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多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多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多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一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本篇課文的主要特點。作者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刻畫了一位偉大父親的形象,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為有愛,始終堅持一個信念: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兒子因為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仍然堅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同樣不吃不喝38個小時,終於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愛與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本節課我着重貫穿以下理念:引導學生潛心鑽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讀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聽,説,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入情入境,情有所動,理有所悟,我在導入環節談話後,播放地震影片,引導學生感受地震後的人心惶惶,人員傷殘情景。經過嘗試後,學生也能夠入情入境,紛紛談了自己的感受。教學總體思路我選擇了“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教學策略,擇取文章精華,引領學生潛心會文,透視人物內心世界,感悟人物堅定信念,提升人物飽滿形象。在整個教學中,我以尋找最震撼你心靈的場景為主線,抓住“父親愛的了不起”和“兒子‘讓’的了不起”這兩個文眼折射全文的語段,努力做到“一線串珠”,“瞻前顧後”,在承上啟下處反覆回扣讀中心句“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重點抓父親在廢墟中整整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挖掘了38小時的段落,體會父親的艱辛,執着。但是由於學生缺少地震中這種生死關頭的親歷,所以在學生的朗讀上從內在表現與外在表現來看,學生的情感有所昇華,但是離預設地卻有那麼一些距離。之後,通過引讀方式感知旁人的阻擋,我想旁人的表現也是一種理智的表現,而並非旁人就不關心自己子女,這我想是作者文學上引用的一種對比。最後抓“兒子的了不起”的兩個場景,總之學生感悟是有了,但是內在情感的感動離預設還是有那麼一點距離。

二、情感震撼,讀中體驗

我始終強調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讀中感悟。通過反詰,引導聯想,多種形式的讀等一系列方式,讓學生感情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在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地把握中獲得準確,細膩,深入的體驗,以增強語感。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由於我沒有很好的抓住生成的契機,以及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引領做得不夠到位,所以學生的生成就顯得不夠豐滿,不夠充實。如在第一位學生站起來讀時,雖然讀錯了幾個字,但是感情方面處理得很到位,但是我為了引導她讀準其多音字“血絲”“血肉”之後,就沒有再對她做積極的評價與引領,以至失去了一個可以層層推進的契機。

三、綜合訓練,人文積澱

另外,我還尋找人文精神與語言訓練的契合點。用綜合性的語文練習促進學生的閲讀,以訓練促人文,以人文促積澱,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如在教學重點場景描寫時,請學生閉眼想象,在漫長的36小時裏究竟會發生怎樣觸目驚心的場面36個小時碰到了哪些困難與危險父親怎麼會變得傷痕累累,憔悴不堪都是想通過不同角度,不同訓練點,不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任務高超境界,並在美好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人文薰陶。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二

《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在教材的處理上,根據教學要求和文本的特點把課文劃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兩課時的教學立足語文,緊扣文本,設定目標的時候,力求做到簡明,這樣課堂上就能夠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學生就能在反覆觸摸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簡明的教學目標既貼近學生,使每個學生通過文本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穫,有所發展。通過本文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點句,文本解讀。

第一課時抓住“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貫穿整個教學內容。通過旁人與父親的對比,體會出父親那種近乎失常的舉動背後,藴含的堅定的信念,體會深沉的父愛。通過揣摩父親的心理來更好地多元個性解讀文本。

在學習重點句描寫父親動作,外貌的這句話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

二、靈活處理教材,發展思維。

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理解詞語跟感知課文內容聯繫起來,在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梳理後分組進行教學。一組是地震後的場面,通過選詞説話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效果,而不是機械地説説詞語的意思。一組描寫父親的神態認讀並説一段話,概括了課文的內容,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通過語言的轉換,促進其語言的內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閲讀教學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心理活動時,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當的補白,進而有感情地體會朗讀,更深層次地體會深厚的父愛。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縫隙,既訓練了思維能力,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説説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麼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為什麼這樣寫?又能反映什麼呢?對於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三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同學的感人故事。

我所講的內容為第一課時,本節課的目標是掃清生字詞障礙;瞭解文章大意,理清脈絡;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本堂課中,值得慶幸的是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同學們積極的回答問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基本完成。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深深的明白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課後我根據各位前輩的指導認真的做了反思:

一、沒有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非常震撼人心的文章,怎樣才能使學生體會到這偉大的父愛,深厚的父子情呢?這離不開一點——朗讀,而且是有感情地朗讀。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朗讀不僅可以發展語感,還可以加深體驗與領悟。由此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更要多加培養。

二、忽略了“自然段”和“部分”的區別。

在本課的學習中,有要求學生給文章劃分部分。當時學生將“部分”稱做一大段,其實以前也出現過此類問題,只是那時我認為學生懂其意思,無大礙,便一直沒有指出。後來經張秋月主任指出,一下子點醒了我。是啊,這樣久而久之難免會使一些同學混淆,同時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語文的嚴謹性。是的,我想在教學中關於“自然段”和“部分”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一個,但我唯一確定的一點是這都不是小問題,不能忽視。

三、“概括主要內容、掌握概括方法的問題”講的不夠到位。

概括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對於國小生來説一直是一大難題。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一篇文章要國小生用一兩句話説清楚確實不易。所以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着概括還要學會尋找方法。在這方面我給孩子們的訓練太少,同時也沒有給他們很好的引導。即在概括主要內容時我們可以先將整個故事複述一遍,再在複述的基礎上加以概括,最後對這個概括進行濃縮。

在反思中,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發現了別人的長處。我深知自身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學習、摸索,使自己進步也為了使孩子們有更大的進步。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四

《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講述的是有一年發生在美國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閲讀能力。文中表現父親形象的內容有:父親悲痛欲絕,但又重新挺立的畫面;父親不聽勸告,堅持挖廢墟救兒子的畫面;父親孤軍奮戰,傷痕累累的畫面。在這三個內容中,第三個內容是最重要的,一是因為這段話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二是這段話具有很強的輻射力,由這一小段完全可以輻射前面父親在絕望中重新挺立、人們再三勸阻父親依然堅持等畫面。因此,只要抓住這個內容,即抓住“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段話作為文眼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先從時間上讀出父親的累,然後試着用朗讀表達這種累;再從“沒人再來阻擋他”研究人們產生這一變化的緣由,體會父親的孤獨和苦悶;接着從父親的慘樣讀出父親沉甸甸的愛和飽含血淚的情;最後深究父親的精神支柱,提升形象。我是這樣教這一段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作者為什麼不直接寫挖了36小時,還要羅列這些時間呢?讓學生明白這樣寫,表現出了父親救助兒子艱難的過程,更能體現父親執著的信念和父救兒所克服的巨大困難。緊接着我又説在這個過程當中,父親一定是很痛苦的,他一定經歷了很多的困難和危險,那麼他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呢?你能想象出他的內心嗎?請你把你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同學們寫得非常好,也體會得非常深刻。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反思 篇五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描寫具體,情感真摯,但篇幅較長。講述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難救出自己的兒子及其同學的故事,譜寫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頌歌。文章的情節並不複雜,最大特點是以“情”字貫穿,尤其是幾處對父子倆的語言描寫,情真意切,極其感人。

從課文的具體描述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這樣落實的:以多種形式的讀為主線,抓住文中一個文眼——“了不起”,以此為立足點,對全文進行解讀,在解讀父子“了不起”的過程中,又以豐富的情感體驗為載體,避免了那樣純理性、毫不動容的對文本的解剖。

語文學習不能遊離於語言文字的品析之外。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重人文精神與語言訓練的契合點。在文中,父親説的“你是來幫助我的嗎?”“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出現了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堅持下去的精神動力,貫穿全文。故在教學中,我緊緊地抓住這條感情線,通過多種形式的閲讀實踐,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感悟父子倆之間的對話,從而感受到愛的力量。

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學生的閲讀感悟還不夠深入充分,對父愛的理解也只是存在表面層次。沒有觸及孩子靈魂深處。此次教學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學生語言的訓練還不夠紮實;缺少對寫作方法的總結講解;少了一些生成的精彩。這些都有待今後進一步改進,以便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六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國小 趙飛華

1、我在努力地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開始上課時,我就告訴學生:今天我是不把問題説出來,而是讓大家讀課文,然後思考老師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回答?在自主、探究學習之後,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聽取大家的意見。因為每節課不可能提問到每一名學生,所以小組學習就是他們展示自我的一個空間。

2、拓展思維訓練:

學語文是為了應用,我們應該具備大語文的教學觀。在教學中,讓孩子們切身感到人物品質的偉大的同時,讓他們代表不同的人物寫出想對父親説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自己內心的震撼。做到了讀寫結合。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浙江省寧波市黃鸝國小 林霞秀

這一節課我設計了幾個情境進行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風格,下面我將本課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1、情感脈絡流暢:

本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親情課文,我按照以各種身份的人的目光所見,父親所做→父親的感人之舉,用自己的行為所鑄就的一曲父愛之歌→地下的三十八個小時→把機會讓給同學,共譜人性頌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

2、注重了對朗讀課文的指導:

如對“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幾句話的朗讀指導,將其改編成詩歌的形式,再配上音樂,學生的感情一下子激發出來,聲情並茂的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再如文章的倒數第二自然段的朗讀:“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使學生將自己以阿曼達的身份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學生似乎自己的人格也隨之高尚起來!

3、注重了對課外知識的拓展:

通過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啟迪學生深入的思考,昇華學生的情感。在最後我説了這樣一段話:“一次地震,書寫着一個蕩氣迴腸的故事;一句承諾,一分責任,譜寫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頌歌。這個故事給我們以怎樣的思索,你想的是什麼呢?相信隨着你們隨着年齡的增長,你們會思索得很多很多……人間自有真情在,老師向同學們向學生推薦了三篇親情文章──《沒有一種冰不被陽光融化》《媽媽,我找了你好久》《父愛》,讓我們在一次次閲讀中,在一次次情感體驗中,在一次次心靈碰撞中,讓我們(與學生共同朗讀)感受親情、走進親情、擁抱親情!”這一拓展不僅讓學生進行課外閲讀,而且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我認為這種親情教育不止讓學生受到感染,而是思考、是行動,將課堂的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成長中。我覺得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真正魅力所在!

需要改進之處:

1、沒有注重本文是略讀課文這一特點,牽着學生的痕跡太嚴重,沒有充分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悟,缺乏對方法的指導。須知“受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正是這一道理,切記,切記!

2、要注意與學生的情感共振:

學完這節課,我感到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犯了相當然的錯誤,高估了學生,一味的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忽視了學生的情感理解,沒有達到與學生的情感共鳴。要想與學生情感共振,還有一段歷程,需要在平日的教學中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情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一篇篇的課文閲讀中、體味中,感受人生的生活百態,去豐富自己的思想。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嘗試,給我帶來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勃勃生機,讓激情真正的湧動於課堂!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侯寨國小 王 勇

我是一名剛到該學校的教師,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我上了一節彙報課。課題是《地震中的父與子》。

上課之前,因為有很多老師來聽課,我很擔心學生們的上課狀態,不是對學生沒有信心,而是因為這個班是一個新班,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只是在初步養成階段,還需進一步鞏固。

在課堂上,我的擔心沒有多餘,但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雖然孩子們的表現不是非常活躍,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還是讓我由衷地豎起大拇指。他們太可愛了!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

1、我在努力地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開始上課時,我就告訴學生:今天我是不把問題説出來,而是讓大家讀課文,然後思考老師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回答?在自主、探究學習之後,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聽取大家的意見。因為每節課不可能提問到每一名學生,所以小組學習就是他們展示自我的一個空間。

2、拓展思維訓練:

學語文是為了應用,我們應該具備大語文的教學觀。在教學中,讓孩子們切身感到人物品質的偉大的同時,讓他們代表不同的人物寫出想對父親説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自己內心的震撼。做到了讀寫結合。

回到辦公室,我們組的老師真誠的給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1、我忽視了對學生的承諾:

因為在講解課文之前,我説誰能猜到老師的問題將有獎勵。老師們建議説:應該以此為契機,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是呀!我們都在挖空心思來營造課堂氛圍,但往往忽視了課堂中的一些細節,沒有做到以小見大,沒有紮紮實實去做好。

2、要讓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併成為課堂的一個亮點:

在教學中,我讓一名同學到前面板書“了不起”,孩子在黑板上寫了大大的三個字,我卻因為字太大,沒有和老師的板書協調起來,而讓孩子把字改小了。遺憾呀!遺憾!多麼好的一個深入理解課文,小結課文的機會,因為教師的問題而浪費掉了。應該告訴同學們:他對課文理解的多深刻,一個大大的“了不起”足以説明這對父與子的偉大之所在。這比老師説十句話所起的作用還要大。真是讓我感到萬分的遺憾!

課雖然上完了,但我深深知道:以後的路還很漫長,課堂上,老師應該把課堂這個大舞台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説。老師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的體會得到昇華。

希望老師們不要忽視我所忽視的問題、現象,讓我們的課堂更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我們成為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而努力。

一點不成熟的理解,旨在拋磚引玉,希望您指點。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七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通過認真閲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描寫是是巨大的災難面前,父與子憑着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人間的奇蹟。在教材的處理上,根據教學要求和文本的特點把課文劃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兩課時的教學立足語文,緊扣文本,設定目標的時候,力求做到簡明,這樣課堂上就能夠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學生就能在反覆觸摸文本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達成。簡明的教學目標既貼近學生,使每個學生通過文本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穫,有所發展。通過本文的設計、教學,我對新課程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教學中,我盡力落實新課程的全新理念。

一、抓重點句,文本解讀。

第一課時抓住“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貫穿整個教學內容。通過旁人與父親的對比,體會出父親那種近乎失常的舉動背後,藴含的堅定的信念,體會深沉的父愛。通過揣摩父親的心理來更好地多元個性解讀文本。

在學習重點句描寫父親動作,外貌的這句話時,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以讀帶講,每次的朗讀都提出要求,提升讀的質量。多元解讀,突出亮點。

二、靈活處理教材,發展思維。

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理解詞語跟感知課文內容聯繫起來,在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梳理後分組進行教學。一組是地震後的場面,通過選詞説話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效果,而不是機械地説説詞語的意思。一組描寫父親的神態認讀並説一段話,概括了課文的內容,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通過語言的轉換,促進其語言的內化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閲讀教學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心理活動時,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適當的補白,進而有感情地體會朗讀,更深層次地體會深厚的父愛。心理活動進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縫隙,既訓練了思維能力,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時,設計的形式變化還不夠多。學生在對文本補白時的語言,不僅要關注他的對不對,還要關注他的語言的質量。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起到了示範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説説你自己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質量。二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文本時在表達方式上還可以做點文章,那麼多的小時作者在表達的方式為什麼這樣寫?又能反映什麼呢?對於學生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文本的內容來進行整合。三是在重點段設計訓練點的時候,集中力量做一點,時間會更充裕效果會更好。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八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從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兒子的同學的故事。文章真摯感人,讀後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我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 我把“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以下是我教《地震中的父與子》的反思:

(一)教學思路體現了“一條主線,兩個場景”。條理清楚,令人一目瞭然,突出了教學重點。“一條主線”就是感悟父親的了不起。“兩個場景就是”:一是別人勸阻父親別挖的場景;二是父親奮力挖掘38小時的場景。

(二)充分引導了孩子們讀,讓同學們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時有層次感,有目的性。例如在重點段12自然段中,我先引導孩子們讀出父親的累,然後通過想象寫話,讓同學們帶着想象讀,讀出感受。接着當學生明白父親之所以能堅持,是因為心中有一個永恆的承諾,有希望,又要同學們帶着希望去讀。在課堂上我採取了多種方式讀,有評價讀、範讀、想象畫面讀、引讀,齊讀等形式,在層層推進的朗讀中強化感受,促使感知轉化為深刻的感悟。從學生的朗讀中我可以感受到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在不斷昇華。

(三)注重了學生的自讀感悟,我讓學生邊讀邊寫批畫;抓住重點詞語,重點段落去理解課文,滲透了學法的指導。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句子的對比,體會寫作特點等語言文字訓練,使課堂教學比較紮實有效。

(四)貫穿了讀寫結合,給學生們練筆的機會。在這節課中,我進行了“想象寫話”,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同學們更深地走進父親,情不自禁地感動於父親的了不起。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暴露了我的不足:

(1)教學時間緊,學生自學時間偏短,寫話時間、交流感悟的時間也偏少。

(2)在教學中,我面帶笑容,與文章那分深沉的基調不太協調 。

(3)課堂氣氛不太活躍,學生的情緒沒帶動起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 篇九

麗雅交待今天的兩節語文課用來第四單元考試,可因為打印室的機器壞了,所以只能臨時準備《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備課如果是有感覺的話,時間少點也不要緊。今天就是這種情況。

我先初步理清了課文頭緒,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就是將這位父親形象藉助課文語文語言銘刻在孩子的心裏。如何分層落實呢?

一。感知背景,進行鋪墊

關於地震,孩子們是沒有生活體驗的,但對此又並非零起點。他們在影視作品、報刊雜誌或是課堂學習中對此還是有一定了解的,這應是學生的學習起點,所以課堂切入的談話也就從地震開始了。接着再引導學生閲讀課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瞭解這場大地震。從對地震的一般瞭解到具體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學生對於地震本身災難性的認識已有質的飛躍。這為進一步閲讀文本中的故事,走進故事中的人物內心有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直面父親,濃墨重彩

父親是這個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終保持着客觀冷靜的態度。文中唯一帶有強烈個體情感傾向的就是結束時“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的表達。我想這也是作者在寫完整個故事之後,無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對這位父親最重彩的描寫就是“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作者從時間的長度,父親的外貌,他人的行為等角度將一個偏執得有些發狂的父親作一個細緻的描寫。在這裏,“36小時”是個怎樣的概念?那是整整兩個白天一個黑夜的漫長,那是學生兩個星期的課時量!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裏,父親在不斷地挖着,在一片廢墟里,又有着怎樣的困難與危險啊!或是餘震不斷,或是塌方連連……每一次危險都可能是致命的!在這裏,我採用聯繫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將這段文字讀懂、讀活、讀厚、讀出情味,這是感受偉大父愛的關鍵所在。

三。旁敲側擊,映襯烘托

在這一場災難中,在這一片廢墟里,其實還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樣的遭遇。難道説他們都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或是愛的不夠深嗎?為什麼會只有這一位父親孤軍奮戰呢?不是的,那是面對一片廢墟,凡是還有一點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還的可能幾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絕望”地離開。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沒有希望”是多麼辛酸的無奈,消防隊長與警察以專業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這裏太危險”!但是,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規勸都無法使父親放棄一個沒有理智的行為。“誰願意幫助我?”“你是不是來幫助我?”這一次又一次語無倫次的回答,執着得近乎固執的追問,讓我們看到此時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與客觀分析都不存在,佔據他內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間曾經的承諾:“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在這裏,通過師生的對讀,引導學生對他人行為的理解,從另一個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偉大的父愛超越一切!

整個設計簡單、樸實,緊扣語文本質,緊貼情感共性,帶領學生經歷一場深刻的愛之旅程。

後記:我甌海的一位同學也研究過這一課,課後在網絡上找到她的反思,沒想到與她的上課思路基本一致。反思裏的很多語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語言。真有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欣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1vv39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