內容,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師配樂背誦課文,電腦映示)

師:通過聽讀文章,大家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要善於發現,古人説:學源於思,思起於疑。有時發現一個問

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生:從文章內容來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本人,那為什麼還要説“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生:他是隱士,寫上了名字就不是隱士了。

生:怕寫上自己的名字給自己帶來麻煩。可能是怕文字獄。

師:那個時候可能還沒有文字獄吧。孟子曾經提出過“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就是在讀一篇文章時,要深入的

瞭解詩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詩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否則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那麼陶淵

明所處的時代是什麼樣的呢?

生:他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名門望族世襲高位,而有志之士卻不能做官。

師:你的學識可真淵博!晉末反動的門閥制度已發展到了極端,可以説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那陶淵

明説“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其目的是什麼呢?誰來為剛才的那位同學解答一下?

生:這樣説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門望族行列之外,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背道而馳,以此來反抗當時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生:“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好像有些矛盾?喜歡讀書,為什麼又説讀得不認真呢?

師:“不求甚解”的“甚”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過分。

師:這句話的意思是——

生:不過分注重細枝末節的東西。

師:那他注重是什麼呢?

生:“每有會意”,注重的是文章的意旨。

師:這可算得上是上乘讀書法哩,我們為它註冊個商標吧,就叫——

生:就叫“不求甚解讀書法”吧。

師:那你能不能為同學介紹一下這種讀書方法呢?

生:拿過一篇文章,先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的意思,暫時繞過不明白的地方,以後再逐步解決。

師:你的悟性可真高啊!課下可別忘了註冊喲。(生笑)

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性嗜酒”的“嗜”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同學願為他解釋一下?

生:“嗜”就是愛好。

師:是愛好嗎?有一個詞是叫——

生:嗜好。

生:過分愛好才叫“嗜”。

師:據説,陶淵明由於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謀官。他在當彭澤縣令的時候,一到任,就下令部下把自己的屬地全

部種上糯米,知道為什麼嗎?對,糯米是用來釀酒。他説:只要有酒喝,我就心滿意足了。可是他的妻子卻

不同意,兩個人爭執不下。最後,陶淵明採取了妥協的辦法,把五十畝地種上了大米,而把剩下的全種上了

糯米。可見,在他老人家那兒,喝酒可比吃飯重要的多呢。(眾生笑)

生:“造飲輒盡”是什麼意思?

(師介紹猜讀法:結合上下文,聯繫已有經驗,請學生組詞並解釋。造:造訪,到。輒:淺嘗輒止,就)

生:“曾不吝情去留。”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師適時講授翻譯方法,“信、達、雅”,信,即為忠實可信,要忠實於原文的意思;達,即為通達,語句要通順流暢;雅,文筆要優美,典雅。引導學生直譯一遍,再意譯一遍。生直譯為:不曾掛心離開或是離下。生意譯為:説來就來,説走就走,了無牽掛。)

(運用所學的翻譯方法,生通譯一篇課文。一生讀,一生譯,同桌、前後桌合作)

師:這篇文章的內容大家都能瞭解了,那麼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把文章內容説一説呢?(一生複述)

師:有人説,陶淵明的文章都達到了“入畫”的效果,如果説我們剛才背過的《桃花源記》和《歸園田居》中分別描繪了一幅風景畫,那麼,你覺得《五柳先生傳》中描繪的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生:風格畫、人物畫、肖像畫、自畫像……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有見地,我們還是叫它“人物畫像”或“自畫像”吧。你們看,不經意的幾筆點染,就把 “五柳先生”的音容笑貌全給勾畫出來了。這篇文章是按照史傳體例寫的。這種文體最早見於《史記》,它一般分為“傳文”和“贊”兩部分。前者用來敍述人物的生平行事,後者用來評價人物品格。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一篇自傳,你看一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自己的?又是怎樣寫的?能不能找出有關的句子。

(生討論後,指名回答。)

生:寫了自已的生活。“環堵蕭然……簞瓢屢空,晏如也。”

生:寫了自己愛好。“好讀書,不求甚解……吝情去留。”

生:寫了自己的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寫文章。“常著文章自娛……以此自終。”

生:寫了自己名字的由來。“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因以為號焉。”

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分別寫了自己名字的由來、性格、愛好(讀書、飲酒、寫文章) 和生活,如果你能把這幾個方面的句子連起來,第一部分的內容你就能背誦下來了。這就個線索就好比是一條藤,再加上幾個可以幫助你記憶的詞語,就是瓜了,就叫做順藤摸瓜背誦法吧。同學們能不能找幾個可以

幫助你記憶的詞語?

生:課文中有很多個“不”。

生:一共有九個“不”。

師:大家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試着背一下。

(師生共同背誦。)

師:大部分同學都能夠背誦下來。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平日不把功名利祿放在心上。其實,陶淵明也並非天生的隱士,他從小便有“大濟蒼生”之志,滿懷着“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美好幻想,寒窗苦讀,遍訪名士,三十歲幾經周折才謀得一個彭澤令的小芝麻官,不僅經世濟民的遠大抱負難以實現,而且還要降志辱身,和官場裏的那些人逢迎周旋。其間因為他不向權貴屈膝獻媚,“不為五斗折腰”,因此棄官歸隱田園。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個故事的?

生:陶淵明在做彭澤縣縣令的時候,郡官派督郵來視察工作,縣史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歎息説: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當天,就辭官歸不幹了。

師:一紙痛快淋漓的《歸去來兮辭》,使官場裏少了一個畏瑣的小人物,而詩壇上卻擎起了一支如椽大筆,一掃

六朝浮華的陋習,開一代田園詩風。陶淵明一生著作頗豐,僅《飲酒詩》便有20多首,其中一首中這樣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下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電腦映示)那種恬談的、與世無爭的態度和安然自樂的心境囊括其中。不僅如此,陶淵明對待生死也非常看得開,他甚至在死前兩個月還為自己寫了《拘歌》呢:“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崔僥。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電腦映示)詩中描繪了自己死亡的時間、出殯的季節、墳地的環境有以及入葬後親人的反映和自己靈魂的歸所。面對死亡,他能如此超脱。那麼,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調去課文呢?

生:恬談的、與世無爭的、心無雜念的、心情坦然、放鬆。

師:對。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着陶淵明是如何安然自樂,心無雜念,讀的時候,心情恬淡,放鬆,達到忘我的境界,就像於漪筆下的國文老師“頭與肩膀左右搖擺着”,魯迅筆下的壽鏡吾老先生,讀到高興時,甚至可以搖頭晃腦,得意忘形。你能不能試着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讀,學生自評。)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理解五柳先生的風格,那麼他又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呢?你能不能找出有關的句子。

生:説自己是黔婁一類的人,“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

師:你能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生講解意思。)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看註釋知道的。(生笑)

師:我們讀書的時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看註釋,如果註釋上沒有,就要查資料或者是查工具書,這就是人

們所説的“立體讀書法。”希望同學們都要學會運用這種好的讀書方法。

師:我們以前也學過陶淵明的不少作品,對於陶淵明我們也有所瞭解,你覺得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陶淵明生活簡樸,不慕榮利。

生:他態度隨和,性情平靜,與世無爭,就像是出家人一樣。

生:我覺得陶淵明不敢面對現實,不敢與現實作鬥爭,而是選擇了逃避,他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

師:這個同學的回答非常有見地,“我覺得”這種回答很好,説出了不同de聲音,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沒有同學想反駁他?

生:我覺得陶淵明歸隱後,那種簡樸的生活作風,可以讓整天為功名而奔波的人感到羞恥。生:可是他面對貧困的生活卻不去改變,還是安然自樂,我覺得他沒有上進心。

生:他雖然歸隱了田園,卻不能真正的脱離社會,他只是在精神上自欺欺人罷了。

生:你們為什麼總是看到別人的不足,而不去看他的閃光點呢?如果他不歸於田園,如果他不與世無爭,就不會 有那麼多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那麼你們還讀什麼?還欣賞什麼呢?還評價什麼呢?

師:真是“口鋒如刀”啊,剛才同學們各抒己見,從不同的側面評價了五柳先生。我們不能苛求古人,陶淵明不 滿於當時的政治和當時的社會,他要逃避的是官場,但他不可能逃避生活。……我們學習文言文,不僅要記誦、品評、領會要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積累。積累文中好的句子和四字短語。你看一看,本文中值得你積累的內容有哪些?

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師:為什麼要積累它?

生:我要把讀書當成是一種樂事,讀書可以使我精神愉悦。

生:不慼慼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我要像陶淵明那樣淡泊明志,不為名利所累,活得淵灑一點。

生:不慕榮利。我要用這種話勉勵自己,不去追求名利,多做些有益於他人的事情。

生:閒靜少言,我很欣賞他的這種氣質。

生:我想積累黔婁之妻、不為五斗米折腰、簞瓢屢空。這些典故,我想寫作文的時候可能會用得着。

師:在這裏,我介紹一種積累的方法給大家,叫卡片讀書法。(電腦映示)魯迅寫作《中國小説史略》,分類摘抄的卡片有5000多張。我們可以用此法對所學課文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形成知識板塊。大家在課下把自己想要積累的內容做成讀書卡片,注意卡片的體例要一致,在固定的位置註明項目、編號、類別、題目、作者、出版社、摘抄的時間等。大小要適當,便於收藏。下面讓老師來小結一下:鄉村的夜,分外沉寂,勞作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酣然入睡,月華如水,灑滿冷冷清清

的小茅屋。主人輾轉反側,夜不成寐。“守拙歸園田,開荒南野際”,屈指算來已有數載,那南山下的豆苗已復茂盛,那東籬邊的菊花正在怒放,檐後的榆柳已蔚然成陰,堂前的桃李已下自成蹊……這時月光移上宅邊的五柳樹,樹影婆娑,婀娜可愛。老人不禁思緒如潮,浮想聯翩,鋪紙研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五柳先生傳》。

(師生在配樂背誦中下課。)

[劉湘玉評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可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塞給學生知識更重要。趙磊老師的這堂課,不求句句串講、字字落實,而是貫之以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讀的方法(知人論世讀書法,入情入境讀書法,立體讀書法)、譯的方法(信達雅的翻譯原則,直譯和意譯的翻譯方法,猜讀法)、背的方法(重點詞語背誦法,線索背誦法)、積累的方法(卡片讀書法),在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實現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讓學生在質疑問難中探究發現,在讀讀背背中積累語言,在各抒己見中昇華認識。

在趙老師的課堂上,始終洋溢着一種親和力,散發着一種感染力,師生在積極、友好的交流中,質疑、探討、辯論、創建。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由課堂的主角變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熱情的鼓勵學生説出了不同de聲音,發表了自己獨待的看法。

從學生“口鋒如刀”的爭辯中,從學生若有所思的表情中,從學生不吐不快的表達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精神狀態是生機勃勃,學生的思維在交鋒中已迸射出閃亮的火花。師生在對文本進行二度解讀的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學習的方法,我想,更重要的是一種批叛的思維,一種人格的影響,這才是最可珍貴的。

[課後談]

也説説“方法”

劉佔泉

過程與方法,無疑應該特別重視,使這個維度發揮出應有的制約作用。但是,“方法”不能與“過程”脱節,——我們是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和運用“方法”,形象地講,即:授之以漁的目的是逮住魚,不是逮住一堆“方法”。從這個角度來審視趙磊老師執教的文言閲讀課,我覺得特色是鮮明的,其中,查找文字疑點並妥善解決、指導背誦、利用卡片來積累語句等,尤其做得紮實、漂亮。讀的是文言文,所運用的學習方法也應該合乎文言閲讀的特點,滿足相關的教學需要,這方面趙老師把握得準確,具有比較強的教學自覺性。

但也有可以商量的地方。比如,翻譯方面的“信達雅”是不是一定要提出來?“知人論世”的要求是不是一定要提出來?(思想內容之“睛”點明即可,深究是否有必要,能不能“深”得下去?)如果旁生的枝節適當刪刈一些,集中力量顧及課文本身的文字,誦讀美讀,含英咀華,或許可以更從容,更細緻,更紮實。

由此我想到,學習“方法”與運用“方法”的有機聯結,其背後還有一個要害問題,即如何在文言教學領域裏有的放矢和因地制宜。文言閲讀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若是算筆大帳,不能不叫人觸目驚心:現在上中學的學生,國小六年幾乎沒有怎麼接觸文言語料(極個別的實驗學校除外),這當然不合理,甚至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木已成舟,我們一時還管不了。但看到矛盾,盡力彌補,還是應該做的。也就是説,中學六年,在語文課時鋭減的情況下,要為文言教學設置“特區”,想方設法針對其特殊需要來調整戰略安排。具體講,就是充分照顧到文言閲讀與白話閲讀的差別,在咀嚼文字、積累語料、增強語感方面多下功夫,花足氣力。准此,文言教學的主要方法,最好切合文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有些可以挪到本站裏做的事情,能否不攪和在文言教學的極其有限的課時裏恣意延伸擴展?

因此,我非常讚賞趙老師採取誦(美)讀課文的作法,他叫學生體會陶潛作文時的心境,讀的時候,模仿於漪老師筆下那位國文先生“頭與肩膀左右搖擺”,魯迅筆下壽鏡吾老先生讀到高興時搖頭晃腦,——這實質上是在強調用讀文言的腔調來讀文言。當今,這樣教文言,屬於另類吧,我卻讚賞這樣的“另類”,以為如果在文言方面尚未入門的時候,把文言語料和白話語料用同一種讀法來讀,朗讀和教讀,都是不對的。趙老師還用其他方法幫助學生熟悉課文語句,掌握背誦的“訣竅”,積累文言語感。這些,都是文言教學本身所特別需要做的事情。聯想到近些年經常接觸到橫生枝節的文言閲讀課,不好好學“文言”,卻在其他方面裝點得花團錦簇,的確有喧賓奪主的弊病,浪費了文言學習的寶貴時光。

總之,首先要算大帳,叫“方法”種種有所附屬,有自己的依歸。我認為,“方法”永遠是第二位的東西,是為養成能力而服務的。就像游泳的方法、捕魚的方法一樣,一是要真正於學習方法的人有用,二是要在運用中真正掌握住,三是要將方法變為習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必須學會游泳,必須捕到魚,否則“授之以漁”就成了一句空話。鑑於今天的母語教學現狀,這層道理,在文言學習領域裏,尤其有必要廣為宣講。

《五柳先生傳》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傳》是人教版中學語文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短篇傳記,這篇課文字數不多,但寥寥數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敍為主,重在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後一段以議論為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讚揚。閲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指導思想】

當今社會正處於一種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中學生的閲讀能力,説到底也是一種信息的理解、辨別、篩選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題眼”、“文眼”、“字眼”、“詞眼”、“句眼”、“段眼”等。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訓練的結果。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也是需要訓練的。一方面要有老師的指導(訓),另一方面要有學生的自主學習(練)。但訓練方式不是大搞題海戰術,而是要集中體現在三兩個精煉的課堂提問中,通過師生互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新課標”試行以後,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對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國中生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打開學生的思維,已經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就必須啟發學生,引導探究。落實到課堂教學上,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發現質疑,積極思維。最後結果是否與教師的預想吻合,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啟發思維探究的過程,答案可以豐富多彩。

迴歸“人文”是“新課標”的另一面重要旗幟。值得指出的是,人是社會的人,也是歷史的人,人文精神除了橫向的相通,還有縱向的傳承。而“文學即人學”,要深層探究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與精神風貌,就離不開從縱、橫兩方面進行印證。具體而言,就是在教學中要以教材為觸發點,比較,遷移,打開一道口子,讓神祕的天光照進來,激發出學生超越教材的感悟,從而領悟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實現人格與情感的昇華。

【教學設想】

1、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課文的真實情境,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體驗故事,進行自主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語感,陶冶情操

2、從讀入手,瞭解文章大意,以突出文言文特色;通過引導學生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感悟他消極避世的思想,並貫穿寫人的方法,從而延伸到運用語言的目的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彙,理解有關的文言詞語的含義,培養學生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的關鍵信息的能力。品析詞句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老師的點撥下進行探究五柳先生的形象,瞭解古代人物傳記的寫法及特點,學習運用樸素洗練的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志趣。啟發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教學重難點】

1、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把握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

2、掌握與理解有關詞語和對有關語句的理解

3、遷移訓練,激發學生超越作品的感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

2、蒐集有關陶淵明的相關資料

3、請學生提前瞭解陶淵明其人,回憶以前學過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陶淵明是東晉詩人。東晉末年,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他隱居農村後,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桃花源記》和《歸園田居》(其三),這節課我們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五柳先生傳》。

(二)進入文本

(1)、研習課文。

1、讓學生聽錄音,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節奏。

和讀課文,明確節奏。

學生邊隨錄音輕聲誦讀課文邊標劃節奏。

如三字短句:好讀書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如複雜長句: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汲(jí) 儔(chóu) 觴(shāng)

瓢(piáo) 屢(lǚ) 婁(lóu) 歟(yú)

讓學生聯繫自己對傳記的已有了解,同本文比較一下,明確傳記的一般寫法和特點,教師適當點撥。

要點提示:傳記開頭一般介紹傳主的姓名、籍貫,然後敍述傳主的生平事蹟,揭示其性格、品行等,最後對所記之人和事作一評價。

3、課文疏通

要求:

重點字詞——準確、多音字認識、歸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一些簡單句式

㈠解釋字詞

嗜:喜歡,特別愛好

輒:就,總是

吝:吝惜

褐:獸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古時貧賤人所服

簞:用葦、竹編制的用來存放事物的器具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汲:取水於井)

儔:朋友、伴侶

觴:酒杯

㈡解釋詞句

詳:詳細的知道

翻譯: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因而

翻譯:因而用它作為自己的號

輒:就,總是

翻譯:他一來就要把酒全部喝光

蕭:冷冷清清

翻譯:簡陋的居室裏冷冷清清的。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翻譯: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慼慼:憂愁的樣子

翻譯:不為貧賤而憂慮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翻譯: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㈢多音字注音

傳、好、期、號、樂、少等

㈣一詞多義

之、言、意、得、其、甚、志、去等

㈤翻譯句子

1)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2)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3)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4)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針對文中沒有註解、學生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4、課文翻譯

1) 全文翻譯

2) 翻譯、學習時注意下列問題:

概括第一、二段的內容,體會朗讀感情輕微變化

要點提示:第一段:寫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寫、陳述——舒緩陳述的語調

第二段:讚語(對五柳先生精神風貌)

——評論——讚歎抒情的語調

(2)、尋讀探究。

1、為什麼自號“五柳先生”? 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風貌?

要點提示:

可見家居環境清靜、淡雅、簡樸

由環境可見他淡泊的志趣、不慕榮利的生活態度。

2、“嗜酒”説明了什麼? 他為什麼“常著文章自娛”?

借酒醉獲得心靈的平靜,體現了他的率真放達的天性。

淡泊名利。他實際上有痛苦,但能從讀書、飲酒、寫文章當中得到解脱和樂趣。

3、教師引導:閲讀能力説到底是一種信息的理解、辨別、篩選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題眼”、“文眼”、“字眼”、“詞眼”、“句眼”、“段眼”等。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尋找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眼”,並思考這個字與“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有何關係?

通過朗讀和討論,明確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不”字。

品味“不”字,初識人物性格志趣。討論: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分析。

1、讀“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我們看到一個自別於名門望族、不慕榮利的五柳先生。

2、讀“閒靜少言,不慕榮利”,我們看到一個具有隱者心境的五柳先生。

3、讀“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們看到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讀“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們看到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

5、讀“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晏如也”,我們看到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6、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我們看到一個卓爾不羣、不隨世俗的五柳先生。

小結: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

總結“不”(否定句)的作用: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3)、品味細節,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1文中所寫人物生活細節,突出有四: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先生專志樂學。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可見先生灑脱不羈。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可見先生安守貧賤。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可見先生高雅脱俗。

(解説:階段小結,順勢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確人物思想: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2本文雖然不足二百字,但所選取的事例都很典型,所以雖是寥寥幾筆,便把 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徵描繪得惟妙惟肖。那麼,本文選取了幾個事例?其典型性表現在哪裏?

[同時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3、概括態度,體會多面寫人法。

文中態度概括有六:對讀書的態度;對作客的態度;對家境的態度;對著文的態度;對得失的態度;對貧富的態度。如許種種態度,即從多層面表現人物。而每個層面所用筆墨都簡約洗練,正是點到即止,速寫傳神。

例: 第一段後面寫以詩文自娛,那麼前一句寫“環堵……晏如也”又是什麼意思?

要點提示:文中描述“環堵……”意在突出“家貧”,用意仍為表明其安於貧困的性情。雖然衣食不周,但五柳先生經常寫文章以自娛為樂,並沉浸其中,以至於忘記了世俗的歡樂與憂愁,而且願意以此享盡天年。

通過作者的細緻描繪,一個淡泊名利、安於貧困、率性放曠的隱士形象,便完整而清晰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4)、抓取典故,體會類比寫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屢空”“黔婁”“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別以學者、隱士、百姓類比,烘托凸現人物。

要點提示:

①是文中的亮點、美點,9個“不”字幾乎網盡人物性格志趣;②是①的補充,讓學生進一步揣摩平淡內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認識人物。③既為①②的總收,又是難點的突破;④是難點的進一步開掘。以上四環節重在培養學生閲讀的選點突破能力。

(5)、品讀探究

1、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要點提示: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後世多有“不求甚解”者,斷章取義,拿此句來做遮羞布,掩蓋其無知的真面目,同學需注意不能踏入歧途。

2、“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要點提示:

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6)、悟讀昇華

1體會本文的寫作特色。

用提問方式啟發學生去感受本文語言的精妙之處和選材的精當。

本文之美,不是一種誇飾之美,也不是一種拙樸之美,而是一種洗煉之美。楊延芝曾説:“金銀出於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孫聯奎也説過:“不洗不淨,不煉不純。”本文正是簡潔洗煉的典範。寫人物、抓住特點,寥寥幾筆,栩栩如生。

本文語言清新自然,個性鮮明,袒露心聲,毫無雕琢之痕,沒有半點做作之處,請你從中找出體現這些特點的語句,並體會其中有何妙處?

[注重讓學生談自己的具體感受。]

2、結合全文,五柳先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

從對其討論的情況不難發現:五柳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安於貧困、率性放曠、志向高潔的隱士。他雖然生活窘迫,卻樂觀豁達,以酒、詩自娛,可謂超凡脱塵、與眾不同。(列出示意圖)

(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

3、假如你也來評價一下自己,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哪些現象説“不”,向哪些現象説“好”?

通過學生們的積極發言,從而領悟文章的精神內涵,昇華情感,培養健康個性、健全人格。

小結:對於很多事物我們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去看待。無論評價別人還是評價自己都應如此。特別是評價自己,一方面要“人貴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點,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淵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式的自我評價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對於社會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們應該做到心明眼亮。

(三)作業

1、以一種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的評價方式,寫一篇200左右能體現個性,抒發感情的自傳。

2、背誦課文。

《五柳先生傳》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五柳先生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及其生活態度。

2、學習作者樸素、洗練、自嘲、自賞的語言風格。

3、掌握一些與文章意思相關的詞語及文言常用詞。

教學重難點

1、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另外掌握與理解有關詞語,如“晏如、蕭然、汲汲、慼慼”等。

2、對下面兩句話的理解: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教學準備

1、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掌握生字的正確讀音。

2、回憶已經學過的與陶淵明有關的內容,包括生平、詩文等。

設計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以點撥為主,讓學生多練習誦讀。重點掌握與理解課文有關的詞語,如“晏如、蕭然、汲汲、慼慼”等。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寫作特點。陶淵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鮮明的思想性格貫穿文章始終,教師可設計表格,引導學生從其性格、思想、愛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進行分析,通過討論填出內容。這一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寫人方法,而且也可以引導學生背誦。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學過的與陶淵明有關的內容

簡介: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做過幾任小官,後因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着儉樸的生活。隱居農村後,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如《桃花源記》,《飲酒詩》等。本節課我們來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式文章《五柳先生傳》。

二、整體感知課文

生讀課文,解決文中生字詞,同時進行翻譯。(以學生自行翻譯為主,師補充為輔)

附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知道他的姓氏名字。(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先生”作稱號。(五柳先生)愛好閒靜很少講話,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死摳字眼,每當有心得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他)特別喜愛喝酒,因為家裏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備了酒招待他,他到親友家去喝酒,(總是)一飲而盡,希望能喝醉,喝醉以後就回去,(卻)不會捨不得離去。(他)家裏四壁空曠,(房屋破敗得)遮不住風雨太陽,(他穿的)粗布短衣也是穿洞打補丁的,放食物和水的器具常是空的,但他感到安然自在。(他)常常寫文章自己(娛樂),(文章)頗能表達自己的志趣。(他)沒有得失之念,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讚語説:黔婁的妻子有句話:不憂愁於貧賤,不追求於富貴。仔細體味這句話,這五柳先生就是黔婁一類人吧?過着飲酒寫詩,以抒發他的志趣的生活。(他是)無懷氏的百姓嗎?是葛天氏的百姓嗎?

同時掌握重點字詞的翻譯。

1、先生不知何許人 2、因以為號焉

3、不慕榮利 4、好讀書

5、每有會意 6、欣然忘食

7、性嗜酒 8、或置酒而招之

9、造飲輒盡 10、期在必醉

11、曾不吝情去留 12、環堵蕭然

13、不蔽風日 14、晏如也

15、不慼慼於貧賤 16、不汲汲於富貴

17、因以為號焉 18、曾不吝情去留

三、深入探究

1、師:這篇課文是一篇傳記,那麼寫傳一般會涉及到哪些方面。

明確:性格、思想、愛好、生活等

師: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涉及到這些方面的內容(要求從原文中找出)。並説説這些內容寫出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明確:

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愛好: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思想:通過這種種敍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2、具體理解文中詞句

(1)、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要點提示: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要點提示:

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 要點提示:

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5.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要點提示: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四、合作探究:

1、結合課文練習一思考,如果五柳先生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你是否會去喜歡他,説説你的理由。(無固定答案,生自由發揮)

2、有人説,這篇課文其實就是陶淵明寫的自傳,你認可這一説法嗎,或者説你能在文中找到陶淵明的影子嗎?請你説説理由。(要求結合曾經學過的陶淵明的文章來説)

五、總結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把課文譯成現代漢語。

3.寫出文中的一個成語,並解釋它的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7qwk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