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整改措施 >

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精選多篇)

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

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精選多篇)

科學發展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政府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事關審計長遠利益,只有堅持科學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建設性作用。這就勢必要求我們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使審計工作緊跟形勢的發展需要,才能確保政府審計在審計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一、政府審計在審計體系中的地位決定政府審計具有建設性的作用

目前理論界公認的審計體系按主體分類,主要包括政府審計、社會審計與內部審計,三者共同組成審計體系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三元體系中,政府審計如何定位,關係審計的發展,也關係政府審計作用的發揮。在審計學理論中政府審計顯然是居於主導的地位,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是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非因為自己是屬於政府審計人員之一,而是政府審計本身有着其他審計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説的建設性作用。政府審計不同於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政府審計所承擔的是與政府職能密切相聯繫的公共受託責任。在公有制條件下,政府具有社會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雙重職能。政府審計職能的發揮主要表現在,一是促進政府加強宏觀調控能力,有效配置資源。二是促進政府提高公共服務意識,有效利用公共資金。三是增強政府行為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四是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今年國務院對審計署規定的十二項主要職責中也明確了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對依法屬於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政府審計有指導、監督、檢查內部審計、社會審計的職責。這也為政府審計發揮建設性作用奠定了理論和法律基礎。

二、發揮政府審計建設性作用是歷史的必然和現實需求

在審計史學上,審計的起源問題有着不同的説法。從目前理論界研究綜合分析,對審計起源主要有三種不同意見: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會計,認為審計是會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適應會計檢查的需要而產生的。另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財政監督的需要。財政是國家實現其職能,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過程。最高權力者為了鞏固它的統治基礎,都重視財政收支的檢查和監督,這種檢查就是國家審計。最後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經濟監督的需要。

審計不是會計的附屬品,二者是不同質的二個概念,因為會計產生於經濟管理的需要,審計產生於經濟監督的需要。審計的起源可追溯到與會計起源相距不遠的時代,當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需要某人受託管理他人財產的時候,顯然就要求對前者的誠實性進行某種檢查。作為政府審計出現有其特定政治經濟背景,在原始社會的環境和條件下,不可能產生上述意義上的經濟責任關係。那種具有經濟責任聯繫的受託委託關係在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的時候出現了。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出現大量剩餘產品,在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二大因素的刺激下,國家機器出現,創設了脱離人民而又凌駕於人民之上的公共權力機構,隨之產生官僚機構,也形成了政治責任、行政責任、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基於對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檢查工作。這種經濟監督行為,就是最初的政府審計。政府審計的最初起源,為統治者服務。那是專制制度下的產物。

從功能上講,經濟監督、經濟鑑證、經濟評價是政府審計的三大職能。政府審計職能的調整直接關係到國家審計的發展。政府審計的起源和職能與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有着本質不同。政府審計作為政府責任履行情況和政府公權力保障條件下的監督、鑑證與評價職能,具體其他審計不可超越的主導作用。

現代政府審計的發展,從查錯防弊為主的財務收支審計,到真實、合法、效益審計,發展到以問責為主的經濟責任審計,再到目前的績效審計。政府審計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而生產,並得到發展。如何以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審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科學發展很明確就是要發展,防止停滯不前,要消除現有思想觀念上的障礙,但也不能操之過急,要漸進式的發展,這才叫科學發展,對待政府審計的發展也是一樣,這關係政府審計未來的發展走向和趨勢。

三、從政府審計的職責定位對審計建設性作用的幾點思考

(一)關於政府審計的定位

審計的終極使命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對於審計的定義國家審計署舉行過大討論,最後有了一個説法。審計是獨立檢查會計帳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行為。按審計的主體分類,可分為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國家審計,也稱政府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代表國家所實施的審計。

目前,關於政府審計的定位説法很多,近似於大討論。流行的幾種説法,審計是國家財產的“守護神”,原李金華審計長説是(請勿抄襲)“看門狗”,劉家義審計長提出的“免疫系統”觀點,也有人提出是免疫系統一部分。其實對審計的定位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在當前的形勢下,政府審計還不是門神,更不是擋箭牌。我國政府審計的職責從今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審計署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中規定的十二項主要職責,最主要的就是負責對國家財政收支和法律法規規定屬於審計監督範圍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政府審計也是一種履責,政府審計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守護神。審計工作是務實的,更恰當的説,每一個審計人員應是國家公職人員------一名盡忠盡職履行審計職責的公務員。

政府審計作為民主與法治的產物這一定位是準確的,科學而且是具有發展的眼光。分析中國歷史上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導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一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吸收西方君主立憲、改良運動的思想,公車上書,維新變法,洋務運動,產生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資本主義。二是以孫中山、鄧小平、周恩來等為代表,引發的民主主義革命。三是目前以改革開放政策為先導,以國際互聯網技術為手段的信息化時代為平台,以大批吸收西方思想理念精華的海歸人士為傳播代表的民主化進程,導致了思想理念的轉變,從村民自治,代表直選,到高層領導與網民對話等等。西方社會在今年的次貸金融危機中認同了馬克思理論的部分説法,對關係國計民生的金融等行業實行國有化,西方社會驚呼“布什政府在走社會主義”。這就是全球化前提下思想理念的融合。政府審計建設性作用以民主與法治為基石,圍繞民主與法制這兩條主線來履行自身的職責。民主是民眾的主張,是民意的集合。法治代表的是政府的執政能力、治理經濟社會的能力。政府的執政能力一是戰爭時期體現的軍事實力,二是和平時期體現為經濟建設能力。審計則是經濟社會運行中的一個免疫系統或是一種免疫細胞。

(二)關於審計計劃

(五)關於政府審計主導地位

政府審計的主導地位,從誕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其他審計所擁有的地位。因為政府審計是以國家的行政權力為依託。如何主動發揮政府審計的主導作用,關鍵還是在於如何運用好手中的執法權,維護審計秩序,賦予審計職能的公開、公正、公平,揭露社會審計中存在的虛假信息、督促內部審計協助國有資產經營者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對社會審計與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指導,要雙管齊下,只能強化,不可弱化,否則將對政府審計的地位造成不良影響。

總之,科學發展觀是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指南。審計的轉型需要創新,審計事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業。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契機,切實把審計監督工作融入到創新創業發展大局之中,在全面推進審計轉型的基礎上,樹立科學審計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勇於創新,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作用,政府審計的道路必將更加輝煌。

第二篇: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

科學發展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政府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事關審計長遠利益,只有堅持科學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建設性作用。這就勢必要求我們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使審計工作緊跟形勢的發展需要,才能確保政府審計在審計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一、政府審計在審計體系中的地位決定政府審計具有建設性的作用

目前理論界公認的審計體系按主體分類,主要包括政府審計、社會審計與內部審計,三者共同組成審計體系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三元體系中,政府審計如何定位,關係審計的發展,也關係政府審計作用的發揮。在審計學理論中政府審計顯然是居於主導的地位,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是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非因為自己是屬於政府審計人員之一,而是政府審計本身有着其他審計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説的建設性作用。政府審計不同於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政府審計所承擔的是與政府職能密切相聯繫的公共受託責任。在公有制條件下,政府具有社會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雙重職能。政府審計職能的發揮主要表現在,一是促進政府加強宏觀調控能力,有效配置資源。二是促進政府提高公共服務意識,有效利用公共資金。三是增強政府行為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四是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今年國務院對審計署規定的十二項主要職責中也明確了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對依法屬於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政府審計有指導、監督、檢查內部審計、社會審計的職責。這也為政府審計發揮建設性作用奠定了理論和法律基礎。

二、發揮政府審計建設性作用是歷史的必然和現實需求

在審計史學上,審計的起源問題有着不同的説法。從目前理論界研究綜合分析,對審計起源主要有三種不同意見: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會計,認為審計是會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適應會計檢查的需要而產生的。另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財政監督的需要。財政是國家實現其職能,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過程。最高權力者為了鞏固它的統治基礎,都重視財政收支的檢查和監督,這種檢查就是國家審計。最後一種觀點是審計源於經濟監督的需要。

審計不是會計的附屬品,二者是不同質的二個概念,因為會計產生於經濟管理的需要,審計產生於經濟監督的需要。審計的起源可追溯到與會計起源相距不遠的時代,當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需要某人受託管理他人財產的時候,顯然就要求對前者的誠實性進行某種檢查。作為政府審計出現有其特定政治經濟背景,在原始社會的環境和條件下,不可能產生上述意義上的經濟責任關係。那種具有經濟責任聯繫的受託委託關係在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的時候出現了。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出現大量剩餘產品,在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二大因素的刺激下,國家機器出現,創設了脱離人民而又凌駕於人民之上的公共權力機構,隨之產生官僚機構,也形成了政治責任、行政責任、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基於對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檢查工作。這種經濟監督行為,就是最初的政府審計。政府審計的最初起源,為統治者服務。那是專制制度下的產物。

從功能上講,經濟監督、經濟鑑證、經濟評價是政府審計的三大職能。政府審計職能的調整直接關係到國家審計的發展。政府審計的起源和職能與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有着本質不同。政府審計作為政府責任履行情況和政府公權力保障條件下的監督、鑑證與評價職能,具體其他審計不可超越的主導作用。

現代政府審計的發展,從查錯防弊為主的財務收支審計,到真實、合法、效益審計,發展到以問責為主的經濟責任審計,再到目前的績效審計。政府審計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而生產,並得到發展。如何以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審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科學發展很明確就是要發展,防止停滯不前,要消除現有思想觀念上的障礙,但也不能操之過急,要漸進式的發展,這才叫科學發展,對待政府審計的發展也是一樣,這關係政府審計未來的發展走向和趨勢。

三、從政府審計的職責定位對審計建設性作用的幾點思考

(一)關於政府審計的定位

審計的終極使命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對於審計的定義國家審計署舉行過大討論,最後有了一個説法。審計是獨立檢查會計帳目,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行為。按審計的主體分類,可分為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國家審計,也稱政府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代表國家所實施的審計。

目前,關於政府審計的定位説法很多,近似於大討論。流行的幾種説法,審計是國家財產的“守護神”,原李金華審計長説是“看門狗”,劉家義審計長提出的“免疫系統”觀點,也有人提出是免疫系統一部分。其實對審計的定位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在當前的形勢下,政府審計還不是門神,更不是擋箭牌。我國政府審計的職責從今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審計署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中規定的十二項主要職責,最主要的就是負責對國家財政收支和法律法規規定屬於審計監督範圍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政府審計也是一種履責,政府審計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守護神。審計工作是務實的,更恰當的説,每一個審計人員應是國家公職人員------一名盡忠盡職履行審計職責的公務員。

政府審計作為民主與法治的產物這一定位是準確的,科學而且是具有發展的眼光。分析中國歷史上東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導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一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吸收西方君主立憲、改良運動的思想,公車上書,維新變法,洋務運動,產生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資本主義。二是以孫中山、鄧小平、周恩來等為代表,引發的民主主義革命。三是目前以改革開放政策為先導,以國際互聯網技術為手段的信息化時代為平台,以大批吸收西方思想理念精華的海歸人士為傳播代表的民主化進程,導致了思想理念的轉變,從村民自治,代表直選,到高層領導與網民對話等等。西方社會在今年的次貸金融危機中認同了馬克思理論的部分説法,對關係國計民生的金融等行業實行國有化,西方社會驚呼“布什政府在走社會主義”。這就是全球化前提下思想理念的融合。政府審計建設性作用以民主與法治為基石,圍繞民主與法制這兩條主線來履行自身的職責。民主是民眾的主張,是民意的集合。法治代表的是政府的執政能力、治理經濟社會的能力。政府的執政能力一是戰爭時期體現的軍事實力,二是和平時期體現為經濟建設能力。審計則是經濟社會運行中的一個免疫系統或是一種免疫細胞。

(二)關於審計計劃

政府審計作為民主與法治的產物。審計計劃的安排,要思考如何進一步體現民生、傾聽民聲、反映民意見,參與法治建設,增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多年來,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例如聽取所屬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意見,徵詢下級審計機關意見,編制滾動項目計劃,但與社會的期望還有差距,從實質走向形式,走向前台,形成制度化、規範化還有一個過程。在目前政體下,從人大、政協所代表的層面,聽取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審計項目計劃的意見,如何走向書面化、制度化,可以更加規範和透明。網絡時代的背景下,探討通過網絡收集民意和民眾的主張,聽取民眾對審計的期望和要求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總而言之,政府審計的項目計劃安排要考慮,一是要立足我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要在保證國家或區域經濟安全上更好地發揮宏觀績效審計的作用。二是要從國家的整個經濟領域角度,運用審計手段參與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三是要調整審計的着眼點,我們在審計中總把着眼點放在錢和物上,審計的監督、鑑證和評價更多的是圍繞錢和物展開。但是,現實生活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則是由經濟計劃、經濟目標、經濟行為、經濟結果等各種經濟因素構成。為此,審計職能的履行範圍,不僅要在錢和物上發揮監督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應在經濟計劃、經濟目標、經濟政策上發揮監督、評價作用,因為這些方面和環節的失誤或偏差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遠遠大於某單位或個人的具體經濟行為失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新世紀,加強對經濟計劃、經濟政策的監督和評價應是國家審計職能調整的一個趨勢

(三)關於審計公告和績效審計

審計公告掀起了審計風暴,審計公告是陽光下的權力制衡,但部分輿論認為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幾年來,審計公告從揭露問題的角度是有力的,但也要看到問題的另一方面,審計公告後屢審屢犯的後果是嚴重削弱了審計的威懾力,更可以説是軟化了政府的執政能力。政府審計淪為社會的同情者,這與政府審計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歸根結底,癥結在於審計公告缺乏執行手段。在“20**中國財經法律論壇”原李審計長講到面臨的困惑, “最大的矛盾與困惑是:面對審計出來的諸多問題,如何落實和追究審計責任。”直到今天這個困惑還在繼續。可以説是審計公告還不夠徹底造成的,如何解決審計公告的後遺症問題,值得大家研究與思考。

關於績效審計,應有選擇的進行,如民眾關心的政府負債、社保基金、醫保資金、住房公積金等事關民生的這是民眾的知情權,這些項目要審計公告,也應進行績效審計,重點公告其運營的績效。在搞績效審計的同時,處理好幾方面的關係,不能放鬆審計的基本功,查錯防弊基本職能不能丟,更應注重真實、合法、效益審計。同時作為審計的鑑證職能,展開評價的前提,必須是真實與合法,否則招致的只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後果。社會公眾是市場的觀眾,政府審計不能自賣自誇,更不能充當擋箭牌,因為最終面臨市場實踐的真實檢驗,實質上也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一種檢驗。

(四)關於審計對象

審計對象問題是審計工作的源頭,在經濟形勢變幻無常的今天,有多少審計對象納入了我們的監督範圍,有沒有存在監督死角。在信息化的技術條件下,在聯網審計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審計對象數據庫,實現對審計對象的動態、科學管理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五)關於政府審計主導地位

政府審計的主導地位,從誕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其他審計所擁有的地位。因為政府審計是以國家的行政權力為依託。如何主動發揮政府審計的主導作用,關鍵還是在於如何運用好手中的執法權,維護審計秩序,賦予審計職能的公開、公正、公平,揭露社會審計中存在的虛假信息、督促內部審計協助國有資產經營者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對社會審計與內部審計的監督與指導,要雙管齊下,只能強化,不可弱化,否則將對政府審計的地位造成不良影響。

總之,科學發展觀是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指南。審計的轉型需要創新,審計事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業。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契機,切實把審計監督工作融入到創新創業發展大局之中,在全面推進審計轉型的基礎上,樹立科學審計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勇於創新,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作用,政府審計的道路必將更加輝煌。

第三篇: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剖析材料

根據縣委貫徹中央及省市關於開展領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的安排和部署,我鎮已完成了動員學習階段的任務,並進入了查擺問題、自查自糾階段的實質性工作。為了真實反映我鎮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現狀,我們採取了向各級幹部職工羣眾發徵求意見表、班子成員相互交心談心、領導幹部與一般幹部相互交心談心、召開有轄區內的縣鎮、鎮“兩會代表”、退休老幹部代表、村幹部代表、專業大户代表、場鎮單位代表、羣眾代表參加的徵求意見座談會,在此基礎上召開了黨委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查找領導班子中存在的作風不實的問題,並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刻分析存在問題的根源,切實制定整改措施方案和措施。現剖析如下:

鄉鎮領導幹部是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服務者,是團結和指導廣大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幹力量。我們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説,代表着黨的形象;我們的作風優劣,從某種角度上講,反映出黨風的好壞。調查、座談和徵求意見表反饋的結果顯示,我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作風建設的主流是好的,黨委政府機關總體上是好的。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有些很嚴重。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在幹部駐村上,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幹部下村極少,存在“走村”現象。現在交通方便,有些幹部即便到村裏也是報報到,轉一圈就回到了辦事處或鎮上,沒有充分接觸廣大村組幹部和羣眾,與羣眾交心少,對羣眾的感情不深,開展工作滿足於當“郵遞員”、傳話筒,開開會,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認為把工作落實了。有的幹部所包聯的村,用“搖控”指揮,羣眾長期見不到人影。個別班子領導成員更是沒有給分管幹部下工作任務,只是對着上級文件,按着“搖控器”,坐鎮指揮調度,不是重大事情干脆不下鄉。

2、在服務職能上,思想轉變不到位。有的幹部習慣於用計劃經濟體制的思維方式來做農村工作,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地存在,對農村工作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識不清,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層次思考,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找不到解決辦法,不總結別人經驗,自己又創造不出經驗,動輒耍態度,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取消農民税費後,現在個別班子成員和許多機關幹部認為無權、無錢、無力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肯做。對羣眾缺乏深厚感情,指導工作指手劃腳、指責訓斥,無耐心,不做細緻工作,不懂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高高在上,傷害了羣眾感情,影響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聲望。有的幹部雖然下了村社,卻是走近的,看好的,訪富的,停留在聽聽彙報,走走形式上,沒有真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沒有真正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工作號召多,應付多,做表面文章多,下功夫真抓落實少。一些幹部辦事扯皮、拖拉,有的對待羣眾的來信來訪,採取推諉、哄騙的方式打發羣眾,態度生硬,作風粗暴,拒羣眾於千里之外,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度、法律貫徹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領導幹部辦事講關係,處事不公正,遇到矛盾往下壓,遇到困難繞道走,承諾的事情不兑現,嚴重挫傷了基層幹部的積極性;有些幹部違反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影響了黨和政府在羣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3、在學風上存在虛浮應付,流於形式,機關學風不濃。理論學習不紮實不深入,學習培訓少,特別是專業技術業務培訓少,知識老化,少數幹部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不能獨擋一面處理事務,有的甚至沒有能力履行崗位職責,難以適應工作需要。個別班子成員和少數機關幹部不重視自身的學習,學習的自覺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結合實際去學習。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鋭性與鑑別力,不能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認識和處理問題。有的同志缺乏應有的本職業務知識,缺乏市場經濟、農業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識,不熟悉黨的方針政策,開拓創新能力不足,面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無法正確把握,新辦法不多,難以更好地服務羣眾,引導羣眾,更難以依法行政。雖然有許多幹部手中持有計算機培訓等級證書,卻字也不會打,有的連開機還不會。在學習上,沒有樹立起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觀點。

個別班子成員總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的水平最高,能力最強,本事最大,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看不起羣眾,不願意向羣眾學習,遇事不同羣眾商量,不虛心接受羣眾的意見,把鄧小平理論看成是死板、僵化的教條,沒有用市場經濟的知識去開動腦筋,找準適合xx經濟發展的路子,結果導致某些決策失誤,引起羣眾的不滿與抵制。對此,個別同志不及時修正偏差,改正錯誤,反而責怪羣眾“落後”、“保守”、“思想僵化”。

4、誡勉懲處乏力,幹部紀律鬆散。表現為部分幹部上班期間經常遲到、早退、吃早點、買菜、購物、辦私事;還有少數幹部經常遲到、早退長達一兩個小時,有的部門下午4:30以後就無人上班,甚至有極少數幹部“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經常不上班;部分幹部上班後閒聊無事、經常在三五幾人座在一起聊天等。一些幹部總是精神不振,事業心不強,工作得過且過,自由主義嚴重;一些幹部工作方法簡單,推崇農村工作、基層工作是“三分道理,七分蠻”,嚴重影響了黨羣幹羣關係。極少數幹部不説實話、不幹實事,欺上瞞下;還有少數人無事生非,無中生有,以個人恩怨經常亂告狀、胡作為,直接影響安定團結、損害和諧穩定、破壞經濟發展;還有的幹部甚至追名逐利,貪圖享樂,經常參與賭博、經商辦企業、大吃大喝等不廉潔的活動,有些機關幹部由於飲酒過量,言行失態,在羣眾面前出醜,有的甚至酗酒後爭吵不休,影響很不好;有的幹部白天飲酒,説話辦事面紅耳赤一臉酒氣,形象大打折扣。

5、在幹部管理上,政治教育缺位,思想作風渙散,存在重罰輕管現象。在幹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經濟制裁,輕教育引導的現象,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考核幹部政績的標準體系還很不健全,常常關注的是計劃生育有沒有問題、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出不出事,上級通報了沒有,忽視了幹部自身建設情況,使政府內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區。在落實制度上,尤其在落實經濟制裁制度時,有時搞“一刀切”,很多時候在無意中挫傷了幹部的積極性。缺乏對幹部正確的教育引導,正確應用激勵機制,只注重工作結果,不注重與幹部交流思想,瞭解幹部真實想法,指導幹部怎樣開展農村工作,較少和幹部交心談想法,談看法。相當部分幹部只是被動地執行領導的命令,從而形成只要事辦了,事辦得好不好並不重要,進而導致各項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敷衍應付了事,這就讓一些幹部養成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消極應付,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

6、個別班子成員遇事推諉扯皮,不負責任,互相掣肘。突出表現在個別班子成員有利就爭,無利就推,分管工作相互之間主動配合差、自行溝通少、工作難協調,互相推諉扯皮,凡事都要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協調;在班子內部,個別領導缺乏領導藝術,不能有效地調動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成員之間缺少信任,不能聽取羣眾的正確意見、建議,大小事一把手親自決定,副職作用難以發揮;還有的領導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正確的認識權力就是責任,不按政策和程序辦事,把正常工作視為個人感情,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私有,部門作風比較生硬;還有個別領導幹部奉行好人主義和庸俗關係學,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對錯誤的東西無動於衷,不批評、不制止,聽之任之。有的批評下級輕描淡寫,批評同級躲躲閃閃,批評上級遮遮掩掩,有的自我批評避重就輕,批評別人是浮光掠影,還有的是當面不説,背後亂説,在黨內不説,到黨外亂説,遇到困難繞道走,是非面前不開口,結果是軟化原則態度,寬容落後情緒,遷就個人主義,助長歪風邪氣;個別同志怕管事、不惹事,對幹部作風問題不願管、不敢管、不會管,導致幹部存在干與不幹、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現象比較突出。有極個別領導幹部存在“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消極怠工,不思考發展,整天混日子,有的領導不能帶頭遵守組織紀律,出差辦事不打招呼,有的領導在廉潔自律方面不能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存在上班辦私事,參與賭博,幹部羣眾意見大。

當然,上述問題中,是我們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和機關幹部隊伍中的典型,大多屬個性問題,不是説普遍如此。但是這些典型確實存在着,而且為害相當地大,不可等閒視之。

二、整改方案及措施

1、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一要健全機關幹部學習制度。根據年初制定的學習計劃,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職責,認真落實,使全體幹部職工的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步入正規化、制度化軌道。二要創新學習形式。採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個人自學與集中領學相結合、討論交流與專題輔導、觀看錄像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現代化手段,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推薦幹部職工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類政治業務培訓、參觀學習、外派掛職鍛鍊及高層次學歷教育和職稱考試。三要豐富學習內容。在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突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好“三農”工作的有關知識和“五五普法”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機關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四要注重學習效果。每人都要建立學習筆記,結合個人思想工作實際撰寫體會文章或理論文章。每人每年記學習筆記不少於萬字、撰寫體會或理論文章不少於5篇。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精學、深學上下工夫,在指導實踐上做文章,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科學的思維方式,轉化為指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五要加強督促檢查。成立學習督查小組,定期對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重點檢查學習筆記、體會或理論文章記錄上報情況,檢查結果納入年度考核的內容。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一是深化黨委中心學習組學習制度。在每年兩次的中心學習上要創新學習方式,注重學習效果,倡導班子成員擠時間自學,學習要理論聯繫實際,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形式多樣,在自覺性、經常性、實效性上狠下工夫。二是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牢記黨的宗旨,密切聯繫羣眾,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虛心聽取基層和羣眾的意見,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切實幫助基層和羣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多為羣眾着想,多關心幹部職工的工作、生活,多為基層幹部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遵守廉政承諾,自覺改造主觀世界,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利,帶頭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加強防範教育,從腐敗案例中認真吸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自覺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為普通黨員幹部樹立榜樣。三是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班子成員要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健全理順各種會議制度,定期及時召開黨委會議、書記、鎮長辦公會議、中層幹部會議,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定,充分調動和發揮班子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3、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一要加強對幹部職工的思想教育。重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黨的紀律教育和廉潔自律教育,引導廣大幹部職工端正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二要實行輪崗交流制度。結合我鎮工作實際和不同崗位的職能特點,充分發揮每一個同志的智慧和特長進行輪崗交流,提高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三要建立幹部培養機制。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優化幹部成長環境,加大選拔培養力度,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採取送出去培訓、多崗位鍛鍊等形式,給幹部進步創造有利的機會和條件。四要加強對幹部的監督。建立幹部監督責任制,領導幹部負責對分管分管部門負責人的監督管理,部門、單位負責人負責對部門、本單位幹部職工的監督管理。實行誡勉談話制度,及時嚴肅的批評和抑制幹部職工中出現的不良現象,防止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4、加強機關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對現有的制度進行梳理檢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訂和完善,逐步建立起涵蓋機關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制度體系,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促進機關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實行標準化管理。進一步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對每項工作和每個崗位都建立工作標準,做到“定任務、定時限、定質量、定責任”,年終對照標準進行考核,兑現獎懲。規範工作程序。以提高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為核心,按照規範、科學的要求,逐步規範各項工作程序,特別是公開部門辦事程序,方便羣眾快速、簡捷辦事,做到每個環節科學嚴謹,實現日常工作規程化、重點工作預案化、軟性工作日常化。抓緊研究制定操作性強的績效考核辦法,把績效考核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通過組織考評、民主評議等方式,實施對機關幹部的科學考核和有效管理。要堅決破除幹部“走讀”現象,樹立勤政為民的基層幹部形象;堅決破除在困難面前灰心喪氣,無所作為的現象,樹立迎難而上,有所作為的創業形象;堅決破除樂於當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庸官現象,樹立敢想敢幹,敢於試驗,敢於突破前人,鼓勵後人超越前人的有為官員形象。堅決剎住幹部賭博歪風,樹立幹部潔身自好的形象。機關幹部職工要增強“四個意識”:一要增強搶抓機遇意識。充分認識到機遇是一種流動的資源,錯過機遇就會錯過發展,在機遇面前要做有準備的人。搶佔先機,贏得主動,獲得更多資源發展自己,真正把機遇變成推動我鎮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實際成果。二要增強團結奮鬥意識。團結就是力量。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職工要把團結奮鬥作為一種素質來培養,作為一種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能力來強化。要以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平安和諧新xx的共同目標團結廣大幹部職工,凝聚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努力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從而達到建設一流的隊伍,培育一流的作風,創造一流的業績,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業型機關,促進全鎮社會環境、政務環境、法制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提升的目標。三要增強加快發展意識。加快發展是我鎮最重要的任務,圍繞加快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按照科學發展要求,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5、紮實開展以“三用心”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

無論是班子領導幹部,還是機關一般幹部,都要按照“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的要求,真正為民抓大事、為民解難事、為民辦實事、為民做好事。

一是在優化環境上下功夫。把機關幹部住房公積金政策、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福利待遇和工作經費落到實處;要定期召開離退休幹部代表會議,及時向老領導、老同志通報我們所做的工作和一些重大事項的決策,充分聽取和徵求他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並按政策落實好他們的政治經濟待遇;對鎮、村幹部要正確處理壓擔子、給任務與教方法的關係,對工作不力的要批評教育,對工作遇到的困難,要主動幫助解決。對羣眾反應強烈的道路、水利、天然氣開通、集鎮衞生、農業產業化發展、社會穩定等反應強烈的問題要組建專門工作機構切實儘快解決好。對鎮、村幹部在艱苦條件下,為民服務、為民增收,兢兢業業、紮實工作,不怕吃苦的創業精神,給予公正的評價,為全鎮幹部營造在艱苦條件下暢心的工作環境。

二是要在更新觀念上下功夫。要加強機關幹部為農民服務意識教育,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主動為民服務,始終把羣眾利益放在首位,想羣眾所盼,解羣眾所憂,謀羣眾所需;始終把羣眾的意見和呼聲作為決策第一信號和依據;始終把羣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三是要在深入調查研究下功夫。牢固樹立羣眾觀念,果斷地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脱出來,帶着課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聽彙報與領導幹部親自調研有機結合起來,從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抓起,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邊整邊改,不斷提高黨委領導和領導幹部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執政能力。每位班子成員年內都要輪流到各村講黨課、或法制講座、或技術培訓、或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的輔導報告一次以上,達到與羣眾面對面的交流,瞭解真實民意和現場辦公。

四是要在強化黨務、政務、村務公開上下功夫。要充分廣大羣眾參政議政的政治熱情,擴大羣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使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真正落到實處,共同營造一種黨風純、民風淳、幹部廉、社會和諧的良好格局!

第四篇:審計理論實踐剖析材料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基礎是學習,關鍵在於實踐運用。審計機關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是要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運用科學發展的理論,指導國家審計實踐。“國家審計免疫系統論”是科學發展理論在國家審計領域的理論創新,它用比喻的方式,形象生動地抓住了國家審計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義,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反映了國家、經濟社會正常運行中各內部組織的分工協作,發揮各自功能的內在機理,使審計目標任務與國家治理目標任務高度重合,拓寬了審計視野,拓展了審計的空間,解放了審計思想。

一、正確理解“國家審計免疫系統論”核心價值觀。免疫系統論體現國家審計責任、公正的價值。國家審計核心的價值在於:責任的精神,公正的標準。國家審計應當迴歸到政府責任這個直接的審計推動元素,把鑑定政府責任履行、幫助政府履行好責任,保護國家經濟安全、環境安全、資源安全乃至國家安全作為國家審計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國家審計這種制度安排本身內緼着公正的價值,體現既是民主、法治的產物,又是國家實現民主的基本要素。堅持公正的標準是國家審計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也決定着國家審計免疫系統發揮治病免疫功效的程度。

二、理性思考發揮免疫功能有效途徑。免疫系統具有感知異常、疾病、風險並消除異常、疾病、風險而恢復常態的特性。正常發揮免疫功能的關鍵在於識別、反饋異常,通過審計建設性作用來達到免疫各子系統有機協調發揮最佳狀態。審計的建設性就是要審計工作者發現或研製好的“疫苗”,並使之成為經濟社會健康有序運行的內生能力。感知異常、疾病、風險就是能診斷已經存在問題或潛在問題,消除異常、疾病、風險就是要通過分析問題根源,能提出治本建議對策,研發針對性“疫苗”供患者使用,不僅根治病源恢復常態,而且能進一步增強“體魄”,使經濟社會在更高的水平或狀態上運行。

三、積極在實踐中探索。

(一)堅持開放、公開原則。開放、公開是發揮建設性作用基礎。一是計劃開放。多元化的社會結構構成了不同利益相關者,審計工作要滿足多元主體不同利益者的訴求,審計計劃目標的創設過程要有相關利益者的參與,吸納社會各方意見,反映社會各方需求,體現相關利益者要求。二是結果公開成為常態。公開、透明是現代社會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審計結果公開,為相關利益者提供有效信息。社會主體能平等獲取審計信息,參與社會管理者和經濟投資主體,可以根據審計結果行使權力或用腳投票,從而使整個社會資源得到有效地配置。三是按產品定位組織生產。根據審計現有資源,對生產產品進行定位。根據服務對象細分審計服務產品,按服務對象分類出具意見和建議,提高意見建議針對性,滿足不同羣體需求。

(二)堅持“符合性質量”與“適用性質量”並重原則。“符合性質量”與“適用性質量”並重是“免疫系統論”對審計質量的本質要求。“免疫系統論”要求國家審計不僅要依法、程序,而且審計所提出的處理意見和審計建議是符合實際和發展規律的,是“符合性質量”與“適用性質量”的有機統一。既立足於監督,堅持揭露重大違法違紀問題不放鬆,這是相關當事者認識問題的基石,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又着眼服務,注重深刻分析問題的本質,是政策、體制、機制上需要完善,還是問題做法違背客觀規律,擾亂經濟社會秩序,從而提出“怎麼辦”的意見建議。

(三)重塑審計管理提升審計價值。重塑審計管理是提升審計價值的有效途徑。審計結果是審計工作的最終產品,產品質量直接體現為我們的工作質量。和任何一種產品一樣,最終產品的質量是由以前每道工序的質量決定的。要保證每一道工序的質量,就必須有一套與之匹配審計管理體系。現行的審計法律、規範體系和內部管理制度還停留在行政執法型審計的管理模式上,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捆住了人們的手腳,影響着績效審計發展的進程。現在是形勢倒逼,管理必須重塑。一是審計機關要從數量型的審計項目中解放出來,以目標為導向,圍繞事項確定審計工作,實現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二是審計事項確立由主觀判斷為主調整為以需求調查為主,提升審計事項價值,實現與需求的直接對接。三是審計方案除流程式、當事人管理外,引入獨立第三者(方)意見,提高方案使用價值。四是延伸審計產品管理價值鏈,審計產品不能侷限於報告、決定、建議,應將審計產品拓展至審計全過程,對審計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加工和再加工形成審計信息、要情、專報也作為審計產品管理,同時對審計產品價值進行跟蹤,包括審計整改落實、有關批示的落實情況。所有審計產品納入審計項目要素進行管理,歸入審計方案控制範疇。五是內部控制環節實行彈性管理。根據審計目標、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規模、審計項目的重要程度、審計事項的難易程度優化程序與效率的配置。對資金規模小、審計業務單一,或者審計結果無須處理處罰的審計項目,省略第三級複核;對臨時交辦事項單一的任務,按交什麼,辦什麼的原則,可持審計通知書或介紹信對交辦事項進行調查,調查報告經簽發程序送交辦單位。六是發揮審計組團隊優勢,將審計組討論審計方案、審計報告徵求意見稿納入審計組必經會議議程,發揮審計組集體智慧作用。

(四)做好績效審計的細節策劃。績效審計從結果上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抓住了重大違法違規和經濟犯罪問題,促進了反腐倡廉建設。二是揭露了體制性障礙、政策制度性缺陷、管理的漏洞,促進了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設。當前項目中有不少好的績效審計議題,但實施更多停留在理念上或在報告階段的提煉上,沒有貫穿審計全過程,績效審計特點不明顯。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關鍵是績效審計細節策劃不到位。在確定績效審計目標主題後,關鍵在於工作細節的策劃。這些細節主要包括:制定審計標準,利用審計標準對審計事項的績效狀況進行分析和衡量;用標準指導審計人員如何開展審計工作,到哪裏收集證據,證據涉及哪些具體內容;明確審計過程中要收集多少資料,獲取哪些證據,找哪些人談話,如何進行調查等具體內容。所有工作圍繞績效審計的目標指向,實現力的矢量最大化。

第五篇:審計人員個人剖析材料

審計人員個人剖析材料

近一個時期以來,按照盟委行署的統一部署,在局黨組精心組織下,通過對肅風整紀和機關工作作風等方面理論的系統學習,我本人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老的審計人員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應該加強政治學習,刻苦鑽研業務,在學習中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達到提高思想覺悟、激發工作熱情、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存在問題的表現形式與原因

1、沒有處理好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的關係,存在輕政治重業務思想。多年來,由於自己是業務幹部,平時把主要精力都放到工作上,學習也是緊緊圍繞業務展開,並能做到認真自覺。認為業務幹部就應該多鑽研業務少問政治。至於政治學習,只有通過電視、報紙或機關統一組織才去被動學習,沒有系統性,認識得不到根本提高。

2、對新形勢下審計的職能作用認識不夠深刻,思想觀念沒有及時轉變。由於不注重政治學習,對新形勢下的工作審計不能夠站到一定高度去認識,認為審計局只是一個監督部門,既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也不能為政府提供更多的宏觀決策依據,審計項目大多為具體審計,審計只是查問題、處理處罰及糾正問題。本人是從事財政審計的工作人員,受狹隘思想所限,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只注重本級財政收支的完整性、真實性。對專項資金的審計,大多是對資金本身的撥付渠道、結算方式和收入支出結餘的合規性,合法性進行審計,不能夠對其使用效益進行評估,存在一定表面性。

3、業務學習不夠積極。近一兩年,財政體制改革比較大,由於受環境所限,沒有對新知識提前進行系統學習,到了實際工作中遇到了新問題,現找資料,現學現用,態度不端正。

4、廉政建設方面也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在工作中存在吃"人情飯"的問題,但不存在查人情賬的問題。

二、整改措施

對於本人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以前的思想和認識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你的一言一行本身就代表一定的政治性,你是代表國家在行使其職能,你一個人做好與不好,將影響整個隊伍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在今後的工作中、學習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兩不誤、都過硬,樹立良好的審計形象,接受羣眾監督。嚴格按審計紀律要求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zhenggai/kw5kj.html
專題